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像西游记这种世界级的文学巨作,我是不愿意恶搞它的。可是为什么我还要拿出来写,是因为今天没有《仙迹天下》的思路了。
凑字嘛,当然要用心一点啦。
当然,也可以当做一种对文化的研究,无数人研究西游记,想从中探究人生哲理,可每个人对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反映社会关系学的小说,作者是用各种妖魔鬼怪透视当时社会的黑暗。有人说他是一部童话,又是猪啊,又是猴的,很多妖怪变的漂亮小姐姐演绎不同的童话故事。也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游记小说,唐三藏倚靠唐王李世民的路子去公费旅游顺便镀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不同角度看,得到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毕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有跳出这个故事寻根问底,才能真的读懂故事里蕴藏的最深道理,若是有些大神真的不喜欢,就可以跳去别的本子看了。
若是愿意留下听我扯一扯,我想我不会让你们失望。
为什么要先说西游记呢,因为很多人被影视作品误导,并不能真正的去理解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所以我要将那些存在于很多人心里的误区加以概括说明,避免混淆视听,聊天的时候如果把电视剧当原著讲,会被人笑话。
何况当时的故事,现在听,很多理解上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每个导演都给作品加以时代的需求和自己的个人意愿,以至于我们看的很名著影视作品,和原著是不一样的。
……
首先说,西游记并不是最早讲述唐僧取经的小说,连框架都是从《西游记平话》里临摹下来的。为什么只有西游记成了四大名著,而不是其他小说呢。因为他影响深远,特别符合当时当朝者的,和明清时候大众审美。
明朝时期尊佛抑道,加上当时局势的安定太平,人们大多吃斋念佛。那时候的文章也是这样,所有跟随时代潮流的文章,都得以大兴。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白居易讲的文章要合为时而著。
唐三藏就是当时人们心中最好的形象,虽然现在人大多喜欢猪八戒。
根据原著描述,唐三藏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
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金箍咒。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
这评价在现在看似平淡无奇,但当时可以称得上来说,可谓是根正苗红。
其实唐僧这个人并没有这么复杂,除了会念经什么也不会,但是关系硬,身为如来佛祖的二弟子,为了不便宜外人才担负取经大任。
……
然后说孙悟空,西游记里的灵魂人物,很多影视作品里说,孙悟空本来是仙山上一块出自女娲补天的五彩神石,受了日精月华后,突然炸裂蹦出的猴子。
用那句话来说就是,“悟坑,你看,你 妈 炸了。”
更夸张的加上特效,逗逗逗的就从石头里蹦出来了。这是对原著的不尊重。
虽然原著里也不是特别待见这个角色。又不是红楼梦,哪来的女娲补天的石头呢。
其实,孙悟空并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而是从蛋里出来的,是灵石生下的一枚石卵,就像鸡蛋一样,从蛋了蹦出来的。
从这个故事不难发现,我们没法证明先有的鸡还是现有的蛋,可是我们能通过西游记知道,现有的蛋再有的石猴。
其实就连孙悟空这个角色,也并非原创。
孙悟空原型是古印度经典《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罗摩衍那原文记载,神猴,聪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于腾云驾雾可御空十万八千里,变幻形象,同时拥有长生不老的能力,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这些都和西游记里对孙悟空的描述无二。
佛教本事就起源于印度,何况,罗摩衍那的成书时间,至少是汉朝以前,那时候佛教还没流传至国内,也就不必计较谁师从于谁的事情了。
……
讲了这么多,也许有人会以为我会用历史的角度继续阐述下去,以正视听,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毕竟西游记也是个小说嘛。
记得民间传说一直,对孙悟空的地位格外的崇高,以至于很多人都说关公的老恩师也是孙悟空,依据就是关老爷关羽是汉寿亭侯,现在想想似乎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三藏法师和齐天大圣第一次相识,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取经之路刚出大唐不久,菩萨下凡找到三藏法师说,前面给你安排了个徒弟等你,神通广大可保你上西天。
唐僧如获至宝,本以为这一路西去连个唠嗑的人都没有,就只能自己和马沿街要饭一路乞讨到天竺,这马还只能普通的骑,无聊到死的差事啊。
唐僧听完以后可高兴了。可到了五行山脚下一看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心里还想要是安排个妹子多好,这一看才知道,不是人就算了,居然是个猴。
这是看自己一路要饭太辛苦,改成耍猴挣饭钱吗。
……
生活总是出奇的爱作弄人,本来你只是想找个人为伴,却发现自己找了半天的伴侣,连踏马的人都不是。
唐三藏非常无奈,可就像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对紫霞仙子说的那样,领导安排的最大嘛,虽然是个猴,却也通人性。
五指山下一经询问,三藏法师知道怎么回事了,替悟空祛除了封印。
作为领导,必须关心下属。
“你喜欢吃什么啊。桃子吗。”唐僧关切的问刚蹦出来的孙悟空说道
“不,我喜欢榴莲。”悟空紧盯着唐僧回答,似乎想找到他身上的桃子。
“榴莲臭啊,还扎手呐,你怎么喜欢那玩意啊。”三藏法师一脸茫然的问。
“我不管,我就喜欢榴莲。”悟空十分执着的说。
三藏法师不禁感慨:“有石猴,有石猴,宁愿相信榴莲不放手。”任务解锁,获得石猴一只。
然后,是鹰愁涧,小白龙因为嘴馋,被变成了马,一直让人骑到了西天。我一直纳闷小白龙应该是二师兄才对,进门更早的他,为啥他叫猪八戒
也可能跟,
毕竟猪八戒负责看管,也就是,而小白龙相当于个司机,身份低,说话客气点也是自然的。
……
然后是高老庄收猪八戒,这猪八戒也不容易,因为等唐僧太久不来,中途熬死了一个媳妇,本想续一个媳妇来解决生活上的无趣,刚当上上门女婿,就被唐三藏纳下去一起上西天了。
原著上收复猪八戒没那么复杂,也并不像影视作品上,八戒跟高翠兰有那么大血海深仇似的,相反,高翠兰和八戒感情还不错,临走还送了八戒一些私房钱做盘缠。
可是,若的生活安逸,谁愿颠沛流离,何况是上西天这种累活。
“你叫什么名字啊。”唐僧尴尬的问,面试徒弟的一套流程。
“猪刚鬣。”老实的八戒如实回答。
“猪肛。。。哎呀,咱们佛门比较雅,禁忌这些色情恶俗的名词,给你改名叫八戒吧。”唐长老羞红着面庞说道。
被冠以这么有医学专业术语名称的八戒童鞋,表示很不开心啊。
其实吧,这猪八戒本来是东华帝君(天庭人事部门主管)门下高徒,执掌天河水兵,放着天蓬元帅不做,来这西天路上走一遭,可以看出这取经之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来走一趟的。
……
最后再说说全西游记里面,最奇怪的人,就是这个卷帘大将沙悟净。
卷个帘子都能封为大将,看来玉皇大帝的谱儿的确是最大的。
可也不知道这卷帘大将,在卷帘子的时候看见了啥不该看的东西,后来因为打碎个琉璃盏,就被万箭穿心,千刀万剐了,这是有多冤枉,相当于早晨起来因为右脚先迈进公司门,就被开除的苦逼员工。
所以心生怨恨,后来唐僧前九世从这过的时候,他都给吃了,头骨因佛性太高而浮在水面不沉。
以至于,唐僧刚见到沙和尚第一眼,觉得十分害怕。
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也是被这样耽误的,原文记载唐玄奘是九世修来的好人,到第十世才完成的取经大计。
古代佛学也好,历代的帝王也好,都特别尊崇九这个数字,九是最高的造化,所谓九九归一。
不过也因为三藏法师不认路造成的。
NPC设计路线,是五指山收孙悟空,鹰愁涧收白龙马,高老庄收猪悟能,最后才到流沙河收沙悟。
可三藏法师不认识路,总是一路直奔流沙河,沙和尚不忌口谁来吃谁,而沙僧头上带的九个人头,就是唐僧的前九世。
插一句,佛家的数字最大到九,大概就是和算术题里的九九归一是一个道理吧。
……
一个猪,一个猴,一个龙变得马,还有俩秃驴,这几个玩意能凑到一起多不容易。
色彩缤纷的故事从此开始,也演绎出了中国文学界的不朽神话西游记。
以前的国人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甚至上层阶级和底层阶级相差很大,都以博学长于他人,而自认为高明。
所以,影视作品拍出后,很多人先入为主,误认为他是对的,其实,是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看过原著。不要以偏知而笑人,更不要以偏执当做自信的标准。
人人都是上帝视角在看这本书,也为可以生在这个知识可以开放交流的时代,思想人人平等的时代,感到开心和骄傲吧,这个国家真的比以前强大了。
凑字嘛,当然要用心一点啦。
当然,也可以当做一种对文化的研究,无数人研究西游记,想从中探究人生哲理,可每个人对它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反映社会关系学的小说,作者是用各种妖魔鬼怪透视当时社会的黑暗。有人说他是一部童话,又是猪啊,又是猴的,很多妖怪变的漂亮小姐姐演绎不同的童话故事。也有人说西游记是一部游记小说,唐三藏倚靠唐王李世民的路子去公费旅游顺便镀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站在不同角度看,得到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毕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只有跳出这个故事寻根问底,才能真的读懂故事里蕴藏的最深道理,若是有些大神真的不喜欢,就可以跳去别的本子看了。
若是愿意留下听我扯一扯,我想我不会让你们失望。
为什么要先说西游记呢,因为很多人被影视作品误导,并不能真正的去理解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所以我要将那些存在于很多人心里的误区加以概括说明,避免混淆视听,聊天的时候如果把电视剧当原著讲,会被人笑话。
何况当时的故事,现在听,很多理解上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每个导演都给作品加以时代的需求和自己的个人意愿,以至于我们看的很名著影视作品,和原著是不一样的。
……
首先说,西游记并不是最早讲述唐僧取经的小说,连框架都是从《西游记平话》里临摹下来的。为什么只有西游记成了四大名著,而不是其他小说呢。因为他影响深远,特别符合当时当朝者的,和明清时候大众审美。
明朝时期尊佛抑道,加上当时局势的安定太平,人们大多吃斋念佛。那时候的文章也是这样,所有跟随时代潮流的文章,都得以大兴。
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白居易讲的文章要合为时而著。
唐三藏就是当时人们心中最好的形象,虽然现在人大多喜欢猪八戒。
根据原著描述,唐三藏俗家姓陈,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唐朝第一高僧,所以被人们称为唐僧。西行取经时,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赐法名三藏。唐僧十八岁出家皈依佛门,经常青灯夜读,对佛家经典研修不断,而且悟性极高,二十来岁便名冠中国佛教,倍受唐朝太宗皇帝厚爱。
后来被如来佛祖暗中选中去西天取经,并赐宝物三件,即袈裟、九环锡杖、金箍咒。唐僧身材高大,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西行取经遇到九九八十一难,始终痴心不改
这评价在现在看似平淡无奇,但当时可以称得上来说,可谓是根正苗红。
其实唐僧这个人并没有这么复杂,除了会念经什么也不会,但是关系硬,身为如来佛祖的二弟子,为了不便宜外人才担负取经大任。
……
然后说孙悟空,西游记里的灵魂人物,很多影视作品里说,孙悟空本来是仙山上一块出自女娲补天的五彩神石,受了日精月华后,突然炸裂蹦出的猴子。
用那句话来说就是,“悟坑,你看,你 妈 炸了。”
更夸张的加上特效,逗逗逗的就从石头里蹦出来了。这是对原著的不尊重。
虽然原著里也不是特别待见这个角色。又不是红楼梦,哪来的女娲补天的石头呢。
其实,孙悟空并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而是从蛋里出来的,是灵石生下的一枚石卵,就像鸡蛋一样,从蛋了蹦出来的。
从这个故事不难发现,我们没法证明先有的鸡还是现有的蛋,可是我们能通过西游记知道,现有的蛋再有的石猴。
其实就连孙悟空这个角色,也并非原创。
孙悟空原型是古印度经典《罗摩衍那》中的神猴哈奴曼,罗摩衍那原文记载,神猴,聪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于腾云驾雾可御空十万八千里,变幻形象,同时拥有长生不老的能力,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
这些都和西游记里对孙悟空的描述无二。
佛教本事就起源于印度,何况,罗摩衍那的成书时间,至少是汉朝以前,那时候佛教还没流传至国内,也就不必计较谁师从于谁的事情了。
……
讲了这么多,也许有人会以为我会用历史的角度继续阐述下去,以正视听,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毕竟西游记也是个小说嘛。
记得民间传说一直,对孙悟空的地位格外的崇高,以至于很多人都说关公的老恩师也是孙悟空,依据就是关老爷关羽是汉寿亭侯,现在想想似乎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三藏法师和齐天大圣第一次相识,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取经之路刚出大唐不久,菩萨下凡找到三藏法师说,前面给你安排了个徒弟等你,神通广大可保你上西天。
唐僧如获至宝,本以为这一路西去连个唠嗑的人都没有,就只能自己和马沿街要饭一路乞讨到天竺,这马还只能普通的骑,无聊到死的差事啊。
唐僧听完以后可高兴了。可到了五行山脚下一看差点没把鼻子气歪了,心里还想要是安排个妹子多好,这一看才知道,不是人就算了,居然是个猴。
这是看自己一路要饭太辛苦,改成耍猴挣饭钱吗。
……
生活总是出奇的爱作弄人,本来你只是想找个人为伴,却发现自己找了半天的伴侣,连踏马的人都不是。
唐三藏非常无奈,可就像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对紫霞仙子说的那样,领导安排的最大嘛,虽然是个猴,却也通人性。
五指山下一经询问,三藏法师知道怎么回事了,替悟空祛除了封印。
作为领导,必须关心下属。
“你喜欢吃什么啊。桃子吗。”唐僧关切的问刚蹦出来的孙悟空说道
“不,我喜欢榴莲。”悟空紧盯着唐僧回答,似乎想找到他身上的桃子。
“榴莲臭啊,还扎手呐,你怎么喜欢那玩意啊。”三藏法师一脸茫然的问。
“我不管,我就喜欢榴莲。”悟空十分执着的说。
三藏法师不禁感慨:“有石猴,有石猴,宁愿相信榴莲不放手。”任务解锁,获得石猴一只。
然后,是鹰愁涧,小白龙因为嘴馋,被变成了马,一直让人骑到了西天。我一直纳闷小白龙应该是二师兄才对,进门更早的他,为啥他叫猪八戒
也可能跟,
毕竟猪八戒负责看管,也就是,而小白龙相当于个司机,身份低,说话客气点也是自然的。
……
然后是高老庄收猪八戒,这猪八戒也不容易,因为等唐僧太久不来,中途熬死了一个媳妇,本想续一个媳妇来解决生活上的无趣,刚当上上门女婿,就被唐三藏纳下去一起上西天了。
原著上收复猪八戒没那么复杂,也并不像影视作品上,八戒跟高翠兰有那么大血海深仇似的,相反,高翠兰和八戒感情还不错,临走还送了八戒一些私房钱做盘缠。
可是,若的生活安逸,谁愿颠沛流离,何况是上西天这种累活。
“你叫什么名字啊。”唐僧尴尬的问,面试徒弟的一套流程。
“猪刚鬣。”老实的八戒如实回答。
“猪肛。。。哎呀,咱们佛门比较雅,禁忌这些色情恶俗的名词,给你改名叫八戒吧。”唐长老羞红着面庞说道。
被冠以这么有医学专业术语名称的八戒童鞋,表示很不开心啊。
其实吧,这猪八戒本来是东华帝君(天庭人事部门主管)门下高徒,执掌天河水兵,放着天蓬元帅不做,来这西天路上走一遭,可以看出这取经之路,并不是什么人都能来走一趟的。
……
最后再说说全西游记里面,最奇怪的人,就是这个卷帘大将沙悟净。
卷个帘子都能封为大将,看来玉皇大帝的谱儿的确是最大的。
可也不知道这卷帘大将,在卷帘子的时候看见了啥不该看的东西,后来因为打碎个琉璃盏,就被万箭穿心,千刀万剐了,这是有多冤枉,相当于早晨起来因为右脚先迈进公司门,就被开除的苦逼员工。
所以心生怨恨,后来唐僧前九世从这过的时候,他都给吃了,头骨因佛性太高而浮在水面不沉。
以至于,唐僧刚见到沙和尚第一眼,觉得十分害怕。
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也是被这样耽误的,原文记载唐玄奘是九世修来的好人,到第十世才完成的取经大计。
古代佛学也好,历代的帝王也好,都特别尊崇九这个数字,九是最高的造化,所谓九九归一。
不过也因为三藏法师不认路造成的。
NPC设计路线,是五指山收孙悟空,鹰愁涧收白龙马,高老庄收猪悟能,最后才到流沙河收沙悟。
可三藏法师不认识路,总是一路直奔流沙河,沙和尚不忌口谁来吃谁,而沙僧头上带的九个人头,就是唐僧的前九世。
插一句,佛家的数字最大到九,大概就是和算术题里的九九归一是一个道理吧。
……
一个猪,一个猴,一个龙变得马,还有俩秃驴,这几个玩意能凑到一起多不容易。
色彩缤纷的故事从此开始,也演绎出了中国文学界的不朽神话西游记。
以前的国人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甚至上层阶级和底层阶级相差很大,都以博学长于他人,而自认为高明。
所以,影视作品拍出后,很多人先入为主,误认为他是对的,其实,是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看过原著。不要以偏知而笑人,更不要以偏执当做自信的标准。
人人都是上帝视角在看这本书,也为可以生在这个知识可以开放交流的时代,思想人人平等的时代,感到开心和骄傲吧,这个国家真的比以前强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