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子唯一子嗣,陆景唏的洗三和满月,自然是极受重视的,便是连吐蕃使团的事情,也被退后处理。
待得他满月过去,隆安帝才正式应允了吐蕃使节的请求,下旨为庆安公主和吐蕃赞普赐婚。
吐蕃使节知道庆安公主乃是隆安帝亲女,是大靖朝尊贵的公主殿下,而非一般的宗室女,大喜之下,立即通知本就守在吐蕃和大靖朝边境的人,迅速带着聘礼来大靖朝。
同时,也传讯给吐蕃赞普,请赞普立即在逻些准备大婚事宜。
这种重视,让隆安帝和大靖朝赞同和亲的百官,都觉得十分受用,庆安公主也是如此。
她在隆安帝正式下旨之后,才放心下来,这些时日,隆安帝着礼部为她备嫁妆,而礼部也会就一些事情,征询她的意见,庆安公主想着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候,带去了农耕器械和中原文明,便也让礼部备一些这些方面东西。
想到自己将会被吐蕃人所崇敬,庆安公主心情甚至愉快。
唯一压在她心头的事情,便是这辈子的亲弟弟六皇子。
她生而有上辈子记忆,故而对六皇子极好,初时是为了投资,然而照顾的久了,却也真有感情,六皇子被贬为庶人,又被幽静,庆安公主想不到办法救他,此番她找到了退路,以后姐弟远隔千里,再无相见可能,庆安公主心底难受,想再见六皇子一面。
然她不可能私下去见六皇子,此事须得征得隆安帝同意,即便知道去求隆安帝,可能会让隆安帝不悦,庆安公主还是去了。
隆安帝果然有些不悦。
只是庆安公主双眼含泪,殷殷哀求,又说“就此一别,姐弟今生永无相见之日,死别苦,生离亦痛”,隆安帝心生不忍,最后点头同意。
庆安公主大喜,谢过隆安帝后,被范公公带着,到了六皇子幽静之地。
六皇子本该是风华正茂时候,然被幽静的生活,虽然无人苛刻他,但心底苦楚、寂寞寥落,折磨的他如今形销骨立,如同老人一般,佝偻了腰。
庆安公主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倒是六皇子安慰她:“夺嫡凶险,成王败寇,愿赌服输,姐姐不必为我担忧。”
话虽如此说,如果他有自己说的这般洒脱,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庆安公主也是懂的,她握着六皇子的手,哀痛难言。
从初见庆安公主的喜悦中醒来,六皇子眉头轻皱,他所犯之罪,让皇帝痛恨至极,等闲不许人来探望,如今姐姐却前来,定然是求了隆安帝的,但隆安帝会同意,便表示这次姐姐来,非同寻常。
“姐姐是遇到什么事情了么?”六皇子关心询问。
庆安公主犹豫了一瞬,还是告诉了六皇子:“吐蕃遣使来京,愿称臣纳贡,并求娶公主,我已经答应了吐蕃赞普的求亲,很快便会远嫁。”
六皇子“霍”地站了起来:“此话当真?”
庆安公主点点头。
六皇子目眦欲裂:“你怎么能答应此事,你可知道和亲意味着什么?”
历来和亲公主,名为公主,实则不过是个工具。
若是两国相安无事,和亲公主或许还能好过一些,若是两国战事起,和亲公主说不得会被斩首祭旗,便是逃过一死,也会被防备排挤,生怕传了机密消息出去。
庆安公主安抚六皇子:“你毋须担心。”
“如今情形,和以往不同。”
“我大靖朝如今兵强马壮、国力强盛,吐蕃却只是偏安一隅,且还怕我大靖朝发兵攻打,故而我若嫁过去,虽然远离故土,但安全却是无虞的,只要大靖朝比吐蕃强盛,那吐蕃,永远不敢不敢怠慢我。”
若非是如此,庆安公主绝对不会想着要去和亲,就是把利害想清楚了,她才敢主动请缨。
六皇子也不是毫无见识的,听完庆安公主的话,他只是略一思索,便知道庆安公主说的很对。
可说一千道一万,若是他还是那个受尽宠爱的皇子,自己的亲姐级,又何必委曲求全,大靖朝的男儿,难道不比一蛮荒小国的国王更好么?
按捺着心痛,六皇子强颜欢笑:“姐姐说的对,是我想差了。”
他说些祝福的话,希望庆安公主在异国他乡,能过过的好,事事顺遂、平安如意。
庆安公主来,不是听他说这些的,她等六皇子说完,询问六皇子:“你对自己的亲事,有何想法?”
“亲事?”六皇子怔住了。
“是。”庆安公主冷静说道:“当年是因为姚湘汀年纪尚小,所以你们才一直未曾完婚,前两年她已经及笄,已经可以成婚年龄。”
大靖朝的女子比前朝嫁的晚,已经很少有十五六岁成婚的,大部分成婚时候,年纪在十八九岁。
庆安公主想着自己就要远嫁,此去之后,今生再无相见之日,六皇子找一个人渡日,未免苦闷,固然便想问过六皇子意思之后,去求隆安帝。
姚湘汀本就是六皇子未婚妻,之前享受着作为准皇子妃的优待,到如今,庆安公主也不准她逃避责任。
六皇子怔了片刻,最后摇头:“不必了。”
这冷宫清苦寂寥,只有四堵墙、一片天,自己受着就可以了,不必再牵连他人。
庆安公主想劝他,被六皇子制止了:“姐姐不必再说,就这样吧。”
庆安公主无奈极了,但也只能由着他。
“姐姐且稍待,我去写封信给父皇,请父皇开恩,准许汀儿另行婚配。”六皇子自小在宫廷长大,或者才情出众、或者娇憨可人、或者温柔如水的女子,见过太过,对姚湘汀,也并没有太多情爱,只是因为合适,所以成了未婚夫妻。
如今倒也不想耽误她。
他写了一封信。
把信递给庆安公主时候,六皇子犹豫片刻,飞速看了一眼四周,展开自己手,掌心向上。
庆安公主瞪大了眼睛,压下惊呼,用心飞速记下,然后点点头。
六皇子便催着她离开,且陪着庆安公主来的公公,也隐隐有些着急了,庆安公主不得不离开。
待得他满月过去,隆安帝才正式应允了吐蕃使节的请求,下旨为庆安公主和吐蕃赞普赐婚。
吐蕃使节知道庆安公主乃是隆安帝亲女,是大靖朝尊贵的公主殿下,而非一般的宗室女,大喜之下,立即通知本就守在吐蕃和大靖朝边境的人,迅速带着聘礼来大靖朝。
同时,也传讯给吐蕃赞普,请赞普立即在逻些准备大婚事宜。
这种重视,让隆安帝和大靖朝赞同和亲的百官,都觉得十分受用,庆安公主也是如此。
她在隆安帝正式下旨之后,才放心下来,这些时日,隆安帝着礼部为她备嫁妆,而礼部也会就一些事情,征询她的意见,庆安公主想着当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候,带去了农耕器械和中原文明,便也让礼部备一些这些方面东西。
想到自己将会被吐蕃人所崇敬,庆安公主心情甚至愉快。
唯一压在她心头的事情,便是这辈子的亲弟弟六皇子。
她生而有上辈子记忆,故而对六皇子极好,初时是为了投资,然而照顾的久了,却也真有感情,六皇子被贬为庶人,又被幽静,庆安公主想不到办法救他,此番她找到了退路,以后姐弟远隔千里,再无相见可能,庆安公主心底难受,想再见六皇子一面。
然她不可能私下去见六皇子,此事须得征得隆安帝同意,即便知道去求隆安帝,可能会让隆安帝不悦,庆安公主还是去了。
隆安帝果然有些不悦。
只是庆安公主双眼含泪,殷殷哀求,又说“就此一别,姐弟今生永无相见之日,死别苦,生离亦痛”,隆安帝心生不忍,最后点头同意。
庆安公主大喜,谢过隆安帝后,被范公公带着,到了六皇子幽静之地。
六皇子本该是风华正茂时候,然被幽静的生活,虽然无人苛刻他,但心底苦楚、寂寞寥落,折磨的他如今形销骨立,如同老人一般,佝偻了腰。
庆安公主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倒是六皇子安慰她:“夺嫡凶险,成王败寇,愿赌服输,姐姐不必为我担忧。”
话虽如此说,如果他有自己说的这般洒脱,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庆安公主也是懂的,她握着六皇子的手,哀痛难言。
从初见庆安公主的喜悦中醒来,六皇子眉头轻皱,他所犯之罪,让皇帝痛恨至极,等闲不许人来探望,如今姐姐却前来,定然是求了隆安帝的,但隆安帝会同意,便表示这次姐姐来,非同寻常。
“姐姐是遇到什么事情了么?”六皇子关心询问。
庆安公主犹豫了一瞬,还是告诉了六皇子:“吐蕃遣使来京,愿称臣纳贡,并求娶公主,我已经答应了吐蕃赞普的求亲,很快便会远嫁。”
六皇子“霍”地站了起来:“此话当真?”
庆安公主点点头。
六皇子目眦欲裂:“你怎么能答应此事,你可知道和亲意味着什么?”
历来和亲公主,名为公主,实则不过是个工具。
若是两国相安无事,和亲公主或许还能好过一些,若是两国战事起,和亲公主说不得会被斩首祭旗,便是逃过一死,也会被防备排挤,生怕传了机密消息出去。
庆安公主安抚六皇子:“你毋须担心。”
“如今情形,和以往不同。”
“我大靖朝如今兵强马壮、国力强盛,吐蕃却只是偏安一隅,且还怕我大靖朝发兵攻打,故而我若嫁过去,虽然远离故土,但安全却是无虞的,只要大靖朝比吐蕃强盛,那吐蕃,永远不敢不敢怠慢我。”
若非是如此,庆安公主绝对不会想着要去和亲,就是把利害想清楚了,她才敢主动请缨。
六皇子也不是毫无见识的,听完庆安公主的话,他只是略一思索,便知道庆安公主说的很对。
可说一千道一万,若是他还是那个受尽宠爱的皇子,自己的亲姐级,又何必委曲求全,大靖朝的男儿,难道不比一蛮荒小国的国王更好么?
按捺着心痛,六皇子强颜欢笑:“姐姐说的对,是我想差了。”
他说些祝福的话,希望庆安公主在异国他乡,能过过的好,事事顺遂、平安如意。
庆安公主来,不是听他说这些的,她等六皇子说完,询问六皇子:“你对自己的亲事,有何想法?”
“亲事?”六皇子怔住了。
“是。”庆安公主冷静说道:“当年是因为姚湘汀年纪尚小,所以你们才一直未曾完婚,前两年她已经及笄,已经可以成婚年龄。”
大靖朝的女子比前朝嫁的晚,已经很少有十五六岁成婚的,大部分成婚时候,年纪在十八九岁。
庆安公主想着自己就要远嫁,此去之后,今生再无相见之日,六皇子找一个人渡日,未免苦闷,固然便想问过六皇子意思之后,去求隆安帝。
姚湘汀本就是六皇子未婚妻,之前享受着作为准皇子妃的优待,到如今,庆安公主也不准她逃避责任。
六皇子怔了片刻,最后摇头:“不必了。”
这冷宫清苦寂寥,只有四堵墙、一片天,自己受着就可以了,不必再牵连他人。
庆安公主想劝他,被六皇子制止了:“姐姐不必再说,就这样吧。”
庆安公主无奈极了,但也只能由着他。
“姐姐且稍待,我去写封信给父皇,请父皇开恩,准许汀儿另行婚配。”六皇子自小在宫廷长大,或者才情出众、或者娇憨可人、或者温柔如水的女子,见过太过,对姚湘汀,也并没有太多情爱,只是因为合适,所以成了未婚夫妻。
如今倒也不想耽误她。
他写了一封信。
把信递给庆安公主时候,六皇子犹豫片刻,飞速看了一眼四周,展开自己手,掌心向上。
庆安公主瞪大了眼睛,压下惊呼,用心飞速记下,然后点点头。
六皇子便催着她离开,且陪着庆安公主来的公公,也隐隐有些着急了,庆安公主不得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