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算命术 【3】算命术的基础理论

小说:中国古代算命术 作者:黑暗仙王 更新时间:2024-08-16 14:05:59 源网站:顶点小说
  天干地支

  李虚中、徐子平创立算命术以后,算命的都少不了要天干地支打交道,否则便就寸步难行。

  “天干地支”,简称“千支”,又称“干枝”。前人有云:“三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可见手为干支的原始用意。

  天干的数目有十位,它们的依次顺序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的数目有十二位,它们的依次顺序是:子、丑、灾.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因为天干地支原是取意于树木,所以,对于它们的原软意义,有这样有趣的说法:

  1.天干

  〔甲) 象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 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 丙,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然著见而明。

  (丁) 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的成丁。

  [戊] 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认为,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揆也,万物闭裁,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2.地支

  (子)尊也,草木种子,吸土中水分而出,为一阳萌生的开始。

  〔丑) 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将要冒出地面。

  (寅] 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阳从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东方,万物滋茂。

  [辰) 震也,万物晨起而长,阳气生发已经过半。

  (巳) 起也,万物盛长而起,阴气消尽,纯阳无阴。

  〔午)万物丰满长大,阳气充盛,阴气开始萌生。

  (未)味也,果实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体都已长成。

  [酉]绪也,万物到这时都缩收敛。

  灭也,草木凋零,生气灭绝。

  [亥]动也,阴气劾杀万物,到此已达极点。

  据说,对于这种有趣的天干地支,发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轩辕时期的大挠氏。

  起先,天干仅是用来记日,因为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以日进位的;地支用来记月,因为一年十二个月,正好用十二地支来相配。

  可是随之不久,人们感到单用天干记日,每个月里仍然会有三天同一天干,所以便用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分别依次搭配起来的办法来记日期,如《尚书·顾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

  甲子,王乃洮颓水,相被冕服,凭玉几”的记载,这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四月初,王的身体很不舒服。

  甲子这一天,王才沐发洗脸,太仆为王穿上礼服,王依在玉几上坐着。

  后来,干支记日的办法又被渐渐引进到了记年、记月和记时。

  这样,干支记年、记月、记日、记时的一整套体系就在实践过程中,渐次地形成了。

  十天于和十二地支的最小公倍数是六十,所以它们依次从头结合到底一个循环,通称“六十甲子”。

  这“六十甲子”的次第是:

  1甲子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已7庚午 8辛未9壬申 @癸酉

  1甲戌@乙亥 3丙子 4丁丑5戊寅

  6己卯1庚辰 ?辛巳 壬午@癸未

  甲申 2乙酉 ?丙戌2丁亥 戊子

  6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10癸巳

  51甲午 320乙未 33丙申 4丁酉 戊戌

  6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2乙已 ?丙午 4丁未 60戊申

  6己酉 庚戌 辛亥 490壬子 1癸丑

  3甲寅 2乙卯 丙辰 丁巳 6戊午

  6己未 5庚申 8辛酉 3壬戌 @癸亥

  以上“六十甲子”,每个单位都可按照先后顺序分别代表不同的年、月、日、时。比如以日为例,清代道光二十二年壬寅(1842)农历四月十一日是己亥,那末四月十二日、十三日就可顺次推知为庚子、辛丑……,四月十日、九日就可逆次推知为戊戌、丁西……。

  这样六十甲子循环往复,周而复始,以至无穷。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历法混乱,夏历、殷历和周历同时并存。

  三种历法之间的主要区别是每年开头的月建不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改用夏历建亥之月的十月为一年的开头。

  此后直到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改用太阳历,才正式确定以夏历建寅之月的正月,作为一年的开头。

  打这以后的二千年间,除了王莽、魏明帝时一度改用殷历,唐代武则天和唐肃宗一度改用周历,一般都以夏历的寅月作为一年的起始。

  现将夏历建寅之月作为岁首的月份和地支对照名称列表如下:

  月份 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有情

  地 支 寅卯辰 已午 未申西戌亥子丑

  记月之外,古人还用十二地支记时,这样一个昼夜下来,就是十二个时辰。这用现在的时间概念来说,每个时辰恰好等于两个小时。

  所谓“小时”,就是“小时辰”,也就是“半个时辰”的意思。时辰和小时的对照情况,仍用清晰的表格形式反映如下:

  十二时辰 子丑 辰 午未申西戌亥

  俗 称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跃暗时日入黄昏人定现代钟点本 29 2二 9 2-

  表里的俗称,是指十二时辰在古代的一种通俗叫法。

  这种俗称,主要是借助一些自然特征和生物特征来表示的。

  “鸡鸣”、“人定”,借助于半夜鸡叫和人入夜睡觉的特征。

  “食时”、“哺时”,借助吃饭时刻表示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隅中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食时”;晚饭在日跌(太阳偏西)以后,日入以前,所以称这段时间为“哺时”。

  除此之外,其余留下的八个时间俗称,多半以太阳位置为主要特征来表示的。

  这里要注意的是对于子时的划分,因为上半时在夜半前,所以属上一天,下半时在夜半后,所以属下一天。

  在十二时辰化为现代时间上,如果碰上夏时制,我们可以作相应的调整,如原来的寅时是凌晨3点到4点59分59秒,夏时制则可顺推为4点到5点59分59秒。

  其他时辰也按照这个规律类推。

  值得一提的是,用十二地支所记月、时是固定不变的,如子月必定是十一月,子时必定是夜半23到24点,然而与之相配的天干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循环往复的顺序是如前所说的“六十甲子”。

  在年份上,满六十甲子称为一个花甲。人们平时常说“年逾花甲”,就是超过六十岁的意思。

  记年时,满一个甲子后再从头算起,也和记日一样,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如咸丰十年(1860)是庚申年,那末咸丰十一年顺推就是辛酉年,咸丰九年倒推就是己未年。

  隔六十年后又从庚申开始,再依次记叙下去。

  干支记年的办法和现在记年的办法比较起来,虽然笨拙得多,但它在我国历史上,却差不多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以前的整个历史时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中国古代算命术,中国古代算命术最新章节,中国古代算命术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