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为什么要走
小铃儿起身说道:“不用了。”说完起身要走。
可郭将军却拦住她,对她真诚的说道:“公主殿下,实不相瞒,安史之乱后,我郭家多有立功,先祖能成异姓王,也是皇恩浩荡,但等你以后你会发现,就算我们郭家地位再高,也不是所有事都能掌控的。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道理,我想公主迟早会了解,东厢兄若是真因为我们郭家而死,我郭家及我郭某人难辞其咎,但是非我本意,我也不想有人因我郭家受到牵连。
这位姑娘,你也不要太过恨我,若是你真是东厢兄遗孤,倒也幸甚,逝者已逝,我能做到的就是竭力补偿,此非公主情面,若当初你就上我府山,我郭某人能对天发誓,绝对视你为己出”
“猫哭耗子假慈悲。”青鸟冷冷的回了一句,便随着小铃儿离开了。
路上青鸟愤愤不平的说道:“公主是不是不想为我报仇了?”
小铃儿摇摇头,拉着青鸟的手说道:“青鸟,你是我的姐妹,我说过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的仇也是我的仇,就算他是郭将军又如何?但是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那就是他身居高位,很多事并不一定参与其中,如果真不是他所为,那我们岂不是冤枉了好人?”
青鸟鼓着嘴:“就是他干的,还用查吗?”
小铃儿又摇了摇头,第二日李陵上朝,郭将军自然来了,他尽然当着众臣的面突然提及要翻阅萧东厢的案子,这下可就把动静闹大了。
由于郭家大权在握,就连皇上也不好多家拦阻,当即就让李陵协同三司一同调查,李陵也是疑惑,这突然间翻起十几年前的案子又是何故?
但这是他当太子以来,第一次领任务,自然是要好好办理的,当他把案宗调阅一看,果真里面疑点颇多,没几日整个案子都查清楚了,牵涉官员更是上百人。
其中不乏已经升迁的,但郭将军一声令下,这些人便被全部砍了头,此时郭将军亲自上了公主府,把一应案宗交到青鸟手上,这时说道:“公主,萧小姐现在你们是否还以为一切是我所为?”
青鸟看完,证据确凿,外加是李陵办的案子,她也放心,对郭将军道了歉,但郭将军却说道:“这官当大了,难免会引起巴结之人的揣测。
我虽自诩行的端坐得直,但却无法保证还有更多的人因我而受到牵连,萧小姐能找到我,我自然能够翻案,还有很多没找到我的,是不是我也亏欠他们?”
小铃儿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于是安慰道:“郭将军虽说此言不差,但凡事都有诟病,任何人也没办法做到事事完全。”
郭将军笑笑:“公主这是给我上了一课。我郭家虽然财宝无数,但皆是皇上赏赐,算不得我自己所有,唯一能算的,只有这个了,公主若是不来,我尚且在迷雾当中,现在我倒是觉得一身轻松,今日此来,送上此物,希望不负公主教诲。”
小铃儿赶紧摆手:“着实不敢当。”
这时郭将军已经打开了木盒子,里面却是一把剑,一把锋利无比,寒光四溢的剑,这时郭将军把剑拿出来,双手举过头顶说道:“公主这是玄宗亲赐祖上的宝剑。
这把剑祖上带着它南征北战,为大唐打下千里江山,这把剑也是我郭家一直供奉的,几十年来从未生锈,郭某希望公主能执此剑,斩断天下不良,除尽天下之恶。”说着他郑重的把剑放在小铃儿的手上。
小铃儿此时别说,还真有些惶恐,她赶紧说道:“郭将军,既然是玄宗所赐,乃是皇恩,这赠与我,着实不合适,既然此剑上有如此功勋,那理当郭将军留着,郭将军若执此剑,比我小铃儿管用万分。”
可是郭将军却摇摇头,说道:“我郭某老了,我那些不争气的孩子,也各自有了营生,在朝数十年,我对不起萧侍郎,也对不起我不知道的无数萧侍郎这般的。
我不知我身上罪孽有多重,从此往后,我只能拜托公主了,我见公主,不仅美艳,能把淮南王府经营到这般,也是才华横溢的,此剑交予你,我放心了。”说完不顾小铃儿推脱,他便走了。
小铃儿疑惑,是什么样的人,能把如此宝贵的东西相赠,而且赠了却无所求?当然她知道郭将军根本没有什么需要求她的,要说,那就是不配。
在朝再野,小铃儿还没狂妄到,能处理郭将军都不能处理的事情。看着远去的郭将军,以及手中的宝剑,小铃儿说道:“这郭将军,忠臣呀。”
说完她把剑入鞘,然后供在天地牌匾下面,转身对着青鸟说道:“你也走吧。”
青鸟骇然:“公主,奴婢做错什么了吗?”
小铃儿缓缓转身,对她说道:“以后见谁都不要这么说,你是萧侍郎的女儿,现在案子也已翻案,你是清白之身,没有在做丫鬟的道理。
郭将军尚能如此,我岂能强留你在身边。这些时日虽然不长,但你在我身边也是体己,以后你有难处,尽管来找我,但你也应该好好谋划以后的人生了。”
青鸟听闻,倒头就拜,小铃儿再次把她扶了起来,让她换了妆容,以及衣衫,青鸟再次出现在当初的火场时,现在已经是高门大院了,青鸟驻足良久才缓缓离开,从此往后她换了个名字叫做萧铃。
萧是萧东厢的萧,铃是小铃儿的铃。拿着银票,她在萧宅不远,买了一处小院子,搬进去的时候,她没有惊动任何人。而第二天朝着却又发生了大事。
那就是郭将军辞官了,不仅辞官了,而且人也已经消失了,府中一应财物丝毫没动,带走的只有一箱书籍,仿佛他从来没有在此处住过一般。
一道奏折,一些交代,他这个国公,就这么走了,府中人也被遣散,等李陵赶到之时,却只看到了空荡荡的宅子。皇上得知很吐了几口血。
对着权公公说道:“难道朕待他差了吗?”
权公公赶紧说道:“皇上待他犹如兄弟。”
可是皇上却摇摇头:“那他为什么要走?”
(本章完)
小铃儿起身说道:“不用了。”说完起身要走。
可郭将军却拦住她,对她真诚的说道:“公主殿下,实不相瞒,安史之乱后,我郭家多有立功,先祖能成异姓王,也是皇恩浩荡,但等你以后你会发现,就算我们郭家地位再高,也不是所有事都能掌控的。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个道理,我想公主迟早会了解,东厢兄若是真因为我们郭家而死,我郭家及我郭某人难辞其咎,但是非我本意,我也不想有人因我郭家受到牵连。
这位姑娘,你也不要太过恨我,若是你真是东厢兄遗孤,倒也幸甚,逝者已逝,我能做到的就是竭力补偿,此非公主情面,若当初你就上我府山,我郭某人能对天发誓,绝对视你为己出”
“猫哭耗子假慈悲。”青鸟冷冷的回了一句,便随着小铃儿离开了。
路上青鸟愤愤不平的说道:“公主是不是不想为我报仇了?”
小铃儿摇摇头,拉着青鸟的手说道:“青鸟,你是我的姐妹,我说过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你的仇也是我的仇,就算他是郭将军又如何?但是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那就是他身居高位,很多事并不一定参与其中,如果真不是他所为,那我们岂不是冤枉了好人?”
青鸟鼓着嘴:“就是他干的,还用查吗?”
小铃儿又摇了摇头,第二日李陵上朝,郭将军自然来了,他尽然当着众臣的面突然提及要翻阅萧东厢的案子,这下可就把动静闹大了。
由于郭家大权在握,就连皇上也不好多家拦阻,当即就让李陵协同三司一同调查,李陵也是疑惑,这突然间翻起十几年前的案子又是何故?
但这是他当太子以来,第一次领任务,自然是要好好办理的,当他把案宗调阅一看,果真里面疑点颇多,没几日整个案子都查清楚了,牵涉官员更是上百人。
其中不乏已经升迁的,但郭将军一声令下,这些人便被全部砍了头,此时郭将军亲自上了公主府,把一应案宗交到青鸟手上,这时说道:“公主,萧小姐现在你们是否还以为一切是我所为?”
青鸟看完,证据确凿,外加是李陵办的案子,她也放心,对郭将军道了歉,但郭将军却说道:“这官当大了,难免会引起巴结之人的揣测。
我虽自诩行的端坐得直,但却无法保证还有更多的人因我而受到牵连,萧小姐能找到我,我自然能够翻案,还有很多没找到我的,是不是我也亏欠他们?”
小铃儿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于是安慰道:“郭将军虽说此言不差,但凡事都有诟病,任何人也没办法做到事事完全。”
郭将军笑笑:“公主这是给我上了一课。我郭家虽然财宝无数,但皆是皇上赏赐,算不得我自己所有,唯一能算的,只有这个了,公主若是不来,我尚且在迷雾当中,现在我倒是觉得一身轻松,今日此来,送上此物,希望不负公主教诲。”
小铃儿赶紧摆手:“着实不敢当。”
这时郭将军已经打开了木盒子,里面却是一把剑,一把锋利无比,寒光四溢的剑,这时郭将军把剑拿出来,双手举过头顶说道:“公主这是玄宗亲赐祖上的宝剑。
这把剑祖上带着它南征北战,为大唐打下千里江山,这把剑也是我郭家一直供奉的,几十年来从未生锈,郭某希望公主能执此剑,斩断天下不良,除尽天下之恶。”说着他郑重的把剑放在小铃儿的手上。
小铃儿此时别说,还真有些惶恐,她赶紧说道:“郭将军,既然是玄宗所赐,乃是皇恩,这赠与我,着实不合适,既然此剑上有如此功勋,那理当郭将军留着,郭将军若执此剑,比我小铃儿管用万分。”
可是郭将军却摇摇头,说道:“我郭某老了,我那些不争气的孩子,也各自有了营生,在朝数十年,我对不起萧侍郎,也对不起我不知道的无数萧侍郎这般的。
我不知我身上罪孽有多重,从此往后,我只能拜托公主了,我见公主,不仅美艳,能把淮南王府经营到这般,也是才华横溢的,此剑交予你,我放心了。”说完不顾小铃儿推脱,他便走了。
小铃儿疑惑,是什么样的人,能把如此宝贵的东西相赠,而且赠了却无所求?当然她知道郭将军根本没有什么需要求她的,要说,那就是不配。
在朝再野,小铃儿还没狂妄到,能处理郭将军都不能处理的事情。看着远去的郭将军,以及手中的宝剑,小铃儿说道:“这郭将军,忠臣呀。”
说完她把剑入鞘,然后供在天地牌匾下面,转身对着青鸟说道:“你也走吧。”
青鸟骇然:“公主,奴婢做错什么了吗?”
小铃儿缓缓转身,对她说道:“以后见谁都不要这么说,你是萧侍郎的女儿,现在案子也已翻案,你是清白之身,没有在做丫鬟的道理。
郭将军尚能如此,我岂能强留你在身边。这些时日虽然不长,但你在我身边也是体己,以后你有难处,尽管来找我,但你也应该好好谋划以后的人生了。”
青鸟听闻,倒头就拜,小铃儿再次把她扶了起来,让她换了妆容,以及衣衫,青鸟再次出现在当初的火场时,现在已经是高门大院了,青鸟驻足良久才缓缓离开,从此往后她换了个名字叫做萧铃。
萧是萧东厢的萧,铃是小铃儿的铃。拿着银票,她在萧宅不远,买了一处小院子,搬进去的时候,她没有惊动任何人。而第二天朝着却又发生了大事。
那就是郭将军辞官了,不仅辞官了,而且人也已经消失了,府中一应财物丝毫没动,带走的只有一箱书籍,仿佛他从来没有在此处住过一般。
一道奏折,一些交代,他这个国公,就这么走了,府中人也被遣散,等李陵赶到之时,却只看到了空荡荡的宅子。皇上得知很吐了几口血。
对着权公公说道:“难道朕待他差了吗?”
权公公赶紧说道:“皇上待他犹如兄弟。”
可是皇上却摇摇头:“那他为什么要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