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节完全虚构,看官切勿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她大约二十多岁吧,从前面和背后都看不出确切年龄,说实话,这是他对自己所见过的大多数东方女子的第一印象和一贯印象——好像长到某个时候就不长了。她头发及肩,背着一只朴素的帆布单肩包,行走在牛津城中心的一条道路:宽街broadstreet上。
宽街路两侧,连着好几家布莱克威尔(blackwell)书店——主店、音乐艺术书店、明信片和美术品书店,再远远望去,是连成片的两三层尖顶小楼房和三一学院古老的雕花铁艺黑色大门,有些位置的油漆已经斑驳,隐约可见学院内金色石头垒起的一座座尖顶哥特式风格的老建筑……怪不得旅行画册喜欢把牛津叫作金色石头的尖顶之城。
她和他,两人是顺向走,由玉米市场大街方向朝着theking’sarm酒吧的方向去。如果放在地图上,应当是由北向南。因为从牛津去伦敦的大致方向就是先由北向南,再由西向东。这是她对这里的方向,唯一的印象和判断依据。她不大会依据太阳来判断方向,因为这里绝大多数房子不像中国的有些地方房子规矩地朝南,这里房子方向乱七八糟的,还常有一栋栋房子紧紧挨着围成一个圈的社区,看门窗朝向,完全没法判断方向。
他走在她对面一侧的石板路上,略微落后于她几步路。
她偶尔回头,或是左边右边看几眼。周围零星的英国人,或其他地方来的欧洲人,浑身上下穿戴灰扑扑的,他们喜欢穿些暗色的衣服——暗绿色、深灰色、浅灰色、咖啡色、褐色、藏蓝色、黑色。只是他们欧洲人的脸色让阳光一照,倒是亮白。所以他们这种打扮和肤色很相配,和这环境也协调。无论谢尔冬尼亚大剧院老旧的墙,还是斜对面三一学院的金色石头砌成的尖顶楼,或者是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还有那些建筑顶上站着的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都是那样富有岁月感,既好看也引人遐想。
为了适应语言环境,她在硕士课程开始前,提前半年来补习语言,又参加了预科的学习,才考出硕士语言和专业要求的分数。说起来,这都快一年了,可她每回走在这些街道上,还是会觉得特别愉快,就像第一次走在宽街上一样,怀有深深的新鲜感。也或许是因为,她在一个熟悉的城市里生活了近30年,第一次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又单独生活这么久,而且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看什么都是看到好的一面多些。
这个地方的人和环境能够相互融合得那么自然,尽管建筑和石雕好多已经四、五百年历史。这牛津城也有1100多年历史了吧,当然这天地存在的时间更久了……她总喜欢琢磨些在别人看或许完全无意义的事儿。她来这里,不是学经济、学金融,不是学怎样makingmoney(赚钱),而是学所谓的文化和艺术。
回忆中的一些画面,恍恍惚惚出现在眼前——走之前,一位刚开始白头的中年男同事,图片编辑,某天在电梯里遇见,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她:“还真要去英国留学?你这另类消费真不得了,去欧洲学什么?学文化?学艺术?呵呵……”
她赶紧“嗯嗯”了两声,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代表“听到了”或者“是”而已。
男同事又说:“呵呵,学完了回来,就咱们这个场儿,能用上?哎呀要我说,咱又不是富二代,你爹妈大学教书匠,好不容易攒几个钱,多不容易,我看都叫你折腾着扔给外国人了,留着当嫁妆多好……”
她那时候正略带焦虑和兴奋地计划着行程,盘算着还有哪些必备的行李物件要赶紧买,根本没仔细听,只是又颔首微笑了一下,“呵呵”了两声。电梯里的其他人都不认识,认识也没关系,因为没人真关心与己无关的对话。
当时和男同事对话心不在焉,现在她人站在英国的大街上,猛地回想起,反而能清楚听到他说的每一个字,她这时才觉得有点不解:那个男图片编辑,听他自己说的,年轻时留着大长头发、穿风衣和阔腿喇叭裤,热爱摄影、各地采风,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怎么会说出这种奇怪的话?
也许人到中年,经历了点风雨和生活磨砺,逐渐变得现实不堪?
那男同事当然只觉得自己才正常,可在她看来,他说的话就是过于现实,甚至不堪——若按她所想的,人生一共不过百八十年,起初必须依靠父母吃饭、成长,之后又要有自己的家庭,期间能够自由行走的时间,能有十年?为什么不去看自己想看的世界,去了解和体验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什么叫有用?父母把辛苦赚来攒下的钱给她留作嫁妆就是有用?来英国留学,尤其是学文化艺术专业,而不是学经济、学赚钱,那就是扔了、白花了、浪费了?
她反而觉得,如果不喜欢,却硬要学经济、学金融,单为了学完以后可能赚更多钱,那才神经病呢!这和找个人谈恋爱、结婚是一样的道理,没有兴趣、没有爱情怎么行?这和吃东西也相似,完全不喜欢吃的东西,硬吃下去不是受罪吗?
她当然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事情,她没有他那一家老小,不需要靠自己养家糊口。父母还可以给她很多支持帮助,甚至纵容她实现一些想法。但也许,绝大多数人还是会同意她中年男同事的观点。她在某些方面,确实没怎么承受现实生活的压力,这也造成了她的过于浪漫。
不过,对于留学,连她做大学教书匠的父母亲起初也是顾虑重重,并不全是心疼花钱,主要是担心她此去英伦,冒着失去一份稳定好工作的危险——当下的中国,找份工作实在难,找份相对好的、自己又喜欢的工作更难。那么问题就来了——读完书回来怎么办?如果丢了工作,还不如不去。爹妈两位教书匠讨论了好久。
父母亲终究是开明的人,当然主要是拗不过她,只好同意了。他们也多少有些社会关系和人脉,一番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她的稳定的工作,在与报社的一把手直接沟通协商后,得到承诺不会有变化,签了一份进修深造申请表,领导逐级签了字“同意”,父母才放心让她成行。
现在站在已经走过好多次的宽街上,抬头四处张望,她想:幸亏来了,这里的空气的确是不一样的。不是朋友、同事们半开玩笑、半当真说的:人家的空气是清冽的、透明的,可我们天天睁开眼,尤其是冬天,第一件事情是摸过手机来,看看当天的空气污染指数;而是:这里的空气充满文化气息、文艺气息!这根本用肉眼看不到的,甚至在好多人看来完全不靠谱的啥气息,就这样深深吸引着她。是的,她每吸一口气都尝得到。
她天马行空胡乱琢磨着这些,并没注意到对面人行道上的他,其实就算看到,她也不认得他。有几次回头,她只是看到那边有好几个人走走停停的,像是游客;他走在她后面,目光一直似有若无地瞄向她的背影。有时候她会略停下步子,转头朝着书店或者三明治商店的玻璃橱窗里看,他不知道为什么,也马上下意识跟着她的节奏略停下来,好像怕自己走超过去,就再不能如此自然而然地从后面看着她。
他认识她,他在自己的学生信息表上见过她的照片和信息。她不认识他,虽然其实在校园餐厅里至少偶遇过两回。其中一次,他见她排着队总看手表,猜她是急着上课,便示意让她站到自己前面先买三明治,她还连着说了三声“thankyou.”。
毕竟是个全新的环境,几乎每天都有需要她了解和学习的事情,偶尔见过谁,她早就忘记了,再说外国人长得都挺像。但他记得她。
好像静好一出现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对这一点,他在内心里是承认的。或者说,来自东方的女性,越来越容易吸引他的注意力,自从他与那个韩国女友交往过之后。
说起来,他算不上一个情感生活丰富的人,除了美国前妻,就是那个女友了,四十多岁了,算得上半生吧,统共只和两个女人有过真正的情感纠葛与生活交集。
他不是不想丰富多彩,但也许性格使然,他总告诫自己:谈恋爱也好,婚姻生活也罢,单是情感付出,就既需要脑力也需要体力,不轻松的,比搞学术研究要难,而自己对处理感情的事情似乎并不是非常擅长,他当然也是无奈。不过因此省下不少时间,就写了、编了不少书。
她大约二十多岁吧,从前面和背后都看不出确切年龄,说实话,这是他对自己所见过的大多数东方女子的第一印象和一贯印象——好像长到某个时候就不长了。她头发及肩,背着一只朴素的帆布单肩包,行走在牛津城中心的一条道路:宽街broadstreet上。
宽街路两侧,连着好几家布莱克威尔(blackwell)书店——主店、音乐艺术书店、明信片和美术品书店,再远远望去,是连成片的两三层尖顶小楼房和三一学院古老的雕花铁艺黑色大门,有些位置的油漆已经斑驳,隐约可见学院内金色石头垒起的一座座尖顶哥特式风格的老建筑……怪不得旅行画册喜欢把牛津叫作金色石头的尖顶之城。
她和他,两人是顺向走,由玉米市场大街方向朝着theking’sarm酒吧的方向去。如果放在地图上,应当是由北向南。因为从牛津去伦敦的大致方向就是先由北向南,再由西向东。这是她对这里的方向,唯一的印象和判断依据。她不大会依据太阳来判断方向,因为这里绝大多数房子不像中国的有些地方房子规矩地朝南,这里房子方向乱七八糟的,还常有一栋栋房子紧紧挨着围成一个圈的社区,看门窗朝向,完全没法判断方向。
他走在她对面一侧的石板路上,略微落后于她几步路。
她偶尔回头,或是左边右边看几眼。周围零星的英国人,或其他地方来的欧洲人,浑身上下穿戴灰扑扑的,他们喜欢穿些暗色的衣服——暗绿色、深灰色、浅灰色、咖啡色、褐色、藏蓝色、黑色。只是他们欧洲人的脸色让阳光一照,倒是亮白。所以他们这种打扮和肤色很相配,和这环境也协调。无论谢尔冬尼亚大剧院老旧的墙,还是斜对面三一学院的金色石头砌成的尖顶楼,或者是衬着瓦蓝瓦蓝的天空,还有那些建筑顶上站着的真人大小的人物雕塑,都是那样富有岁月感,既好看也引人遐想。
为了适应语言环境,她在硕士课程开始前,提前半年来补习语言,又参加了预科的学习,才考出硕士语言和专业要求的分数。说起来,这都快一年了,可她每回走在这些街道上,还是会觉得特别愉快,就像第一次走在宽街上一样,怀有深深的新鲜感。也或许是因为,她在一个熟悉的城市里生活了近30年,第一次跑到这么远的地方,又单独生活这么久,而且是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看什么都是看到好的一面多些。
这个地方的人和环境能够相互融合得那么自然,尽管建筑和石雕好多已经四、五百年历史。这牛津城也有1100多年历史了吧,当然这天地存在的时间更久了……她总喜欢琢磨些在别人看或许完全无意义的事儿。她来这里,不是学经济、学金融,不是学怎样makingmoney(赚钱),而是学所谓的文化和艺术。
回忆中的一些画面,恍恍惚惚出现在眼前——走之前,一位刚开始白头的中年男同事,图片编辑,某天在电梯里遇见,半认真、半开玩笑地问她:“还真要去英国留学?你这另类消费真不得了,去欧洲学什么?学文化?学艺术?呵呵……”
她赶紧“嗯嗯”了两声,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代表“听到了”或者“是”而已。
男同事又说:“呵呵,学完了回来,就咱们这个场儿,能用上?哎呀要我说,咱又不是富二代,你爹妈大学教书匠,好不容易攒几个钱,多不容易,我看都叫你折腾着扔给外国人了,留着当嫁妆多好……”
她那时候正略带焦虑和兴奋地计划着行程,盘算着还有哪些必备的行李物件要赶紧买,根本没仔细听,只是又颔首微笑了一下,“呵呵”了两声。电梯里的其他人都不认识,认识也没关系,因为没人真关心与己无关的对话。
当时和男同事对话心不在焉,现在她人站在英国的大街上,猛地回想起,反而能清楚听到他说的每一个字,她这时才觉得有点不解:那个男图片编辑,听他自己说的,年轻时留着大长头发、穿风衣和阔腿喇叭裤,热爱摄影、各地采风,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事物,怎么会说出这种奇怪的话?
也许人到中年,经历了点风雨和生活磨砺,逐渐变得现实不堪?
那男同事当然只觉得自己才正常,可在她看来,他说的话就是过于现实,甚至不堪——若按她所想的,人生一共不过百八十年,起初必须依靠父母吃饭、成长,之后又要有自己的家庭,期间能够自由行走的时间,能有十年?为什么不去看自己想看的世界,去了解和体验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什么叫有用?父母把辛苦赚来攒下的钱给她留作嫁妆就是有用?来英国留学,尤其是学文化艺术专业,而不是学经济、学赚钱,那就是扔了、白花了、浪费了?
她反而觉得,如果不喜欢,却硬要学经济、学金融,单为了学完以后可能赚更多钱,那才神经病呢!这和找个人谈恋爱、结婚是一样的道理,没有兴趣、没有爱情怎么行?这和吃东西也相似,完全不喜欢吃的东西,硬吃下去不是受罪吗?
她当然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事情,她没有他那一家老小,不需要靠自己养家糊口。父母还可以给她很多支持帮助,甚至纵容她实现一些想法。但也许,绝大多数人还是会同意她中年男同事的观点。她在某些方面,确实没怎么承受现实生活的压力,这也造成了她的过于浪漫。
不过,对于留学,连她做大学教书匠的父母亲起初也是顾虑重重,并不全是心疼花钱,主要是担心她此去英伦,冒着失去一份稳定好工作的危险——当下的中国,找份工作实在难,找份相对好的、自己又喜欢的工作更难。那么问题就来了——读完书回来怎么办?如果丢了工作,还不如不去。爹妈两位教书匠讨论了好久。
父母亲终究是开明的人,当然主要是拗不过她,只好同意了。他们也多少有些社会关系和人脉,一番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她的稳定的工作,在与报社的一把手直接沟通协商后,得到承诺不会有变化,签了一份进修深造申请表,领导逐级签了字“同意”,父母才放心让她成行。
现在站在已经走过好多次的宽街上,抬头四处张望,她想:幸亏来了,这里的空气的确是不一样的。不是朋友、同事们半开玩笑、半当真说的:人家的空气是清冽的、透明的,可我们天天睁开眼,尤其是冬天,第一件事情是摸过手机来,看看当天的空气污染指数;而是:这里的空气充满文化气息、文艺气息!这根本用肉眼看不到的,甚至在好多人看来完全不靠谱的啥气息,就这样深深吸引着她。是的,她每吸一口气都尝得到。
她天马行空胡乱琢磨着这些,并没注意到对面人行道上的他,其实就算看到,她也不认得他。有几次回头,她只是看到那边有好几个人走走停停的,像是游客;他走在她后面,目光一直似有若无地瞄向她的背影。有时候她会略停下步子,转头朝着书店或者三明治商店的玻璃橱窗里看,他不知道为什么,也马上下意识跟着她的节奏略停下来,好像怕自己走超过去,就再不能如此自然而然地从后面看着她。
他认识她,他在自己的学生信息表上见过她的照片和信息。她不认识他,虽然其实在校园餐厅里至少偶遇过两回。其中一次,他见她排着队总看手表,猜她是急着上课,便示意让她站到自己前面先买三明治,她还连着说了三声“thankyou.”。
毕竟是个全新的环境,几乎每天都有需要她了解和学习的事情,偶尔见过谁,她早就忘记了,再说外国人长得都挺像。但他记得她。
好像静好一出现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对这一点,他在内心里是承认的。或者说,来自东方的女性,越来越容易吸引他的注意力,自从他与那个韩国女友交往过之后。
说起来,他算不上一个情感生活丰富的人,除了美国前妻,就是那个女友了,四十多岁了,算得上半生吧,统共只和两个女人有过真正的情感纠葛与生活交集。
他不是不想丰富多彩,但也许性格使然,他总告诫自己:谈恋爱也好,婚姻生活也罢,单是情感付出,就既需要脑力也需要体力,不轻松的,比搞学术研究要难,而自己对处理感情的事情似乎并不是非常擅长,他当然也是无奈。不过因此省下不少时间,就写了、编了不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