阮承信不再无事闲居,找了几份抄书的工作,虽然收入不多,但总能补贴些家用。林氏平时在家,便拿了一部《千字文》,从“天地玄黄”开始,一点点教阮元识字。
阮元虽尚懵懂,但平日看父母诗书相和,父亲谈天论地,自然对书籍也不陌生,而且颇具好感。又兼天资颖悟,林氏每教得字音字义,自己反复看上几遍,也就认识了。识字速度,比林氏预想快了不少。
但那《千字文》并非简单的识字课本,其间历史典故、风俗伦理颇多。林氏父亲林廷和考中过举人,做过知县,故林氏自幼知书。但涉及复杂的典故,想用阮元能理解的话来解释,却也并非易事。
这日林氏讲《千字文》,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时,阮元前半句尚能听懂,后半句便大惑不解:“娘是说,殷汤之前的国王总做坏事,所以殷汤把他打倒了,自己做了国王。那为什么还有人要来打殷汤呢?”
“殷汤做了国王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啊。这书里写的周发,是后面六百年的事了。”
“六百年啊?!那周发到现在又有多少年呢?”
这一下林氏有点不好回答,古人没有数字纪年,有些时候就只能把一些简略的数字加在一起:“周八百、汉四百、唐朝又有三百年……大概有两千五百多年了吧。”
阮元张大了嘴,完全不敢相信。他从出生起,也只过了五年,两千五百里面,也不知有多少个五年,总之殷周的世界,离自己是非常非常远了。
“那……殷汤不是把坏国王打倒了吗?为什么后来周发还要打倒殷国呢?”
“因为殷国后来也出了坏国王啊。”林氏觉得阮元毕竟年纪太小,多说肯定不懂,便简单的讲道:“因为殷国后来的国王太坏了,百姓就不愿意再让他当国王了。这时候啊,有个叫姬发的人,就是书里写的周发,站出来反抗那个国王。后来……后来他们打了一仗,据说战场相当可怕呢。”至于周文王、姜子牙之类的故事,林氏觉得阮元应该听不懂,也就没提。
谁知当晚阮承信刚一回来,阮元便迎上前去,央求着阮承信给他讲周发和殷国坏国王的故事。阮承信也吃了一惊,问起林氏,方知其中缘由,看着阮元大大的眼睛里充满疑惑,阮承信也不好拒绝,便讲起牧野之战的故事来。
“……那一日,周武王亲率战车四千辆,大兵三十万,齐齐向着朝歌城进发,眼看得前面便是殷商纣王的大军。此时,探马来报,说纣王大军,足有七十万之众……”阮承信这些数字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一半是《史记》原文,另一半是自己根据战车数量推算而知。虽说自古以来,《史记》这些上古数字便时有质疑之声,但这是为了讲故事,阮承信便宁可信其有,把书上数字照搬了过来。阮元平时所知盛况,只有庙会,不过成百上千人,哪见过几十万人的阵势?一时长大了嘴,听得有滋有味。
“这时周军将士,不免面生忧色,敌人比自己多出整整一倍,可如何是好?但周武王依然面不改色,对着前方将士大声说道:‘今日之战,是以有道讨无道。我军虽少,但天道在我军,顺天而行,我军必胜,逆天而动,敌人必败!诛昏君,行天罚!’一众将士受其鼓舞,也齐声高喊‘诛昏君,行天罚!’那时牧野的大地,都止不住的震动,就连边上树林里的禽鸟,也吓得在天上飞来飞去,根本就不敢落到地上!”
“那殷商纣王也非庸才,当即决定,三十万大军正面进攻,左翼二十万攻武王右翼,右翼二十万攻武王左翼。想着三面夹击,让武王顾前顾不了后。可周军更是久经战阵,又听了武王刚才的话,这个时候也是气势如虹,武王两个弟弟,周公旦守住左翼,昭公奭守住右翼,姜尚父亲率前军,铁盾拒马齐齐摆开。两军大战三个时辰,那一日牧野平原流下的鲜血,多得让盾牌都浮了起来……”
“可是娘说战争一下子就打完了啊?”阮元不解的问。
“能一天结束战争,当然很快了。商军眼看三个时辰无法前进一步,不少人已经开始露了怯,也就是这个时候,忽然商军中发出一声大喊‘商军败了!’这一声可不得了,整个殷商大军,就在那时轰的一声,一起扔下了武器,向着四面跑了。”
“周武王也知道,这些人大都是被拉上战场的普通小民,能减少伤亡,就不要再伤及无辜。于是下令,放过逃兵,直接向朝歌进军!三十万大军一时杀声震天,再也无法阻挡。殷纣王眼看大势已去,便逃进朝歌城,一把火烧了皇城宫殿,连他自己的命,也送在里面了……”
有关牧野之战,《史记》中不过寥寥数语,战争细节更是无从谈起,阮承信为了吸引儿子,把自己所学的兵法也融入其中,又将《尚书》里“流血漂橹”的说法,换了个方法加进这段故事。把一个原本非常简略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阮元听得入神,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
“爹爹,那殷纣王做了什么,让那么多人都反对他呢?七十万人打三十万人,根本不会输的啊?”阮元对这个问题一直很不理解。
“只因他是一等一的天才。”阮承信的回答大出阮元意料。
“你要是觉得那纣王是无能之人,就全错了。相反,纣王勇武过人,可以和野兽搏斗。又很聪明,和大臣辩论从未落过下风。这样的智勇双全,天下又有几个人及他?”
“可也恰恰是这智勇双全,让他逐渐认为,自己便是天下第一,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和自己意见不一样,那一定是对方错了。于是,他大修宫殿,劳民伤财,只供自己享乐,在宫殿里,天天饮酒吃肉,没完没了,这样百姓怎么忍受下去?”其实纣王还有亲近女色之事,但阮承信觉得儿子才五岁,估计听不懂,便略去了。
“当时倒是也有人向他进谏,可纣王却说‘你既然敢进谏,想必是聪明人了,我听说聪明人心有七窍,不如这样,你把心挖出来给我看看如何?’这人没了心,还能活吗?很快大臣就死了。纣王又觉得另一个大臣想造反,便把他砍成了肉酱,可这样一来,大臣会怎么想?便忠于纣王,也难免一死,那自然是要另立门户了。”
阮元尚未见过这等杀人场景,一时不免冷汗渐生。林氏见阮元有些害怕,一边轻轻抚着阮元额头,一边给阮承信使了个眼色,告诉他孩子还小,暂时别吓到他。
阮承信随即会意,便道:“这殷衰周兴,便是如此了。元儿可要记住,聪明才智,未必就是越多越好,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多听人言,总没什么损失。便是你觉得别人不对,也要多包容别人一点。可若是一味自以为是,甚至认为天下无人能及得上自己,便纵情极欲,无所不为,那纣王的下场,也就离你不远了。”
阮元点了点头,又问:“那爹爹可否知道,当今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像殷纣王还是像周武王呢?”
这一下,反倒是阮承信说不出话了。乾隆十六年那个难以忘怀的下午,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这时在位的乾隆皇帝,阮承信还真就见过。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见过,阮承信反而不好回答了。
想了一会儿,阮承信道:“当今天子自是圣人,可是……元儿记住他是圣人就好,剩下的,你还太小,不懂。”
阮元觉得父亲可能有什么秘密,但看父亲神情,似乎不愿多说,颇有些失望。可这时已近二更,困得难受,便到一边睡了。
阮承信看着渐渐睡去的阮元,不禁笑着对林氏说:“看他听故事那么认真,或许,以后真是个读书的材料。”
“你一说读书我倒是想起来了,他贾姑父在陈集最近开了私塾,正没人去呢。要不转过年,让他去陈集住段日子如何?”阮承信的妹夫贾天宁也是饱读诗书的生员,在阮家乡下的陈集老宅附近居住,平日教书为生,阮承信这时忙于抄书,无暇照顾阮元,让他带着学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嗯。天宁我是信得过的,元儿和他学习,我放心。再说我给他讲《资治通鉴》,总有些早了,先让他姑父讲讲四书,让他多识些字。扬州这米物,是越来越贵了。”阮承信也认同妻子的想法,尤其最后一句,尤为紧迫。
次年阮家便暂时分开,阮承信继续留在城里赚些微薄的收入,林氏和阮元去了陈集。陈集距离阮家祖产所在的仪征县颇近,阮家有所老宅在陈集,又是林家居住之地,林氏平时回娘家看看,倒也方便。
阮元便在姑父家学习,一边继续识字,一边贾天宁也给他讲些四书中易懂的段落。阮元记忆力还算不错,平日又无杂念,很快《论语》、《孟子》章句也各学了不少。林氏看阮元进境甚速,也颇为放心。
可这一天,林氏却意外发现,阮元从姑父家回来,便一直闷闷不乐,连招呼也不愿打,便坐在一旁低着头。过得片刻,林氏竟听得数声哭泣之音,料是阮元遇了什么不快之事,又不忍让母亲听到,故而一直忍着不哭,可终究无法掩饰。
林氏忙过去问起阮元究竟发生了何事,不料阮元竟答道:“娘……我……我不想念书了,书里有几句话,总是读不下来……”
林氏不禁一惊,阮元这数月来,读书识字颇为顺利,虽只数月,大约已抵得常人两年。本想着阮元如此下去,大可日后继承父业,不料这天阮元居然有如此沮丧的想法。
但林氏也清楚,阮元才刚六岁,读书有困惑,亦或不能理解之处,也是正常,若是就这样半途而废,才可能遗憾终生。于是一如既往,柔和的看着阮元问道:“元儿毕竟还小,有些字用的少,看不懂记不住也是常事啊,便是读书多年的秀才,也有不少念白字的呢。”
“可……可那几个字并不难……”阮元哭道。
“能不能先念一遍给娘听呢?元儿放心,念成什么样,娘都不会怪你,可若是你不念,娘就真没办法了。”林氏依然在鼓励阮元。
“孟……孟斯舍兹……之守气,又不如……不如曾子……”阮元说着说着,又不由得落下泪来。林氏也听得明白,这一句原是《孟子.公孙丑上》中的“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大概是因为这一句中,连续出现了“施舍之守”四个翘舌音字,阮元年纪尚小,平日言语又不多,便一时无力换气,把两个翘舌字读成了平舌字。
这一句之前,又有“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和“孟施舍之所养勇也。”这种需要连续进行平翘舌转换,或连续数个翘舌音的句子。若是成人气息足够,或许可以一口气念完。但阮元原本气弱,可能读完前面这些话之后,已经无气再续,故而最后这两句,不仅读音混乱,而且含糊不清。这样一来,也难怪阮元觉得自己不中用了。
林氏大概想了想前因后果,觉得也不该怪阮元。便柔声道:“元儿今天念得这几句,本是孟子中较难读的。若是人人都能一口气读下来,那以后还不个个去中状元了?”
“可、可姑父家只有我念不下来……”阮元说到这里,哭得更伤心了。
林氏略一思索,已知读书运气,不是阮元的长处。但这也不是没有天赋,就做不了的事。若能勤学苦练,总能让发音达到一个基本清晰的水平。可阮元若是没有耐心,或是自暴自弃,那就一辈子都改不过来了。便道:“娘有个办法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只是需费些时日,元儿愿意试试吗?”
阮元满脸疑惑,看来是不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难。
林氏拿了矮桌,放上家中那部《孟子》,阮承信素爱藏书,收集的《孟子》注释也多于常书,方便解释。眼看准备就绪,便道:“娘知道,但凡读书觉得困难,无非三个问题,一是气息不足,二是口型不对,三便是缺少磨练了。娘今天先教你口型,你就看着娘,我怎么动,你就怎么动,可以吗?”
阮元看着母亲,虽说自己也不太相信可以改正问题,但学口型似乎并不难,便也不再做声,只仔细的看着。
“还是最后这句话,我们开始,孟……施……舍……之……守……气,这样,看清了吗?”
“看清了,孟……施……舍……之……”
“还是这个口型,再来一遍。”
“孟……施……舍……之……守……气。”
“好,接下来我们把需要连读的地方连接起来,‘孟施舍’是个人名,需要连读,后面‘之’可以轻音,‘守气’是个动作。你现在如果觉得,六个字一起读困难,便先读前三字,之后换一口气,轻读‘之’字,在用下一口气读后两字,怎么样?”
“孟施舍……之……守气。”阮元依样照做,似乎比之前好了一些,可阮元有些着急,最后的“气”字还是没用上力。
“元儿不要担心,读书这种事,不是读的快,就一定比别人更好,有的时候,读得慢一点,多重复几次,反而记得更深刻,理解得更清楚呢。”林氏知道阮元可能是眼看其他人读得都不差,心里过不去,便安慰他,但这也是事实。
“嗯,孟施舍……之……守气。”这一次阮元念得更好了。
“你看,这次不是更好了吗,这次从头开始试试。”
“孟施舍……似……曾子……”
林氏看阮元的样子,确实比开始时好了一些,但如果要真正通顺的读出一篇复杂文章,明显还需要时日。自己也想起办法来。
“发音换气没有捷径,只能勤学苦练,但用什么来练呢?”想着想着,林氏忽然想起,古诗最重音韵变化,如果阮元读书之际,多挑一些规范的古诗看看,说不定会有意外效果。
“父亲在世时,时常编些唐人诗集,若是有尚在的,不妨给他看看。”林氏想到这里,渐渐有了办法。即便读诗效果不如预期,总也不是坏事。
阮玉堂健在之时,曾编订不少诗集,虽然因大雨损毁了一些,但仍有不少尚存。林氏找到一册《王孟高岑诗选》,一函《乐天诗选》,均是阮玉堂所选颇为工整典雅之作。便以此为基础,教阮元学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
读书学诗非一日之功,阮元听了母亲教导,也不着急,只日复一日的多读多看,过得数月,言语间日渐通顺。而且阮元也意外发现,自己记忆文章,比之以前,更为深刻难忘。
光阴荏苒,转眼已是乾隆三十五年的冬季,阮承信原本抄书的雇主离开了扬州。阮承信闲来无事,便带了阮元,去仪征江面看长江过年。
仪征是阮家籍贯所在,阮承信祖父阮时衡原是扬州江都人,长居旧城,但彼时扬州人口众多,官学名额却有限。仪征人口不如扬州,官学名额却不少,在仪征应科举,更易入官学学习,为日后打基础。于是阮家在仪征买了田产,置了墓庐,便改籍为仪征。阮承信父亲阮玉堂便是在仪征应武举,直至武进士。阮承信担心阮元自幼生长在扬州府城,不识籍贯所在,便多带他来看看。
这时正值清缅战争结束,又临近年关,仪征官员为庆祝天下太平,特许百姓得以放灯。阮元父子到得江边一带,只见灯火通明,五彩花灯争奇斗异,江上船只,如云生蚁聚,确是一片盛世风景。
灯上所画,多是些西厢、红拂之类民间故事,阮元少时所读之书尚未涉及,不免问起父亲。阮承信倒是不忌讳说部故事,对这些民间之事所知甚多,便一一为阮元解答。父子间游玩正是尽兴,忽然远处一个声音大声响起:“盐船着火了!”
阮承信听得这话,顿时一惊,看着声音传来之处,果然有隐隐红光泛出。眼看不少人都往江边赶去,便也抱了阮元,去江边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江上火势渐大,等阮承信父子赶到近处时,已是一片火海。
盐船平日仅在江上航行,多半质量并不高,也没有多少防火用具。而仪征江面,又是南京和扬州关联之所,一时大量盐船在此聚集。这一场火下来,江上盐船毫无防备,顿时纷纷起火。不满半个时辰,长江已成了火海。
沿江民众越来越多,可也没人愿意去救火。
阮承信找来一个路人,问道:“兄弟,这火烧得这般大了,也……也没人去救吗?”
“大哥是外地人吧,这里的规矩也不懂的?”路人看着这场大火,似乎并不稀奇。
“我常年客居外地,多年不回仪征了。”阮承信籍贯在仪征,倒也不愿说自己是外地人。
“这火灾啊,原本都是巡河的守卫来负责。”路人似乎很了解这些,说起来如数家珍:“可这平日也没什么灾祸的,大家太平日子过惯了,那些守卫平时,也只看他们吃喝玩乐,防火救灾的事,就没那么伤心了。反正事后报一个火势过盛,扑救不及,也就罢了。若免了他们的职,又要找人,也是一般的慵懒,还不如用旧的。”
“那,平日民间就没什么办法?”阮承信还是很难相信。
“守卫不让啊,若是咱们平时自己去救,那不是抢了人家的生意吗?若是真有胆大的,真去救火了,没得几日,这些守卫就会变着法儿纠缠他们,直到他们再也不敢,或者干脆搬出去。日子长了,咱也就不敢动弹了。”
阮承信听完,不由得连连叹息,火势大到这般局势,便是守卫来了,恐也难救。只得眼见一艘艘盐船在火中爆裂倾覆,一袋袋精盐沉入江中,与长江融为一体。又过得半个时辰,守卫终于渐渐赶到,救了一阵火眼看势难挽回,便相继离去了。
阮承信虽不经商,但看得长江已成一片火海,也不禁为盐商难过。正在这时,忽听得一个声音高声吟道:
“逃灼烂之须臾,乃同归乎死地。积哀怨于灵台,乘精爽而为厉。出寒流以浃辰,目睊睊而犹视……嗟狸首之残形,聚谁何而同穴,收然灰之一抔,辨焚余之白骨。呜呼。哀哉!”
听得文辞,竟是累年不出的骈文。骈文本以音韵见长,这时逢此极惨之景,更是悲怆凄然,令人泪下。
又听这声音继续道:“且夫众生乘化,是云天常。妻孥环之,气绝寝床。以死卫上,用登明堂……麦饭壶浆,临江呜咽。日堕天昏,凄凄鬼语。……强饮强食,冯其气类。尚群游之乐,而无为妖祟!人逢其凶也耶?天降其酷也耶?夫何为而至于此极哉!”
阮承信定睛看时,见是个青年男子,手持酒瓶,如痴似醉。想必也是读书之人,不忍这人间惨剧被世人遗忘,故做文如此,为这一场大火送上祭奠。
阮承信不想阮元再看这等惨剧,忙遮了阮元眼睛,将他带走了。
或许这个时候也没人想到,这场火,竟意外的成了乾隆朝的分水岭,乾隆盛世自此之后,也便渐渐走上了下坡路。
这年冬天,阮家人暂时搬回扬州。这一日阮承信安顿好妻儿,又出去看陈集搬回来的家中物件。好不容易家中事安排妥当,却又下上了雨,阮承信还未能回到家中,只好找了个小摊,在棚子下躲雨。
店中伙计忙过来问道:“客官可是要吃面?”阮承信点了点头。
“那,是‘大连’、‘中碗’还是‘重二’?”扬州面食丰富,依面量大小,有三等分法,量最大的是“大连”,阮承信平日节俭,不过点个“重二”,但这天走了一日,颇为疲乏,便一反常态,点了“大连”。
“客官要个‘合鲭’吗?上午新到的斑鱼,正新鲜呢。”伙计问道。“合鲭”指的是面中带上成块鱼和肉,阮承信想着“大连”都点了,再点些也无妨,便应了一声。
“客官,六钱银子。”这一下倒是把阮承信吓得不轻,忙问:“你这就一碗面,虽说量大了点,也不值六钱银子吧?”
“听你口音也是本地人,客官是平日不用‘大连’,不知这加了新鲜斑鱼的‘大连’,便全扬州最便宜的面馆,也不会低于五钱么?”阮承信看他这店面颇大,外面棚子只是一部分,又加上雨势渐大,店家便是多收点钱,也是常事。又觉伙计口气,似有讥讽之意。自己也颇为读书人身份自矜,不愿露出窘相,索性一咬牙,点下了这份“合鲭”。
“其实早十年间,客官倒是能少花些钱。”伙计一边到后面吩咐做饭,一边和阮承信聊起天。“我家三代都在这个馆子里做面,扬州城别的不说,吃饭这点事,没人比我更清楚。我小的时候这‘合鲭’再贵也不过两三钱,后来便卖不得这样低了,邻家看你那样贱卖,都把你当仇敌一般,还怎么过?”
“那依你之见,这又是为何呢?”阮承信倒也不自命清高,主动和伙计聊起来。
“还不是因为那些有钱人家。”伙计看着面煮好了,便送过来,和阮承信继续聊道:“这城里数盐商最有钱,几个大盐商更是攀比得厉害。先是面里必有鱼,再是有的人只要斑鱼,再后来呢,有的人除了当日海里的斑鱼,一概不吃,说腥了一碗面。这东海离扬州又不近,打鱼的多是连夜出海,只为捞一网新鲜鱼。长此以往下来,鱼价高了,面价自然也高了。”伙计也颇为感慨,毕竟买鱼成本和面价一相折算,可能面馆收入,反不如以前。
但话说回来,阮承信看着眼前的这碗“大连”,鱼汤倒是颇为清亮,尝了一口,确比往日所尝鲜美得多。这面店也不愧为数十年老店,面汤香气浓郁,自有一番风味。若仅为一饱口福,六钱银子花得也值。
正吃面间,忽然见边上有个不小的包袱,阮承信眼看周边已无旁人,便问起伙计:“这儿还有别的人吗?”
“别说别人了,要不是客官你过来,我们早走了。”伙计看阮承信颇为老实,也不免开开玩笑。但眼看大雨一直不停,店里人倒也真的准备关张了。
阮承信吃完面,不禁摸了一下那个包袱,只感觉入手沉重,定睛一看,里面似有亮光泛出,再仔细一摸,只觉里面之物,与元宝颇为类似,如果整整一包都是现银,估计够普通人家一年用的了。
伙计却没那么眼尖,一边把铺子里东西收拾好,一边和阮承信道:“看你躲雨不容易,棚子我们就不撤了,客官愿意坐就坐着吧。”说罢,几个伙计相继走了,只留下阮承信一人。
如果这个时候阮承信把包袱自己拿走,也没有人看得到。
但他还是选择了留下。
雨又下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停了,阮承信也想到过顺手牵羊,直接拿走这包银子。可转念一想,不知失主是什么样人,若是豪门大族也就罢了,若是和自己一样,甚至不如自己的人家,丢了这许多银子,年恐怕都过不下去了。自己虽日渐窘迫,终究还是有田产的读书人家,比市井小民还要优越些。推己及人,倒是也于心不忍,便一直留了下来。
直到一个时辰之后,一辆马车缓缓路过停下,走下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来。看到阮承信,不禁颇为讶异,问道:“敢问这位先生,在此多久了?”
阮承信看这辆马车颇为精致,来人一身绸袍,其间以暗纹绣着几道祥云,想来家境不差,而且意境不低,日常颇为讲究。便如实答了。那人也有点吃惊,笑道:“先生看来也不富裕,为何不将这包银子拿了去,也好过个好年?我家开销也说得过去,不差这些钱。”
阮承信笑道:“我这人平日胆小,不是自己的东西,确是不敢要,拿了,这心里惭愧,与其拿你这些银子,不如图个心里痛快。”那人也笑了,正要接过包袱,忽然眼神一变,似乎遇到了熟人,问道:“先生可认得一位姓阮的游击,名讳是上玉下堂的?”
阮承信不禁心中一惊,道:“正是家父。”那人又问道:“那令堂可是姓江?”阮承信忙道:“确是家慈,已亡故多年了。”
那人又惊又喜,忙道:“你把包袱打开,便知我是谁了。”阮承信应声开了包袱,不禁一惊,其中大锭银子,便有六七枚。除此之外,尚有一个文牒,文牒署名处写着两个熟悉的楷体字“江昉”。
“先生……先生是江舅父?”阮承信着实不敢相信,再说不出其他话来。
阮玉堂是阮承信之父,早年便有娶亲,可第一位妻子身体素弱,未及而立便已离世。后来阮玉堂考中了武进士,扬州大盐商江氏眼看年轻人前途无量,便选了族中一位女子,与阮玉堂结亲。阮承信便是这位江夫人的亲生儿子。
江家亲族众多,这江夫人另有两个同宗的表弟,一位名为江春,另一位则是眼前这江昉,阮承信应该叫他一声舅舅。阮玉堂彼时官运亨通,一路做到九溪营参将。江春江昉兄弟当时袭了家业,曾为朝廷出力,押送粮草到阮玉堂军前。故而和阮玉堂不仅是姻亲,更是同上过战场的挚友。但阮玉堂素来廉洁,因此虽然江家事业蒸蒸日上,他却不愿和江家多交往。
后来阮玉堂因故丢了官,虽一度被起复为钦州游击,却再不复当年盛景。阮家自阮玉堂死后,也日渐败落。可几十年间,江春凭着自己两淮总商的地位,不断巩固盐运销路,到乾隆中叶,俨然已是两淮第一大商人。
江春江昉兄弟倒也没忘了阮家,阮玉堂去世之时,还一度筹了钱,准备接济阮承信。但彼时阮承信家业还算殷实,想着即便是贫者,也不应受嗟来之食,更何况自己,便婉拒了江家。而江太夫人也已经在十四年前离世,阮江两家虽是姻亲,却也因常年不走动,早生疏了。阮承信安贫乐道,本已渐渐忘了江家,谁知这天拾金不昧,竟又让他遇上江昉。他年轻时见过江昉一面,可并未在意,是以此时已经忘了,不想江昉却还记得他的模样。
江昉看着外甥衣着朴素,脸上颇多风尘,显然是近年家境败落,念着姻亲之谊,不禁有些心疼,忙握住了阮承信手,说道:“看你这样子,也不来和我说一声,非要自己在外过活,又是何苦呢。”
阮承信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显然自己过得并不好,硬充好汉也没多大意义。只低了头不答。江昉又问外孙多大了。得知阮元已经七岁,便道:“承信啊,你自己乐于贫寒,倒也罢了。元儿是我家嫡亲的外孙,你让他在你那里过苦日子,对他又有何益?我江家家塾凡是同宗之人、同姓之人,都可入学,你让他到我们家去上学如何?”
阮承信还想婉拒,江昉早已会意,正色道:“听舅舅一句话,你是读书人,尚寒素、重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你的事。元儿才刚上学的孩子,有条件来江家读书,你为什么要帮他拒绝呢?别的事由你,孩子的事,他舅祖说了,得算数。”说到最后,已是面色凝重,容不得阮承信拒绝。
阮承信仔细想想,实情倒也确是如此,又想到:“天宁在乡间教书,毕竟才学有限,终不能让元儿一辈子在乡下读书。江家素来和淮扬名士交往甚密,或许家塾里有几个有大才学的先生,也是元儿之福。”故而也不再拒绝。江昉给了他一块江家的牌子,让他择日便带孩子到江府。
阮承信这日回家,也把阮元去江家的事和林氏说了。林氏觉得阮承信所想,确是有理,阮元经过自己两年教导,已比之前进步了很多。若一辈子自甘贫寒,只怕一个颇具潜力的孩子,便要在扬州市井间泯然众人了。
次年入春,阮元便回到扬州,来到康山江府就学。江家豪华气派,阮元颇不习惯,所幸江府另有通往家塾的侧门,便只走侧门一边,也不与江家子弟做其他交往。
可这日阮元刚走到家塾门口,便迎面遇上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仔细看来,颇为眼熟,那孩子见了阮元,也是喜形于色,立刻走上前来问道:“你可是阮家大郎?”
阮元依稀记得,去年过年,父母带他去扬州北湖的叔祖家玩。当时在叔祖家里,有个比自己略长一些的孩子,十分聪明,虽也不过七八岁年纪,却能说出不少生僻字,据他自己说,已经认了一两千字了。
阮承信有些不信,便指着墙上一副写着“冯夷”的字帖,问这个孩子:“那你说这第一个字,念什么呢?”
“念平啊。”孩子笑道:“叔叔一定是以为,我年纪这般小,只认得这个字的逢字读音,却不认得平字读音。可我上一年啊,早就把《论语》读完了呢。”说完看着阮承信,一副初战告捷的样子。
阮元一时颇为羡慕,却忘了问他姓名,只记得这孩子来自姓焦的人家。回想起来,那个孩子,便和眼前这个出现在江家的孩子长得一模一样。阮元不禁大喜,问道:“可是把‘冯夷’的冯读对了的焦家哥哥?”
那孩子也喜道:“你还认得我呀。我叫焦循,一看你就是贵人多忘事,只记得我姓什么,却忘了名字,哼。”
阮元忙赔了不是,也颇为疑惑,问道:“焦家哥哥,我是因祖母是江府来的,才进了江府学习。你又是因为什么,也来到这江府呢。”
“说起来还是托了你的福啊。”焦循答道:“今年年初,我家刚和北湖你们家定了亲,等我长大了,就要娶你表姐了。以后你不能再叫焦家哥哥,得叫一声表姐夫才行!”想到这里觉得“表姐夫”字数太多,又道:“表姐夫太啰嗦,以后就叫我姐夫吧。”
阮元这才明白,原来焦循和自己家里订了亲,也算半个阮家人了,阮家又是江家姻亲,焦循来这里读书,便也顺理成章。江昉为人又颇为爱才,看焦循小小年纪已能识不少字,自然乐意让他进江家。又看焦循虽然年纪也不大,但毕竟比自己高半头,叫一声姐夫也不亏。便也笑道:“姐夫!”
焦循其实也没听人这样称呼他,一听又乐了,道:“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姐夫,姐夫帮着你呢。”话音刚落,只听江家后院的孩子喊道:“先生来啦!”
阮元和焦循回头看时,只见江昉陪着一位先生,缓缓走到家塾正堂。那先生高大肥胖,脸上笑呵呵的,倒是十分和蔼可亲,一部长须直垂至腹,又凭添了些气度。这时只听江昉说:
“这位是西岑胡先生,名讳嘛,是上廷下森,以后大家便叫胡先生好了。胡先生乃是我江都宿儒,通经术、明律法。就在前年,藩司萨大人也曾延请先生入幕为宾……”江家子弟尚不明就里,阮元心里早已喝了声彩。萨大人便是当时江苏的布政使萨载,也算乾隆中后期一位颇具实干才能的地方要员。胡廷森竟然是他的幕僚,才华可想而知,眼看能得如此大儒教导,来江家一趟怎么看也值了。
那胡廷森忙笑道:“老朽哪有什么才能,不过痴长各位几岁,多读些书罢了,将来入朝建节拜相,还要看各位年轻人了!”其实清朝官制与唐宋大异,但清代文人多好拟古,便把总督巡抚与前朝节度使相等同,谓之建节,若是做了大学士,便是拜相。然而无论将相,实权均已不及前代了。江昉又教导了孩子们几句,便离开了。
阮元虽尚懵懂,但平日看父母诗书相和,父亲谈天论地,自然对书籍也不陌生,而且颇具好感。又兼天资颖悟,林氏每教得字音字义,自己反复看上几遍,也就认识了。识字速度,比林氏预想快了不少。
但那《千字文》并非简单的识字课本,其间历史典故、风俗伦理颇多。林氏父亲林廷和考中过举人,做过知县,故林氏自幼知书。但涉及复杂的典故,想用阮元能理解的话来解释,却也并非易事。
这日林氏讲《千字文》,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时,阮元前半句尚能听懂,后半句便大惑不解:“娘是说,殷汤之前的国王总做坏事,所以殷汤把他打倒了,自己做了国王。那为什么还有人要来打殷汤呢?”
“殷汤做了国王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啊。这书里写的周发,是后面六百年的事了。”
“六百年啊?!那周发到现在又有多少年呢?”
这一下林氏有点不好回答,古人没有数字纪年,有些时候就只能把一些简略的数字加在一起:“周八百、汉四百、唐朝又有三百年……大概有两千五百多年了吧。”
阮元张大了嘴,完全不敢相信。他从出生起,也只过了五年,两千五百里面,也不知有多少个五年,总之殷周的世界,离自己是非常非常远了。
“那……殷汤不是把坏国王打倒了吗?为什么后来周发还要打倒殷国呢?”
“因为殷国后来也出了坏国王啊。”林氏觉得阮元毕竟年纪太小,多说肯定不懂,便简单的讲道:“因为殷国后来的国王太坏了,百姓就不愿意再让他当国王了。这时候啊,有个叫姬发的人,就是书里写的周发,站出来反抗那个国王。后来……后来他们打了一仗,据说战场相当可怕呢。”至于周文王、姜子牙之类的故事,林氏觉得阮元应该听不懂,也就没提。
谁知当晚阮承信刚一回来,阮元便迎上前去,央求着阮承信给他讲周发和殷国坏国王的故事。阮承信也吃了一惊,问起林氏,方知其中缘由,看着阮元大大的眼睛里充满疑惑,阮承信也不好拒绝,便讲起牧野之战的故事来。
“……那一日,周武王亲率战车四千辆,大兵三十万,齐齐向着朝歌城进发,眼看得前面便是殷商纣王的大军。此时,探马来报,说纣王大军,足有七十万之众……”阮承信这些数字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一半是《史记》原文,另一半是自己根据战车数量推算而知。虽说自古以来,《史记》这些上古数字便时有质疑之声,但这是为了讲故事,阮承信便宁可信其有,把书上数字照搬了过来。阮元平时所知盛况,只有庙会,不过成百上千人,哪见过几十万人的阵势?一时长大了嘴,听得有滋有味。
“这时周军将士,不免面生忧色,敌人比自己多出整整一倍,可如何是好?但周武王依然面不改色,对着前方将士大声说道:‘今日之战,是以有道讨无道。我军虽少,但天道在我军,顺天而行,我军必胜,逆天而动,敌人必败!诛昏君,行天罚!’一众将士受其鼓舞,也齐声高喊‘诛昏君,行天罚!’那时牧野的大地,都止不住的震动,就连边上树林里的禽鸟,也吓得在天上飞来飞去,根本就不敢落到地上!”
“那殷商纣王也非庸才,当即决定,三十万大军正面进攻,左翼二十万攻武王右翼,右翼二十万攻武王左翼。想着三面夹击,让武王顾前顾不了后。可周军更是久经战阵,又听了武王刚才的话,这个时候也是气势如虹,武王两个弟弟,周公旦守住左翼,昭公奭守住右翼,姜尚父亲率前军,铁盾拒马齐齐摆开。两军大战三个时辰,那一日牧野平原流下的鲜血,多得让盾牌都浮了起来……”
“可是娘说战争一下子就打完了啊?”阮元不解的问。
“能一天结束战争,当然很快了。商军眼看三个时辰无法前进一步,不少人已经开始露了怯,也就是这个时候,忽然商军中发出一声大喊‘商军败了!’这一声可不得了,整个殷商大军,就在那时轰的一声,一起扔下了武器,向着四面跑了。”
“周武王也知道,这些人大都是被拉上战场的普通小民,能减少伤亡,就不要再伤及无辜。于是下令,放过逃兵,直接向朝歌进军!三十万大军一时杀声震天,再也无法阻挡。殷纣王眼看大势已去,便逃进朝歌城,一把火烧了皇城宫殿,连他自己的命,也送在里面了……”
有关牧野之战,《史记》中不过寥寥数语,战争细节更是无从谈起,阮承信为了吸引儿子,把自己所学的兵法也融入其中,又将《尚书》里“流血漂橹”的说法,换了个方法加进这段故事。把一个原本非常简略的故事,讲得有声有色。阮元听得入神,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
“爹爹,那殷纣王做了什么,让那么多人都反对他呢?七十万人打三十万人,根本不会输的啊?”阮元对这个问题一直很不理解。
“只因他是一等一的天才。”阮承信的回答大出阮元意料。
“你要是觉得那纣王是无能之人,就全错了。相反,纣王勇武过人,可以和野兽搏斗。又很聪明,和大臣辩论从未落过下风。这样的智勇双全,天下又有几个人及他?”
“可也恰恰是这智勇双全,让他逐渐认为,自己便是天下第一,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和自己意见不一样,那一定是对方错了。于是,他大修宫殿,劳民伤财,只供自己享乐,在宫殿里,天天饮酒吃肉,没完没了,这样百姓怎么忍受下去?”其实纣王还有亲近女色之事,但阮承信觉得儿子才五岁,估计听不懂,便略去了。
“当时倒是也有人向他进谏,可纣王却说‘你既然敢进谏,想必是聪明人了,我听说聪明人心有七窍,不如这样,你把心挖出来给我看看如何?’这人没了心,还能活吗?很快大臣就死了。纣王又觉得另一个大臣想造反,便把他砍成了肉酱,可这样一来,大臣会怎么想?便忠于纣王,也难免一死,那自然是要另立门户了。”
阮元尚未见过这等杀人场景,一时不免冷汗渐生。林氏见阮元有些害怕,一边轻轻抚着阮元额头,一边给阮承信使了个眼色,告诉他孩子还小,暂时别吓到他。
阮承信随即会意,便道:“这殷衰周兴,便是如此了。元儿可要记住,聪明才智,未必就是越多越好,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多听人言,总没什么损失。便是你觉得别人不对,也要多包容别人一点。可若是一味自以为是,甚至认为天下无人能及得上自己,便纵情极欲,无所不为,那纣王的下场,也就离你不远了。”
阮元点了点头,又问:“那爹爹可否知道,当今天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像殷纣王还是像周武王呢?”
这一下,反倒是阮承信说不出话了。乾隆十六年那个难以忘怀的下午,再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这时在位的乾隆皇帝,阮承信还真就见过。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见过,阮承信反而不好回答了。
想了一会儿,阮承信道:“当今天子自是圣人,可是……元儿记住他是圣人就好,剩下的,你还太小,不懂。”
阮元觉得父亲可能有什么秘密,但看父亲神情,似乎不愿多说,颇有些失望。可这时已近二更,困得难受,便到一边睡了。
阮承信看着渐渐睡去的阮元,不禁笑着对林氏说:“看他听故事那么认真,或许,以后真是个读书的材料。”
“你一说读书我倒是想起来了,他贾姑父在陈集最近开了私塾,正没人去呢。要不转过年,让他去陈集住段日子如何?”阮承信的妹夫贾天宁也是饱读诗书的生员,在阮家乡下的陈集老宅附近居住,平日教书为生,阮承信这时忙于抄书,无暇照顾阮元,让他带着学习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嗯。天宁我是信得过的,元儿和他学习,我放心。再说我给他讲《资治通鉴》,总有些早了,先让他姑父讲讲四书,让他多识些字。扬州这米物,是越来越贵了。”阮承信也认同妻子的想法,尤其最后一句,尤为紧迫。
次年阮家便暂时分开,阮承信继续留在城里赚些微薄的收入,林氏和阮元去了陈集。陈集距离阮家祖产所在的仪征县颇近,阮家有所老宅在陈集,又是林家居住之地,林氏平时回娘家看看,倒也方便。
阮元便在姑父家学习,一边继续识字,一边贾天宁也给他讲些四书中易懂的段落。阮元记忆力还算不错,平日又无杂念,很快《论语》、《孟子》章句也各学了不少。林氏看阮元进境甚速,也颇为放心。
可这一天,林氏却意外发现,阮元从姑父家回来,便一直闷闷不乐,连招呼也不愿打,便坐在一旁低着头。过得片刻,林氏竟听得数声哭泣之音,料是阮元遇了什么不快之事,又不忍让母亲听到,故而一直忍着不哭,可终究无法掩饰。
林氏忙过去问起阮元究竟发生了何事,不料阮元竟答道:“娘……我……我不想念书了,书里有几句话,总是读不下来……”
林氏不禁一惊,阮元这数月来,读书识字颇为顺利,虽只数月,大约已抵得常人两年。本想着阮元如此下去,大可日后继承父业,不料这天阮元居然有如此沮丧的想法。
但林氏也清楚,阮元才刚六岁,读书有困惑,亦或不能理解之处,也是正常,若是就这样半途而废,才可能遗憾终生。于是一如既往,柔和的看着阮元问道:“元儿毕竟还小,有些字用的少,看不懂记不住也是常事啊,便是读书多年的秀才,也有不少念白字的呢。”
“可……可那几个字并不难……”阮元哭道。
“能不能先念一遍给娘听呢?元儿放心,念成什么样,娘都不会怪你,可若是你不念,娘就真没办法了。”林氏依然在鼓励阮元。
“孟……孟斯舍兹……之守气,又不如……不如曾子……”阮元说着说着,又不由得落下泪来。林氏也听得明白,这一句原是《孟子.公孙丑上》中的“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大概是因为这一句中,连续出现了“施舍之守”四个翘舌音字,阮元年纪尚小,平日言语又不多,便一时无力换气,把两个翘舌字读成了平舌字。
这一句之前,又有“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和“孟施舍之所养勇也。”这种需要连续进行平翘舌转换,或连续数个翘舌音的句子。若是成人气息足够,或许可以一口气念完。但阮元原本气弱,可能读完前面这些话之后,已经无气再续,故而最后这两句,不仅读音混乱,而且含糊不清。这样一来,也难怪阮元觉得自己不中用了。
林氏大概想了想前因后果,觉得也不该怪阮元。便柔声道:“元儿今天念得这几句,本是孟子中较难读的。若是人人都能一口气读下来,那以后还不个个去中状元了?”
“可、可姑父家只有我念不下来……”阮元说到这里,哭得更伤心了。
林氏略一思索,已知读书运气,不是阮元的长处。但这也不是没有天赋,就做不了的事。若能勤学苦练,总能让发音达到一个基本清晰的水平。可阮元若是没有耐心,或是自暴自弃,那就一辈子都改不过来了。便道:“娘有个办法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只是需费些时日,元儿愿意试试吗?”
阮元满脸疑惑,看来是不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眼前的困难。
林氏拿了矮桌,放上家中那部《孟子》,阮承信素爱藏书,收集的《孟子》注释也多于常书,方便解释。眼看准备就绪,便道:“娘知道,但凡读书觉得困难,无非三个问题,一是气息不足,二是口型不对,三便是缺少磨练了。娘今天先教你口型,你就看着娘,我怎么动,你就怎么动,可以吗?”
阮元看着母亲,虽说自己也不太相信可以改正问题,但学口型似乎并不难,便也不再做声,只仔细的看着。
“还是最后这句话,我们开始,孟……施……舍……之……守……气,这样,看清了吗?”
“看清了,孟……施……舍……之……”
“还是这个口型,再来一遍。”
“孟……施……舍……之……守……气。”
“好,接下来我们把需要连读的地方连接起来,‘孟施舍’是个人名,需要连读,后面‘之’可以轻音,‘守气’是个动作。你现在如果觉得,六个字一起读困难,便先读前三字,之后换一口气,轻读‘之’字,在用下一口气读后两字,怎么样?”
“孟施舍……之……守气。”阮元依样照做,似乎比之前好了一些,可阮元有些着急,最后的“气”字还是没用上力。
“元儿不要担心,读书这种事,不是读的快,就一定比别人更好,有的时候,读得慢一点,多重复几次,反而记得更深刻,理解得更清楚呢。”林氏知道阮元可能是眼看其他人读得都不差,心里过不去,便安慰他,但这也是事实。
“嗯,孟施舍……之……守气。”这一次阮元念得更好了。
“你看,这次不是更好了吗,这次从头开始试试。”
“孟施舍……似……曾子……”
林氏看阮元的样子,确实比开始时好了一些,但如果要真正通顺的读出一篇复杂文章,明显还需要时日。自己也想起办法来。
“发音换气没有捷径,只能勤学苦练,但用什么来练呢?”想着想着,林氏忽然想起,古诗最重音韵变化,如果阮元读书之际,多挑一些规范的古诗看看,说不定会有意外效果。
“父亲在世时,时常编些唐人诗集,若是有尚在的,不妨给他看看。”林氏想到这里,渐渐有了办法。即便读诗效果不如预期,总也不是坏事。
阮玉堂健在之时,曾编订不少诗集,虽然因大雨损毁了一些,但仍有不少尚存。林氏找到一册《王孟高岑诗选》,一函《乐天诗选》,均是阮玉堂所选颇为工整典雅之作。便以此为基础,教阮元学诗。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古戍依重险,高楼见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浸城墙。庭树巢鹦鹉,园花隐麝香。忽如江浦上,忆作捕鱼郎。”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
读书学诗非一日之功,阮元听了母亲教导,也不着急,只日复一日的多读多看,过得数月,言语间日渐通顺。而且阮元也意外发现,自己记忆文章,比之以前,更为深刻难忘。
光阴荏苒,转眼已是乾隆三十五年的冬季,阮承信原本抄书的雇主离开了扬州。阮承信闲来无事,便带了阮元,去仪征江面看长江过年。
仪征是阮家籍贯所在,阮承信祖父阮时衡原是扬州江都人,长居旧城,但彼时扬州人口众多,官学名额却有限。仪征人口不如扬州,官学名额却不少,在仪征应科举,更易入官学学习,为日后打基础。于是阮家在仪征买了田产,置了墓庐,便改籍为仪征。阮承信父亲阮玉堂便是在仪征应武举,直至武进士。阮承信担心阮元自幼生长在扬州府城,不识籍贯所在,便多带他来看看。
这时正值清缅战争结束,又临近年关,仪征官员为庆祝天下太平,特许百姓得以放灯。阮元父子到得江边一带,只见灯火通明,五彩花灯争奇斗异,江上船只,如云生蚁聚,确是一片盛世风景。
灯上所画,多是些西厢、红拂之类民间故事,阮元少时所读之书尚未涉及,不免问起父亲。阮承信倒是不忌讳说部故事,对这些民间之事所知甚多,便一一为阮元解答。父子间游玩正是尽兴,忽然远处一个声音大声响起:“盐船着火了!”
阮承信听得这话,顿时一惊,看着声音传来之处,果然有隐隐红光泛出。眼看不少人都往江边赶去,便也抱了阮元,去江边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江上火势渐大,等阮承信父子赶到近处时,已是一片火海。
盐船平日仅在江上航行,多半质量并不高,也没有多少防火用具。而仪征江面,又是南京和扬州关联之所,一时大量盐船在此聚集。这一场火下来,江上盐船毫无防备,顿时纷纷起火。不满半个时辰,长江已成了火海。
沿江民众越来越多,可也没人愿意去救火。
阮承信找来一个路人,问道:“兄弟,这火烧得这般大了,也……也没人去救吗?”
“大哥是外地人吧,这里的规矩也不懂的?”路人看着这场大火,似乎并不稀奇。
“我常年客居外地,多年不回仪征了。”阮承信籍贯在仪征,倒也不愿说自己是外地人。
“这火灾啊,原本都是巡河的守卫来负责。”路人似乎很了解这些,说起来如数家珍:“可这平日也没什么灾祸的,大家太平日子过惯了,那些守卫平时,也只看他们吃喝玩乐,防火救灾的事,就没那么伤心了。反正事后报一个火势过盛,扑救不及,也就罢了。若免了他们的职,又要找人,也是一般的慵懒,还不如用旧的。”
“那,平日民间就没什么办法?”阮承信还是很难相信。
“守卫不让啊,若是咱们平时自己去救,那不是抢了人家的生意吗?若是真有胆大的,真去救火了,没得几日,这些守卫就会变着法儿纠缠他们,直到他们再也不敢,或者干脆搬出去。日子长了,咱也就不敢动弹了。”
阮承信听完,不由得连连叹息,火势大到这般局势,便是守卫来了,恐也难救。只得眼见一艘艘盐船在火中爆裂倾覆,一袋袋精盐沉入江中,与长江融为一体。又过得半个时辰,守卫终于渐渐赶到,救了一阵火眼看势难挽回,便相继离去了。
阮承信虽不经商,但看得长江已成一片火海,也不禁为盐商难过。正在这时,忽听得一个声音高声吟道:
“逃灼烂之须臾,乃同归乎死地。积哀怨于灵台,乘精爽而为厉。出寒流以浃辰,目睊睊而犹视……嗟狸首之残形,聚谁何而同穴,收然灰之一抔,辨焚余之白骨。呜呼。哀哉!”
听得文辞,竟是累年不出的骈文。骈文本以音韵见长,这时逢此极惨之景,更是悲怆凄然,令人泪下。
又听这声音继续道:“且夫众生乘化,是云天常。妻孥环之,气绝寝床。以死卫上,用登明堂……麦饭壶浆,临江呜咽。日堕天昏,凄凄鬼语。……强饮强食,冯其气类。尚群游之乐,而无为妖祟!人逢其凶也耶?天降其酷也耶?夫何为而至于此极哉!”
阮承信定睛看时,见是个青年男子,手持酒瓶,如痴似醉。想必也是读书之人,不忍这人间惨剧被世人遗忘,故做文如此,为这一场大火送上祭奠。
阮承信不想阮元再看这等惨剧,忙遮了阮元眼睛,将他带走了。
或许这个时候也没人想到,这场火,竟意外的成了乾隆朝的分水岭,乾隆盛世自此之后,也便渐渐走上了下坡路。
这年冬天,阮家人暂时搬回扬州。这一日阮承信安顿好妻儿,又出去看陈集搬回来的家中物件。好不容易家中事安排妥当,却又下上了雨,阮承信还未能回到家中,只好找了个小摊,在棚子下躲雨。
店中伙计忙过来问道:“客官可是要吃面?”阮承信点了点头。
“那,是‘大连’、‘中碗’还是‘重二’?”扬州面食丰富,依面量大小,有三等分法,量最大的是“大连”,阮承信平日节俭,不过点个“重二”,但这天走了一日,颇为疲乏,便一反常态,点了“大连”。
“客官要个‘合鲭’吗?上午新到的斑鱼,正新鲜呢。”伙计问道。“合鲭”指的是面中带上成块鱼和肉,阮承信想着“大连”都点了,再点些也无妨,便应了一声。
“客官,六钱银子。”这一下倒是把阮承信吓得不轻,忙问:“你这就一碗面,虽说量大了点,也不值六钱银子吧?”
“听你口音也是本地人,客官是平日不用‘大连’,不知这加了新鲜斑鱼的‘大连’,便全扬州最便宜的面馆,也不会低于五钱么?”阮承信看他这店面颇大,外面棚子只是一部分,又加上雨势渐大,店家便是多收点钱,也是常事。又觉伙计口气,似有讥讽之意。自己也颇为读书人身份自矜,不愿露出窘相,索性一咬牙,点下了这份“合鲭”。
“其实早十年间,客官倒是能少花些钱。”伙计一边到后面吩咐做饭,一边和阮承信聊起天。“我家三代都在这个馆子里做面,扬州城别的不说,吃饭这点事,没人比我更清楚。我小的时候这‘合鲭’再贵也不过两三钱,后来便卖不得这样低了,邻家看你那样贱卖,都把你当仇敌一般,还怎么过?”
“那依你之见,这又是为何呢?”阮承信倒也不自命清高,主动和伙计聊起来。
“还不是因为那些有钱人家。”伙计看着面煮好了,便送过来,和阮承信继续聊道:“这城里数盐商最有钱,几个大盐商更是攀比得厉害。先是面里必有鱼,再是有的人只要斑鱼,再后来呢,有的人除了当日海里的斑鱼,一概不吃,说腥了一碗面。这东海离扬州又不近,打鱼的多是连夜出海,只为捞一网新鲜鱼。长此以往下来,鱼价高了,面价自然也高了。”伙计也颇为感慨,毕竟买鱼成本和面价一相折算,可能面馆收入,反不如以前。
但话说回来,阮承信看着眼前的这碗“大连”,鱼汤倒是颇为清亮,尝了一口,确比往日所尝鲜美得多。这面店也不愧为数十年老店,面汤香气浓郁,自有一番风味。若仅为一饱口福,六钱银子花得也值。
正吃面间,忽然见边上有个不小的包袱,阮承信眼看周边已无旁人,便问起伙计:“这儿还有别的人吗?”
“别说别人了,要不是客官你过来,我们早走了。”伙计看阮承信颇为老实,也不免开开玩笑。但眼看大雨一直不停,店里人倒也真的准备关张了。
阮承信吃完面,不禁摸了一下那个包袱,只感觉入手沉重,定睛一看,里面似有亮光泛出,再仔细一摸,只觉里面之物,与元宝颇为类似,如果整整一包都是现银,估计够普通人家一年用的了。
伙计却没那么眼尖,一边把铺子里东西收拾好,一边和阮承信道:“看你躲雨不容易,棚子我们就不撤了,客官愿意坐就坐着吧。”说罢,几个伙计相继走了,只留下阮承信一人。
如果这个时候阮承信把包袱自己拿走,也没有人看得到。
但他还是选择了留下。
雨又下了大半个时辰,终于停了,阮承信也想到过顺手牵羊,直接拿走这包银子。可转念一想,不知失主是什么样人,若是豪门大族也就罢了,若是和自己一样,甚至不如自己的人家,丢了这许多银子,年恐怕都过不下去了。自己虽日渐窘迫,终究还是有田产的读书人家,比市井小民还要优越些。推己及人,倒是也于心不忍,便一直留了下来。
直到一个时辰之后,一辆马车缓缓路过停下,走下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来。看到阮承信,不禁颇为讶异,问道:“敢问这位先生,在此多久了?”
阮承信看这辆马车颇为精致,来人一身绸袍,其间以暗纹绣着几道祥云,想来家境不差,而且意境不低,日常颇为讲究。便如实答了。那人也有点吃惊,笑道:“先生看来也不富裕,为何不将这包银子拿了去,也好过个好年?我家开销也说得过去,不差这些钱。”
阮承信笑道:“我这人平日胆小,不是自己的东西,确是不敢要,拿了,这心里惭愧,与其拿你这些银子,不如图个心里痛快。”那人也笑了,正要接过包袱,忽然眼神一变,似乎遇到了熟人,问道:“先生可认得一位姓阮的游击,名讳是上玉下堂的?”
阮承信不禁心中一惊,道:“正是家父。”那人又问道:“那令堂可是姓江?”阮承信忙道:“确是家慈,已亡故多年了。”
那人又惊又喜,忙道:“你把包袱打开,便知我是谁了。”阮承信应声开了包袱,不禁一惊,其中大锭银子,便有六七枚。除此之外,尚有一个文牒,文牒署名处写着两个熟悉的楷体字“江昉”。
“先生……先生是江舅父?”阮承信着实不敢相信,再说不出其他话来。
阮玉堂是阮承信之父,早年便有娶亲,可第一位妻子身体素弱,未及而立便已离世。后来阮玉堂考中了武进士,扬州大盐商江氏眼看年轻人前途无量,便选了族中一位女子,与阮玉堂结亲。阮承信便是这位江夫人的亲生儿子。
江家亲族众多,这江夫人另有两个同宗的表弟,一位名为江春,另一位则是眼前这江昉,阮承信应该叫他一声舅舅。阮玉堂彼时官运亨通,一路做到九溪营参将。江春江昉兄弟当时袭了家业,曾为朝廷出力,押送粮草到阮玉堂军前。故而和阮玉堂不仅是姻亲,更是同上过战场的挚友。但阮玉堂素来廉洁,因此虽然江家事业蒸蒸日上,他却不愿和江家多交往。
后来阮玉堂因故丢了官,虽一度被起复为钦州游击,却再不复当年盛景。阮家自阮玉堂死后,也日渐败落。可几十年间,江春凭着自己两淮总商的地位,不断巩固盐运销路,到乾隆中叶,俨然已是两淮第一大商人。
江春江昉兄弟倒也没忘了阮家,阮玉堂去世之时,还一度筹了钱,准备接济阮承信。但彼时阮承信家业还算殷实,想着即便是贫者,也不应受嗟来之食,更何况自己,便婉拒了江家。而江太夫人也已经在十四年前离世,阮江两家虽是姻亲,却也因常年不走动,早生疏了。阮承信安贫乐道,本已渐渐忘了江家,谁知这天拾金不昧,竟又让他遇上江昉。他年轻时见过江昉一面,可并未在意,是以此时已经忘了,不想江昉却还记得他的模样。
江昉看着外甥衣着朴素,脸上颇多风尘,显然是近年家境败落,念着姻亲之谊,不禁有些心疼,忙握住了阮承信手,说道:“看你这样子,也不来和我说一声,非要自己在外过活,又是何苦呢。”
阮承信自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但显然自己过得并不好,硬充好汉也没多大意义。只低了头不答。江昉又问外孙多大了。得知阮元已经七岁,便道:“承信啊,你自己乐于贫寒,倒也罢了。元儿是我家嫡亲的外孙,你让他在你那里过苦日子,对他又有何益?我江家家塾凡是同宗之人、同姓之人,都可入学,你让他到我们家去上学如何?”
阮承信还想婉拒,江昉早已会意,正色道:“听舅舅一句话,你是读书人,尚寒素、重气节,不为五斗米折腰,这是你的事。元儿才刚上学的孩子,有条件来江家读书,你为什么要帮他拒绝呢?别的事由你,孩子的事,他舅祖说了,得算数。”说到最后,已是面色凝重,容不得阮承信拒绝。
阮承信仔细想想,实情倒也确是如此,又想到:“天宁在乡间教书,毕竟才学有限,终不能让元儿一辈子在乡下读书。江家素来和淮扬名士交往甚密,或许家塾里有几个有大才学的先生,也是元儿之福。”故而也不再拒绝。江昉给了他一块江家的牌子,让他择日便带孩子到江府。
阮承信这日回家,也把阮元去江家的事和林氏说了。林氏觉得阮承信所想,确是有理,阮元经过自己两年教导,已比之前进步了很多。若一辈子自甘贫寒,只怕一个颇具潜力的孩子,便要在扬州市井间泯然众人了。
次年入春,阮元便回到扬州,来到康山江府就学。江家豪华气派,阮元颇不习惯,所幸江府另有通往家塾的侧门,便只走侧门一边,也不与江家子弟做其他交往。
可这日阮元刚走到家塾门口,便迎面遇上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仔细看来,颇为眼熟,那孩子见了阮元,也是喜形于色,立刻走上前来问道:“你可是阮家大郎?”
阮元依稀记得,去年过年,父母带他去扬州北湖的叔祖家玩。当时在叔祖家里,有个比自己略长一些的孩子,十分聪明,虽也不过七八岁年纪,却能说出不少生僻字,据他自己说,已经认了一两千字了。
阮承信有些不信,便指着墙上一副写着“冯夷”的字帖,问这个孩子:“那你说这第一个字,念什么呢?”
“念平啊。”孩子笑道:“叔叔一定是以为,我年纪这般小,只认得这个字的逢字读音,却不认得平字读音。可我上一年啊,早就把《论语》读完了呢。”说完看着阮承信,一副初战告捷的样子。
阮元一时颇为羡慕,却忘了问他姓名,只记得这孩子来自姓焦的人家。回想起来,那个孩子,便和眼前这个出现在江家的孩子长得一模一样。阮元不禁大喜,问道:“可是把‘冯夷’的冯读对了的焦家哥哥?”
那孩子也喜道:“你还认得我呀。我叫焦循,一看你就是贵人多忘事,只记得我姓什么,却忘了名字,哼。”
阮元忙赔了不是,也颇为疑惑,问道:“焦家哥哥,我是因祖母是江府来的,才进了江府学习。你又是因为什么,也来到这江府呢。”
“说起来还是托了你的福啊。”焦循答道:“今年年初,我家刚和北湖你们家定了亲,等我长大了,就要娶你表姐了。以后你不能再叫焦家哥哥,得叫一声表姐夫才行!”想到这里觉得“表姐夫”字数太多,又道:“表姐夫太啰嗦,以后就叫我姐夫吧。”
阮元这才明白,原来焦循和自己家里订了亲,也算半个阮家人了,阮家又是江家姻亲,焦循来这里读书,便也顺理成章。江昉为人又颇为爱才,看焦循小小年纪已能识不少字,自然乐意让他进江家。又看焦循虽然年纪也不大,但毕竟比自己高半头,叫一声姐夫也不亏。便也笑道:“姐夫!”
焦循其实也没听人这样称呼他,一听又乐了,道:“以后有什么事,尽管找姐夫,姐夫帮着你呢。”话音刚落,只听江家后院的孩子喊道:“先生来啦!”
阮元和焦循回头看时,只见江昉陪着一位先生,缓缓走到家塾正堂。那先生高大肥胖,脸上笑呵呵的,倒是十分和蔼可亲,一部长须直垂至腹,又凭添了些气度。这时只听江昉说:
“这位是西岑胡先生,名讳嘛,是上廷下森,以后大家便叫胡先生好了。胡先生乃是我江都宿儒,通经术、明律法。就在前年,藩司萨大人也曾延请先生入幕为宾……”江家子弟尚不明就里,阮元心里早已喝了声彩。萨大人便是当时江苏的布政使萨载,也算乾隆中后期一位颇具实干才能的地方要员。胡廷森竟然是他的幕僚,才华可想而知,眼看能得如此大儒教导,来江家一趟怎么看也值了。
那胡廷森忙笑道:“老朽哪有什么才能,不过痴长各位几岁,多读些书罢了,将来入朝建节拜相,还要看各位年轻人了!”其实清朝官制与唐宋大异,但清代文人多好拟古,便把总督巡抚与前朝节度使相等同,谓之建节,若是做了大学士,便是拜相。然而无论将相,实权均已不及前代了。江昉又教导了孩子们几句,便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