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扶汉室 第三十章 自许人间第一流

小说:匡扶汉室 作者:七月新番 更新时间:2024-08-20 07:03:44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等徐庶得到召唤,从府衙那边匆匆抵达郡宅时,却在厅堂外的小塾中,见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布衣,刈头,却著醒目的红色帻。

  此人三十左右年纪,颔下有几根短须,容貌朴钝犹如农夫,虽然还远远谈不上丑陋,但看上去确实不太聪明的样子,可不正是昨夜在厕所里袭击自己的庞统么!

  这小塾中没有坐席,寒风呼呼,庞统便只能笼袖而立。

  见此情形,徐庶心中不由一酸,因为他想起建安初年时,自己与颍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博陵崔州平等游学于汉滨,同住在附近的庞统、诸葛亮往来。几个年轻人风华正茂,对未来都抱有巨大的期望,经常抱膝长啸,谈论志向。

  徐庶记得,自己的老乡石广元说:“我当为二千石,乘皂盖朱轓,治郡三年,可使民足,粗知礼乐。”

  孟公威则言:“我当为州牧、刺史,治万里之地!不需五年,便可使诸郡消除饥馑,而忘师旅之事。”

  崔州平出身最高,是已故太尉崔烈的儿子,却不愿为官,只笑着说:“待天下安定后,我愿归博陵,修缮祖宅,以典籍为业,闲暇时躬耕锄豆,记四时节气,不遑仕进之事。”

  徐庶当时是个热血青年,还批评崔州平来着:“州平,你曾祖崔亭伯(崔骃)确实在《达旨》中说过,士人不应在国家太平、天下安定时一味求官。”

  “但时移世易啊,如今的九州,正是虎狼横行,纷乱塞道,凶虐流布,黎民有七哀七死。看到人溺水不拯救,则非仁也!以吾等的才学,正应当效法古之贤士,不避荆棘之刺,跋涉而入俗世,救济此时之难,解百姓倒悬,又岂能一味躲避自保呢?”

  徐庶顺势谈起自己的志向:“我不敢说要做什么官,只愿寻觅一位心怀百姓的仁德明主,为他献策谋计,克乱弭冲!事成之日,自然可以镂玄圭,册显功。”

  而众人中才干最出类拔萃的诸葛亮、庞统呢?孔明先对徐庶等人笑道:“州平自有其志向,不可强求,至于汝等三人,仕进确实可至刺史、郡守,元直若能坚持初心,或许还能到达更高的成就。”

  他们纷纷追问:“那孔明呢?”

  诸葛亮笑而不答,但想到他平日里经常自比于管仲、乐毅,恐怕志向是奔着相、帅而去的吧。

  而庞统也很了不得,他除了善于品评人物外,也跟水镜先生学了些帝王秘术。当时庞统先赞许了徐庶的想法,又大声对众人自夸道:

  “我,智足决疑,量足包荒,才足折冲御侮。”

  接着庞统又宣布:“我的志向,便是重现留侯张子房之业!为帝王师!”

  那些豪言壮语,仿佛仍在耳畔回荡。是啊,他们都曾以为,自己是人间第一流的贤才,一定会成为庙堂之上,那根万万少不得的栋柱主梁,会是万众睹目的主角!

  可现在呢?

  “元直!”

  庞统也看到了徐庶,主动跟他打招呼,露出了笑。

  但令徐庶诧异的是,那并非掩饰尴尬处境的苦笑,庞士元脸上仍充满了自信,仿佛今日冷遇,不曾磨灭他的心中那炽如烈火的,少年凌云之志!

  几名执勤的武卫就在旁边看着,这时候要装不认识就太假了,徐庶少不得也过去拱手:“士元早到了啊。”

  说完徐庶想起庞统居然还欲被曹操“重用”,要助纣为虐!不由得心头一气,遂故意促狭地讥讽道:

  “厅内宴飨热酒暖人,士元却为何不进去,偏偏要独自在外久立吹寒风呢?还是说,曹丞相没有请你入席?”

  庞统闻言先是一愣,旋即不留情面地反击道:“仰人鼻息,故不得不如此。再说了,元直,你哪有资格取笑我啊。我看你也非座上宾客,只不过是個奔走之吏罢了。”

  “庞士元,你……”攻击力很强嘛,徐庶直接被他气笑了。

  庞统吹胡子瞪眼:“怎么,我说的不对?”

  是啊,二人如今,一个家族朝不保夕,在热闹的宴席外站如喽啰;而另一个,则是条失去主人的丧家犬,遭对家拴上了绳子不得脱身,还被呼来喝去。

  “哼!”徐庶一拂袖,作出气急败坏的模样,转身往厅堂走去,心中暗道:

  “我今日的遭遇,正似韩信事项羽时,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但我在‘汉王’麾下可不同,玄德公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君臣志向也相同。”

  “我今日虽忍大辱,是为了效苏秦死间之事,以求报效明主知遇之恩。”

  固然,庞统也有为救家人的迫不得已,可这也让徐庶如临大敌!若凤雏也为曹操所用,那他们的胜算就更低了,徐庶必须想办法,断了庞统的仕曹之路。

  可另一件事,又让徐庶感到欣慰:虽然多年未见,但庞统还是那条浑身是刺的河豚鱼,别人说他一,他一定要还以十才罢休!这就是二人过去熟悉的吵嘴方式。

  “士元没变。”在背对庞统时,徐庶嘴角露出了微笑。

  接着,徐庶敛容,目视前方,武卫打开了厅堂的门,曹操正在主座上等待问他话。

  “我也没变!”

  ……

  “元直,汝居然还有闲暇教孩童学字,莫非是议曹史的事太少了?我是否要让佐治,多给你安排一些公务呢?”

  一照面,曹操就劈头盖脸问了徐庶这么一句话。

  徐庶却也不慌,早就想好了应答之语,淡定自若地说道:

  “丞相,臣曾有幸在水镜先生处读到过扬子云的《法言》,里面说,呱呱之子,各识其亲;谗谗之学,各习其师。”

  “臣与张绍在新野时就有师徒之谊,收过张益德束脩,如今他远离父母,最亲近的人除了舅家夏侯氏外,就数我这个师长了。再加上这童子也知道主动求学,我虽然公务略多,但又岂能狠心不教他呢?”

  “《法言》又说,师哉!师哉!人之模范也,童子之命也。师,是能够让未萌之童祛邪向善、安身立命的根本,我在案牍之余挤出来一点时间,不过是为童子折枝的举手之劳;可对于张绍而言,却可能是铸成其德行学识基础的泰山之义啊。”

  徐庶又指向夏侯霸:“今又有仲权君为甥求学,这是彰显亲戚之德的佳话,所以臣也敢请丞相成全!“

  这话引经据典,又滴水不漏,曹操微微点头,说道:“话说到这份上,我若不允,岂不成了阻碍童子向学,拦着伱这师长授业,更坏了仲权美名的恶人了?”

  “不过,此事允或不允,却由不得汝二人,我还要考考你的弟子。”

  曹操对发怔的食官属王垕道:“带张绍过来。”

  从始至终,厅堂上几位宾客都没搞清楚曹操口中的张绍到底是谁,人在哪,直到王垕带着那个本在角落里温酒的侍酒小童过来,他们才恍然大悟。

  曹操问张绍:“孺子,孩童心性,都喜欢偷懒和玩耍,再者你如今做着佣保侍童之事,每日奔走劳累,为何却还要向徐元直求学啊?”

  张绍毫不怯场,从容道:“丞相,若在平过去,绍本性慵懒,哪里会有主动向学的念头啊?还不是因为丞相在行营中以身作则!”

  “因为我?”曹操觉得有趣。

  “正是!”耳濡目染,听多了王粲等人对曹操的逢迎,张绍现在已深谙高级马屁的窍门,遂故作天真地说道:“因为绍每次去车驾处,都能看到丞相手不释卷,有时读书入神,甚至会忘了吃饭。”

  “而绍又听舅父说,丞相虽在军旅,白日与众幕僚讲武策,夜晚仍会思索经传的微言大义,而不觉得疲倦。”

  “绍听徐先生教过一句话,叫‘见贤思齐焉’,意思是见到有才德的人,就要向其看齐,而丞相,就是绍目光所及的那位勤学表率啊!”

  “绍在食官属的杂务虽然也不少,但哪能比日理万机的丞相更忙呢?丞相已年过天命,学富五车,却仍然如此好学,我才开蒙,腹中没有点墨,正是该上进的年纪,又岂敢贪玩偷懒呢?”

  张绍这一席话说完,曹操更高兴了,竟接下了张绍的阿谀,自得地说道:“孺子没说错,我确实是老而好学。”

  虽然曹操出身权贵之门,但家族的读书底蕴却不浓厚,用曹操自己的话说就是“既无三徒教,不闻过庭语”。所以曹操儿时也任侠放荡,他虽对经术不感兴趣,却很喜欢兵法、史事、诗赋这些杂学,也算博览群书,而且年纪越大,曹操就越是笃志向学。

  曹操偏过身,对故人蔡瑁感慨道:“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昔日与我和德珪在雒阳一同为郎的人中,长大而能勤学者,唯我与汝南袁伯业耳。”

  曹操口中的袁伯业,正是袁绍的从兄袁遗,也是一时俊杰,其学问包罗载籍,管综百氏,且登高能赋,睹物知名,与曹操很合得来。

  袁遗还作为山阳太守,和曹操等人一同起兵讨董,只可惜后来他卷入了袁绍、袁术兄弟的内斗,被袁绍任命为扬州刺史,可那时候扬州却是袁术的地盘,二袁交战,袁遗惨遭乱军杀害。

  袁遗是半途殒没了,但曹操的好学之路还在继续,特别是在兵家之学上,他经过二十年亲自指挥作战的实践,已将理论用至纯熟,到了著书立说的高度。曹操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并将这些总结分发给麾下诸将学习。

  如今张绍盯着这一点来吹捧,正好搔到了曹孟德的痒处,既然被夸舒服了,曹操心情一好,便松口笑道:“既然如此,我便允你‘见贤思齐’,只是要拿捏好时间,勿要耽误元直的公务。”

  “谢丞相!”

  张绍计划得逞,与夏侯霸一同拜谢。曹操又让辛毗传令给驻守当阳县的校尉,让他们每个月给徐庶母亲多送去一扇猪肉、丝帛一匹,并对徐庶道:“此乃我替夏侯氏所出束脩也。”

  这种将夏侯氏当自家人的行为,让夏侯霸颇感荣耀,而张绍心里更乐了。我和徐庶暗地里谋划搞曹军一波大的,曹操还得反过来花钱谢谢咱?张绍只能保证,自己会努力让曹操的这笔学费物有所值,孟德老而好学,那我就教教你,什么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吧。

  而曹操似乎意犹未尽,又指着张绍,问宾客们:“诸君颇善品评人物,观此子言语如何啊?可以称得上‘奇童’么?”

  神童、圣童、奇童,都是对天性聪慧孩子的称呼,但程度又有不同,前二者令人惊为天人,后者则只是略机灵而已。

  徐庶在侧站立,暗暗摇头,可笑曹操只看到张绍藏拙后的模样,就以为这是他的全部聪慧了。只有那日在当阳小院里被张绍大智大勇一次次惊到的徐庶,才明白这孩子的真正本领。

  徐庶心想:“阿绍又何止是‘奇’?在我看来,哪怕是神、圣都不足以用来形容他!”

  而乘着曹操和宾客们对张绍评头论足的当口,徐庶便悄无声息绕过宴席,来到上司辛毗的案旁,将袖中的一枚竹简递给他:

  “佐治兄,这是幕府刚刚收到的消息,因杜祭酒去城外安置后军的营寨,晚间才归。主薄们商议后,觉得还是应先告知于丞相,就由福顺手带来交给佐治兄。”

  “哦?”辛毗接过来一看,微微皱眉。

  ……

  再看另一边,张绍方才言辞老成,逻辑清晰,典故也一个接一个,并且没有用错,考虑到他的年纪,和同龄人相比,绝对称得上“奇”了。

  再看到曹操似乎也挺喜欢他的,窦辅便附和道:“丞相,此子年少而知效贤向学,日后必能明经术,晓文韬。”

  “或许还有武略呢。”曹操大笑着介绍:“诸位不知,他正是张飞之子啊。”

  张绍身份披露后,一时众人皆惊,堂堂夏侯氏怎么会和曹操的敌人联姻呢?

  王粲等人在襄阳时都曾见过随刘备赴宴的张飞,对他的印象就是粗鄙武夫。张飞倒是想和他们这些名士搭话,但大家都不愿意理他,气得张飞不轻。

  如今得知,张飞这粗人,居然生出一个伶俐的孩子,都觉得不可思议,王粲就摇头评价道:“子不类父。”

  张绍闻言,转过头去仔细打量王粲的脸,然后笑着回应道:“王君有儿子么?”

  王粲点头后,张绍笑得更灿烂了:“既然如此,王君的儿子,不一定能够继承你的才学,但在相貌上,一定与王君相类吧?”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匡扶汉室,匡扶汉室最新章节,匡扶汉室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