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存便和父亲回了老宅,而目的,自然是去筹借借粮食。因为有了父亲的肯定回答,李存对于此行还是抱着很乐观的态度。
然而就在李存忙活着筹借粮食的时候,东京城内的另一处地方,一个针对他的阴谋也正在形成。
蔡鞗在父亲大人那里用完早饭,告退之后便回了自己的院子,到得书房,便有一人在此等候多时,见得他进来,便立刻从座椅上站起,恭敬的迎了上来。
“公子。”王玄中道。
蔡鞗径直的走到了主座旁,坐了下来,然后整了整身上的衣服,微微伸了伸手,便有婢女上前,端来了一碗消食的茶汤,触感温热,便端起来喝了一口,然后放下。
待婢女走后,蔡鞗微侧着身子倚在椅子的把手上,然后看了一眼仍旧恭敬的站在一旁的王玄中,然后问道:
“说吧。”
王玄中闻言,连忙点了点头,上前了半步,如实的回禀道:“刘庸现已不在京中。”
“哦?跑的还挺快的。”
蔡鞗的眉头挑了一下,道:“我记得他父亲似乎是在大理寺任职吧。”
“公子英明。”
王玄中恭维了一句,接着说:“刘庸之父刘平之先前任大理寺评事一职,不过他已于上月中旬离京,调任了广南西路的浔州,任平南县知县一职。”
“广南?知县?”蔡鞗有些好奇的念叨了两遍,“总不会是巧合吧!”
“果然什么都瞒不住公子。”王玄中点头道,“据大理寺的说法,是这刘平之在上月初主动去往吏部申请调任外郡的。因为是广南那等没有人愿意去的偏远之地,所以只是几日的功夫,侍郎左选便批准了他的请求,且将一应手续办理齐全。在文书下达的当日,他便匆忙出京,上任去了。”
大理寺评事是正八品,而知县则是七品,哪怕只是一个偏远州郡的下县,也要比区区评事高上半级的。
但是,那刘平之先前是大理寺的属官,是属于“在京人员”。而这年月天下绝大多数的官员挤破脑袋都想要从外郡调到东京,来“沐浴圣恩”、“瞻仰天颜”,自然,京中的一干官员们要比外郡州府的官员值钱上许多。
虽说皇宋自真宗以后,便一直摆脱不了冗官的现象,虽然先有庆历新政、后有熙宁变法,但恩荫制度一直存在,所以始终是没能将这一弊端彻除。到了今上即位之后,这种现象更为显著了。以至于,每一个差遣官缺之后,都有数倍于此的官员在盯着,拼命的争夺。
但这只是限于京中以及那些个发达地域的差遣,而那些偏远的州郡,如广南的西路、关西的熙河、蜀地的夔州等地,则鲜有人会去争夺。就如同后世,内地地区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都极为庞大,但若是换到新疆西藏这等偏远的地区,便很是寥落了。
以至于一些广南或者熙河几路的官员在任满之后,因为没人愿意来此赴任,使得朝廷派不出接任的官员,便只能让这些地方的官员在当地相互调任。许多人甚至在广南这些地方一待便是几十年,最后病死在任上的也不再少数。
这种情况传到京中之后,那些个官员们自然是更不愿意往那些地方去了。更是有许多人在得知自己有可能会被调往广南、熙河这些地方的时候,宁愿花费大把的金钱来疏通关系,也不愿意去赴任。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称病也是常有的。
如此恶性循环之下,那些偏远的州郡在一众官员的眼中,却是成了死亡之地。
所以,那刘平之的调任才会那般的容易与迅速。
“当日便出城赴任去了?还真是忠勤有佳啊!”蔡鞗似是嘲讽的说道。
按照常例,官员在接到调令之后,并不需要即刻赴任,还有着月余充足的时间来让他安顿家人、交接政务等事。如此常例下,那刘平之的举动便变显得很是突兀了。
“那刘平之出京的时候并非只身一人,而是携带者全家老小。”王玄中补充道。
“哦?跑的倒是干净。”蔡鞗冷哼一声,用屁股想也能想到那刘平之为何会突然之间离京去广南赴任的。
“办砸了差事,以为跑到广南的山沟沟里便能了事了?”蔡鞗一只手拿起茶汤,又喝了一口,然后冷笑着说道:“既然那么喜欢广南,就干脆一辈子都别回来了。”
以他的身份,想要让一个没有背景的绿袍小官在外郡呆上一辈子,不过只是一句话的事情罢了。更何况,那广南本就缺少官员,即便没有他的吩咐,能从那里调回东京或者别的地方的,又有几人?
“倒也是小瞧了那李存了。”说完刘庸,蔡鞗又说起了李存来。
“只是侥幸罢了。”王玄中在一旁附和道。
“哼!”蔡鞗闻言,重重的哼了一声。先前两次针对那李存,他其实并未他放在心上,毕竟在他看来,那李存只不过是一个随手可以捏死的蚂蚁罢了,用不着他出手,随便派上一个人便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李存被抓入开封府之后,便又一次的将这件事情给忘记了,因为在他看来,那李存是死定了。而广济仓一案之后的结果他也没有再去操心,毕竟只是区区一座官仓罢了,又怎会值得蔡太师的公子挂念?
至于情敌……开什么玩笑!那李存即便是喜欢茂德又如何?他凭什么和他去争夺?
在一千年后尚且讲究门当户对,在这个时代难道会有例外?
所谓公主嫁给了落魄书生的故事,也终究只是故事而已,哪里会有真的!
若不是昨日在新宋门外又一次见到那李存,蔡鞗恐怕已经把这个人给忘了。
只是这再见,却让蔡鞗惊讶之余,还有着怒意!
那是他未来的妻子,尚且许久才能见上一次,那李存又凭什么每日都能和茂德言笑甚欢?
嫉妒犹然而生。
王玄中将蔡鞗的神情看在眼中,他很清楚自己这位东主的想法,于是开口说道:“属下有一计策,可以除去那李存。”
(本章完)
然而就在李存忙活着筹借粮食的时候,东京城内的另一处地方,一个针对他的阴谋也正在形成。
蔡鞗在父亲大人那里用完早饭,告退之后便回了自己的院子,到得书房,便有一人在此等候多时,见得他进来,便立刻从座椅上站起,恭敬的迎了上来。
“公子。”王玄中道。
蔡鞗径直的走到了主座旁,坐了下来,然后整了整身上的衣服,微微伸了伸手,便有婢女上前,端来了一碗消食的茶汤,触感温热,便端起来喝了一口,然后放下。
待婢女走后,蔡鞗微侧着身子倚在椅子的把手上,然后看了一眼仍旧恭敬的站在一旁的王玄中,然后问道:
“说吧。”
王玄中闻言,连忙点了点头,上前了半步,如实的回禀道:“刘庸现已不在京中。”
“哦?跑的还挺快的。”
蔡鞗的眉头挑了一下,道:“我记得他父亲似乎是在大理寺任职吧。”
“公子英明。”
王玄中恭维了一句,接着说:“刘庸之父刘平之先前任大理寺评事一职,不过他已于上月中旬离京,调任了广南西路的浔州,任平南县知县一职。”
“广南?知县?”蔡鞗有些好奇的念叨了两遍,“总不会是巧合吧!”
“果然什么都瞒不住公子。”王玄中点头道,“据大理寺的说法,是这刘平之在上月初主动去往吏部申请调任外郡的。因为是广南那等没有人愿意去的偏远之地,所以只是几日的功夫,侍郎左选便批准了他的请求,且将一应手续办理齐全。在文书下达的当日,他便匆忙出京,上任去了。”
大理寺评事是正八品,而知县则是七品,哪怕只是一个偏远州郡的下县,也要比区区评事高上半级的。
但是,那刘平之先前是大理寺的属官,是属于“在京人员”。而这年月天下绝大多数的官员挤破脑袋都想要从外郡调到东京,来“沐浴圣恩”、“瞻仰天颜”,自然,京中的一干官员们要比外郡州府的官员值钱上许多。
虽说皇宋自真宗以后,便一直摆脱不了冗官的现象,虽然先有庆历新政、后有熙宁变法,但恩荫制度一直存在,所以始终是没能将这一弊端彻除。到了今上即位之后,这种现象更为显著了。以至于,每一个差遣官缺之后,都有数倍于此的官员在盯着,拼命的争夺。
但这只是限于京中以及那些个发达地域的差遣,而那些偏远的州郡,如广南的西路、关西的熙河、蜀地的夔州等地,则鲜有人会去争夺。就如同后世,内地地区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都极为庞大,但若是换到新疆西藏这等偏远的地区,便很是寥落了。
以至于一些广南或者熙河几路的官员在任满之后,因为没人愿意来此赴任,使得朝廷派不出接任的官员,便只能让这些地方的官员在当地相互调任。许多人甚至在广南这些地方一待便是几十年,最后病死在任上的也不再少数。
这种情况传到京中之后,那些个官员们自然是更不愿意往那些地方去了。更是有许多人在得知自己有可能会被调往广南、熙河这些地方的时候,宁愿花费大把的金钱来疏通关系,也不愿意去赴任。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称病也是常有的。
如此恶性循环之下,那些偏远的州郡在一众官员的眼中,却是成了死亡之地。
所以,那刘平之的调任才会那般的容易与迅速。
“当日便出城赴任去了?还真是忠勤有佳啊!”蔡鞗似是嘲讽的说道。
按照常例,官员在接到调令之后,并不需要即刻赴任,还有着月余充足的时间来让他安顿家人、交接政务等事。如此常例下,那刘平之的举动便变显得很是突兀了。
“那刘平之出京的时候并非只身一人,而是携带者全家老小。”王玄中补充道。
“哦?跑的倒是干净。”蔡鞗冷哼一声,用屁股想也能想到那刘平之为何会突然之间离京去广南赴任的。
“办砸了差事,以为跑到广南的山沟沟里便能了事了?”蔡鞗一只手拿起茶汤,又喝了一口,然后冷笑着说道:“既然那么喜欢广南,就干脆一辈子都别回来了。”
以他的身份,想要让一个没有背景的绿袍小官在外郡呆上一辈子,不过只是一句话的事情罢了。更何况,那广南本就缺少官员,即便没有他的吩咐,能从那里调回东京或者别的地方的,又有几人?
“倒也是小瞧了那李存了。”说完刘庸,蔡鞗又说起了李存来。
“只是侥幸罢了。”王玄中在一旁附和道。
“哼!”蔡鞗闻言,重重的哼了一声。先前两次针对那李存,他其实并未他放在心上,毕竟在他看来,那李存只不过是一个随手可以捏死的蚂蚁罢了,用不着他出手,随便派上一个人便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所以李存被抓入开封府之后,便又一次的将这件事情给忘记了,因为在他看来,那李存是死定了。而广济仓一案之后的结果他也没有再去操心,毕竟只是区区一座官仓罢了,又怎会值得蔡太师的公子挂念?
至于情敌……开什么玩笑!那李存即便是喜欢茂德又如何?他凭什么和他去争夺?
在一千年后尚且讲究门当户对,在这个时代难道会有例外?
所谓公主嫁给了落魄书生的故事,也终究只是故事而已,哪里会有真的!
若不是昨日在新宋门外又一次见到那李存,蔡鞗恐怕已经把这个人给忘了。
只是这再见,却让蔡鞗惊讶之余,还有着怒意!
那是他未来的妻子,尚且许久才能见上一次,那李存又凭什么每日都能和茂德言笑甚欢?
嫉妒犹然而生。
王玄中将蔡鞗的神情看在眼中,他很清楚自己这位东主的想法,于是开口说道:“属下有一计策,可以除去那李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