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修建的华长城是古北口北部的第一道军事防线,是万里长城中最坚固最雄伟的一段。从西边至东边依次为八大楼子长城、黄峪沟长城、卧虎山长城、万寿山长城、蟠龙山长城、五里坨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
长达40多公里的长城线上,有敌楼烽火台172座,烟墩14座,建立了16个关口;3个水关长城;6个关城;以及三个瓮城;还有许多卫、所、堡分布在外围。卧虎山长城段有长城历史上罕见的姊妹楼长城;有长城历史上跨度最长的水关长城。
同时,位于华长城南面,从西八大楼子至东司马台长城全长20公里构成古北口的第二道军事防线。国初时有大将在此重修古北口关城,设置东、南、北三门防守,并在北齐长城基础上砌石块,增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后来逐渐形成了古北口著名的双长城,比齐长城上至今仍然保留着著名的大花楼烽火台,并有七个著名的关口,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和防护作用。
只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加上一个注释:落寞。
随着时间的流逝,数十年风风雨雨下来,风沙侵袭,时光雕刻。缺少足够资金维护的长城关城都面临着或大或小的缺漏。
近百里,无数关城的维护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对于财政不宽裕的华朝而言,国朝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大修过了。这样的情况下,古北口长城就出现了许多缺漏。
这些缺漏,朝廷并不是不知道。而是无力,朝廷的军费要面对的是九边军镇,千里长城。古北口虽然重要,但下拨的银两在经过军官的挪用贪墨后,能够用到城墙上的银子也只能给关城修修了,那些散漫在野外的长城的确无力。
而这些,就改了塞外民族的机会。
此刻,五千女真铁骑奔向古北口长城。他们在茫茫野外中沉默行进,在这盛夏战马还未肥壮的时候,五千女真却是十分准确地找到了道路,而且……更加准确地找到了一处较大的缺漏。
很快,几匹战马套上了绳索,绳索的一头套住了城墙。随后几匹健马的骑士纷纷下令,战马一冲,城墙轰然倒塌。
五千余骑滚滚入关。(
翌日,紫禁城。
一骑快马奔入燕京城,写着金牌急脚字号的快马丝毫不顾燕京城街头上无数子民。也不管自己会不会猜到哪家的王子侯孙,这位骑士目光直直盯着枢密院的署衙。
随后,一个震惊燕京城的消息传了出来。
“建奴进犯古北口,建奴进犯古北口!数千铁骑入关,官军不敌败退残守关城。燕京危急,燕京危急!”
轰隆的。
如同平静的湖水之中突然掷入了一个巨石,整个燕京再也无法平静了。
果然,随后更遥远的辽镇也传来了紧急军情。建奴主力来袭,兵马两万长驱直入,而随后,古北口来了后续增援,六千蒙古仆从军随后进入。
面对如此紧急的军事,朝廷似乎爆发出了罕见的效率。枢密院首先传令燕京三大营开始编练,但燕京三大营里面的二十万大军早就成了花架子,根本不堪使用。
虽如此,东府还是很配合地召集了在京的所有勋贵。这些文官武勋,因勋贵一般都是靠着军功升上来的。故而,大多数的勋贵都是知晓军事的。想要让三大营发力,就必须协调好这些京中勋贵的关系。
于是东府一个个谈话,好歹成效不错,以保国公华安澜,永城侯岑峥,汝南侯乐辉名,平伯成宁谡,成安伯赵任匡等一公两候三伯组成的阵营进入了三大营开始操练。而其中,尤其让人品味的是华仪柳作为福王世子,竟然在陈彦鹏的陪伴下进入了三大营历练,虽然只是监军而非领军,但其中透露出来的意味还是让所有人都感触到了其中不同。
京营虽然重新被训练了起来开始准备防守,但燕京城靠着这帮子大爷兵还真没把握。这个紧要关头,连古北口都能被攻破,谁还会相信空额过半,战力堪忧的京营兵?
帝国,必须拿出最强力的准备了。
于是东西二府迅速配合地开始调用边军,作为帝国唯一保持了强盛战斗力的部队,也唯有边军才能硬抗这支从北疆突袭而来的女真铁骑了。
算算距离,那现在又有谁能救援燕京?
辽镇且不提,这里距离京畿虽然近,却需要正面面对强大的女真主力根本无力回援。甚至,经过两年前锦州一战,辽镇到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自保都未必有足,哪里还有余力来驰援燕京?
这样一来,显然就只能指望山西三镇了。
更何况,现在对于东府而言,最能指挥得动的,同样也是山西三镇。大同,宣府,山西三镇边军可以说是帝国而今最能够用得上,也是兵力最充足的一个边军体系。
面对危急的燕京局势,东府和西府终于联名奏请天子,请令天下兵马勤王。天子顺从了,下达了勤王的诏令。
但等天子的口令变成诏令的时候,勤王的目标就只余下了山东总兵官周荃,大同镇总兵官陆禅,太原镇总兵官黄德章,宣府镇总兵官陈柏秀。
虽然勤王诏令上说的很清楚,现在军情危急,必须要将最右战斗力最方便的兵马招入燕京勤王。
但……为何河南兵马却被无视了。而三大营中,最有军事经验的华言徽却也被排除在外?
没有人问。只有大同镇总兵陆禅光明正大地领军三万出镇居庸关,随后陆禅亲自率领主力一万七千人迎战。
同时,宣大总督率领太原镇总兵官黄德章和宣府镇总兵官陈柏秀进入紫荆关停驻,主力开拔向山海关。
此时天津。
宣抚司官署,苏默坐在桌子前,面对一窝的公文陷入了沉思。来自苏氏的情报系统已经开始发力,不断地索取着最近的关键消息。
甚至,苏默还放低了敏感度。也就是下面人上传消息时的筛选,将一些看起来无甚价值的消息也都送了过来。
苏默将所有情报开始汇总,一条条信息筛选,但苏默依旧没有得到有价值的东西。
甚至,苏氏已经有许多优秀的谍报特工失去联系。也许是他们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安全而主动断掉了联系,更加可能的,却是敌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刻意做了反细作的工作。
而苏氏对北方的情报工作一向都是盲点,尤其是古北口,那里倒是有听说晋商的商队能出现,但苏默的探子想要伪装成商人,极难。想要当汉奸,那也得有晋商这样的特殊标记啊,不是谁都能冒充汉奸的……
虽然只是做特工。
苏默叹了口气,没有从请报上得到有价值的消息。苏默就只能从公开的消息中选择判断,另外一旁,颜起捧着来自燕京的公文,没有打扰苏默的思考。
稍待,苏默倒是主动发现了颜起。
招呼了一声,苏默接过了公文,扫了几眼。这是京师对天津卫的安排,补充粮秣,提供板甲和弓弩,要求天津卫做好后勤准备工作。以及……嗯,不要添乱。
苏默凝眉,良久问道:“船队准备得怎么样,东江镇那里有没有回应?”
颜起的表情有些怪异,随后,轻声道:“东江镇那里,有些异常。”
“哦?”苏默疑声道:“是哪里做得不够好吗,那个地方分外关键。东江镇又被朝廷疏忽了良久,我们这次代人受过,就算受着委屈也不太在意。你去和祁东聊聊,不要有抵抗情绪。回头,我为他叙功。”
祁东就是张祁东,是此次苏默过去负责和东江镇接触的人。新科进士,为苏默幕府的参议官,在外事部任职。
东江镇地处平壤椴岛。辖区理论上包括辽河以东的沦陷区,实际拥有渤海各岛,旅顺堡,宽奠堡,以及朝鲜境内的铁山、昌城等据点。
作为当年苏护时代大将毛文龙创立的海外重镇,东江镇的存在可以说保持了帝国对自己属国朝鲜的有力影响力,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在东江镇驻军控制属国且钳制了东北大敌建奴,使其不得权力进攻国内,而必须防备着东江镇。
甚至,在建奴为了解决东江镇后患而发动万余铁骑主力进攻的时候,东江镇依旧坚守朝鲜,将朝鲜王室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硬是稳了下来。不说后来朝鲜王室怎么翻脸不认人,就说东江镇的存在,绝对是攻略辽东不可缺失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极重要的一环。
故而,苏默早早派出新科进士出身的张祁东出使东江镇,就是想要提早布局。只不过,作为当年苏护时代打下基础的东江镇,在苏护死后就彻底沦落成了谁也不管的地步。不仅朝廷没有援助,就连普通的官员流动也不予实施,直接拒绝承认东江镇的建制。
这等于是断了东江镇的粮饷和根基,苏默不知道二十年来东江镇是怎么维持过去的。但他清楚,朝鲜海域有过一股十分强大的海匪,这些人船坚炮利,而且极为凶悍,视死如归,若有冒犯惹怒的,直接血洗仇家。故而周遭所有海商都颇为惧怕,宁愿出血割肉,买个平安。
长达40多公里的长城线上,有敌楼烽火台172座,烟墩14座,建立了16个关口;3个水关长城;6个关城;以及三个瓮城;还有许多卫、所、堡分布在外围。卧虎山长城段有长城历史上罕见的姊妹楼长城;有长城历史上跨度最长的水关长城。
同时,位于华长城南面,从西八大楼子至东司马台长城全长20公里构成古北口的第二道军事防线。国初时有大将在此重修古北口关城,设置东、南、北三门防守,并在北齐长城基础上砌石块,增强长城的防御能力。后来逐渐形成了古北口著名的双长城,比齐长城上至今仍然保留着著名的大花楼烽火台,并有七个著名的关口,起到了重要的保护和防护作用。
只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加上一个注释:落寞。
随着时间的流逝,数十年风风雨雨下来,风沙侵袭,时光雕刻。缺少足够资金维护的长城关城都面临着或大或小的缺漏。
近百里,无数关城的维护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对于财政不宽裕的华朝而言,国朝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大修过了。这样的情况下,古北口长城就出现了许多缺漏。
这些缺漏,朝廷并不是不知道。而是无力,朝廷的军费要面对的是九边军镇,千里长城。古北口虽然重要,但下拨的银两在经过军官的挪用贪墨后,能够用到城墙上的银子也只能给关城修修了,那些散漫在野外的长城的确无力。
而这些,就改了塞外民族的机会。
此刻,五千女真铁骑奔向古北口长城。他们在茫茫野外中沉默行进,在这盛夏战马还未肥壮的时候,五千女真却是十分准确地找到了道路,而且……更加准确地找到了一处较大的缺漏。
很快,几匹战马套上了绳索,绳索的一头套住了城墙。随后几匹健马的骑士纷纷下令,战马一冲,城墙轰然倒塌。
五千余骑滚滚入关。(
翌日,紫禁城。
一骑快马奔入燕京城,写着金牌急脚字号的快马丝毫不顾燕京城街头上无数子民。也不管自己会不会猜到哪家的王子侯孙,这位骑士目光直直盯着枢密院的署衙。
随后,一个震惊燕京城的消息传了出来。
“建奴进犯古北口,建奴进犯古北口!数千铁骑入关,官军不敌败退残守关城。燕京危急,燕京危急!”
轰隆的。
如同平静的湖水之中突然掷入了一个巨石,整个燕京再也无法平静了。
果然,随后更遥远的辽镇也传来了紧急军情。建奴主力来袭,兵马两万长驱直入,而随后,古北口来了后续增援,六千蒙古仆从军随后进入。
面对如此紧急的军事,朝廷似乎爆发出了罕见的效率。枢密院首先传令燕京三大营开始编练,但燕京三大营里面的二十万大军早就成了花架子,根本不堪使用。
虽如此,东府还是很配合地召集了在京的所有勋贵。这些文官武勋,因勋贵一般都是靠着军功升上来的。故而,大多数的勋贵都是知晓军事的。想要让三大营发力,就必须协调好这些京中勋贵的关系。
于是东府一个个谈话,好歹成效不错,以保国公华安澜,永城侯岑峥,汝南侯乐辉名,平伯成宁谡,成安伯赵任匡等一公两候三伯组成的阵营进入了三大营开始操练。而其中,尤其让人品味的是华仪柳作为福王世子,竟然在陈彦鹏的陪伴下进入了三大营历练,虽然只是监军而非领军,但其中透露出来的意味还是让所有人都感触到了其中不同。
京营虽然重新被训练了起来开始准备防守,但燕京城靠着这帮子大爷兵还真没把握。这个紧要关头,连古北口都能被攻破,谁还会相信空额过半,战力堪忧的京营兵?
帝国,必须拿出最强力的准备了。
于是东西二府迅速配合地开始调用边军,作为帝国唯一保持了强盛战斗力的部队,也唯有边军才能硬抗这支从北疆突袭而来的女真铁骑了。
算算距离,那现在又有谁能救援燕京?
辽镇且不提,这里距离京畿虽然近,却需要正面面对强大的女真主力根本无力回援。甚至,经过两年前锦州一战,辽镇到现在都没有恢复过来,自保都未必有足,哪里还有余力来驰援燕京?
这样一来,显然就只能指望山西三镇了。
更何况,现在对于东府而言,最能指挥得动的,同样也是山西三镇。大同,宣府,山西三镇边军可以说是帝国而今最能够用得上,也是兵力最充足的一个边军体系。
面对危急的燕京局势,东府和西府终于联名奏请天子,请令天下兵马勤王。天子顺从了,下达了勤王的诏令。
但等天子的口令变成诏令的时候,勤王的目标就只余下了山东总兵官周荃,大同镇总兵官陆禅,太原镇总兵官黄德章,宣府镇总兵官陈柏秀。
虽然勤王诏令上说的很清楚,现在军情危急,必须要将最右战斗力最方便的兵马招入燕京勤王。
但……为何河南兵马却被无视了。而三大营中,最有军事经验的华言徽却也被排除在外?
没有人问。只有大同镇总兵陆禅光明正大地领军三万出镇居庸关,随后陆禅亲自率领主力一万七千人迎战。
同时,宣大总督率领太原镇总兵官黄德章和宣府镇总兵官陈柏秀进入紫荆关停驻,主力开拔向山海关。
此时天津。
宣抚司官署,苏默坐在桌子前,面对一窝的公文陷入了沉思。来自苏氏的情报系统已经开始发力,不断地索取着最近的关键消息。
甚至,苏默还放低了敏感度。也就是下面人上传消息时的筛选,将一些看起来无甚价值的消息也都送了过来。
苏默将所有情报开始汇总,一条条信息筛选,但苏默依旧没有得到有价值的东西。
甚至,苏氏已经有许多优秀的谍报特工失去联系。也许是他们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加安全而主动断掉了联系,更加可能的,却是敌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刻意做了反细作的工作。
而苏氏对北方的情报工作一向都是盲点,尤其是古北口,那里倒是有听说晋商的商队能出现,但苏默的探子想要伪装成商人,极难。想要当汉奸,那也得有晋商这样的特殊标记啊,不是谁都能冒充汉奸的……
虽然只是做特工。
苏默叹了口气,没有从请报上得到有价值的消息。苏默就只能从公开的消息中选择判断,另外一旁,颜起捧着来自燕京的公文,没有打扰苏默的思考。
稍待,苏默倒是主动发现了颜起。
招呼了一声,苏默接过了公文,扫了几眼。这是京师对天津卫的安排,补充粮秣,提供板甲和弓弩,要求天津卫做好后勤准备工作。以及……嗯,不要添乱。
苏默凝眉,良久问道:“船队准备得怎么样,东江镇那里有没有回应?”
颜起的表情有些怪异,随后,轻声道:“东江镇那里,有些异常。”
“哦?”苏默疑声道:“是哪里做得不够好吗,那个地方分外关键。东江镇又被朝廷疏忽了良久,我们这次代人受过,就算受着委屈也不太在意。你去和祁东聊聊,不要有抵抗情绪。回头,我为他叙功。”
祁东就是张祁东,是此次苏默过去负责和东江镇接触的人。新科进士,为苏默幕府的参议官,在外事部任职。
东江镇地处平壤椴岛。辖区理论上包括辽河以东的沦陷区,实际拥有渤海各岛,旅顺堡,宽奠堡,以及朝鲜境内的铁山、昌城等据点。
作为当年苏护时代大将毛文龙创立的海外重镇,东江镇的存在可以说保持了帝国对自己属国朝鲜的有力影响力,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在东江镇驻军控制属国且钳制了东北大敌建奴,使其不得权力进攻国内,而必须防备着东江镇。
甚至,在建奴为了解决东江镇后患而发动万余铁骑主力进攻的时候,东江镇依旧坚守朝鲜,将朝鲜王室摇摇欲坠的统治地位硬是稳了下来。不说后来朝鲜王室怎么翻脸不认人,就说东江镇的存在,绝对是攻略辽东不可缺失的部分,也可以说是极重要的一环。
故而,苏默早早派出新科进士出身的张祁东出使东江镇,就是想要提早布局。只不过,作为当年苏护时代打下基础的东江镇,在苏护死后就彻底沦落成了谁也不管的地步。不仅朝廷没有援助,就连普通的官员流动也不予实施,直接拒绝承认东江镇的建制。
这等于是断了东江镇的粮饷和根基,苏默不知道二十年来东江镇是怎么维持过去的。但他清楚,朝鲜海域有过一股十分强大的海匪,这些人船坚炮利,而且极为凶悍,视死如归,若有冒犯惹怒的,直接血洗仇家。故而周遭所有海商都颇为惧怕,宁愿出血割肉,买个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