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震惊世界的一炸
陆铭的这次军事行动,落在有些人的眼里,认为这是一次很失败的行动,本来都已经把日军给分割成了多股,特别是他们的主力部队已经有机会逐一歼灭的机会下,反让关东军重新有了集中的机会。.
这样在下面的行动中,要面对的就是近三十万抱成一团的关东军,等于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在国内,也多人发表文章评论这次行动。
“何应钦这次怎么会跳的那么高,真让人奇怪,几时他竟然关心起我们来了。”杨杰拿着报纸一脸嘲笑。
“哈哈,参谋长说错了,他们这是无利不起早。”
“哦,李先生发现了什么?”
“利益,东北的利益。”李秋叹了口气,“没想到怎么快就有人忍不住了。”
陆铭听后也是摇头,“日本人在这里时怎么没人去想?”
李秋站了起来,“说起这事,其实和司令说的那番话有关系,当时您曾经说过,东北会归还国家管理,我们不插手,这不,他们这就开始试探了。”
“何应钦说这些,无非是希望我们主动让他们的部队过来,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他这也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好好的有必要这么弯来绕去吗?”陆铭失笑。
“我想用不到几天,他们就会派人来。”
“没有全面占领东北之前,我不希望有南京的军队进入。”陆铭这点一再坚持,就是李秋等人都不是很理解。
陆铭也不好解释,他总不能说最后老蒋会失败,与其这样,东北能避免战火最好,有自已的部队在这边压着,最少能争取到一年时间。
如果不是有八路军到东北的工作队帮忙,这里的烂摊子还真难收拾,陆铭带来的只是军队,没有地方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帮忙下,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
今天,陆铭迎来了一位重要得客人,对这位政工元帅,他是从心里佩服的。
“东北有我国最完备的工业基础,这也是我们不愿和日军在大城市大打出手的原因,破坏掉的,都是我们自已的东西,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这几个月还是能等的。”
“让日军集中一起又怎么样,只有这样,日本人才能患得患失,才会有顾忌。”
陆铭完全没有瞒对方,把自已的想法和计划都盘托出,“贵部不单要保护这里的工业设施,还要保护好这里的人才,人才才是是根本。”
另外,陆铭不顾对方的震惊,把自已知道的告诉了对方,“日本投降的时间也就是这三个月内,美国已经研究出战略武器,苏联出不出兵已经不重要,贵部也做好准备吧。”
“谢谢陆将军带来的消息,这下我们总算心中有数了。”
美国,在汉福德试验成功以后,橡树岭工厂开始大规模地生产铀235。直到1945年3月,他们才开始把铀235运送到洛斯阿拉莫斯。
那时,每星期都会有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坐上毫无标记的汽车驶出橡树岭,往诺克斯维尔驶去,他们将在那儿搭乘下午12:5开往芝加哥的火车,上车后他们躲进事先预定好的房间就足不出户。
到达芝加哥后,他们将一个装着铀235的镍箱转交给接头士兵,第两天这些士兵就会把货物送到洛斯阿拉莫斯附近的沙漠地区。
虽然在芝加哥可供奥本海默的炸弹设计组研究的资源并不多,但他们还是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早在1943年9月,他们就设计出“枪式法”和“内爆法”两种引爆原子弹的方法。“枪式法”是把一块铀235装进枪口,然后从后膛把另一块铀235射进去,这样一旦爆炸两块铀235就会迅速合在一起,达到临界状态,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的原子核能。
“内爆法”是在用裂变物质做成的空心球四周装上引爆装置,它会在百万分之一秒内爆炸,一旦爆炸就会把空心球向内压缩达到临界状态,发生链式裂变反应。
但是即使如此,奥本海默和他的同事们仍有很多问题无法解答,比如需要多少铀235或者钚才能达到临界状态――几盎司、几磅、几千克或者几吨?1945年中期,他们终于发现达到临界状态大约需要15千克铀235或5千克钚。
给这些致命金属测量重量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实验中有一台临时装置被科学家们戏称为“断头台”。
每次实验时,他们都从一个空隙中把一小块裂变物质扔到大一点的裂变物质中,如果总重量达到或接近临界点,就会产生一个简单的链式反应。科学家们把这个危险的实验过程笑称为“拔龙须”。
一名加拿大实验者路易斯?斯洛汀,在一次类似的实验中,因为吸入足以致命的放射物质从而以身殉职了。斯洛汀的殉职只是“曼哈顿工程”中八例死亡事件中的一例,其中五例是触电身亡,一例是吸入毒气,另一例则是摔死的。
当洛斯阿拉莫斯的实验者们发现铀235的生产速度只够制造一枚铀弹时,他们就把注意力转向了钚弹的研发制造。
因为只需要1/3的钚就能达到临界状态,但是这种人造元素具有很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特性,其中之一是不能用“枪式法”引爆。于是,有6多人投入了研发制造引爆钚弹的特制扳机的工作。
最终,他们成功了!他们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胖子”,这是千万人心血的结晶。但是没有人知道它是否能爆炸?
为此,他们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测试“胖子”的爆炸性能。这个地方必须平坦、偏远,不引人注意,而且天气状况良好。
格罗夫斯坚持以上几个条件,因为他担心如果这个实验偶然伤及个别平民或发生扰民现象时,颇有威信的内务部长哈罗德。莱克斯会和他纠缠不清,这可是个坏脾气的家伙。
格罗夫斯私下说:“莱克斯过于关注细节,他的好奇心会给我们制造麻烦,而我们的麻烦已经够多的了。”
测试地点最终选在位于新墨西哥州的阿拉默果尔多军事基地,该地在洛斯阿拉莫斯以南2英里处,代号“三位一体”。
西班牙探险家最早发现了这片炎热干燥的不毛之地,探险家们在穿越这片无人居住区时历经千辛万苦,故而该区又被称为“死亡之旅”。
离此最近的居民区是2英里之外的索科罗镇和卡里索索镇。不过,格罗夫斯最担心的是处于基地下风口的阿马里洛市,该市位于得克萨斯州,距离基地仅3英里,市区人员密集,一旦试验成功,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微尘很容易随风飘往市区,造成严重污染,所以,为防止污染必须疏散市民。
1945年7月15日,在“三位一体”基地中央矗立着一个1英尺高的钢塔,“胖子”安静地躺在上面,上方盖着一块薄铁皮屋顶,所有精密复杂的部件都极其仔细地安装在它的钚空壳四周,它在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一个五人小分队守护在钢塔四周防止“胖子”遭到破坏。
其余工作人员都返回了指挥防空洞,此外五英里之外还有两个防爆地下碉堡,试验现场方圆1英里的区域都被规定为“零区”。格罗夫斯、奥本海默、布什、科南特、费尔米和其他参与研究的关键物理学家及其将要引爆炸弹的技术人员都来到指挥现场,等待着历史时刻的到来。
为了这一刻,美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前后耗时三年,总计花费超过2亿美元。
格罗夫斯看到奥本海默这位原子弹的总设计师因为过度紧张,脸色变得苍白、憔悴,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费尔米与奥本海默形成了鲜明对照。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他一直情绪高涨,不停地在他那些杰出的同事中穿梭游走,并和大家打赌看“胖子”是否能发射到大气层,如果能的话,它是仅仅把新墨西哥夷为平地,还是使整个地球毁于一旦?起初,格罗夫斯对费尔米的表现极为不满,但是再一想,他知道这个意大利人不过是想活跃气氛,让大家放松心情而已,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试验因为下雨被推迟了两次,最终格罗夫斯和奥本海默把时间定在7月16日上午5:3。发射前3分钟,一个七人小组完成了对“胖子”的最后检测,他们临走时打开了用来照亮钢塔的强力照明灯,然后坐着吉普车撤离了现常炸弹孤独地矗立在沙漠中,直刺苍穹。
那些即将用电缆引爆炸弹的技术人员来到地下室,他们发现奥本海默紧靠着一根柱子,看上去他似乎快被压垮了。现场的观察者们都感到非常紧张,他们面向远方的炸弹,却把眼睛闭得紧紧的不敢睁开,心揪成了一团。5:1倒计时开始,时钟一分一秒地走过,5:29计时者喊道:“零1”
后来很多目击者争相描述随后发生的事情。《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威廉。劳伦斯当时任“曼哈顿工程”的记录者,他的描述最为接近:“那一刻成为永恒。时间停止了,空间收缩成一个点,瞬时间天崩地裂,人们似乎有幸看到了地球的诞生。”
也许奥本海默的预言才是最有先见之明的。当炸弹的火球腾空而起时,沙漠上空变得通亮炽白,这位惊骇万状的科学家想起了印度史诗《薄枷梵歌》中的一句不祥预言:“我就要死去了,世界也将毁灭。”
而这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坐着军舰正在前往德国的路上。
美、英、中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举行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法西斯德国已经投降,日军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屡遭失败、行将彻底崩溃的背景下产生的。
路上,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急急的拿着一份电报来见杜鲁门。
“总统阁下,胖子试爆成功了!”
“好,非常及时,这次会议,由于我们的原子弹试爆成功,我认为不借助苏联的力量,也完全能促使日本投降,加上陆铭现在进展的非常快,所有的条件已经具备,接下来,整个会议将由我们来主导。”
杜鲁门激动的挥舞着双手,马歇尔在一边连连点头,“对的,不论用不用原子弹,我们都已经准备的非常充分。”
从杜鲁门上台以后,美国的态度也是一变再变的,早先急切希望苏联对日作战,转为担心苏联对日参战会影响其独占日本及在远东的战略地位。
陆铭进军东北,是美国态度转变最为关键的一步,那时美国还在和日军在硫磺岛激战,美国最担心的就是关东军那上百万军队突然加入战场,这队美国来说会困难非常多。
有了陆铭这一搞,关东军的威胁无形中被解除,这样的情况下,让美国选择,肯定不会和他竞争的苏联合作,相比之下,陆铭就可靠多了,最少不会对美国有威胁。所以杜鲁门第一时间就切断了对苏联的那些后勤帮助,就是已经出发,行动在半路的物资都被召回。而现在,原子弹的试验成功,美国更有把握,到了德国,美国总统h。s。杜鲁门与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就美陆军部长h。l。生起草的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备忘录进行协商修改。
并在电请蒋介石签字后,以三国政府公告形式发表。
在这之前,马歇尔上将把这份公告先发给了陆铭一份,应苏联要求,处理德国问题的原则和其他有关决定,包括设立外长会议,占领德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原则,德国赔偿,波兰西部疆界,控制黑海海峡,对意大利政策,哥斯尼堡地区最后让与苏联,对罗、保、匈、芬的政策,战争罪犯,奥地利领土托管和参加联合国组织等问题。
并签订了《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发表了《柏林会议公报》。这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
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
美国国务卿向日本转递美国的公告:《波茨坦公告》“不包括任何有损于陛下作为最高统治者之特权的要求”,但“自投降之时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之权力,即须听从于盟国最高司令官”。“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由表达之意志确定之”。
这点是,美国把日本天皇制被保留下来,天皇依旧作为“日本国及国民统合的象征”,在这点上,美国多少被日本的疯狂给吓到,稍微做出了些让步。
这时,原子弹还没丢,具体效果还不清楚,在当时,能尽量瓦解日本的斗志,这个做法不能说对错。
“照我看来,美国是多此一举,再打几个月,日本拿什么来抵挡,困都能把他们困死。”杨杰很不以为然。
陆铭把手里文件放下,“美国国内很多人已经不想打仗了,你们不懂他们国家人心中的想法。”
李秋点了点头,“我多少明白了些,这时早点结束日本战事,瓜分利益才最重要吧。”
“这些也算是一个原因,算了,不去管他们的事,先应付委员长派来的人吧。”
杨杰听到这件事就来气,“他们早怎么不说要去前线,这个时候用帮忙的借口来谈,难道他们真以为日本人有那么好对付?”
这次,蒋介石派来了以何应钦等人为代表的军事代表团,强烈要求参加东北战场对日作战,理由冠冕堂皇,搞得陆铭等人不答应,就是民族罪人一般。
从这点看,蒋介石等人也看出东北的重要,甚至不惜和陆铭撕破脸,也要从中插上一脚。
让陆铭等人很恼火的是,华北还有二十多万日军,怎么不想办法去消灭,这抢地盘抢得也太过分了点。如果按照陆铭的脾气,根本不准备去和他们谈的,李秋劝说,没必要去做这个坏人,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要占领东北,当第二个东北王呢。既然扯皮,我们反正没事,就和他们扯扯吧。
!^!-- by:daliineda|6405571576624819176|665 -->
陆铭的这次军事行动,落在有些人的眼里,认为这是一次很失败的行动,本来都已经把日军给分割成了多股,特别是他们的主力部队已经有机会逐一歼灭的机会下,反让关东军重新有了集中的机会。.
这样在下面的行动中,要面对的就是近三十万抱成一团的关东军,等于错失了最好的机会。
在国内,也多人发表文章评论这次行动。
“何应钦这次怎么会跳的那么高,真让人奇怪,几时他竟然关心起我们来了。”杨杰拿着报纸一脸嘲笑。
“哈哈,参谋长说错了,他们这是无利不起早。”
“哦,李先生发现了什么?”
“利益,东北的利益。”李秋叹了口气,“没想到怎么快就有人忍不住了。”
陆铭听后也是摇头,“日本人在这里时怎么没人去想?”
李秋站了起来,“说起这事,其实和司令说的那番话有关系,当时您曾经说过,东北会归还国家管理,我们不插手,这不,他们这就开始试探了。”
“何应钦说这些,无非是希望我们主动让他们的部队过来,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他这也算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好好的有必要这么弯来绕去吗?”陆铭失笑。
“我想用不到几天,他们就会派人来。”
“没有全面占领东北之前,我不希望有南京的军队进入。”陆铭这点一再坚持,就是李秋等人都不是很理解。
陆铭也不好解释,他总不能说最后老蒋会失败,与其这样,东北能避免战火最好,有自已的部队在这边压着,最少能争取到一年时间。
如果不是有八路军到东北的工作队帮忙,这里的烂摊子还真难收拾,陆铭带来的只是军队,没有地方工作人员,在他们的帮忙下,一切都变得井然有序。
今天,陆铭迎来了一位重要得客人,对这位政工元帅,他是从心里佩服的。
“东北有我国最完备的工业基础,这也是我们不愿和日军在大城市大打出手的原因,破坏掉的,都是我们自已的东西,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这几个月还是能等的。”
“让日军集中一起又怎么样,只有这样,日本人才能患得患失,才会有顾忌。”
陆铭完全没有瞒对方,把自已的想法和计划都盘托出,“贵部不单要保护这里的工业设施,还要保护好这里的人才,人才才是是根本。”
另外,陆铭不顾对方的震惊,把自已知道的告诉了对方,“日本投降的时间也就是这三个月内,美国已经研究出战略武器,苏联出不出兵已经不重要,贵部也做好准备吧。”
“谢谢陆将军带来的消息,这下我们总算心中有数了。”
美国,在汉福德试验成功以后,橡树岭工厂开始大规模地生产铀235。直到1945年3月,他们才开始把铀235运送到洛斯阿拉莫斯。
那时,每星期都会有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坐上毫无标记的汽车驶出橡树岭,往诺克斯维尔驶去,他们将在那儿搭乘下午12:5开往芝加哥的火车,上车后他们躲进事先预定好的房间就足不出户。
到达芝加哥后,他们将一个装着铀235的镍箱转交给接头士兵,第两天这些士兵就会把货物送到洛斯阿拉莫斯附近的沙漠地区。
虽然在芝加哥可供奥本海默的炸弹设计组研究的资源并不多,但他们还是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早在1943年9月,他们就设计出“枪式法”和“内爆法”两种引爆原子弹的方法。“枪式法”是把一块铀235装进枪口,然后从后膛把另一块铀235射进去,这样一旦爆炸两块铀235就会迅速合在一起,达到临界状态,发生链式反应,释放出巨大的原子核能。
“内爆法”是在用裂变物质做成的空心球四周装上引爆装置,它会在百万分之一秒内爆炸,一旦爆炸就会把空心球向内压缩达到临界状态,发生链式裂变反应。
但是即使如此,奥本海默和他的同事们仍有很多问题无法解答,比如需要多少铀235或者钚才能达到临界状态――几盎司、几磅、几千克或者几吨?1945年中期,他们终于发现达到临界状态大约需要15千克铀235或5千克钚。
给这些致命金属测量重量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实验中有一台临时装置被科学家们戏称为“断头台”。
每次实验时,他们都从一个空隙中把一小块裂变物质扔到大一点的裂变物质中,如果总重量达到或接近临界点,就会产生一个简单的链式反应。科学家们把这个危险的实验过程笑称为“拔龙须”。
一名加拿大实验者路易斯?斯洛汀,在一次类似的实验中,因为吸入足以致命的放射物质从而以身殉职了。斯洛汀的殉职只是“曼哈顿工程”中八例死亡事件中的一例,其中五例是触电身亡,一例是吸入毒气,另一例则是摔死的。
当洛斯阿拉莫斯的实验者们发现铀235的生产速度只够制造一枚铀弹时,他们就把注意力转向了钚弹的研发制造。
因为只需要1/3的钚就能达到临界状态,但是这种人造元素具有很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特性,其中之一是不能用“枪式法”引爆。于是,有6多人投入了研发制造引爆钚弹的特制扳机的工作。
最终,他们成功了!他们制造出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胖子”,这是千万人心血的结晶。但是没有人知道它是否能爆炸?
为此,他们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测试“胖子”的爆炸性能。这个地方必须平坦、偏远,不引人注意,而且天气状况良好。
格罗夫斯坚持以上几个条件,因为他担心如果这个实验偶然伤及个别平民或发生扰民现象时,颇有威信的内务部长哈罗德。莱克斯会和他纠缠不清,这可是个坏脾气的家伙。
格罗夫斯私下说:“莱克斯过于关注细节,他的好奇心会给我们制造麻烦,而我们的麻烦已经够多的了。”
测试地点最终选在位于新墨西哥州的阿拉默果尔多军事基地,该地在洛斯阿拉莫斯以南2英里处,代号“三位一体”。
西班牙探险家最早发现了这片炎热干燥的不毛之地,探险家们在穿越这片无人居住区时历经千辛万苦,故而该区又被称为“死亡之旅”。
离此最近的居民区是2英里之外的索科罗镇和卡里索索镇。不过,格罗夫斯最担心的是处于基地下风口的阿马里洛市,该市位于得克萨斯州,距离基地仅3英里,市区人员密集,一旦试验成功,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微尘很容易随风飘往市区,造成严重污染,所以,为防止污染必须疏散市民。
1945年7月15日,在“三位一体”基地中央矗立着一个1英尺高的钢塔,“胖子”安静地躺在上面,上方盖着一块薄铁皮屋顶,所有精密复杂的部件都极其仔细地安装在它的钚空壳四周,它在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一个五人小分队守护在钢塔四周防止“胖子”遭到破坏。
其余工作人员都返回了指挥防空洞,此外五英里之外还有两个防爆地下碉堡,试验现场方圆1英里的区域都被规定为“零区”。格罗夫斯、奥本海默、布什、科南特、费尔米和其他参与研究的关键物理学家及其将要引爆炸弹的技术人员都来到指挥现场,等待着历史时刻的到来。
为了这一刻,美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前后耗时三年,总计花费超过2亿美元。
格罗夫斯看到奥本海默这位原子弹的总设计师因为过度紧张,脸色变得苍白、憔悴,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费尔米与奥本海默形成了鲜明对照。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他一直情绪高涨,不停地在他那些杰出的同事中穿梭游走,并和大家打赌看“胖子”是否能发射到大气层,如果能的话,它是仅仅把新墨西哥夷为平地,还是使整个地球毁于一旦?起初,格罗夫斯对费尔米的表现极为不满,但是再一想,他知道这个意大利人不过是想活跃气氛,让大家放松心情而已,当然也包括他自己。
试验因为下雨被推迟了两次,最终格罗夫斯和奥本海默把时间定在7月16日上午5:3。发射前3分钟,一个七人小组完成了对“胖子”的最后检测,他们临走时打开了用来照亮钢塔的强力照明灯,然后坐着吉普车撤离了现常炸弹孤独地矗立在沙漠中,直刺苍穹。
那些即将用电缆引爆炸弹的技术人员来到地下室,他们发现奥本海默紧靠着一根柱子,看上去他似乎快被压垮了。现场的观察者们都感到非常紧张,他们面向远方的炸弹,却把眼睛闭得紧紧的不敢睁开,心揪成了一团。5:1倒计时开始,时钟一分一秒地走过,5:29计时者喊道:“零1”
后来很多目击者争相描述随后发生的事情。《纽约时报》的科学记者威廉。劳伦斯当时任“曼哈顿工程”的记录者,他的描述最为接近:“那一刻成为永恒。时间停止了,空间收缩成一个点,瞬时间天崩地裂,人们似乎有幸看到了地球的诞生。”
也许奥本海默的预言才是最有先见之明的。当炸弹的火球腾空而起时,沙漠上空变得通亮炽白,这位惊骇万状的科学家想起了印度史诗《薄枷梵歌》中的一句不祥预言:“我就要死去了,世界也将毁灭。”
而这时,美国总统杜鲁门坐着军舰正在前往德国的路上。
美、英、中三国首脑和外长在柏林西南波茨坦举行会议。
这次会议,是在法西斯德国已经投降,日军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屡遭失败、行将彻底崩溃的背景下产生的。
路上,参谋长马歇尔上将急急的拿着一份电报来见杜鲁门。
“总统阁下,胖子试爆成功了!”
“好,非常及时,这次会议,由于我们的原子弹试爆成功,我认为不借助苏联的力量,也完全能促使日本投降,加上陆铭现在进展的非常快,所有的条件已经具备,接下来,整个会议将由我们来主导。”
杜鲁门激动的挥舞着双手,马歇尔在一边连连点头,“对的,不论用不用原子弹,我们都已经准备的非常充分。”
从杜鲁门上台以后,美国的态度也是一变再变的,早先急切希望苏联对日作战,转为担心苏联对日参战会影响其独占日本及在远东的战略地位。
陆铭进军东北,是美国态度转变最为关键的一步,那时美国还在和日军在硫磺岛激战,美国最担心的就是关东军那上百万军队突然加入战场,这队美国来说会困难非常多。
有了陆铭这一搞,关东军的威胁无形中被解除,这样的情况下,让美国选择,肯定不会和他竞争的苏联合作,相比之下,陆铭就可靠多了,最少不会对美国有威胁。所以杜鲁门第一时间就切断了对苏联的那些后勤帮助,就是已经出发,行动在半路的物资都被召回。而现在,原子弹的试验成功,美国更有把握,到了德国,美国总统h。s。杜鲁门与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在波茨坦会议期间,就美陆军部长h。l。生起草的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备忘录进行协商修改。
并在电请蒋介石签字后,以三国政府公告形式发表。
在这之前,马歇尔上将把这份公告先发给了陆铭一份,应苏联要求,处理德国问题的原则和其他有关决定,包括设立外长会议,占领德国的基本政治、经济原则,德国赔偿,波兰西部疆界,控制黑海海峡,对意大利政策,哥斯尼堡地区最后让与苏联,对罗、保、匈、芬的政策,战争罪犯,奥地利领土托管和参加联合国组织等问题。
并签订了《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发表了《柏林会议公报》。这两个内容基本相同的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了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公告共13条,主要内容有:盟国将予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投降后,其主权只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由盟国指定的岛屿;
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日本政府必须尊重人权,保障宗教、言论和思想自由;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准其获得原料和资源,参加国际贸易。
美国国务卿向日本转递美国的公告:《波茨坦公告》“不包括任何有损于陛下作为最高统治者之特权的要求”,但“自投降之时刻起,日本天皇及日本政府统治国家之权力,即须听从于盟国最高司令官”。“日本政府之最后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由表达之意志确定之”。
这点是,美国把日本天皇制被保留下来,天皇依旧作为“日本国及国民统合的象征”,在这点上,美国多少被日本的疯狂给吓到,稍微做出了些让步。
这时,原子弹还没丢,具体效果还不清楚,在当时,能尽量瓦解日本的斗志,这个做法不能说对错。
“照我看来,美国是多此一举,再打几个月,日本拿什么来抵挡,困都能把他们困死。”杨杰很不以为然。
陆铭把手里文件放下,“美国国内很多人已经不想打仗了,你们不懂他们国家人心中的想法。”
李秋点了点头,“我多少明白了些,这时早点结束日本战事,瓜分利益才最重要吧。”
“这些也算是一个原因,算了,不去管他们的事,先应付委员长派来的人吧。”
杨杰听到这件事就来气,“他们早怎么不说要去前线,这个时候用帮忙的借口来谈,难道他们真以为日本人有那么好对付?”
这次,蒋介石派来了以何应钦等人为代表的军事代表团,强烈要求参加东北战场对日作战,理由冠冕堂皇,搞得陆铭等人不答应,就是民族罪人一般。
从这点看,蒋介石等人也看出东北的重要,甚至不惜和陆铭撕破脸,也要从中插上一脚。
让陆铭等人很恼火的是,华北还有二十多万日军,怎么不想办法去消灭,这抢地盘抢得也太过分了点。如果按照陆铭的脾气,根本不准备去和他们谈的,李秋劝说,没必要去做这个坏人,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们要占领东北,当第二个东北王呢。既然扯皮,我们反正没事,就和他们扯扯吧。
!^!-- by:daliineda|6405571576624819176|665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远东野望1930,远东野望1930最新章节,远东野望1930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远东野望1930,远东野望1930最新章节,远东野望1930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