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打算下午回学校,因为季成阳的这句话,就留在了报社,继续整理并不急着要的资料。一页页旧报纸,被她翻阅的哗哗作响,这些都是很难在网上查阅到的新闻,因为年代久远,照片和措辞都显得很有年代感。
不知怎么回事,看着这些,总能让她想起很小的时候,坐在客厅沙发上,翻阅爷爷的报纸。《参考消息》、《北京晚报》,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两份报纸的名字。
现在仔细想想,她从没读过什么适龄的东西。
除了繁体版的格林童话。
那是遇到季成阳之前的童年。
遇到他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和他有关。
时间分秒滑过,快要到五点的时候,有人打电话到资料室,让纪忆出去一趟,有访客来找。她很意外,没想到季成阳提前到了,于是匆匆在借阅登记上签字,抱着一叠报纸走出去。因为走得急,也没来得及回办公室放好报纸,就这么抱着,去了大厦二层。
这里是报社员工专门用来休息,或是招待外来访客的。
她走进去,就碰到好几个同事和各自的朋友,招呼着,走过玻璃门,脚步猛地顿住。
不止她是如此反应,基本进出的人,都会在看到身穿军装的人时,脚步停一停。纪忆不太敢过去,脑子里白茫茫的,愣愣地杵在门口。
直到,坐着的两个人看到她。
三叔微微点头,对她招手。
她这才走过去,将报纸放在玻璃桌上,坐在了三叔对面。
“西西,恭喜你,”三叔看着她,“最近刚才听说你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外交部的面试。”从小到大,她和这个叔叔的交流不多,只是逢年过节时会见一两次。乍听这句恭喜,她不知如何回应,好像只能说:“谢谢三叔。”
接下来的对话,主要围绕着这件事展开。
大意是,最近也是有二叔的好友提起,偶然看到面试名单,发现纪忆也在其中。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家里人都很惊讶,毕竟纪忆自从高中毕业开始就很少回院儿里,各人所知的近况也不过是她在外国语大学读书。
细算起来,也是数年前知道的消息了。
纪忆父亲和这几个兄弟并不是一个母亲所生,又是唯一个不穿军装的,大家自然不亲近。从纪忆爷爷那里来说,老人家也认为,帮着养孙女养到高中毕业已是仁至义尽,总不能读大学还要老辈人去供,所以这几年,也默认了她的疏远。
当然,听到她近况还算不错,也都表示很高兴。
所以就主动获知了她的一些近况,按照三叔的话就是,“顺路”经过她的是实习单位,来看看她。“你是今年大学毕业?”三叔回忆。
“研究生毕业。”纪忆轻声纠正。
“哦,很不错,外交学院。”三叔对这些地方大学并不熟悉,只是口头上这么赞颂了句,其实并不知道外交学院是个什么学校,“我听说,你小学同学有好几个在清华和北大读研究生,拿到毕业证以后就是副营级。你们这些孩子都很不错。”
她低头,喝着自己的矿泉水。
她小学同学大多念的是军校,那种军校的定向委培和她完全不是一种教育体制。不过她想,三叔对这些并不会感兴趣,也就没解释。
很枯燥的谈话,维持了半小时。
她忐忑等待着,接下来还有什么内容,是今日真正的话题。
三叔在准备离开前,终于:“还有,我偶然听说这件事季家也对你有帮助。你从小到大麻烦了他们不少,如果有什么困难,还是尽量向家里人开口,外人终归是外人。”
纪忆似乎听懂了,却又存着侥幸心理。
甚至到现在,她还不知道自己和季成阳究竟算什么。曾经有过那么一段不被外人所知的隐秘的感情,被深埋在四年前,然后呢?他忽然归来,重新进入她的生活,她不舍得避开,就这么有些自我放任地和他见面,偶尔吃饭。
算不算和好,她都不知道……
就在她仍旧侥幸地,想要给自己找借口,像是小时候回避二嫂的善意提醒一样应对时,三叔却很直接地说出了最终要说的:“有些事会造成很差的影响,在我们这种家庭绝不允许发生。你也是个很懂事的孩子,我认为,点到为止就够了。”
说完,三叔颇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起身离开。
她愣住,不及反应,失措地站起来。
就在门推开时,有个穿着一身黑衣,带着黑色帽子的高大身影走进来。三人错身而过,三叔和季成阳却又都同时停下脚步,认出了彼此。他们本就只相差三四岁,是同辈人,也算得上是同龄人。
两家如此交好,年少时在一个大院儿里也曾有过不少交集。
甚至学生时代,坐过相同的校车,在篮球场上较量过,也在长辈的饭局里闲谈过。
此时突然重逢,又是在这个地方,在和纪忆经过一段暗示性的谈话,三叔显然有些不快,但还是保持着基本礼貌,和季成阳寒暄了两句,有意提到了他的那场婚姻:“怎么,不打算在国内补办一场婚礼?毕竟已经回来了,算是对各位长辈有个交待。”
季成阳说:“私人事情,不必如此麻烦。况且,我已经开始办理离婚手续。”
三叔很快地看了站在不远处的纪忆一眼,勉强笑:“好,我先走了,有时间见。”
说完,重重地拍了拍季成阳的肩膀。
季成阳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她离开报社,正是下班高峰时段,在地下停车场还先后遇到了开车离开的主编和何菲菲。主编是明显揣着明白当糊涂,嘻嘻哈哈地问季成阳怎么和日本鬼子似的,“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就这么把报社新好员工拐走了?
何菲菲倒是见鬼了一样,不停说着:“季老师好,真是好久不见了,不知道最近老师忙不忙……”眼睛却滴溜溜转着,一个劲往纪忆身上跑。等纪忆坐上季成阳的车,很快就收到何菲菲的短信:这怎么回事儿?明天如实汇报啊!
纪忆心乱如麻,没有一点力气应付这种调侃式的追问。
刚才发生的事,仍旧那么清晰。
那种感觉,像是多年前站在爷爷家的客厅里,被很多双眼睛盯着,质问着,怀疑着。眼前的二环路已经拥堵不堪,她隔着车窗,看着窗外那车灯汇聚成的灯海,甚至都忘了问他要带自己去哪里,就坐着,左手无意识地拧着自己的右手手指,用了很大力气。
手指关节都被她拧得发白,她却不自知。
只是茫然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忽然,左手被强行拉开,她惊醒,视线从窗外的车海移向他。季成阳已经握住她的那只手,放在两人之间的自动挡上。
“今晚我带你见一个人,你应该会很高兴,”季成阳没有问她任何问题,反倒将话题转到轻松的地方,手却没有松开的意思。
他就这么左手扶着方向盘,右手握着她的手。
“我认识的吗?”她的所有感知,像是都汇聚到了被他握住的手上,不敢动,声音也变得轻悄悄的。“是我们两个都认识的人,”他回答,“不过我怕你可能会认不出他。”
她哦了声,见他不再说什么,闭上眼睛,靠在副驾驶座上装着镇定。
手心慢慢地发热发麻,有种从未体会过的异样情绪,让她无所适从。
等到了餐厅,她面对桌边穿着白色厨师服的男人时,用了足足一分钟,才从对方的五官里看到了熟悉的地方。
有什么从记忆深处涌出来,可暂时想不到,究竟在哪里见过。
直到对方换了一个地方的方言,说,我是阿亮。
她这才恍然。
这是当初她和季成阳去看姨婆的时候,那个说自己想要走出贫穷的家乡,多赚钱,改变自己命运的男孩。她还记得清楚,季成阳曾和他说过什么话,而那些话也同样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此时的纪忆和阿亮比起来,显得小了很多,五官仍旧保持着少时的模样,所以对方根本没有犹豫,一眼就认出了她。
“阿婆去世之前,还提到过你,”阿亮说,“说到你怕黑,还在笑,说应该让你多在她身边住几天,这坏毛病就改掉了。”
纪忆不好意思笑笑。
那时候真是怕黑,在院子里上了厕所出来,看不到季成阳就险些被吓哭。
“一会儿我亲手给你们做点心,虾饺,萝卜糕……还有什么?唉,我这一激动,连自己会做什么都忘了。”“没关系,”纪忆指了指单子,“都点了。”
季成阳似乎也是初次见他。
从两人的交谈中,纪忆听出来,阿亮去年到北京后就一直通过姨婆留下来的联系方式,想要找到季成阳。直到这次他回国,终于有机会见了这一面。阿亮趁空坐下来,对着他们说着自己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一路从宁夏,到广州,最后到上海,学历低就一直专心学做点心,竟也做出了自己的小事业,也由此带出来了十几个堂兄弟。
阿亮说着,激动着,脸有些发红,眼睛也越来越亮。
到后来想起自己还在上班时间,忙拿起餐单去张罗给他们添菜。
纪忆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笑:“他肯定很高兴。”她说着,抬头,发觉季成阳的目光在自己身上。莫名地,她就想起两人一路在车上的情景,脸不自然地红起来。
她没料到,在这样的一天,两人之间比元宵节还要融洽许多。
晚上,纪忆躺在宿舍的床上,难以入睡。
室友们也在各自床上躺着,闲聊着,从工作说到了感情,又毫无限制地蔓延开来。忽然有人问纪忆:“纪忆,那天来找你的女孩家里条件肯定很好吧?我听她说毕业的学校,再看车和包,都绝对让我辈仰望啊。”纪忆嗯了声:“她家里挺好的。”
室友忽然翻了个身:“那让她给你介绍男朋友啊,她身边肯定好的一抓一把。”
纪忆趴在床上,脸贴着枕头,笑了声。
离季成阳送她回来,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她忍不住猜想,
他在离开后,会做什么,会去哪里,会不会也在想自己。
不知怎么回事,看着这些,总能让她想起很小的时候,坐在客厅沙发上,翻阅爷爷的报纸。《参考消息》、《北京晚报》,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两份报纸的名字。
现在仔细想想,她从没读过什么适龄的东西。
除了繁体版的格林童话。
那是遇到季成阳之前的童年。
遇到他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开始和他有关。
时间分秒滑过,快要到五点的时候,有人打电话到资料室,让纪忆出去一趟,有访客来找。她很意外,没想到季成阳提前到了,于是匆匆在借阅登记上签字,抱着一叠报纸走出去。因为走得急,也没来得及回办公室放好报纸,就这么抱着,去了大厦二层。
这里是报社员工专门用来休息,或是招待外来访客的。
她走进去,就碰到好几个同事和各自的朋友,招呼着,走过玻璃门,脚步猛地顿住。
不止她是如此反应,基本进出的人,都会在看到身穿军装的人时,脚步停一停。纪忆不太敢过去,脑子里白茫茫的,愣愣地杵在门口。
直到,坐着的两个人看到她。
三叔微微点头,对她招手。
她这才走过去,将报纸放在玻璃桌上,坐在了三叔对面。
“西西,恭喜你,”三叔看着她,“最近刚才听说你通过了国家公务员考试,进入外交部的面试。”从小到大,她和这个叔叔的交流不多,只是逢年过节时会见一两次。乍听这句恭喜,她不知如何回应,好像只能说:“谢谢三叔。”
接下来的对话,主要围绕着这件事展开。
大意是,最近也是有二叔的好友提起,偶然看到面试名单,发现纪忆也在其中。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家里人都很惊讶,毕竟纪忆自从高中毕业开始就很少回院儿里,各人所知的近况也不过是她在外国语大学读书。
细算起来,也是数年前知道的消息了。
纪忆父亲和这几个兄弟并不是一个母亲所生,又是唯一个不穿军装的,大家自然不亲近。从纪忆爷爷那里来说,老人家也认为,帮着养孙女养到高中毕业已是仁至义尽,总不能读大学还要老辈人去供,所以这几年,也默认了她的疏远。
当然,听到她近况还算不错,也都表示很高兴。
所以就主动获知了她的一些近况,按照三叔的话就是,“顺路”经过她的是实习单位,来看看她。“你是今年大学毕业?”三叔回忆。
“研究生毕业。”纪忆轻声纠正。
“哦,很不错,外交学院。”三叔对这些地方大学并不熟悉,只是口头上这么赞颂了句,其实并不知道外交学院是个什么学校,“我听说,你小学同学有好几个在清华和北大读研究生,拿到毕业证以后就是副营级。你们这些孩子都很不错。”
她低头,喝着自己的矿泉水。
她小学同学大多念的是军校,那种军校的定向委培和她完全不是一种教育体制。不过她想,三叔对这些并不会感兴趣,也就没解释。
很枯燥的谈话,维持了半小时。
她忐忑等待着,接下来还有什么内容,是今日真正的话题。
三叔在准备离开前,终于:“还有,我偶然听说这件事季家也对你有帮助。你从小到大麻烦了他们不少,如果有什么困难,还是尽量向家里人开口,外人终归是外人。”
纪忆似乎听懂了,却又存着侥幸心理。
甚至到现在,她还不知道自己和季成阳究竟算什么。曾经有过那么一段不被外人所知的隐秘的感情,被深埋在四年前,然后呢?他忽然归来,重新进入她的生活,她不舍得避开,就这么有些自我放任地和他见面,偶尔吃饭。
算不算和好,她都不知道……
就在她仍旧侥幸地,想要给自己找借口,像是小时候回避二嫂的善意提醒一样应对时,三叔却很直接地说出了最终要说的:“有些事会造成很差的影响,在我们这种家庭绝不允许发生。你也是个很懂事的孩子,我认为,点到为止就够了。”
说完,三叔颇有深意地看了她一眼,起身离开。
她愣住,不及反应,失措地站起来。
就在门推开时,有个穿着一身黑衣,带着黑色帽子的高大身影走进来。三人错身而过,三叔和季成阳却又都同时停下脚步,认出了彼此。他们本就只相差三四岁,是同辈人,也算得上是同龄人。
两家如此交好,年少时在一个大院儿里也曾有过不少交集。
甚至学生时代,坐过相同的校车,在篮球场上较量过,也在长辈的饭局里闲谈过。
此时突然重逢,又是在这个地方,在和纪忆经过一段暗示性的谈话,三叔显然有些不快,但还是保持着基本礼貌,和季成阳寒暄了两句,有意提到了他的那场婚姻:“怎么,不打算在国内补办一场婚礼?毕竟已经回来了,算是对各位长辈有个交待。”
季成阳说:“私人事情,不必如此麻烦。况且,我已经开始办理离婚手续。”
三叔很快地看了站在不远处的纪忆一眼,勉强笑:“好,我先走了,有时间见。”
说完,重重地拍了拍季成阳的肩膀。
季成阳像是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她离开报社,正是下班高峰时段,在地下停车场还先后遇到了开车离开的主编和何菲菲。主编是明显揣着明白当糊涂,嘻嘻哈哈地问季成阳怎么和日本鬼子似的,“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就这么把报社新好员工拐走了?
何菲菲倒是见鬼了一样,不停说着:“季老师好,真是好久不见了,不知道最近老师忙不忙……”眼睛却滴溜溜转着,一个劲往纪忆身上跑。等纪忆坐上季成阳的车,很快就收到何菲菲的短信:这怎么回事儿?明天如实汇报啊!
纪忆心乱如麻,没有一点力气应付这种调侃式的追问。
刚才发生的事,仍旧那么清晰。
那种感觉,像是多年前站在爷爷家的客厅里,被很多双眼睛盯着,质问着,怀疑着。眼前的二环路已经拥堵不堪,她隔着车窗,看着窗外那车灯汇聚成的灯海,甚至都忘了问他要带自己去哪里,就坐着,左手无意识地拧着自己的右手手指,用了很大力气。
手指关节都被她拧得发白,她却不自知。
只是茫然地,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忽然,左手被强行拉开,她惊醒,视线从窗外的车海移向他。季成阳已经握住她的那只手,放在两人之间的自动挡上。
“今晚我带你见一个人,你应该会很高兴,”季成阳没有问她任何问题,反倒将话题转到轻松的地方,手却没有松开的意思。
他就这么左手扶着方向盘,右手握着她的手。
“我认识的吗?”她的所有感知,像是都汇聚到了被他握住的手上,不敢动,声音也变得轻悄悄的。“是我们两个都认识的人,”他回答,“不过我怕你可能会认不出他。”
她哦了声,见他不再说什么,闭上眼睛,靠在副驾驶座上装着镇定。
手心慢慢地发热发麻,有种从未体会过的异样情绪,让她无所适从。
等到了餐厅,她面对桌边穿着白色厨师服的男人时,用了足足一分钟,才从对方的五官里看到了熟悉的地方。
有什么从记忆深处涌出来,可暂时想不到,究竟在哪里见过。
直到对方换了一个地方的方言,说,我是阿亮。
她这才恍然。
这是当初她和季成阳去看姨婆的时候,那个说自己想要走出贫穷的家乡,多赚钱,改变自己命运的男孩。她还记得清楚,季成阳曾和他说过什么话,而那些话也同样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此时的纪忆和阿亮比起来,显得小了很多,五官仍旧保持着少时的模样,所以对方根本没有犹豫,一眼就认出了她。
“阿婆去世之前,还提到过你,”阿亮说,“说到你怕黑,还在笑,说应该让你多在她身边住几天,这坏毛病就改掉了。”
纪忆不好意思笑笑。
那时候真是怕黑,在院子里上了厕所出来,看不到季成阳就险些被吓哭。
“一会儿我亲手给你们做点心,虾饺,萝卜糕……还有什么?唉,我这一激动,连自己会做什么都忘了。”“没关系,”纪忆指了指单子,“都点了。”
季成阳似乎也是初次见他。
从两人的交谈中,纪忆听出来,阿亮去年到北京后就一直通过姨婆留下来的联系方式,想要找到季成阳。直到这次他回国,终于有机会见了这一面。阿亮趁空坐下来,对着他们说着自己初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一路从宁夏,到广州,最后到上海,学历低就一直专心学做点心,竟也做出了自己的小事业,也由此带出来了十几个堂兄弟。
阿亮说着,激动着,脸有些发红,眼睛也越来越亮。
到后来想起自己还在上班时间,忙拿起餐单去张罗给他们添菜。
纪忆看着他的背影,忍不住笑:“他肯定很高兴。”她说着,抬头,发觉季成阳的目光在自己身上。莫名地,她就想起两人一路在车上的情景,脸不自然地红起来。
她没料到,在这样的一天,两人之间比元宵节还要融洽许多。
晚上,纪忆躺在宿舍的床上,难以入睡。
室友们也在各自床上躺着,闲聊着,从工作说到了感情,又毫无限制地蔓延开来。忽然有人问纪忆:“纪忆,那天来找你的女孩家里条件肯定很好吧?我听她说毕业的学校,再看车和包,都绝对让我辈仰望啊。”纪忆嗯了声:“她家里挺好的。”
室友忽然翻了个身:“那让她给你介绍男朋友啊,她身边肯定好的一抓一把。”
纪忆趴在床上,脸贴着枕头,笑了声。
离季成阳送她回来,已经过去了两个多小时。
她忍不住猜想,
他在离开后,会做什么,会去哪里,会不会也在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