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搜索
?编辑蔗糖
IUPAC英文名Sucrose
其它名称Sugar,Saccharose
识别
CAS号57-50-1
RTECS号N6500000
**ILESOC1C(OC(CO)C(O)C1O)
OC2(CO)OC(CO)C(O)C2O
性质
摩尔质量342.29648gmol-1
外观白色固体
密度1.587
熔点186°C
在水中的
溶解度211.5g/100ml(20°C)
危险性
主要危险可燃物
NFPA704
110
闪点N/A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都依从国际单位制,以及来自标准状况(25°C,100kPa)的条件。
化学品框的说明和参考文献
蔗糖是人类基本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以蔗糖为主要成分的食糖根据纯度的由高到低又分为:冰糖(99.9%)、白砂糖(99.5%)、棉白糖(97.9%)和赤砂糖(也称红糖或黑糖)(89%)。[1]
目录[隐藏]
1化学
2性质
3生产
4历史
4.1汉朝至隋朝
4.2唐代
4.3宋代
4.4元代
4.5明代
5早年出口纪录
6生理影响
7用途
8主要产糖国
9参考文献
10注释
[编辑]化学
蔗糖,有机化合物,属双糖,分子量342。白色晶体,具有旋光性,但无变旋。蔗糖的分子式:C12H22O11。
蔗糖容易被酸水解,水解后产生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不具还原性。发酵形成的焦糖可以用作酱油的增色剂。
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特别是甜菜、甘蔗和水果中含量极高。蔗糖是植物储藏、积累和运输糖分的主要形式。
[编辑]性质
水中的溶解度:每克水可以溶解2.1g蔗糖(25℃).
熔点:186℃
能量密度:17kJ·g-1
要注意的是,蔗糖和其他常见双糖不同,它并没有还原性(不是一种还原糖)。
[编辑]生产
蔗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Saccharumspp.)和甜菜(Betavulgaris)。将甘蔗或甜菜用机器压碎,收集糖汁,过滤后用石灰处理,除去杂质,再用二氧化硫漂白;将经过处理的糖汁煮沸,抽去沉底的杂质,刮去浮到面上的泡沫,然后熄火待糖浆结晶成为蔗糖。
[编辑]历史
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和印度。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
[编辑]汉朝至隋朝
世界各国“蔗糖”(sugar、sucrose)和中国古代的“西极石密”和“西国石密”都包含“sacca”字根,来自梵文sakara。说明蔗糖发原地是古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和世界各地。
敦煌残卷中有一段关于印度制糖术的纪录,说到印度出产甘蔗,可造最上“煞割令”。根据季羡林解读,“煞割令”就是梵文sakara的音译,证明印度制糖术的确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印度制蔗糖的方法,是将甘蔗榨出甘蔗汁晒成糖浆,再用火煎煮,成为蔗糖块(sakara)。梵文sakara又有“石”的含义。印度的“石”糖在汉代传入中国,汉代文献中的“石蜜”、“西极石蜜”、“西国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国”、“西极”正是梵文sakara的对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译。
石蜜就是今日的片糖。
[编辑]唐代
后来印度的炼糖术有进一步地高:将甘蔗榨出甘蔗汁,用火熬炼,并不断加入牛乳或石灰一同搅拌,牛乳或石灰和糖浆中的杂质凝结成渣,原来褐色的糖浆颜色变淡,经过反复的除杂工序,最后得到淡黄色的沙糖。《新唐书》中记载唐太宗遣使去摩揭陀(印度)取熬糖法,说明印度的炼糖术在唐朝传入中国。
[编辑]宋代
北宋初期,三佛齐和大食等国贡白砂糖。白砂糖是从石蜜进一步提炼的,呈沙颗粒状态,色淡黄,比石蜜色淡,不是白如雪。
宋代出现世界第一部甘蔗炼糖术专著《糖霜谱》。
制糖成为一门重要产业,糖制品种类繁多,有香糖果子、狮子糖、花花糖、胶牙糖、芝麻糖、锤子糖、杨梅糖等。
[编辑]元代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记述中国武干的制糖业,开始不知道怎么炼制像巴比伦地区出产的糖那样精美,后来大汗得到来自巴比伦地区的人传授用树灰炼精糖的技术。又说福州地区炼制的糖“十分洁白”。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伊本·白图泰游记》说:“中国出产大量的蔗糖,其质量较之埃及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编辑]明代
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第六卷《甘嗜》篇详细叙述造白糖和冰糖的方法:
造白糖法:将过冬成熟的甘蔗,用轧浆车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黄黑色的糖浆,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结成黑沙糖;另备一口缸,上面安放一个瓦溜(瓦质漏斗),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将黑砂糖倒入瓦质漏斗中,等黑沙结定,除去稻草,用黄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从漏斗流入下面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层约五寸多,非常洁白,叫西洋糖(明代的西洋即现在的南洋)。
造冰糖法:将白糖煎熔,和入鸡蛋清除杂质,待火候合适,将新青竹破成蔑片,斩成一寸长短,投入熔化的白糖中,经过一夜就凝成冰糖。
季羡林在所著《中华蔗糖史》说:中国明代熬练白糖的“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并指出
冯·李普曼(vonLippmann)的《糖史》,没有一个字提到黄泥水淋脱色法。
除《天工开物》外,《闽书南产志》、方以智著《物理小识》、刘献廷著《广阳杂记》、《兴化府志》都有关于熬练白糖的黄泥水淋脱色法的叙述。证明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
[编辑]早年出口纪录
中国从明朝开始将中国白糖出口到日本、印度和南洋群岛。
明朝中国的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区,也传播了中国制造白砂糖的方法。根据季羡林考证,孟加拉语和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砂糖都叫cinisakara,即“中国糖”,就是中国制糖术传入印度的证明。
明崇祯十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广州前后购买13028担白糖和500担冰糖。
[编辑]生理影响
蔗糖在人体消息化系统内经过消化液分解成为果糖和葡萄糖,经过小肠吸收。
蔗糖被认为会导致某些健康问题,其中最常见是蛀牙,这是由于口腔的细菌可将食物中的蔗糖成份转换成酸,从而侵蚀牙齿的珐琅质。
蔗糖有高热量,摄取过量容易引起肥胖。
[编辑]用途
甜料:茶、咖啡、药水、药丸等
汽水
糖果
饼干
糕点
腊味
调味料
货物、商品、期货
[编辑]主要产糖国
中国
巴西
古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搜索
?编辑蔗糖
IUPAC英文名Sucrose
其它名称Sugar,Saccharose
识别
CAS号57-50-1
RTECS号N6500000
**ILESOC1C(OC(CO)C(O)C1O)
OC2(CO)OC(CO)C(O)C2O
性质
摩尔质量342.29648gmol-1
外观白色固体
密度1.587
熔点186°C
在水中的
溶解度211.5g/100ml(20°C)
危险性
主要危险可燃物
NFPA704
110
闪点N/A
若非注明,所有数据都依从国际单位制,以及来自标准状况(25°C,100kPa)的条件。
化学品框的说明和参考文献
蔗糖是人类基本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以蔗糖为主要成分的食糖根据纯度的由高到低又分为:冰糖(99.9%)、白砂糖(99.5%)、棉白糖(97.9%)和赤砂糖(也称红糖或黑糖)(89%)。[1]
目录[隐藏]
1化学
2性质
3生产
4历史
4.1汉朝至隋朝
4.2唐代
4.3宋代
4.4元代
4.5明代
5早年出口纪录
6生理影响
7用途
8主要产糖国
9参考文献
10注释
[编辑]化学
蔗糖,有机化合物,属双糖,分子量342。白色晶体,具有旋光性,但无变旋。蔗糖的分子式:C12H22O11。
蔗糖容易被酸水解,水解后产生等量的D-葡萄糖和D-果糖。不具还原性。发酵形成的焦糖可以用作酱油的增色剂。
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主要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体内,特别是甜菜、甘蔗和水果中含量极高。蔗糖是植物储藏、积累和运输糖分的主要形式。
[编辑]性质
水中的溶解度:每克水可以溶解2.1g蔗糖(25℃).
熔点:186℃
能量密度:17kJ·g-1
要注意的是,蔗糖和其他常见双糖不同,它并没有还原性(不是一种还原糖)。
[编辑]生产
蔗糖的原料主要是甘蔗(Saccharumspp.)和甜菜(Betavulgaris)。将甘蔗或甜菜用机器压碎,收集糖汁,过滤后用石灰处理,除去杂质,再用二氧化硫漂白;将经过处理的糖汁煮沸,抽去沉底的杂质,刮去浮到面上的泡沫,然后熄火待糖浆结晶成为蔗糖。
[编辑]历史
甘蔗原产地可能是新几内亚,后来传播到南洋群岛和印度。大约在周朝周宣王时传入中国南方。
[编辑]汉朝至隋朝
世界各国“蔗糖”(sugar、sucrose)和中国古代的“西极石密”和“西国石密”都包含“sacca”字根,来自梵文sakara。说明蔗糖发原地是古印度,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和世界各地。
敦煌残卷中有一段关于印度制糖术的纪录,说到印度出产甘蔗,可造最上“煞割令”。根据季羡林解读,“煞割令”就是梵文sakara的音译,证明印度制糖术的确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印度制蔗糖的方法,是将甘蔗榨出甘蔗汁晒成糖浆,再用火煎煮,成为蔗糖块(sakara)。梵文sakara又有“石”的含义。印度的“石”糖在汉代传入中国,汉代文献中的“石蜜”、“西极石蜜”、“西国石蜜”,指由西域入口的“石”糖;其中“西国”、“西极”正是梵文sakara的对音,而“石蜜”是梵文sakara的意译。
石蜜就是今日的片糖。
[编辑]唐代
后来印度的炼糖术有进一步地高:将甘蔗榨出甘蔗汁,用火熬炼,并不断加入牛乳或石灰一同搅拌,牛乳或石灰和糖浆中的杂质凝结成渣,原来褐色的糖浆颜色变淡,经过反复的除杂工序,最后得到淡黄色的沙糖。《新唐书》中记载唐太宗遣使去摩揭陀(印度)取熬糖法,说明印度的炼糖术在唐朝传入中国。
[编辑]宋代
北宋初期,三佛齐和大食等国贡白砂糖。白砂糖是从石蜜进一步提炼的,呈沙颗粒状态,色淡黄,比石蜜色淡,不是白如雪。
宋代出现世界第一部甘蔗炼糖术专著《糖霜谱》。
制糖成为一门重要产业,糖制品种类繁多,有香糖果子、狮子糖、花花糖、胶牙糖、芝麻糖、锤子糖、杨梅糖等。
[编辑]元代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游记》记述中国武干的制糖业,开始不知道怎么炼制像巴比伦地区出产的糖那样精美,后来大汗得到来自巴比伦地区的人传授用树灰炼精糖的技术。又说福州地区炼制的糖“十分洁白”。
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的《伊本·白图泰游记》说:“中国出产大量的蔗糖,其质量较之埃及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
[编辑]明代
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第六卷《甘嗜》篇详细叙述造白糖和冰糖的方法:
造白糖法:将过冬成熟的甘蔗,用轧浆车榨蔗汁,盛入缸中,用火熬成黄黑色的糖浆,倒入另一口缸中凝结成黑沙糖;另备一口缸,上面安放一个瓦溜(瓦质漏斗),用稻草堵塞瓦溜的漏口,将黑砂糖倒入瓦质漏斗中,等黑沙结定,除去稻草,用黄泥水淋下漏斗中的黑砂糖,黑渣从漏斗流入下面缸中,漏斗中留下白霜,最上一层约五寸多,非常洁白,叫西洋糖(明代的西洋即现在的南洋)。
造冰糖法:将白糖煎熔,和入鸡蛋清除杂质,待火候合适,将新青竹破成蔑片,斩成一寸长短,投入熔化的白糖中,经过一夜就凝成冰糖。
季羡林在所著《中华蔗糖史》说:中国明代熬练白糖的“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并指出
冯·李普曼(vonLippmann)的《糖史》,没有一个字提到黄泥水淋脱色法。
除《天工开物》外,《闽书南产志》、方以智著《物理小识》、刘献廷著《广阳杂记》、《兴化府志》都有关于熬练白糖的黄泥水淋脱色法的叙述。证明黄泥水淋脱色法是中国人发明的。
[编辑]早年出口纪录
中国从明朝开始将中国白糖出口到日本、印度和南洋群岛。
明朝中国的白砂糖出口到印度孟加拉地区,也传播了中国制造白砂糖的方法。根据季羡林考证,孟加拉语和几种印度语言中,白砂糖都叫cinisakara,即“中国糖”,就是中国制糖术传入印度的证明。
明崇祯十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商船在广州前后购买13028担白糖和500担冰糖。
[编辑]生理影响
蔗糖在人体消息化系统内经过消化液分解成为果糖和葡萄糖,经过小肠吸收。
蔗糖被认为会导致某些健康问题,其中最常见是蛀牙,这是由于口腔的细菌可将食物中的蔗糖成份转换成酸,从而侵蚀牙齿的珐琅质。
蔗糖有高热量,摄取过量容易引起肥胖。
[编辑]用途
甜料:茶、咖啡、药水、药丸等
汽水
糖果
饼干
糕点
腊味
调味料
货物、商品、期货
[编辑]主要产糖国
中国
巴西
古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冷酷帝少步步逼婚,冷酷帝少步步逼婚最新章节,冷酷帝少步步逼婚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冷酷帝少步步逼婚,冷酷帝少步步逼婚最新章节,冷酷帝少步步逼婚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