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时间,星月灯火,东风如故。
在很多人印象里,长安和往日没什么不同。
除了极少数人,也没人意识到有什么不同。
这个夜晚发生的很多事情,很多细节,到了若干年后才被人提起、细究,然后还原惊心动魄之前的波云诡谲,步步为营。
比如房玄龄夜访代国公府,李勣那夜正好在那处做客;
比如秦王李世民曾悄然出现在安仁坊,玄武门守将常何的府邸就在那里。
翼国公秦叔宝在拂晓时分悄然出城,刑部尚书高士廉连夜从大牢中提审一位犯人……
整个夜晚,有人泰然高卧,美梦依旧;
有人心情忐忑,紧锣密鼓。
拂晓时分,李元吉从卧榻上起身了,王妃杨氏赶忙服侍丈夫更衣。
“殿下出征在即,还要入宫上朝吗?”
“有事。”
李元吉在妻子妖娆丰满的身躯上摸了一把,笑道:“好事。”
“妾身就先恭喜殿下了。”
“嗯,你且在家等着吧,很快就会有好消息。”
李元吉笑了笑,更衣洗漱之后,匆匆出府前去东宫。
李建成也已经准备好,兄弟二人立即并骑而行,朝玄武门而去。
那里是进入皇宫的毕竟之路,也是最便捷之路,他们一刻也不愿意停留,只想早些见到父亲李渊。
最重要的是将那份供状呈递御前,然后置李世民于死地。
其实这份供状的分量也不算很重,准确性也存疑,但是个很好的由头。
借着父亲也乐意打压天策府的机会,趁火打劫,即便父亲不那么情愿,他们也会联合施压。
此番将秦王府抽调一空,是绝好的机会,不容错过。
兄弟俩策马兵器,晃晃悠悠地到了玄武门,当值的常何一脸笑意。
“太子殿下,齐王殿下。”
李元吉笑道:“常何啊,让你守玄武门实在屈才了,下次本王带你一道出征,博一份军工,封爵拜将。”
“多谢齐王殿下厚爱,末将出身微末,能得太子殿下赏识,宿卫玄武门,已经很知足了。”
常何是个粗人,拱手一礼,满面笑意。
“常何,好好干,孤不会亏待你的。”
李建成笑了笑,若非宫禁宿卫之将,魏徵也不会建议他拉拢,他也不会高看一个出身微寒的粗鄙武夫。
“多谢太子殿下。”
常何恭敬里礼送二人进入玄武门,却拦住了身后大队的随从。
“二位殿下且去见驾,至于随扈,还是在玄武门外等候吧!”
“常何,你这是……”李元吉顿时有些不悦。
“殿下见谅,此乃末将职责,也是为殿下好。”
常何笑道:“殿下出征在即,手握重兵,不同往日。
今日这般,知道的会说殿下只是带了几个侍卫扈从,不知道的若是谣传殿下率兵入宫……恐有损二位殿下声誉。”
“常何,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能言善辩?”
“还望殿下理解,末将也是职责所在。”
李建成摆摆手:“罢了,除了贴身侍卫,其他人在玄武门等着吧!”
“也好。”
李元吉也心里有数,常何的坚持,兴许是父亲授意也未可知。
到底是君臣父子,应当对父亲表示起码的尊重。
二人没有犹豫,只各自带了两名贴身侍卫,策马进了玄武门。至于东宫和齐王府的侍卫扈从,则留在了门外。
看着李建成和李元吉远去的背影,常何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然后下令兵卒关闭玄武门。
……
李建成和李元吉初时并未在意,一路上仍旧有说有笑。
可是,当接近临湖殿的时候,李元吉却皱起了眉头。
“元吉,有何不妥吗?”
“皇兄,你发现没,从玄武门至此,竟没有宿卫宫禁的兵卒……”
李建成举目四望,脸色也逐渐沉了下来:“好像是,有些不合常理。”
宫廷之中,细微的变化便至关重要。
作为皇子亲王,他们本身也很敏感,故而顿生疑惑。
李元吉仔细观察,瞧见远处的树林之后似乎影影绰绰,曾率军出征的他知道,那是伏兵的征兆。
“皇兄,不好,快退回去。”
李建成后知后觉,虽不清楚缘由,却也感觉到不妙,二人立即拨转马头,准备出宫返回。
玄武门外,有他们的侍卫,出去就安全了。
可不等他们离开,马蹄声便在后面响起,李世民高声道:“既然来了,何必着急走?”
“世民,你意欲何为?”
李建成扬起马鞭,厉声质问。
回答他的是一支迎面而来的羽箭,李世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朝李建成射出一箭。
今日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杀李建成,太子死了,自己才能名正言顺接替。
而且杀李建成必须由自己亲自动手,这是向随行而来将领臣僚释放的讯号与鼓舞,也是一种责任承担。
毕竟是弑杀太子,兹事体大,若李世民不先出手,其他人未必有这个胆量,未必如此从容。
可怜李建成来不及反应,甚至不清楚来龙去脉,便当胸中箭,坠落马下,一命呜呼。
李元吉也是一脸惊骇,他清楚地意识到,二哥不是在跟他们闹着玩,而是真刀真枪,手足相残。
李建成死了,又岂能饶过自己?
李元吉立即大马飞速朝李世民奔了过去,一瞬间他脑海中还浮现出一个大胆的念头。
眼前虽是莫大的危机,但危险之中却也有机会。
太子死了,秦王弑兄,三哥李玄霸早亡……
嫡庶有别,长幼有序。
只要能逃出眼前危局,侥幸活下去,大唐的储君之位属于谁不言而喻。
李元吉,从始至终都不是一个安分守己之人。
作为皇子,谁会对皇位没有一丁点想法呢?
他与东宫教好不假,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二心。
甚至可以大胆假设,秦王府若是覆灭,李元吉还会对东宫惟命是从吗?
说不定届时又会是一场兄弟相争,另一幅手足相残的局面。
齐王府护军薛实曾对李元吉说过,殿下的名字合起来是个“唐”字,此乃殿下主宰大唐江山社稷的征兆。
李元吉也确实动过心思,在他看来,兄弟之中二哥李世民是劲敌,只要将他斗倒,对付东宫易如反掌。
过去或许只是个微小的念头,但此刻却无比强烈。
李元吉策马朝李世民猛冲过去,奋力一搏。
败则身首异处,成则坐拥江山,风险与机遇并存……
在很多人印象里,长安和往日没什么不同。
除了极少数人,也没人意识到有什么不同。
这个夜晚发生的很多事情,很多细节,到了若干年后才被人提起、细究,然后还原惊心动魄之前的波云诡谲,步步为营。
比如房玄龄夜访代国公府,李勣那夜正好在那处做客;
比如秦王李世民曾悄然出现在安仁坊,玄武门守将常何的府邸就在那里。
翼国公秦叔宝在拂晓时分悄然出城,刑部尚书高士廉连夜从大牢中提审一位犯人……
整个夜晚,有人泰然高卧,美梦依旧;
有人心情忐忑,紧锣密鼓。
拂晓时分,李元吉从卧榻上起身了,王妃杨氏赶忙服侍丈夫更衣。
“殿下出征在即,还要入宫上朝吗?”
“有事。”
李元吉在妻子妖娆丰满的身躯上摸了一把,笑道:“好事。”
“妾身就先恭喜殿下了。”
“嗯,你且在家等着吧,很快就会有好消息。”
李元吉笑了笑,更衣洗漱之后,匆匆出府前去东宫。
李建成也已经准备好,兄弟二人立即并骑而行,朝玄武门而去。
那里是进入皇宫的毕竟之路,也是最便捷之路,他们一刻也不愿意停留,只想早些见到父亲李渊。
最重要的是将那份供状呈递御前,然后置李世民于死地。
其实这份供状的分量也不算很重,准确性也存疑,但是个很好的由头。
借着父亲也乐意打压天策府的机会,趁火打劫,即便父亲不那么情愿,他们也会联合施压。
此番将秦王府抽调一空,是绝好的机会,不容错过。
兄弟俩策马兵器,晃晃悠悠地到了玄武门,当值的常何一脸笑意。
“太子殿下,齐王殿下。”
李元吉笑道:“常何啊,让你守玄武门实在屈才了,下次本王带你一道出征,博一份军工,封爵拜将。”
“多谢齐王殿下厚爱,末将出身微末,能得太子殿下赏识,宿卫玄武门,已经很知足了。”
常何是个粗人,拱手一礼,满面笑意。
“常何,好好干,孤不会亏待你的。”
李建成笑了笑,若非宫禁宿卫之将,魏徵也不会建议他拉拢,他也不会高看一个出身微寒的粗鄙武夫。
“多谢太子殿下。”
常何恭敬里礼送二人进入玄武门,却拦住了身后大队的随从。
“二位殿下且去见驾,至于随扈,还是在玄武门外等候吧!”
“常何,你这是……”李元吉顿时有些不悦。
“殿下见谅,此乃末将职责,也是为殿下好。”
常何笑道:“殿下出征在即,手握重兵,不同往日。
今日这般,知道的会说殿下只是带了几个侍卫扈从,不知道的若是谣传殿下率兵入宫……恐有损二位殿下声誉。”
“常何,你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能言善辩?”
“还望殿下理解,末将也是职责所在。”
李建成摆摆手:“罢了,除了贴身侍卫,其他人在玄武门等着吧!”
“也好。”
李元吉也心里有数,常何的坚持,兴许是父亲授意也未可知。
到底是君臣父子,应当对父亲表示起码的尊重。
二人没有犹豫,只各自带了两名贴身侍卫,策马进了玄武门。至于东宫和齐王府的侍卫扈从,则留在了门外。
看着李建成和李元吉远去的背影,常何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然后下令兵卒关闭玄武门。
……
李建成和李元吉初时并未在意,一路上仍旧有说有笑。
可是,当接近临湖殿的时候,李元吉却皱起了眉头。
“元吉,有何不妥吗?”
“皇兄,你发现没,从玄武门至此,竟没有宿卫宫禁的兵卒……”
李建成举目四望,脸色也逐渐沉了下来:“好像是,有些不合常理。”
宫廷之中,细微的变化便至关重要。
作为皇子亲王,他们本身也很敏感,故而顿生疑惑。
李元吉仔细观察,瞧见远处的树林之后似乎影影绰绰,曾率军出征的他知道,那是伏兵的征兆。
“皇兄,不好,快退回去。”
李建成后知后觉,虽不清楚缘由,却也感觉到不妙,二人立即拨转马头,准备出宫返回。
玄武门外,有他们的侍卫,出去就安全了。
可不等他们离开,马蹄声便在后面响起,李世民高声道:“既然来了,何必着急走?”
“世民,你意欲何为?”
李建成扬起马鞭,厉声质问。
回答他的是一支迎面而来的羽箭,李世民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朝李建成射出一箭。
今日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杀李建成,太子死了,自己才能名正言顺接替。
而且杀李建成必须由自己亲自动手,这是向随行而来将领臣僚释放的讯号与鼓舞,也是一种责任承担。
毕竟是弑杀太子,兹事体大,若李世民不先出手,其他人未必有这个胆量,未必如此从容。
可怜李建成来不及反应,甚至不清楚来龙去脉,便当胸中箭,坠落马下,一命呜呼。
李元吉也是一脸惊骇,他清楚地意识到,二哥不是在跟他们闹着玩,而是真刀真枪,手足相残。
李建成死了,又岂能饶过自己?
李元吉立即大马飞速朝李世民奔了过去,一瞬间他脑海中还浮现出一个大胆的念头。
眼前虽是莫大的危机,但危险之中却也有机会。
太子死了,秦王弑兄,三哥李玄霸早亡……
嫡庶有别,长幼有序。
只要能逃出眼前危局,侥幸活下去,大唐的储君之位属于谁不言而喻。
李元吉,从始至终都不是一个安分守己之人。
作为皇子,谁会对皇位没有一丁点想法呢?
他与东宫教好不假,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二心。
甚至可以大胆假设,秦王府若是覆灭,李元吉还会对东宫惟命是从吗?
说不定届时又会是一场兄弟相争,另一幅手足相残的局面。
齐王府护军薛实曾对李元吉说过,殿下的名字合起来是个“唐”字,此乃殿下主宰大唐江山社稷的征兆。
李元吉也确实动过心思,在他看来,兄弟之中二哥李世民是劲敌,只要将他斗倒,对付东宫易如反掌。
过去或许只是个微小的念头,但此刻却无比强烈。
李元吉策马朝李世民猛冲过去,奋力一搏。
败则身首异处,成则坐拥江山,风险与机遇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