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与朱标之后又聊了一些,最后只能无奈地选择与朱云峰进行一次坦诚的交流。

  没有办法。

  这是个无解的问题。

  你想通过后世的科技快速地发展起来,那么就绕不开朱云峰。

  朱云峰有选择与他们合作还是不合作的权力。

  他们没有。

  所以这里面的底层逻辑就是从一开始双方的地位就不平定,甚至可以说朱元璋父子属于人家可有可无的角色。

  没有他们,不影响人家的生活。有了他们,人家可以从中牟利。

  但如果他们想要试图控制朱云峰,让他当自己的牛马打工人,那人家也有的是办法和手段。

  最直接的策略就是不合作,把石碑一搬,当他们从未出现过。如此主动权天然掌握在朱云峰手里,而不是在他们这边。

  因此朱元璋他们在考虑到这件事的时候,就只能叹息一声。

  这个老朱家后人似乎聪明得有些过分。

  最离谱的是这个问题其实不是朱元璋想到的,他当皇帝惯了,发号施令也惯了,本能想对朱云峰指手画脚,根本就没有想过这其中的关节。

  直到朱棣后来也被朱云峰揍过,接着他们被朱云峰安排进局子,回来后先是态度转变,又是各种合作共赢的暗示,而他发现自己无能为力之后,才让朱元璋意识到了这其中的问题所在。

  所以这里面的逻辑还是朱云峰暗示给他的,自己的一切都被朱云峰给操纵着,包括让他进局子,给他讲现代的力量有多强大,想糊弄过去都不行。

  “那便如此吧。”

  朱元璋站起身道:“今天那小子还在跟我说什么合则两利呢,想来他也明白咱们的处境,那就不做那些弯弯绕绕,直接与他挑明,话说开了,很多事情倒也好办。”

  “嗯。”

  朱标说道:“父亲饿了吧,我现在就让御膳房那边准备吃的。”

  “你这话提醒了我,让御膳房先给你娘送去。”

  朱元璋摇摇头道:“咱们俩大男儿,饿会肚子倒也没什么,你昨晚上一夜没休息,就先去睡一会儿,我去看看奏折,等御膳房把吃食送来了再喊你。”

  “谢谢父亲。”

  朱标打了个哈欠,从椅子上站起来。

  朱元璋不说还好,一说就感觉眼睛都快睁不开了,脑子晕乎乎的,毕竟他跟马皇后一样,昨晚上到现在也是一夜没睡,一直担惊受怕。

  看着朱标离开,朱元璋就出了书房,召来毛骧,让他把李善长和李文忠叫来。

  对于朱元璋来说,一天的时间其实是比较有规律的,早上四五点起来,稍微洗漱之后就去午门外开早朝听政。

  早朝结束就会上早课,看看书,增长一下学识,或者批阅几份奏折。

  到六七点的时候就吃个早饭,然后准备召见一些大臣来乾清宫,讨论政策议题,并且会把今天要商量的东西准备好。

  到上午七点至十一点基本上都是和各部门的负责人碰头,如左右丞相,中书省左丞相,大都督府大都督,通政司通政使,六部尚书等等,太子会在一旁监国参政。

  到中午的时候会休息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下午继续召见大臣开会,到傍晚五点左右才会散散步,或者召见皇子考校一番。

  晚上六七点以后,依旧处理政务,批阅奏折,直到差不多十点多钟,要么去找马皇后聊聊天,要么和今天翻牌子的妃子侍寝,然后到十一点至十二点左右就睡觉。

  基本上每天也就睡五六个小时,但他精力却非常旺盛,几乎能够把所有的政务全部处理完,可以说是标准的工作狂。

  不过最近这段时间却是不同。

  因为十多天前,也就是九月二十四日占城国来进贡,胡惟庸等人不报告朱元璋,朱元璋知道这件事情后非常生气,就把中书省的胡惟庸等人大骂了一顿。

  胡惟庸和汪广洋是左右丞相,也是中书省的长官,现在大明还不是后来那个内阁时期,而是中书省时期。

  这个时期的中书省权力非常大,总领全国政务,六部也归中书省管,中书省的长官左右丞相可以说是权倾朝野,左丞相胡惟庸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眼下大明这边是十月份,按照的是农历。朱云峰那边是十一月份,按照的是阳历。所以时间上正处于胡惟庸案爆发的前夕。

  现在胡惟庸由于占城使者的事件被朱元璋斥责了一番,结果胡惟庸和汪广洋把责任推给了礼部,礼部尚书朱梦炎就说是中书省的问题,不关他的事。

  双方互相推诿责任,让朱元璋更加愤怒,就把他们暂时先关押了起来还没处理。

  按照往常时候,朱元璋会叫左丞相胡惟庸、右丞相汪广洋、宣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通政使曾秉正、御史大夫陈宁以及六部尚书等人来乾清宫大殿,聊聊今天政务问题。

  但胡惟庸和汪广洋的事情爆发后,他就再也没有召过他们,并且也没有处置他们,目前中书省的政务全都他一个人干。

  即便讨论政务,也是叫来其余大臣来,胡惟庸和汪广洋就当做没这俩人。

  历史上在这件事上朱元璋倒也没有一直揪着不放,只是把礼部涉事官员杀了,没几天就把胡惟庸和汪广洋等人放了出来。

  可也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朱元璋就开始对胡惟庸等人起疑心。

  于是在十二月份先赐死汪广洋,到洪武十三年初就以胡惟庸谋反为由开始了明初第一大案——胡惟庸案。

  现在正处于朱元璋关押胡惟庸和汪广洋的时间关口,眼下朱元璋倒不一定已经想到了要处理左丞相胡惟庸和右丞相汪广洋,然后废除丞相加强中央集权。

  只是他听朱云峰说过,他后来会杀了胡惟庸等人,因此有了一些想法。

  很快。

  过了大概两刻钟左右,李善长和李文忠就过来了。

  这两人一个目前是平章军国事总理中书省,一个以参赞军国事总理大都督府,是名义上的政、军最高长官。

  只是李善长年纪渐长,对国事不再那么关心,虽名义上是中书省最高长官却并不插手具体事务。而汪广洋又是个随波逐流的人,以至于胡惟庸在中书省坐大。

  二人过来之后,坐在乾清宫正殿龙椅上正在批阅奏折的朱元璋停下了手中的毛笔,俯瞰着下面二人。

  他们进入殿内,向朱元璋拱手行礼道:“参见陛下。”

  没有下跪。

  因为在洪武四年十二月壬寅,朱元璋鉴于“军民行礼,尚循胡俗,饮宴行酒,多以跪拜为礼”,乃令中书省和礼部定官民揖拜礼。

  主管官员遵令定出相应制度,于是“一切胡礼悉禁勿用”。

  不过这也就是在朱元璋规则制定者面前,下面的官员们见到上级官员该跪还是得跪。

  究其原因,在于朱元璋生于元末,南宋灭亡多年,没见过宋人的礼节,只见过蒙古人无时无刻要求汉人下跪。以为天然如此,于是继承了蒙元的跪奏制度。

  大明刚建国的时候,《大明会典》规定:君臣议政之时,“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

  因此最开始的时候,大明还是照搬了元朝的下跪礼。结果到了洪武四年,朱元璋这才知道在宋朝以前,下级见上级是不用下跪的,便才改了过来。

  但问题是下跪礼从元朝到现在一百多年根深蒂固,加上新朝跪礼已经实行四年,百官都已经习惯了,再改过来,下级官员或许满意,可那些享受别人下跪的上级官员可就不乐意了。

  结果就是在朱元璋这个规则制定者面前大家遵守规则,除了特别大的祭祀活动需要跪拜以外,其余时候就向朱元璋拱拱手就行。

  到了下面面对那些下级官员,他们这些高官反而享受跪拜特权,以至于陋习延续到了清末。

  此刻二人拱手,朱元璋点点头道:“免礼。”

  “陛下。”

  李文忠是朱元璋外甥,等朱元璋说完免礼后就马上开口关心道:“听闻早上的时候乾清宫外塌方了,没伤到陛下吧。”

  朱元璋笑道:“无妨,只是小事,你看朕不是好好的吗?”

  李文忠看过去,虽然离得远,但还是看到了朱元璋被朱云峰揍的熊猫眼,脸颊也青一块紫一块,一时大骇道:“陛下,这身上不是有伤吗?”

  李善长也颇为惊讶地看着他。

  “小伤,无大碍,与朕当年出生入死的时候差远了。”

  朱元璋摆摆手。

  他就知道会引起二人的注意,便马上转移话题道:“好了,不说这个。今日召你们过来,不谈政事,是有别的事情要说,你们先坐下吧。”

  正殿两侧设有椅子,因为平时朱元璋要求百官按照宋朝礼仪,在乾清宫议事的时候,大家拱手行完礼,朱元璋都会让他们坐下,所以就常设那种太师椅,方便大家坐着聊天。

  “谢陛下。”

  李善长跟李文忠就一左一右坐了下来。

  等他们坐下之后,朱元璋才说道:“让你们来,是想说说胡惟庸的事。”

  他沉吟道:“朕听说胡惟庸在中书省专横跋扈,独断专行,国家事务,他想上报就上报,不想上报就不报,连朕这个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这话吓坏了李善长,连忙从椅子上站起来恭敬说道:“陛下言重了,胡惟庸纵使胆大包天,又哪里敢这般,这次事情的确是礼部没有按照规章执行,中书省根本不知道此事。平日里大小政务臣和文忠一直在审核评议,加之很多事情都已经送去了通政司,很多时候都直接绕开了中书省,他们完全是不知情的啊。”

  “原来如此。”

  朱元璋点点头道:“那罪责就在礼部,自礼部尚书以下,涉事官员都斩了,胡惟庸和汪广洋就放了吧。”

  “是,陛下。”

  李善长汗流浃背,却依旧站着,不敢坐下。

  见此朱元璋笑了笑道:“好了,先坐下吧。今天政务朕就先不聊了,你们进来的时候也看到了外面的大坑,你们觉得如何?”

  李善长眼珠子转了转道:“工部难辞其咎,当问责,且应火速让工部对大坑进行修补。”

  “算了,与工部无关。”

  朱元璋就想了想说道:“这皇宫乃是朕当年做吴王时亲自督建的,主持建造的诚意伯都死了四年了,与现在的工部又有何干系?”

  很多人都说朱元璋嗜杀,但其实他杀人的时候还是比较讲道理。

  比如杀礼部官员是因为他觉得礼部没有做到位,接待占城使者是他们的职责,职责没有履行酿成了外交事故,该杀。

  还有胡惟庸相权过大,他要加强皇权,就炮制了胡惟庸案。

  后面的空印案、郭桓案和蓝玉案也都各有理由,要么是感觉权力被冒犯到,要么是杀贪官污吏,要么是给孙子铺路。

  而现在杀工部官员就没什么道理了。

  因为南京故宫并不是工部建造,当时都没有工部,是他在当吴王的时候亲自督工,由刘伯温主持修建。

  虽然皇宫后面又修了许多建筑,但包括乾清宫在内的整体轮廓是他那个时候建的,现在刘伯温都死了四年多了,去问责现在的工部确实比较离谱。

  所以今天心情还不错,就先杀几个礼部官员助助兴,工部官员就放他们一马。

  “陛下英明。”

  李善长深知保身之道,马上顺着杆说道:“那就先填埋修补一番。”

  “这坑朕觉得放在那有大用,修补就不必了。”

  朱元璋摇摇头道:“朕打算修缮一番,做个小地宫,待会让工部派人来做吧。”

  “是。”

  李善长不敢问为什么朱元璋要做个地宫出来,他只知道皇帝这么说,他就得这么听。

  “今天有其余大事否,北元那边还有何动静?”

  朱元璋又问。

  “回陛下,今天.......”

  李善长与李文忠就把今天要谈的政务还有军事方面与朱元璋交谈了一阵。

  一直到中午御膳房那边送来食物,才算是结束了今天的会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地窖里的朱元璋,地窖里的朱元璋最新章节,地窖里的朱元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