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与廉颇在上党对峙了半年,冯亭镇守上党,廉颇在长平一带遥相呼应,秦军进攻上党,廉颇便率兵击其后方。白起亦采取了相应的策略,与王龁成犄角之势驻兵,命王龁攻打上党,自己带兵迎击廉颇。白起率军二十万,廉颇和冯亭总兵力十五万,双方你来我往,激战了半年,由于秦军人数多,战力强,最终秦军击毙了赵军副将,赵军渐渐处于下风。战况于赵国不利,赵王遂召回廉颇述职。
“白起乃世之名将,要想战胜白起,保住上党,没有兵力优势,恐难达成!”廉颇道。
“倘若我方增兵遣将,秦人亦会如此!战事耗费巨大,我赵国难以持久啊!”虞卿道。
“秦人誓取上党,非三晋合力,上党难保!”赵豹道。
“如今韩魏皆畏秦不出,不能指望他们了!”赵胜道。
“当初就不应该接受上党,为今之计,不如将上党送给秦国,与秦重归于好,罢兵息战!”赵豹道。
“果真如此,寡人和赵国的脸面何在?又如何向上党百姓交代?”赵王道。
“一旦上党失守,高平与长平恐难持久!如今我赵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玉石俱焚,一条是忍辱负重,就看大王选择哪一条了?”赵括道。
“少将军此话怎讲?”赵王问道。
“所谓玉石俱焚,就是以举国之力与秦人相拼,赵人死一千,秦人也要损八百,结果就看双方谁的决心大了!所谓忍辱负重,就是平阳君所言之策。退而求其次,我赵国可与秦协议,让出半个上党。以秦王的作风,他必然先吃掉到了嘴边的肉,日后也必会夺取另一半上党,但如此一来,我赵国争取了时间,可保住长平一带。”赵括道。
“此言似乎有些道理,诸位以为如何?”赵王问道。
“让出半个上党,双方都有颜面,可以一试!”虞卿道。
“此乃上策!”赵豹道。
“也只有如此了!”赵胜道。
“就依少将军所言,我即刻就下诏给华阳君!”赵王道。冯亭因献出上党有功,被赵王封为华阳君。
“大王且不着急!一来我回去先与华阳君商议一番,二来等到遣使入秦以后再下诏不迟!”廉颇道。
“也好!前方战事吃紧,将军耽误不得,你且先退下吧!”赵王道。
廉颇连夜回了战场,次日就派人送信给冯亭,言赵王有意让出半个上党。冯亭闻后对左右道:
“把我当小孩子呢!送出半个上党不过是权宜之计,大王最终还是要放弃整个上党!”
“看来赵人也靠不住!主君有何打算?”属下道。
“昔日我冯亭因不肯出让上党而归赵,赵王封我为华阳君,今我若又将上党送与秦人,乃出尔反尔,贪图功名之小人!”冯亭道。
“主君所言不错,就是与秦人拼死一战,也好过叫天下人耻笑!”属下道。
“我冯亭虽死无憾,可就是连累了诸位!”冯亭道。
“我等誓死追随主君!”属下们齐声道。
冯亭遂叫来了信使,让他回复廉颇,他冯亭宁死不将上党一城一池交给秦国。廉颇早知道冯亭有此回复,赶紧派了人向邯郸送信。
公元前260年初,白起因病返回了咸阳,秦将王龁升为秦军主将。一月之后,王龁率军猛攻上党,上党失,冯亭和诸将战死,廉颇退守长平一带。
上党失守后,百姓们皆逃向了赵国,廉颇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加强军事布防,手忙加乱。王龁乘机率大军进攻长平一带,夺取了二樟城和光狼城,斩杀了赵军四名都尉。廉颇退到丹河东岸布防,同时向邯郸求援,让赵王派兵增援。
秦王闻得王龁连连得胜,升王龁为左庶长,上将军,命他继续向长平进攻。赵括领兵十万赶来增援廉颇,一来就率军出击,将王龁击退了十几里。
赵国援军到来,王龁遂要求秦王增兵前线。此时的秦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粮草物资囤积了不少,正是秦王用兵之际,秦王于是派秦将司马梗领兵十万增援王龁。廉颇闻得秦人增兵,遂在丹河东岸修筑壁垒,坚守不出,严阵以待。
双方激战一月有余,互不能胜,战事吃紧,秦王又派秦将王陵领兵十五万增援,赵王不得以,亦增兵十万支援廉颇。至此,秦人投入兵力四十五万人马主攻,赵人投入兵力三十五万人马防守。
双方又对峙了数月,皆是进退不能,都觉得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秦王焦急不安,一连几日派人询问白起病况,要求白起赶紧前往前线领兵。战争对赵国的消耗极大,此时赵国已经与秦国耗了两年多,国库空虚,难以为继,邯郸朝廷上下更是焦躁不安。
这一日,秦王闻得白起病情稍有好转,亲自到了白起家中,询问白起是否能够带兵。
“廉颇深谙兵法,微臣与他同出一门,知己知彼,即使我再临前线,也未必能胜!”白起道。
“将军┄┄我的好弟弟!你是我大秦的常胜将军,是天下的常胜将军,你若胜不了廉颇,那我大秦国还谈什么东出呢?”秦王道。
“大王莫急,有人比大王更急!”
“将军此话何意?”
“赵国已与我秦国对战了两年有余,眼下国库空虚,钱粮不济,就指望秋收了!听闻今年赵国境内大旱,秋收怕是也指望不上了!如果没有齐楚等国的支援,赵人撑不过去,必定变守为攻,如此我秦国才能取胜!”
“寡人懂了┄┄寡人懂了!”秦王沉思道:
“将军是想让寡人断绝赵人的粮草援助?”
“正是!”
“将军放心,我已有决断了!”秦王高兴道。
秦王走后,立即派出使臣前往韩、魏、齐、楚四国,与他们定下交易,让他们不要给赵国粮食,同时放出风声,言秦赵有意和谈,以此麻痹诸国。秦王顾忌廉颇用兵,恐王龁不是他的对手,范雎便出了一计,派人在邯郸散布谣言,说秦人不惧廉颇,只害怕赵奢父子。
赵国境内大旱,赵王眼见秋收无望,急派使臣前往诸国,却没想到被秦人抢先了一步,诸国犹豫不决,无人资助粮草。无奈之下,赵王急召主将廉颇和副将赵括入都议事。赵王派出的信使刚刚离开,赵括家中也有人来送信,说赵奢病危,让他赶紧回去见父亲一面。
临行之际,赵括对廉颇道:
“军中粮草已不够一月之需,此番回都,正好催促粮草!”
“就怕大王正因此事召我们回去呢!”廉颇道。
“师伯!如今秦军四十五万,我军三十五万,估算杀值,秦赵三比二;攻防系数按一比二算,杀值转换,秦赵三比四;若无粮草,我军杀值骤降,必败无疑!”
“秦国之战,齐国乃是胜负的关键,就看齐国的态度了!”
“平原君与信陵君、春申君皆有交情,何故魏楚皆不肯出兵出粮?”赵括生气道。
“这交情分几等,有多少是过命的交情?再说信陵君和春申君也未必什么事都能作主!”
“齐人偏安一方,隔岸观火,若是秦人许以利益,必乐得坐山观虎斗,也不会相助!如今齐国君太后掌政,君太后乃一妇人,妇人最是见利忘义,岂能靠得住?”赵括摇头道。
“太史君执掌齐国数十年,有口皆碑,你这小子,竟敢评头论足!”廉颇指指点点道。
二人回了邯郸,皆未归家,就进了王宫。此时赵奢病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但并不知儿子回来了,对妻子道:
“长平一战,不可让括儿统兵!”
“括儿不是已经去了吗?”奢妻道。
“我是说┄┄他不能做统帅!”
“夫君为何这么说?”
“长平一战,赵国必败!以括儿的心性,恐┄┄恐丢了性命!”
“我赵国猛将如云,括儿年幼,统帅一职,怕是还轮不到他,夫君莫忧!”奢妻安慰道。
廉颇和赵括进了宫,赵王急召诸臣议事。廉颇先是向众人陈述了战况,末了道:
“只要我军粮草充足,秦人必不能越过丹水,长平无忧!”
“将军啊┄┄现在就是粮草之忧啊!这仗要是再打下去,我赵国上下就都饿死了,还谈什么打仗!”赵王急道。
“无论如何,大王要保证粮草供应,否则前方军心不稳,我军必败!”廉颇道。
“二位将军回都之前,我等已经商量过了,大王的意思,是想让将军变守为攻,主动出击,击退秦人!”虞卿道。
“主动出击,无异于授柄与人,我不能冒这个险!”廉颇断然拒绝道。
“如今邯郸城中粮价飞涨,乡间已有人易子而食了!你再不出击,我赵国耗不起啊!”平原君也急道。
“我廉颇只懂得用兵,至于如何筹备粮草,我不在行!”廉颇道。
“我赵人独力抗秦,已然疲惫不堪,如今又遭天灾,军需供应难以持久,将军务必寻得良策,及早破敌!”赵豹道。
“眼下举全国之力,粮草供应也不过数月,若无诸国支持,解决困境的办法只能出在将军身上了!”虞卿道。
“我军以三十五万对秦人四十五万,兵力本不占优势,贸然进攻,必败无疑!”廉颇道。
“寡人倾举国之兵,再给你十万人马,可能击退秦人?”赵王问道。
“没有一年半载,微臣难以取胜!”廉颇道。
“我赵国要是还能再撑上一年半载,寡人倒不急着召二位将军回来了!”赵王转头对赵括问道:
“少将军,你有何良策?能否在三月内击退秦人?”
“如今白起告病,秦军主帅乃是王龁,若是大王再给我十万人马,击退秦人也不无可能!”赵括道。
“如何击退?”赵王追问道。
“白起用兵,注重实力,赢得对手心服口服;而王龁却是避实就虚,总想钻对手的空子!我将故意露出破绽,引王龁大军来攻,再诱敌深入,断其后路,伺机击破秦军!”赵括道。
赵王听闻邯郸城中传言,说秦人不惧廉颇,只怕赵括,本有心换下廉颇,用赵括为帅,此时听赵括这么一说,便决心更换主将,对廉颇道:
“将军老矣,若不能胜,就让赵括挂帅吧!”
“三月之内,我廉颇胜不了!”廉颇道。
“赵括!寡人命你为帅,三月之类替寡人击退秦人!”赵王道。
“启禀我王,临阵换帅,恐为不妥,请我王三思!”赵括道。
“你本为前线副将,如今已火烧眉毛了,还有何不妥?寡人心意已决,无须多言!”赵王道。
赵括领了虎符,赶紧回到了家中,恰好赵奢刚刚咽了气。赵括放声大哭,后悔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此时尚无遵制丁忧的明确规定,赵括葬了父亲,穿着孝服就上了前线战场。
“白起乃世之名将,要想战胜白起,保住上党,没有兵力优势,恐难达成!”廉颇道。
“倘若我方增兵遣将,秦人亦会如此!战事耗费巨大,我赵国难以持久啊!”虞卿道。
“秦人誓取上党,非三晋合力,上党难保!”赵豹道。
“如今韩魏皆畏秦不出,不能指望他们了!”赵胜道。
“当初就不应该接受上党,为今之计,不如将上党送给秦国,与秦重归于好,罢兵息战!”赵豹道。
“果真如此,寡人和赵国的脸面何在?又如何向上党百姓交代?”赵王道。
“一旦上党失守,高平与长平恐难持久!如今我赵国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玉石俱焚,一条是忍辱负重,就看大王选择哪一条了?”赵括道。
“少将军此话怎讲?”赵王问道。
“所谓玉石俱焚,就是以举国之力与秦人相拼,赵人死一千,秦人也要损八百,结果就看双方谁的决心大了!所谓忍辱负重,就是平阳君所言之策。退而求其次,我赵国可与秦协议,让出半个上党。以秦王的作风,他必然先吃掉到了嘴边的肉,日后也必会夺取另一半上党,但如此一来,我赵国争取了时间,可保住长平一带。”赵括道。
“此言似乎有些道理,诸位以为如何?”赵王问道。
“让出半个上党,双方都有颜面,可以一试!”虞卿道。
“此乃上策!”赵豹道。
“也只有如此了!”赵胜道。
“就依少将军所言,我即刻就下诏给华阳君!”赵王道。冯亭因献出上党有功,被赵王封为华阳君。
“大王且不着急!一来我回去先与华阳君商议一番,二来等到遣使入秦以后再下诏不迟!”廉颇道。
“也好!前方战事吃紧,将军耽误不得,你且先退下吧!”赵王道。
廉颇连夜回了战场,次日就派人送信给冯亭,言赵王有意让出半个上党。冯亭闻后对左右道:
“把我当小孩子呢!送出半个上党不过是权宜之计,大王最终还是要放弃整个上党!”
“看来赵人也靠不住!主君有何打算?”属下道。
“昔日我冯亭因不肯出让上党而归赵,赵王封我为华阳君,今我若又将上党送与秦人,乃出尔反尔,贪图功名之小人!”冯亭道。
“主君所言不错,就是与秦人拼死一战,也好过叫天下人耻笑!”属下道。
“我冯亭虽死无憾,可就是连累了诸位!”冯亭道。
“我等誓死追随主君!”属下们齐声道。
冯亭遂叫来了信使,让他回复廉颇,他冯亭宁死不将上党一城一池交给秦国。廉颇早知道冯亭有此回复,赶紧派了人向邯郸送信。
公元前260年初,白起因病返回了咸阳,秦将王龁升为秦军主将。一月之后,王龁率军猛攻上党,上党失,冯亭和诸将战死,廉颇退守长平一带。
上党失守后,百姓们皆逃向了赵国,廉颇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加强军事布防,手忙加乱。王龁乘机率大军进攻长平一带,夺取了二樟城和光狼城,斩杀了赵军四名都尉。廉颇退到丹河东岸布防,同时向邯郸求援,让赵王派兵增援。
秦王闻得王龁连连得胜,升王龁为左庶长,上将军,命他继续向长平进攻。赵括领兵十万赶来增援廉颇,一来就率军出击,将王龁击退了十几里。
赵国援军到来,王龁遂要求秦王增兵前线。此时的秦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粮草物资囤积了不少,正是秦王用兵之际,秦王于是派秦将司马梗领兵十万增援王龁。廉颇闻得秦人增兵,遂在丹河东岸修筑壁垒,坚守不出,严阵以待。
双方激战一月有余,互不能胜,战事吃紧,秦王又派秦将王陵领兵十五万增援,赵王不得以,亦增兵十万支援廉颇。至此,秦人投入兵力四十五万人马主攻,赵人投入兵力三十五万人马防守。
双方又对峙了数月,皆是进退不能,都觉得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之中,不能自拔。秦王焦急不安,一连几日派人询问白起病况,要求白起赶紧前往前线领兵。战争对赵国的消耗极大,此时赵国已经与秦国耗了两年多,国库空虚,难以为继,邯郸朝廷上下更是焦躁不安。
这一日,秦王闻得白起病情稍有好转,亲自到了白起家中,询问白起是否能够带兵。
“廉颇深谙兵法,微臣与他同出一门,知己知彼,即使我再临前线,也未必能胜!”白起道。
“将军┄┄我的好弟弟!你是我大秦的常胜将军,是天下的常胜将军,你若胜不了廉颇,那我大秦国还谈什么东出呢?”秦王道。
“大王莫急,有人比大王更急!”
“将军此话何意?”
“赵国已与我秦国对战了两年有余,眼下国库空虚,钱粮不济,就指望秋收了!听闻今年赵国境内大旱,秋收怕是也指望不上了!如果没有齐楚等国的支援,赵人撑不过去,必定变守为攻,如此我秦国才能取胜!”
“寡人懂了┄┄寡人懂了!”秦王沉思道:
“将军是想让寡人断绝赵人的粮草援助?”
“正是!”
“将军放心,我已有决断了!”秦王高兴道。
秦王走后,立即派出使臣前往韩、魏、齐、楚四国,与他们定下交易,让他们不要给赵国粮食,同时放出风声,言秦赵有意和谈,以此麻痹诸国。秦王顾忌廉颇用兵,恐王龁不是他的对手,范雎便出了一计,派人在邯郸散布谣言,说秦人不惧廉颇,只害怕赵奢父子。
赵国境内大旱,赵王眼见秋收无望,急派使臣前往诸国,却没想到被秦人抢先了一步,诸国犹豫不决,无人资助粮草。无奈之下,赵王急召主将廉颇和副将赵括入都议事。赵王派出的信使刚刚离开,赵括家中也有人来送信,说赵奢病危,让他赶紧回去见父亲一面。
临行之际,赵括对廉颇道:
“军中粮草已不够一月之需,此番回都,正好催促粮草!”
“就怕大王正因此事召我们回去呢!”廉颇道。
“师伯!如今秦军四十五万,我军三十五万,估算杀值,秦赵三比二;攻防系数按一比二算,杀值转换,秦赵三比四;若无粮草,我军杀值骤降,必败无疑!”
“秦国之战,齐国乃是胜负的关键,就看齐国的态度了!”
“平原君与信陵君、春申君皆有交情,何故魏楚皆不肯出兵出粮?”赵括生气道。
“这交情分几等,有多少是过命的交情?再说信陵君和春申君也未必什么事都能作主!”
“齐人偏安一方,隔岸观火,若是秦人许以利益,必乐得坐山观虎斗,也不会相助!如今齐国君太后掌政,君太后乃一妇人,妇人最是见利忘义,岂能靠得住?”赵括摇头道。
“太史君执掌齐国数十年,有口皆碑,你这小子,竟敢评头论足!”廉颇指指点点道。
二人回了邯郸,皆未归家,就进了王宫。此时赵奢病危,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但并不知儿子回来了,对妻子道:
“长平一战,不可让括儿统兵!”
“括儿不是已经去了吗?”奢妻道。
“我是说┄┄他不能做统帅!”
“夫君为何这么说?”
“长平一战,赵国必败!以括儿的心性,恐┄┄恐丢了性命!”
“我赵国猛将如云,括儿年幼,统帅一职,怕是还轮不到他,夫君莫忧!”奢妻安慰道。
廉颇和赵括进了宫,赵王急召诸臣议事。廉颇先是向众人陈述了战况,末了道:
“只要我军粮草充足,秦人必不能越过丹水,长平无忧!”
“将军啊┄┄现在就是粮草之忧啊!这仗要是再打下去,我赵国上下就都饿死了,还谈什么打仗!”赵王急道。
“无论如何,大王要保证粮草供应,否则前方军心不稳,我军必败!”廉颇道。
“二位将军回都之前,我等已经商量过了,大王的意思,是想让将军变守为攻,主动出击,击退秦人!”虞卿道。
“主动出击,无异于授柄与人,我不能冒这个险!”廉颇断然拒绝道。
“如今邯郸城中粮价飞涨,乡间已有人易子而食了!你再不出击,我赵国耗不起啊!”平原君也急道。
“我廉颇只懂得用兵,至于如何筹备粮草,我不在行!”廉颇道。
“我赵人独力抗秦,已然疲惫不堪,如今又遭天灾,军需供应难以持久,将军务必寻得良策,及早破敌!”赵豹道。
“眼下举全国之力,粮草供应也不过数月,若无诸国支持,解决困境的办法只能出在将军身上了!”虞卿道。
“我军以三十五万对秦人四十五万,兵力本不占优势,贸然进攻,必败无疑!”廉颇道。
“寡人倾举国之兵,再给你十万人马,可能击退秦人?”赵王问道。
“没有一年半载,微臣难以取胜!”廉颇道。
“我赵国要是还能再撑上一年半载,寡人倒不急着召二位将军回来了!”赵王转头对赵括问道:
“少将军,你有何良策?能否在三月内击退秦人?”
“如今白起告病,秦军主帅乃是王龁,若是大王再给我十万人马,击退秦人也不无可能!”赵括道。
“如何击退?”赵王追问道。
“白起用兵,注重实力,赢得对手心服口服;而王龁却是避实就虚,总想钻对手的空子!我将故意露出破绽,引王龁大军来攻,再诱敌深入,断其后路,伺机击破秦军!”赵括道。
赵王听闻邯郸城中传言,说秦人不惧廉颇,只怕赵括,本有心换下廉颇,用赵括为帅,此时听赵括这么一说,便决心更换主将,对廉颇道:
“将军老矣,若不能胜,就让赵括挂帅吧!”
“三月之内,我廉颇胜不了!”廉颇道。
“赵括!寡人命你为帅,三月之类替寡人击退秦人!”赵王道。
“启禀我王,临阵换帅,恐为不妥,请我王三思!”赵括道。
“你本为前线副将,如今已火烧眉毛了,还有何不妥?寡人心意已决,无须多言!”赵王道。
赵括领了虎符,赶紧回到了家中,恰好赵奢刚刚咽了气。赵括放声大哭,后悔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此时尚无遵制丁忧的明确规定,赵括葬了父亲,穿着孝服就上了前线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