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英烈传 第二十九章

小说:昆仑英烈传 作者:卯日 更新时间:2024-08-04 02:11:12 源网站:顶点小说
  麒麟少年时最喜欢玩一种抓兔子游戏,这也是神练子们训练期间的必修课。

  有狡兔三窟之称的兔子十分狡猾,欲抓捕到它们实为不易,但神练子有办法对付它们。

  首先要找到兔子洞,一般会有五到七个之多,然后把洞用石头封住,只留一个出口,最后就手持网兜耐心的在出口等待即可。猎人与猎物此刻比的就是耐心,只要兔子一出洞就会被网兜兜住。麒麟的最好成绩是一天内捕获过十一只野兔,是神练子迄今为止最高记录。

  对于左良玉,麒麟想起了抓兔子的方法。所谓做贼心虚,狼牙口一役后左良玉必对朝廷的反应极为敏感,所以先来个敲山震虎,以观后变。

  朝会上的李稽帝当着众朝官的面愤怒的斥责兵部尚书邓方,皇帝对赤龙坎奇袭计划的败露暴跳如雷,下令限期捉拿泄密的奸细,并称一旦捉住这个卧底就要用最残酷的刑罚来惩罚他。

  这让朝堂上的群臣不禁人人自危,朝堂里每一个人的表情都被一一记录了下来。左良玉的反应出乎意料的正常,但在麒麟看来这只不过是他故作镇定罢了,对左府的监视更加严密,并且麒麟还秘密安排了一位厨子潜入左府之中。

  潜入左府的卧底传回一则消息,左良玉前日命管家找来一位大夫,说是为自己看痛风的病,但根据厨子的观察,左良玉身体康健并无异常,所以这位奇怪的大夫立刻进入了麒麟的眼睑。

  城西安康大街,胡记药铺是一间十来年的老店,胡庸是铺子的掌柜,也是被街坊邻居尊敬的大夫。随着对胡记的深入调查,麒麟终于发现了疑点。

  胡记药铺最受欢迎的药品名叫九阴散,是用北方苦寒之地的柴胡制成,整个安阳城内胡记的九阴散药效最佳,深受顾客喜爱。

  但这味药材的原材料并不易获得,主要是因为质量上乘的柴胡原产地是在赤垣、乌宛等地,边境时常发生战乱,故许多药商无法稳定供货,这胡记不知哪里来的神通,十几年下来从未断货,故而打响了自己的招牌。

  麒麟敏锐的察觉胡记药铺定与那赤垣、乌宛等国有密切的关系,否则无法做到九阴散十余年不曾断货。深查下去之后,一个清晰的人物关系图浮现在了麒麟的眼前。

  胡庸从小丧父,因为母亲是赤垣人的缘故,在父亲去世后就跟随母亲在赤石城长大,成年后胡庸就来到安阳皇城开了胡记药铺。

  这个胡庸很不简单,短短数年就在安阳站稳了脚跟,而且和许多朝廷的高官关系甚好,其中也包括左良玉。

  胡记的药材原料从全国四面八方采办,最远能到西南的大理。而来自北方的柴胡、当归、黄芪等药材是胡记最为出名的商品,不仅价格公道而且质量上乘。

  为了彻底查清楚胡庸的底细,麒麟请求姬无伤命安插在赤石城的龙一协查。根据龙一的反馈赤垣确有人与胡庸走的很近,而此人正是赤垣国商会会长穆尔汗。令人惊喜的是,这个穆尔汗表面上是商会负责人,但实际上确实赤垣情报系统赤鸢的头目,如此,胡庸与左良玉相互勾结通敌卖国的可能性就大大的增加了。

  通过对胡庸的严密监视,麒麟发现胡庸的宅子里养了许多信鸽,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左良玉府中未发现传递情报的信鸽了,原来是养在胡庸府中。

  确信左良玉的嫌疑后,麒麟又准备了一场大戏引左良玉上钩。请示姬无伤后,李稽皇帝也被拉入了这场精彩的戏码之中。

  李稽配合神机营向武官们定向下达了一道圣旨,经过巧妙的安排,让左良玉不经意间得到了消息。这道圣旨是一份设计好的圣命,谎称永泰帝李稽因狼牙口失守大发雷霆,命凉州盛怀德、允州蒙驷、贺州欧阳辉三州抽调兵力支援云州吕锡良,皇帝下令在一个月内解决包围云州的宇文苍穹一部,彻底解除云州之危。

  结果正如麒麟所料,左良玉隐秘的与胡庸见了面并且发现胡府中飞出三只信鸽往北飞去。

  几天后赤石城龙一就传回消息,赤垣在李稽颁发密旨以后的第二天就得到了来自永泰的消息,因此宇文靖召集手下紧急开会研究对策。左良玉这条大鱼终于上钩了。

  龙案前的李稽帝审阅着姬无伤的简报,他万万没有想到赤垣安插的奸细竟然离自己这么近,敌人的处心积虑令他不寒而栗。

  平日里孔武有力的左良玉现在变得面目狰狞,这让李稽既觉得心痛又有一丝感伤,现在他终于明白先帝为何要设立神机营的道理了,人心叵测啊!

  宁德殿中李昊、姬无伤跪拜在李稽面前。“姬无伤查获敌奸有功,赏赐绸缎百匹,进一爵。”李稽封赏后接着道,“至于这个左良玉嘛,暂不要惊动他,留着他也好为朕所用,严加监视即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昆仑英烈传,昆仑英烈传最新章节,昆仑英烈传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