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儿用过早膳后有散步消食的习惯,如今在山里,恍然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摆脱了侍从,独自走在林间弯弯折折的小路上,她突然就理解了当初师傅林秀梧坚持退隐的心志,都说她上官婉儿聪慧绝伦,可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才懂得退出,激流勇进说到底终究是件危险的事。
这样一思虑,婉儿开始自嘲,聪明反被聪明误,越是看上去机敏的人,越是容易犯迟钝。
正自省之时,上空有东西噗嗤噗嗤扑扇个不停,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她脚畔。定睛一看,是一只受伤挣扎的飞鸟,背部插着一支羽箭。
四下张望着,只见不远处跑过来两名戎装少年,待到人影近了,婉儿认出其中一人正是李显之子邵王李重润。
“邵王殿下。”婉儿笑笑敛衽。
“内舍人。”李重润抱了抱拳。
见他背着弓箭,婉儿问:“殿下好身手!这大约是殿下的猎物吧?”
李重润摆摆手,“可不一定,我与武兄同射,还不知是谁射中的?”
婉儿心思一活,武兄?
视线投在李重润身后之人上,同是风华正茂的少年郎,“想必这位便是南阳王殿下?”
少年同样抱拳,声音清朗:“内舍人好,我是武延基。”
见他丝毫没有架子,婉儿感到小小的意外,印象中许多人都说魏王世子骄横,今日一见,似乎传言不可尽信。
“殿下何时到的?”婉儿又开口。
“其实昨晚就到了,只是太晚,便没有打扰,宿在山下农户家里。”武延基不紧不慢道。
李重润将一只手搭在他肩上,催促说:“我们去看看那鸟儿,正好内舍人在此,可以做个见证。”
“我岂是输不起的人,李兄居然还要找见证?”武延基笑道。
“此言差矣,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既然我们事先有约定,便要依约行事。”
“李兄的话这样听来也不无道理,那就请内舍人居中而判。”武延基冲着婉儿拱拱手。
婉儿见着他二人初见便能称兄道弟,想必是一见如故,年轻人兴味相投、身份相当,本是情理中的事情,只是他们一个姓李,一个姓武,若是真心相交,怕是未来会有风波。
李重润弯腰将猎物拾起,抑制不住的兴奋:“快看,是只会变脸的鸟!”
这话一下子吸引了武延基和婉儿:“什么变脸鸟?”凑上去细细察看,原来这鸟整个头部有多种颜色,若是将羽毛换着不同方向捋一捋,颜色搭配也会各不相同,因此李重润才会即兴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还真是神奇!”武延基一面用手去抚摸,一面叹道。
婉儿惋惜道:“可惜了,不知被你们谁射伤了,看这伤势,也是没得救。”
本来两个少年都想抢功,这时转变了话风,都不承认是自己射中的了。
婉儿好笑:“你们啊!我看你们的箭都有标记,待我查看一下便知道了。”
李重润听了这话,不好意思道:“其实我早看到了,这箭是我的。”
武延基如释重负:“太好了!”
三人顿时都笑了。
婉儿无意识扫了李重润一眼,来翠微宫这些时日,她也见过他好几次,可是像今日这样近距离却是头一回,和她的妹妹李裹儿一样,李重润长得也极其像她的母亲韦氏,不过韦氏艳丽,李重润清雅,明明轮廓都是差不多,可其中却有着天差地别。
李重润意识到被打量了,脸微微一红,却也装作不知:“事到如今,我只有将这鸟羽给妹妹们做个毽子玩了。”
武延基很感兴趣:“李兄还会做这个?”
“那有何难?不瞒武兄和内舍人,我们兄妹曾有段时间帮着母亲做过许多毽子,还有竹隆,灯花之类……”少年眼里有淡淡的哀愁。
武延基不明所以:“做那些干什么?难不成还能拿来卖钱?”
“正是。”李重润淡淡道。
武延基“啊”了一声,顿时后悔。
婉儿忙说:“正好,邵王殿下若是得空,教教我们,想来也是打发时间的一桩趣事,还能动手又动脑。”
武延基也跟着附和:“对对对!我父王总是训斥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李重润知道他们是担心自己会尴尬,内心充满了感激:“好,那就一言为定!”说罢,将今天射猎的战利品搭在背囊上,抬手转身时,腰间露出一块鱼戏莲的羊脂玉佩来,因为造型极其别致,婉儿便多看了两眼。
回殿的路上,几人又闲聊了一些家常,婉儿这才找到机会向南阳王武延基询问了魏王的病情,武延基回答得很委婉,只是庄重的神情似乎暗示了一切。
“父王好强,心病难医。”武延基倒是丝毫不避讳。
李重润闷声不语。
婉儿迅速转移话题:“邵王殿下,另外几位殿下怎么没一道来打猎?”
“重俊和重茂都是循规蹈矩的人,哪里能跟着我一起胡闹?”李重润回答。
除了李重润,李显另有两子,不过都不是韦氏所出,李重俊是个大个子,却木讷羞涩,李重茂相貌平平,亦没有十分出彩的地方。
“武兄,回到京城后你可要常常来找我。”李重润对着武延基反复强调。
武延基不敷衍:“那是一定的。”
“要是有机会,我介绍我姐姐给你认识。”李重润又说。
武延基像是想起什么,心情放晴了些:“好呀,你还有个妹妹,听说是个辣椒一样的脾气。”
“裹儿从小就这样,武兄就莫要笑话了,不过我姐姐仙惠绝不比你们京城任何一位大家小姐差。”李重润嘴角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看来这三姐弟感情甚笃。
“久闻永泰县主美名。”武延基其实了解得并不多,但李重润的话他是相信的。
接着又是数日操劳,距离庐陵王回京的日子越来越近,李显时而欣喜,时而忐忑,紧张得彻夜难眠,还好这种情绪逐渐平缓了下来,回京的路上,他刻意显出威仪来,倒也糊弄了不少人。身侧的韦氏忍住笑:“这模样还真是好气派!一看就是天潢贵胄!”她今日用心打扮过,衣饰华美耀眼。
李显谦逊得很:“哪里是我的气派?全是亏得着这仪仗。”
“人靠衣装马靠鞍。”韦氏淡淡道,“此番回去,殿下便是万人之上了,想想这人生的际遇真是既残酷又奇怪,不过我可没功夫去伤感,这些年该做未做、想做未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我要一件件慢慢去做。一想到未来的日子那么长,我就觉得幸运,上天没有亏待我。”
李显颇有感触:“香颂,这些年委屈你了!往后我们好好过,荣华富贵任由你采撷,我会尽我所能弥补你和孩子们。”
韦氏用怪怪的目光望着他,说了句似乎并不满意的话:“四周都是围观的人群,我们还是端坐着的好。”
李显张张嘴却又合上,妻子的心思他并非不知,只是时隔多年,皇宫之中还有他们的立足之地吗?弄不好和七哥一样,又是一个新的傀儡!母亲的雷霆手段令他不寒而栗。
仪仗队伍很长,意在营造声势,故而行走得也不快,好几日后才到皇城,一到城门,早有朝臣在此跪候。依例叩拜相见后,李显便要入宫去见女皇。
母子十余载未见,生疏了不少,彼此都被对方现在的容颜惊到了。
犹如陌生人之间嘘寒问暖之后,武曌传召了李显的儿女,或许是隔代亲的缘故,气氛终于热乎些了。
李显夫妇看着女皇拉着几个孩子的手满眼爱怜,脸上都浮现出欣慰之色。
就在次日,武曌下了旨,立李显为皇太子,李旦被复封为相王,有人说这就叫水围着山转,转来转去还是会回到原点。
重做太子,入主东宫,李显更多的是惶恐,他极度依赖着妻子和儿女,只要他们欢心,他便把内心所有的焦灼都藏匿起来,摆出理所当然的架势来安家人的心。
韦氏又一次穿上了太子妃的礼服,令她得意的是这些年身材还保持得不错,这身礼服上了身仍旧不显臃肿,她在长镜面前左顾右看,直到完全满足了才在梳妆台前坐下。
岁月本就不饶人,她在房州多年又是备受磨难,如今眼角和嘴角的皱纹尤其深刻,肌肤虽然细腻,但光泽感大不如以前,韦氏摸着联深深叹气,一个女人最害怕的莫过于不能与衰老抗衡,眼看着青丝变为白发,这种无可奈何难以排解,可是这时她突然就想起上官婉儿来,婉儿并不比她年轻多少,可容颜几乎未有改变,尤其那乌油油的头发晃得人眼睛疼,真是可恶至极!
对着铜镜,韦氏恨不能咬碎一口银牙,可她不再和当年一样,至少表面上,她要学着收敛、学着示弱,在这个孤掌难鸣的地方,她需要盟友,越多越好,一定不能再让当年的事件重演,她的野心膨胀得厉害,头脑却开窍了。
那么不妨就从她最介意、最厌恶的上官婉儿开始。
这样一思虑,婉儿开始自嘲,聪明反被聪明误,越是看上去机敏的人,越是容易犯迟钝。
正自省之时,上空有东西噗嗤噗嗤扑扇个不停,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她脚畔。定睛一看,是一只受伤挣扎的飞鸟,背部插着一支羽箭。
四下张望着,只见不远处跑过来两名戎装少年,待到人影近了,婉儿认出其中一人正是李显之子邵王李重润。
“邵王殿下。”婉儿笑笑敛衽。
“内舍人。”李重润抱了抱拳。
见他背着弓箭,婉儿问:“殿下好身手!这大约是殿下的猎物吧?”
李重润摆摆手,“可不一定,我与武兄同射,还不知是谁射中的?”
婉儿心思一活,武兄?
视线投在李重润身后之人上,同是风华正茂的少年郎,“想必这位便是南阳王殿下?”
少年同样抱拳,声音清朗:“内舍人好,我是武延基。”
见他丝毫没有架子,婉儿感到小小的意外,印象中许多人都说魏王世子骄横,今日一见,似乎传言不可尽信。
“殿下何时到的?”婉儿又开口。
“其实昨晚就到了,只是太晚,便没有打扰,宿在山下农户家里。”武延基不紧不慢道。
李重润将一只手搭在他肩上,催促说:“我们去看看那鸟儿,正好内舍人在此,可以做个见证。”
“我岂是输不起的人,李兄居然还要找见证?”武延基笑道。
“此言差矣,俗话说亲兄弟明算账,既然我们事先有约定,便要依约行事。”
“李兄的话这样听来也不无道理,那就请内舍人居中而判。”武延基冲着婉儿拱拱手。
婉儿见着他二人初见便能称兄道弟,想必是一见如故,年轻人兴味相投、身份相当,本是情理中的事情,只是他们一个姓李,一个姓武,若是真心相交,怕是未来会有风波。
李重润弯腰将猎物拾起,抑制不住的兴奋:“快看,是只会变脸的鸟!”
这话一下子吸引了武延基和婉儿:“什么变脸鸟?”凑上去细细察看,原来这鸟整个头部有多种颜色,若是将羽毛换着不同方向捋一捋,颜色搭配也会各不相同,因此李重润才会即兴给它取了这样一个名字。
“还真是神奇!”武延基一面用手去抚摸,一面叹道。
婉儿惋惜道:“可惜了,不知被你们谁射伤了,看这伤势,也是没得救。”
本来两个少年都想抢功,这时转变了话风,都不承认是自己射中的了。
婉儿好笑:“你们啊!我看你们的箭都有标记,待我查看一下便知道了。”
李重润听了这话,不好意思道:“其实我早看到了,这箭是我的。”
武延基如释重负:“太好了!”
三人顿时都笑了。
婉儿无意识扫了李重润一眼,来翠微宫这些时日,她也见过他好几次,可是像今日这样近距离却是头一回,和她的妹妹李裹儿一样,李重润长得也极其像她的母亲韦氏,不过韦氏艳丽,李重润清雅,明明轮廓都是差不多,可其中却有着天差地别。
李重润意识到被打量了,脸微微一红,却也装作不知:“事到如今,我只有将这鸟羽给妹妹们做个毽子玩了。”
武延基很感兴趣:“李兄还会做这个?”
“那有何难?不瞒武兄和内舍人,我们兄妹曾有段时间帮着母亲做过许多毽子,还有竹隆,灯花之类……”少年眼里有淡淡的哀愁。
武延基不明所以:“做那些干什么?难不成还能拿来卖钱?”
“正是。”李重润淡淡道。
武延基“啊”了一声,顿时后悔。
婉儿忙说:“正好,邵王殿下若是得空,教教我们,想来也是打发时间的一桩趣事,还能动手又动脑。”
武延基也跟着附和:“对对对!我父王总是训斥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李重润知道他们是担心自己会尴尬,内心充满了感激:“好,那就一言为定!”说罢,将今天射猎的战利品搭在背囊上,抬手转身时,腰间露出一块鱼戏莲的羊脂玉佩来,因为造型极其别致,婉儿便多看了两眼。
回殿的路上,几人又闲聊了一些家常,婉儿这才找到机会向南阳王武延基询问了魏王的病情,武延基回答得很委婉,只是庄重的神情似乎暗示了一切。
“父王好强,心病难医。”武延基倒是丝毫不避讳。
李重润闷声不语。
婉儿迅速转移话题:“邵王殿下,另外几位殿下怎么没一道来打猎?”
“重俊和重茂都是循规蹈矩的人,哪里能跟着我一起胡闹?”李重润回答。
除了李重润,李显另有两子,不过都不是韦氏所出,李重俊是个大个子,却木讷羞涩,李重茂相貌平平,亦没有十分出彩的地方。
“武兄,回到京城后你可要常常来找我。”李重润对着武延基反复强调。
武延基不敷衍:“那是一定的。”
“要是有机会,我介绍我姐姐给你认识。”李重润又说。
武延基像是想起什么,心情放晴了些:“好呀,你还有个妹妹,听说是个辣椒一样的脾气。”
“裹儿从小就这样,武兄就莫要笑话了,不过我姐姐仙惠绝不比你们京城任何一位大家小姐差。”李重润嘴角洋溢着幸福和自豪,看来这三姐弟感情甚笃。
“久闻永泰县主美名。”武延基其实了解得并不多,但李重润的话他是相信的。
接着又是数日操劳,距离庐陵王回京的日子越来越近,李显时而欣喜,时而忐忑,紧张得彻夜难眠,还好这种情绪逐渐平缓了下来,回京的路上,他刻意显出威仪来,倒也糊弄了不少人。身侧的韦氏忍住笑:“这模样还真是好气派!一看就是天潢贵胄!”她今日用心打扮过,衣饰华美耀眼。
李显谦逊得很:“哪里是我的气派?全是亏得着这仪仗。”
“人靠衣装马靠鞍。”韦氏淡淡道,“此番回去,殿下便是万人之上了,想想这人生的际遇真是既残酷又奇怪,不过我可没功夫去伤感,这些年该做未做、想做未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我要一件件慢慢去做。一想到未来的日子那么长,我就觉得幸运,上天没有亏待我。”
李显颇有感触:“香颂,这些年委屈你了!往后我们好好过,荣华富贵任由你采撷,我会尽我所能弥补你和孩子们。”
韦氏用怪怪的目光望着他,说了句似乎并不满意的话:“四周都是围观的人群,我们还是端坐着的好。”
李显张张嘴却又合上,妻子的心思他并非不知,只是时隔多年,皇宫之中还有他们的立足之地吗?弄不好和七哥一样,又是一个新的傀儡!母亲的雷霆手段令他不寒而栗。
仪仗队伍很长,意在营造声势,故而行走得也不快,好几日后才到皇城,一到城门,早有朝臣在此跪候。依例叩拜相见后,李显便要入宫去见女皇。
母子十余载未见,生疏了不少,彼此都被对方现在的容颜惊到了。
犹如陌生人之间嘘寒问暖之后,武曌传召了李显的儿女,或许是隔代亲的缘故,气氛终于热乎些了。
李显夫妇看着女皇拉着几个孩子的手满眼爱怜,脸上都浮现出欣慰之色。
就在次日,武曌下了旨,立李显为皇太子,李旦被复封为相王,有人说这就叫水围着山转,转来转去还是会回到原点。
重做太子,入主东宫,李显更多的是惶恐,他极度依赖着妻子和儿女,只要他们欢心,他便把内心所有的焦灼都藏匿起来,摆出理所当然的架势来安家人的心。
韦氏又一次穿上了太子妃的礼服,令她得意的是这些年身材还保持得不错,这身礼服上了身仍旧不显臃肿,她在长镜面前左顾右看,直到完全满足了才在梳妆台前坐下。
岁月本就不饶人,她在房州多年又是备受磨难,如今眼角和嘴角的皱纹尤其深刻,肌肤虽然细腻,但光泽感大不如以前,韦氏摸着联深深叹气,一个女人最害怕的莫过于不能与衰老抗衡,眼看着青丝变为白发,这种无可奈何难以排解,可是这时她突然就想起上官婉儿来,婉儿并不比她年轻多少,可容颜几乎未有改变,尤其那乌油油的头发晃得人眼睛疼,真是可恶至极!
对着铜镜,韦氏恨不能咬碎一口银牙,可她不再和当年一样,至少表面上,她要学着收敛、学着示弱,在这个孤掌难鸣的地方,她需要盟友,越多越好,一定不能再让当年的事件重演,她的野心膨胀得厉害,头脑却开窍了。
那么不妨就从她最介意、最厌恶的上官婉儿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