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知日本向美国宣战这个消息之后,与罗斯福和麦克阿瑟一样,饱尝狂喜到极度失望这种过山车般的感觉的自然还有英国。本以为美国在对日本宣战后,马上也会向德国宣战的丘吉尔在得到美国的夏威夷陷落的消息后,就知道美国不禁短期内不会对德国宣战,而且,美国还会减少对英国的援助。至少在短期内肯定会减少,或者再确切点说,在美国的军工产品能够满足美国自身的需要之前,会减少对英国的援助。
问题在于,没有了美国的援助,英国拿什么来抵挡德国的进攻?这几天,不管是在英国的上院还是下院,是战是和的争论不绝于耳,特别是在美国夏威夷丢失之后,与德国谈判求和的声音渐渐压到了继续战斗的声音。许多之前寄希望于美国而支持对德国强硬的人,现在都改变了立场。美国在应对一个小小的日本的挑战都无法取得胜利,英国就算与美国站在一起,就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吗?他们对此,持悲观态度。可是谁都可以在是战是和上去做选择,那怕是英国王室都可以,但丘吉尔不可以。如果丘吉尔在此刻选择放弃,这没问题,选择辞职,这也没问题,唯独如果他选择与德国议和,不可以!
丘吉尔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态度一贯强硬,他曾在国会做过演讲,宣称要领导英国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言犹在耳,如果他现在选择与德国议和,那就意味着他的政治信用的破产,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终结。作为一个政治家,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那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的出现。
可现在议和的声音越来越响,丘吉尔不得不发表广播讲话。在广播讲话里,他再一次重申了不能对德国屈服,并呼吁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们团结起来,共同向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这些法西斯国家战斗,强调英国与美国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希望全世界整个反法西斯联盟,在美国的领导下,为战胜法西斯尽到自己应尽的力量。并且,他还在讲话里对一些有能力的国家的袖手旁观提出了批评。
丘吉尔在讲话中,第一次公开承认了美国在这个联盟中的领导地位,把英国下降到一个从属的位置之上。目的自然是想以此作为交换,换取美国不要减少对英国的援助,尽管此刻美国的本土也面临着战火。同时,他也隐晦的表达了对华夏的不满,他认为日本能够如此猖獗,就是源于华夏并没有拿出力量来竭制和制衡日本的野心。他批评的有能力而袖手旁观的国家,无疑是矛头直指华夏。
当丘吉尔的讲话文本放到杨寰宇的办公桌上,杨寰宇在看了丘吉尔的讲话之后,杨寰宇直接就把这份文件丢进了废纸篓。笑话,你英国打不过德国,尽可以投降,关华夏什么事?美国人国会批准的租借法案,交换条件是英国同意美国租借他的海外领土作为军事基地,你给我华夏什么了?我们有什么义务去帮你们竭制日本呢?更让杨寰宇不爽的,是英国竟然宣布奉美国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领袖,你丫的问过我华夏同意不?
对目前的局面最乐观其成的怕就要算是德国了,连带着因华夏占领土耳其带给德国的不满,如今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说现在世界上的国家里,对华夏的军事力量的巨大实力熟悉的,也就是日本和德国了。日本是在与华夏的一次次交锋中熟悉的,而德国,当年大批的德**方人员与华夏的合作,自然他们心里有数。德国人心里明白,若不是华夏的放任,日本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太平洋上对美国形成局部的优势地位的。
如此有利的态势,德国又怎么能不善加利用?希特勒放下了他原本的计划,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英国。由于美国的租借法案在国会得到通过,大量的援助物资被源源不断的通过大西洋被运到英国。而邓尼茨领导的潜艇部队面对英美海军的联合护航,战果也越来越小,损失反而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认为很难在短期内征服英国,所以他的注意力已经从英国转向了苏俄。他现在解决掉苏俄后,再慢慢的与英国周旋。
但是现在,情况出现了转机。因为日本在太平洋上行动,牵制住了美国。这让希特勒意识到,这是击败英国最好的时机。于是,大量已经开始向北方集结的部队重新返回南线战场,希特勒要在美国恢复对太平洋的控制,消除后顾之忧之前,击败英国,至少也要占领英伦三岛,把英国政府赶到加拿大去。
德军进攻的重点转回英国,通过一系列细节上的变化很快就被英国所察觉,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德国对英国的轰炸密度和频率都在逐步加大,而轰炸范围也在扩大。这说明,德军已经把他的空军的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到了对英国的轰炸中。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很快,德军就有可能对英伦三岛实施登陆。
面对危急险峻的局势,英国采取了全民皆兵的政策。除去正规军的英国皇家空军、皇家海军和陆军之外,陆军大臣安东尼・艾登宣布组建本土防卫志愿军。在短时间内,他就组织起了近二百万的志愿军队伍。他们没有军装,每个人只能发一个臂章作为辨识,没有武器,他们把私人武器猎枪、左轮,甚至十八世纪初的燧发枪都用了起来,更多人使用的是绑着刺刀的木棍。
他们自制各种燃烧瓶、土炸弹,酒瓶、陶罐、各种玻璃瓶都变成了这些土炸弹和燃烧瓶的容器。没有交通工具,自行车、马车、马匹也都被利用起来,私家车焊上薄钢板就成了轻型装甲车。此外,还有大量的渔船、游艇、小帆船等,被临时改造成了布雷艇和武装船,用于内河防卫。
在防御工事的建造上,更是不惜人力。英国政府组织民众,在英伦三岛的所有道路上建筑路障,几乎每一座大小桥梁都被挖洞埋上上**,重要的公路和机场,路面下都埋上了塞满**的钢管,作为就是一旦德国接近,就引爆它们,破坏公路和机场。在首都伦敦以及工业城市伯明翰等几乎所有的重要城市,英国都挖掘了数条环形的防御阵地,反坦克壕和堑壕密布,各种高地错落的碉堡,星罗棋布。
由于英国是岛国,长长的海岸线更是防御的重点中的重点,除开几个军用码头,所有的民用码头都被拆毁,防止被德军的舰船利用,就是没拆毁的军用码头,也埋设了大量的**,以备在失守前引爆炸毁。在海滩上,英国人几乎在每一段能让船搁浅和行走的海滩,都布设了折叠式的铁丝网和雷区。在近海的浅水区,更是布设了三米高的钢架,防止德军的装甲坦克登陆。这种钢架布设的长度,长达数百英里。这还不算,在海滩内侧,宽度达六米的反坦克壕的长度加起来,更是高达数千英里长。
在这些防御阵地中,英国人还建造了数量巨大的假目标。他们把水管切断,伪装成炮管,在碉堡里放上成衣店里的假模特,冒充英军的士兵,此外还制造了大量的假手雷和**包,这些东西会在敌人进攻城市时,和一些真的手雷和**包混在一起,悬挂在一些横贯街道的铁链上,用以迷惑敌人,阻止敌人的快速推进。
英军秘密地训练出了一支特殊的部队,这支部队会在敌后展开对敌人的进攻。它的士兵是从本土防卫志愿军中挑选出来的精英,这些人平时随国土防卫志愿军执行任务,一到战时便会留在敌人后方。在敌后,它会分成4-8人的小组,每个小组都能**地生存下来。各小组有不同的秘密基地,它们一般位于树林中,并覆盖了伪装。这支部队的装备很精良,并且拥有14天的食物储备。另外,英国还成立了一个由平民组成的情报组织,它负责在敌后观察敌情并报告给英军。军方会派间谍到无人接头点取到情报,并秘密地用电报发送给附近的部队。
更为彻底的是,英国人拆毁了全国范围内,所有的公路和铁路的路牌、道路指示牌、方向标和街道上的号码牌,目的就是一个,不让德军在登陆后,能够轻易辨别道路和所在区域。另外,英国政府还印刷了大量的小手册,名字就叫《如果入侵者来袭,我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在手册中,英国政府告诫民众:在政府下令撤退之前,“你们应该留在原处”,这样各条道路就不会被撤退中的平民所阻塞。“不要相信谣言”,“不要传播谣言”,“对每条命令都保持怀疑的态度”和“确认发布命令的人是英国人之后再行动”,“遇到可疑情况要立刻报告”,“不要给敌人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比如食物,燃料,地图或交通工具”,“随时准备用一切可能的东西挡住敌人的去路”,“三思而后行,但是你应该把你的祖国放在第一位。”这些小手册,不管老人还是孩子,几乎人手一册。
而英国政府为德军准备的终极大杀器,则是秘密生产和埋设在可能的登陆海滩上的毒气。为了给登陆德军有效的杀伤,英国政府秘密生产了大量的“芥子气”、“光气”和“氯气”。这些毒气将在德军登陆时被引爆,以期对进攻的德军造成伤害,削弱德军的攻势。总之,英国人做好了与德军玉石俱焚的准备,并不惜让整个英国重回石器时代。
但是,让英国人抓狂的是,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这些德军登陆后的抵抗准备,但德军似乎并没有马上就在英伦三岛登陆的打算,而是不停的轰炸,大规模的轰炸。因为,英国人这种全民皆兵的行动,自然无法做到保密,英国人的所作所为自然瞒不住德国的情报机构。希特勒觉得,在没有彻底摧毁英国人的抵抗意志之前,登陆英国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于是,英国人开始品尝他们自己埋下的苦果。那些埋设在道路、桥梁、码头、机场上的**,间接的成了德军的帮凶,在德国空军的轰炸中,经常会引发这些英国人自己埋设的**的殉爆。最为悲剧的一次殉爆,是德国空军无意中引爆了一组英军埋在海边公路旁的毒气,恰好那天的风向是从海面吹向内陆,于是,一场惨剧发生了,大量的毒气被风吹向附近的一个小镇,造成数百平民的死伤。当然,英国政府不会承认这些毒气是他们埋的,而是指责德国向英国投放了毒气弹。
给英国造成损失最大的,则是因为英国拆毁了大量的民用码头,在剩下的码头也几乎在德国空军的轰炸下成为废墟之后,英国迎来了他们最大的危机。因为,载满来自美国援助的货船,因为没有码头可以卸货而在英国附近的海上游荡,他们不仅成了德国空军的目标,也成了邓尼茨的“海狼”们的目标。这几乎等于是英国政府自己切断了他们接受援助的通道。
问题在于,没有了美国的援助,英国拿什么来抵挡德国的进攻?这几天,不管是在英国的上院还是下院,是战是和的争论不绝于耳,特别是在美国夏威夷丢失之后,与德国谈判求和的声音渐渐压到了继续战斗的声音。许多之前寄希望于美国而支持对德国强硬的人,现在都改变了立场。美国在应对一个小小的日本的挑战都无法取得胜利,英国就算与美国站在一起,就能得到最后的胜利吗?他们对此,持悲观态度。可是谁都可以在是战是和上去做选择,那怕是英国王室都可以,但丘吉尔不可以。如果丘吉尔在此刻选择放弃,这没问题,选择辞职,这也没问题,唯独如果他选择与德国议和,不可以!
丘吉尔在对待德国的问题上,态度一贯强硬,他曾在国会做过演讲,宣称要领导英国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或这个岛屿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我从来不相信会发生这种情况――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在英国舰队的武装和保护下也会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言犹在耳,如果他现在选择与德国议和,那就意味着他的政治信用的破产,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终结。作为一个政治家,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那怕是付出生命的代价,他也不能容忍这种情况的出现。
可现在议和的声音越来越响,丘吉尔不得不发表广播讲话。在广播讲话里,他再一次重申了不能对德国屈服,并呼吁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员们团结起来,共同向德国、意大利、日本等这些法西斯国家战斗,强调英国与美国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希望全世界整个反法西斯联盟,在美国的领导下,为战胜法西斯尽到自己应尽的力量。并且,他还在讲话里对一些有能力的国家的袖手旁观提出了批评。
丘吉尔在讲话中,第一次公开承认了美国在这个联盟中的领导地位,把英国下降到一个从属的位置之上。目的自然是想以此作为交换,换取美国不要减少对英国的援助,尽管此刻美国的本土也面临着战火。同时,他也隐晦的表达了对华夏的不满,他认为日本能够如此猖獗,就是源于华夏并没有拿出力量来竭制和制衡日本的野心。他批评的有能力而袖手旁观的国家,无疑是矛头直指华夏。
当丘吉尔的讲话文本放到杨寰宇的办公桌上,杨寰宇在看了丘吉尔的讲话之后,杨寰宇直接就把这份文件丢进了废纸篓。笑话,你英国打不过德国,尽可以投降,关华夏什么事?美国人国会批准的租借法案,交换条件是英国同意美国租借他的海外领土作为军事基地,你给我华夏什么了?我们有什么义务去帮你们竭制日本呢?更让杨寰宇不爽的,是英国竟然宣布奉美国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领袖,你丫的问过我华夏同意不?
对目前的局面最乐观其成的怕就要算是德国了,连带着因华夏占领土耳其带给德国的不满,如今也消失的无影无踪。如果说现在世界上的国家里,对华夏的军事力量的巨大实力熟悉的,也就是日本和德国了。日本是在与华夏的一次次交锋中熟悉的,而德国,当年大批的德**方人员与华夏的合作,自然他们心里有数。德国人心里明白,若不是华夏的放任,日本人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在太平洋上对美国形成局部的优势地位的。
如此有利的态势,德国又怎么能不善加利用?希特勒放下了他原本的计划,再次把目光投向了英国。由于美国的租借法案在国会得到通过,大量的援助物资被源源不断的通过大西洋被运到英国。而邓尼茨领导的潜艇部队面对英美海军的联合护航,战果也越来越小,损失反而在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认为很难在短期内征服英国,所以他的注意力已经从英国转向了苏俄。他现在解决掉苏俄后,再慢慢的与英国周旋。
但是现在,情况出现了转机。因为日本在太平洋上行动,牵制住了美国。这让希特勒意识到,这是击败英国最好的时机。于是,大量已经开始向北方集结的部队重新返回南线战场,希特勒要在美国恢复对太平洋的控制,消除后顾之忧之前,击败英国,至少也要占领英伦三岛,把英国政府赶到加拿大去。
德军进攻的重点转回英国,通过一系列细节上的变化很快就被英国所察觉,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德国对英国的轰炸密度和频率都在逐步加大,而轰炸范围也在扩大。这说明,德军已经把他的空军的大部分力量都集中到了对英国的轰炸中。这只能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很快,德军就有可能对英伦三岛实施登陆。
面对危急险峻的局势,英国采取了全民皆兵的政策。除去正规军的英国皇家空军、皇家海军和陆军之外,陆军大臣安东尼・艾登宣布组建本土防卫志愿军。在短时间内,他就组织起了近二百万的志愿军队伍。他们没有军装,每个人只能发一个臂章作为辨识,没有武器,他们把私人武器猎枪、左轮,甚至十八世纪初的燧发枪都用了起来,更多人使用的是绑着刺刀的木棍。
他们自制各种燃烧瓶、土炸弹,酒瓶、陶罐、各种玻璃瓶都变成了这些土炸弹和燃烧瓶的容器。没有交通工具,自行车、马车、马匹也都被利用起来,私家车焊上薄钢板就成了轻型装甲车。此外,还有大量的渔船、游艇、小帆船等,被临时改造成了布雷艇和武装船,用于内河防卫。
在防御工事的建造上,更是不惜人力。英国政府组织民众,在英伦三岛的所有道路上建筑路障,几乎每一座大小桥梁都被挖洞埋上上**,重要的公路和机场,路面下都埋上了塞满**的钢管,作为就是一旦德国接近,就引爆它们,破坏公路和机场。在首都伦敦以及工业城市伯明翰等几乎所有的重要城市,英国都挖掘了数条环形的防御阵地,反坦克壕和堑壕密布,各种高地错落的碉堡,星罗棋布。
由于英国是岛国,长长的海岸线更是防御的重点中的重点,除开几个军用码头,所有的民用码头都被拆毁,防止被德军的舰船利用,就是没拆毁的军用码头,也埋设了大量的**,以备在失守前引爆炸毁。在海滩上,英国人几乎在每一段能让船搁浅和行走的海滩,都布设了折叠式的铁丝网和雷区。在近海的浅水区,更是布设了三米高的钢架,防止德军的装甲坦克登陆。这种钢架布设的长度,长达数百英里。这还不算,在海滩内侧,宽度达六米的反坦克壕的长度加起来,更是高达数千英里长。
在这些防御阵地中,英国人还建造了数量巨大的假目标。他们把水管切断,伪装成炮管,在碉堡里放上成衣店里的假模特,冒充英军的士兵,此外还制造了大量的假手雷和**包,这些东西会在敌人进攻城市时,和一些真的手雷和**包混在一起,悬挂在一些横贯街道的铁链上,用以迷惑敌人,阻止敌人的快速推进。
英军秘密地训练出了一支特殊的部队,这支部队会在敌后展开对敌人的进攻。它的士兵是从本土防卫志愿军中挑选出来的精英,这些人平时随国土防卫志愿军执行任务,一到战时便会留在敌人后方。在敌后,它会分成4-8人的小组,每个小组都能**地生存下来。各小组有不同的秘密基地,它们一般位于树林中,并覆盖了伪装。这支部队的装备很精良,并且拥有14天的食物储备。另外,英国还成立了一个由平民组成的情报组织,它负责在敌后观察敌情并报告给英军。军方会派间谍到无人接头点取到情报,并秘密地用电报发送给附近的部队。
更为彻底的是,英国人拆毁了全国范围内,所有的公路和铁路的路牌、道路指示牌、方向标和街道上的号码牌,目的就是一个,不让德军在登陆后,能够轻易辨别道路和所在区域。另外,英国政府还印刷了大量的小手册,名字就叫《如果入侵者来袭,我们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在手册中,英国政府告诫民众:在政府下令撤退之前,“你们应该留在原处”,这样各条道路就不会被撤退中的平民所阻塞。“不要相信谣言”,“不要传播谣言”,“对每条命令都保持怀疑的态度”和“确认发布命令的人是英国人之后再行动”,“遇到可疑情况要立刻报告”,“不要给敌人留下任何有用的东西,比如食物,燃料,地图或交通工具”,“随时准备用一切可能的东西挡住敌人的去路”,“三思而后行,但是你应该把你的祖国放在第一位。”这些小手册,不管老人还是孩子,几乎人手一册。
而英国政府为德军准备的终极大杀器,则是秘密生产和埋设在可能的登陆海滩上的毒气。为了给登陆德军有效的杀伤,英国政府秘密生产了大量的“芥子气”、“光气”和“氯气”。这些毒气将在德军登陆时被引爆,以期对进攻的德军造成伤害,削弱德军的攻势。总之,英国人做好了与德军玉石俱焚的准备,并不惜让整个英国重回石器时代。
但是,让英国人抓狂的是,他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做这些德军登陆后的抵抗准备,但德军似乎并没有马上就在英伦三岛登陆的打算,而是不停的轰炸,大规模的轰炸。因为,英国人这种全民皆兵的行动,自然无法做到保密,英国人的所作所为自然瞒不住德国的情报机构。希特勒觉得,在没有彻底摧毁英国人的抵抗意志之前,登陆英国显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于是,英国人开始品尝他们自己埋下的苦果。那些埋设在道路、桥梁、码头、机场上的**,间接的成了德军的帮凶,在德国空军的轰炸中,经常会引发这些英国人自己埋设的**的殉爆。最为悲剧的一次殉爆,是德国空军无意中引爆了一组英军埋在海边公路旁的毒气,恰好那天的风向是从海面吹向内陆,于是,一场惨剧发生了,大量的毒气被风吹向附近的一个小镇,造成数百平民的死伤。当然,英国政府不会承认这些毒气是他们埋的,而是指责德国向英国投放了毒气弹。
给英国造成损失最大的,则是因为英国拆毁了大量的民用码头,在剩下的码头也几乎在德国空军的轰炸下成为废墟之后,英国迎来了他们最大的危机。因为,载满来自美国援助的货船,因为没有码头可以卸货而在英国附近的海上游荡,他们不仅成了德国空军的目标,也成了邓尼茨的“海狼”们的目标。这几乎等于是英国政府自己切断了他们接受援助的通道。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之铁血荣耀,民国之铁血荣耀最新章节,民国之铁血荣耀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民国之铁血荣耀,民国之铁血荣耀最新章节,民国之铁血荣耀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