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刚做出分家的决定,李氏母女三人一离开,晚上俩口子又商议了一回,银氏一家便决定立即行动。倒不是说银氏如此讨厌张氏,而是她真的讨厌张氏和封氏没事便吵架得这个习惯。

  这一吵架嘛,说的话自然是不好听的,有时候还是些牛都踩不烂的。这样一来,她的两个孩子已经学会了不少,搞得银氏一肚子火。

  但是,住在一起,都在一个院子里,却又避免不了。现在好了,张氏居然同意分家了,她再不行动,万一老人又反悔了呢。

  这样一来,虽然卢氏和封氏依旧留在老宅,但银氏一家却是迅速地找村长批了块地,开始建房。搬家的时候更是彻底,连锅碗瓢盆筷子都搬走了,就在那块空地旁搭了个棚子做饭吃。

  银氏的娘家是做生意的,而李家几兄弟里就数李家老三长得最为精神,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俊俏后生,又是个顾家爱妻的,所以李家这几年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是银氏的娘人家很是给小俩口补贴了不少。

  这样的女婿,他们觉得倒贴也是值得的。

  这可把封氏给气的,却又无可奈何。原本提出分家不过是解解气,顺带气气张氏。没想到这事还真成功了,自己却不是那个最先受益的人。

  倒是成全了银氏。

  而张氏也是个麻利的性子,反正已经分家了,家里她也交待好了,媳妇要建房,那就建吧。于是,第二天便直奔城里而去。

  无论是她的小儿子还是两个女儿,都已经不是需要人照顾的小孩子了,想来是不会饿肚子的。至于老伴,她还在城里做事,想来几个媳妇是不敢苛待的。

  所以啊,她这一去走得十分安心。

  到了城里,问清了菜市场的所在,张氏一路走一路问,终于找到了李氏说的那个位置。又见那个铺子的门大开着,便走了过去。

  嗯,这个位置虽然一般,但胜在紧挨着菜市场,人流量很大,而且买食材也是方便的。

  李氏正带着两个女儿做最后的准备,见张氏来了,十分开心。又见她肩上有个包袱,便道:“娘啊,我这里啥都有,被子也是新买的,你带了些啊?”

  也不怪李氏惊讶,张氏肩上这个包袱实在是讨太大了。就那体积,倒像是搬家似的。

  张氏却像是没有听到李氏的话一般,开始上上下下的打量这个铺子。果如李氏说的那样,这铺子的确很高,且面积也不大,倒是有些可惜的。

  “让开,我去看看这灶间做的怎么样。玉萍,玉珠,来,帮姥姥把这包袱搬上楼去。”张氏一来,气势就立刻显现出来了,她一贯是个喜欢指挥人做事的。

  阮玉萍和阮玉珠刚接过包袱,张氏便道:“你俩轻点,这包里有二十个鸭蛋,还有一碗我醒面用的老面。放好东西,记得给我拿下来。好了,去吧,乖。”

  姐妹俩听了,不觉莞尔,她们这姥姥也太可爱了,带老面也罢了,实在是用得着。可她倒好,连鸭蛋都带来了。

  见她们哑然失笑,张氏便道:“我知道你们在笑什么。只是,你们才多大,又懂什么?知道为什么我擀得面有嚼劲,又爽滑吗?这秘密啊,就在这鸭蛋里面。”

  姐妹俩听了,这才小心翼翼地抬着包袱上楼去了,生怕将这鸭蛋打碎了,做出的面便不好吃了。原来这不起眼的鸭蛋竟是秘密所在。

  李氏跟在张氏后面进了灶间,张氏仔细看了一圈,见一应所需都在,连擀面杖都是比照着家里做的,这才道:“哎,东西倒是齐全,只是这地实在是有些小了。但也没办法,就这么大个地儿,将就着用吧。”

  “那娘,要不我们先做几碗出来试试?我们娘三啊,就当您的第一批客人。”

  闻言,张氏却道:“慌什么慌,食材什么的都没准备好,就算是做出了也不好吃。还有,你看看这铺子,连个名儿也没有,别人怎么记得住?”

  李氏便道:“这个你放心,名字已经想好了,就叫张姥姥面馆。只是匾额还未做好,但那字写的是真好。对了,对联也写好了,只是还未送来。”

  这匾额上的字和对联都是阮玉珠瞒着李氏和阮玉萍去求何方写的。接到这个任务后,何方喜得屁颠屁颠的,打包票一定完成任务。

  李氏知道后,把阮玉珠骂了一顿,阮玉珠便噘着嘴道:“他迟早是我姐夫,只是时间问题罢了。我让自家姐夫帮忙写几个字和一副对联,又怎么了?谁有意见便让她自己说好了,我可是不怕的。”

  闻言,阮玉萍不知道说什么,假装没听见。李氏更是哭笑不得,指着阮玉珠说不出话来。

  张氏听了便道:“哎,随便写一副对联得了,干嘛去费这个钱。”她以为李氏之所以骂阮玉珠,是因为玉珠不知道节省,花钱去找那些读书先生写的。

  哪知,李氏却道:“娘,这个可不要钱,是玉萍……未来亲家家里的人写的。”哪怕拗口,打死都不说玉萍未来的男人这几个字。

  闻言,张氏诧异地看了李氏一眼,正准备说话,就听身后一个好听的声音叫了一声:“婶子好!”

  转头一看,好个俊俏后生啊,不过十五左右的年纪,头带方巾,面容干净俊秀,一看就不是村子里有的人物。

  见张氏盯着自己看,何方便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李氏说道:“婶,这位是?我却是不认识的。”

  他隐约觉得这应该是阮家亲戚之类的人。

  李氏便道:“哎,你这孩子,辛苦了辛苦了,你叫你大叔过来送啊,还劳烦你跑一趟。这啊,是你玉萍的姥姥。”

  何方实在是不知道怎么称呼,想了想,干脆随玉萍叫得了。便干脆地说道:“姥姥你好,我叫何方,和婶子是一个村子的。”

  张氏立即把对方夸了对方一番,又见何方往铺子里瞧,便拉了李氏去门口贴对联。

  见何方已经坐在桌子旁喝茶,和玉珠玉萍聊着什么,便对李氏道:“这就是与玉萍定亲的孩子?嗯,玉萍这亲事说的不错,这孩子一看就是个好的。你看眼睛就知道,干干净净的,没有那些花花肠子。”

  李氏听了,心里越发高兴,她也觉得何方这人不错。

  等何方走后,张氏这才道:“走吧,我们去一趟菜市,买些菜回来。你俩也跟着,我教你们如何买。”

  闻言,阮玉珠便道:“姥姥,现在这个时候去买不到新鲜的菜,得早上去呢。现在的菜却是蔫儿吧唧的,不好看。”

  哪知张氏却道:“我又不是要去买那些烂菜叶给顾客吃,只是蔫儿罢了,新鲜的菜和蔫儿的菜做出来还不是一个味道。现在去买啊,便宜。几个傻子!”

  张氏一说,几人倒是立即明白了过来,可不是这个理么。再说了,那菜一烫,新鲜的和蔫儿的还不是一个样子。

  逛了一圈,几人发现现在卖的菜果然更加便宜,而且还不一定就是蔫儿的。例如,就拿韭菜来说,早上卖的时候一把是三文钱。可是现在兴许是摊主急着将菜卖完好赶回家,三文钱能买两把。

  这样一来,单单是成本就降低了不少。

  张氏一边买菜一边教几人经验,又道:“只有东西齐全啊,顾客才会多。虽然明天只是试着做,但是一样要齐全,以免别人上门想吃什么,我们却没有。”

  最后,张氏大手一挥,买了近十种菜,花的银子却只有她们预料中的一半。见状,几人都有些受教的感觉。

  等回了铺子,张氏便对几人道:“说吧,这些菜你们最喜欢吃哪种?”

  最后,李氏选了洋葱,玉珠和玉萍都选择了韭菜。

  张氏便道:“那行,今天中午啊,我们就吃这两样。”说完便挽着袖子进了灶间,开始和面。

  摸了摸出门前醒着的那面,又轻轻按了按,张氏便道:“你们看啊,这面醒到这样就差不多了。”

  说完便开始拿着擀面杖擀面。

  不愧是做了一辈子的擀面,张氏的技术十分娴熟,看得李氏几人目瞪口呆,就像是看表演一样。说来也怪,到了张氏手里,那面也像十分听话似的,任由她揉搓。

  想到自己必须得学会了才行,李氏便道:“娘,你慢一点啊,你这样快我们学不会的。”

  李氏都想好了,平时她就和张氏在店里帮忙,等农忙的时候她就回去干活,让两个女儿跟着张氏做生意。

  玉珠虽然还小,但再过两年也到了定亲的年纪了。若是在地里干活,晒得黑黑的可不好看。至于玉萍,婚期已经定在了明年春天,现在开始养也还来得及。

  张氏一边说话一边拉面一边道:“算了,也不急于一时,明日开始学吧。今天啊,咱们娘几个先吃着乐乐,也算是为明日开张庆祝一下。”

  李氏听了,想想也是,反正张氏已经答应住下来,也不急于一时。于是便挽起袖子开始将洋葱切了,玉珠和玉萍则蹲在桌子边择韭菜。

  张氏挑的这韭菜根根肥大,很是适合做臊子。

  择完韭菜,玉珠和玉萍姐妹俩便在门口聊天,任由张氏和李氏母女俩在里面忙着。

  不一会儿,屋子里便飘出来一阵阵香味。

  吸了一口气,玉珠便道:“姐,这铺子真的是我们家的了?我怎么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一样。”

  玉萍笑了笑便道:“当然是我们的,房契在娘那里收着呢。不过我和你不一样,我没有觉得自己像在做梦,因为这一切都是我们一家人努力争取得来的。”

  闻言,阮玉珠便有些迷惑。

  “你或许会觉得我们能这么快摆脱厄运是因为我们运气好,或者说是因为菩萨保佑。但是,根本就不是这样的。为何我们在最绝望的时候菩萨没有现身来保佑我们呢?”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见过我一个人在猪圈边一边背诵一边哭的样子,我也不知道你是否知道我为了得奖下半夜就起来背诵的样子,我现在跟你说这些也绝不是为了显摆。我只是想告诉你,人的命是握在自己手里的。很多时候,跟菩萨一点关系都没有。”

  玉珠听了玉萍的这番话,忽然觉得自己以前的想法都坍塌了,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新的理论。大家都信菩萨,她却是不信的。

  就在姐妹俩还在聊天的时候,一个看上去大约三十上下的年轻妇人带着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走了过来。女的手里端着一个大碗,里面装着一大碗饺子。

  见姐妹俩有些迷惑,那女的便主动道:“我是隔壁铺子的,这是我们做的饺子,给你们端一碗过来,尝尝鲜。”

  闻言,玉萍姐妹俩赶忙站了起来,看了看碗,犹豫着要不要接。倒是李氏的声音在后面响起了:“拿着吧,快谢谢你吴婶子。”

  待玉萍接过碗,李氏这才道:“大妹子,我们正在做手擀面呢,原本准备做好了再给你们送过去。正好,马上就要好了,你们先坐坐,一会儿就好了。”

  原来这妇人姓吴,这么多年一直在这里守着这个铺子,专门卖些饺子。因为位置不错,生意倒是还过得去。

  而隔壁的铺子是卖烧饼的,是夫妻俩在开店。男的不知道叫什么,因为李氏很少见他露面。倒是那女的十分热情,四十岁左右,姓周,李氏来的第二天便主动打了招呼。

  李氏家的铺子夹在中间,不搞好关系不行。所以,铺子还在装修期间三家人便互相认识了。反正没有什么竞争关系,现在关系倒是过得去。

  就是不知道以后了。

  “那好,我们娘俩就不客气了,来,小宝,到这里来坐下。”啊吴姓妇人环顾四周看了一眼,惊讶道:“以前只是觉得这铺子高,但没想到多建一层,还是你们聪明啊。”

  这样一来,就足足多了一间铺子出来。就算是李氏此刻将铺子转手卖了,也是要大赚一笔的。

  聊了一会儿,那姓周的也来了,手里拿着几个烧饼。见吴氏娘俩都在,心里想幸好出门的时候多拿了几个,要不然就尴尬了。

  就怕不够分。

  心里这样想着,嘴上说的却是:“大妹子,我闻着这香味就来了,看看你们做的是什么。要说这味道太香了,一准错不了。对了,这是我家做的烧饼,不嫌弃的话就拿着尝尝。”

  说着便给在座的人一人分了一个,连在灶间做面的张氏都有份。对此,张氏也没有客气,接来就开始咬。

  这样的东西,不吃白不吃。

  李氏见这阵仗,自然知道这两人来的目的。相互认识,打好关系只是原因之一。这最主要的,还是想来探探她们的虚实。

  不过,李氏倒是觉得正常,毕竟铺子挨着这么近,若是卖一样的吃食,那就是竞争对手了。

  想到这里,李氏便道:“我娘在里面做手擀面,你也坐下,稍等片刻,尝尝我娘的手艺。”

  吴氏一听便道:“这味闻着就香,肯定好吃。只是,李姐姐,你们这是打算卖面条了?”

  “是啊,我们脑子笨,手也笨,目前也只想到这个营生。就想先做做试试,明天就开张。”

  又聊了一会儿,张氏便在里面喊道:“秀霞,你进来帮忙把面端出去。”

  看到人多,玉萍和玉珠则是将两张桌子并到一块,这才安置几人坐下。

  刚刚见又来了几人,张氏便又趁着空闲时间煎了几个鸡蛋,现在是每个人都有一份。

  张氏不仅面做的好,鸡蛋也煎得好。别人煎蛋不是煎过了糊了就是白白的不好看。但是张氏煎的煎蛋色泽金黄,且里面还有一些溏心,吃起来非常美味。

  问过各人喜好,李氏便一一地将面条端到了各人面前,又把新制的辣椒油端了出来,这才说道:“不好意思啊,今日没有预备太多的面,所以每人只有一小碗。”

  吴氏和周氏都赶忙道:“不少不少,我们都是吃过了的,就是来尝尝婶子的手艺。何况,这碗里还有一个煎鸡蛋呢。”

  张氏听了便道:“那你们就快尝尝婶子的手艺,提提建议也是好的。”

  张氏正在兴头上,又觉得自己肩负重任,所以想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周氏和吴氏都是做吃食的,又做了多年,她们的意见还是很中肯的。

  几人都很给面子,开始埋头吃起来。但是,张氏却不知道,哪怕是有什么意见,她们也是不会提出来的。

  玉珠和玉萍早就吃过张氏做的面,只是这次的面却是额外加了臊子的,味道自然比张氏家里做的那种什么都没加的味道好。

  吴氏和周氏倒是第一次,两人都觉得这面非常好吃。不一会儿,连汤都喝了,这既是尊重,也是示好。

  吴氏先开口道:“婶子,你这面条做得真是好吃。我刚刚说啥来着,光是闻着那味就知道差不了。你看我啊,连汤都喝完了。”

  周氏也说道:“是啊,很久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面了。不过,你们可得起来早一点,这里啊,有一些人是专门来城里吃早饭的。就冲你们这味道,这生意差不了。”

  听了周氏和吴氏的夸奖,张氏这才放下心来。虽然她做的面条在村里的口碑不错,可是,这可是城里啊。这些人啥都吃过,嘴自然刁得很。

  现在既然吴氏和周氏说行,那就差不了多少了。

  又聊了一会儿,吴氏便端着碗先离开了。小宝还在吃面,所以周氏便道:“你店里忙,你先去吧,小宝我帮你看着就是了,放心。”

  听着几人聊得开心,玉萍忽然心生一计。只是,这话由她说出来倒显得像是在算计了。看见旁边的烧饼,玉萍灵机一动道:“嗯,周婶子这烧饼做的也好吃,配合着这面汤,那就更好吃了。”

  说着便咬一口烧饼,喝一口汤。

  周氏听了,眼前一亮,想了想便道:“大妹子,张婶子,我有个提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张氏便道:“大家都是爽快人,有啥你就说说看。”

  周氏便道:“我这烧饼虽然好吃,但吃了却是有些口干的。但你们这面汤,咸淡适中,喝起来非常好喝,却有些单调。倒不如像玉萍这样,配合起来吃,那就完美了。”

  张氏还未拐过弯,李氏却是听懂了,只是她也不愿意主动开口,毕竟自家铺子还未理顺呢,想了想便道:“好是好,只是可惜,我也不会做烧饼呢。”

  “你不会,我会啊!”周氏高兴地说道,“你们看这样行不,我每日将做好的烧饼放在你们这里,你们卖面的时候就顺便问问客人需要烧饼不。嗯……卖出去两个,我就给你一文钱,你们看这样行不?”

  李氏还未回答,张氏便着急地说道:“这是个好主意!行,怎么不行!那就这么定了!”

  对于周氏来说,这简直是再好不过的了。一个烧饼她能净赚两文钱,也就是说,张氏帮忙卖的越多,她便赚得越多。

  而对于张氏一家来说,反正这烧饼又不是他们做的,不过是放在这里卖而已。卖的越多,他们赚得也越多。这些烧饼又不占地方,不过是端面条的时候随口问问罢了。

  总之,这就是一个双赢的事情。

  又聊了一会儿,周氏便提了一些十分中肯的意见,又将小宝带回去了,这才回铺子做烧饼去了。

  而张氏几人也没闲着,赶忙去了一趟菜市场,将各色菜都买了一些回来,又买了一袋面粉。阮玉萍则将之前那些调料进行了分类,找出了一些能用来做调味品的。

  半下午的时候,那匾额便送到了。

  挂好之后,张氏便问道:“玉萍,这上面写的啥呀!”

  玉萍便道:“这上面写的是张姥姥手擀面”。

  张氏听了,咧着嘴笑道:“嗯,这个名儿好啊!我做的手擀面,可不就是叫张姥姥手擀面么!”

  一脸的得意,笑得满脸是褶子。

  晚上的时候,几人又坐在铺子前开始择菜,洗菜。张氏则把面醒着,又将所有的锅碗瓢盆洗了一遍,将桌子擦了一遍。看着一切都准备好了,几人这才拖着疲惫的身子上二楼休息去了。

  李氏有个怪癖,那就是总觉得门没锁好,要不然就是觉得火没熄灭。因此,虽然睡下了,却又起来下楼看了一遍,这才上楼去了。

  第二日一大早,听从了周氏的意见,几人很早便起床了。洗漱好后,便将铺子再打扫了一遍。按照玉萍的建议,又提前将鸡蛋煎了十个放起来,这才开始等候客人的光临。

  见一时没有客人,张氏有些紧张起来,毕竟这投入却是不小的。李氏便道:“这样,我们先把臊子炒好,这样香味就能传出去,别人闻着味便来了。毕竟是新开张的铺子,很多人都是不知道的。就算是卖不出去,咱们带回家自己吃也是行的。”

  按照约定,阮大朗今天会带着几个孩子来铺子里看看,顺便帮忙,所以李氏才会这样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山寺杏花之寻亲,山寺杏花之寻亲最新章节,山寺杏花之寻亲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