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桐收下我积攒的私房钱并说存进银行以备我们将来使用,让我十分欣慰舒畅。这充分说明她对我既信任又重视,对我们的将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待秋桐给我左手伤口换上新的包扎后,我们先交替给对方将因洗澡打湿的头发吹干,然后就出门来到客厅,陪着父母哥嫂和侄儿侄女边看电视,边摆龙门阵。谈了一会儿侄儿侄女的学习教育问题,话题就转移到了即将远行的我身上。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娃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跟老师同学搞好关系,常写信回来报平安,这样大家也才放心些!这几年在外读书的艰辛愁苦是你成长的磨砺石,还得靠你自己克服排解。你要切记:人生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具备顽强意志并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才能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美好人生。”父亲慈祥地笑着老生常谈。
“砚儿,你在外要注意饮食和休息!烦闷愁苦时就四处去逛逛、和同学聊聊天或是写信倾述。走时家里给你准备些腊肉香肠、核桃花生带上,想家时就吃一点!”母亲悲切地叮嘱道。
“弟弟!和爸爸妈妈商定:下周五晚上,哥哥嫂嫂都一起赶回来,一家人再聚一聚。星期六上午,爸妈和哥哥们一起送你去车站。读大学是多么幸福愉快的事!三四年一晃就过去了,更何况中间还有那么长的寒暑假回家团聚,所以你在外面只管放宽心地学习,不必过多挂念忧愁父母家人。你确时要常写信给秋桐汇报情况,免得暑假回来她理麻你哟!”大哥接着笑着对我道。
父母兄长说的话都对,我只有一一点头答应。母亲和嫂嫂们也纷纷宽慰秋桐,你一言我一语地给秋桐灌输些我老实本份、诚实守信、重情重义、不会在外胡作非为做出格的事之类的话。秋桐羞红着脸,不断点头应和。
晚上十点过送走哥哥嫂嫂和侄儿侄女后,我和秋桐继续陪着父母在客厅看电视、聊天。在此期间,父母让我这几日好好陪陪秋桐,反正每天早晚我与他们都能相互会面交流。他们还告诫我和秋桐:分隔两地后要随时写信交流沟通,尽力避免相互埋怨和猜疑。待父母洗漱完进房间休息后,我和秋桐也悄悄地返回了房间。
“苴砚,只盼你在学校里愉快地专心致志学习,放假就尽快赶回来相聚。出去后你不要成天愁眉苦脸地思来念去,让人笑话;也休要乐不思蜀地招风引蝶,让人不耻。有啥困扰愁闷你就向我倾诉,让我为你排忧解难。”进屋后我们相拥着依偎在椅子上,秋桐幽幽地低语道。
“好妹妹,你放心!有你的爱着伴,我一定努力学习又洁身自好。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就写信告诉你。你要是不放心,中途你来暗访,看我是不是在按你的指示办嘛!”我笑着安抚她道。
“哼!想得美!明着是让我来巡察暗访,其实是想让我自投罗网。苴砚,这几天你有没有想去游玩的地方和想吃的家乡菜?”秋桐满意地笑道。
“要说想去的地方、想吃的家乡菜太多了!但这几天我只想好好地陪在你身边,去哪儿、吃啥都无所谓!”我温存地答道。
“乖嘛!捡你最想去、最想吃的说嘛!”秋桐娇媚地央求道。
“最想去剑阁的剑门关、苍溪的红军渡、旺苍的米仓山、青川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朝天的曾家山森林公园,最想吃豆腐宴、河鲜火锅、霍香鲫鱼、糖醋鲤鱼、干煸兔丁。”我一口气说了一连串的景观和美食。
“苴砚,你走之前你想吃的东西到好办,但景观可能只能去一个地方了。没关系!其它的地方等你暑假回来,我们再慢慢去游览!”秋桐歉意地黯然道。
读大学和与秋桐相恋,是家乡十八载过往岁月馈赠给我开启精彩外部世界之门、步入美满人生殿堂的两把金钥匙。这两把钥匙在握,我对过去的岁月时光有无尽的感激怀念,对未来的人生充满希望渴望。特别是与秋桐身心相许的痴恋,仿佛让我寻觅到了人生存在的真正意义。
在亲情、爱情和友情环绕的初春时节,又一次即将踏上离乡求学的旅程,内心已全然没有去年秋季初次离开家乡时的那种无可无不可的淡然,终于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轻松。
离别之愁悲,只有经历过离别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少年时期,每当意欲与同学或朋友去往本地之外游玩时,父母总念叨说什么“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总以为他们是拿这些话来作为不许我外出的借口和托词。每每看到诗词曲赋、小说影视中凄凄惨惨、哀哀怨怨的离别话语和镜头,总觉得有些矫揉造作,有些无病呻吟。
那时,来自热闹而又精彩的外部世界的诱惑和追求远大前程的内心狂热,牵引着蠢蠢欲动的心,频频地对外面的世界翘首以盼。少不更事的我,对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美好开始视而不见,对所有可能影响自己外出寻梦的东西充满了抵触和轻蔑。
细细回想,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离别的楚痛,是在初次乘车北上求学的列车上。那天,当火车启动徐徐驶离站台之际,眼睁睁地望着车窗外依依不舍的父母兄长木然地站在那儿悲痛欲绝地泪流满面,而我却随着列车渐行渐远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好似钢刀切肤般的疼痛。
在外读书期间,饱尝气候不适、水土不服、生活不惯和陌生孤独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乡愁的滋味。渐渐地对父母家人、心仪的秋桐、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乃至街坊邻居都充满了眷恋牵挂,对家乡的山川大地、城镇街巷、景物古迹、美食小吃等充满了留念不舍,对过往的美好青春年少岁月充满了怀念伤感。
每当阅读到离别的文字、听到离别的歌曲、谈论到离别的话题,心里就情不自禁地泛起离别的酸楚和愁苦,思绪就会无可奈何地久久沉静在对家乡的思念和记忆中。
费孝通大师在其所著的《乡土中国》中说:以农耕文明为根基的传统中国是一个安于一地、少有迁徏,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农耕社会很自然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主要依据的文化秩序,即血缘秩序。中国人特有的“籍贯”概念,就是血缘文化的反映。对于有籍贯概念的人群来说,地缘的本质是血缘。乡土社会中的人们都不愿意轻易放弃原先赖以生存的土地,不愿离开那个世代居住的地方。更何况在那个熟悉的地方还有他们的血脉之根——世代血亲全在那个地方,大家都不愿轻言迁徙而成为别人口中的外乡人。乡愁,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血缘文化和血缘秩序、有着悠久历史的个人情绪和集体情绪,是母爱之根、故园之情、童年之结、自然之想、传统之恋与家国之爱,抚摸着中国人心灵最柔点。
但我个人认为,通过国内外的文艺作品和诗歌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今中外,还是城市乡村,漂泊在外的人们对出身地和久居地都有浓浓的乡愁。无论最终能否回去,乡愁都是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乡愁并不一定是想因循守旧地固守旧地,也许只是停下来对自我人生的一种反思,也许只是表达对再也回不去的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也许只是从熟人社会进到陌生人社会后,对人情冷漠造成的焦虑和忧郁的逃避。
八七年春节假期返回家乡,既解了我背井离乡的愁苦,又与秋桐相依相伴地甜蜜相恋,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快乐。与此同时,背负父母家人学业有成期盼、挚爱秋桐未来朝夕携手相伴梦想的我,在又一次离别之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笃信,自己在大学努力学习取得优秀成绩,对于告慰父母家人和构建与秋桐组成的小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尽管我内心十分不愿外出远行,但为了梦想和未来,我还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忍受住离别的伤痛,绝不虚度大学时光,为父母家人增添荣光,为自己和秋桐争取一个满意的未来。
待秋桐给我左手伤口换上新的包扎后,我们先交替给对方将因洗澡打湿的头发吹干,然后就出门来到客厅,陪着父母哥嫂和侄儿侄女边看电视,边摆龙门阵。谈了一会儿侄儿侄女的学习教育问题,话题就转移到了即将远行的我身上。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你娃到了学校要好好学习,跟老师同学搞好关系,常写信回来报平安,这样大家也才放心些!这几年在外读书的艰辛愁苦是你成长的磨砺石,还得靠你自己克服排解。你要切记:人生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具备顽强意志并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才能创造出属于你自己的美好人生。”父亲慈祥地笑着老生常谈。
“砚儿,你在外要注意饮食和休息!烦闷愁苦时就四处去逛逛、和同学聊聊天或是写信倾述。走时家里给你准备些腊肉香肠、核桃花生带上,想家时就吃一点!”母亲悲切地叮嘱道。
“弟弟!和爸爸妈妈商定:下周五晚上,哥哥嫂嫂都一起赶回来,一家人再聚一聚。星期六上午,爸妈和哥哥们一起送你去车站。读大学是多么幸福愉快的事!三四年一晃就过去了,更何况中间还有那么长的寒暑假回家团聚,所以你在外面只管放宽心地学习,不必过多挂念忧愁父母家人。你确时要常写信给秋桐汇报情况,免得暑假回来她理麻你哟!”大哥接着笑着对我道。
父母兄长说的话都对,我只有一一点头答应。母亲和嫂嫂们也纷纷宽慰秋桐,你一言我一语地给秋桐灌输些我老实本份、诚实守信、重情重义、不会在外胡作非为做出格的事之类的话。秋桐羞红着脸,不断点头应和。
晚上十点过送走哥哥嫂嫂和侄儿侄女后,我和秋桐继续陪着父母在客厅看电视、聊天。在此期间,父母让我这几日好好陪陪秋桐,反正每天早晚我与他们都能相互会面交流。他们还告诫我和秋桐:分隔两地后要随时写信交流沟通,尽力避免相互埋怨和猜疑。待父母洗漱完进房间休息后,我和秋桐也悄悄地返回了房间。
“苴砚,只盼你在学校里愉快地专心致志学习,放假就尽快赶回来相聚。出去后你不要成天愁眉苦脸地思来念去,让人笑话;也休要乐不思蜀地招风引蝶,让人不耻。有啥困扰愁闷你就向我倾诉,让我为你排忧解难。”进屋后我们相拥着依偎在椅子上,秋桐幽幽地低语道。
“好妹妹,你放心!有你的爱着伴,我一定努力学习又洁身自好。有什么事第一时间就写信告诉你。你要是不放心,中途你来暗访,看我是不是在按你的指示办嘛!”我笑着安抚她道。
“哼!想得美!明着是让我来巡察暗访,其实是想让我自投罗网。苴砚,这几天你有没有想去游玩的地方和想吃的家乡菜?”秋桐满意地笑道。
“要说想去的地方、想吃的家乡菜太多了!但这几天我只想好好地陪在你身边,去哪儿、吃啥都无所谓!”我温存地答道。
“乖嘛!捡你最想去、最想吃的说嘛!”秋桐娇媚地央求道。
“最想去剑阁的剑门关、苍溪的红军渡、旺苍的米仓山、青川的唐家河自然保护区、朝天的曾家山森林公园,最想吃豆腐宴、河鲜火锅、霍香鲫鱼、糖醋鲤鱼、干煸兔丁。”我一口气说了一连串的景观和美食。
“苴砚,你走之前你想吃的东西到好办,但景观可能只能去一个地方了。没关系!其它的地方等你暑假回来,我们再慢慢去游览!”秋桐歉意地黯然道。
读大学和与秋桐相恋,是家乡十八载过往岁月馈赠给我开启精彩外部世界之门、步入美满人生殿堂的两把金钥匙。这两把钥匙在握,我对过去的岁月时光有无尽的感激怀念,对未来的人生充满希望渴望。特别是与秋桐身心相许的痴恋,仿佛让我寻觅到了人生存在的真正意义。
在亲情、爱情和友情环绕的初春时节,又一次即将踏上离乡求学的旅程,内心已全然没有去年秋季初次离开家乡时的那种无可无不可的淡然,终于摆脱束缚获得自由的轻松。
离别之愁悲,只有经历过离别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得到。少年时期,每当意欲与同学或朋友去往本地之外游玩时,父母总念叨说什么“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总以为他们是拿这些话来作为不许我外出的借口和托词。每每看到诗词曲赋、小说影视中凄凄惨惨、哀哀怨怨的离别话语和镜头,总觉得有些矫揉造作,有些无病呻吟。
那时,来自热闹而又精彩的外部世界的诱惑和追求远大前程的内心狂热,牵引着蠢蠢欲动的心,频频地对外面的世界翘首以盼。少不更事的我,对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美好开始视而不见,对所有可能影响自己外出寻梦的东西充满了抵触和轻蔑。
细细回想,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离别的楚痛,是在初次乘车北上求学的列车上。那天,当火车启动徐徐驶离站台之际,眼睁睁地望着车窗外依依不舍的父母兄长木然地站在那儿悲痛欲绝地泪流满面,而我却随着列车渐行渐远的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好似钢刀切肤般的疼痛。
在外读书期间,饱尝气候不适、水土不服、生活不惯和陌生孤独的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乡愁的滋味。渐渐地对父母家人、心仪的秋桐、亲戚朋友、老师同学,乃至街坊邻居都充满了眷恋牵挂,对家乡的山川大地、城镇街巷、景物古迹、美食小吃等充满了留念不舍,对过往的美好青春年少岁月充满了怀念伤感。
每当阅读到离别的文字、听到离别的歌曲、谈论到离别的话题,心里就情不自禁地泛起离别的酸楚和愁苦,思绪就会无可奈何地久久沉静在对家乡的思念和记忆中。
费孝通大师在其所著的《乡土中国》中说:以农耕文明为根基的传统中国是一个安于一地、少有迁徏,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农耕社会很自然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主要依据的文化秩序,即血缘秩序。中国人特有的“籍贯”概念,就是血缘文化的反映。对于有籍贯概念的人群来说,地缘的本质是血缘。乡土社会中的人们都不愿意轻易放弃原先赖以生存的土地,不愿离开那个世代居住的地方。更何况在那个熟悉的地方还有他们的血脉之根——世代血亲全在那个地方,大家都不愿轻言迁徙而成为别人口中的外乡人。乡愁,是一种基于中国传统血缘文化和血缘秩序、有着悠久历史的个人情绪和集体情绪,是母爱之根、故园之情、童年之结、自然之想、传统之恋与家国之爱,抚摸着中国人心灵最柔点。
但我个人认为,通过国内外的文艺作品和诗歌不难看出,无论是古今中外,还是城市乡村,漂泊在外的人们对出身地和久居地都有浓浓的乡愁。无论最终能否回去,乡愁都是人们心中的精神家园。乡愁并不一定是想因循守旧地固守旧地,也许只是停下来对自我人生的一种反思,也许只是表达对再也回不去的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也许只是从熟人社会进到陌生人社会后,对人情冷漠造成的焦虑和忧郁的逃避。
八七年春节假期返回家乡,既解了我背井离乡的愁苦,又与秋桐相依相伴地甜蜜相恋,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快乐。与此同时,背负父母家人学业有成期盼、挚爱秋桐未来朝夕携手相伴梦想的我,在又一次离别之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笃信,自己在大学努力学习取得优秀成绩,对于告慰父母家人和构建与秋桐组成的小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尽管我内心十分不愿外出远行,但为了梦想和未来,我还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忍受住离别的伤痛,绝不虚度大学时光,为父母家人增添荣光,为自己和秋桐争取一个满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