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时期,他设立了“东厂”和“西厂”两个机构,负责监察官员和情报收集。这两个机构的职能类似于现代的情报机构和反腐机构。但是,这两个机构的权力过于集中,导致了官员的恐惧和不满,朱棣不能不考虑到收服人心,要想大家都忠诚于我,那必须给他们足够的好处,并且不能让他们过于害怕,不能每次早朝之前都和家人生离死别吧。
朱棣等到黄淮和解缙离开了之后好好地想想,创建内阁,那是可以,但是给这些辅臣的权利呢,如果给的太多,势必会像当年的胡惟庸一样,如果给的权利太小,内阁的辅臣们又会有点施展不开手脚去干事情,思来想去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黄淮和解缙两人并肩而行,一路上并没有说话,两个人各怀鬼胎,解缙看着黄淮受宠心里很不舒服,明明自己比黄淮更有名气和才气,又怎么会不如他呢?黄淮也是把解缙的表情看在了眼里,解缙也真的喜怒形于色,几乎是把对黄淮的意见写在了脸上,导致黄淮心里还有点慌张,自己说错什么做错什么了?让这位解大才子很不开心吗?就这样,各自回到了家中。
黄淮对解缙的这个态度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既没有要讨好的意思,也没有要撕破脸的意思,反正大家只是同事,只是为国效力而已,看着朱棣的意思,以后二人还很有可能一起入阁,如果关系搞的太亲密,很有可能会被误以为结党营私,如果关系太恶劣,很多工作都没有办法展开,保持这个现状挺好。
次日早朝,太和门。
朱棣懒懒散散的坐在龙椅上,对着群臣慢慢的说道:“今天要说的就是两件事,第一呢。我知道,当初父皇设立了东厂西厂,让你们很多人闻风丧胆,我觉得这样不好,所以我打算废除,诸位爱卿觉着如何啊?”
这一点所有的人都同意,谁都不愿意有人监视着自己,几乎是全票通过。
接着,朱棣又道:“第二件事,我打算设立内阁,找这么几个优秀的人来帮我处理国家政事,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这一点也没有人不同意,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和大多数人没有关系,不管是皇帝决策一些事情还是其他人作出决定上报皇帝,都差不多。
早朝过后,朱棣叫着解缙、杨士奇、杨荣、黄淮、胡广、胡俨、金幼孜这七人单独叫了过去,让太监上好茶之后吩咐下去,端起茶碗轻轻地抿了一口茶,环视了四周,目光又在七人脸上停留了一会儿,捋了捋胡须开口说道:“你等七人可以说是现在我大明朝最有才的七个人,就像我刚刚在早朝上所讲的一样,我打算设立内阁了,就打算要你们几个人来帮我,以后我大明朝的所有事情都会与你们一起商量,希望你们能够不遗余力的帮助我,尔等有何看法啊?”
“臣等遵旨。”
“好了,退下吧。”
朱棣选了这七个人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解缙和黄淮除外,这两人诗众所周知的两大才子,剩下的几个都是经过好好地调查了。
杨士奇自幼丧父,母亲改嫁了当时任德安同知的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后来罗性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回到德安,他一边教学一边侍母。他游走于湖北、湖南进行教学,后来在王叔英的推荐下进入了翰林,在吏部的考试中,吏部尚书张紞看到杨士奇的试卷之后觉得此人非常优秀,奏请了第一名。
杨荣在建文元年,也就是1399年,杨荣是诸生,也就是在学读书的学生。他在讲解《孟子》中的养气章,得到了当时视学福建的侍郎夏元吉的赏识。同年,杨荣参与福建乡试,中解元。在建文二年(1400年),杨荣于礼部会试中第三名,殿试中二甲第二名[13],赐进士出身,授翰林编修。
胡广在弱冠之初的胡广便游学于闽粤,两年外出经商游学之后,胡广归乡进学,致力于举业。经过一番刻苦求学,胡广和其他读书人一样,踏上了科举之路。建文元年,在江西参加乡试,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中举人。建文二年是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胡俨可是在洪武二十年,参加江西乡试,以《书经》考中举人第二名,洪武二十一年在南京参加会试,中副榜,授职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教谕。。
金幼孜生而聪颖,秀拔不群,自幼即刻苦于学,在建文元年赴省城南昌参加江西乡试,中第九名举人。
整体说来,这七个人在当时都可以说是人间翘楚了,朱棣把权利稍微释放一点给他们也是很放心的,不过,聪明如朱棣也不会完全信任他们,担心他们权力过大,会对自己形成掣肘,所以,现在的内阁也只是属于翰林院的一个下属机构,并没有正式的编制,而且几位大学士的级别也不高,最高也不过五品官职。不得不说朱棣是真的聪明,既任用了德才兼备的顶级人才,减轻自己的负担;同时也限制了内阁的权力,只有这样,自己才可以放心的出征蒙古。
朱棣等到黄淮和解缙离开了之后好好地想想,创建内阁,那是可以,但是给这些辅臣的权利呢,如果给的太多,势必会像当年的胡惟庸一样,如果给的权利太小,内阁的辅臣们又会有点施展不开手脚去干事情,思来想去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黄淮和解缙两人并肩而行,一路上并没有说话,两个人各怀鬼胎,解缙看着黄淮受宠心里很不舒服,明明自己比黄淮更有名气和才气,又怎么会不如他呢?黄淮也是把解缙的表情看在了眼里,解缙也真的喜怒形于色,几乎是把对黄淮的意见写在了脸上,导致黄淮心里还有点慌张,自己说错什么做错什么了?让这位解大才子很不开心吗?就这样,各自回到了家中。
黄淮对解缙的这个态度一点也没有放在心上,既没有要讨好的意思,也没有要撕破脸的意思,反正大家只是同事,只是为国效力而已,看着朱棣的意思,以后二人还很有可能一起入阁,如果关系搞的太亲密,很有可能会被误以为结党营私,如果关系太恶劣,很多工作都没有办法展开,保持这个现状挺好。
次日早朝,太和门。
朱棣懒懒散散的坐在龙椅上,对着群臣慢慢的说道:“今天要说的就是两件事,第一呢。我知道,当初父皇设立了东厂西厂,让你们很多人闻风丧胆,我觉得这样不好,所以我打算废除,诸位爱卿觉着如何啊?”
这一点所有的人都同意,谁都不愿意有人监视着自己,几乎是全票通过。
接着,朱棣又道:“第二件事,我打算设立内阁,找这么几个优秀的人来帮我处理国家政事,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这一点也没有人不同意,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和大多数人没有关系,不管是皇帝决策一些事情还是其他人作出决定上报皇帝,都差不多。
早朝过后,朱棣叫着解缙、杨士奇、杨荣、黄淮、胡广、胡俨、金幼孜这七人单独叫了过去,让太监上好茶之后吩咐下去,端起茶碗轻轻地抿了一口茶,环视了四周,目光又在七人脸上停留了一会儿,捋了捋胡须开口说道:“你等七人可以说是现在我大明朝最有才的七个人,就像我刚刚在早朝上所讲的一样,我打算设立内阁了,就打算要你们几个人来帮我,以后我大明朝的所有事情都会与你们一起商量,希望你们能够不遗余力的帮助我,尔等有何看法啊?”
“臣等遵旨。”
“好了,退下吧。”
朱棣选了这七个人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解缙和黄淮除外,这两人诗众所周知的两大才子,剩下的几个都是经过好好地调查了。
杨士奇自幼丧父,母亲改嫁了当时任德安同知的罗性,杨士奇于是改姓罗,后来罗性因得罪权贵戍边陕西去世,杨士奇与母回到德安,他一边教学一边侍母。他游走于湖北、湖南进行教学,后来在王叔英的推荐下进入了翰林,在吏部的考试中,吏部尚书张紞看到杨士奇的试卷之后觉得此人非常优秀,奏请了第一名。
杨荣在建文元年,也就是1399年,杨荣是诸生,也就是在学读书的学生。他在讲解《孟子》中的养气章,得到了当时视学福建的侍郎夏元吉的赏识。同年,杨荣参与福建乡试,中解元。在建文二年(1400年),杨荣于礼部会试中第三名,殿试中二甲第二名[13],赐进士出身,授翰林编修。
胡广在弱冠之初的胡广便游学于闽粤,两年外出经商游学之后,胡广归乡进学,致力于举业。经过一番刻苦求学,胡广和其他读书人一样,踏上了科举之路。建文元年,在江西参加乡试,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中举人。建文二年是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胡俨可是在洪武二十年,参加江西乡试,以《书经》考中举人第二名,洪武二十一年在南京参加会试,中副榜,授职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教谕。。
金幼孜生而聪颖,秀拔不群,自幼即刻苦于学,在建文元年赴省城南昌参加江西乡试,中第九名举人。
整体说来,这七个人在当时都可以说是人间翘楚了,朱棣把权利稍微释放一点给他们也是很放心的,不过,聪明如朱棣也不会完全信任他们,担心他们权力过大,会对自己形成掣肘,所以,现在的内阁也只是属于翰林院的一个下属机构,并没有正式的编制,而且几位大学士的级别也不高,最高也不过五品官职。不得不说朱棣是真的聪明,既任用了德才兼备的顶级人才,减轻自己的负担;同时也限制了内阁的权力,只有这样,自己才可以放心的出征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