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从囚车上下来的陆清和郭太监,周云义等人也是有些惊讶,那日在永嘉所他们见这二人被杨都司扣下后,都道这二人定然要被送往御前问罪,却没想到这二人竟然被送到了独石堡来。
都司大人怎么把人押到了这里?
周云义和四个手下惊讶之后都觉奇怪,毕竟这二人一个是镇守大同的中官,一个是天子的锦衣亲军,身份特殊,虽是犯的弃守脱逃大罪,但真要治罪却仍要天子御断,杨大人虽是正二品的万全都司,但也无权擅自处置中官和亲军,却不知都司大人为何不将人送给皇帝处置,反而押来了独石堡,这可真是奇怪了。
奇怪归奇怪,同情却是没有的,周云义等人这会可没有初见郭太监时的敬畏了,反而是一个个不耻,看着郭太监和陆清都是鄙视。
几人本就是大老粗,书读得少,又是吃得刀口饭,今日不知明日事,平日最大的乐子除了喝酒找女人,就是到茶馆里听说书的说上那么一段。
自打罗贯中和施耐庵那两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大明朝流传开来,成了茶馆说书必备书目后,这太监的形象在民间大坏,前者有个十常侍,后者有个长胡子的童贯,一个个都是坏得屁股流脓的坏蛋。
说书的先生在说书之余,更是说得明白,不管哪朝,那宫中没鸟的太监就没一个好人,一个个都是蒙弊皇上,祸国殃民的奸贼,全拖出来杀了肯定有冤枉,但隔一个杀一个却保准没漏!
在说书先生年复一年的“太监有害”说的浸濡下,又出于对跨下没鸟之辈的歧视,周云义等边军普通士卒自然不会对宫中的宦官有什么好感。
不过本朝自太祖高皇帝建国以来,便爱用太监出镇地方,军中也经常派遣监军太监,宫中更是有司礼监主持批红一事,这就使得太监这两个字在民间虽然仍是形象不好,可在朝廷和军中却是有威望得紧,权势和地位甚至还在王侯之上,一般边军小卒在镇守太监面前还是得仰望的。
故周云义等人虽心中对郭太监没有好感,但那天晚上却还是出于对太监习惯的敬畏,虽不知郭敬底细仍是恭恭敬敬的愿意听侯差遣。即便他们那个时候知道郭太监是从大同偷偷跑出来,身上背了擅离职守之地的死罪,他们也不敢拿绳子绑人,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胆量,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这个资格。
万全都司境内敢让人扣下郭太监的,除了杨俊也找不到第二个人!
正二品都指挥使司和边军小卒的见识区别可是天与地之差。
看着郭太监衣衫褴褛,在那站立不安的模样,周云义等人皆是庆幸,幸好都司大人及时扣下这个阉贼,要不然被他跑到皇帝身边去肯定要搬弄是非,指不定黑白颠倒,诬陷多少为国捐躯的将士呢。
活该今日这般,他日杀头绝不冤枉!
......
施大勇没有注意周云义等人,也没法注意,独石堡现在扎着上万人马,人进人出的,他一个小小总旗又能认得哪个。
惦着赶紧去找上官把差事交接了,便吩咐一众手下士兵道:“你们把人看好了,我去把差事卸了,等会要是得空,我请弟兄们喝酒。”
独石堡虽是镇堡,但也有几处酒铺、商铺在边墙这边开着,多是堡中的军官开的,除了赚堡中士兵的饷钱,还赚那常从独石堡出口的商队钱财,有时口外有胆大的蒙古人拿着钱财来也照样接待。
不过现在外面的蒙古人可不敢进堡来喝酒了,就是他们敢来,堡子也不敢把他们放进来,那些出口的商人也早就没了影,还好这几天开平卫和万全那边来了不少人,生意倒比以前要兴隆许多,乐得那些军官笑得合不拢嘴。
连着赶了四天路,一众押送的士兵早就嘴里淡出味来了,一听施总旗请喝酒,一个个立马眉笑颜开,都道还是总旗体贴大伙,大伙呆会可得敞开了喝,不然可对不住总旗大人这情份。
施大勇笑骂了几句后,便到堡子里找人交接,这边押送的士兵将陆清和郭太监押到了周云义等人所站的地方,免得堵了大门,影响人家进出。
他乡遇故知可不是眼前这场面,见几个夜不收满脸鄙夷的看着自己和郭太监,陆清很是尴尬,讪讪道:“周兄,别来无恙。”
周云义根本不搭理他,只顾低头擦拭自己的腰刀,其他几人也是拿眼瞪着自己,神情十分的不善,圆脸汉子蒋通盯着郭太监看了眼后,更是大声的“呸”了一唾沫在地上,把个郭太监恼得不行,可是却实在是发作不得,只能恨恨的扭过头去不与这帮丘八一般见识。
周云义等人的心情,陆清能够理解,他和郭太监眼下是待罪之人,可不是什么镇守公公和亲军校尉,又背着贪生怕死,弃守擅逃的罪名,老百姓见了都要骂上几句,况这些和鞑子厮杀了一辈子的汉子们。
不过,心中的疑惑还是要问一问的,他道:“不知周兄怎的来这独石堡了?”
周云义没有睬他,依旧用布条擦拭自己的腰刀,完事之后将刀放回鞘中,方抬头对陆清道:“鞑子寇边,都司大人下令从万全右卫抽调六十名夜不收增援独石堡,本堡宋百户便点了我。”
“原来如此。”
陆清点了点头,大致明白杨俊为何要从万全右卫调夜不收前来的原因。
夜不收这种类似特种兵的侦察骑兵在两军对战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但在剌探、袭拢这方面却是大有用处的,阿剌现在既打不进独石堡,但也没有撤退,战事打下去肯定是僵持的状态,这个时候动用夜不收大规模的袭扰对方是为将者肯定动用的手段,只要阿剌不堪袭扰,又无利可图,最后必定要退兵。阿剌一退,宣府自然无事,这功便算立了。
圆脸汉子蒋通后边的胡子男身上打有绑带,布条上血迹是新的,看样子他们已经出过边,陆清便问道:“周兄可知眼下战况如何,瓦剌人何时会退兵?”
陆清和郭太监这个阉贼混在一起,周云义已经将他视为不耻的对象,故并不想和他多说什么,但他年纪不大,脸皮不够厚,又和陆清熟识一场,便抹不开面子,随口说了几句:“鞑子攻了两次,折了不少人手,今儿一天也没有再来,想是知道咱们独石堡不好啃,我估摸着用不了几天,鞑子撑不下去肯定要退兵的。”
正说着,施大勇匆匆从营中出来,看到陆清他们,忙挥手对自己的手下喊道:“把人押进营中。”
一众押送的士兵二话不说上前便要赶陆清他们进营,陆清无奈,只得把想问的话咽回肚中,扶着郭太监往营中走去。
此处军营是紧领独石堡修建的,离边墙有两里多路,营中都是杨俊从万全左卫带来的兵,此刻烟火撩绕,却是营中在生火做饭。
入营门时,陆清看到紧邻的独石堡那边却有一帮蒙古人吆喝着往堡外去,看样子去是去酒铺喝酒,不过他们穿得都是明军的衣服,路上不时还有明军和他们打招呼,这些蒙古人竟然也用汉话和对方交谈,说得十分畅溜,一点也不生疏。
此情此景,陆清并不奇怪,也不惊讶,因为大明军中确是有不少蒙古人的,尤其是京营的三千营更是有成建制的蒙古骑兵效命,边军之中蒙古军官和士兵也不在少数,这些人大多是永乐朝就投降大明的蒙军后人,也有很多是边外的蒙古小部落实在是没法活了来投奔明军的,为的就是能够吃饱饭。毕竟,在蒙古那边他们常吃不饱饭,还要时常担心小命被明军宰掉,而为大明效命,则既能吃饱饭,又能拿丰厚的饷银,立了功后还能升官,比之在草原上受苦挨冻的日子要强太多。
不以为奇的看了一眼后,陆清就扶着郭太监进了军营,营中都是帐篷,那些生火做饭的都是远离帐篷,要不然一个不小心可就要火烧连营了。眼下可是七月天,真要把军营烧起来,那可不是好玩的。
眼下已是天晚,并无操练,只不时有一队巡哨的士卒走过。
施大勇把人领到一处帐前后,便有一个军中文书走了过来,将盖了印的公文递给他,又对他说了几句,顿时施大勇脸上就乐开了花,想来是那文书转达了上官夸赞于他的话,不然他何以如此开心。
那文书是个中年人,满脸长须,一身儒袍,和营中这些当兵的显得格格不入。
拿到了交接的文书,施大勇当下带着手下离开,他们不是战兵,自然不必呆在军营,外面有驿站可住,等明日便可返回万全左卫复命。
中年文书看了看郭太监和陆清,显是知道他们的身份,微一点头,便吩咐跟他来的四个军士将人押进身后的帐篷。
在帐篷前,郭太监突然对那文书道:“咱家想见杨大人一面,不知可否通报一声?”态度摆得很低,一点也没有镇守公公的架子了,脸上亦是一脸渴求之色。
那文书却是摇头道:“都司大人军务在身,如何有空见你?”顿了一顿,又道:“郭公公既来之则安之,左右公公也是走不得的,不妨就在这营中呆上几日,届时我家大人自会有话对公公说。”说完,便不再理会郭太监,对那四个军士叮嘱几句后,便去向杨俊回禀。
郭太监一脸失望,叹了口气,默不作声的走进了帐中。
帐中什么摆设也没有,只地上铺了一些干草,上面还留有几床凉席,东北角落里泥土被翻动过,隐隐有尿骚味,却是先前住在帐中的军士便溺所在。
军中为防营啸,故有夜禁之令,军士如夜中需方便只能在帐中自行解决,不得走出帐外。而这自行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地上挖个洞,方便完再用泥土盖上。若是条件允许,则有恭桶可以使用。当然,这是指大军出外的情况,若是本地驻防,则修有营房,也有茅房,没有夜禁之令。
郭太监嫌恶的捏了捏鼻子,无奈的坐到了席上,陆清也有些厌恶,但也无可奈何,毕竟这营房是新建,士兵又是从万全左卫赶来,并非独石本堡兵,又是战时,有这夜禁之令再所难免。还算好的,这帐中只被人用了几天,若是过个十天半月才来,那味道才当真叫人难以忍受呢。
一老一少坐在那里,相对无言。
大概半个时辰后,有人送饭来,一盆菜汤,一桶米饭,另外还有一碗咸菜,没有肉。
菜汤里油花倒是不少,也放有盐,虽喝起来不怎么鲜美,但对于在囚车上颠了一路的陆清和郭太监而言,却是十足的美味了。
吃完饭后,陆清和郭太监便倒头躺下,实在是太累,迷迷糊糊的就睡了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睡梦中的陆清突然被一声惨叫声惊醒,继而就听到外面有人惊恐的在喊:“走水了,走水了!”
都司大人怎么把人押到了这里?
周云义和四个手下惊讶之后都觉奇怪,毕竟这二人一个是镇守大同的中官,一个是天子的锦衣亲军,身份特殊,虽是犯的弃守脱逃大罪,但真要治罪却仍要天子御断,杨大人虽是正二品的万全都司,但也无权擅自处置中官和亲军,却不知都司大人为何不将人送给皇帝处置,反而押来了独石堡,这可真是奇怪了。
奇怪归奇怪,同情却是没有的,周云义等人这会可没有初见郭太监时的敬畏了,反而是一个个不耻,看着郭太监和陆清都是鄙视。
几人本就是大老粗,书读得少,又是吃得刀口饭,今日不知明日事,平日最大的乐子除了喝酒找女人,就是到茶馆里听说书的说上那么一段。
自打罗贯中和施耐庵那两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大明朝流传开来,成了茶馆说书必备书目后,这太监的形象在民间大坏,前者有个十常侍,后者有个长胡子的童贯,一个个都是坏得屁股流脓的坏蛋。
说书的先生在说书之余,更是说得明白,不管哪朝,那宫中没鸟的太监就没一个好人,一个个都是蒙弊皇上,祸国殃民的奸贼,全拖出来杀了肯定有冤枉,但隔一个杀一个却保准没漏!
在说书先生年复一年的“太监有害”说的浸濡下,又出于对跨下没鸟之辈的歧视,周云义等边军普通士卒自然不会对宫中的宦官有什么好感。
不过本朝自太祖高皇帝建国以来,便爱用太监出镇地方,军中也经常派遣监军太监,宫中更是有司礼监主持批红一事,这就使得太监这两个字在民间虽然仍是形象不好,可在朝廷和军中却是有威望得紧,权势和地位甚至还在王侯之上,一般边军小卒在镇守太监面前还是得仰望的。
故周云义等人虽心中对郭太监没有好感,但那天晚上却还是出于对太监习惯的敬畏,虽不知郭敬底细仍是恭恭敬敬的愿意听侯差遣。即便他们那个时候知道郭太监是从大同偷偷跑出来,身上背了擅离职守之地的死罪,他们也不敢拿绳子绑人,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胆量,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这个资格。
万全都司境内敢让人扣下郭太监的,除了杨俊也找不到第二个人!
正二品都指挥使司和边军小卒的见识区别可是天与地之差。
看着郭太监衣衫褴褛,在那站立不安的模样,周云义等人皆是庆幸,幸好都司大人及时扣下这个阉贼,要不然被他跑到皇帝身边去肯定要搬弄是非,指不定黑白颠倒,诬陷多少为国捐躯的将士呢。
活该今日这般,他日杀头绝不冤枉!
......
施大勇没有注意周云义等人,也没法注意,独石堡现在扎着上万人马,人进人出的,他一个小小总旗又能认得哪个。
惦着赶紧去找上官把差事交接了,便吩咐一众手下士兵道:“你们把人看好了,我去把差事卸了,等会要是得空,我请弟兄们喝酒。”
独石堡虽是镇堡,但也有几处酒铺、商铺在边墙这边开着,多是堡中的军官开的,除了赚堡中士兵的饷钱,还赚那常从独石堡出口的商队钱财,有时口外有胆大的蒙古人拿着钱财来也照样接待。
不过现在外面的蒙古人可不敢进堡来喝酒了,就是他们敢来,堡子也不敢把他们放进来,那些出口的商人也早就没了影,还好这几天开平卫和万全那边来了不少人,生意倒比以前要兴隆许多,乐得那些军官笑得合不拢嘴。
连着赶了四天路,一众押送的士兵早就嘴里淡出味来了,一听施总旗请喝酒,一个个立马眉笑颜开,都道还是总旗体贴大伙,大伙呆会可得敞开了喝,不然可对不住总旗大人这情份。
施大勇笑骂了几句后,便到堡子里找人交接,这边押送的士兵将陆清和郭太监押到了周云义等人所站的地方,免得堵了大门,影响人家进出。
他乡遇故知可不是眼前这场面,见几个夜不收满脸鄙夷的看着自己和郭太监,陆清很是尴尬,讪讪道:“周兄,别来无恙。”
周云义根本不搭理他,只顾低头擦拭自己的腰刀,其他几人也是拿眼瞪着自己,神情十分的不善,圆脸汉子蒋通盯着郭太监看了眼后,更是大声的“呸”了一唾沫在地上,把个郭太监恼得不行,可是却实在是发作不得,只能恨恨的扭过头去不与这帮丘八一般见识。
周云义等人的心情,陆清能够理解,他和郭太监眼下是待罪之人,可不是什么镇守公公和亲军校尉,又背着贪生怕死,弃守擅逃的罪名,老百姓见了都要骂上几句,况这些和鞑子厮杀了一辈子的汉子们。
不过,心中的疑惑还是要问一问的,他道:“不知周兄怎的来这独石堡了?”
周云义没有睬他,依旧用布条擦拭自己的腰刀,完事之后将刀放回鞘中,方抬头对陆清道:“鞑子寇边,都司大人下令从万全右卫抽调六十名夜不收增援独石堡,本堡宋百户便点了我。”
“原来如此。”
陆清点了点头,大致明白杨俊为何要从万全右卫调夜不收前来的原因。
夜不收这种类似特种兵的侦察骑兵在两军对战发挥不了多大作用,但在剌探、袭拢这方面却是大有用处的,阿剌现在既打不进独石堡,但也没有撤退,战事打下去肯定是僵持的状态,这个时候动用夜不收大规模的袭扰对方是为将者肯定动用的手段,只要阿剌不堪袭扰,又无利可图,最后必定要退兵。阿剌一退,宣府自然无事,这功便算立了。
圆脸汉子蒋通后边的胡子男身上打有绑带,布条上血迹是新的,看样子他们已经出过边,陆清便问道:“周兄可知眼下战况如何,瓦剌人何时会退兵?”
陆清和郭太监这个阉贼混在一起,周云义已经将他视为不耻的对象,故并不想和他多说什么,但他年纪不大,脸皮不够厚,又和陆清熟识一场,便抹不开面子,随口说了几句:“鞑子攻了两次,折了不少人手,今儿一天也没有再来,想是知道咱们独石堡不好啃,我估摸着用不了几天,鞑子撑不下去肯定要退兵的。”
正说着,施大勇匆匆从营中出来,看到陆清他们,忙挥手对自己的手下喊道:“把人押进营中。”
一众押送的士兵二话不说上前便要赶陆清他们进营,陆清无奈,只得把想问的话咽回肚中,扶着郭太监往营中走去。
此处军营是紧领独石堡修建的,离边墙有两里多路,营中都是杨俊从万全左卫带来的兵,此刻烟火撩绕,却是营中在生火做饭。
入营门时,陆清看到紧邻的独石堡那边却有一帮蒙古人吆喝着往堡外去,看样子去是去酒铺喝酒,不过他们穿得都是明军的衣服,路上不时还有明军和他们打招呼,这些蒙古人竟然也用汉话和对方交谈,说得十分畅溜,一点也不生疏。
此情此景,陆清并不奇怪,也不惊讶,因为大明军中确是有不少蒙古人的,尤其是京营的三千营更是有成建制的蒙古骑兵效命,边军之中蒙古军官和士兵也不在少数,这些人大多是永乐朝就投降大明的蒙军后人,也有很多是边外的蒙古小部落实在是没法活了来投奔明军的,为的就是能够吃饱饭。毕竟,在蒙古那边他们常吃不饱饭,还要时常担心小命被明军宰掉,而为大明效命,则既能吃饱饭,又能拿丰厚的饷银,立了功后还能升官,比之在草原上受苦挨冻的日子要强太多。
不以为奇的看了一眼后,陆清就扶着郭太监进了军营,营中都是帐篷,那些生火做饭的都是远离帐篷,要不然一个不小心可就要火烧连营了。眼下可是七月天,真要把军营烧起来,那可不是好玩的。
眼下已是天晚,并无操练,只不时有一队巡哨的士卒走过。
施大勇把人领到一处帐前后,便有一个军中文书走了过来,将盖了印的公文递给他,又对他说了几句,顿时施大勇脸上就乐开了花,想来是那文书转达了上官夸赞于他的话,不然他何以如此开心。
那文书是个中年人,满脸长须,一身儒袍,和营中这些当兵的显得格格不入。
拿到了交接的文书,施大勇当下带着手下离开,他们不是战兵,自然不必呆在军营,外面有驿站可住,等明日便可返回万全左卫复命。
中年文书看了看郭太监和陆清,显是知道他们的身份,微一点头,便吩咐跟他来的四个军士将人押进身后的帐篷。
在帐篷前,郭太监突然对那文书道:“咱家想见杨大人一面,不知可否通报一声?”态度摆得很低,一点也没有镇守公公的架子了,脸上亦是一脸渴求之色。
那文书却是摇头道:“都司大人军务在身,如何有空见你?”顿了一顿,又道:“郭公公既来之则安之,左右公公也是走不得的,不妨就在这营中呆上几日,届时我家大人自会有话对公公说。”说完,便不再理会郭太监,对那四个军士叮嘱几句后,便去向杨俊回禀。
郭太监一脸失望,叹了口气,默不作声的走进了帐中。
帐中什么摆设也没有,只地上铺了一些干草,上面还留有几床凉席,东北角落里泥土被翻动过,隐隐有尿骚味,却是先前住在帐中的军士便溺所在。
军中为防营啸,故有夜禁之令,军士如夜中需方便只能在帐中自行解决,不得走出帐外。而这自行解决的办法就是在地上挖个洞,方便完再用泥土盖上。若是条件允许,则有恭桶可以使用。当然,这是指大军出外的情况,若是本地驻防,则修有营房,也有茅房,没有夜禁之令。
郭太监嫌恶的捏了捏鼻子,无奈的坐到了席上,陆清也有些厌恶,但也无可奈何,毕竟这营房是新建,士兵又是从万全左卫赶来,并非独石本堡兵,又是战时,有这夜禁之令再所难免。还算好的,这帐中只被人用了几天,若是过个十天半月才来,那味道才当真叫人难以忍受呢。
一老一少坐在那里,相对无言。
大概半个时辰后,有人送饭来,一盆菜汤,一桶米饭,另外还有一碗咸菜,没有肉。
菜汤里油花倒是不少,也放有盐,虽喝起来不怎么鲜美,但对于在囚车上颠了一路的陆清和郭太监而言,却是十足的美味了。
吃完饭后,陆清和郭太监便倒头躺下,实在是太累,迷迷糊糊的就睡了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睡梦中的陆清突然被一声惨叫声惊醒,继而就听到外面有人惊恐的在喊:“走水了,走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