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当年不肯出国的原因
朱盛庸带朱妈妈去中山医院看神经内科,医生建议他同时去宛平南路600号,挂精神心理科,确认一下幻觉的问题。
朱妈妈很抗拒。觉得去精神病医院看病很丢人。
她站在十字路口,不肯过人行道。
朱盛庸晓之以理,却无法说动她。灵机一动,他决定给哥哥打电话。
“什么意思?医生说妈妈可能抑郁?可能老年痴呆?”朱盛中在电话里大叫。
朱盛庸将电话移开一点,等哥哥情绪平复后,说:“现在还没有确认。妈妈不肯去宛平南路上的精神卫生中心。你劝劝妈妈。”
朱盛庸把电话给妈妈。朱妈妈委委屈屈地接过电话。
不知道哥哥在电话里跟妈妈说了什么,只见朱妈妈不断地点头,不断地“嗯”着回应。
朱盛庸内心浮起轻微的酸涩。他好像没有办法忽略那个事实——妈妈一直偏爱哥哥,只是后来哥哥一而再令她失望,她才慢慢将关注倾斜给他。
虽然已经四十好几,他心里还住着一个争风吃醋的小孩。
朱妈妈电话接了二十几分钟,结束了通话,同意去精神卫生中心。
“哥哥跟你说了什么?”朱盛庸忍不住好奇。
“他跟我说,他上周刚去过宛平南路600号。去给他丈母娘开了点帮助睡觉的药。上上周朱古力也去过。现在很多年轻人去咨询睡眠问题。里面跟正常医院一样,只是医生在精神健康上更专业。”
朱盛庸不得不默默叹一声服气。
朱妈妈被医生安排独自做了几套题,机器分析出做题结果:轻度抑郁。
坐诊的医生很和蔼,口里讲的上海话软软糯糯的。她特别会说话,几句话就打开了朱妈妈的心扉。她问朱妈妈:“阿姐衣食无忧,儿孙俱全,为什么还不开心?”
朱妈妈叹气:“我总是担心自己会老年痴呆,我怕痴呆后会拖累孩子。”
坐诊的医生抬眼看了一下朱盛庸,温温柔柔地对朱妈妈说:“阿姐,你的心事完全可以摊开了跟你儿子说的。把话说开就好了。”
朱盛庸作为陪同家属,站在旁边倾听了全部的谈话。
他有些吃惊。一直以为妈妈的内核是独断、强势,没想到,竟然也会被“担心”拖累到轻度抑郁。
与其说她是担心自己会得老年痴呆,不如说她担心得了痴呆会拖累他的生活。
妈妈担心拖累他,是不是说明妈妈心里爱着他?
作为一个缺爱的孩子,朱盛庸受到一种震动。
“妈妈,你知道我当年为什么执意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吗?”从医院回家的路上,母子二人安详地走在人行道上。朱盛庸开口问。
“我暗自猜测过。我想可能是你胆怯了,你害怕独自面对美国的陌生生活。”
“不是的。”朱盛庸平静地否定道,“我放弃留美的机会,是为了报答外公。”
“报答外公?”
“小时候,哥哥又漂亮又聪明,爸爸明晃晃地夸赞他,抱他,摸他的头,亲他。我和哥哥一起犯错,挨骂挨打的永远是我。我很小就知道爸爸偏心。
你也偏心。你给哥哥穿新的衣服,这姑且认为是因为他个子高;后来,他因为哮喘发育得慢,我在初二的时候赶上他的身高,初三的时候超过他的身高,可依然是只有他有新衣服穿。我穿的是你或者爸爸的旧衣服改的。
不光是在吃穿的方面。
你怕黑,怕跟人打交道,可只要哥哥从寄宿学校回家,你总会等在楼下,等着接他。你会看着他微笑,跟他说话更有耐心。你其实跟爸爸一样,也偏心哥哥。”朱盛庸说得很认真,宛如一个计较的孩子。
朱妈妈无奈地笑笑。
她没法否认,读大学之前的朱盛中,是一种光明的存在。她是他的母亲,自然对聪慧的、前途光明的中中充满爱的期待。
“只有外公偏心我。外公心疼我在家挨爸爸的打,每回都偷偷在抽屉里藏果、饼干、蜜饯给我吃。偷偷摸摸只给我一个人吃。
外公用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手抓在我的手腕,手心里握着叠成小块的十块钱,非要我伸手接住。我不肯,外公就沉下脸。外公对我是真心实意的,没有半点虚头。
每逢我想起外公对我的种种小细节,就忍不住想哭。
外公补偿给我的爱,让我有勇气面对我在家里的生活。
外公生病的时候我刚刚高三,还没有独立,唯一能回馈给外公的,就是陪伴。
投桃报李,就是我放弃留美,执意留下来的真正原因。”
朱妈妈笑不出来了。她低头沉默了一会儿,抬头,开口道:“那你一碗水一定要端平。你也有两个孩子。”
朱盛庸点头:“我会注意的。就算是心里实在有偏爱,也争取不表露出来。”
朱妈妈难得表达一次认同:“你会做得比我好。我那时候,虽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其实什么都不懂,都是后知后觉。”
两个人并肩走了二十多分钟,走回了家。
烈阳虽大,额头汗水也沁出了一层,却别有一种畅快。
进了小区,刷卡进入单元楼,等电梯的时候,朱盛庸重新开口:“妈妈,我跟你说一句交底的话,我会负责你的养老。负责到底。
你不会拖累我的。
如果需要,我会把你现在住的房子卖掉。大约到手350万。这350万,统统在你身上。你可以把心放肚子里,你会得到很好的照顾的。”
朱妈妈扭过脸,看电梯内的宣传广告,其实是避免被朱盛庸看到她湿了的双眼:“爸妈这一辈子没本事,没远见,唯一给你留下的,就是这套房了。房子不许卖。里面还上着两个孩子的户口呢。”
朱盛庸抬起胳膊,缓缓搂住妈妈的肩膀:“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小成和月半,会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过上好生活的。他们的爸爸,我,已经给他们做出了榜样。你跟我,都不需要替他们操心。”
朱妈妈想反驳,仔细一想,除了上学期间为朱盛庸付过学费,成家立业买房子之类的大事上,她确实没有过钱。
她曾经给过他十万。
得知他把十万投入到股市后,又向他要了回来。
从头到尾,她就没有不计成败地支持过他。
出电梯。朱妈妈故意落后一步。飞快地擦了一下眼角和鼻子。
(本章完)
朱盛庸带朱妈妈去中山医院看神经内科,医生建议他同时去宛平南路600号,挂精神心理科,确认一下幻觉的问题。
朱妈妈很抗拒。觉得去精神病医院看病很丢人。
她站在十字路口,不肯过人行道。
朱盛庸晓之以理,却无法说动她。灵机一动,他决定给哥哥打电话。
“什么意思?医生说妈妈可能抑郁?可能老年痴呆?”朱盛中在电话里大叫。
朱盛庸将电话移开一点,等哥哥情绪平复后,说:“现在还没有确认。妈妈不肯去宛平南路上的精神卫生中心。你劝劝妈妈。”
朱盛庸把电话给妈妈。朱妈妈委委屈屈地接过电话。
不知道哥哥在电话里跟妈妈说了什么,只见朱妈妈不断地点头,不断地“嗯”着回应。
朱盛庸内心浮起轻微的酸涩。他好像没有办法忽略那个事实——妈妈一直偏爱哥哥,只是后来哥哥一而再令她失望,她才慢慢将关注倾斜给他。
虽然已经四十好几,他心里还住着一个争风吃醋的小孩。
朱妈妈电话接了二十几分钟,结束了通话,同意去精神卫生中心。
“哥哥跟你说了什么?”朱盛庸忍不住好奇。
“他跟我说,他上周刚去过宛平南路600号。去给他丈母娘开了点帮助睡觉的药。上上周朱古力也去过。现在很多年轻人去咨询睡眠问题。里面跟正常医院一样,只是医生在精神健康上更专业。”
朱盛庸不得不默默叹一声服气。
朱妈妈被医生安排独自做了几套题,机器分析出做题结果:轻度抑郁。
坐诊的医生很和蔼,口里讲的上海话软软糯糯的。她特别会说话,几句话就打开了朱妈妈的心扉。她问朱妈妈:“阿姐衣食无忧,儿孙俱全,为什么还不开心?”
朱妈妈叹气:“我总是担心自己会老年痴呆,我怕痴呆后会拖累孩子。”
坐诊的医生抬眼看了一下朱盛庸,温温柔柔地对朱妈妈说:“阿姐,你的心事完全可以摊开了跟你儿子说的。把话说开就好了。”
朱盛庸作为陪同家属,站在旁边倾听了全部的谈话。
他有些吃惊。一直以为妈妈的内核是独断、强势,没想到,竟然也会被“担心”拖累到轻度抑郁。
与其说她是担心自己会得老年痴呆,不如说她担心得了痴呆会拖累他的生活。
妈妈担心拖累他,是不是说明妈妈心里爱着他?
作为一个缺爱的孩子,朱盛庸受到一种震动。
“妈妈,你知道我当年为什么执意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吗?”从医院回家的路上,母子二人安详地走在人行道上。朱盛庸开口问。
“我暗自猜测过。我想可能是你胆怯了,你害怕独自面对美国的陌生生活。”
“不是的。”朱盛庸平静地否定道,“我放弃留美的机会,是为了报答外公。”
“报答外公?”
“小时候,哥哥又漂亮又聪明,爸爸明晃晃地夸赞他,抱他,摸他的头,亲他。我和哥哥一起犯错,挨骂挨打的永远是我。我很小就知道爸爸偏心。
你也偏心。你给哥哥穿新的衣服,这姑且认为是因为他个子高;后来,他因为哮喘发育得慢,我在初二的时候赶上他的身高,初三的时候超过他的身高,可依然是只有他有新衣服穿。我穿的是你或者爸爸的旧衣服改的。
不光是在吃穿的方面。
你怕黑,怕跟人打交道,可只要哥哥从寄宿学校回家,你总会等在楼下,等着接他。你会看着他微笑,跟他说话更有耐心。你其实跟爸爸一样,也偏心哥哥。”朱盛庸说得很认真,宛如一个计较的孩子。
朱妈妈无奈地笑笑。
她没法否认,读大学之前的朱盛中,是一种光明的存在。她是他的母亲,自然对聪慧的、前途光明的中中充满爱的期待。
“只有外公偏心我。外公心疼我在家挨爸爸的打,每回都偷偷在抽屉里藏果、饼干、蜜饯给我吃。偷偷摸摸只给我一个人吃。
外公用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手抓在我的手腕,手心里握着叠成小块的十块钱,非要我伸手接住。我不肯,外公就沉下脸。外公对我是真心实意的,没有半点虚头。
每逢我想起外公对我的种种小细节,就忍不住想哭。
外公补偿给我的爱,让我有勇气面对我在家里的生活。
外公生病的时候我刚刚高三,还没有独立,唯一能回馈给外公的,就是陪伴。
投桃报李,就是我放弃留美,执意留下来的真正原因。”
朱妈妈笑不出来了。她低头沉默了一会儿,抬头,开口道:“那你一碗水一定要端平。你也有两个孩子。”
朱盛庸点头:“我会注意的。就算是心里实在有偏爱,也争取不表露出来。”
朱妈妈难得表达一次认同:“你会做得比我好。我那时候,虽然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其实什么都不懂,都是后知后觉。”
两个人并肩走了二十多分钟,走回了家。
烈阳虽大,额头汗水也沁出了一层,却别有一种畅快。
进了小区,刷卡进入单元楼,等电梯的时候,朱盛庸重新开口:“妈妈,我跟你说一句交底的话,我会负责你的养老。负责到底。
你不会拖累我的。
如果需要,我会把你现在住的房子卖掉。大约到手350万。这350万,统统在你身上。你可以把心放肚子里,你会得到很好的照顾的。”
朱妈妈扭过脸,看电梯内的宣传广告,其实是避免被朱盛庸看到她湿了的双眼:“爸妈这一辈子没本事,没远见,唯一给你留下的,就是这套房了。房子不许卖。里面还上着两个孩子的户口呢。”
朱盛庸抬起胳膊,缓缓搂住妈妈的肩膀:“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小成和月半,会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过上好生活的。他们的爸爸,我,已经给他们做出了榜样。你跟我,都不需要替他们操心。”
朱妈妈想反驳,仔细一想,除了上学期间为朱盛庸付过学费,成家立业买房子之类的大事上,她确实没有过钱。
她曾经给过他十万。
得知他把十万投入到股市后,又向他要了回来。
从头到尾,她就没有不计成败地支持过他。
出电梯。朱妈妈故意落后一步。飞快地擦了一下眼角和鼻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