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度无语地看着那两个在地上一副无辜模样的工匠,心中满是愤怒。他怒的不是这些工匠一言不合就群起互殴,他怒的是草原上纠结繁杂的语言体系。看来这已经是不推行简化符字就不行的危急时期了,若是不赶紧把各部落间有差异的技术、知识、经验、战斗方式、动植物名称等进行标准化重排,那么今天只是工匠间的斗殴,明天可能就会是猎手们之间的厮杀,最后只会导致“Shin'ne-Nu”的分裂。
也不多想了,为防止他们再挑起纷争,哈度抬手就掠夺了这两个工匠的相关知识。然后他就命令工匠们先负责挖矿、砍树和准备冶炼场地――这些符字都比较“正常”。哈度则是回到高塔去,直接调用其脑中的简化符字体系,命人抬过来石板和苦茶树汁液,直接开始了作画。
哈度这时候想到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先统一每一个专项技术的术语词汇,再统一族人们的生活词汇,最后将各个词汇部分汇集到一块儿,达成最后的简化工作。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优先解决各个专项技术,如狩猎、冶炼、伐木、事农、开山、驯养等方面在符字冲突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对现有符字起到居中调解的作用,反正现在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这些表述有差异的符字到底该如何“正确的”表达,那么就干脆指定一套新的表达方式,更加省事省心。
既然他现在遇到了专事采矿和冶炼的工匠们出现的问题,那就首先为他们订立下标准化的符字才可。而其他方面的知识哈度现在还没有,只能够一个方面一个方面的发动掠夺,在逐步地推进简化符字同时,将技术知识经验普及给所有族人们。
当哈度在高塔闷声做大事的时候,草原上迎来了每两季一次的盛大场景:火季大狩猎。
这时候,融雪已经全部完成,主干河流水位高涨,上游区域开始变得暖和起来,动物们也开始向山区迁徙回来。以角羊、花斑鹿、短毛马和野牛为主的迁徙大部队从下游逆流而上,其数量以百万之巨携尘卷云而来。这个时候是整个草原所有部落的狩猎旺季,运气不差的话任何部落都能够获得5倍有余于自己部落人口的牲品和藏粮。并且,火季初成熟的野果也在这时候可以进行采收,采下来后放在器皿中作藏粮,半个火季后拿出了就成了美味的果酒了。当然,这场大狩猎也是伴随着一定危险的――野牛群可不是猎手们能够对付的强敌。既然是要填饱肚子,那肯定不能够因此失了性命,猎手们大都是挑选落单的动物下手,而这样的动物并不在少数,无论是先头回程的年轻角羊,还是习惯独处的花斑鹿,都是猎手们极好的目标。
除此之外,火季大狩猎还代表着另外一件对草原部落来说极为重要的事情:交配与生殖。
即使是这个不太开化的时代,人们也已经注意到,孕妇所摄入的食物种类越丰富、数量越充足、质量越新鲜,那么产下的婴孩长大以后身体素质就愈发强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加强劲。也只有火季大狩猎能够满足上述条件,成群的动物们提供充裕的食物来源,保证生育活动能够顺畅、自如的进行。
从高塔上看下去,可以看到新的宿营地呈一条直线向“法烈”的方向蔓延,建立在河道两旁的营寨混着烤干的泥浆堆起了高高的防水篱笆,一队队的猎手拿着打磨锋利的刀斧准备“迎接”迁徙归来的动物们,而骑手们也喂饱了马匹,在营寨附近巡逻,防止觅食的动物们袭扰营寨。
营寨中的寨子附近,坐着一个个满脸踌躇、面带期盼而又有一丝娇羞的少女。按照草原上的传统,年轻的小伙子们会在火季大狩猎上打到他们力所能及最大最健壮的牲品,扛在肩膀上,回到营寨中吸引少女们的芳心。挑选了自己满意的儿郎后,男女双方要共同处理打回来的牲品,将骨头和肉、内脏分离出来,大块、长条的骨头将用作制造骨刃,小块的则用以制造饰品。将内脏用苦茶树汁液研制过后可以存放相当长的时间,而肉质则割成长条状进行风干。
处理完牲品的男男女女就开始进入寨子进行交配事务了,按照草原上狩猎能力来分类,大部落中顺利进入交配环节的比例为7成半,中小部落则为5成出头。火季大狩猎大约会持续80个升落,成对的男女每天都需要进行足够次数的交配才能够尽量保证怀孕,即使如此,草原上的生育率因为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也难以得到提高,在牲品绝对丰富的时期,每5对男女中有2对能够受孕已是非常高的几率了。
动物的迁徙主要在每天的日出、日中和日落三个时间点发生,则交配时间主要集中在日升、午后和傍晚。当然,受大多数动物有趋光习性的影响,使用火光吸引动物进行捕杀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夜间进行狩猎的危险性较高,一般不会提倡这种做法。
受疾病、战争、自然灾害、食物来源稳定性等外因,狩猎能力、男女比例、祭祀需求的献祭方式、部落稳定性等内因的影响,草原部落的自然增长率常年在1~2%附近徘徊,有些部落如人口大减原“Ka-Sin-Ki”这样,有可能会出现人口常年0增长的窘境。而由于这个时代中,人类平均年龄大抵在40岁左右,长期无人口增长将使部落罹受老龄化的折磨,最终因族内老一辈的知识经验缺少传承途径,导致部落最终消亡。
现在草原上部落统一以后,战争至少不再是威胁因素,自然灾害也应有足够的人力而能够进行些许抗衡,疾病却也难不倒哈度,最后食物来源这一唯一的外因也有可能被广泛种植稻谷而从根本上解决。内因当中的狩猎能力可以通过广为适用金属制刀具弥补战斗力不足的情况,而祭司和部落稳定性是完全不需要考虑的事情,那么需要处理的就是男女比例的问题了。
若是按照平均口粮配给的份额讨论,在一般的食物数量基础上,可以观察到,族人中的男性在24岁后、女性在26岁后出现衰老迹象,这可以说明,草原上男女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4(26)岁以下。由于这个时代的孩童普遍早熟,第二性征多在10岁左右就开始出现,在14岁可以达到性成熟。由此,草原部落的最佳生育年龄段即为14~24(26)岁。
常年的部落间战争看起来会导致大量适龄男性青壮丧命,实则不然。部落间战争的主要目标是限制其他部落的人口增长,也就是减少其他部落中女性的比例。经过长达约1000年的战争发展,草原部落的男女比例逐渐稳定在112:118.5,那么大部落中“空缺”的适龄生育女性数量就会大幅度超过中小部落。这种数据上的“一夫一妻”现象在现实中也是真实发生的:草原上的规矩要求男女性完成交配后,男性必须照顾女性直到产下婴孩。由于这种生殖活动是周期性进行的,在下一次火季到来前的时间内男女双方皆无“出轨”的机会。另外,由于涉及神音符字的传承需求,要求享有神音的父支或母支在“确定”范围内挑选给予神音传承的子嗣,这又进一步保证了一男一女相对应的社会结构。虽然异性间多向对应也是有几率出现的,但是多配偶必然导致食物和生存空间需求的大幅提升,在平均狩猎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也就只有风调雨顺的大狩猎丰收年才能短时间的出现这样的罕见现象。
午后,从高塔上都能够听到各处营寨中传来的生育大合唱了,但是哈度并没有时间去寻找他的意中人。唯有生殖活动是不需要语言符字进行解释和调和的,将适龄的男女放在一块儿就是现成的干柴烈火。而这也是哈度编排简化符字最好的时机――生殖季节过后,石板绘画的新符字也就全部完成了,到时候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引导族人们学习新的语言符字体系了。
倒不是说哈度是活神仙不食人间烟火,或者是性冷淡对生育事业毫无兴趣。他其实也是好奇,以自己现在过人的身体素质,会产生么么样的后代。但他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也是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反正适宜生育的年龄有整整20个两季之长,他也没有必要在部落中有大隐患的时候去计较这些可以推后的需求。
哈度也不是全天待在高塔中,每日下午都会去部落中巡视重建和迁移工作,而这段时间又增加了治愈因狩猎受伤的猎手们这一事务。这些青壮猎手身上的伤痕,多是角羊和野牛造成的穿刺伤和挫伤,也有撕裂伤和未及时处理而导致的伤口感染――哦,还有交配活动中用力过猛导致的软组织扭伤和裂伤。哈度只需要走到10步范围内就能够轻易的祛除掉这些伤害,以及随之而来的痛苦。
在初具规模的中轴线营寨中巡视着,即使哈度本人不愿意承担任何实质性的职位,但是族人们都知道他的身份――无论是他以前的大祭司身份,还是他现在作为“草原保护者”的身份。
寨子附近的少女们都在蹦跳着玩耍,有的则在用细藤编织好看的饰物,还有拿小石片分割毛皮以制作衣物的。看到哈度逛到这里来,她们都目露流光的停下手里的事情,转过身来小心地注视着他。即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哈度也因此有些脸热:这些少女们都盯着他的身体,那目光灼灼地像是要穿透他身上的皮甲看到他坚实的胸膛和健硕的腰腹,也有好几道目光毫不掩饰的打量着他的遮胯,自然意味着对方好奇这后面物体的质量和能量。
哈度可从没有遭遇过异性间这样的场景,是以他脸色愈发通红,心中愈发火热,最后居然害羞地飞奔而逃了。。!听到身后传来嘤嘤的笑闹声和成群成片的议论声,他慢慢停下脚步来,摸摸自己砰砰作响的心脏位置,呼吸也有些不太顺畅。看着身后寨子旁边的少女们,他的嘴角挂上了一丝笑意。接下来的时间里哈度继续巡视着营寨,只不过看起来有些神游天外,即使傍晚时分回到高塔,也是一副眼神迷离的模样――没错,哈度思春了。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整个火季大狩猎,其间他基本完成了冶炼相关工艺的符字简化,开始进行校对和定音环节,然后则要开始编写常用词汇和狩猎用语,也是每天马不停蹄、脚不点地的姿态在尽快填补上部落里的这个大漏洞。他已经开始召集同时有采矿、冶炼、制炭、锻造技艺的老工匠前来汇合,每天用半个升落的时间来讲解这些新符字的发音和写法。新的符字大都只用三四笔就能完成,同时还继承下了之前的读音,这让工匠们十分开心――他们原部落各自的文化很大程度上能够保存下来。
在推广新符字的同时,哈度还将他掠夺来的知识进行了实验和改良:传统的制炭,是将干燥的木头紧密的码放在山上开凿出的窑洞中进行烧制,但山洞的排烟困难、进气不便,且山洞受热后的结构稳定性也有待讨论,木头中水分蒸干后的堵口也成问题;他则提出,使用泥土制造人工窑洞,或在自然土坡上挖出炭窑即可,这样可以露天进行炭化生产,清理方便、排气简单、冷却快速,在草原上可以轻松地大面积推广。
这种改良方式对冶铜和炼铁都有极大的好处,减少了传统制炭前期的人力消耗,并且也不再会受到地形的影响,同时还能够以人工方式避免出现大区域的意外失火。虽说这个时代的冶炼还是非常的原始,合金中的各种时间、质量等比例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够找准(这时候还没出现确定的度量衡),但还是使冶炼的效率和基本质量出现了一定的提升。
其实,像“Mo-Ruq-Fa”这样发现铜合金价值的部落并不少,但他们并没有确切的去研究熔炼矿物时所用的燃料性质。说起来,如果不使用木炭(或煤炭等)这样热值更高的燃料,仅燃烧木头是没有办法炼铜的。同时,燃烧的环境也非常重要:“Mo-Ruq-Fa”当初是挖地窖时挖到了绿铜锌矿,在这个密闭环境中生火而偶然制造出了木炭,达到了铜和锌的熔点,才得到了黄铜合金。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理化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只好原封不动的在这一处地窖里进行冶炼作业。说起来,这个地窖每一次进行冶炼,都是非常致命的:无论是高温还是有毒的废气。也因此,他们也只能冶炼出用来打造成防具的金属圆片,连用于矛头的黄铜刀刃都少之又少。
而即使像“Mu-Tua-Yin”那样发现了木炭秘密的部落,也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炼铁生产,即使能够生产出铁水,冷却以后也只能产生海绵状、内部带有大量气泡的劣质铁。当然,他们还是“独辟蹊径地”想出了使用这种合金的办法。无独有偶,他们用来增加合金硬度和韧性的方法,也是偶然发现的:一名工匠拿冷凝后的铁块再次煅烧进行加工,然后想要徒手把它拿出来(真是艺高人胆大啊。。),发现烫的不行(这不废话么),一把就扔到了旁边用于灭火的水潭里。等到铁块再次冷却下来以后,工匠也不想要好不容易炼制的东西就这样废了,赶紧拿过来测试,发现其机械强度居然增加了。。!由此,“Mu-Tua-Yin”炼铁后的淬火就这样被开发了出来。。
只不过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极限,工匠们还没有办法把铜和锌从黄铜合金中分离出来,否则制造出青铜也不会是么么问题。
解决了燃料的制造门槛,哈度开始考虑事农方面的事情。有事农者的头目过来报告说,他们撒网式的在草原范围进行搜索,发现了成批量的天然稻谷,如果可以,他们希望能够开始在大片荒地上进行耕种试验。吃过熟稻米的哈度自然是知道这种东西的好处的,当下就表示了对稻谷种植的肯定,也表示会尽快完成这一方面的符字工作。
跟着这名头目去事农者们说的试验田进行一番考察,哈度发现他们在隔出了试验田的区域后,需要先行烧光试验田上的荒草。据头目解释,这样子做了以后,作物会生长的更为壮实,结出来的稻米数量也更多。看到这样的场景,在掠夺了相关的知识经验以后,哈度突然有了一个不错的资源循环利用流程的想法。
也不多想了,为防止他们再挑起纷争,哈度抬手就掠夺了这两个工匠的相关知识。然后他就命令工匠们先负责挖矿、砍树和准备冶炼场地――这些符字都比较“正常”。哈度则是回到高塔去,直接调用其脑中的简化符字体系,命人抬过来石板和苦茶树汁液,直接开始了作画。
哈度这时候想到了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先统一每一个专项技术的术语词汇,再统一族人们的生活词汇,最后将各个词汇部分汇集到一块儿,达成最后的简化工作。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优先解决各个专项技术,如狩猎、冶炼、伐木、事农、开山、驯养等方面在符字冲突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对现有符字起到居中调解的作用,反正现在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这些表述有差异的符字到底该如何“正确的”表达,那么就干脆指定一套新的表达方式,更加省事省心。
既然他现在遇到了专事采矿和冶炼的工匠们出现的问题,那就首先为他们订立下标准化的符字才可。而其他方面的知识哈度现在还没有,只能够一个方面一个方面的发动掠夺,在逐步地推进简化符字同时,将技术知识经验普及给所有族人们。
当哈度在高塔闷声做大事的时候,草原上迎来了每两季一次的盛大场景:火季大狩猎。
这时候,融雪已经全部完成,主干河流水位高涨,上游区域开始变得暖和起来,动物们也开始向山区迁徙回来。以角羊、花斑鹿、短毛马和野牛为主的迁徙大部队从下游逆流而上,其数量以百万之巨携尘卷云而来。这个时候是整个草原所有部落的狩猎旺季,运气不差的话任何部落都能够获得5倍有余于自己部落人口的牲品和藏粮。并且,火季初成熟的野果也在这时候可以进行采收,采下来后放在器皿中作藏粮,半个火季后拿出了就成了美味的果酒了。当然,这场大狩猎也是伴随着一定危险的――野牛群可不是猎手们能够对付的强敌。既然是要填饱肚子,那肯定不能够因此失了性命,猎手们大都是挑选落单的动物下手,而这样的动物并不在少数,无论是先头回程的年轻角羊,还是习惯独处的花斑鹿,都是猎手们极好的目标。
除此之外,火季大狩猎还代表着另外一件对草原部落来说极为重要的事情:交配与生殖。
即使是这个不太开化的时代,人们也已经注意到,孕妇所摄入的食物种类越丰富、数量越充足、质量越新鲜,那么产下的婴孩长大以后身体素质就愈发强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更加强劲。也只有火季大狩猎能够满足上述条件,成群的动物们提供充裕的食物来源,保证生育活动能够顺畅、自如的进行。
从高塔上看下去,可以看到新的宿营地呈一条直线向“法烈”的方向蔓延,建立在河道两旁的营寨混着烤干的泥浆堆起了高高的防水篱笆,一队队的猎手拿着打磨锋利的刀斧准备“迎接”迁徙归来的动物们,而骑手们也喂饱了马匹,在营寨附近巡逻,防止觅食的动物们袭扰营寨。
营寨中的寨子附近,坐着一个个满脸踌躇、面带期盼而又有一丝娇羞的少女。按照草原上的传统,年轻的小伙子们会在火季大狩猎上打到他们力所能及最大最健壮的牲品,扛在肩膀上,回到营寨中吸引少女们的芳心。挑选了自己满意的儿郎后,男女双方要共同处理打回来的牲品,将骨头和肉、内脏分离出来,大块、长条的骨头将用作制造骨刃,小块的则用以制造饰品。将内脏用苦茶树汁液研制过后可以存放相当长的时间,而肉质则割成长条状进行风干。
处理完牲品的男男女女就开始进入寨子进行交配事务了,按照草原上狩猎能力来分类,大部落中顺利进入交配环节的比例为7成半,中小部落则为5成出头。火季大狩猎大约会持续80个升落,成对的男女每天都需要进行足够次数的交配才能够尽量保证怀孕,即使如此,草原上的生育率因为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也难以得到提高,在牲品绝对丰富的时期,每5对男女中有2对能够受孕已是非常高的几率了。
动物的迁徙主要在每天的日出、日中和日落三个时间点发生,则交配时间主要集中在日升、午后和傍晚。当然,受大多数动物有趋光习性的影响,使用火光吸引动物进行捕杀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夜间进行狩猎的危险性较高,一般不会提倡这种做法。
受疾病、战争、自然灾害、食物来源稳定性等外因,狩猎能力、男女比例、祭祀需求的献祭方式、部落稳定性等内因的影响,草原部落的自然增长率常年在1~2%附近徘徊,有些部落如人口大减原“Ka-Sin-Ki”这样,有可能会出现人口常年0增长的窘境。而由于这个时代中,人类平均年龄大抵在40岁左右,长期无人口增长将使部落罹受老龄化的折磨,最终因族内老一辈的知识经验缺少传承途径,导致部落最终消亡。
现在草原上部落统一以后,战争至少不再是威胁因素,自然灾害也应有足够的人力而能够进行些许抗衡,疾病却也难不倒哈度,最后食物来源这一唯一的外因也有可能被广泛种植稻谷而从根本上解决。内因当中的狩猎能力可以通过广为适用金属制刀具弥补战斗力不足的情况,而祭司和部落稳定性是完全不需要考虑的事情,那么需要处理的就是男女比例的问题了。
若是按照平均口粮配给的份额讨论,在一般的食物数量基础上,可以观察到,族人中的男性在24岁后、女性在26岁后出现衰老迹象,这可以说明,草原上男女的最佳生育年龄在24(26)岁以下。由于这个时代的孩童普遍早熟,第二性征多在10岁左右就开始出现,在14岁可以达到性成熟。由此,草原部落的最佳生育年龄段即为14~24(26)岁。
常年的部落间战争看起来会导致大量适龄男性青壮丧命,实则不然。部落间战争的主要目标是限制其他部落的人口增长,也就是减少其他部落中女性的比例。经过长达约1000年的战争发展,草原部落的男女比例逐渐稳定在112:118.5,那么大部落中“空缺”的适龄生育女性数量就会大幅度超过中小部落。这种数据上的“一夫一妻”现象在现实中也是真实发生的:草原上的规矩要求男女性完成交配后,男性必须照顾女性直到产下婴孩。由于这种生殖活动是周期性进行的,在下一次火季到来前的时间内男女双方皆无“出轨”的机会。另外,由于涉及神音符字的传承需求,要求享有神音的父支或母支在“确定”范围内挑选给予神音传承的子嗣,这又进一步保证了一男一女相对应的社会结构。虽然异性间多向对应也是有几率出现的,但是多配偶必然导致食物和生存空间需求的大幅提升,在平均狩猎能力不变的情况下,也就只有风调雨顺的大狩猎丰收年才能短时间的出现这样的罕见现象。
午后,从高塔上都能够听到各处营寨中传来的生育大合唱了,但是哈度并没有时间去寻找他的意中人。唯有生殖活动是不需要语言符字进行解释和调和的,将适龄的男女放在一块儿就是现成的干柴烈火。而这也是哈度编排简化符字最好的时机――生殖季节过后,石板绘画的新符字也就全部完成了,到时候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引导族人们学习新的语言符字体系了。
倒不是说哈度是活神仙不食人间烟火,或者是性冷淡对生育事业毫无兴趣。他其实也是好奇,以自己现在过人的身体素质,会产生么么样的后代。但他在经历了那么多之后,也是明白事情的轻重缓急,反正适宜生育的年龄有整整20个两季之长,他也没有必要在部落中有大隐患的时候去计较这些可以推后的需求。
哈度也不是全天待在高塔中,每日下午都会去部落中巡视重建和迁移工作,而这段时间又增加了治愈因狩猎受伤的猎手们这一事务。这些青壮猎手身上的伤痕,多是角羊和野牛造成的穿刺伤和挫伤,也有撕裂伤和未及时处理而导致的伤口感染――哦,还有交配活动中用力过猛导致的软组织扭伤和裂伤。哈度只需要走到10步范围内就能够轻易的祛除掉这些伤害,以及随之而来的痛苦。
在初具规模的中轴线营寨中巡视着,即使哈度本人不愿意承担任何实质性的职位,但是族人们都知道他的身份――无论是他以前的大祭司身份,还是他现在作为“草原保护者”的身份。
寨子附近的少女们都在蹦跳着玩耍,有的则在用细藤编织好看的饰物,还有拿小石片分割毛皮以制作衣物的。看到哈度逛到这里来,她们都目露流光的停下手里的事情,转过身来小心地注视着他。即使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哈度也因此有些脸热:这些少女们都盯着他的身体,那目光灼灼地像是要穿透他身上的皮甲看到他坚实的胸膛和健硕的腰腹,也有好几道目光毫不掩饰的打量着他的遮胯,自然意味着对方好奇这后面物体的质量和能量。
哈度可从没有遭遇过异性间这样的场景,是以他脸色愈发通红,心中愈发火热,最后居然害羞地飞奔而逃了。。!听到身后传来嘤嘤的笑闹声和成群成片的议论声,他慢慢停下脚步来,摸摸自己砰砰作响的心脏位置,呼吸也有些不太顺畅。看着身后寨子旁边的少女们,他的嘴角挂上了一丝笑意。接下来的时间里哈度继续巡视着营寨,只不过看起来有些神游天外,即使傍晚时分回到高塔,也是一副眼神迷离的模样――没错,哈度思春了。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一整个火季大狩猎,其间他基本完成了冶炼相关工艺的符字简化,开始进行校对和定音环节,然后则要开始编写常用词汇和狩猎用语,也是每天马不停蹄、脚不点地的姿态在尽快填补上部落里的这个大漏洞。他已经开始召集同时有采矿、冶炼、制炭、锻造技艺的老工匠前来汇合,每天用半个升落的时间来讲解这些新符字的发音和写法。新的符字大都只用三四笔就能完成,同时还继承下了之前的读音,这让工匠们十分开心――他们原部落各自的文化很大程度上能够保存下来。
在推广新符字的同时,哈度还将他掠夺来的知识进行了实验和改良:传统的制炭,是将干燥的木头紧密的码放在山上开凿出的窑洞中进行烧制,但山洞的排烟困难、进气不便,且山洞受热后的结构稳定性也有待讨论,木头中水分蒸干后的堵口也成问题;他则提出,使用泥土制造人工窑洞,或在自然土坡上挖出炭窑即可,这样可以露天进行炭化生产,清理方便、排气简单、冷却快速,在草原上可以轻松地大面积推广。
这种改良方式对冶铜和炼铁都有极大的好处,减少了传统制炭前期的人力消耗,并且也不再会受到地形的影响,同时还能够以人工方式避免出现大区域的意外失火。虽说这个时代的冶炼还是非常的原始,合金中的各种时间、质量等比例也不是那么容易能够找准(这时候还没出现确定的度量衡),但还是使冶炼的效率和基本质量出现了一定的提升。
其实,像“Mo-Ruq-Fa”这样发现铜合金价值的部落并不少,但他们并没有确切的去研究熔炼矿物时所用的燃料性质。说起来,如果不使用木炭(或煤炭等)这样热值更高的燃料,仅燃烧木头是没有办法炼铜的。同时,燃烧的环境也非常重要:“Mo-Ruq-Fa”当初是挖地窖时挖到了绿铜锌矿,在这个密闭环境中生火而偶然制造出了木炭,达到了铜和锌的熔点,才得到了黄铜合金。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其中的理化反应是如何发生的,只好原封不动的在这一处地窖里进行冶炼作业。说起来,这个地窖每一次进行冶炼,都是非常致命的:无论是高温还是有毒的废气。也因此,他们也只能冶炼出用来打造成防具的金属圆片,连用于矛头的黄铜刀刃都少之又少。
而即使像“Mu-Tua-Yin”那样发现了木炭秘密的部落,也没有办法进行大规模炼铁生产,即使能够生产出铁水,冷却以后也只能产生海绵状、内部带有大量气泡的劣质铁。当然,他们还是“独辟蹊径地”想出了使用这种合金的办法。无独有偶,他们用来增加合金硬度和韧性的方法,也是偶然发现的:一名工匠拿冷凝后的铁块再次煅烧进行加工,然后想要徒手把它拿出来(真是艺高人胆大啊。。),发现烫的不行(这不废话么),一把就扔到了旁边用于灭火的水潭里。等到铁块再次冷却下来以后,工匠也不想要好不容易炼制的东西就这样废了,赶紧拿过来测试,发现其机械强度居然增加了。。!由此,“Mu-Tua-Yin”炼铁后的淬火就这样被开发了出来。。
只不过受限于这个时代的极限,工匠们还没有办法把铜和锌从黄铜合金中分离出来,否则制造出青铜也不会是么么问题。
解决了燃料的制造门槛,哈度开始考虑事农方面的事情。有事农者的头目过来报告说,他们撒网式的在草原范围进行搜索,发现了成批量的天然稻谷,如果可以,他们希望能够开始在大片荒地上进行耕种试验。吃过熟稻米的哈度自然是知道这种东西的好处的,当下就表示了对稻谷种植的肯定,也表示会尽快完成这一方面的符字工作。
跟着这名头目去事农者们说的试验田进行一番考察,哈度发现他们在隔出了试验田的区域后,需要先行烧光试验田上的荒草。据头目解释,这样子做了以后,作物会生长的更为壮实,结出来的稻米数量也更多。看到这样的场景,在掠夺了相关的知识经验以后,哈度突然有了一个不错的资源循环利用流程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