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将在天台山与我们相遇之事说了一番。又将如何入庙偷宝被捉之事陈述了一遍。
众人听得其所供之事与适才三济所讲的不符,于是又开始了低声的窃窃私语。
正要讲述如何认识三济时,却被三济厉声喝住,命其不许在此胡言乱语。并说道:“师父及众位同门,此人贼眉鼠眼,满口谎言,适才所言已是多处破绽百出,诸位万不可被其妖言所迷惑!”
三坤冷笑道:“他尚未说完,师兄何必如此紧张?不如待其将话说完,是真是假,师父及众位同门自有公论。可否?”
三济被这一番话抢白的不知如何回复,只得悻悻地退回了队列之中。
那和尚说道:“那一日,我被空闻召唤至北京住所,入门时,这位道长正在空闻和尚的茶室,于是我便在偏室等候。 至于二人所说的内容,我便不清楚了。”
“这位道长走后,空闻便将我唤去,言说在东岳庙内有一件宝物,乃是我佛门之物,命我将其取回。若能大功告成,则天台山慈恩寺方丈空缺,他可向佛协保举我出任方丈一职。”
“不料出师不利,被庙内值守的捉住。才有了适才所说的被扣之事。”
“我二人被空闻换回来之后,第二日一早,这位三济道长便又来到了空闻住所,直至下午方才离开。至于所说何事,我便不知了。”
说到此处,众人皆已明白了七八分。一片唏嘘声哗然而起。
三济见状,连忙向师父说道:“师父明鉴,我从未见过此人,也从未与空闻私下会过面。这分明就是三曜为求自保找来的串供之人。请师父还弟子一个清白!”
师父问道:“适才我问过你,现在再问你一遍。众位同门都推举你去东岳庙,你意下如何?”
“这,这,这,弟子以为师父明察秋毫,自能乾纲独断,此事非弟子所能决定。”
“众位弟子,我道门中人,历来讲究无为而治。但是也要能斩妖除魔!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欲望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可以扭曲掉人心,可以让人忘了做人的根本,丢掉了修道的初心!”
“在此之前,为师曾经给过你机会。只是想看看你是否能知错便改,不想你却自以为得逞,上蹿下跳,决意欲将三曜住持一位取而代之。”
“与佛家勾结,将道家拘魂符的破解之法私自泄与空闻,又命其操控魂魄掀起佛道之争,继而把事情闹大,以达到你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与不是!” 师父的话语越来越严厉,令人不寒而栗。
三济听罢,扑通跪倒于地,颤声说道:“师父明鉴,万不可被这妖人迷惑。弟子从未有过此等行径,请师父明察!”
三坤接话道:“师兄,你可敢对着老祖天师起誓么?”
“敢!有何不敢!老祖在上,六十七代弟子三济若是今日所言有假,叫我,叫我,叫我......” 说到此处,声音逐渐越来越小,尔后便身子一软,瘫倒在了地上。
道门弟子都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常人立誓尚且难逃其约,更何况是道家人对着祖师爷起誓,其份量可想而知。
是以若是做了亏心之事,定然不敢在祖师爷面前起誓,否则其应验之速,报应之快,较之常人更要快上许多。
随着师兄这一瘫软倒地,此事便已变得十分清晰明了。
人心只有一拳大小,最看不得的,便是身边同一起点的人突然赶到了自己的前面。 面对远方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人取得了成绩,多生羡慕之心。而对身边人则易生嫉妒怨恨。
人类的历史,几千年来,最难克服的便是心魔。为了一己私欲,可以做出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来。
原来此次事情的起因,皆因天师嘉奖而起。 而上次汇报十二具干尸之时,恰被三济听到。
于是便围绕这十二具干尸做起了文章。 先是联络到与我们之间有过过节的空闻,二人经过一番密谋,约定事成之后,定海珠归空闻所有,而自己则可借此接任东岳庙住持一职。
眼看已经大功告成之际,不想却功亏一篑。
起因却是天师闻听后极为震怒,便召罗水、罗青、罗名三人询问。罗水因为感激东岳庙将其救回之情,召集三人合力用圆光术将整件事情从头到尾一一还原。
如此一来,天师便联系佛协,将其中参与此事的天台山的那位和尚捆了来协助调查。 并详细向师父说明了原委。
而师父之所以秘而不宣,却是要三济眼看大功告成时,自己跳出来,用自己的石头砸自己的脚,也以免打草惊蛇,难以在众弟子面前还我清白。
想来师父此次真是煞费苦心,也难怪三坤那一晚不愿透露,原来是为了以防谋事不密,而被他人察觉。
此事之后,我仍是带领几位弟子返回东岳庙。
三济却因此事而被天师府公告除名,被逐出了正一派。尔后黯然离去,不知所踪。
回程的路上,我问山浩:“你怎么一开始就知道是三济所为的?”
山浩道:“我那晚确实曾经起夜,也确实看到有个人影从东侧一闪便消失不见了。看身影有点熟悉,却因没看清而不敢确认。”
“再加上山恒山娴如此信任他,我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那天在师公法堂,他上蹿下跳,句句在针对师父,又三句不离东岳庙,因此我便想诈他一诈,谁知一诈他就漏出了马脚。”
山娴听完忍不住对他伸出了两只大拇指,只恨不能把大脚趾伸出来了,赞道:“师兄真是明察秋毫,慧眼如炬,雁过拔毛!”
这一句把我们几个人都逗得哈哈大笑。这么多天的阴霾被一扫而光。只是却不知师父和天师要如何和佛协之间交涉了。
回到庙内后,走到后堂时,眼见得那房内的十二具干尸,却不知何时早已风化成了一堆堆灰烬。
回禀师父后,将风化之灰一堆堆收好,分坛装好,供奉在了大殿之上。
这一日,忽报有故人来访,进得门来,却是梅宗吾。
消失了许多年的梅老爷子!
众人听得其所供之事与适才三济所讲的不符,于是又开始了低声的窃窃私语。
正要讲述如何认识三济时,却被三济厉声喝住,命其不许在此胡言乱语。并说道:“师父及众位同门,此人贼眉鼠眼,满口谎言,适才所言已是多处破绽百出,诸位万不可被其妖言所迷惑!”
三坤冷笑道:“他尚未说完,师兄何必如此紧张?不如待其将话说完,是真是假,师父及众位同门自有公论。可否?”
三济被这一番话抢白的不知如何回复,只得悻悻地退回了队列之中。
那和尚说道:“那一日,我被空闻召唤至北京住所,入门时,这位道长正在空闻和尚的茶室,于是我便在偏室等候。 至于二人所说的内容,我便不清楚了。”
“这位道长走后,空闻便将我唤去,言说在东岳庙内有一件宝物,乃是我佛门之物,命我将其取回。若能大功告成,则天台山慈恩寺方丈空缺,他可向佛协保举我出任方丈一职。”
“不料出师不利,被庙内值守的捉住。才有了适才所说的被扣之事。”
“我二人被空闻换回来之后,第二日一早,这位三济道长便又来到了空闻住所,直至下午方才离开。至于所说何事,我便不知了。”
说到此处,众人皆已明白了七八分。一片唏嘘声哗然而起。
三济见状,连忙向师父说道:“师父明鉴,我从未见过此人,也从未与空闻私下会过面。这分明就是三曜为求自保找来的串供之人。请师父还弟子一个清白!”
师父问道:“适才我问过你,现在再问你一遍。众位同门都推举你去东岳庙,你意下如何?”
“这,这,这,弟子以为师父明察秋毫,自能乾纲独断,此事非弟子所能决定。”
“众位弟子,我道门中人,历来讲究无为而治。但是也要能斩妖除魔!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欲望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可以扭曲掉人心,可以让人忘了做人的根本,丢掉了修道的初心!”
“在此之前,为师曾经给过你机会。只是想看看你是否能知错便改,不想你却自以为得逞,上蹿下跳,决意欲将三曜住持一位取而代之。”
“与佛家勾结,将道家拘魂符的破解之法私自泄与空闻,又命其操控魂魄掀起佛道之争,继而把事情闹大,以达到你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与不是!” 师父的话语越来越严厉,令人不寒而栗。
三济听罢,扑通跪倒于地,颤声说道:“师父明鉴,万不可被这妖人迷惑。弟子从未有过此等行径,请师父明察!”
三坤接话道:“师兄,你可敢对着老祖天师起誓么?”
“敢!有何不敢!老祖在上,六十七代弟子三济若是今日所言有假,叫我,叫我,叫我......” 说到此处,声音逐渐越来越小,尔后便身子一软,瘫倒在了地上。
道门弟子都知道,举头三尺有神明。常人立誓尚且难逃其约,更何况是道家人对着祖师爷起誓,其份量可想而知。
是以若是做了亏心之事,定然不敢在祖师爷面前起誓,否则其应验之速,报应之快,较之常人更要快上许多。
随着师兄这一瘫软倒地,此事便已变得十分清晰明了。
人心只有一拳大小,最看不得的,便是身边同一起点的人突然赶到了自己的前面。 面对远方和自己毫不相关的人取得了成绩,多生羡慕之心。而对身边人则易生嫉妒怨恨。
人类的历史,几千年来,最难克服的便是心魔。为了一己私欲,可以做出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来。
原来此次事情的起因,皆因天师嘉奖而起。 而上次汇报十二具干尸之时,恰被三济听到。
于是便围绕这十二具干尸做起了文章。 先是联络到与我们之间有过过节的空闻,二人经过一番密谋,约定事成之后,定海珠归空闻所有,而自己则可借此接任东岳庙住持一职。
眼看已经大功告成之际,不想却功亏一篑。
起因却是天师闻听后极为震怒,便召罗水、罗青、罗名三人询问。罗水因为感激东岳庙将其救回之情,召集三人合力用圆光术将整件事情从头到尾一一还原。
如此一来,天师便联系佛协,将其中参与此事的天台山的那位和尚捆了来协助调查。 并详细向师父说明了原委。
而师父之所以秘而不宣,却是要三济眼看大功告成时,自己跳出来,用自己的石头砸自己的脚,也以免打草惊蛇,难以在众弟子面前还我清白。
想来师父此次真是煞费苦心,也难怪三坤那一晚不愿透露,原来是为了以防谋事不密,而被他人察觉。
此事之后,我仍是带领几位弟子返回东岳庙。
三济却因此事而被天师府公告除名,被逐出了正一派。尔后黯然离去,不知所踪。
回程的路上,我问山浩:“你怎么一开始就知道是三济所为的?”
山浩道:“我那晚确实曾经起夜,也确实看到有个人影从东侧一闪便消失不见了。看身影有点熟悉,却因没看清而不敢确认。”
“再加上山恒山娴如此信任他,我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觉得是自己想多了。”
“那天在师公法堂,他上蹿下跳,句句在针对师父,又三句不离东岳庙,因此我便想诈他一诈,谁知一诈他就漏出了马脚。”
山娴听完忍不住对他伸出了两只大拇指,只恨不能把大脚趾伸出来了,赞道:“师兄真是明察秋毫,慧眼如炬,雁过拔毛!”
这一句把我们几个人都逗得哈哈大笑。这么多天的阴霾被一扫而光。只是却不知师父和天师要如何和佛协之间交涉了。
回到庙内后,走到后堂时,眼见得那房内的十二具干尸,却不知何时早已风化成了一堆堆灰烬。
回禀师父后,将风化之灰一堆堆收好,分坛装好,供奉在了大殿之上。
这一日,忽报有故人来访,进得门来,却是梅宗吾。
消失了许多年的梅老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