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烈是钻石王城的一名高等武师。
这天,他听到人们纷纷议论,禁军从属营一名主哨官牵涉到一起宪兵命案,将被都正厅会同八部联审。听到这消息,栝烈不禁忧心忡忡。
不为其他,禁卫军从属营当中有很多从他武技(道)馆出走的平民子弟,有不少还是他的学生。
在当世,平民子弟从武,出路主要有三条。要么进武技馆当武师,要么从军,要么回到地方给世勋门阀当佣兵。当然还有第四种、第五种情况,回乡务农,或者当赏金猎人打野。后两种情况几乎不能算出路了,务农虽接受压榨盘剥但一生平稳,赏金猎人回报虽高但随时有丧命危险。
而受资源所限,成为高等武师需要莫大的毅力和天赋。就算这样,终生卡在四阶的数不胜数。像栝烈这样摸到五阶门槛已经是凤毛鳞角。而栝烈想想自己已经四旬的年纪,内心不由叹了一口气。不同于高门大阀那些嫡子嫡孙,年纪轻轻就达到四级,往上晋升的空间可以说是无限。而年过四旬,未来的潜力可以说是几可见底了。
而从军,尤其是禁卫军,则比当武师还要强出一线。毕竟武师只能是武师,如果各方面才能确实突出,有可能被某个勋贵看中当个幕僚再谋个官身。而禁卫军拥有往上的通道则比武师宽的多。
栝烈仔细研究了一下禁卫军的发展历程,他发现了一处非常有意思的情况。起初,从属营被当成禁卫军附庸,之前只有四大主营,从属营连个番号都没有。
从上代君王开始,从属营开始有了番号,而且从番号上面就能看出主营和从属营的微妙关系。腾龙——潜蛇、鸾凤——英雀、踞虎——影豹、伏象——逐犀。尽管从属营处处低主营一头,尽管从属营处处被压制,但起码给平民子弟提供了晋升机会。
直到阿历克塞君王加冕,从属营的地位更加不一样了。不但可值守内城(尽管是城头),还有机会侍伴君侧,这无疑是巨大的荣耀。
近来甚至有传言,利维将接替虚置已久的禁卫军统领一职。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利维的案子或许只是一个谈资,利维的经历可能值得同情,仅此而已。
栝烈看来,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从属营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直至像利维这样的禁卫军中层出现,说明武道馆乃至禁卫军对平民的培养基本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从属营已经隐隐有和主营地位齐平的趋势。假以时日,从属营完全取代主营也未尝不可。
很久之前,久到很多人都淡忘了具体多长时间,武者的等级不是一至十阶。那时候是以者、师、灵、王、宗、皇、尊、圣等区分的。当然,出于对至高境界的尊崇,当世的十阶武者人们依旧冠以武圣称号。
自从宗门被废除,世家门阀崛起,这种以称号区分等级的方法也一并被废除。那种以名称区分等阶、彰显尊贵,受人膜拜却极少承担责任的法统,在栝烈看来,丢弃掉也罢。让有责任、有担当的平民子弟拥有更广泛的晋升空间,在未来发挥更大、更不可替代的作用,无疑是让人欢欣鼓舞的。
然而,世上没有任何事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压力、阻碍出现。
利维所代表的,是平民阶层的希望。栝烈已经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而那些高门大阀,或许对异军突起的利维有本能的忌惮和警觉,所以才不惜一切地针对他。
而接下来,真的是让以从属营为代表的平民阶层被进一步压制,而看不到翻身的希望吗?
有一个低阶武师模样的人等在武道馆门口,一个学徒进去通报栝烈有人想要拜访他。
武道馆也分三六九等。尽管不如之前宗派那般等级森严、沟壑深重,但像王都这样的大武馆、尤其是栝烈这样的高阶武师,也不是谁想见就能贸然见到的,即便是出于礼节和尊重,也需要提前预约或通报。
栝烈没有记起是谁提前预约,听说对方是一名武师,就让学徒将之请到会客室。
来人约摸三十来岁,个子不高,低阶武师打扮,鼻塌口阔,头发蓬松,眼睛发红,身上隐隐有酒气。栝烈见状,不由微微皱眉。
施了礼之后,来人道:“栝烈武师,久仰了。鄙人是云流武道馆的察卜武师。”
互相致意之后,双方分宾主落座。待弟子上过茶退出房间之后,察卜也不寒喧,直奔主题道:“大武师最近可听说禁卫营的利维之事?”
云流武道馆栝烈有印象,是王城郊外一处小馆,至于察卜就没有什么印象了,他提到这事,栝烈也没有表示出热切的态度,眼皮轻轻一台,“哦”了一声算是回应,听对方继续说下去。
利维已经被审讯四天多了,一般情况下这种案子拖个一年半载也不稀奇。但是会审的多方本着从重、从严、从速的原则,据说这两天就要定审判决,结果不容乐观。
而这消息通过一名书办辗转传出,便有人在王城附近诸多武道馆暗中联系武徒和武师,商议营救之事。武徒和武师,绝大多数来自平民阶层,对利维有天然的同情心理,比较容易争取。为了防止消息走漏,提前只通知到有威望的武师,作为营救的核心人员,再由他们对武徒进行消息渗透和行动的组织。
城郊的武道馆已经争取了数十名武师,上百名武徒。王城里的武馆,由于位置极其敏感,反而是最晚联系到的。
由于栝烈为人刚正,本来凭他的能力被权贵招揽也不足为奇,但他对此不肖一顾,因此在广大武师和武徒之间威望特别高。这也是察卜跳过了试探直奔主题的原因。
营救无外乎文、武两手。
何谓文救?打点、疏通高层人脉,网开一面;或者通过武道公会向高层施压。
何谓武救?无非是劫狱、劫法场;或暗中越狱。
将这些可能性逐一梳理、分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利维这件案子,或许不是偶然,细琢磨一番,明显有派系打压的痕迹,而且态度非常坚决。因此,通过贿赂、收买,打通部分关节,让他们主动放人(或私下放人)明显不太可行。而通过武道工会施压,这里面牵涉的利益纠葛太复杂,最主要是这件事没有直接损及广大武师、武徒的切身利益,师出无名。
利维就在都政厅被审讯。为生变故,所有都政厅安防人员全部被替换,此案由宪兵司和禁卫军主营接手,相互监督、交叉轮替,防卫相当森严,几乎没有漏洞。据可靠消息,两天后要进行公审,八部准备将利维的“罪行”在大庭广众之下钉死、做实,而让君王陷入难以圜转的境地。而要说有机可趁,也只有在公审时制造混乱,让人从旁协助,借机脱逃。
至于脱逃后能不能恢复身份和名誉,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栝烈沉吟了一会,觉得这只是下下策,然而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这件案子不知道届时如何量刑。按律最高可判死刑。虽说宣判之后还有繁冗的手续,也有极其渺茫的机会翻盘。但与其等到那一步,还不如冒险先将人救出,再慢慢明辨其中的曲折。
大的基调确定了,后面就是制定更为详细具体的营救方案,还要进一步搜集情报,两相对照,确保万无一失。而如何根据方案明确人手和分工,也需要相当严密的规划和组织,一旦出了什么纰漏,后果是难以想像的。
临别,栝烈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整个计划,谁是主事之人?”
“抱歉!栝烈大武师,”察卜执礼道,“为了安全起见,主事人的身份此时还不宜泄露。时机合适的话,自会让您知晓。”
事不密则败。这道理栝烈还是明白的。到目前为止,察卜与各武道馆的人都是单线联系,除了察卜,没人知道具体参与者的名单。无疑这是最安全的办法。一旦走漏了消息,将会有一批无辜的人被卷进来,再怎么小心谨慎也不为过。
而栝烈考虑的是,主事之人是谁?是否可靠?这里面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动机或秘密?
察卜以事情千头万绪为由辞别,消失在街道尽头。
栝烈却觉得有太多关键信息需要细细消化。
……………………………………………………………………………………
王宫,逸致殿。这里是君王休憩以及接见外臣的地方。
与翎和殿的刻板严肃不同,在逸致殿的氛围相对是轻松的。阿历克塞着一身米黄色宽松长袍,头上挽了个发髻,与一名武师模样的人对坐,并亲手斟茶。
这个人年过六旬,两鬓白发,短须,身影如苍松般挺直。原来是前禁卫军总教习,阿历克塞的武道启蒙老师——绛孚大武师。而兴甘就侍立一侧。
“陛下,你始终是剑不离身啊!”绛孚指着阿历克塞身旁那柄剑,调侃道。
“剑不离手,曲不离口,勤习不辍,方有大成。再说,这也是父王的圣训。”阿历克塞答道。
“陛下太自谦了。对了,今日陛下召微臣来,所为何事?”
“看您说的,无事就不能请老师来拉拉家常,叙叙旧嘛。”
“你啊,你啊,平时这么忙,不是署理公务就是忙着习武,别卖关子了,想必是有什么事要让老夫效力吧。”
“岂敢,岂敢。请老师来实在是有一件事困惑,请教一下。”
绛孚神色凝重下来,阿历克塞抬手示意兴甘:“你来说吧。”
兴甘连忙分别对阿历克塞和绛孚执礼:“禀陛下,近日臣发现王城附近有人和多家武道馆频频接触。”
通常呢,武道馆之间有交流是很普通的事。
兴甘汇报道:“起初,我以为是正常的拜访。后来,发现既没有武技切磋,也没有武徒和武师的流动,我觉得这事不太寻常。”
兴甘说到这里,阿历克塞炯然的目光投向绛孚。
绛孚还有个身份是现任武道公会副会长。一般来讲,武道馆日常的交流他应该有所耳闻才对。见他蹙眉,阿历克塞知道他对这件事也不知情。
“联络这些武道馆的,是一名叫察卜的武师。”兴甘不失时机地补充道。
武道馆授教的内容大同小异,但对武道的理解却是高下有别,因此好的武师往往是决定一座武馆兴衰的关键要素。有时为了扩大生源,到其他武馆挖一些习武的好苗子,高价聘别馆的武师都是有情可缘,甚至联合其他武道馆搞一些宣传活动扩大影响都未尝不可。联络了许多座武道馆,并没有切磋和交流,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查清此人的背景,以及最近与什么人接触来往了没有?”阿历克塞问道。
“禀陛下,此人背景并不复杂,倒没有什么可疑之处。至于最近接触什么人,我们正在查,相信很快就有结果了。”
阿历克塞挥了挥手,示意兴甘退下,继续与绛孚唠。
“利维他……”对于利维这位学生的近况,绛孚表示担忧。
“无妨!即便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该来的迟早要来。”在阿历克塞看来,针对利维的行为,就是某些人释放出来的信号,以示他们对新政抵制的决意。
既然新政和某些人利益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他们或早或晚都会对自己身边的人下手。谁退缩了,就意味着对方占了先手或上风。这个过程中,试探底线是个逐渐的过程,一般不会上来就弄个鱼死网破。
毕竟,这不同于谋逆,不动则已,动则不死不休。
道理人人明白,但要说不担忧也是不可能的。
见招拆招吧。不过现在尚不明了利维会有哪些应对措施。阿历克塞觉得心里没底,但他不能将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他安慰绛孚说:“相信吉人自有天相,利维能顺利挺过去的。”
……………………………………………………………………………………
三日前。
利维在都政厅看守所内被层层看押。看守所内外由禁卫军主营和宪兵司的兵士接替了防务,禁卫军和宪兵司两两一组,一小时一个轮替,一刻钟巡逻一次。任何人进入均要严格盘查、搜身。
这天晚餐时间,送餐的看守在米饭里夹带了一张纸条。利维趁守卫不注意,悄悄展开纸条,上面写着“孩子们一切安好!勿念”。
字迹潦草,利维也认不出是谁所书。利维看过之后迅速把纸条塞到嘴里,就着饭菜胡乱吞下,并琢磨消化这一张纸条:“既然建立了消息通道,接下来就不会处处陷于被动。看来之前的判断没错,孩子们不会有事。”
对利维的审讯,日前主要是针对两名宪兵之死。
宪兵之死,证据确凿,但事实却不“清楚”。主要是审讯方(八部)纠缠住凶器这一点做文章,让结论往“利维”是凶手的方向上导引。至于在场禁卫军的证词,则一句“关系亲近者”为由不予采纳。
而追究事情的起因以及来龙去脉,免不了扯上狄硷族少年和鳞角马。所以,一年前狄硷族的悬案复又被提起,而矛头直指利维。
次日,审讯庭。
八部检校(暂代或名誉)大臣分列主案两侧呈八字排开,主案则是都政厅首席审讯官。
实际上,审讯已被八部检校大臣所主导,所谓都政厅主审成了摆设。
“利维!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容辩驳。赶紧认罪吧!”审讯席左侧一位宽额、高鼻、浓须的壮实中年人冲利维嚷嚷道。
利维认得这个检校兵部大臣叫斐萨,他冷冷瞅了斐萨一眼,不置一词。
都政厅审讯官道:“利维,不应辩对你是极其不利的。你还有什么话说?”
“我已经说过了,他俩是自杀。”
“你傻还是我们傻。”斐萨猛地一拍案几,吼道,“明明是你们仗着人多势众,设计杀死肖恩、偌多,再伪装成自杀?!”
“法医有鉴定结果。”利维很镇定。
“还敢狡辩!物证和动机俱在。”
“这么说,法医的鉴定不作数?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咯?”利维几乎懒得和他们磨牙。
“你……”斐萨欲再次发作,被检校刑讼大臣卢纳继一个眼色制止。
“我来问你,”卢纳继慢悠悠问:“狄硷族血案是不是你策划的?你用血腥手段挟持狄硷族少年和鳞角马,蒙骗陛下。宪兵司识破了你的计划,救走狄硷少年,你见事情败露,就杀人泄忿,并伪造现场。是不是!”
“………………”
“诸位,事已至此,北地狄硷族血案和此案脱不了干系,我建议两案并审。”卢纳继向在座各位投去征询的目光。
“同意!”
“同意!”
…………
刑讼大臣见取得大多数人的共识,满意地捋了捋短须,不紧不慢道:“据我所知,利维用残忍手段制造了狄硷族血案,意在加剧分化狄硷、乌炙两族,并窃取狄硷族少年和鳞角马,获得陛下信任,以捞取政治资本。其结果可能造成边境动荡,为边境增添巨大纷扰和防务压力。”
“卢纳继大人,指控可得有证据啊。你可知寻衅边境和扰乱国防均是重罪。”检校吏治部大臣纬抚霖说道。
“若无证据,我岂敢信口雌黄。来人,带人证物证。”卢纳继仿佛智珠在握,对堂下吩咐道。
少顷,值卫人员便带来一位异族中年人。这位异族人鹰目、高鼻、窄额、棕发,身材颀长,一看便是典型的狄硷族特征。他进入审讯庭,对被告席上的利维投去颇有深意的一眼。然后躬身对审讯席上的诸位深深施了一礼。
卢纳继询问:“堂下证人,报上姓名。”
“狄硷族副族长旃铁。”
“来人,呈物证。”卢纳继话音刚落,便有人将早就准备好的一柄剑呈上。
旃铁见了此剑,不禁握紧了拳,身体微微颤抖。他怎能忘记,正是有人持这柄剑,参与了对狄硷族两个村庄的屠村。那血与火、满村男女老少死不瞑目……
卢纳继质问道:“利维,你可认得此剑?”
这柄剑无鞘,但利维如何不认得?那剑身长度规格、色泽、样式,他一眼就认出是禁卫军的制式用剑。而且,剑镡上分明就是影豹标志。
这怎么可能!
军中对制式装备管控极严,尤其是禁卫军,被外人持有几乎是不可能的。
等等,难道是…………
“利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卢纳继慢条斯理道,“你准备说,这剑是仿制的吧。你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授人以柄。对不对。”
卢纳继冷哼一声:“也罢,我就让你死心。”言罢他对堂下递了个眼色。这时有人将利维的佩剑呈上。
卢纳继问:“我来问你,你可认得此剑?”
利维答道:“正是我的佩剑。”
两柄剑摆在一起对比,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如果说仿制,这也太完美了。如果不是仿制,那这剑又从何来?
利维记得那天拜访乌炙族的时候,乌炙族族长对自己的佩剑爱不释手,说什么王朝的武器个个都是精品,尤其是禁卫军的剑更是难得一见,曾向利维恳求端详一番,趁机借走了半个时辰。当时利维和乌炙族一众族老商谈正在节骨眼上,只当是细枝末节的小事,也没多虑。
谁曾想,就在他离开狄硷和乌炙领地三天后,就发生了那起惨案。
乌炙族,极擅长冶炼和铸器。仅仅借走半个时辰,然后用两天时间就铸出同样的剑?说出来的确令人震惊。
禁卫军的剑不但是造型华丽的仪仗用具,剑身每一部分设计的极其考究,实用性一流。每一柄剑都有编号,对应在编的每一名禁军兵士。一旦遗失或损毁,必须第一时间报备。隐匿禁卫军兵器绝对罪名不轻。
这不能证明这事与他有关啊。
但也不能证明完全与他无关。
利维返回王城途中,为了隐藏行踪,不仅全身乔装,剑鞘、剑镡、剑柄等暴露在外面的部分都用长布缠绕,背负在身后。利维出现在朝议殿之前,有一段“空白期”不能证明自己所持的是影豹零壹号佩剑。想不到这一点也被他们所趁。
仿佛看穿了利维心中所想,卢纳继道:“禁卫军的剑,为何恰在你离开之后就现身于乌炙族,并成为凶器?要说你没有干系,谁信!”他转而问狄硷族副族长旃铁,“当日凶手是否手执此剑?你可认清凶手?”
“回大人,凶手蒙面,加上天黑未能认清。不过这柄剑确实无疑。不过……”
卢纳继道:“不过什么?你有何忧虑,但请直说,堂上诸位大人为你作主。”
“行凶之人用的并非北地武功,更像是……更像是王朝技法。”
此言一出,堂上一片哗然。
这天,他听到人们纷纷议论,禁军从属营一名主哨官牵涉到一起宪兵命案,将被都正厅会同八部联审。听到这消息,栝烈不禁忧心忡忡。
不为其他,禁卫军从属营当中有很多从他武技(道)馆出走的平民子弟,有不少还是他的学生。
在当世,平民子弟从武,出路主要有三条。要么进武技馆当武师,要么从军,要么回到地方给世勋门阀当佣兵。当然还有第四种、第五种情况,回乡务农,或者当赏金猎人打野。后两种情况几乎不能算出路了,务农虽接受压榨盘剥但一生平稳,赏金猎人回报虽高但随时有丧命危险。
而受资源所限,成为高等武师需要莫大的毅力和天赋。就算这样,终生卡在四阶的数不胜数。像栝烈这样摸到五阶门槛已经是凤毛鳞角。而栝烈想想自己已经四旬的年纪,内心不由叹了一口气。不同于高门大阀那些嫡子嫡孙,年纪轻轻就达到四级,往上晋升的空间可以说是无限。而年过四旬,未来的潜力可以说是几可见底了。
而从军,尤其是禁卫军,则比当武师还要强出一线。毕竟武师只能是武师,如果各方面才能确实突出,有可能被某个勋贵看中当个幕僚再谋个官身。而禁卫军拥有往上的通道则比武师宽的多。
栝烈仔细研究了一下禁卫军的发展历程,他发现了一处非常有意思的情况。起初,从属营被当成禁卫军附庸,之前只有四大主营,从属营连个番号都没有。
从上代君王开始,从属营开始有了番号,而且从番号上面就能看出主营和从属营的微妙关系。腾龙——潜蛇、鸾凤——英雀、踞虎——影豹、伏象——逐犀。尽管从属营处处低主营一头,尽管从属营处处被压制,但起码给平民子弟提供了晋升机会。
直到阿历克塞君王加冕,从属营的地位更加不一样了。不但可值守内城(尽管是城头),还有机会侍伴君侧,这无疑是巨大的荣耀。
近来甚至有传言,利维将接替虚置已久的禁卫军统领一职。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利维的案子或许只是一个谈资,利维的经历可能值得同情,仅此而已。
栝烈看来,这件事没有这么简单。从属营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直至像利维这样的禁卫军中层出现,说明武道馆乃至禁卫军对平民的培养基本形成一套完备的体系。从属营已经隐隐有和主营地位齐平的趋势。假以时日,从属营完全取代主营也未尝不可。
很久之前,久到很多人都淡忘了具体多长时间,武者的等级不是一至十阶。那时候是以者、师、灵、王、宗、皇、尊、圣等区分的。当然,出于对至高境界的尊崇,当世的十阶武者人们依旧冠以武圣称号。
自从宗门被废除,世家门阀崛起,这种以称号区分等级的方法也一并被废除。那种以名称区分等阶、彰显尊贵,受人膜拜却极少承担责任的法统,在栝烈看来,丢弃掉也罢。让有责任、有担当的平民子弟拥有更广泛的晋升空间,在未来发挥更大、更不可替代的作用,无疑是让人欢欣鼓舞的。
然而,世上没有任何事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压力、阻碍出现。
利维所代表的,是平民阶层的希望。栝烈已经敏锐地觉察到这一点。而那些高门大阀,或许对异军突起的利维有本能的忌惮和警觉,所以才不惜一切地针对他。
而接下来,真的是让以从属营为代表的平民阶层被进一步压制,而看不到翻身的希望吗?
有一个低阶武师模样的人等在武道馆门口,一个学徒进去通报栝烈有人想要拜访他。
武道馆也分三六九等。尽管不如之前宗派那般等级森严、沟壑深重,但像王都这样的大武馆、尤其是栝烈这样的高阶武师,也不是谁想见就能贸然见到的,即便是出于礼节和尊重,也需要提前预约或通报。
栝烈没有记起是谁提前预约,听说对方是一名武师,就让学徒将之请到会客室。
来人约摸三十来岁,个子不高,低阶武师打扮,鼻塌口阔,头发蓬松,眼睛发红,身上隐隐有酒气。栝烈见状,不由微微皱眉。
施了礼之后,来人道:“栝烈武师,久仰了。鄙人是云流武道馆的察卜武师。”
互相致意之后,双方分宾主落座。待弟子上过茶退出房间之后,察卜也不寒喧,直奔主题道:“大武师最近可听说禁卫营的利维之事?”
云流武道馆栝烈有印象,是王城郊外一处小馆,至于察卜就没有什么印象了,他提到这事,栝烈也没有表示出热切的态度,眼皮轻轻一台,“哦”了一声算是回应,听对方继续说下去。
利维已经被审讯四天多了,一般情况下这种案子拖个一年半载也不稀奇。但是会审的多方本着从重、从严、从速的原则,据说这两天就要定审判决,结果不容乐观。
而这消息通过一名书办辗转传出,便有人在王城附近诸多武道馆暗中联系武徒和武师,商议营救之事。武徒和武师,绝大多数来自平民阶层,对利维有天然的同情心理,比较容易争取。为了防止消息走漏,提前只通知到有威望的武师,作为营救的核心人员,再由他们对武徒进行消息渗透和行动的组织。
城郊的武道馆已经争取了数十名武师,上百名武徒。王城里的武馆,由于位置极其敏感,反而是最晚联系到的。
由于栝烈为人刚正,本来凭他的能力被权贵招揽也不足为奇,但他对此不肖一顾,因此在广大武师和武徒之间威望特别高。这也是察卜跳过了试探直奔主题的原因。
营救无外乎文、武两手。
何谓文救?打点、疏通高层人脉,网开一面;或者通过武道公会向高层施压。
何谓武救?无非是劫狱、劫法场;或暗中越狱。
将这些可能性逐一梳理、分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利维这件案子,或许不是偶然,细琢磨一番,明显有派系打压的痕迹,而且态度非常坚决。因此,通过贿赂、收买,打通部分关节,让他们主动放人(或私下放人)明显不太可行。而通过武道工会施压,这里面牵涉的利益纠葛太复杂,最主要是这件事没有直接损及广大武师、武徒的切身利益,师出无名。
利维就在都政厅被审讯。为生变故,所有都政厅安防人员全部被替换,此案由宪兵司和禁卫军主营接手,相互监督、交叉轮替,防卫相当森严,几乎没有漏洞。据可靠消息,两天后要进行公审,八部准备将利维的“罪行”在大庭广众之下钉死、做实,而让君王陷入难以圜转的境地。而要说有机可趁,也只有在公审时制造混乱,让人从旁协助,借机脱逃。
至于脱逃后能不能恢复身份和名誉,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栝烈沉吟了一会,觉得这只是下下策,然而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这件案子不知道届时如何量刑。按律最高可判死刑。虽说宣判之后还有繁冗的手续,也有极其渺茫的机会翻盘。但与其等到那一步,还不如冒险先将人救出,再慢慢明辨其中的曲折。
大的基调确定了,后面就是制定更为详细具体的营救方案,还要进一步搜集情报,两相对照,确保万无一失。而如何根据方案明确人手和分工,也需要相当严密的规划和组织,一旦出了什么纰漏,后果是难以想像的。
临别,栝烈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整个计划,谁是主事之人?”
“抱歉!栝烈大武师,”察卜执礼道,“为了安全起见,主事人的身份此时还不宜泄露。时机合适的话,自会让您知晓。”
事不密则败。这道理栝烈还是明白的。到目前为止,察卜与各武道馆的人都是单线联系,除了察卜,没人知道具体参与者的名单。无疑这是最安全的办法。一旦走漏了消息,将会有一批无辜的人被卷进来,再怎么小心谨慎也不为过。
而栝烈考虑的是,主事之人是谁?是否可靠?这里面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动机或秘密?
察卜以事情千头万绪为由辞别,消失在街道尽头。
栝烈却觉得有太多关键信息需要细细消化。
……………………………………………………………………………………
王宫,逸致殿。这里是君王休憩以及接见外臣的地方。
与翎和殿的刻板严肃不同,在逸致殿的氛围相对是轻松的。阿历克塞着一身米黄色宽松长袍,头上挽了个发髻,与一名武师模样的人对坐,并亲手斟茶。
这个人年过六旬,两鬓白发,短须,身影如苍松般挺直。原来是前禁卫军总教习,阿历克塞的武道启蒙老师——绛孚大武师。而兴甘就侍立一侧。
“陛下,你始终是剑不离身啊!”绛孚指着阿历克塞身旁那柄剑,调侃道。
“剑不离手,曲不离口,勤习不辍,方有大成。再说,这也是父王的圣训。”阿历克塞答道。
“陛下太自谦了。对了,今日陛下召微臣来,所为何事?”
“看您说的,无事就不能请老师来拉拉家常,叙叙旧嘛。”
“你啊,你啊,平时这么忙,不是署理公务就是忙着习武,别卖关子了,想必是有什么事要让老夫效力吧。”
“岂敢,岂敢。请老师来实在是有一件事困惑,请教一下。”
绛孚神色凝重下来,阿历克塞抬手示意兴甘:“你来说吧。”
兴甘连忙分别对阿历克塞和绛孚执礼:“禀陛下,近日臣发现王城附近有人和多家武道馆频频接触。”
通常呢,武道馆之间有交流是很普通的事。
兴甘汇报道:“起初,我以为是正常的拜访。后来,发现既没有武技切磋,也没有武徒和武师的流动,我觉得这事不太寻常。”
兴甘说到这里,阿历克塞炯然的目光投向绛孚。
绛孚还有个身份是现任武道公会副会长。一般来讲,武道馆日常的交流他应该有所耳闻才对。见他蹙眉,阿历克塞知道他对这件事也不知情。
“联络这些武道馆的,是一名叫察卜的武师。”兴甘不失时机地补充道。
武道馆授教的内容大同小异,但对武道的理解却是高下有别,因此好的武师往往是决定一座武馆兴衰的关键要素。有时为了扩大生源,到其他武馆挖一些习武的好苗子,高价聘别馆的武师都是有情可缘,甚至联合其他武道馆搞一些宣传活动扩大影响都未尝不可。联络了许多座武道馆,并没有切磋和交流,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查清此人的背景,以及最近与什么人接触来往了没有?”阿历克塞问道。
“禀陛下,此人背景并不复杂,倒没有什么可疑之处。至于最近接触什么人,我们正在查,相信很快就有结果了。”
阿历克塞挥了挥手,示意兴甘退下,继续与绛孚唠。
“利维他……”对于利维这位学生的近况,绛孚表示担忧。
“无妨!即便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该来的迟早要来。”在阿历克塞看来,针对利维的行为,就是某些人释放出来的信号,以示他们对新政抵制的决意。
既然新政和某些人利益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他们或早或晚都会对自己身边的人下手。谁退缩了,就意味着对方占了先手或上风。这个过程中,试探底线是个逐渐的过程,一般不会上来就弄个鱼死网破。
毕竟,这不同于谋逆,不动则已,动则不死不休。
道理人人明白,但要说不担忧也是不可能的。
见招拆招吧。不过现在尚不明了利维会有哪些应对措施。阿历克塞觉得心里没底,但他不能将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他安慰绛孚说:“相信吉人自有天相,利维能顺利挺过去的。”
……………………………………………………………………………………
三日前。
利维在都政厅看守所内被层层看押。看守所内外由禁卫军主营和宪兵司的兵士接替了防务,禁卫军和宪兵司两两一组,一小时一个轮替,一刻钟巡逻一次。任何人进入均要严格盘查、搜身。
这天晚餐时间,送餐的看守在米饭里夹带了一张纸条。利维趁守卫不注意,悄悄展开纸条,上面写着“孩子们一切安好!勿念”。
字迹潦草,利维也认不出是谁所书。利维看过之后迅速把纸条塞到嘴里,就着饭菜胡乱吞下,并琢磨消化这一张纸条:“既然建立了消息通道,接下来就不会处处陷于被动。看来之前的判断没错,孩子们不会有事。”
对利维的审讯,日前主要是针对两名宪兵之死。
宪兵之死,证据确凿,但事实却不“清楚”。主要是审讯方(八部)纠缠住凶器这一点做文章,让结论往“利维”是凶手的方向上导引。至于在场禁卫军的证词,则一句“关系亲近者”为由不予采纳。
而追究事情的起因以及来龙去脉,免不了扯上狄硷族少年和鳞角马。所以,一年前狄硷族的悬案复又被提起,而矛头直指利维。
次日,审讯庭。
八部检校(暂代或名誉)大臣分列主案两侧呈八字排开,主案则是都政厅首席审讯官。
实际上,审讯已被八部检校大臣所主导,所谓都政厅主审成了摆设。
“利维!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不容辩驳。赶紧认罪吧!”审讯席左侧一位宽额、高鼻、浓须的壮实中年人冲利维嚷嚷道。
利维认得这个检校兵部大臣叫斐萨,他冷冷瞅了斐萨一眼,不置一词。
都政厅审讯官道:“利维,不应辩对你是极其不利的。你还有什么话说?”
“我已经说过了,他俩是自杀。”
“你傻还是我们傻。”斐萨猛地一拍案几,吼道,“明明是你们仗着人多势众,设计杀死肖恩、偌多,再伪装成自杀?!”
“法医有鉴定结果。”利维很镇定。
“还敢狡辩!物证和动机俱在。”
“这么说,法医的鉴定不作数?你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咯?”利维几乎懒得和他们磨牙。
“你……”斐萨欲再次发作,被检校刑讼大臣卢纳继一个眼色制止。
“我来问你,”卢纳继慢悠悠问:“狄硷族血案是不是你策划的?你用血腥手段挟持狄硷族少年和鳞角马,蒙骗陛下。宪兵司识破了你的计划,救走狄硷少年,你见事情败露,就杀人泄忿,并伪造现场。是不是!”
“………………”
“诸位,事已至此,北地狄硷族血案和此案脱不了干系,我建议两案并审。”卢纳继向在座各位投去征询的目光。
“同意!”
“同意!”
…………
刑讼大臣见取得大多数人的共识,满意地捋了捋短须,不紧不慢道:“据我所知,利维用残忍手段制造了狄硷族血案,意在加剧分化狄硷、乌炙两族,并窃取狄硷族少年和鳞角马,获得陛下信任,以捞取政治资本。其结果可能造成边境动荡,为边境增添巨大纷扰和防务压力。”
“卢纳继大人,指控可得有证据啊。你可知寻衅边境和扰乱国防均是重罪。”检校吏治部大臣纬抚霖说道。
“若无证据,我岂敢信口雌黄。来人,带人证物证。”卢纳继仿佛智珠在握,对堂下吩咐道。
少顷,值卫人员便带来一位异族中年人。这位异族人鹰目、高鼻、窄额、棕发,身材颀长,一看便是典型的狄硷族特征。他进入审讯庭,对被告席上的利维投去颇有深意的一眼。然后躬身对审讯席上的诸位深深施了一礼。
卢纳继询问:“堂下证人,报上姓名。”
“狄硷族副族长旃铁。”
“来人,呈物证。”卢纳继话音刚落,便有人将早就准备好的一柄剑呈上。
旃铁见了此剑,不禁握紧了拳,身体微微颤抖。他怎能忘记,正是有人持这柄剑,参与了对狄硷族两个村庄的屠村。那血与火、满村男女老少死不瞑目……
卢纳继质问道:“利维,你可认得此剑?”
这柄剑无鞘,但利维如何不认得?那剑身长度规格、色泽、样式,他一眼就认出是禁卫军的制式用剑。而且,剑镡上分明就是影豹标志。
这怎么可能!
军中对制式装备管控极严,尤其是禁卫军,被外人持有几乎是不可能的。
等等,难道是…………
“利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卢纳继慢条斯理道,“你准备说,这剑是仿制的吧。你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授人以柄。对不对。”
卢纳继冷哼一声:“也罢,我就让你死心。”言罢他对堂下递了个眼色。这时有人将利维的佩剑呈上。
卢纳继问:“我来问你,你可认得此剑?”
利维答道:“正是我的佩剑。”
两柄剑摆在一起对比,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如果说仿制,这也太完美了。如果不是仿制,那这剑又从何来?
利维记得那天拜访乌炙族的时候,乌炙族族长对自己的佩剑爱不释手,说什么王朝的武器个个都是精品,尤其是禁卫军的剑更是难得一见,曾向利维恳求端详一番,趁机借走了半个时辰。当时利维和乌炙族一众族老商谈正在节骨眼上,只当是细枝末节的小事,也没多虑。
谁曾想,就在他离开狄硷和乌炙领地三天后,就发生了那起惨案。
乌炙族,极擅长冶炼和铸器。仅仅借走半个时辰,然后用两天时间就铸出同样的剑?说出来的确令人震惊。
禁卫军的剑不但是造型华丽的仪仗用具,剑身每一部分设计的极其考究,实用性一流。每一柄剑都有编号,对应在编的每一名禁军兵士。一旦遗失或损毁,必须第一时间报备。隐匿禁卫军兵器绝对罪名不轻。
这不能证明这事与他有关啊。
但也不能证明完全与他无关。
利维返回王城途中,为了隐藏行踪,不仅全身乔装,剑鞘、剑镡、剑柄等暴露在外面的部分都用长布缠绕,背负在身后。利维出现在朝议殿之前,有一段“空白期”不能证明自己所持的是影豹零壹号佩剑。想不到这一点也被他们所趁。
仿佛看穿了利维心中所想,卢纳继道:“禁卫军的剑,为何恰在你离开之后就现身于乌炙族,并成为凶器?要说你没有干系,谁信!”他转而问狄硷族副族长旃铁,“当日凶手是否手执此剑?你可认清凶手?”
“回大人,凶手蒙面,加上天黑未能认清。不过这柄剑确实无疑。不过……”
卢纳继道:“不过什么?你有何忧虑,但请直说,堂上诸位大人为你作主。”
“行凶之人用的并非北地武功,更像是……更像是王朝技法。”
此言一出,堂上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