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一路狂奔,跑过多条街道以后方才停了下来,这里已是长安城边缘,位于长安东南隅,名为曲江池。
将风景与都城结合,乃是唐玄宗的创举,此时白雪漫地,明月正满,曲江池上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却别有意境。
青袍汉子伤势最重,便从怀中掏出一颗丹药服下,恶面汉子手臂伤口的血渍都已干涸,衣服粘在皮肤上,暗红一片,恶面汉子咬着牙将衣服撕了下来,自是疼痛难忍,脸色扭曲之下更显凶恶,但他强忍疼痛,从始至终哼都不哼一声,卓亦疏见此也不禁在心中暗暗钦佩。
青袍汉子稍做恢复,继而开口对卓亦疏说道:“多谢公子相救。”
卓亦疏回道:“小事一桩。”
“在下狄青。”青袍汉子又指着旁边的恶面汉子说道:“这是我结拜义弟候泰。”
适才候泰从高处跌落,险些殒命,幸得卓亦疏相救,心中对他很是感激,又见他年纪轻轻却武功高强,更是钦佩,此时便抱拳说道:“在下误会公子是奸相走狗,实在抱歉,承蒙公子不计前嫌出手相救,候泰在此谢过了。”
他说这话时便要行礼拜谢,却被卓亦疏伸手扶住。
狄青又说道:“敢问公子是怎么得罪了李林甫?”
卓亦疏听后笑道:“小事而已,我不过是在长安城外杀了他几个走狗而已。”
“李林甫结党营私、陷害忠良,他的那帮鹰犬走狗助纣为虐,杀得好,杀得好。”候泰畅快笑道。
狄青说道:“公子年纪虽轻,却不畏强权,在下实在佩服得很啊。”
卓亦疏轻佻笑道:“两位同样不惧李林甫,咱们倒是志同道合。”
闻听此言,狄青和候泰均是哈哈大笑,三人便起惺惺相惜之意。
此时天色微明,东方天空泛起一阵鱼肚白,狄青开口道:“不瞒公子说,我二人受人之托从李林甫那里抢来了一件东西,这东西当真是贵重的紧,李林甫断然不会善罢甘休,我兄弟二人既然受人重托自不敢耽误,如今已快到约定相见的时候,需得赶紧将这东西送去。”
在酒楼初见之时,候泰便误以为卓亦疏是来抢东西的,此时方知是他二人从李林甫那里抢来了重宝,李林甫权倾朝野,也怪不得他二人草木皆兵,此时误会尽除,双方罢手言和,更有意趣相投之意,卓亦疏便笑道:“不敢耽误两位大事,请罢。”
狄青说道:“先行别过,盼望日后相见。”
候泰也是开口道:“无奈身有要事,只能日后再向公子赔罪谢恩。”
卓亦疏笑道:“日后自当相见。”
二人与卓亦疏行礼别过,当即离开这里,不多时便已不见了踪影。
卓亦疏独自一人回到长安城中,此时天色大亮,街上行人熙攘,大唐国力强盛,长安城更是冠绝当世,街上所走之人形色各异,番邦蛮夷也不在少数。
时至上午,又有官兵巡卫,在路旁设障,将行人隔至两旁,大路中央却空了出来。
卓亦疏也在人群之中,便听到有人议论:“这是怎么了?怎么好好的路不让走了?”
有此疑问的大多是初来长安做买卖的胡人,此话一出,旁边便有人说道:“只是封路而已,一会就能恢复。”
“为何封路?”
“是因本朝的左相大人回京。”
卓亦疏将这些对话听得清楚,心中暗道:原来是左相大人回来了,我且等在这里,找机会将东西交给他。
皇甫惟明将三庶人案的罪证交给了卓亦疏,这是扳倒李林甫的铁证,卓亦疏受人之托,自然不会有丝毫怠慢,此时恰逢李适之回京,自然是再好不过。
未过多时,便见一队车马行来,领头的是一队军兵,仍是威武不凡,李适之所乘马车在队伍中央,后面还有军兵守护。
长安百姓见惯各色高官,此时倒也没太在意,只等着李适之走过后街道恢复正常,而胡人商客本就仰慕大唐繁华,此时有幸见到当朝左相,心中自然敬畏,也有惊讶好奇,不自觉的想要去前面看的清楚,幸而有大唐官兵镇压,场面才不至于混乱。
便在此时,突见有数人跃出,均手拿刀剑,一起直冲李适之所乘马车袭去。
人群大惊,更有人喊道:“有刺客!”
普通百姓惊慌失措,大唐官兵却反应迅速,刹那间和刺客交上了手,一时间刀兵相撞。
卓亦疏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为之一愣,却见已有官兵护住了李适之的马车,唐兵毕竟人多,刺客虽然来得突然,却始终无法靠近李适之。
而就在此时又生变故,高处突有箭矢落下,唐兵猝不及防间伤亡惨重,尤其是保护李适之的官兵更是遭受重创。
卓亦疏抬头看去,原来是刺客在道路两旁的高楼上也埋伏了人手,此时突然放箭,而且目标明确,致力于射杀李适之所乘马车旁的官兵。
此时街上混乱,对方这一轮箭矢齐射,不但唐兵死伤无数,就连普通百姓也没能幸免,一时间惨叫之声迭起,卓亦疏见此大怒,登时纵身跃起,他轻功了得,刹那间跃至楼上,这些刺客根本没料到会有人突袭而至,惊愕之中接连惨死,卓亦疏恼怒他们乱杀百姓,是以出手时狠辣凌厉,长剑所至之处,鲜血横飞。
但这些弓箭手的出现还是扭转了局势,李适之所乘马车旁的官兵死伤殆尽,犹如失去了屏障,立刻便有刺客冲了过去,势要趁此机会斩杀李适之。
卓亦疏回头望去,只见有数名刺客已到马车旁,卓亦疏当即纵身从高处落下,幸而他身轻如燕,踩着人群的肩膀奔到马车旁,手起剑落,于千钧一发之际挡住了刺客的袭杀。
众刺客与唐兵皆是惊愕,但眼见卓亦疏抬手击杀数名刺客,唐兵自然大喜,只道是强援来救,一众刺客却是眉头紧皱,以为是行刺计划泄露,是以唐兵在此设伏。
可却又见只有卓亦疏一人力抗群敌,刺客便知对方再无后援,当即发起猛攻。
卓亦疏一人单剑,游走马车周围,一众刺客始终不能靠近,但这些刺客的武功着实厉害,若不是有唐兵相助,卓亦疏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对抗,其中尽是险象环生,一个刺客瞅准机会,举剑向马车刺去,长剑刺入马车,只需再深入寸许,里面的人便必死无疑。
电光火石之间,卓亦疏长剑上撩,抵住刺客的剑势,两剑相撞,当即迸发出火光,刺客力不及卓亦疏,手中剑势便被卓亦疏向上带去,生生将车顶砍破。
这时又听一声厉喝传来:“大胆刺客,速来受死。”
卓亦疏闻声看去,只见是一名将军率兵赶至,众刺客眼见大势已去,纷纷四散溃逃。
那将军下令道:“给我追,一个都不许放过。”
众兵领命离去,那将军径直来到马车前,行礼拜道:“末将赵林来迟,望左相恕罪。”
这时车帘被掀开,李适之从里面缓缓而出,只见他脸色微笑,似乎对刚才的刺杀之事毫不在意,他回头看了看已经快要散架的马车,又回过头对那将军说道:“赵将军请起,这只是小事,不足挂齿。”
赵林闻言又行了一礼,这才站起身来。
李适之微微一笑,对卓亦疏说道:“多谢公子舍命出手。”
卓亦疏轻佻一笑,回道:“小事而已,不足挂齿。”
李适之闻言大笑,这时又听一阵马蹄声传来,一个青年带着一众人马疾驰而来,见到李适之安然无恙终是长出了一口气,当即翻身下马,对李适之跪拜道:“父亲有没有受伤。”
李适之笑道:“没有没有,多亏了这位公子相救。”
这人正是李适之的独子,听闻父亲遇见刺客,赶忙率人来救,此时眼见街上满地横尸,父亲坐的马车都要散架了,可见刚才交战的激烈程度,此时顺着父亲所指向卓亦疏看去,虽不知他是何人,但既然拼死出手相救,自己自然感激不尽,当即就要行礼答谢,却被卓亦疏挥手阻止,只见他笑道:“左相手下能人众多,就算没有我也必能逢凶化吉。”
李适之闻言微微一笑,又开口问道:“敢问公子名姓?”
卓亦疏笑道:“在下卓亦疏。”
李适之听后脸现赞许之色,继而说道:“卓尔不群、疏狂不羁,好名、好姓。”
二人对话之时,又见有人率兵赶至,领头的是一个男子,他骑在马上,面色阴柔,卓亦疏只觉得他与常人不同,但具体是哪里不一样,却又说不上来。
这人见到李适之后赶忙下马,行礼说道:“左相受惊了。”
李适之赶忙还礼,并说道:“劳烦高大人亲来,实在罪过,其实只是几个小毛贼而已,不足挂齿。”
那人说道:“陛下听闻左相被刺,当即龙颜大怒,这些人当真胆大包天,竟敢在光天化日下公然行刺当朝宰相,陛下已经下令彻查此事,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将那些刺客抓捕归案。”
闻听此言,李适之又一行礼,继而说道:“劳烦皇上过问,实在是老臣的不是。”
那人说道:“陛下与左相同出李室,自然极为挂念,令我击退宵小后便将左相带进宫中,一是防止刺客偷袭,第二则是皇上要亲自过问此事。”
李适之乃是唐朝宗室,本就是皇室后裔,身份尊崇,又是当朝宰相,却在大唐都城被刺,这事非同小可,玄宗亲自过问也是情理之中。
李适之闻言说道:“刺客已被击退,我吩咐几句,这就随高大人入宫。”
那人笑道:“恭等左相。”
李适之回头对卓亦疏说道:“今日承蒙公子相救,无以为报,能否先请公子到寒舍暂等,待我从宫里回来以后再亲自答谢。”
卓亦疏本就是为寻李适之而来,但这街上人多眼杂,自然不能在这里将书信罪证交给他,念及于此,卓亦疏便说道:“那晚辈就到左相府上搅扰了。”
李适之笑道:“哪里。”他又将儿子唤来,继而说道:“这是我的独子李,让他带公子先行一步。”
卓亦疏说道:“有劳了。”
李适之又转头向李附耳交代几句,而后便让他与卓亦疏回府。
李感激他相救父亲,虽然见他年幼,却还是极为尊重,当即带他回往左相府,而李适之则进宫面圣。
将风景与都城结合,乃是唐玄宗的创举,此时白雪漫地,明月正满,曲江池上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却别有意境。
青袍汉子伤势最重,便从怀中掏出一颗丹药服下,恶面汉子手臂伤口的血渍都已干涸,衣服粘在皮肤上,暗红一片,恶面汉子咬着牙将衣服撕了下来,自是疼痛难忍,脸色扭曲之下更显凶恶,但他强忍疼痛,从始至终哼都不哼一声,卓亦疏见此也不禁在心中暗暗钦佩。
青袍汉子稍做恢复,继而开口对卓亦疏说道:“多谢公子相救。”
卓亦疏回道:“小事一桩。”
“在下狄青。”青袍汉子又指着旁边的恶面汉子说道:“这是我结拜义弟候泰。”
适才候泰从高处跌落,险些殒命,幸得卓亦疏相救,心中对他很是感激,又见他年纪轻轻却武功高强,更是钦佩,此时便抱拳说道:“在下误会公子是奸相走狗,实在抱歉,承蒙公子不计前嫌出手相救,候泰在此谢过了。”
他说这话时便要行礼拜谢,却被卓亦疏伸手扶住。
狄青又说道:“敢问公子是怎么得罪了李林甫?”
卓亦疏听后笑道:“小事而已,我不过是在长安城外杀了他几个走狗而已。”
“李林甫结党营私、陷害忠良,他的那帮鹰犬走狗助纣为虐,杀得好,杀得好。”候泰畅快笑道。
狄青说道:“公子年纪虽轻,却不畏强权,在下实在佩服得很啊。”
卓亦疏轻佻笑道:“两位同样不惧李林甫,咱们倒是志同道合。”
闻听此言,狄青和候泰均是哈哈大笑,三人便起惺惺相惜之意。
此时天色微明,东方天空泛起一阵鱼肚白,狄青开口道:“不瞒公子说,我二人受人之托从李林甫那里抢来了一件东西,这东西当真是贵重的紧,李林甫断然不会善罢甘休,我兄弟二人既然受人重托自不敢耽误,如今已快到约定相见的时候,需得赶紧将这东西送去。”
在酒楼初见之时,候泰便误以为卓亦疏是来抢东西的,此时方知是他二人从李林甫那里抢来了重宝,李林甫权倾朝野,也怪不得他二人草木皆兵,此时误会尽除,双方罢手言和,更有意趣相投之意,卓亦疏便笑道:“不敢耽误两位大事,请罢。”
狄青说道:“先行别过,盼望日后相见。”
候泰也是开口道:“无奈身有要事,只能日后再向公子赔罪谢恩。”
卓亦疏笑道:“日后自当相见。”
二人与卓亦疏行礼别过,当即离开这里,不多时便已不见了踪影。
卓亦疏独自一人回到长安城中,此时天色大亮,街上行人熙攘,大唐国力强盛,长安城更是冠绝当世,街上所走之人形色各异,番邦蛮夷也不在少数。
时至上午,又有官兵巡卫,在路旁设障,将行人隔至两旁,大路中央却空了出来。
卓亦疏也在人群之中,便听到有人议论:“这是怎么了?怎么好好的路不让走了?”
有此疑问的大多是初来长安做买卖的胡人,此话一出,旁边便有人说道:“只是封路而已,一会就能恢复。”
“为何封路?”
“是因本朝的左相大人回京。”
卓亦疏将这些对话听得清楚,心中暗道:原来是左相大人回来了,我且等在这里,找机会将东西交给他。
皇甫惟明将三庶人案的罪证交给了卓亦疏,这是扳倒李林甫的铁证,卓亦疏受人之托,自然不会有丝毫怠慢,此时恰逢李适之回京,自然是再好不过。
未过多时,便见一队车马行来,领头的是一队军兵,仍是威武不凡,李适之所乘马车在队伍中央,后面还有军兵守护。
长安百姓见惯各色高官,此时倒也没太在意,只等着李适之走过后街道恢复正常,而胡人商客本就仰慕大唐繁华,此时有幸见到当朝左相,心中自然敬畏,也有惊讶好奇,不自觉的想要去前面看的清楚,幸而有大唐官兵镇压,场面才不至于混乱。
便在此时,突见有数人跃出,均手拿刀剑,一起直冲李适之所乘马车袭去。
人群大惊,更有人喊道:“有刺客!”
普通百姓惊慌失措,大唐官兵却反应迅速,刹那间和刺客交上了手,一时间刀兵相撞。
卓亦疏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情为之一愣,却见已有官兵护住了李适之的马车,唐兵毕竟人多,刺客虽然来得突然,却始终无法靠近李适之。
而就在此时又生变故,高处突有箭矢落下,唐兵猝不及防间伤亡惨重,尤其是保护李适之的官兵更是遭受重创。
卓亦疏抬头看去,原来是刺客在道路两旁的高楼上也埋伏了人手,此时突然放箭,而且目标明确,致力于射杀李适之所乘马车旁的官兵。
此时街上混乱,对方这一轮箭矢齐射,不但唐兵死伤无数,就连普通百姓也没能幸免,一时间惨叫之声迭起,卓亦疏见此大怒,登时纵身跃起,他轻功了得,刹那间跃至楼上,这些刺客根本没料到会有人突袭而至,惊愕之中接连惨死,卓亦疏恼怒他们乱杀百姓,是以出手时狠辣凌厉,长剑所至之处,鲜血横飞。
但这些弓箭手的出现还是扭转了局势,李适之所乘马车旁的官兵死伤殆尽,犹如失去了屏障,立刻便有刺客冲了过去,势要趁此机会斩杀李适之。
卓亦疏回头望去,只见有数名刺客已到马车旁,卓亦疏当即纵身从高处落下,幸而他身轻如燕,踩着人群的肩膀奔到马车旁,手起剑落,于千钧一发之际挡住了刺客的袭杀。
众刺客与唐兵皆是惊愕,但眼见卓亦疏抬手击杀数名刺客,唐兵自然大喜,只道是强援来救,一众刺客却是眉头紧皱,以为是行刺计划泄露,是以唐兵在此设伏。
可却又见只有卓亦疏一人力抗群敌,刺客便知对方再无后援,当即发起猛攻。
卓亦疏一人单剑,游走马车周围,一众刺客始终不能靠近,但这些刺客的武功着实厉害,若不是有唐兵相助,卓亦疏单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对抗,其中尽是险象环生,一个刺客瞅准机会,举剑向马车刺去,长剑刺入马车,只需再深入寸许,里面的人便必死无疑。
电光火石之间,卓亦疏长剑上撩,抵住刺客的剑势,两剑相撞,当即迸发出火光,刺客力不及卓亦疏,手中剑势便被卓亦疏向上带去,生生将车顶砍破。
这时又听一声厉喝传来:“大胆刺客,速来受死。”
卓亦疏闻声看去,只见是一名将军率兵赶至,众刺客眼见大势已去,纷纷四散溃逃。
那将军下令道:“给我追,一个都不许放过。”
众兵领命离去,那将军径直来到马车前,行礼拜道:“末将赵林来迟,望左相恕罪。”
这时车帘被掀开,李适之从里面缓缓而出,只见他脸色微笑,似乎对刚才的刺杀之事毫不在意,他回头看了看已经快要散架的马车,又回过头对那将军说道:“赵将军请起,这只是小事,不足挂齿。”
赵林闻言又行了一礼,这才站起身来。
李适之微微一笑,对卓亦疏说道:“多谢公子舍命出手。”
卓亦疏轻佻一笑,回道:“小事而已,不足挂齿。”
李适之闻言大笑,这时又听一阵马蹄声传来,一个青年带着一众人马疾驰而来,见到李适之安然无恙终是长出了一口气,当即翻身下马,对李适之跪拜道:“父亲有没有受伤。”
李适之笑道:“没有没有,多亏了这位公子相救。”
这人正是李适之的独子,听闻父亲遇见刺客,赶忙率人来救,此时眼见街上满地横尸,父亲坐的马车都要散架了,可见刚才交战的激烈程度,此时顺着父亲所指向卓亦疏看去,虽不知他是何人,但既然拼死出手相救,自己自然感激不尽,当即就要行礼答谢,却被卓亦疏挥手阻止,只见他笑道:“左相手下能人众多,就算没有我也必能逢凶化吉。”
李适之闻言微微一笑,又开口问道:“敢问公子名姓?”
卓亦疏笑道:“在下卓亦疏。”
李适之听后脸现赞许之色,继而说道:“卓尔不群、疏狂不羁,好名、好姓。”
二人对话之时,又见有人率兵赶至,领头的是一个男子,他骑在马上,面色阴柔,卓亦疏只觉得他与常人不同,但具体是哪里不一样,却又说不上来。
这人见到李适之后赶忙下马,行礼说道:“左相受惊了。”
李适之赶忙还礼,并说道:“劳烦高大人亲来,实在罪过,其实只是几个小毛贼而已,不足挂齿。”
那人说道:“陛下听闻左相被刺,当即龙颜大怒,这些人当真胆大包天,竟敢在光天化日下公然行刺当朝宰相,陛下已经下令彻查此事,相信用不了多久便能将那些刺客抓捕归案。”
闻听此言,李适之又一行礼,继而说道:“劳烦皇上过问,实在是老臣的不是。”
那人说道:“陛下与左相同出李室,自然极为挂念,令我击退宵小后便将左相带进宫中,一是防止刺客偷袭,第二则是皇上要亲自过问此事。”
李适之乃是唐朝宗室,本就是皇室后裔,身份尊崇,又是当朝宰相,却在大唐都城被刺,这事非同小可,玄宗亲自过问也是情理之中。
李适之闻言说道:“刺客已被击退,我吩咐几句,这就随高大人入宫。”
那人笑道:“恭等左相。”
李适之回头对卓亦疏说道:“今日承蒙公子相救,无以为报,能否先请公子到寒舍暂等,待我从宫里回来以后再亲自答谢。”
卓亦疏本就是为寻李适之而来,但这街上人多眼杂,自然不能在这里将书信罪证交给他,念及于此,卓亦疏便说道:“那晚辈就到左相府上搅扰了。”
李适之笑道:“哪里。”他又将儿子唤来,继而说道:“这是我的独子李,让他带公子先行一步。”
卓亦疏说道:“有劳了。”
李适之又转头向李附耳交代几句,而后便让他与卓亦疏回府。
李感激他相救父亲,虽然见他年幼,却还是极为尊重,当即带他回往左相府,而李适之则进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