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 决战钟离
第一章 萧衍的手段
时移事易,中华北方的庞然帝国北魏在历经建国、征讨、改革、动荡时,南方汉人政权也在发生巨变。
公元479年,刘宋大将萧道成篡位,建立齐,为与北方的北齐区别,史称南齐。刘宋的建立者刘裕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后裔,而萧道成,则是西汉开国宰相萧何的24世孙。
刘邦、萧何二人当年通力合作而夺得天下,关系形同莫逆。刘邦无赖出身,除了会用人、泡妞,其余能力平平,却一跃成为至尊。而萧何才华横溢、功劳显赫却低调侍主,为了躲避刘家清洗还得主动自污。没想到在600多年之后,他们二人的后代你来我往,先是刘裕建立刘宋,再是萧道成篡宋建齐,似乎是为当年萧何的低调做补偿。历史,冥冥中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因果循环。
南齐的统治范围,大致相当于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各省。到第六代皇帝萧宝卷时,国内大乱。
南朝偏安江南,人心浮动,王朝更迭频繁,本属正常。刘宋王朝也不过历经8位皇帝,南齐在第6代皇帝任上出现政局不稳乃至亡国,也实属正常。
然而,权臣篡位或夺位后,在历史课本上不给废帝或前任搞个弱智变态的评价,如何能证明自己推翻前朝的合法性?譬如杀兄弟、绝子侄、霸弟媳的李世民大帝,不仅把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搞成了善妒、乱 伦的弱智变态,还不忘替老爸李渊着想,给前朝废帝、表叔杨广办了个弑父、淫 母、杀兄、幽弟的昏君大套餐。史官不允许?想想太史公司马迁,再想想陈寿,什么就明白了。毕竟,历史终归是胜利者书写的。
萧宝卷作为南齐末代皇帝,在史书上的评价自然也好不了多少。且看《南齐书》中关于萧宝卷的记载:
萧宝卷之父萧鸾,系以阴谋手段篡夺的帝位,篡位后滥杀前任皇帝齐高帝、齐武帝的子孙以巩固统治,临死之时还不忘传经送宝,教育儿子萧宝卷:作事不可在人后!
意思是:当人看到你成功的光芒时,就会忘记你手段的黑暗。 所有让人佩服你的,是你的实力,而不是你的人品。记住,这就是人性。
萧宝卷读书不行,却将父亲的这碗毒鸡汤喝了个干干净净,吸收了个彻彻底底。对手下大臣,稍有不如意,立即加以肉体灭绝。
此君除了对杀人感兴趣外,还对另外两件事儿感兴趣。
一是,喜欢将宫殿当成市场,让太监们当屠夫,在宫殿里杀猪宰羊,宫女当售货员,卖酒卖肉。这点与刘裕儿子刘义符在皇宫里开超市有些像,二人都是商贸爱好者,当皇帝不大行,干个市场监督局局长绰绰有余。
萧宝卷还挺谦逊低调,让自己的宠妃潘妃当市长,自己当副市长。当然,这个市长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市长,而是市场管理员(市令)。
就这样,太监、宫女、皇帝、皇妃一帮人,乱哄哄的在诺大的皇宫里搞起了市场经济。
萧宝卷喜欢做的另一件事儿,更令人无语。
某天夜里,南齐京师建康某富人家里来个小偷,偷完东西往外走时,被主人发现,小偷一刀将主人砍死。
按照当今刑法,在实施盗窃时,为逃匿、抗拒抓捕或隐匿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应转化为抢劫罪。抢劫致人死亡的,更是要处以极刑。
然而,该案犯不但没被追究刑事责任,还把地方官吓了个半死。因为,这个小偷不是别人,就是当朝皇帝萧宝卷。
萧宝卷盗窃、抢劫成瘾,一月中能有20多天要外出干这勾当,“入富室取物,无不荡尽”,他又不愿被人看见,谁遇上就要被砍头。
最后,南齐出现一奇观:专门有地方官猫在宫门附近,一见萧宝卷出宫,立即跑回自己辖区奔走呼叫驱逐百姓,“皇偷来了,皇偷来了”
这通喊,比现代的喊“城管来了”更好使。顿时,道无行人,铺存空屋,一时“工商莫不废业”。
《南齐书》对萧宝卷的这个描述,符合现代《犯罪心理学》理论。这属于偷窃癖,系一种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外在表现是反复出现的、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
具有偷窃癖的人,大多有性格缺陷,如自幼倔强、好强、自私狭隘、报复心强。此癖的养成与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有萧鸾这样心理阴暗还不忘给儿子传经送宝的老爸,萧宝卷能成长成这样,也就不奇怪了。
萧宝卷昏暴,南齐内乱不已,始安王萧遥光、太尉陈显达、大将崔景慧等先后叛乱,但都被萧宝卷镇压。
平定叛乱后,杀大臣上瘾的萧宝卷,环顾左右杀无可杀。不杀人,心里又难受,干脆再杀个过过瘾吧,杀谁呢?
杀那个平叛最得力的大臣吧,他叫萧懿。
萧懿,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故其称萧道成为伯父,而论辈分其应是萧宝卷的族叔。萧懿时为当朝的尚书仆射,接连率兵平定了裴叔业、崔慧景等人的叛乱,又被提拔为尚书令,由副总理转正为总理,又是部队的参谋总长。
什么参谋总长,我才是。萧宝卷杀人瘾一犯,把萧懿给赐死了。不分良莠乱杀无辜,总归自取灭亡。萧懿有个弟弟叫萧衍,为兄报仇发兵进攻建康。萧宝卷顺利领了盒饭,南齐篇,基本剧终。
萧道成英明神武建齐,传承仅23年,亡于不肖子孙、弱智变态的萧宝卷。一切似乎是那么的顺理成章,符合朝代更迭的逻辑。这段历史记载,出自《南齐书》,主要是卷七的《东昏侯宝卷》。萧宝卷被宦官所杀时年仅18岁,被贬为东昏侯,谥号为炀,跟杨广一个待遇。然而,大家可仔细想想,一个继位时年仅14岁、在位仅4年的孩子,能泛起多大风浪?
能泛起多大风浪,取决于《南齐书》的作者如何写。该书作者,萧子显,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以前朝宗室身份撰写前朝历史,在二十五史的众多作者中独一无二。萧子显作为南齐皇族,怎会抹黑自家历史?
因为,南齐灭亡时,萧子显只有12岁,还是个孩子。另外,取代南齐的萧衍,不仅是新朝的皇帝,还是萧子显的堂叔,血缘虽然有些远,但新朝的皇帝也姓萧,这令萧子显奉命黑起前朝来还是减轻了很多心理负担。何况萧衍待萧子显并不薄,萧子显在南梁也混的是风生水起,最高官至侍中领吏部尚书,妥妥的副国级。
萧衍用近一年的时间推翻了萧宝卷,但也仅仅是控制朝政,并未马上登基,而是改立萧宝卷的弟弟、萧鸾的第八子萧宝融为帝。毕竟饱读诗书,脸皮再厚,也得找个理由登基才能显得更道德不是?
这个理由很好找,但是也得其他人提出、自己再推脱一番才就范,方显得更更道德。会不会演过了没人能意会呢?这点萧衍很放心,因为他知道,在揣摩领导心思方面,中国的文人集团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萧衍的手下,至少有三个人看穿了老板的心思。这三个人是,大司马咨议参军范云、骠骑将军司马沈约和记室参军任昉.
三人虽官职貌似是军方的,其实本质都是文人。譬如,这个沈约,虽然官职是骠骑将军司马,可其人却堪称南朝的文坛领袖。中华文化浩瀚博大,源远流长,学问渊博、精通音律的人如星云集,为何沈约能被推崇为南朝的文坛领袖?
因为,他创作了永明体,促进中国古代诗歌从原始自然艺术的产物“古体诗”,开始走向人为艺术的“近体诗”。永明体,是近代诗形成的前奏,而其产生的基础,是所谓的“四声八病”。
“四声八病”,是声律的要求。声律,是诗歌的灵魂之一,也是诗歌在民间得以口口相传的传感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早在先秦、春秋时期的诗歌,就知道声律的重要性。
魏晋时期,中国声韵学受印度梵音学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沈约则根据汉字四声和双声叠韵的特点,来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八种五言诗应该避免的弊病,称为“八病”。
沈约发现的这八种病,对普通文学爱好者来说实在难以挨个去推敲,对老王这种打油诗大师、声律大盲来说,更是基本不可能掌握,所以也就不一一分析了。老王只知道“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的平仄感、声律感挺好的。
能推敲出“四声八病”这种严苛声律规律的沈约,自然心思缜密程度异于常人,他早就揣摩出了萧衍的心思。而且,就算其他人不为萧衍当篡位的进言器,他沈约也要当,原因?
因为,萧衍起兵推翻萧宝卷的过程中,他寸功未立。如今,改朝换代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只有主动向萧衍提出禅代,才能成为佐命功臣,在新朝里占据一席之地。
沈约先是含蓄地对萧衍提及禅代之事,萧衍未表态。想必是对沈约的含蓄不太满意。沈约回家琢磨过味儿来,跑回来正式对萧衍提出这个动议,萧衍这才表示勉为其难的接受。
沈约长舒一口气,这下至少可立下拥立之功了吧。沈约出宫后,萧衍又将范云召来商议,范云与沈约一样,在萧衍起兵时未立下战功,岂能放过这个机会?连声表示萧哥您早就应该成为真命天子了。
萧衍一拍大腿:哎你们这些马屁精……啊不是,是精英,看法竟然如此一致?(智者所见,竟如此一致)。明早可带着沈约一起前来。咱们再一起研究研究。
范云出宫后,将萧衍的指示转达给了沈约。沈约一听,隐约感觉范云这小子想抢功,赶紧说:明早你一定要等着我一起进宫。范云点头表示一定、一定。
孰知,翌日一大早,沈约却不等范云,抢先入宫。萧衍见沈约先来,就让他现场起草禅让诏书。
现场起草?那范云那小子不早打车赶来抢功了?老子昨晚一晚没睡,早加班写好了。沈约胸有成竹的从衣袖中拿出了早已写好的各类文稿,甚至新朝的人事安排都已起草妥当,交给萧衍过目。
萧衍没想到沈约这么上道儿,大喜,看后几乎没有做什么修改,就下令照此下文。
不一会儿,范云也满头大汗的来到了殿门外,估计是发现被沈约忽悠后一路狂奔来的,却被侍卫拦住:里面正在议大事儿,您老稍等。
范云只好焦急地在殿外徘徊,连连跺脚∶怪事!怪事!。其实,怪啥怪,怪就怪老范你名字起的不好,范云,不正是犯晕吗?
等沈约走出大殿,范云气不打一处来,也不顾上斯文了,冲上去直指要害的质问∶快说,给我安置了个什么职位?!
沈约笑而不言,只是伸出左手。范云也真是个大才子:左手?尚书左仆射?
嗯……沈约意味深长的点点头。范云立即心领神会,一路上积攒起来的无限愤懑一扫而光,不禁大笑∶ 哈哈,没让我失望!够哥们!
尚书左仆射,这可是常务副总理的职位,范云当然欣喜若狂。而沈约,不但被任命为尚书仆射,行政一 把手,还被封为建昌县侯,食邑千户,可谓职务职称都有了。这还不算完,沈约很快又在散骑常侍的基础上兼任领军、加侍中,这是又兼任了萧衍的秘书长和禁军统领。妥妥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范云毕竟也来了,萧衍召见他,并感慨道:平时与沈约相处,没有觉得他有过人之处,今天见他才气纵横、见识高明。我起兵以来已经三年,各位功臣诸将,确实有很大功劳,但成就我帝业的,却是你们两位!
这件事儿告诉后人:干的累的不如干的精的,你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喊打喊杀的,比不上为大领导喊到点子上的。另外,给领导干事儿,不要等、不要靠,汇报要早到。
决定下来后,萧衍加快了篡权的步伐,说是加快,其实过程繁琐的令人生厌:
一月二十五日,萧衍让宣德太后给自己晋封为相国、总百揆、扬州牧、梁公,备九锡之礼,位在诸王之上。经过一阵装模作样地推辞、群臣反复劝说后,于二月二日接受任命。
二月三日,萧衍宣布齐明帝萧鸾的侄儿、湘东王萧宝晖谋反,将他及其两个弟弟江陵公萧宝览、汝南公萧宝宏兄弟三人全部诛杀。
二月二十七日,宣德太后又下诏晋封梁公萧衍为梁王。萧衍照例“推辞”到三月五日才接受。
三月六日,宣德太后又给萧衍发了顶帽子,什么颜色的史书没写,但写了准许萧衍在该帽上可以像皇帝那样悬挂十二条穗子。同时,准许仪仗队打起天子专用的旗帜,出入要净街,乘坐天子车马,可以演奏有六十四人参加的广场舞。
三月十三日,萧衍又下令将萧宝融的三个弟弟邵陵王萧宝攸、晋熙王萧宝嵩、桂阳王萧宝贞处死。
萧衍诛杀齐明帝萧鸾的子侄们,既有为哥哥萧懿报仇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萧衍诛杀萧宝攸等人时,也派兵包围了鄱阳王萧宝寅的府邸。而萧宝寅,却不见了。去哪了?后文再说,继续看萧衍篡位的进程。
腥风血雨中,萧宝卷的长兄萧宝义却躲过了萧衍的屠刀。是萧衍突然有了恻隐之心?有恻隐之心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篡位者了。萧衍之所以不杀他,那是因为他不值得动刀。
萧宝义是个残疾人,哑巴。在萧衍诛杀三王的同月,庐陵王萧宝源也去世了,死因不明。至此,齐明帝萧鸾的儿子们仅剩下齐和帝萧宝融、萧宝义和萧宝寅三人了。
三月二十八日,名为皇帝的萧宝融自江陵到达姑熟(安徽省当涂县),在这里,他下诏向梁王萧衍禅位。
四月三日,宣德太后发布诏书,派遣兼太保、尚书令王亮等人将玉玺送给萧衍。萧衍又照例不受,南齐819名官员、梁国117名官员同时上书劝进,太史令蒋道秀又历数64条天文预兆劝说,萧衍这才“被迫”答应。
一边举屠刀杀尽人家子孙,就差明抢万年公章传国玉玺了,一边又扭扭捏捏、惺惺作态、勉为其难的接受玉玺。萧衍同志,你不累那近千名官员也累啊。
四月八日,萧衍在建康南郊正式登基即皇帝位,改元为天监元年,是为梁武帝。至此,南齐正式灭亡,共存续23年,历7位皇帝。
四月九日,梁武帝萧衍下诏拜废帝萧宝融为巴陵王,在姑熟就地修筑宫室。木偶发牌器宣德太后,这时也不再是太后了,而是成了齐文帝妃。
对萧宝融这个废帝、族侄,萧衍本来是打算将南海郡(广州)划为巴陵国,让萧宝融居住的,毕竟他才14岁,还是个的孩子。然而,大才子沈约却建议: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
这句话不是沈大才子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有原著作权人,他叫曹操。沈大才子活学活用,用来劝谏新主人对前主人家人来个斩草除根。萧衍又“勉为其难”的答应了,派遣亲随郑伯禽前去姑熟,任务是送东西萧宝融吃。吃的东西很贵重--金块。
14岁的萧宝融倒是洒脱:要我死哪还需要浪费金块?只用美酒即可。遂喝得烂醉如泥,在醺醺然中被郑伯禽杀死。
齐明帝萧鸾(萧道成的侄子)的儿子们被屠殆尽,但萧道成次子萧嶷一支却意外地保留了下来,并在梁朝受到重用,他们主要是指在齐明帝时期侥幸活下来的萧嶷的儿孙们。
萧衍把萧嶷的后代找来,温情脉脉地说:咱们虽然出五服了,但都是还是兰陵萧氏一家子嘛,只要你们听朕的话,一样可以得享荣华富贵。
萧嶷的儿子们一听,乱世之下,最没难度的事儿就是当顺民,哪能不答应?其中,萧嶷的儿子萧子显,前文提到过的《南齐书》的作者,在该书中极力夸赞爷爷萧道成和父亲萧嶷,却把堂叔萧鸾和堂兄萧宝卷骂的犹如畜生。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得,至于写得是不是真相,已经无所谓了。因为,真相在“胜王败寇”文化盛行的国度,无足轻重。
史载,即位后的梁武帝萧衍生活简朴,衣食简单,注重选拔廉洁的官员,在其倡导下,梁朝官场上逐渐形成了一股廉洁之风。梁武帝为了解民情,还专门下诏,在皇宫门前的谤木、肺石两边各安置了一个举报箱,百姓有什么建议意见都投到谤木旁边的举报箱内;如果有冤情的,投到肺石旁边的举报箱里。一副勤政爱民、品德高尚的圣人君主形象。
杀兄弟、绝子侄、废老爹、霸弟媳的世民大帝,在史书上,也是这副形象的。
第一章 萧衍的手段
时移事易,中华北方的庞然帝国北魏在历经建国、征讨、改革、动荡时,南方汉人政权也在发生巨变。
公元479年,刘宋大将萧道成篡位,建立齐,为与北方的北齐区别,史称南齐。刘宋的建立者刘裕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后裔,而萧道成,则是西汉开国宰相萧何的24世孙。
刘邦、萧何二人当年通力合作而夺得天下,关系形同莫逆。刘邦无赖出身,除了会用人、泡妞,其余能力平平,却一跃成为至尊。而萧何才华横溢、功劳显赫却低调侍主,为了躲避刘家清洗还得主动自污。没想到在600多年之后,他们二人的后代你来我往,先是刘裕建立刘宋,再是萧道成篡宋建齐,似乎是为当年萧何的低调做补偿。历史,冥冥中总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因果循环。
南齐的统治范围,大致相当于今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各省。到第六代皇帝萧宝卷时,国内大乱。
南朝偏安江南,人心浮动,王朝更迭频繁,本属正常。刘宋王朝也不过历经8位皇帝,南齐在第6代皇帝任上出现政局不稳乃至亡国,也实属正常。
然而,权臣篡位或夺位后,在历史课本上不给废帝或前任搞个弱智变态的评价,如何能证明自己推翻前朝的合法性?譬如杀兄弟、绝子侄、霸弟媳的李世民大帝,不仅把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搞成了善妒、乱 伦的弱智变态,还不忘替老爸李渊着想,给前朝废帝、表叔杨广办了个弑父、淫 母、杀兄、幽弟的昏君大套餐。史官不允许?想想太史公司马迁,再想想陈寿,什么就明白了。毕竟,历史终归是胜利者书写的。
萧宝卷作为南齐末代皇帝,在史书上的评价自然也好不了多少。且看《南齐书》中关于萧宝卷的记载:
萧宝卷之父萧鸾,系以阴谋手段篡夺的帝位,篡位后滥杀前任皇帝齐高帝、齐武帝的子孙以巩固统治,临死之时还不忘传经送宝,教育儿子萧宝卷:作事不可在人后!
意思是:当人看到你成功的光芒时,就会忘记你手段的黑暗。 所有让人佩服你的,是你的实力,而不是你的人品。记住,这就是人性。
萧宝卷读书不行,却将父亲的这碗毒鸡汤喝了个干干净净,吸收了个彻彻底底。对手下大臣,稍有不如意,立即加以肉体灭绝。
此君除了对杀人感兴趣外,还对另外两件事儿感兴趣。
一是,喜欢将宫殿当成市场,让太监们当屠夫,在宫殿里杀猪宰羊,宫女当售货员,卖酒卖肉。这点与刘裕儿子刘义符在皇宫里开超市有些像,二人都是商贸爱好者,当皇帝不大行,干个市场监督局局长绰绰有余。
萧宝卷还挺谦逊低调,让自己的宠妃潘妃当市长,自己当副市长。当然,这个市长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市长,而是市场管理员(市令)。
就这样,太监、宫女、皇帝、皇妃一帮人,乱哄哄的在诺大的皇宫里搞起了市场经济。
萧宝卷喜欢做的另一件事儿,更令人无语。
某天夜里,南齐京师建康某富人家里来个小偷,偷完东西往外走时,被主人发现,小偷一刀将主人砍死。
按照当今刑法,在实施盗窃时,为逃匿、抗拒抓捕或隐匿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的,应转化为抢劫罪。抢劫致人死亡的,更是要处以极刑。
然而,该案犯不但没被追究刑事责任,还把地方官吓了个半死。因为,这个小偷不是别人,就是当朝皇帝萧宝卷。
萧宝卷盗窃、抢劫成瘾,一月中能有20多天要外出干这勾当,“入富室取物,无不荡尽”,他又不愿被人看见,谁遇上就要被砍头。
最后,南齐出现一奇观:专门有地方官猫在宫门附近,一见萧宝卷出宫,立即跑回自己辖区奔走呼叫驱逐百姓,“皇偷来了,皇偷来了”
这通喊,比现代的喊“城管来了”更好使。顿时,道无行人,铺存空屋,一时“工商莫不废业”。
《南齐书》对萧宝卷的这个描述,符合现代《犯罪心理学》理论。这属于偷窃癖,系一种意志控制障碍范畴的精神障碍,外在表现是反复出现的、无法自制的偷窃行为。
具有偷窃癖的人,大多有性格缺陷,如自幼倔强、好强、自私狭隘、报复心强。此癖的养成与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有萧鸾这样心理阴暗还不忘给儿子传经送宝的老爸,萧宝卷能成长成这样,也就不奇怪了。
萧宝卷昏暴,南齐内乱不已,始安王萧遥光、太尉陈显达、大将崔景慧等先后叛乱,但都被萧宝卷镇压。
平定叛乱后,杀大臣上瘾的萧宝卷,环顾左右杀无可杀。不杀人,心里又难受,干脆再杀个过过瘾吧,杀谁呢?
杀那个平叛最得力的大臣吧,他叫萧懿。
萧懿,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萧道成的族弟,故其称萧道成为伯父,而论辈分其应是萧宝卷的族叔。萧懿时为当朝的尚书仆射,接连率兵平定了裴叔业、崔慧景等人的叛乱,又被提拔为尚书令,由副总理转正为总理,又是部队的参谋总长。
什么参谋总长,我才是。萧宝卷杀人瘾一犯,把萧懿给赐死了。不分良莠乱杀无辜,总归自取灭亡。萧懿有个弟弟叫萧衍,为兄报仇发兵进攻建康。萧宝卷顺利领了盒饭,南齐篇,基本剧终。
萧道成英明神武建齐,传承仅23年,亡于不肖子孙、弱智变态的萧宝卷。一切似乎是那么的顺理成章,符合朝代更迭的逻辑。这段历史记载,出自《南齐书》,主要是卷七的《东昏侯宝卷》。萧宝卷被宦官所杀时年仅18岁,被贬为东昏侯,谥号为炀,跟杨广一个待遇。然而,大家可仔细想想,一个继位时年仅14岁、在位仅4年的孩子,能泛起多大风浪?
能泛起多大风浪,取决于《南齐书》的作者如何写。该书作者,萧子显,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以前朝宗室身份撰写前朝历史,在二十五史的众多作者中独一无二。萧子显作为南齐皇族,怎会抹黑自家历史?
因为,南齐灭亡时,萧子显只有12岁,还是个孩子。另外,取代南齐的萧衍,不仅是新朝的皇帝,还是萧子显的堂叔,血缘虽然有些远,但新朝的皇帝也姓萧,这令萧子显奉命黑起前朝来还是减轻了很多心理负担。何况萧衍待萧子显并不薄,萧子显在南梁也混的是风生水起,最高官至侍中领吏部尚书,妥妥的副国级。
萧衍用近一年的时间推翻了萧宝卷,但也仅仅是控制朝政,并未马上登基,而是改立萧宝卷的弟弟、萧鸾的第八子萧宝融为帝。毕竟饱读诗书,脸皮再厚,也得找个理由登基才能显得更道德不是?
这个理由很好找,但是也得其他人提出、自己再推脱一番才就范,方显得更更道德。会不会演过了没人能意会呢?这点萧衍很放心,因为他知道,在揣摩领导心思方面,中国的文人集团若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萧衍的手下,至少有三个人看穿了老板的心思。这三个人是,大司马咨议参军范云、骠骑将军司马沈约和记室参军任昉.
三人虽官职貌似是军方的,其实本质都是文人。譬如,这个沈约,虽然官职是骠骑将军司马,可其人却堪称南朝的文坛领袖。中华文化浩瀚博大,源远流长,学问渊博、精通音律的人如星云集,为何沈约能被推崇为南朝的文坛领袖?
因为,他创作了永明体,促进中国古代诗歌从原始自然艺术的产物“古体诗”,开始走向人为艺术的“近体诗”。永明体,是近代诗形成的前奏,而其产生的基础,是所谓的“四声八病”。
“四声八病”,是声律的要求。声律,是诗歌的灵魂之一,也是诗歌在民间得以口口相传的传感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早在先秦、春秋时期的诗歌,就知道声律的重要性。
魏晋时期,中国声韵学受印度梵音学的影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汉字有平、上、去、入四种声调,沈约则根据汉字四声和双声叠韵的特点,来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指出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八种五言诗应该避免的弊病,称为“八病”。
沈约发现的这八种病,对普通文学爱好者来说实在难以挨个去推敲,对老王这种打油诗大师、声律大盲来说,更是基本不可能掌握,所以也就不一一分析了。老王只知道“天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首五言绝句的平仄感、声律感挺好的。
能推敲出“四声八病”这种严苛声律规律的沈约,自然心思缜密程度异于常人,他早就揣摩出了萧衍的心思。而且,就算其他人不为萧衍当篡位的进言器,他沈约也要当,原因?
因为,萧衍起兵推翻萧宝卷的过程中,他寸功未立。如今,改朝换代只是个时间问题了,只有主动向萧衍提出禅代,才能成为佐命功臣,在新朝里占据一席之地。
沈约先是含蓄地对萧衍提及禅代之事,萧衍未表态。想必是对沈约的含蓄不太满意。沈约回家琢磨过味儿来,跑回来正式对萧衍提出这个动议,萧衍这才表示勉为其难的接受。
沈约长舒一口气,这下至少可立下拥立之功了吧。沈约出宫后,萧衍又将范云召来商议,范云与沈约一样,在萧衍起兵时未立下战功,岂能放过这个机会?连声表示萧哥您早就应该成为真命天子了。
萧衍一拍大腿:哎你们这些马屁精……啊不是,是精英,看法竟然如此一致?(智者所见,竟如此一致)。明早可带着沈约一起前来。咱们再一起研究研究。
范云出宫后,将萧衍的指示转达给了沈约。沈约一听,隐约感觉范云这小子想抢功,赶紧说:明早你一定要等着我一起进宫。范云点头表示一定、一定。
孰知,翌日一大早,沈约却不等范云,抢先入宫。萧衍见沈约先来,就让他现场起草禅让诏书。
现场起草?那范云那小子不早打车赶来抢功了?老子昨晚一晚没睡,早加班写好了。沈约胸有成竹的从衣袖中拿出了早已写好的各类文稿,甚至新朝的人事安排都已起草妥当,交给萧衍过目。
萧衍没想到沈约这么上道儿,大喜,看后几乎没有做什么修改,就下令照此下文。
不一会儿,范云也满头大汗的来到了殿门外,估计是发现被沈约忽悠后一路狂奔来的,却被侍卫拦住:里面正在议大事儿,您老稍等。
范云只好焦急地在殿外徘徊,连连跺脚∶怪事!怪事!。其实,怪啥怪,怪就怪老范你名字起的不好,范云,不正是犯晕吗?
等沈约走出大殿,范云气不打一处来,也不顾上斯文了,冲上去直指要害的质问∶快说,给我安置了个什么职位?!
沈约笑而不言,只是伸出左手。范云也真是个大才子:左手?尚书左仆射?
嗯……沈约意味深长的点点头。范云立即心领神会,一路上积攒起来的无限愤懑一扫而光,不禁大笑∶ 哈哈,没让我失望!够哥们!
尚书左仆射,这可是常务副总理的职位,范云当然欣喜若狂。而沈约,不但被任命为尚书仆射,行政一 把手,还被封为建昌县侯,食邑千户,可谓职务职称都有了。这还不算完,沈约很快又在散骑常侍的基础上兼任领军、加侍中,这是又兼任了萧衍的秘书长和禁军统领。妥妥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范云毕竟也来了,萧衍召见他,并感慨道:平时与沈约相处,没有觉得他有过人之处,今天见他才气纵横、见识高明。我起兵以来已经三年,各位功臣诸将,确实有很大功劳,但成就我帝业的,却是你们两位!
这件事儿告诉后人:干的累的不如干的精的,你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喊打喊杀的,比不上为大领导喊到点子上的。另外,给领导干事儿,不要等、不要靠,汇报要早到。
决定下来后,萧衍加快了篡权的步伐,说是加快,其实过程繁琐的令人生厌:
一月二十五日,萧衍让宣德太后给自己晋封为相国、总百揆、扬州牧、梁公,备九锡之礼,位在诸王之上。经过一阵装模作样地推辞、群臣反复劝说后,于二月二日接受任命。
二月三日,萧衍宣布齐明帝萧鸾的侄儿、湘东王萧宝晖谋反,将他及其两个弟弟江陵公萧宝览、汝南公萧宝宏兄弟三人全部诛杀。
二月二十七日,宣德太后又下诏晋封梁公萧衍为梁王。萧衍照例“推辞”到三月五日才接受。
三月六日,宣德太后又给萧衍发了顶帽子,什么颜色的史书没写,但写了准许萧衍在该帽上可以像皇帝那样悬挂十二条穗子。同时,准许仪仗队打起天子专用的旗帜,出入要净街,乘坐天子车马,可以演奏有六十四人参加的广场舞。
三月十三日,萧衍又下令将萧宝融的三个弟弟邵陵王萧宝攸、晋熙王萧宝嵩、桂阳王萧宝贞处死。
萧衍诛杀齐明帝萧鸾的子侄们,既有为哥哥萧懿报仇的意思,更重要的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在萧衍诛杀萧宝攸等人时,也派兵包围了鄱阳王萧宝寅的府邸。而萧宝寅,却不见了。去哪了?后文再说,继续看萧衍篡位的进程。
腥风血雨中,萧宝卷的长兄萧宝义却躲过了萧衍的屠刀。是萧衍突然有了恻隐之心?有恻隐之心那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篡位者了。萧衍之所以不杀他,那是因为他不值得动刀。
萧宝义是个残疾人,哑巴。在萧衍诛杀三王的同月,庐陵王萧宝源也去世了,死因不明。至此,齐明帝萧鸾的儿子们仅剩下齐和帝萧宝融、萧宝义和萧宝寅三人了。
三月二十八日,名为皇帝的萧宝融自江陵到达姑熟(安徽省当涂县),在这里,他下诏向梁王萧衍禅位。
四月三日,宣德太后发布诏书,派遣兼太保、尚书令王亮等人将玉玺送给萧衍。萧衍又照例不受,南齐819名官员、梁国117名官员同时上书劝进,太史令蒋道秀又历数64条天文预兆劝说,萧衍这才“被迫”答应。
一边举屠刀杀尽人家子孙,就差明抢万年公章传国玉玺了,一边又扭扭捏捏、惺惺作态、勉为其难的接受玉玺。萧衍同志,你不累那近千名官员也累啊。
四月八日,萧衍在建康南郊正式登基即皇帝位,改元为天监元年,是为梁武帝。至此,南齐正式灭亡,共存续23年,历7位皇帝。
四月九日,梁武帝萧衍下诏拜废帝萧宝融为巴陵王,在姑熟就地修筑宫室。木偶发牌器宣德太后,这时也不再是太后了,而是成了齐文帝妃。
对萧宝融这个废帝、族侄,萧衍本来是打算将南海郡(广州)划为巴陵国,让萧宝融居住的,毕竟他才14岁,还是个的孩子。然而,大才子沈约却建议:不可慕虚名而处实祸。
这句话不是沈大才子自己创造出来的,而是有原著作权人,他叫曹操。沈大才子活学活用,用来劝谏新主人对前主人家人来个斩草除根。萧衍又“勉为其难”的答应了,派遣亲随郑伯禽前去姑熟,任务是送东西萧宝融吃。吃的东西很贵重--金块。
14岁的萧宝融倒是洒脱:要我死哪还需要浪费金块?只用美酒即可。遂喝得烂醉如泥,在醺醺然中被郑伯禽杀死。
齐明帝萧鸾(萧道成的侄子)的儿子们被屠殆尽,但萧道成次子萧嶷一支却意外地保留了下来,并在梁朝受到重用,他们主要是指在齐明帝时期侥幸活下来的萧嶷的儿孙们。
萧衍把萧嶷的后代找来,温情脉脉地说:咱们虽然出五服了,但都是还是兰陵萧氏一家子嘛,只要你们听朕的话,一样可以得享荣华富贵。
萧嶷的儿子们一听,乱世之下,最没难度的事儿就是当顺民,哪能不答应?其中,萧嶷的儿子萧子显,前文提到过的《南齐书》的作者,在该书中极力夸赞爷爷萧道成和父亲萧嶷,却把堂叔萧鸾和堂兄萧宝卷骂的犹如畜生。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得,至于写得是不是真相,已经无所谓了。因为,真相在“胜王败寇”文化盛行的国度,无足轻重。
史载,即位后的梁武帝萧衍生活简朴,衣食简单,注重选拔廉洁的官员,在其倡导下,梁朝官场上逐渐形成了一股廉洁之风。梁武帝为了解民情,还专门下诏,在皇宫门前的谤木、肺石两边各安置了一个举报箱,百姓有什么建议意见都投到谤木旁边的举报箱内;如果有冤情的,投到肺石旁边的举报箱里。一副勤政爱民、品德高尚的圣人君主形象。
杀兄弟、绝子侄、废老爹、霸弟媳的世民大帝,在史书上,也是这副形象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历史遗忘的角落,历史遗忘的角落最新章节,历史遗忘的角落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历史遗忘的角落,历史遗忘的角落最新章节,历史遗忘的角落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