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奕终于抵达了汴都大梁,一路上遇到各路兵马急赴战场,更多的却是拖儿带女的百姓。汴都城,也一时间涌入了大量河北流民。
这是韩奕第一次来汴都,汴都的规模虽然远超过他所到过的齐鲁各地州城,但并非有多么的宏伟巍然,相反这座几十年来经历过多次战火摧残的城池,让韩奕有些失望。距离清明上河图上的繁华胜景,还十分地遥远。
或许只有当所有的战乱结束之后,藏在韩奕记忆深处的无限繁华,才会有降临开封的可能。
“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也能绘出一幅清明上河图,那该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啊!”韩奕忽然产生这个奇怪的念头。
李小婉的伯父李榖是皇帝身边的近臣。皇帝石重贵为广晋尹时,李榖便是他的属下推官,及石重贵前年登基,李榖的官职便是一迁再迁。眼下,李榖充枢密直学士伴驾亲征,正在开赴澶州前线的路上。
李小婉数年前曾经来过汴都伯父的府第,等她再一次来到汴都,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童年时的记忆太过模糊。好在李小婉知道自己伯父的尊姓大名,要不然韩奕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法找到他伯父的府第。
韩奕牵着马,问明了方向。李小婉坐在马鞍上,不好意思地说道:“奕哥哥,婉儿知错了。”
“这又有何妨?”韩奕回头笑道,“你伯父眼下不在城里,他家里人要是认不出你怎么办?”
他又打趣道:“你这副模样,就是一个小乞丐。”
“你才是小乞丐呢,不,你是大乞丐!”李小婉嫣然一笑。韩奕身上破烂,满身尘色,可不正是一副乞丐的形象吗?
“好,我们大小乞丐去李学士的府上,看看李府的人让不让我们这一身进去。”韩奕道。
李家的宅第虽算不是豪奢,但与附近的宅院相比,也并不寒酸。朱门外,站着几个无所事事家丁模样的人,他们见穿着破破烂烂的韩奕靠近,便嚷嚷道:
“要饭的,走开!”
“有见过骑马要饭的吗?”韩奕早有心理准备。
家丁们心想这也有道理,又见韩奕理直气壮,腰悬弓矢,破烂的衣裳并不能掩盖他的勃然英气。
“您……有何贵干?”为首的家丁试探道。
韩奕指着马背上的李小婉道:“这是你们主人的侄女李小婉,从冀州来寻亲,劳妨大叔禀报。”
家丁们面面相觑,那最年长的打量了李小婉一眼,连忙一头钻进门内。时间不大,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妇人被一帮人搀扶着走了出来,李小婉一头扎进那老妇人的怀中,哭泣道:
“祖母,我是婉儿啊!”
“婉儿啊,我的乖孙女,你爹娘呢?”老妇人问道。
“我跟爹娘从冀州往这里来,在半路上遇到了契丹人,结果我爹娘……”李小婉又想起了可怕的一幕,又大哭起来。她这一哭,众人都知道了最后的结局。
“我的儿呀!”
老妇人闻言大恸,一口气没喘过来,竟晕了过去。年轻妇人、家丁及女仆们吓坏了,连忙七手八脚地将老妇人抬回宅内,还有腿脚快的家丁跑去找郎中。
待众人将老妇人救醒了过来,老妇人不顾李小婉身上的脏乱,将她搂在怀里,一把鼻泣一把泪地问道:“婉儿啊,你一个小孩儿是怎么找来的?”
李小婉这才一五一十将如何遇到韩奕的经过,说了一遍。李家上下老少,这才想起他们把大恩人韩奕晾在了门外半天,家丁出门去寻找时,韩奕早就不见了踪影。
李小婉这一次哭得更加惊天动地,这一次她是在为韩奕哭泣,替韩奕感到委屈。
汴都北的官道上,韩奕策马狂奔。
刚刚在李府门前发生的一场悲喜剧,并没有令韩奕感到一丝的委屈之感。相反的,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比看到家人团聚更能让感到高兴的吗?
他一直站在李府外面,直到郎中从宅内出来并且告诉他老妇人并无大碍时,这才放心地离开。他要重新踏上寻找父亲之路,内心之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
“哪怕是枪林箭雨,也要勇往直前;哪怕是深渊火海,也难阻挡我寻父的脚步。”
就在他打算从滑州渡河,追赶朝廷大军的时候,晋军与契丹军分别在戚城与马家口展开大战。
大将高行周、符彦卿与先锋指挥使石公霸被契丹兵围于戚城,此前朝中权臣景延广本下令,饬诸将分地拒守,不得相救,以免为契丹个个击破,他闻听戚城急报,欲观望数日再作计较。
皇帝石重贵后来听说了,大惊失色:“此乃正军,焉能不救?”
虽然诸军皆派往别处,石重贵只好率领自己的亲军前往救援,戚城被围的几位大将看到皇帝亲援,三军用命,奋起反击,杀得契丹人大败遁去。
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守贞、神武统军皇甫遇、陈州防御使梁汉璋、怀州刺史薛怀让将兵万人,缘河水陆俱进。至马家口时,契丹人正在河东筑垒,骑兵散于其外,另有数万人马聚于河西,之间仅有数十艘船渡兵。李守贞等率兵攻击,河东契丹骑兵退走,晋军趁热打铁,拔掉契丹未完工的营垒,契丹人乘马赴河溺死者数千,晋军俘斩亦有数千人。
耶律德光痛定思痛,佯称北返,暗设埋兵以待晋军追兵,然而晋军并未追击。晋军主力在澶州停了下来,关于贝州的消息早已经传至皇帝的面前,但他认为贝州粮多,又多储军械,既然刚击败过契丹人,军心可用,至少可撑半年。晋军中又有不少人认为,契丹人南寇,只是为了掠夺财物,必不能持久,定会知难而退——这种见解当然也符合以往无数次惯例,只是苦了河北诸州百姓。
但是,耶律德光趁晋国朝廷犹豫,一面用部分兵力监视晋军主力,一边集中数万兵力,亲自率领着对贝州发动了猛烈攻击。
贝州城上,主帅吴峦看着蜂拥而来的契丹大军,眉头紧锁。
他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命令,皇帝亲拟圣旨,大意是褒奖他的功绩,让他继续坚守贝州,横亘契丹敌后,与朝廷大军呈前后夹击之势,到时契丹必会无功而返。
朝廷的命令其实也不无道理,但契丹人分别在戚城与马家口,损失重大,耶律德光忍不下这口气,他放弃与晋军主力在澶州作战,而是将贝州晋军当作了眼中钉肉中刺。
如此一来,贝州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吴峦不敢松懈,贝州一万军民即便都将殉难,但城中的兵甲与粮草落入敌手,那无异于壮大敌寇的力量。他已经做好焚之一炬的准备。
他站在望楼上,注视着城外云集的耀武扬威的契丹军。万军之中,有一骑驰到了城下,身后一面旗帜,上书斗大的一个“赵”字。
“吴使君,念你一片忠诚,我主向来喜欢忠臣,本王会保举你为王。今我大军云集于此,贵上又未派军救援,贝州不过孤城,使君不如开城请降,两家并为一家,从此向北称臣,共享荣华富贵!”来人冲着城楼上高呼。
“报上名来!”吴峦喝问道。
“契丹魏博军节度使、燕王赵延寿是也!”来人高傲地回道。
回答他的是几只弩箭,他站着远,弩箭并未足够对他产生威胁,但赵延寿慌忙躲闪,弄得灰头灰脸,差点摔下马来。他远远地骂道:“吴峦,你要真不知好歹,他日城破,我主屠此全城,罪责全在于你一人!”
这赵延寿投靠契丹多年,对契丹人忠心耿耿,耶律德光许诺要立他为中原皇帝,此人更是卖力效忠契丹。死在赵氏手下的中原百姓,不可计数。
赵延寿威胁之语,令城头守军既愤慨万分,又有些惊惧。吴峦不想给对手动摇己军军心的机会,高声说道:
“位卑不敢忘忧国,今吴某为一州主帅,身受浩荡皇恩,更何况,岂能生见我河北百万死难百姓之仇不得以雪?赵贼陷没虏廷,本属不幸,竟率犬羊遗裔,加害父母宗邦,尔乃天下第一厚颜无耻之徒也!赵贼,你若是就此请降,本帅赏你个全尸!”
“骂得好!”身边的韩熙文大呼道。
赵延寿羞惭难当,掉转马头,驰回本阵。
一场恶战,就此展开。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这是韩奕第一次来汴都,汴都的规模虽然远超过他所到过的齐鲁各地州城,但并非有多么的宏伟巍然,相反这座几十年来经历过多次战火摧残的城池,让韩奕有些失望。距离清明上河图上的繁华胜景,还十分地遥远。
或许只有当所有的战乱结束之后,藏在韩奕记忆深处的无限繁华,才会有降临开封的可能。
“如果将来有一天,我也能绘出一幅清明上河图,那该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啊!”韩奕忽然产生这个奇怪的念头。
李小婉的伯父李榖是皇帝身边的近臣。皇帝石重贵为广晋尹时,李榖便是他的属下推官,及石重贵前年登基,李榖的官职便是一迁再迁。眼下,李榖充枢密直学士伴驾亲征,正在开赴澶州前线的路上。
李小婉数年前曾经来过汴都伯父的府第,等她再一次来到汴都,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童年时的记忆太过模糊。好在李小婉知道自己伯父的尊姓大名,要不然韩奕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无法找到他伯父的府第。
韩奕牵着马,问明了方向。李小婉坐在马鞍上,不好意思地说道:“奕哥哥,婉儿知错了。”
“这又有何妨?”韩奕回头笑道,“你伯父眼下不在城里,他家里人要是认不出你怎么办?”
他又打趣道:“你这副模样,就是一个小乞丐。”
“你才是小乞丐呢,不,你是大乞丐!”李小婉嫣然一笑。韩奕身上破烂,满身尘色,可不正是一副乞丐的形象吗?
“好,我们大小乞丐去李学士的府上,看看李府的人让不让我们这一身进去。”韩奕道。
李家的宅第虽算不是豪奢,但与附近的宅院相比,也并不寒酸。朱门外,站着几个无所事事家丁模样的人,他们见穿着破破烂烂的韩奕靠近,便嚷嚷道:
“要饭的,走开!”
“有见过骑马要饭的吗?”韩奕早有心理准备。
家丁们心想这也有道理,又见韩奕理直气壮,腰悬弓矢,破烂的衣裳并不能掩盖他的勃然英气。
“您……有何贵干?”为首的家丁试探道。
韩奕指着马背上的李小婉道:“这是你们主人的侄女李小婉,从冀州来寻亲,劳妨大叔禀报。”
家丁们面面相觑,那最年长的打量了李小婉一眼,连忙一头钻进门内。时间不大,一个老态龙钟的老妇人被一帮人搀扶着走了出来,李小婉一头扎进那老妇人的怀中,哭泣道:
“祖母,我是婉儿啊!”
“婉儿啊,我的乖孙女,你爹娘呢?”老妇人问道。
“我跟爹娘从冀州往这里来,在半路上遇到了契丹人,结果我爹娘……”李小婉又想起了可怕的一幕,又大哭起来。她这一哭,众人都知道了最后的结局。
“我的儿呀!”
老妇人闻言大恸,一口气没喘过来,竟晕了过去。年轻妇人、家丁及女仆们吓坏了,连忙七手八脚地将老妇人抬回宅内,还有腿脚快的家丁跑去找郎中。
待众人将老妇人救醒了过来,老妇人不顾李小婉身上的脏乱,将她搂在怀里,一把鼻泣一把泪地问道:“婉儿啊,你一个小孩儿是怎么找来的?”
李小婉这才一五一十将如何遇到韩奕的经过,说了一遍。李家上下老少,这才想起他们把大恩人韩奕晾在了门外半天,家丁出门去寻找时,韩奕早就不见了踪影。
李小婉这一次哭得更加惊天动地,这一次她是在为韩奕哭泣,替韩奕感到委屈。
汴都北的官道上,韩奕策马狂奔。
刚刚在李府门前发生的一场悲喜剧,并没有令韩奕感到一丝的委屈之感。相反的,他感到无比的欣慰,对于他来说,还有什么比看到家人团聚更能让感到高兴的吗?
他一直站在李府外面,直到郎中从宅内出来并且告诉他老妇人并无大碍时,这才放心地离开。他要重新踏上寻找父亲之路,内心之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
“哪怕是枪林箭雨,也要勇往直前;哪怕是深渊火海,也难阻挡我寻父的脚步。”
就在他打算从滑州渡河,追赶朝廷大军的时候,晋军与契丹军分别在戚城与马家口展开大战。
大将高行周、符彦卿与先锋指挥使石公霸被契丹兵围于戚城,此前朝中权臣景延广本下令,饬诸将分地拒守,不得相救,以免为契丹个个击破,他闻听戚城急报,欲观望数日再作计较。
皇帝石重贵后来听说了,大惊失色:“此乃正军,焉能不救?”
虽然诸军皆派往别处,石重贵只好率领自己的亲军前往救援,戚城被围的几位大将看到皇帝亲援,三军用命,奋起反击,杀得契丹人大败遁去。
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守贞、神武统军皇甫遇、陈州防御使梁汉璋、怀州刺史薛怀让将兵万人,缘河水陆俱进。至马家口时,契丹人正在河东筑垒,骑兵散于其外,另有数万人马聚于河西,之间仅有数十艘船渡兵。李守贞等率兵攻击,河东契丹骑兵退走,晋军趁热打铁,拔掉契丹未完工的营垒,契丹人乘马赴河溺死者数千,晋军俘斩亦有数千人。
耶律德光痛定思痛,佯称北返,暗设埋兵以待晋军追兵,然而晋军并未追击。晋军主力在澶州停了下来,关于贝州的消息早已经传至皇帝的面前,但他认为贝州粮多,又多储军械,既然刚击败过契丹人,军心可用,至少可撑半年。晋军中又有不少人认为,契丹人南寇,只是为了掠夺财物,必不能持久,定会知难而退——这种见解当然也符合以往无数次惯例,只是苦了河北诸州百姓。
但是,耶律德光趁晋国朝廷犹豫,一面用部分兵力监视晋军主力,一边集中数万兵力,亲自率领着对贝州发动了猛烈攻击。
贝州城上,主帅吴峦看着蜂拥而来的契丹大军,眉头紧锁。
他已经接到了朝廷的命令,皇帝亲拟圣旨,大意是褒奖他的功绩,让他继续坚守贝州,横亘契丹敌后,与朝廷大军呈前后夹击之势,到时契丹必会无功而返。
朝廷的命令其实也不无道理,但契丹人分别在戚城与马家口,损失重大,耶律德光忍不下这口气,他放弃与晋军主力在澶州作战,而是将贝州晋军当作了眼中钉肉中刺。
如此一来,贝州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吴峦不敢松懈,贝州一万军民即便都将殉难,但城中的兵甲与粮草落入敌手,那无异于壮大敌寇的力量。他已经做好焚之一炬的准备。
他站在望楼上,注视着城外云集的耀武扬威的契丹军。万军之中,有一骑驰到了城下,身后一面旗帜,上书斗大的一个“赵”字。
“吴使君,念你一片忠诚,我主向来喜欢忠臣,本王会保举你为王。今我大军云集于此,贵上又未派军救援,贝州不过孤城,使君不如开城请降,两家并为一家,从此向北称臣,共享荣华富贵!”来人冲着城楼上高呼。
“报上名来!”吴峦喝问道。
“契丹魏博军节度使、燕王赵延寿是也!”来人高傲地回道。
回答他的是几只弩箭,他站着远,弩箭并未足够对他产生威胁,但赵延寿慌忙躲闪,弄得灰头灰脸,差点摔下马来。他远远地骂道:“吴峦,你要真不知好歹,他日城破,我主屠此全城,罪责全在于你一人!”
这赵延寿投靠契丹多年,对契丹人忠心耿耿,耶律德光许诺要立他为中原皇帝,此人更是卖力效忠契丹。死在赵氏手下的中原百姓,不可计数。
赵延寿威胁之语,令城头守军既愤慨万分,又有些惊惧。吴峦不想给对手动摇己军军心的机会,高声说道:
“位卑不敢忘忧国,今吴某为一州主帅,身受浩荡皇恩,更何况,岂能生见我河北百万死难百姓之仇不得以雪?赵贼陷没虏廷,本属不幸,竟率犬羊遗裔,加害父母宗邦,尔乃天下第一厚颜无耻之徒也!赵贼,你若是就此请降,本帅赏你个全尸!”
“骂得好!”身边的韩熙文大呼道。
赵延寿羞惭难当,掉转马头,驰回本阵。
一场恶战,就此展开。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