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子的事情你不用担心,我和府尹大人打过招呼了?”闻彻开口,找了个合适的话题切入。
闻茗看着眼前的二哥,是那么的熟悉,微侧着身子站着,说话稍低头看着她,永远都是温柔专注,细致入微。
听了闻彻的话,闻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知道她和独衣无二关系的没有几个人。
定是二哥通知的京兆府尹,二哥肯定调查了她,也知道了她的身份,那些偶遇,没有恶意的跟踪,那么轻易爽快的答应帮她徇私……二哥应该在很久之前就知道了她的身份。
这么长时间不动声色,现在是打算开诚布公了吗?
“二哥是准备和我相认吗?”闻茗眉眼带笑,就这么一眨不眨的认真的看着闻彻,突然问道。
也许有太多的无法言说,更无从说起。但对于二哥,她不想玩什么心眼,也不想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而闻茗的这一句话,却让闻彻如遭电击,完全失去了反应能力。
这是什么意思?
妹妹什么都知道?
他怀着失而复得的心情,小心翼翼的靠近,想让妹妹回到闻家,又怕妹妹不愿意,也怕闻家带给妹妹束缚,终于鼓起勇气想要开口,他反复琢磨,该如何开口,如何应对,一直揣摩,演练……心里忐忑,激动。
妹妹的一句话,却让他溃不成军。
闻彻看着眼前言笑晏晏的妹妹,突然觉得自己弱爆了。
这么想就释然了,心情互让松懈下来。这样的对话,和自己预料的相隔万里,妹妹完全不是自己能预料的。
“妹妹什么时候知道的?”闻彻从忐忑变成了好奇。妹妹身上总是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充满惊喜和意外。他很是期待。
“二哥是想问我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的身份?还是想知道我什么时候知道你知道我的身份?”闻茗的话,把自己都问的绕晕了。
但她很喜欢这样的交流。
记忆里和二哥的对话,更多的是灌输和教导,虽然自己总是在倾听,但其实并没有多上心。
那只是单方面的输出,另一方甚至连接收都很不完全。
现在这样的交谈,才能算得上对话。
“妹妹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身世?”闻彻换了个问题。
“不能说一直都知道,要不然我不会这么多年不回家,但从王家对我的态度,自然免不了怀疑,那个时候只是觉得自己也许不是亲生的,毕竟我没有五岁之前的记忆,但对于亲生父母我是不清楚的,来京城见到二哥后,才萌生调查的想法。一查很多事情都吻合,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但也有了方向和打算。”闻茗说到,算不得都是真话,但这是她能说的真话。
她不想装作一无所知,在这里以受害者的姿态矜持的等着家人来靠近,她也想努力靠近他们。
前世被爱而不自知,来不及感受和体会,因此她错过了很多。
现代的她没有家人。
无论站在谁的角度,她都应该珍惜这份备受波折,来之不易的亲情。
“二哥刚刚一开口说的话,就无需怀疑了,因为二哥肯定调查了我,偶遇、跟踪、赠药、帮忙……是二哥的这些态度让我确认来了。”闻茗继续说到。
“会怪二哥没有早点来和你相认吗?”闻彻还是会有一些担心。
“怎会?我还要感谢二哥呢,因为这也正是我的想法。”闻茗说到。
“我还不能回闻家。所以还需要二哥继续保密。”
闻彻自然能理解闻茗的想法,同时对于妹妹喜爱的同时多了一份欣赏。
“妹妹什么时候决定好了,通知二哥一声,但有任何需要帮助的,一定要告诉二哥。”闻彻说到。他又太多的事情想问,有太多的话想说,但什么事都抵不过妹妹的安危。
闻茗知道二哥会支持她的,可亲耳听到这样的话,心里觉得无比的温暖。
“二哥是因何缘由开始调查我的?”闻茗问道。
这个问题,让闻彻很难开口。宋铭远的事他怎么开的了口,他似乎做了一件很混账的事。
闻茗看着闻彻有些为难的样子。
便问道:“因为宋铭远?”
这是闻茗能想到的唯一开不了口的原因。
闻彻点了点头。
“二哥不用放在心上,我早已不在意了。”
闻彻看着坦然的妹妹,觉得自己这个兄长还不如妹妹。
“宋铭远和我曾经算得上还不错的朋友,他成亲的那天,我本来准备去帮他一起迎亲的。可荀家二公子荀祉却说如果我去了会后悔一辈子。我当时就犹豫了,后来想办法推了,回去后就查了宋铭远,但还是错过了,在后来公主府的宴会上见到妹妹,我再次去查探,才确定。”闻彻仔细的说了过程。
“是二哥的错,居然和宋铭远做了朋友,第一次派人去调查,居然错过了妹妹的信息。”闻彻对于这件事确实耿耿于怀,怀着自责。
“二哥,你只是和他做了一时的朋友,我可是和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所以比起来我比你更瞎,二哥,只能怪我们太善良,敌人太狡猾。”
在宋铭远的事情上,闻茗怎么有立场和资格去责怪任何人。
她自怨得连死了都不肯放过自己,如何能怪得了别人。
上一世的她又起止是眼瞎。
她和宋铭远之间的账,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但二哥刚才的话,她有一个疑问。
“二哥,荀祉为何会那样说?”
“这个我也一直很好奇,我后来问过他,他只肯承认知道宋铭远品行不端,但我总感觉没那么简单。因为当时他那么笃定我会后悔一辈子,如果只是品性问题,应该不至于那样说。”闻彻也分析了一下。
“但无论怎样,我对他都心怀感激。”末了,加了这样一句。
闻茗想了想,虽然确有疑点,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连这个疑点的猜测也只是出于常理的推断,但也许别人就是认为把一个品性不端的人当好友,还给人迎亲就是会悔恨终身的事,也并无不可。
荀祉的事就没有再过多的研究了。
闻茗看着眼前的二哥,是那么的熟悉,微侧着身子站着,说话稍低头看着她,永远都是温柔专注,细致入微。
听了闻彻的话,闻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知道她和独衣无二关系的没有几个人。
定是二哥通知的京兆府尹,二哥肯定调查了她,也知道了她的身份,那些偶遇,没有恶意的跟踪,那么轻易爽快的答应帮她徇私……二哥应该在很久之前就知道了她的身份。
这么长时间不动声色,现在是打算开诚布公了吗?
“二哥是准备和我相认吗?”闻茗眉眼带笑,就这么一眨不眨的认真的看着闻彻,突然问道。
也许有太多的无法言说,更无从说起。但对于二哥,她不想玩什么心眼,也不想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而闻茗的这一句话,却让闻彻如遭电击,完全失去了反应能力。
这是什么意思?
妹妹什么都知道?
他怀着失而复得的心情,小心翼翼的靠近,想让妹妹回到闻家,又怕妹妹不愿意,也怕闻家带给妹妹束缚,终于鼓起勇气想要开口,他反复琢磨,该如何开口,如何应对,一直揣摩,演练……心里忐忑,激动。
妹妹的一句话,却让他溃不成军。
闻彻看着眼前言笑晏晏的妹妹,突然觉得自己弱爆了。
这么想就释然了,心情互让松懈下来。这样的对话,和自己预料的相隔万里,妹妹完全不是自己能预料的。
“妹妹什么时候知道的?”闻彻从忐忑变成了好奇。妹妹身上总是有很多出人意料的事情,充满惊喜和意外。他很是期待。
“二哥是想问我什么时候知道自己的身份?还是想知道我什么时候知道你知道我的身份?”闻茗的话,把自己都问的绕晕了。
但她很喜欢这样的交流。
记忆里和二哥的对话,更多的是灌输和教导,虽然自己总是在倾听,但其实并没有多上心。
那只是单方面的输出,另一方甚至连接收都很不完全。
现在这样的交谈,才能算得上对话。
“妹妹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身世?”闻彻换了个问题。
“不能说一直都知道,要不然我不会这么多年不回家,但从王家对我的态度,自然免不了怀疑,那个时候只是觉得自己也许不是亲生的,毕竟我没有五岁之前的记忆,但对于亲生父母我是不清楚的,来京城见到二哥后,才萌生调查的想法。一查很多事情都吻合,虽然不能完全确定,但也有了方向和打算。”闻茗说到,算不得都是真话,但这是她能说的真话。
她不想装作一无所知,在这里以受害者的姿态矜持的等着家人来靠近,她也想努力靠近他们。
前世被爱而不自知,来不及感受和体会,因此她错过了很多。
现代的她没有家人。
无论站在谁的角度,她都应该珍惜这份备受波折,来之不易的亲情。
“二哥刚刚一开口说的话,就无需怀疑了,因为二哥肯定调查了我,偶遇、跟踪、赠药、帮忙……是二哥的这些态度让我确认来了。”闻茗继续说到。
“会怪二哥没有早点来和你相认吗?”闻彻还是会有一些担心。
“怎会?我还要感谢二哥呢,因为这也正是我的想法。”闻茗说到。
“我还不能回闻家。所以还需要二哥继续保密。”
闻彻自然能理解闻茗的想法,同时对于妹妹喜爱的同时多了一份欣赏。
“妹妹什么时候决定好了,通知二哥一声,但有任何需要帮助的,一定要告诉二哥。”闻彻说到。他又太多的事情想问,有太多的话想说,但什么事都抵不过妹妹的安危。
闻茗知道二哥会支持她的,可亲耳听到这样的话,心里觉得无比的温暖。
“二哥是因何缘由开始调查我的?”闻茗问道。
这个问题,让闻彻很难开口。宋铭远的事他怎么开的了口,他似乎做了一件很混账的事。
闻茗看着闻彻有些为难的样子。
便问道:“因为宋铭远?”
这是闻茗能想到的唯一开不了口的原因。
闻彻点了点头。
“二哥不用放在心上,我早已不在意了。”
闻彻看着坦然的妹妹,觉得自己这个兄长还不如妹妹。
“宋铭远和我曾经算得上还不错的朋友,他成亲的那天,我本来准备去帮他一起迎亲的。可荀家二公子荀祉却说如果我去了会后悔一辈子。我当时就犹豫了,后来想办法推了,回去后就查了宋铭远,但还是错过了,在后来公主府的宴会上见到妹妹,我再次去查探,才确定。”闻彻仔细的说了过程。
“是二哥的错,居然和宋铭远做了朋友,第一次派人去调查,居然错过了妹妹的信息。”闻彻对于这件事确实耿耿于怀,怀着自责。
“二哥,你只是和他做了一时的朋友,我可是和他做了这么多年的夫妻,所以比起来我比你更瞎,二哥,只能怪我们太善良,敌人太狡猾。”
在宋铭远的事情上,闻茗怎么有立场和资格去责怪任何人。
她自怨得连死了都不肯放过自己,如何能怪得了别人。
上一世的她又起止是眼瞎。
她和宋铭远之间的账,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但二哥刚才的话,她有一个疑问。
“二哥,荀祉为何会那样说?”
“这个我也一直很好奇,我后来问过他,他只肯承认知道宋铭远品行不端,但我总感觉没那么简单。因为当时他那么笃定我会后悔一辈子,如果只是品性问题,应该不至于那样说。”闻彻也分析了一下。
“但无论怎样,我对他都心怀感激。”末了,加了这样一句。
闻茗想了想,虽然确有疑点,但并没有任何证据,连这个疑点的猜测也只是出于常理的推断,但也许别人就是认为把一个品性不端的人当好友,还给人迎亲就是会悔恨终身的事,也并无不可。
荀祉的事就没有再过多的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