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这个时刻,如果能够登上吕布这艘大船,对于李儒来说,那毫无疑问是上佳的选择。
毕竟看吕布这么多年来的做法和经历。
对于手底下出谋划策的谋士,吕布是从来不亏待。
想着和自己身份出身差不多的贾诩,现在都是吕布身边头号谋士。
在吕布手底下地位尊崇,已经是并州军集团势力的绝对高层。
这想想就比董卓集团势力有前途多了。
虽说自己在董卓这边也备受信任,基本上董卓之下也无人敢招惹他。
可问题董卓其实就是一言堂,而且是非常暴躁的一言堂。
李儒向来只有提建议的权利,至于合理与否,董卓是否采纳,那都看董卓个人的想法。
这种滋味,对他而言实在称不上有多么美妙。
这边拆开了吕布给他的书信之后。
李儒只看了一眼,就扫到了最上面一行,脸色就有些变换起来。
“董卓死,并州军可恕君无罪,长安城破之后,将不会在城中对阁下进行大肆追捕。”
当然了,不仅仅只有这句话。
下面还有好几行。
不过下面几行内容,李儒看着是越来越紧锁眉头。
吕布这个手段就有些高深了。
是想借用自己的手,让整个长安城四分五裂吗?
“诛杀王允,吕某可保阁下安然无恙,就此归隐田园,不再过问世事,可安享余生。”
没错,吕布给他的进一步条件就是要求杀了王允。
吕布更深一层次的手段就在这儿。
他前一步要求王允想办法搞死董卓。
转头就要求李儒出手把王允给了结。
不是说吕布有多么无聊,非得玩些赶尽杀绝的手段。
而是因为他觉得王允有必要杀。
这家伙的存在,对于并州军内部势力而言,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王允再怎么说都是代表着太原王家。
而且是太原王家的头面人物。
如果王允顺利的从长安,随着朝中文武百官以及天子回归了洛阳的话。
那以吕布许诺的当朝三公之首,外加上本人本就十分深厚的名望和地位。
将会成为朝野之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那时候就会对吕布内部统治造成一股潜在的威胁。
毕竟王允背后就是太原王家,也算是如今吕布势力范围中最大的世家。
王允不在的时候还好。
头面人物不在,就剩他俩兄弟,好歹还需要受到吕布的节制,也需要背靠吕布,不可能做出什么小动作来。
可一旦王允回来了,那太原王家毫无疑问就是找到了主轴。
就以王允这爱搞事的性格,背地里搞点小动作,玩点什么花样,那是一点都不奇怪。
现在能够商量着搞搞董卓,等回去了之后,估摸着又对自己不满意了。
到时候王允说不定又得联络上一批人,谋划着怎么搞自己。
吕布不想留这种危险因素下来。
毕竟太原王家对于他现在的内部统治而言,还有很大的重要性。
吕布不会在现在舍弃太原王家。
那想要想个两全的法子,只能够把王允给舍弃了。
请这位王司徒永远的留在长安城,再也回不去洛阳。
那太原王家可以老老实实的安定很长一段时间。
这对吕布来说,收获可不会小。
因此别人可以回去,但王允必须死在这儿。
也不能怪吕布狠心,手段博弈就是这样。
只能说王允处在一个不合适的地位,有一个不太合适的身份。
而李儒看到这第二条条款之后,紧锁的眉头稍微松开了一些。
这个选项比第一个要简单。
要董卓的命,对他来说还有些难度。
难在如何保全自己。
可是要王允的命,不能说易如反掌吧,但也轻轻松松。
以往王允可以在长安朝廷中活得相当滋润,不是因为他有多牛。
而是因为王允就代表着朝廷势力派系,动了他可能会导致朝廷内部不稳。
但现在董卓都要翻船了,谁还管他稳不稳。
借董卓的手强行搞死王允,给自己谋求一条安稳的出路。
李儒觉得这天下简直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
接着他又往下面看第三条。
“分化董卓麾下诸将,说服其中部分投降并州军。”
“事成之后,阁下可加入洛阳朝廷之中,依旧为朝廷官员。”
李儒心里如明镜一般。
这三个选项,其实就是一层一层的进阶。
就以自己所获得的好处而言,毫无疑问是一个任务比一个任务强。
仅仅只杀死董卓的话,并州军只能够保证不主动追杀自己。
可问题李儒在董卓手底下混了这么多年,惹上的仇家不是一个两个。
并州君不追杀,不代表别人不追。
到时候有很大的可能,他还是得丧命。
而第二个选项,把王允给搞死,最起码他还能获得一张护身符。
有吕布亲自保证,让他可以安享晚年,了此余生的护身符。
这要是能成功的话,对于李儒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好出路。
至于第三条,好处就更明显了。
说的是能够为朝廷效力,继续在朝中为官。
但这里可是特指洛阳朝廷。
洛阳现在在谁的手里,而整个朝廷即将成为谁所掌控,这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
也就是说,第三个条件就等同于吕布愿意接纳自己,为并州军派系的人。
愿意把自己给拉上并州军这艘大船。
如果让李儒来选择,他一定会选最后一项。
只是很可惜,吕布在信上明确写了,一个一个来。
必须先杀了董卓,然后杀了王允,再分化其他将领,才能够投入到吕布麾下。
条件还挺苛刻的。
不过李儒想想也觉得很正常,自己招惹了多少敌人。
在董卓手底下做事,各种点子可没少出。
如果流落到别人的地盘上,那要杀自己的,可不会讲这么多道理,直接手起刀落就把他给咔嚓了。
而且他的名声又不太好,吕布如果收他为手下的话,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所以条件艰难一些,也显得很正常。
毕竟身上有污点,想要洗干净的话,就得付出几倍于常规的代价。
李儒有些头疼的按了按脑袋,随后把这份书信反复翻看。
接着他对给自己递上书信的暗夜营间谍说道:“这些内容我都知道了,我自己会考虑怎么办的。”
“还麻烦你给吕将军传一封回信。”
“就告知他说,我愿意尽全力配合并州军的行动。”
“只不过能做到什么程度,收获什么样的效果,我个人而言不敢保证,只能说尽力而为,拼力一搏!”
这位伪装成李府仆人的暗夜营间谍,立马神情肃穆地回答道:“先生请放心,你的话必定一字不漏的回复给将军。”
李儒点了点头,随后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口。
只不过看见这名仆人还没有离去。
有些疑惑的反问道:“吕将军还有什么指示吗?”
间谍摇了摇头,不过手指着李儒手上那封书信。
“小人得亲眼看着先生,把这封文书给彻底烧毁,我才能够离开。”
“要不然此次任务执行就算失败。”
李儒愣了一下。
掌握这种书信还是有必要的,就怕和自己达成协议的人不会遵守约定。
不过想了想,考虑到以吕布现在的强权。
而自己又并非什么一方诸侯,仅仅只是孤单单的个人势力。
就算吕布想要反悔,自己握着这封文书也没用。
如果吕布愿意履行约定,那的确可以现在烧毁了。
这么想了想,李儒就觉得心里能够接受了。
他敢忙把烛火点上,最后摆在了自己面前。
接着就这么目视着纸张在火焰上,逐渐的化为灰烬。
等到彻底确认了这些东西成了残渣之后。
暗夜营情报人员才对李儒拱了拱手。
“多谢先生的配合,小人这便离开了,愿先生能够大获成功。”
李儒苦笑了一声。
“那就借你吉言吧。”
随后这名情报人员,就从李儒的府上退走了。
等外人离开之后,屋内就剩下了李儒一个。
他脑海中回忆着,那张纸上写的三个条件。
忍不住自己低声喃喃自语。
“杀董卓,何其艰难的一件事。”
“要真能成功的话,董卓这些年早就被杀了个千八百遍了。”
针对如何搞死董卓这件事,李儒也得费很大的脑筋。
自从当初频繁的遭受到刺杀之后,董卓就大幅度加强了自己的安保队伍。
也就是把自己的护卫队人数加强了几倍,并且选取的都是对自己绝对忠心的人。
琢磨了一下之后,李儒心里也就有了头绪。
他也没必要自己上手把董卓搞死。
借王允的手来操办一下。
自己利用董卓来搞死王允。
而以王司徒的影响力,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一定会爆发激烈的反抗。
到时候整个长安城要提前陷入混乱之中。
这样一来的话,自己大可以联络上一批董卓的将领。
借用这些将领来掌控部分兵权。
到时候先让董卓把王允杀了,自己在利用这少部分兵权,趁着长安城内大乱的时候,反过来把董卓给搞死。
顺带着分化一下董卓手底下的将领,带着一部分投靠吕布,这样三个任务不就完成了吗?
不过真正的难点就在于前置条件。
如何联络上一批愿意听从自己号令,反杀董卓的将领,这才是关键问题。
当然,李儒在这方面其实还是有一些底蕴的。
虽说他是谋士,主管文官方面的一切事务。
但军事行动,以及大小战役的作战方针和战略计划指挥,他都能够过问。
甚至还拥有小范围调兵遣将的权利。
所以也因此强势拉拢到了某些武将。
再加上这些年来,董卓有过好几次要杀自己手底下人。
都是李儒站出来保住了他们。
要说欠的救命之恩,可还真有不少。
如果自己真的准备这么办,可操作性相当之强。
李儒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想到这儿就立马准备去办。
只不过这种事情有些敏感。
自己作为董卓手底下的谋士,邀请几名将领前来与自己会面,如果被董卓知道的话,难免会生出疑心。
别看董卓这些年沉迷于贪图享乐之中,被腐朽的有些不堪。
但唯独有一个特质,是在不停增长的。
那就是怀疑和猜忌的心思。
一言不合就认为自己手底下某个武将对自己不敬,可能有别的想法。
动不动就要打这个骂那个。
因此琢磨了一下之后,李儒还是决定走点别的形式,召集自己的人马。
要不然不太好操作。
就这样整个长安城突然之间陷入了波云诡谲之中。
表面看似维持着艰难的平静。
但其实底下都是暗流涌动。
平静的海面之下,是激荡的洋流。
随时都有可能把行走在海面上的任何事物给冲垮,击溃。
而这种诡异的气氛,有不少朝廷官员都感受到了。
除了寻常老百姓们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日里还为着如何继续生存下去而感到担忧之外。
其他中上层人士,都在琢磨着眼下局势的变化。
甚至皇宫中的这位,高坐九重天的堂堂尊贵天子,也在思考着眼下局势的变化。
长安皇宫之中,除了董卓自己所占据的某些专门用来享乐的地方之外。
汉天子刘协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只不过董卓对他的限制还挺大。
除了在这片地区活动之外,想去其他任何目的地,都得经过董卓的同意,并且派上一大堆人马进行陪同。
至于见了什么人,说过些什么话,可能都会被董卓给记录起来。
不过最近这些日子,董卓对他的管辖稍微松了点。
可能因为刘协是个聪明人,表现出来的非常听话。
对于董卓的意思,向来都是全盘配合。
所以在董卓看来,汉天子留刘协其实没什么威胁,反倒是个很好操控的存在。
再加上最近吕布大军降临两郡边界的事情,让董卓重心都转移到这上面去了。
所以也就没那么上心的管着刘协。
这不,刘协的宫中来了客人。
而董卓手底下负责记录监视这一切的人,居然没有在岗,给了他单独会见宫外之人的机会。
</br>
</br>
毕竟看吕布这么多年来的做法和经历。
对于手底下出谋划策的谋士,吕布是从来不亏待。
想着和自己身份出身差不多的贾诩,现在都是吕布身边头号谋士。
在吕布手底下地位尊崇,已经是并州军集团势力的绝对高层。
这想想就比董卓集团势力有前途多了。
虽说自己在董卓这边也备受信任,基本上董卓之下也无人敢招惹他。
可问题董卓其实就是一言堂,而且是非常暴躁的一言堂。
李儒向来只有提建议的权利,至于合理与否,董卓是否采纳,那都看董卓个人的想法。
这种滋味,对他而言实在称不上有多么美妙。
这边拆开了吕布给他的书信之后。
李儒只看了一眼,就扫到了最上面一行,脸色就有些变换起来。
“董卓死,并州军可恕君无罪,长安城破之后,将不会在城中对阁下进行大肆追捕。”
当然了,不仅仅只有这句话。
下面还有好几行。
不过下面几行内容,李儒看着是越来越紧锁眉头。
吕布这个手段就有些高深了。
是想借用自己的手,让整个长安城四分五裂吗?
“诛杀王允,吕某可保阁下安然无恙,就此归隐田园,不再过问世事,可安享余生。”
没错,吕布给他的进一步条件就是要求杀了王允。
吕布更深一层次的手段就在这儿。
他前一步要求王允想办法搞死董卓。
转头就要求李儒出手把王允给了结。
不是说吕布有多么无聊,非得玩些赶尽杀绝的手段。
而是因为他觉得王允有必要杀。
这家伙的存在,对于并州军内部势力而言,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王允再怎么说都是代表着太原王家。
而且是太原王家的头面人物。
如果王允顺利的从长安,随着朝中文武百官以及天子回归了洛阳的话。
那以吕布许诺的当朝三公之首,外加上本人本就十分深厚的名望和地位。
将会成为朝野之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那时候就会对吕布内部统治造成一股潜在的威胁。
毕竟王允背后就是太原王家,也算是如今吕布势力范围中最大的世家。
王允不在的时候还好。
头面人物不在,就剩他俩兄弟,好歹还需要受到吕布的节制,也需要背靠吕布,不可能做出什么小动作来。
可一旦王允回来了,那太原王家毫无疑问就是找到了主轴。
就以王允这爱搞事的性格,背地里搞点小动作,玩点什么花样,那是一点都不奇怪。
现在能够商量着搞搞董卓,等回去了之后,估摸着又对自己不满意了。
到时候王允说不定又得联络上一批人,谋划着怎么搞自己。
吕布不想留这种危险因素下来。
毕竟太原王家对于他现在的内部统治而言,还有很大的重要性。
吕布不会在现在舍弃太原王家。
那想要想个两全的法子,只能够把王允给舍弃了。
请这位王司徒永远的留在长安城,再也回不去洛阳。
那太原王家可以老老实实的安定很长一段时间。
这对吕布来说,收获可不会小。
因此别人可以回去,但王允必须死在这儿。
也不能怪吕布狠心,手段博弈就是这样。
只能说王允处在一个不合适的地位,有一个不太合适的身份。
而李儒看到这第二条条款之后,紧锁的眉头稍微松开了一些。
这个选项比第一个要简单。
要董卓的命,对他来说还有些难度。
难在如何保全自己。
可是要王允的命,不能说易如反掌吧,但也轻轻松松。
以往王允可以在长安朝廷中活得相当滋润,不是因为他有多牛。
而是因为王允就代表着朝廷势力派系,动了他可能会导致朝廷内部不稳。
但现在董卓都要翻船了,谁还管他稳不稳。
借董卓的手强行搞死王允,给自己谋求一条安稳的出路。
李儒觉得这天下简直没有比这更划算的买卖了。
接着他又往下面看第三条。
“分化董卓麾下诸将,说服其中部分投降并州军。”
“事成之后,阁下可加入洛阳朝廷之中,依旧为朝廷官员。”
李儒心里如明镜一般。
这三个选项,其实就是一层一层的进阶。
就以自己所获得的好处而言,毫无疑问是一个任务比一个任务强。
仅仅只杀死董卓的话,并州军只能够保证不主动追杀自己。
可问题李儒在董卓手底下混了这么多年,惹上的仇家不是一个两个。
并州君不追杀,不代表别人不追。
到时候有很大的可能,他还是得丧命。
而第二个选项,把王允给搞死,最起码他还能获得一张护身符。
有吕布亲自保证,让他可以安享晚年,了此余生的护身符。
这要是能成功的话,对于李儒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好出路。
至于第三条,好处就更明显了。
说的是能够为朝廷效力,继续在朝中为官。
但这里可是特指洛阳朝廷。
洛阳现在在谁的手里,而整个朝廷即将成为谁所掌控,这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
也就是说,第三个条件就等同于吕布愿意接纳自己,为并州军派系的人。
愿意把自己给拉上并州军这艘大船。
如果让李儒来选择,他一定会选最后一项。
只是很可惜,吕布在信上明确写了,一个一个来。
必须先杀了董卓,然后杀了王允,再分化其他将领,才能够投入到吕布麾下。
条件还挺苛刻的。
不过李儒想想也觉得很正常,自己招惹了多少敌人。
在董卓手底下做事,各种点子可没少出。
如果流落到别人的地盘上,那要杀自己的,可不会讲这么多道理,直接手起刀落就把他给咔嚓了。
而且他的名声又不太好,吕布如果收他为手下的话,也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所以条件艰难一些,也显得很正常。
毕竟身上有污点,想要洗干净的话,就得付出几倍于常规的代价。
李儒有些头疼的按了按脑袋,随后把这份书信反复翻看。
接着他对给自己递上书信的暗夜营间谍说道:“这些内容我都知道了,我自己会考虑怎么办的。”
“还麻烦你给吕将军传一封回信。”
“就告知他说,我愿意尽全力配合并州军的行动。”
“只不过能做到什么程度,收获什么样的效果,我个人而言不敢保证,只能说尽力而为,拼力一搏!”
这位伪装成李府仆人的暗夜营间谍,立马神情肃穆地回答道:“先生请放心,你的话必定一字不漏的回复给将军。”
李儒点了点头,随后端起桌上的茶水喝了口。
只不过看见这名仆人还没有离去。
有些疑惑的反问道:“吕将军还有什么指示吗?”
间谍摇了摇头,不过手指着李儒手上那封书信。
“小人得亲眼看着先生,把这封文书给彻底烧毁,我才能够离开。”
“要不然此次任务执行就算失败。”
李儒愣了一下。
掌握这种书信还是有必要的,就怕和自己达成协议的人不会遵守约定。
不过想了想,考虑到以吕布现在的强权。
而自己又并非什么一方诸侯,仅仅只是孤单单的个人势力。
就算吕布想要反悔,自己握着这封文书也没用。
如果吕布愿意履行约定,那的确可以现在烧毁了。
这么想了想,李儒就觉得心里能够接受了。
他敢忙把烛火点上,最后摆在了自己面前。
接着就这么目视着纸张在火焰上,逐渐的化为灰烬。
等到彻底确认了这些东西成了残渣之后。
暗夜营情报人员才对李儒拱了拱手。
“多谢先生的配合,小人这便离开了,愿先生能够大获成功。”
李儒苦笑了一声。
“那就借你吉言吧。”
随后这名情报人员,就从李儒的府上退走了。
等外人离开之后,屋内就剩下了李儒一个。
他脑海中回忆着,那张纸上写的三个条件。
忍不住自己低声喃喃自语。
“杀董卓,何其艰难的一件事。”
“要真能成功的话,董卓这些年早就被杀了个千八百遍了。”
针对如何搞死董卓这件事,李儒也得费很大的脑筋。
自从当初频繁的遭受到刺杀之后,董卓就大幅度加强了自己的安保队伍。
也就是把自己的护卫队人数加强了几倍,并且选取的都是对自己绝对忠心的人。
琢磨了一下之后,李儒心里也就有了头绪。
他也没必要自己上手把董卓搞死。
借王允的手来操办一下。
自己利用董卓来搞死王允。
而以王司徒的影响力,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一定会爆发激烈的反抗。
到时候整个长安城要提前陷入混乱之中。
这样一来的话,自己大可以联络上一批董卓的将领。
借用这些将领来掌控部分兵权。
到时候先让董卓把王允杀了,自己在利用这少部分兵权,趁着长安城内大乱的时候,反过来把董卓给搞死。
顺带着分化一下董卓手底下的将领,带着一部分投靠吕布,这样三个任务不就完成了吗?
不过真正的难点就在于前置条件。
如何联络上一批愿意听从自己号令,反杀董卓的将领,这才是关键问题。
当然,李儒在这方面其实还是有一些底蕴的。
虽说他是谋士,主管文官方面的一切事务。
但军事行动,以及大小战役的作战方针和战略计划指挥,他都能够过问。
甚至还拥有小范围调兵遣将的权利。
所以也因此强势拉拢到了某些武将。
再加上这些年来,董卓有过好几次要杀自己手底下人。
都是李儒站出来保住了他们。
要说欠的救命之恩,可还真有不少。
如果自己真的准备这么办,可操作性相当之强。
李儒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想到这儿就立马准备去办。
只不过这种事情有些敏感。
自己作为董卓手底下的谋士,邀请几名将领前来与自己会面,如果被董卓知道的话,难免会生出疑心。
别看董卓这些年沉迷于贪图享乐之中,被腐朽的有些不堪。
但唯独有一个特质,是在不停增长的。
那就是怀疑和猜忌的心思。
一言不合就认为自己手底下某个武将对自己不敬,可能有别的想法。
动不动就要打这个骂那个。
因此琢磨了一下之后,李儒还是决定走点别的形式,召集自己的人马。
要不然不太好操作。
就这样整个长安城突然之间陷入了波云诡谲之中。
表面看似维持着艰难的平静。
但其实底下都是暗流涌动。
平静的海面之下,是激荡的洋流。
随时都有可能把行走在海面上的任何事物给冲垮,击溃。
而这种诡异的气氛,有不少朝廷官员都感受到了。
除了寻常老百姓们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日里还为着如何继续生存下去而感到担忧之外。
其他中上层人士,都在琢磨着眼下局势的变化。
甚至皇宫中的这位,高坐九重天的堂堂尊贵天子,也在思考着眼下局势的变化。
长安皇宫之中,除了董卓自己所占据的某些专门用来享乐的地方之外。
汉天子刘协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只不过董卓对他的限制还挺大。
除了在这片地区活动之外,想去其他任何目的地,都得经过董卓的同意,并且派上一大堆人马进行陪同。
至于见了什么人,说过些什么话,可能都会被董卓给记录起来。
不过最近这些日子,董卓对他的管辖稍微松了点。
可能因为刘协是个聪明人,表现出来的非常听话。
对于董卓的意思,向来都是全盘配合。
所以在董卓看来,汉天子留刘协其实没什么威胁,反倒是个很好操控的存在。
再加上最近吕布大军降临两郡边界的事情,让董卓重心都转移到这上面去了。
所以也就没那么上心的管着刘协。
这不,刘协的宫中来了客人。
而董卓手底下负责记录监视这一切的人,居然没有在岗,给了他单独会见宫外之人的机会。
</br>
</br>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之统御诸州,三国之统御诸州最新章节,三国之统御诸州 顶点小说!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三国之统御诸州,三国之统御诸州最新章节,三国之统御诸州 顶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