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6月间,仁国的华东区域发生了特大水灾。
仁国共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水灾,5个省、自治区发生严重水灾。
灾害最重、损失最大的是遭到洪水侵袭的安上和江中两省。
据当时初步统计,安上全省受灾人口达48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近70%,因灾死亡26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30多万公顷,各项直接经济损失失近70亿仁币。
江中全省受灾人口达42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2%,因灾死亡16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0万公顷,各项直接经济损失90亿仁币。200万无家可归的灾民在淮河大堤上搭起了一眼望不到头的临时帐棚。
灾民患肠道疾病和疟疾等传染病,大量的公路、桥梁等设施急需修复。
完成上述救灾任务,需要两亿多“漂亮”元和各种物资器材。
水灾灾情发生后,1991年7月11日,“救灾紧急呼吁”新闻发布会在北境召开,仁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陈虹在新闻发布会上向仁外记者介绍灾情,并代表仁国政府,紧急呼吁联合国有关机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国际社会各有关方面,向仁国安上、江中两省灾区提供人道主义的救灾援助。
联合国先后收到的捐赠,包括漂亮国、音国、加拿达、澳达利亚、单麦、荷楠、得国、新戏兰等的捐赠,总额达到5000多万仁币。
香港方面,演艺界人士拍摄电影《豪门夜宴》,并于跑马地马场举行“忘我大汇演”大型音乐会,为水灾灾民筹集善款。港英政府拨款5000万港元赈助华东灾区,全港随即掀起捐赠救助华东水灾的热潮。据有关方面统计,到7月23日,短短十天时间,香港的赈灾筹款总额已达到4.7亿多港元。与此同时,台湾对华东灾区的捐赠也超过了300万漂亮元。台视、中视、华视透过各自的“爱心专户”接受邮政划拨捐款。1991年7月28日晚间,华视与《民生报》在国父纪念馆举办《送爱心到大陆》赈灾晚会(首播时间:1991年7月28日22:10至1991年7月29日00:50),由张小燕、胡瓜、阳帆主持,共募得新台币四千多万元。澳门的捐赠也超过了2000万澳门元。
从1991年7月11日至12月31日,仁国共接受境内外捐款物合23亿元仁币,相当于国家正常年份灾民生活救济费的2.3倍,其中近四成来自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至92年7月,整项捐款增加至28.3亿仁币。
算一算时间,刚好是旱魃从北部来江中的时间……
那会,小潘晨还没有出身呢。旱魃为什么会提早来江中呢?而且旱魃一到华东就发水灾,未免也太巧合了一些。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小潘晨也逐渐长大。新生儿给家庭带来最多的一定是欢声笑语,一家人其乐融融。农村没有很多的娱乐设备,91年那会在江中下书镇最多就是有一家迪斯科和一家台球室,因此,逗小孩子玩就成了农村人解闷的活动。
这段时间旱魃也没有出现,红的一缕精魄也在时刻警惕着。
小潘晨的命格已然健全,同时意味着小孩子的那种天马行空的行为也会慢慢的消失殆尽。
潘贻文更加努力的工作,在农场任劳任怨,九几年那会就可以月入一千块算是蛮多的了。
陈国霞是一位农民,下书镇有农作物特产:丝瓜。
这里培育的丝瓜远近闻名,家家户户都是种丝瓜为主,等到丝瓜成熟了会有二道贩子上门来收,然后贩子们会把收来的丝瓜运去更大的城市出售,从而赚取差价。
陈国霞在生下小潘晨三个月后因为胆结石不得不去开刀。没结婚前,因为家里三个哥哥都去世了,三代族的陈玉炳也年事过高,生产队要每家出一个人去挑河,别人家都是男丁去,而陈玉炳家只能是唯一一个丫头陈国霞去,那会才十几岁,所以,到后来身体一直很差。
江中地带,水质很硬,水中含有的矿物质比较杂。因此,那年代很多人都有胆结石肾结石等一些毛病。
只喝了三个月奶的小潘晨后来也只能靠米糊以及村里别人家新妈妈喂奶的时候顺手也接济接济,也算是吃百家饭吧。
随着时间推移,小潘晨也有三四岁了,部队从村上撤离了,农场也被关闭了。
潘贻文也面临着失业了,因为这些年一直在还债,家里也没有多少积蓄。潘晨的外婆身体一直都不好,有肝病,常年吃药。因此,家里过得并不富裕,即便潘晨的父亲潘贻文一直有蛮不错的收入也跟不太上。
这个年代,吃饭花不了多少钱,穿衣花不了多少钱,甚至都不花钱。但是,看病足以拖垮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
没有办法,上面有老人吃药要花钱,下面有三四岁的孩子张嘴要吃饭,生活的重担完全靠这对夫妻来抗。
幸亏在山东的时候潘贻文学过两年瓦匠,农场没法干了之后就跟着村上的包工头干大工。
1995年后,村上的收入逐渐增加,因地理位置的优势,水运比较发达,有大老板在长江边上建立码头,成立航运公司,带动经济发展。
江中地域雨水富庶,阳光充足,农作物产量也一直颇丰。
因此,家家户户通过努力也慢慢的有了积蓄,农村人有了积蓄第一时间就是翻修或者改建房屋。所以,那会的瓦匠活源源不断,工钱也不错,基本上是小几十块一天外加一顿中饭和一包黄果树香烟。缺点就是没有保险,干一天活拿一天工钱,没有所谓的社保啊养老啊医疗啊这些。
潘晨的妈妈程国霞就是忙家里的田地,种丝瓜卖给二道贩子。过季了就种玉米(当地话叫:点苞芦),玉米嫰的时候可以煮着吃,老了可以拿去卖或者挤玉米面粉。所以,小时候,潘晨三四岁的时候也学着大人一样,在玉米地里扒老玉米的粒。
其实,村里的孩子小时候都是这样过来的,钓鱼摸虾,田里忙农活等。
小时候,可吃不起甘蔗,但是玉米杆可是甘蔗最好的平替,一样甜丝丝的,是村里小孩子最好的零食。
【作者题外话】:回味小时候的生活,真的挺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真好。
仁国共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水灾,5个省、自治区发生严重水灾。
灾害最重、损失最大的是遭到洪水侵袭的安上和江中两省。
据当时初步统计,安上全省受灾人口达48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近70%,因灾死亡26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30多万公顷,各项直接经济损失失近70亿仁币。
江中全省受灾人口达4200多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2%,因灾死亡16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0万公顷,各项直接经济损失90亿仁币。200万无家可归的灾民在淮河大堤上搭起了一眼望不到头的临时帐棚。
灾民患肠道疾病和疟疾等传染病,大量的公路、桥梁等设施急需修复。
完成上述救灾任务,需要两亿多“漂亮”元和各种物资器材。
水灾灾情发生后,1991年7月11日,“救灾紧急呼吁”新闻发布会在北境召开,仁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秘书长、民政部副部长陈虹在新闻发布会上向仁外记者介绍灾情,并代表仁国政府,紧急呼吁联合国有关机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国际社会各有关方面,向仁国安上、江中两省灾区提供人道主义的救灾援助。
联合国先后收到的捐赠,包括漂亮国、音国、加拿达、澳达利亚、单麦、荷楠、得国、新戏兰等的捐赠,总额达到5000多万仁币。
香港方面,演艺界人士拍摄电影《豪门夜宴》,并于跑马地马场举行“忘我大汇演”大型音乐会,为水灾灾民筹集善款。港英政府拨款5000万港元赈助华东灾区,全港随即掀起捐赠救助华东水灾的热潮。据有关方面统计,到7月23日,短短十天时间,香港的赈灾筹款总额已达到4.7亿多港元。与此同时,台湾对华东灾区的捐赠也超过了300万漂亮元。台视、中视、华视透过各自的“爱心专户”接受邮政划拨捐款。1991年7月28日晚间,华视与《民生报》在国父纪念馆举办《送爱心到大陆》赈灾晚会(首播时间:1991年7月28日22:10至1991年7月29日00:50),由张小燕、胡瓜、阳帆主持,共募得新台币四千多万元。澳门的捐赠也超过了2000万澳门元。
从1991年7月11日至12月31日,仁国共接受境内外捐款物合23亿元仁币,相当于国家正常年份灾民生活救济费的2.3倍,其中近四成来自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人,至92年7月,整项捐款增加至28.3亿仁币。
算一算时间,刚好是旱魃从北部来江中的时间……
那会,小潘晨还没有出身呢。旱魃为什么会提早来江中呢?而且旱魃一到华东就发水灾,未免也太巧合了一些。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小潘晨也逐渐长大。新生儿给家庭带来最多的一定是欢声笑语,一家人其乐融融。农村没有很多的娱乐设备,91年那会在江中下书镇最多就是有一家迪斯科和一家台球室,因此,逗小孩子玩就成了农村人解闷的活动。
这段时间旱魃也没有出现,红的一缕精魄也在时刻警惕着。
小潘晨的命格已然健全,同时意味着小孩子的那种天马行空的行为也会慢慢的消失殆尽。
潘贻文更加努力的工作,在农场任劳任怨,九几年那会就可以月入一千块算是蛮多的了。
陈国霞是一位农民,下书镇有农作物特产:丝瓜。
这里培育的丝瓜远近闻名,家家户户都是种丝瓜为主,等到丝瓜成熟了会有二道贩子上门来收,然后贩子们会把收来的丝瓜运去更大的城市出售,从而赚取差价。
陈国霞在生下小潘晨三个月后因为胆结石不得不去开刀。没结婚前,因为家里三个哥哥都去世了,三代族的陈玉炳也年事过高,生产队要每家出一个人去挑河,别人家都是男丁去,而陈玉炳家只能是唯一一个丫头陈国霞去,那会才十几岁,所以,到后来身体一直很差。
江中地带,水质很硬,水中含有的矿物质比较杂。因此,那年代很多人都有胆结石肾结石等一些毛病。
只喝了三个月奶的小潘晨后来也只能靠米糊以及村里别人家新妈妈喂奶的时候顺手也接济接济,也算是吃百家饭吧。
随着时间推移,小潘晨也有三四岁了,部队从村上撤离了,农场也被关闭了。
潘贻文也面临着失业了,因为这些年一直在还债,家里也没有多少积蓄。潘晨的外婆身体一直都不好,有肝病,常年吃药。因此,家里过得并不富裕,即便潘晨的父亲潘贻文一直有蛮不错的收入也跟不太上。
这个年代,吃饭花不了多少钱,穿衣花不了多少钱,甚至都不花钱。但是,看病足以拖垮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家族。
没有办法,上面有老人吃药要花钱,下面有三四岁的孩子张嘴要吃饭,生活的重担完全靠这对夫妻来抗。
幸亏在山东的时候潘贻文学过两年瓦匠,农场没法干了之后就跟着村上的包工头干大工。
1995年后,村上的收入逐渐增加,因地理位置的优势,水运比较发达,有大老板在长江边上建立码头,成立航运公司,带动经济发展。
江中地域雨水富庶,阳光充足,农作物产量也一直颇丰。
因此,家家户户通过努力也慢慢的有了积蓄,农村人有了积蓄第一时间就是翻修或者改建房屋。所以,那会的瓦匠活源源不断,工钱也不错,基本上是小几十块一天外加一顿中饭和一包黄果树香烟。缺点就是没有保险,干一天活拿一天工钱,没有所谓的社保啊养老啊医疗啊这些。
潘晨的妈妈程国霞就是忙家里的田地,种丝瓜卖给二道贩子。过季了就种玉米(当地话叫:点苞芦),玉米嫰的时候可以煮着吃,老了可以拿去卖或者挤玉米面粉。所以,小时候,潘晨三四岁的时候也学着大人一样,在玉米地里扒老玉米的粒。
其实,村里的孩子小时候都是这样过来的,钓鱼摸虾,田里忙农活等。
小时候,可吃不起甘蔗,但是玉米杆可是甘蔗最好的平替,一样甜丝丝的,是村里小孩子最好的零食。
【作者题外话】:回味小时候的生活,真的挺美好的。无忧无虑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