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侍官通常都在离着承乾殿不远的司礼台等官署当值,而因黄门侍郎身为士人却任职于宫闼之中,顾衍便命人在后殿给沈子安辟了间小屋。屋子不大,一张木桌,一把木椅,一架书橱,却与顾衍每日批阅文书的宣政室仅一屏之隔。
整整一天,沈子安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趴在案上,支起耳朵,在屏风这头听着屏风那头的声响,但凡有了点风吹草动,便如临大敌。正如他所料,顾衍并未差使他去做什么事,甚至没有传见过他。可即便只是如此,直到应卯之时,沈子安也已经筋疲力尽了。
荣兴搬着厚厚的一摞奏疏进来的时候,沈子安正托着脑袋,盯着屏风上繁复的图案发愣。
“公子怎么又呆住了?”荣兴将奏疏放在沈子安的桌上,笑道。
“嘘!”沈子安吓得差点跳了起来,赶忙要捂他的嘴。
见他这样,荣兴更是乐不可支,“公子紧张什么,大王早就走了。”
沈子安一听,立马又像脱力一般地趴在了桌上,恹恹地说道,“我说怎么没一点儿声音了。”
“大王说,公子这些天先把以往的文书熟悉一下就好。”荣兴笑道。
“多谢荣大哥帮我搬来。”沈子安抬头看了看差不多到自己头顶的几摞册子,突然很是怀念城外别院里的日子。
两人一同回了幸昌宫偏房,荣兴端来热汤热饭,问道,“公子饿了吧?”
沈子安这边刚坐定,肚子便发出了一声咕噜声,细而悠长。荣兴笑着看了看他窘迫的样子,把盛好的米粥放到他面前,就要站到一边等候。
“荣大哥一起吃罢?”沈子安抬头看向他。
“我哪有和公子一起吃的道理。”
祁国尤其讲究出身,寻常人家即便清苦了些,也绝不会让自家孩子遭了罪,再送到王城里去做寺人。走上这条道的人,大多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无可选择之时。生不贵,身不全,于是净了身的寺人向来为人所不屑,即便有朝一日攀上了高位,也依旧是位高身贱。这已然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这有何妨?我一个人吃,怪没意思的。”沈子安拉住荣兴的袖子,将他按到椅子上,笑道。
荣兴拿起碗筷,局促了半天,说道,“前些天,我听公子府上的人说,公子吃不得重油重盐的东西,便嘱托太官令将饭菜做得清淡一些,不知还吃不吃得惯?”
“荣大哥不必这么麻烦,别人吃什么,我吃什么便好。”
“不麻烦,公子若是哪儿不好了,我可怎么交代?”荣兴笑道。
沈子安低头闷声喝了半碗粥,思索了片刻,问道,“荣大哥为何对我这么好?”
荣兴仿佛是心里早就有了答案,想也不想便说,“见面之时我便说过,公子以后是要成大事的,待到那一天,还望公子提携提携我呐。”
沈子安本以为荣兴会说些“职责所在,无所怨悔”的话,只是之前不曾有过交情,当下也不过认识了两天,要说已经亲近至此,他是不信的。如今听到这种毫不掩饰私欲的回答,反倒觉得更真实些。“我这病秧子,能活着就实属不易了,何谈成事?”沈子安笑道。
荣兴似乎猜到了他的回答,又问道,“公子就不想扬名立世?”
“我本就不是好胜之人,大王看得起我,用我做事,我虽身无长处,却也唯有兢兢业业才可报答,如是而已。”不知为何,沈子安此时竟多多少少地有些相信了顾玹的话。
“难道公子也不想追究十年前的事了?”
沈子安知道荣兴在用余光瞧着他,即便如此,他手上还是倏然一顿,片刻之后,才笑道,“荣大哥说这话我倒是听不懂了,明明是我自己不小心跌进的湖里,何来追究一说?”
荣兴的眼神一时间晦暗不明,“是我多嘴了,还望公子别放在心上。”
沈子安又夹了一筷子清炒菜心,思忖了一会儿,问道,“荣大哥可有什么爱吃的东西?”
“我这等人,有口饭吃就已属不易,还谈什么爱不爱吃。公子有什么喜好吗?”
“我倒比较喜欢各色糕点。说起来,以前家里常做酒酿米糕,虽说只是普通的吃食,味道却也可圈可点。这次我回家时,让家里的师傅做一些,带来给荣大哥尝尝。”
“多谢公子想着我。”荣兴平日里总是一副客客气气的样子,虽说体贴,却也带着些许的不真实。仿佛他丝毫没有属于自己的情感,生来就是为了照顾别人。然而此时此刻,沈子安却见他眼睛里突然迸发出了一丝光亮,就连声音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轻快。
顾玹,事情真的会如同你预想的一样吗?沈子安突然不清楚自己对此是希望还是不希望了。
这天晚上,那个人没有来。
第二天一早,荣兴也不知从哪儿听说的消息,在帮沈子安梳洗更衣的时候,就有意无意地提到顾珩今早便会回宫。沈子安并不接话,荣兴说一句,他就应一声。荣兴见他兴致寡淡,也就不再多说。
如同前一天一样,沈子安在那小屋子里一呆就是一天。待到天色将暗之时,桌上读过的文书已堆成座座小山,沈子安这才起身,同荣兴一道出了承乾殿。
刚走近住处,就见两排黑甲禁军持戟立在道路两侧,一众侍从宫女垂手等候在偏房门前。虽说沈子安也住在幸昌宫,可这偏房与主室却相距甚远,所以只要不是有意留心,沈子安并不知道顾衍的日常行踪,更不会见到眼下这种结驷连骑的场面。
有眼尖的寺人瞧见了二人,忙迎了上来,尖着嗓子说道,“沈侍郎可算回来了,太子殿下在屋里等着侍郎您呢。”
果然。
沈子安拱手道了声谢,便紧走几步进了屋。刚推开门,就见顾珩身穿玄黑缎袍,上绣锦色祥云花样,腰系墨绿色腰封,头戴青花玉笄,面若秋月,长身玉立,正负手站在窗前。
温文尔雅,贵气逼人。
“沈侍郎住的这屋子也忒小了些。”听见沈子安推门掀帘的声音,顾珩转头冲他笑道。
沈子安躬身作揖道,“不知殿下前来,有失远迎,还望殿下赎罪。”
“这些繁文缛节都免了罢。”顾珩回身坐在书案旁的椅子上,说道,“你我二人就不必多礼了,坐吧。”
既然顾珩这么说了,沈子安也便不再客气,拱手道了声“是”,便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以后你这里必然是要门庭若市的,连个见客的地方都没有,怎么能行?下次见到父王,我得和他评评理。”顾衍笑道。
“殿下说笑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郎官,何来门庭若市一说?”
“怎么没有?我第一次见你,是在……”顾珩思索了片刻,说道“是在后花园里。初见惊艳,再见依然。你自小便比别家孩子聪颖得多,怕是今后,我少不了要来这儿叨扰请教呢。”
是少阳宫前。
沈子安可比顾珩记得清楚得多。
看着顾珩的嘴一张一合,沈子安又一次回想起了那天夜里深入骨髓的绝望。之后几天持续的高烧,数年的伤病缠身,以及一生无法企及的将领之志,也都悉数拜面前这人所赐。要说有什么铁证,来证实确是顾珩派人将他推入水中,沈子安是没有的。可除了他,又会有谁?
沈子安本以为自己可以放下那段往事。然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脑海却有个念头在疯狂生长着,叫嚣着。
过不去的。
顾珩,我可能永远都无法原谅你。
见沈子安笑而不语,顾珩便击掌向一旁侍从说道,“拿上来。”
不一会儿,那侍从便将一个极为精致的竹制小盒捧至案上。顾珩解开上面的缎带,掀起盒盖,笑道,“我回宫的路上,恰巧路过了一家店铺,听人讲,他家的糕点是平京城最出名的。也不知道沈侍郎喜欢吃什么,我便自作主张地买了几种回来。”
沈子安笑道,“殿下这般大礼,要我如何承受得起?”
“几块糕点,微不足道。”
“殿下怎么知道我爱吃糕点?”沈子安抬眼看向他。
“既然前来拜访,自然要有备而来。”顾珩笑道,“你大哥在我身边多年,不说特意询问,这些年也或多或少会谈起你。子铮可是对你爱护得很呐。”
沈子安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荣兴,见他面色毫无改变,便又向顾珩问道,“听说殿下是为王孙去祈福了?”
说起顾元启,顾珩脸上倏然多了一丝愁容,“是啊,不知怎的,这孩子一病就是半个月。要说多严重的病症,倒也没有,只是每日断断续续地发热,吃了各种药也不见好。愁煞人也。”
“殿下宽心。王孙有天恩庇佑,又有殿下为他祈福,一定会痊愈的。”
“托你吉言。”顾珩笑道,“若是他身子好了,我定让他前来道谢。”
“不敢。”
天色已晚,沈子安开始有些担心那个人会不会突然从后窗跳进来。若是当众跳了进来,倒也有趣。自己当然是要倒霉,那人估摸着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是六目相对之时,顾珩错愕的神情,也不失为一场好戏。
顾珩见他神色游离,想到沈子铮以前就曾提到过,他这弟弟一身的病,性情也略有些古怪,便自觉呆的时间长了些,于是起身说道,“沈侍郎也累了,我也还要去看看元启,今日就先到这儿罢。他日得空,我再来拜访。”
沈子安也不留他,拱手客气了一番,便送他出了门。
夜幕下的奉天王城像是一只蛰伏在黑暗中的巨兽,庄严又可怖。偶有禁军手持火把前来巡逻,惊扰到了树梢上的乌鸦,宫殿之间便回荡着它们粗劣嘶哑的叫声,听得人背后发凉。顾玹于沈子安,就好像这无穷无尽的黑夜中的一盏烛灯。宫中之人千千万万形形色色,自己处于其中,虽说孑然一身,但好歹还有一个故人,得以相望。
可是直至月上西楼,顾玹也没有来。
沈子安在窗前站了一会儿,终究还是决意上床就寝。刚要转身,只听扑棱棱的一阵声响,就见一只小巧的青鸟落在了窗沿上。
这鸟眼熟的很,莫非“坊间传闻”又来了信?沈子安眼中一亮。
抓来一看,青鸟的腿上果然果然绑了一张叠好的纸条。沈子安将纸条取下,四下张望了一番,趁着没有人的功夫,手上一送,信鸟便又拍着翅膀消失在夜色之中。
“子安,数月未见,甚为想念。十五将至,我已备好石南花酒,可否前来一聚?”
沈子安将纸条折回原样,夹在案上书中,回想了一下信中内容,不由得靠在椅背上捂着嘴笑了起来。
“整天没个正形,不过一个月没见,何来数月之说?什么十五将至,怕是想喝酒又没人陪了吧。”
整整一天,沈子安做的唯一一件事便是趴在案上,支起耳朵,在屏风这头听着屏风那头的声响,但凡有了点风吹草动,便如临大敌。正如他所料,顾衍并未差使他去做什么事,甚至没有传见过他。可即便只是如此,直到应卯之时,沈子安也已经筋疲力尽了。
荣兴搬着厚厚的一摞奏疏进来的时候,沈子安正托着脑袋,盯着屏风上繁复的图案发愣。
“公子怎么又呆住了?”荣兴将奏疏放在沈子安的桌上,笑道。
“嘘!”沈子安吓得差点跳了起来,赶忙要捂他的嘴。
见他这样,荣兴更是乐不可支,“公子紧张什么,大王早就走了。”
沈子安一听,立马又像脱力一般地趴在了桌上,恹恹地说道,“我说怎么没一点儿声音了。”
“大王说,公子这些天先把以往的文书熟悉一下就好。”荣兴笑道。
“多谢荣大哥帮我搬来。”沈子安抬头看了看差不多到自己头顶的几摞册子,突然很是怀念城外别院里的日子。
两人一同回了幸昌宫偏房,荣兴端来热汤热饭,问道,“公子饿了吧?”
沈子安这边刚坐定,肚子便发出了一声咕噜声,细而悠长。荣兴笑着看了看他窘迫的样子,把盛好的米粥放到他面前,就要站到一边等候。
“荣大哥一起吃罢?”沈子安抬头看向他。
“我哪有和公子一起吃的道理。”
祁国尤其讲究出身,寻常人家即便清苦了些,也绝不会让自家孩子遭了罪,再送到王城里去做寺人。走上这条道的人,大多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无可选择之时。生不贵,身不全,于是净了身的寺人向来为人所不屑,即便有朝一日攀上了高位,也依旧是位高身贱。这已然成了约定俗成的规矩了。
“这有何妨?我一个人吃,怪没意思的。”沈子安拉住荣兴的袖子,将他按到椅子上,笑道。
荣兴拿起碗筷,局促了半天,说道,“前些天,我听公子府上的人说,公子吃不得重油重盐的东西,便嘱托太官令将饭菜做得清淡一些,不知还吃不吃得惯?”
“荣大哥不必这么麻烦,别人吃什么,我吃什么便好。”
“不麻烦,公子若是哪儿不好了,我可怎么交代?”荣兴笑道。
沈子安低头闷声喝了半碗粥,思索了片刻,问道,“荣大哥为何对我这么好?”
荣兴仿佛是心里早就有了答案,想也不想便说,“见面之时我便说过,公子以后是要成大事的,待到那一天,还望公子提携提携我呐。”
沈子安本以为荣兴会说些“职责所在,无所怨悔”的话,只是之前不曾有过交情,当下也不过认识了两天,要说已经亲近至此,他是不信的。如今听到这种毫不掩饰私欲的回答,反倒觉得更真实些。“我这病秧子,能活着就实属不易了,何谈成事?”沈子安笑道。
荣兴似乎猜到了他的回答,又问道,“公子就不想扬名立世?”
“我本就不是好胜之人,大王看得起我,用我做事,我虽身无长处,却也唯有兢兢业业才可报答,如是而已。”不知为何,沈子安此时竟多多少少地有些相信了顾玹的话。
“难道公子也不想追究十年前的事了?”
沈子安知道荣兴在用余光瞧着他,即便如此,他手上还是倏然一顿,片刻之后,才笑道,“荣大哥说这话我倒是听不懂了,明明是我自己不小心跌进的湖里,何来追究一说?”
荣兴的眼神一时间晦暗不明,“是我多嘴了,还望公子别放在心上。”
沈子安又夹了一筷子清炒菜心,思忖了一会儿,问道,“荣大哥可有什么爱吃的东西?”
“我这等人,有口饭吃就已属不易,还谈什么爱不爱吃。公子有什么喜好吗?”
“我倒比较喜欢各色糕点。说起来,以前家里常做酒酿米糕,虽说只是普通的吃食,味道却也可圈可点。这次我回家时,让家里的师傅做一些,带来给荣大哥尝尝。”
“多谢公子想着我。”荣兴平日里总是一副客客气气的样子,虽说体贴,却也带着些许的不真实。仿佛他丝毫没有属于自己的情感,生来就是为了照顾别人。然而此时此刻,沈子安却见他眼睛里突然迸发出了一丝光亮,就连声音也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轻快。
顾玹,事情真的会如同你预想的一样吗?沈子安突然不清楚自己对此是希望还是不希望了。
这天晚上,那个人没有来。
第二天一早,荣兴也不知从哪儿听说的消息,在帮沈子安梳洗更衣的时候,就有意无意地提到顾珩今早便会回宫。沈子安并不接话,荣兴说一句,他就应一声。荣兴见他兴致寡淡,也就不再多说。
如同前一天一样,沈子安在那小屋子里一呆就是一天。待到天色将暗之时,桌上读过的文书已堆成座座小山,沈子安这才起身,同荣兴一道出了承乾殿。
刚走近住处,就见两排黑甲禁军持戟立在道路两侧,一众侍从宫女垂手等候在偏房门前。虽说沈子安也住在幸昌宫,可这偏房与主室却相距甚远,所以只要不是有意留心,沈子安并不知道顾衍的日常行踪,更不会见到眼下这种结驷连骑的场面。
有眼尖的寺人瞧见了二人,忙迎了上来,尖着嗓子说道,“沈侍郎可算回来了,太子殿下在屋里等着侍郎您呢。”
果然。
沈子安拱手道了声谢,便紧走几步进了屋。刚推开门,就见顾珩身穿玄黑缎袍,上绣锦色祥云花样,腰系墨绿色腰封,头戴青花玉笄,面若秋月,长身玉立,正负手站在窗前。
温文尔雅,贵气逼人。
“沈侍郎住的这屋子也忒小了些。”听见沈子安推门掀帘的声音,顾珩转头冲他笑道。
沈子安躬身作揖道,“不知殿下前来,有失远迎,还望殿下赎罪。”
“这些繁文缛节都免了罢。”顾珩回身坐在书案旁的椅子上,说道,“你我二人就不必多礼了,坐吧。”
既然顾珩这么说了,沈子安也便不再客气,拱手道了声“是”,便坐在了一旁的椅子上。
“以后你这里必然是要门庭若市的,连个见客的地方都没有,怎么能行?下次见到父王,我得和他评评理。”顾衍笑道。
“殿下说笑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郎官,何来门庭若市一说?”
“怎么没有?我第一次见你,是在……”顾珩思索了片刻,说道“是在后花园里。初见惊艳,再见依然。你自小便比别家孩子聪颖得多,怕是今后,我少不了要来这儿叨扰请教呢。”
是少阳宫前。
沈子安可比顾珩记得清楚得多。
看着顾珩的嘴一张一合,沈子安又一次回想起了那天夜里深入骨髓的绝望。之后几天持续的高烧,数年的伤病缠身,以及一生无法企及的将领之志,也都悉数拜面前这人所赐。要说有什么铁证,来证实确是顾珩派人将他推入水中,沈子安是没有的。可除了他,又会有谁?
沈子安本以为自己可以放下那段往事。然而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他脑海却有个念头在疯狂生长着,叫嚣着。
过不去的。
顾珩,我可能永远都无法原谅你。
见沈子安笑而不语,顾珩便击掌向一旁侍从说道,“拿上来。”
不一会儿,那侍从便将一个极为精致的竹制小盒捧至案上。顾珩解开上面的缎带,掀起盒盖,笑道,“我回宫的路上,恰巧路过了一家店铺,听人讲,他家的糕点是平京城最出名的。也不知道沈侍郎喜欢吃什么,我便自作主张地买了几种回来。”
沈子安笑道,“殿下这般大礼,要我如何承受得起?”
“几块糕点,微不足道。”
“殿下怎么知道我爱吃糕点?”沈子安抬眼看向他。
“既然前来拜访,自然要有备而来。”顾珩笑道,“你大哥在我身边多年,不说特意询问,这些年也或多或少会谈起你。子铮可是对你爱护得很呐。”
沈子安不动声色地瞥了一眼荣兴,见他面色毫无改变,便又向顾珩问道,“听说殿下是为王孙去祈福了?”
说起顾元启,顾珩脸上倏然多了一丝愁容,“是啊,不知怎的,这孩子一病就是半个月。要说多严重的病症,倒也没有,只是每日断断续续地发热,吃了各种药也不见好。愁煞人也。”
“殿下宽心。王孙有天恩庇佑,又有殿下为他祈福,一定会痊愈的。”
“托你吉言。”顾珩笑道,“若是他身子好了,我定让他前来道谢。”
“不敢。”
天色已晚,沈子安开始有些担心那个人会不会突然从后窗跳进来。若是当众跳了进来,倒也有趣。自己当然是要倒霉,那人估摸着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但是六目相对之时,顾珩错愕的神情,也不失为一场好戏。
顾珩见他神色游离,想到沈子铮以前就曾提到过,他这弟弟一身的病,性情也略有些古怪,便自觉呆的时间长了些,于是起身说道,“沈侍郎也累了,我也还要去看看元启,今日就先到这儿罢。他日得空,我再来拜访。”
沈子安也不留他,拱手客气了一番,便送他出了门。
夜幕下的奉天王城像是一只蛰伏在黑暗中的巨兽,庄严又可怖。偶有禁军手持火把前来巡逻,惊扰到了树梢上的乌鸦,宫殿之间便回荡着它们粗劣嘶哑的叫声,听得人背后发凉。顾玹于沈子安,就好像这无穷无尽的黑夜中的一盏烛灯。宫中之人千千万万形形色色,自己处于其中,虽说孑然一身,但好歹还有一个故人,得以相望。
可是直至月上西楼,顾玹也没有来。
沈子安在窗前站了一会儿,终究还是决意上床就寝。刚要转身,只听扑棱棱的一阵声响,就见一只小巧的青鸟落在了窗沿上。
这鸟眼熟的很,莫非“坊间传闻”又来了信?沈子安眼中一亮。
抓来一看,青鸟的腿上果然果然绑了一张叠好的纸条。沈子安将纸条取下,四下张望了一番,趁着没有人的功夫,手上一送,信鸟便又拍着翅膀消失在夜色之中。
“子安,数月未见,甚为想念。十五将至,我已备好石南花酒,可否前来一聚?”
沈子安将纸条折回原样,夹在案上书中,回想了一下信中内容,不由得靠在椅背上捂着嘴笑了起来。
“整天没个正形,不过一个月没见,何来数月之说?什么十五将至,怕是想喝酒又没人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