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荏苒,飞逝而过,转眼间萧九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八年。
这八年的时间里,萧九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成了整个北境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也不再是孤身一人,除了和李洛瑶生下了萧熏儿之外,又诞下了一名男童。
如今北境的局势在这两年逐渐稳定下来,萧九也一直致力与内部的治理,并没有表现出扩张的野心,这一点在其他人看来十分罕见。
虽然萧九新扩编了两个军区,组建了一直新式军队,但却一直处于训练的状态。
相反,萧九对于海洋贸易十分感兴趣,并且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海外倭国的开发。
有了政策上的扶持,陵水商会开始有计划的将一部分居民迁往倭国海岛,并将一部分工厂转移出去。
随着倭国的开发,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展现出了特有的优越性。
首先就是在倭国实验种植的番薯等粮食作物得到丰收,让萧九更加确定了这片土地的肥沃。
其次,就是以倭国为基点,重新开辟了通往北方的航线,使陵水商会的足迹可以通往辽州以及更南部的地区。
自从萧九麾下的海军占领倭国之后,萧九就设想将其变成一个海外的粮食产地。
所以一个个庄园就此应运而生,第一批登上海岛的羊城郡军民,也成了第一批种植园主。
而且倭国的土地不但示意粮食的种植,类似于棉麻等经济作物在这片土地也长势极好。
在倭国建厂,不但吸纳了这些原着的倭人,还未萧九带来了源源不断地金钱。
除了海外的倭国之外,萧九一直以来还在不断新建学校,传播新的思想,在整个北境刮起了一股思想启蒙的狂潮。
在这个封建时代,受制于生产力的局限,人们的见识可能会有些狭隘,但这并不代表古人愚蠢。
相反,在萧九先后成立的学校、医馆、研究院等地都出现了不少的人才。
有时萧九只是点出了一个方向,他们就可以研究出想要的东西,并且比起萧九前世所知的那些更加适用于这个时代。
这不,最近这段时间,研究院就根据萧九提供得思路制作出了简易得水泥。
因为萧九对这些建材也不甚了解,不知道水泥制作的配比,所以制作出来的水泥强度很低。
但萧九也没想着做出混凝土式的房子,有了这些水泥,完全可以先用来配合烧制的红砖进行建筑底层的楼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用水泥铺路。
有句老话说的好,想要富先修路,有了水泥在工程行业的应用,便可以率先将硬化的路面修建起来。
毕竟在这个时代的交通大部分都是依靠牛车,就连马车都十分少见。
而像是现在的黄土路面,只要碰上雨水天气,就会变得异常难走,往往需要多付出数倍的时间。
有了水泥制作的路面之后,陵水商会的运输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贸易的成本相应也会降低。
除此之外,若有战事,也可以加快行军的速度,可以在第一时间带哦并遣将。
在水泥研发成功之后,萧九就开始大力抽调人力物力进行修筑,一时间整个羊城郡再一次进入了用工荒。
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在倭国抓来了大量的奴隶,充作劳工,进行道路的修筑。
而像是当地的百姓加入劳工的队伍之后,也得到大量的薪水,算是盘活了羊城郡境内的市场经济。
按照萧九的设想,要在羊城郡通往各乡县修筑好硬话的水泥道路,再算上一些矿场、盐场之类的,大概需要两年才可以完工。
虽然过程艰辛,但只要到了竣工的时候,整个羊城郡境内便可畅通无阻。
除了水泥之外,像是萧九最早建立的那些钢厂产量也随着规模的扩大提高了产能。
对比起最初在陵水县时候的那个小小钢厂,现在光是羊城郡就有了三座占地面积数十亩的大钢厂。
等到再过些时间,萧九便可以放出手中那件可以改变时代的东西——蒸汽机。
现在受制于钢铁的产能和北境局势的不稳定因素太多,萧九不敢贸然将这些东西在短时间内全放出来,毕竟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干。
随着州府的扶持,羊城郡郡城内的公路迅速被修建起来。
郡城内的百姓惊叹水泥路面的耐用程度时,原本双手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心中也起了其他心思。
现在他们不再被局限在眼前的方寸之地,他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寻找到更多的机会。
随着水泥路的建成,沿着新路面不断出现了各种贩夫走卒,一时间羊城郡的风头无两,隐隐有了战争前京都城的繁华景象。
而在这个时代,交通的闭塞让世外桃源一般的羊城郡不为外人所知。
哪怕是其他地方蛰伏在羊城郡的探子,也只是将水泥这种东西传递给了他们各自的主公。
但对于劳民伤财修路的行为,这些军阀却并不在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领地可以收上多少粮食,可以用这些粮食养活多少军队。
对比起其他地方的百姓,羊城郡境内的人们是发自心底的拥护萧九以及现在的政权。
而这才是萧九真正的底气所在,不知不觉间萧九已经掌握了人心向背。
就在羊城郡进入高速发展时,南境却并不太平,虽然对萧九在南方的产业影响不大,但已经开始动乱起来。
首先就是豫州督抚尤一淳病死,因为其子嗣年幼,所以整个扬州的军政大权都落在了其子尤熙的舅舅手中。
这也引起了扬州城的本土世家势力的不满,先后派人刺杀未果后,已经从背地里互相阴谋设计直接上升到了台前。
而这,也让一旁虎视眈眈的钟阿四看到了机会,先后对扬州城组织了两次进攻。
在此危急之时,扬州城的本土世家悍然引了豫州的王云飞以及其麾下的起义军进驻扬州,一场乱战毫无意外的开始了。
而李富所在的陵水商会始终处于中立的态度,因为萧九现在并不想现在就加入南境复杂的政治斗争当中,因为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反倒是钟阿四在连续两次进攻扬州城未果之后,狼狈的返回了江州。
而钟阿四撤兵之后,已经进入扬州的王云飞却并不想拿上一笔好处就返回豫州。
在武力胁迫之下,世子尤熙不知所踪,而尤熙的舅舅则是直接被起义军直接杀死。
自此,富庶的扬州城进入了世家分裂的局面,而王云飞则是当上了扬州的太上皇。
由于之前王云飞此前在豫州和陈、李二人的斗争中,萧九协助了对方始终对其心怀愤懑。
所以此时便想着拿扬州的陵水商会撒撒气,准备将陵水商会在南境的贸易中收取大量的关税。
就此,矛盾产生,陵水商会的货物积压在租界地区无法在扬州流通,而这也让远在羊城郡的萧九开始将目光放在了王云飞的身上。
现在的羊城郡早已今非昔比,虽然不是整个北境兵力最多的势力,但比起其他人来也差不到那里去。
所以萧九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和豫州城内的陈沛行和李世豪去了书信,开始正面介入豫州战场。
虽然陈、李二人对于萧九这个北方猛虎同样心存忌惮,但由于和王云飞水火不容,也只能选择合作。
双方简单达成协议之后,萧九便派遣了新组建的四万新军开赴豫州。
起义军首领王云飞得到消息之后,便开始带着自己的部队返回豫州,准备接下来的大战。
时间来到七月,随着粮食的丰收,对峙的双方都开始做着战前的准备。
一直到八月,萧九麾下的四万新军以及豫州城陈、李二人三万人的军队开始和王云飞在豫州到林阳郡一线拉开阵势。
如今的王云飞经历过之前的天灾人祸,军队数量虽然依旧保持在六万人左右,但实际战斗力却十分拉跨。
如今萧九和陈、李二人联手而来,让王云飞开始陷入深深的忧愁之中,有些后悔不该在扬州拿陵水商会开刀。
多说无益,现在双方已经开始了死磕,哪怕王云飞不想打这场仗,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
大战一触即发,萧九一方有着人数优势,而王云飞则是在自己的主场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原本双方的胜算都在五五开,可一向稳健的萧九又怎会打无准备之仗。
对于这场战争,萧九准备了一个秘密武器,在豫州战场上首先亮相。
当然除了这些,萧九并不是因为一个陵水商会临时起意要去攻打王云飞。
而是萧九从中看到了机会,一个可以名正言顺控制豫州的机会。
如今豫州城的陈、李二人并没有控制豫州全境的实力,所以只要打趴下这个王云飞,萧九就可以逐渐架空豫州城的陈、李二人,利用经济手段达到控制豫州的目的。
而这一切,就要看这场战争的结果了,萧九对于自己的这两只新军,可以说是寄予厚望。
这八年的时间里,萧九完成了身份的转变,成了整个北境举足轻重的人物。
他也不再是孤身一人,除了和李洛瑶生下了萧熏儿之外,又诞下了一名男童。
如今北境的局势在这两年逐渐稳定下来,萧九也一直致力与内部的治理,并没有表现出扩张的野心,这一点在其他人看来十分罕见。
虽然萧九新扩编了两个军区,组建了一直新式军队,但却一直处于训练的状态。
相反,萧九对于海洋贸易十分感兴趣,并且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海外倭国的开发。
有了政策上的扶持,陵水商会开始有计划的将一部分居民迁往倭国海岛,并将一部分工厂转移出去。
随着倭国的开发,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展现出了特有的优越性。
首先就是在倭国实验种植的番薯等粮食作物得到丰收,让萧九更加确定了这片土地的肥沃。
其次,就是以倭国为基点,重新开辟了通往北方的航线,使陵水商会的足迹可以通往辽州以及更南部的地区。
自从萧九麾下的海军占领倭国之后,萧九就设想将其变成一个海外的粮食产地。
所以一个个庄园就此应运而生,第一批登上海岛的羊城郡军民,也成了第一批种植园主。
而且倭国的土地不但示意粮食的种植,类似于棉麻等经济作物在这片土地也长势极好。
在倭国建厂,不但吸纳了这些原着的倭人,还未萧九带来了源源不断地金钱。
除了海外的倭国之外,萧九一直以来还在不断新建学校,传播新的思想,在整个北境刮起了一股思想启蒙的狂潮。
在这个封建时代,受制于生产力的局限,人们的见识可能会有些狭隘,但这并不代表古人愚蠢。
相反,在萧九先后成立的学校、医馆、研究院等地都出现了不少的人才。
有时萧九只是点出了一个方向,他们就可以研究出想要的东西,并且比起萧九前世所知的那些更加适用于这个时代。
这不,最近这段时间,研究院就根据萧九提供得思路制作出了简易得水泥。
因为萧九对这些建材也不甚了解,不知道水泥制作的配比,所以制作出来的水泥强度很低。
但萧九也没想着做出混凝土式的房子,有了这些水泥,完全可以先用来配合烧制的红砖进行建筑底层的楼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用水泥铺路。
有句老话说的好,想要富先修路,有了水泥在工程行业的应用,便可以率先将硬化的路面修建起来。
毕竟在这个时代的交通大部分都是依靠牛车,就连马车都十分少见。
而像是现在的黄土路面,只要碰上雨水天气,就会变得异常难走,往往需要多付出数倍的时间。
有了水泥制作的路面之后,陵水商会的运输效率将会大大提高,贸易的成本相应也会降低。
除此之外,若有战事,也可以加快行军的速度,可以在第一时间带哦并遣将。
在水泥研发成功之后,萧九就开始大力抽调人力物力进行修筑,一时间整个羊城郡再一次进入了用工荒。
最后实在没办法,只好在倭国抓来了大量的奴隶,充作劳工,进行道路的修筑。
而像是当地的百姓加入劳工的队伍之后,也得到大量的薪水,算是盘活了羊城郡境内的市场经济。
按照萧九的设想,要在羊城郡通往各乡县修筑好硬话的水泥道路,再算上一些矿场、盐场之类的,大概需要两年才可以完工。
虽然过程艰辛,但只要到了竣工的时候,整个羊城郡境内便可畅通无阻。
除了水泥之外,像是萧九最早建立的那些钢厂产量也随着规模的扩大提高了产能。
对比起最初在陵水县时候的那个小小钢厂,现在光是羊城郡就有了三座占地面积数十亩的大钢厂。
等到再过些时间,萧九便可以放出手中那件可以改变时代的东西——蒸汽机。
现在受制于钢铁的产能和北境局势的不稳定因素太多,萧九不敢贸然将这些东西在短时间内全放出来,毕竟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干。
随着州府的扶持,羊城郡郡城内的公路迅速被修建起来。
郡城内的百姓惊叹水泥路面的耐用程度时,原本双手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心中也起了其他心思。
现在他们不再被局限在眼前的方寸之地,他们可以去更远的地方,寻找到更多的机会。
随着水泥路的建成,沿着新路面不断出现了各种贩夫走卒,一时间羊城郡的风头无两,隐隐有了战争前京都城的繁华景象。
而在这个时代,交通的闭塞让世外桃源一般的羊城郡不为外人所知。
哪怕是其他地方蛰伏在羊城郡的探子,也只是将水泥这种东西传递给了他们各自的主公。
但对于劳民伤财修路的行为,这些军阀却并不在意,他们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领地可以收上多少粮食,可以用这些粮食养活多少军队。
对比起其他地方的百姓,羊城郡境内的人们是发自心底的拥护萧九以及现在的政权。
而这才是萧九真正的底气所在,不知不觉间萧九已经掌握了人心向背。
就在羊城郡进入高速发展时,南境却并不太平,虽然对萧九在南方的产业影响不大,但已经开始动乱起来。
首先就是豫州督抚尤一淳病死,因为其子嗣年幼,所以整个扬州的军政大权都落在了其子尤熙的舅舅手中。
这也引起了扬州城的本土世家势力的不满,先后派人刺杀未果后,已经从背地里互相阴谋设计直接上升到了台前。
而这,也让一旁虎视眈眈的钟阿四看到了机会,先后对扬州城组织了两次进攻。
在此危急之时,扬州城的本土世家悍然引了豫州的王云飞以及其麾下的起义军进驻扬州,一场乱战毫无意外的开始了。
而李富所在的陵水商会始终处于中立的态度,因为萧九现在并不想现在就加入南境复杂的政治斗争当中,因为这一切都毫无意义。
反倒是钟阿四在连续两次进攻扬州城未果之后,狼狈的返回了江州。
而钟阿四撤兵之后,已经进入扬州的王云飞却并不想拿上一笔好处就返回豫州。
在武力胁迫之下,世子尤熙不知所踪,而尤熙的舅舅则是直接被起义军直接杀死。
自此,富庶的扬州城进入了世家分裂的局面,而王云飞则是当上了扬州的太上皇。
由于之前王云飞此前在豫州和陈、李二人的斗争中,萧九协助了对方始终对其心怀愤懑。
所以此时便想着拿扬州的陵水商会撒撒气,准备将陵水商会在南境的贸易中收取大量的关税。
就此,矛盾产生,陵水商会的货物积压在租界地区无法在扬州流通,而这也让远在羊城郡的萧九开始将目光放在了王云飞的身上。
现在的羊城郡早已今非昔比,虽然不是整个北境兵力最多的势力,但比起其他人来也差不到那里去。
所以萧九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和豫州城内的陈沛行和李世豪去了书信,开始正面介入豫州战场。
虽然陈、李二人对于萧九这个北方猛虎同样心存忌惮,但由于和王云飞水火不容,也只能选择合作。
双方简单达成协议之后,萧九便派遣了新组建的四万新军开赴豫州。
起义军首领王云飞得到消息之后,便开始带着自己的部队返回豫州,准备接下来的大战。
时间来到七月,随着粮食的丰收,对峙的双方都开始做着战前的准备。
一直到八月,萧九麾下的四万新军以及豫州城陈、李二人三万人的军队开始和王云飞在豫州到林阳郡一线拉开阵势。
如今的王云飞经历过之前的天灾人祸,军队数量虽然依旧保持在六万人左右,但实际战斗力却十分拉跨。
如今萧九和陈、李二人联手而来,让王云飞开始陷入深深的忧愁之中,有些后悔不该在扬州拿陵水商会开刀。
多说无益,现在双方已经开始了死磕,哪怕王云飞不想打这场仗,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顶上去。
大战一触即发,萧九一方有着人数优势,而王云飞则是在自己的主场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原本双方的胜算都在五五开,可一向稳健的萧九又怎会打无准备之仗。
对于这场战争,萧九准备了一个秘密武器,在豫州战场上首先亮相。
当然除了这些,萧九并不是因为一个陵水商会临时起意要去攻打王云飞。
而是萧九从中看到了机会,一个可以名正言顺控制豫州的机会。
如今豫州城的陈、李二人并没有控制豫州全境的实力,所以只要打趴下这个王云飞,萧九就可以逐渐架空豫州城的陈、李二人,利用经济手段达到控制豫州的目的。
而这一切,就要看这场战争的结果了,萧九对于自己的这两只新军,可以说是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