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溪宁得意地笑笑,又问道:“怎么?就算你在北边,也不至于六月飞雪吧?李润民呢?”
李晓燕甜蜜地笑起来:“我们结婚了。”
“哇,那很好,恭喜恭喜。”
李晓燕把镜头翻转,从视频中看,李晓燕正站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远处有一些老旧的小屋。
谭溪宁还没开口,李晓燕就说道:“李润民休年假,来陪我支教了。我现在在……青海。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看到没?那里就是我们的小学,是不是比普沙村条件差多了?”
“你这算是把人骗到手就去追月亮吗?我以为你回去,会乖乖和李润民结婚生娃。没想到,你去了青海支教。”
“哈哈哈哈,你知道我这个人爱追月亮,也爱六便士。可是有时候呢,看着这些孩子,六便士好像也没这么重要了。我也许追不到月亮,可我想成为他们的星星。”
谭溪宁说道:“恭喜你,成为了他们的星星。”
李晓燕则是有些无奈:“是啊,现在我们学校的同学都开始喊我星星老师了。哎呦,手指头点不动手机了。我挂啦!外面太冷了,改天聊。”
“好,拜拜。”
谭溪宁挂断电话,孩子们朝着她涌过来:“星星老师!我们毕业了,你会一直留在普沙村希望小学吗?”
“是啊是啊,老师,我们初中得住校。去了镇上,放假才能回来看你了。”
“你留在我们小学好不好,星星老师。”
谭溪宁凝望着远处的‘茶海’,平静地说道:“不会。”
孩子们的脸上没有露出失望,反而有一种‘就该如此’的淡然。
付兴磊抿了抿嘴唇:“也是,星星老师能让我们顺利毕业,确实已经在大山里待了太久。星星老师,谢谢您。”
“你们最该谢的是你们自己。”谭溪宁看着孩子们红了眼,连忙说道。“我不会留在普沙村希望小学,因为下次等你们回来,我们这里就是普沙村小学了。”
“哇!星星老师!”
孩子们一个个跟普沙村希望小学的老师们拥抱,是他们的付出才让他们平安快乐地将读书这件事情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回忆起这几年的种种,他们的眼泪再也忍不住。
而今天的眼泪,是甜的。
“同学们,星星老师也想谢谢你们。星星老师来到这里,也从你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谭溪宁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哽咽,只得轻咳了几声,又说道:“你们身处在大山,却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你们也教会老师什么叫做知足常乐,让老师重新认识到幸福并不总是来源于物质的丰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当然了,还有带老师去爬树、教老师说你们的彝语、教老师跳你们的舞蹈……这些,老师都不会忘记。其实老师一直忘了告诉你们,你们真的很优秀,所以以后的路,仰起头挺起胸来走。”
孩子们拉着谭溪宁的手:“星星老师,你不要难过嘛。只要你一直在学校,我们会回来看你的。”
谭溪宁摇摇头:“出去了,就往前走。再说了,老师还要教你们的弟弟妹妹,哪有时间来招呼你们呢?”
“不要星星老师招呼,我们长大了。”
“对啊。星星老师,你看!”有个孩子们秀了秀自己的手臂,又把校服拉得跟小山丘一样,“老师,我的肱二头肌这么大呢!”
“切,一群小屁孩。”谭溪宁笑着要去拍那孩子,被那孩子笑着躲开了。
谭溪宁看着美丽的夕阳,总觉得今天的彩霞格外的温柔:“好了,收拾好自己的东西,都回家去吧!照惯例,远的那几个同学,等着林老师,由林老师送你们回家。”
“星星老师再见!”
“李老师再见!”
“老师再见!校长再见!”
“王校长再见!”
……
谭溪宁、王乔明和老师们站在校门口,凝视着孩子们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熟悉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却已随风渐行渐远。
离别的酸楚与不舍之情交织,化作眼中闪烁的泪光。
这一刻,他们默默许下心愿。
愿孩子们的未来如星辰大海璀璨,勇敢追梦,不负韶华。
……
五年后。
普沙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摆脱了贫困的枷锁,更将普沙村建设成了集茶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小镇,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
王乔明站在谭溪宁身边问道:“谭老师,你真的决定好了么?要不要再想想哈?”
“王校长,你不用劝我,我已经决定离职了。”
谭溪宁眺望着远方:“普沙村现在的发展,一年比一年好。明年茗香茶谷就要建好,听说五元公交也会开起来,普沙村的明天无疑将更加灿烂辉煌。”
“是了嘛。就是普沙村的发展越来越好,才想让你留下来噻。你来的时候么,这里是贫穷的大山坳,现在眼看着村里富裕起来了,你为哪样要辞职么?”
张金秀刚去活动中心表演节目回来,穿着那一身漂亮的彝族服装,着急地拉住谭溪宁:“就是嘛,为哪样要走噻?”
谭溪宁抱了抱张金秀:“张姐,因为普沙村小学会有新的老师来这里,而祖国的一些地方,现在还像曾经的普沙村一样。
我要把余生的时间,投身到我热爱的事业中去。那些尚未摆脱贫困的地方,还有很多渴望读书的孩子,我想成为他们的星星,落在他们看得见的地方,用有限的热量和光芒去温暖远山。”
……
两个月后。
在位于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山脉交汇处的希望小学里,一个来自南方的女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可爱中国我的家》。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
【全文完】
写在后面的话: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有一群默默耕耘的人,他们是知识的使者,心灵的灯塔——我们敬爱的支教老师们。
他们放弃城市的繁华,背起行囊,奔赴偏远山区,只为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那份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简陋的校舍上,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是他们开始了新一天的教学之旅。
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只有朴素的黑板和粉笔,但他们用心书写,一笔一划皆是对学生的深情厚意。
午后的林荫小道,常常能看到他们与学生促膝长谈的画面,分享书籍、解答疑惑,用爱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夜晚降临,万家灯火阑珊时,他们还在昏黄的灯光下批改作业,准备教案,只为了让第二天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从未退缩,用坚韧和毅力诠释了师者风范,成为了学生们心中永不熄灭的明灯。
这些支教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理念,他们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导师,更是塑造品格的灵魂工程师。
他们的故事,在大山深处,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庇护着一代又一代追梦少年的成长。
让我们向每一位无私奉献的支教老师致敬!你们是最美的风景线,因为有了你们,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再遥远,希望的种子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开出最美的花。
李晓燕甜蜜地笑起来:“我们结婚了。”
“哇,那很好,恭喜恭喜。”
李晓燕把镜头翻转,从视频中看,李晓燕正站在一个冰天雪地的地方,远处有一些老旧的小屋。
谭溪宁还没开口,李晓燕就说道:“李润民休年假,来陪我支教了。我现在在……青海。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看到没?那里就是我们的小学,是不是比普沙村条件差多了?”
“你这算是把人骗到手就去追月亮吗?我以为你回去,会乖乖和李润民结婚生娃。没想到,你去了青海支教。”
“哈哈哈哈,你知道我这个人爱追月亮,也爱六便士。可是有时候呢,看着这些孩子,六便士好像也没这么重要了。我也许追不到月亮,可我想成为他们的星星。”
谭溪宁说道:“恭喜你,成为了他们的星星。”
李晓燕则是有些无奈:“是啊,现在我们学校的同学都开始喊我星星老师了。哎呦,手指头点不动手机了。我挂啦!外面太冷了,改天聊。”
“好,拜拜。”
谭溪宁挂断电话,孩子们朝着她涌过来:“星星老师!我们毕业了,你会一直留在普沙村希望小学吗?”
“是啊是啊,老师,我们初中得住校。去了镇上,放假才能回来看你了。”
“你留在我们小学好不好,星星老师。”
谭溪宁凝望着远处的‘茶海’,平静地说道:“不会。”
孩子们的脸上没有露出失望,反而有一种‘就该如此’的淡然。
付兴磊抿了抿嘴唇:“也是,星星老师能让我们顺利毕业,确实已经在大山里待了太久。星星老师,谢谢您。”
“你们最该谢的是你们自己。”谭溪宁看着孩子们红了眼,连忙说道。“我不会留在普沙村希望小学,因为下次等你们回来,我们这里就是普沙村小学了。”
“哇!星星老师!”
孩子们一个个跟普沙村希望小学的老师们拥抱,是他们的付出才让他们平安快乐地将读书这件事情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回忆起这几年的种种,他们的眼泪再也忍不住。
而今天的眼泪,是甜的。
“同学们,星星老师也想谢谢你们。星星老师来到这里,也从你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谭溪宁说着说着,声音有些哽咽,只得轻咳了几声,又说道:“你们身处在大山,却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你们也教会老师什么叫做知足常乐,让老师重新认识到幸福并不总是来源于物质的丰富,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当然了,还有带老师去爬树、教老师说你们的彝语、教老师跳你们的舞蹈……这些,老师都不会忘记。其实老师一直忘了告诉你们,你们真的很优秀,所以以后的路,仰起头挺起胸来走。”
孩子们拉着谭溪宁的手:“星星老师,你不要难过嘛。只要你一直在学校,我们会回来看你的。”
谭溪宁摇摇头:“出去了,就往前走。再说了,老师还要教你们的弟弟妹妹,哪有时间来招呼你们呢?”
“不要星星老师招呼,我们长大了。”
“对啊。星星老师,你看!”有个孩子们秀了秀自己的手臂,又把校服拉得跟小山丘一样,“老师,我的肱二头肌这么大呢!”
“切,一群小屁孩。”谭溪宁笑着要去拍那孩子,被那孩子笑着躲开了。
谭溪宁看着美丽的夕阳,总觉得今天的彩霞格外的温柔:“好了,收拾好自己的东西,都回家去吧!照惯例,远的那几个同学,等着林老师,由林老师送你们回家。”
“星星老师再见!”
“李老师再见!”
“老师再见!校长再见!”
“王校长再见!”
……
谭溪宁、王乔明和老师们站在校门口,凝视着孩子们渐渐远去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熟悉的欢声笑语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却已随风渐行渐远。
离别的酸楚与不舍之情交织,化作眼中闪烁的泪光。
这一刻,他们默默许下心愿。
愿孩子们的未来如星辰大海璀璨,勇敢追梦,不负韶华。
……
五年后。
普沙村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摆脱了贫困的枷锁,更将普沙村建设成了集茶产业发展与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特色小镇,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
王乔明站在谭溪宁身边问道:“谭老师,你真的决定好了么?要不要再想想哈?”
“王校长,你不用劝我,我已经决定离职了。”
谭溪宁眺望着远方:“普沙村现在的发展,一年比一年好。明年茗香茶谷就要建好,听说五元公交也会开起来,普沙村的明天无疑将更加灿烂辉煌。”
“是了嘛。就是普沙村的发展越来越好,才想让你留下来噻。你来的时候么,这里是贫穷的大山坳,现在眼看着村里富裕起来了,你为哪样要辞职么?”
张金秀刚去活动中心表演节目回来,穿着那一身漂亮的彝族服装,着急地拉住谭溪宁:“就是嘛,为哪样要走噻?”
谭溪宁抱了抱张金秀:“张姐,因为普沙村小学会有新的老师来这里,而祖国的一些地方,现在还像曾经的普沙村一样。
我要把余生的时间,投身到我热爱的事业中去。那些尚未摆脱贫困的地方,还有很多渴望读书的孩子,我想成为他们的星星,落在他们看得见的地方,用有限的热量和光芒去温暖远山。”
……
两个月后。
在位于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山脉交汇处的希望小学里,一个来自南方的女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着《可爱中国我的家》。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我们的国旗是五星红旗……”
……
【全文完】
写在后面的话:
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有一群默默耕耘的人,他们是知识的使者,心灵的灯塔——我们敬爱的支教老师们。
他们放弃城市的繁华,背起行囊,奔赴偏远山区,只为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那份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简陋的校舍上,伴随着清脆的铃声,是他们开始了新一天的教学之旅。
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只有朴素的黑板和粉笔,但他们用心书写,一笔一划皆是对学生的深情厚意。
午后的林荫小道,常常能看到他们与学生促膝长谈的画面,分享书籍、解答疑惑,用爱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夜晚降临,万家灯火阑珊时,他们还在昏黄的灯光下批改作业,准备教案,只为了让第二天的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面对困难和挑战,他们从未退缩,用坚韧和毅力诠释了师者风范,成为了学生们心中永不熄灭的明灯。
这些支教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崇高理念,他们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导师,更是塑造品格的灵魂工程师。
他们的故事,在大山深处,在孩子们的心田里,生根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庇护着一代又一代追梦少年的成长。
让我们向每一位无私奉献的支教老师致敬!你们是最美的风景线,因为有了你们,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再遥远,希望的种子在最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开出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