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绍扬还急着去奉天,所以在凤凰城并没有久留。

  把年礼挨个儿送到,陪着衙署一众官吏吃了顿饭之后,便离开了凤凰城,前往奉天。

  来的时候路过宽甸,曲绍扬打听过了,今年陈郎中夫妻在奉天过年。

  主要是陈允哲家儿子才出生三个月,大冬天的也不好再折腾回宽甸,索性就在奉天过年得了。

  老丈人和丈母娘在哪,曲绍扬就去哪儿看望,顺带送上年礼。

  陈家人见到曲绍扬,也挺高兴的,陪着曲绍扬聊天,打听家里的情况啥的。

  李氏看着又黑又瘦的曲绍扬,也是心疼的够呛,还让陈郎中赶紧去配药,给曲绍扬治脸。

  “娘,不用了,秀芸给我抹的药膏,主要是我这几天出门,给忘了。

  等我回去,好好抹几天药,也就好了。”曲绍扬一听,赶忙拦着。

  他就是故意顶着这张脸去凤凰城的。

  既然吃苦遭罪了,就得摆在明面儿上,让上头领导看见啊。

  要不然,人家还以为你成天养尊处优享清福呢。

  再说了,这是陈允哲的住处,不是宽甸。

  哪有那么现成的药材,让老丈人给他配药,这不是难为人么?

  李氏一听陈秀芸有药膏,点了点头。

  “那你回去可千万记得抹药,这冻伤不是别的,养不好,往后年年都犯,可遭罪呢。”

  “哎,知道了,娘。”曲绍扬连忙点头,应了下来。

  姑爷登门,那肯定得好好招待。

  沈丽珍照顾孩子,李氏便去张罗饭菜,让陈郎中父子,陪着曲绍扬唠嗑。

  陈允哲和陈郎中少不得要打听打听猫耳山那边的情况,木税衙门近期如何,炸哨口的进度咋样了,等等。

  正好,曲绍扬也说起了研究炸药的事情,想要让陈允哲帮忙,想办法购买一套设备。

  之前的原料,就是陈允哲帮忙买的,设备他自然也有门路。

  “对了,大哥,你要是有门路,再帮我购进一条采金船吧,成套的设备都要。

  我寻思着,满天星哨口那头的金矿,也开采出来。”

  这事儿,曲绍扬也琢磨很久了。

  之前老韩和老胡说,满天星哨口的金矿含金量不如三道沟,而且大部分金矿在江里,开采难度太大,所以曲绍扬就暂时放弃了开采满天星哨口。

  自打三道沟用上采金机器之后,曲绍扬就在琢磨,这人工开采难度大,用机械是不是就没那么麻烦了?

  如今鸭绿江的哨口都炸的差不离了,弄条采金船回来应该也不是太难。

  机器开采,哪怕是含金量稍微低一些,也不要紧,机械效率高,一样有很大的利润。

  陈允哲一听就明白了,自家这妹夫,肯定是尝到了金矿的甜头,所以才要采买什么采金船。

  “行,这事儿回头我找人联系,不过估计要挺多银子,你也得心里有数。”

  “嗯,我知道,你先打听着,看看得用多少,我想办法筹钱。”

  曲绍扬现在不缺银子,采金船再贵,也不至于要他全部的身家。

  爷仨聊的挺热乎,那头厨房预备了酒菜,陈郎中父子,陪着曲绍扬边喝边聊。

  陈允哲的这栋宅子不算太大,住不开那么多人,晚上曲绍扬住在陈家,其他人都安排到了客栈休息。

  第二天上午,曲绍扬先是去看望了小志,然后领着人,在城里采买东西。

  马上要过年了,难得来一趟奉天,肯定要采买些年货啥的。

  尤其是安德斯等人要的那些玩意儿,只要奉天城里能买到的,全都买回来。

  离着过年不远,曲绍扬也不好在奉天耽搁。

  正好小志也跟书院请了假,腊月十九这天早上,辞别了陈家众人,哥俩领着随从们,急匆匆往回赶。

  等他们到家,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

  刘东山前几天回来的,鸭绿江上大部分哨口已经被炸平,剩下少数几个,年后安排人去炸完就行。

  家里头,正忙活着杀猪、杀鸡、做豆腐、蒸年糕、蒸枣馒头、炸各种丸子干果,里里外外忙的热火朝天。

  两家这么多人呢,光是豆腐就做了好几天,拉磨的驴一天到晚不停下,那磨盘都快转出火星子了。

  做出来的豆腐,留一部分放水里拔着慢慢吃,其余的都切成比麻将大一些的块儿,一坨一坨的冻在外面。

  冻豆腐可是好东西,炖白菜、炖酸菜、涮锅子,咋吃都行。

  东北不产糯米,年糕是用大黄米做的。

  江春福的媳妇小花,林兴家的媳妇月娥,领着几个媳妇。

  用蒸笼铺上屉布,然后一层大黄米一层煮熟的红小豆,再一层大黄米一层去核大枣,再一层大黄米一层红小豆,最上面再覆盖一层大黄米。

  用重物压实,放在锅上滚水蒸熟。

  年糕蒸熟晾凉,用刀切成块儿,直接吃也行,蘸蜂蜜吃又香又甜,还可以用油煎一下吃,更香。

  这也就是日子过好了,寻常人家,即便过年,也舍不得这么做。

  除了年糕,厨房还做了豆面饽饽、驴打滚儿等吃食。

  其余各类点心,就不用在家里做了。

  兴业媳妇桃花不是开了点心铺子么?那边有专业的烤炉等设备,到时候多烤几炉送回来就行。

  不光如此,兴业等人还在院子里,支起俩挺大的架子,底下可以放炭火那种。

  正好这些天家里伙计们进山打猎,弄了些狍子、鹿,还有人家送来的羊。

  到时候可以烤个全羊,或者狍子啥的。

  忙忙活活的,就到了年三十,围子里外都张灯结彩,处处透着喜庆。

  大家伙儿从上午开始忙,一直忙到了下午,丰盛的年夜饭上桌,众人热热闹闹的吃饭喝酒,庆贺新年。

  到了晚上,家里这些小子们,就领着栓柱、小凤、根锁几个,在外头放鞭炮。

  这些孩子也不管什么子时不子时的,逮着了就是个放。

  于是就听着外头,叮当、砰嗙的动静,时不时还有个烟花腾空,在半空中炸响,照亮了半边天空。

  再不然,这些熊孩子就拎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在围子各处乱窜,满哪跑。

  过年,过的就是孩子,不管这些孩子在外头怎么作,大人也不管。

  曲绍扬只吩咐了几个伙计跟着,留神熊孩子们别把柴火垛啥的给点了就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关东参王,民国:关东参王最新章节,民国:关东参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