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是萧太后对董毡并不是完全信任。
董毡娶的辽国公主并非她生的,她以前没少收拾徐国公主的母亲。
虽说徐国公主未必能够左右董毡的想法,可她对董毡也不信任。
万一引董毡入辽,反被耶律乙辛收买了,岂不是引狼入室。
“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吧。”萧太后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嬷嬷闻言也没有再劝。
…………
雄州城
英国公抵达后,一边命人密切关注辽国动向,一边巡视着长城修建的进展。
因为是花钱雇佣百姓,百姓干活的时候干劲十足,加上有水泥,进展倒是不慢。
只是北方边境太长了,想要彻底修建完成,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英国公站在一段已经修建好的城墙上,看着北方。
“等长城修建好,以后就再也不用看辽国脸色了。”
“是啊,这长城坚硬无比,难以破坏。只要守住几座城池,即便辽国占领城墙也不用担心。”
随同的几个将领大笑道。
大宋不敢和辽国撕破脸皮,除了被打怕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北方一马平川。
一旦打起来,辽国骑兵众多,边境那么宽根本拦不住。
即便前面城池能够守住,辽国骑兵却能深入腹地,四处劫掠,甚至有可能粮道被断。
等长城修建好就不用担心了,哪怕丢失一段,只要城池不丢,辽国骑兵就进不来。
因为长城根本没有留门,辽国战马进不来。
只是步足,缺少机动性,平原对决大宋也有一战之力。
“报!”
就在这时,一个士卒匆匆跑了过来,躬身道:“禀大帅,探子来报,辽国正在调兵,赵王耶律乙辛不日将率兵二十万出兵大漠。”
英国公摆了摆手,让报信的士卒退下,眉头微皱的看向了北方。
如今已经五月了,耶律乙辛出兵倒是正常。
可耶律重元一直没有答应大宋的条件。
虽然此时只是在调兵,可耶律重元肯定在辽国有眼线,早就该得知消息了。
可耶律重元迟迟没有联络大宋。
想到他离开汴京之前,赵兴曾告诉他,耶律重元和辽国萧太后暗中有联络,难道这次出兵有什么阴谋不成?
“大帅,辽国出兵,我们是不是要出兵袭扰辽国边境了?”一个将领神情激动道。
去年他们袭扰辽国边境,根本没有打仗,事后也得到了一些赏赐。
此时听到辽国出兵了,自然来劲了。
“不急。”
英国公摆了摆手道:“耶律重元修养这么久,多少恢复了些元气,没那么快被灭,先请示陛下再说。”
去年他不请示直接出兵,是因为耶律重元是溃逃入的草原。
若是请示,等得到准许再出兵,说不定耶律重元都已经被灭了。
如今耶律重元修养这么久,加上草原广阔,想要灭掉耶律重元还是非常难的。
不管耶律重元还是辽国,两边消耗实力对于大宋都是有利的。
在局势不急的情况下,他自然要请示,也乐的双方消耗一些兵力。
…………
“陛下,王学士求见。”一个内侍禀报道。
“传!”
内侍行礼退下,不一会王安石走了进来。
“臣拜见陛下!”王安石行礼道。
“免礼。”
赵兴摆了摆手,让人给王安石赐坐,询问其来意。
“回陛下,臣用了多年时间,已经将摊丁入亩彻底完善了,请陛下过目!”
王安石掏出一道扎子,双手捧着说道。
三水上前接过扎子,送到了赵兴手里。
赵兴接过仔细看了起来。
赵兴对于摊丁入亩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是把田赋、户赋和丁税这些苛捐杂税,全部摊入田地中去。
但是一个制度,涉及到方方面面,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王安石用了多年时间,总算制定出了详细的章程,包括其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扎子的字数非常多,加上赵兴好要思考有没有疏漏,看的很慢。
看了半个时辰,赵兴才放下扎子,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
接过三水递过来的茶水,赵兴喝了几口,放下茶盏道:“增丁不加税,这点没问题。但是介甫扎子中,并没有提到田亩数量增加减少该怎么办。”
摊丁入亩的核心就在增丁不加赋上。
打个比方,一个村子有一百户人家,村子里有五百亩田。
村子里正常要收的乱七八糟的税全部取消,只需要缴纳田税就可以了。
当然了,田税肯定要比原本相应的要提高一些。
而这个税收是固定的,以后哪怕村子人口增加,税也不会增加。
谁有田谁交,按照田亩数量,一目了然。
好处是可以避免官吏在收税的时候层层加码。
其次就是那些没有田地的百姓,不用在承担任何赋税。
原本百姓哪怕没有田地,一样需要缴纳户税和丁税。
一些家中连田地都没有的,子嗣多了,又交不起户税,只能把子嗣溺死了。
没办法,丁税是男丁成年后才需要缴纳的,可是户税却是生下来就需要缴纳。
但是这样也有弊端,税收数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因为田亩数量会出现减少增多的情况。
抛开隐田不谈,像一些靠近河道的田亩,可能因为一场洪灾,被淹没,等洪水退去,也不适合耕种了。
而有的百姓又会开荒。
因此就会出现田亩减少增多的情况。
“田亩数量增加减少,都需在官府登记,并不是问题,因此臣才没有特意提及。”王安石说道。
“前提是得登记才行,如此也会给地方官员贪污的可能。你再仔细想想,做好防范。”赵兴说道。
“陛下!”
王安石闻言说道:“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完美无缺,这是陛下跟臣说的。陛下也该知道田亩曾经减少的问题很难解决,并不影响大局。而且陛下对官员考评改革,本身就加上了这一点,涉及官员升迁,本身就是很好的防范了,臣斗胆问陛下,是否已经丧失变法改革之心了?”
田亩数量增加减少的问题,根本没办法防范。
否则就不会出现隐田的情况了。
这种事说到底还是要看官员,若是官员和地方地主乡绅勾结,完全是无解的。
而之前赵兴对于官员考评的改革就加入了田地减少和增多的考核。
王安石觉得赵兴提出的问题,完全是在鸡蛋里挑骨头。
董毡娶的辽国公主并非她生的,她以前没少收拾徐国公主的母亲。
虽说徐国公主未必能够左右董毡的想法,可她对董毡也不信任。
万一引董毡入辽,反被耶律乙辛收买了,岂不是引狼入室。
“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吧。”萧太后深吸了一口气说道。
嬷嬷闻言也没有再劝。
…………
雄州城
英国公抵达后,一边命人密切关注辽国动向,一边巡视着长城修建的进展。
因为是花钱雇佣百姓,百姓干活的时候干劲十足,加上有水泥,进展倒是不慢。
只是北方边境太长了,想要彻底修建完成,还需要不少的时间。
英国公站在一段已经修建好的城墙上,看着北方。
“等长城修建好,以后就再也不用看辽国脸色了。”
“是啊,这长城坚硬无比,难以破坏。只要守住几座城池,即便辽国占领城墙也不用担心。”
随同的几个将领大笑道。
大宋不敢和辽国撕破脸皮,除了被打怕了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北方一马平川。
一旦打起来,辽国骑兵众多,边境那么宽根本拦不住。
即便前面城池能够守住,辽国骑兵却能深入腹地,四处劫掠,甚至有可能粮道被断。
等长城修建好就不用担心了,哪怕丢失一段,只要城池不丢,辽国骑兵就进不来。
因为长城根本没有留门,辽国战马进不来。
只是步足,缺少机动性,平原对决大宋也有一战之力。
“报!”
就在这时,一个士卒匆匆跑了过来,躬身道:“禀大帅,探子来报,辽国正在调兵,赵王耶律乙辛不日将率兵二十万出兵大漠。”
英国公摆了摆手,让报信的士卒退下,眉头微皱的看向了北方。
如今已经五月了,耶律乙辛出兵倒是正常。
可耶律重元一直没有答应大宋的条件。
虽然此时只是在调兵,可耶律重元肯定在辽国有眼线,早就该得知消息了。
可耶律重元迟迟没有联络大宋。
想到他离开汴京之前,赵兴曾告诉他,耶律重元和辽国萧太后暗中有联络,难道这次出兵有什么阴谋不成?
“大帅,辽国出兵,我们是不是要出兵袭扰辽国边境了?”一个将领神情激动道。
去年他们袭扰辽国边境,根本没有打仗,事后也得到了一些赏赐。
此时听到辽国出兵了,自然来劲了。
“不急。”
英国公摆了摆手道:“耶律重元修养这么久,多少恢复了些元气,没那么快被灭,先请示陛下再说。”
去年他不请示直接出兵,是因为耶律重元是溃逃入的草原。
若是请示,等得到准许再出兵,说不定耶律重元都已经被灭了。
如今耶律重元修养这么久,加上草原广阔,想要灭掉耶律重元还是非常难的。
不管耶律重元还是辽国,两边消耗实力对于大宋都是有利的。
在局势不急的情况下,他自然要请示,也乐的双方消耗一些兵力。
…………
“陛下,王学士求见。”一个内侍禀报道。
“传!”
内侍行礼退下,不一会王安石走了进来。
“臣拜见陛下!”王安石行礼道。
“免礼。”
赵兴摆了摆手,让人给王安石赐坐,询问其来意。
“回陛下,臣用了多年时间,已经将摊丁入亩彻底完善了,请陛下过目!”
王安石掏出一道扎子,双手捧着说道。
三水上前接过扎子,送到了赵兴手里。
赵兴接过仔细看了起来。
赵兴对于摊丁入亩知道的也不多,只知道是把田赋、户赋和丁税这些苛捐杂税,全部摊入田地中去。
但是一个制度,涉及到方方面面,肯定没有那么简单。
王安石用了多年时间,总算制定出了详细的章程,包括其中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扎子的字数非常多,加上赵兴好要思考有没有疏漏,看的很慢。
看了半个时辰,赵兴才放下扎子,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
接过三水递过来的茶水,赵兴喝了几口,放下茶盏道:“增丁不加税,这点没问题。但是介甫扎子中,并没有提到田亩数量增加减少该怎么办。”
摊丁入亩的核心就在增丁不加赋上。
打个比方,一个村子有一百户人家,村子里有五百亩田。
村子里正常要收的乱七八糟的税全部取消,只需要缴纳田税就可以了。
当然了,田税肯定要比原本相应的要提高一些。
而这个税收是固定的,以后哪怕村子人口增加,税也不会增加。
谁有田谁交,按照田亩数量,一目了然。
好处是可以避免官吏在收税的时候层层加码。
其次就是那些没有田地的百姓,不用在承担任何赋税。
原本百姓哪怕没有田地,一样需要缴纳户税和丁税。
一些家中连田地都没有的,子嗣多了,又交不起户税,只能把子嗣溺死了。
没办法,丁税是男丁成年后才需要缴纳的,可是户税却是生下来就需要缴纳。
但是这样也有弊端,税收数量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因为田亩数量会出现减少增多的情况。
抛开隐田不谈,像一些靠近河道的田亩,可能因为一场洪灾,被淹没,等洪水退去,也不适合耕种了。
而有的百姓又会开荒。
因此就会出现田亩减少增多的情况。
“田亩数量增加减少,都需在官府登记,并不是问题,因此臣才没有特意提及。”王安石说道。
“前提是得登记才行,如此也会给地方官员贪污的可能。你再仔细想想,做好防范。”赵兴说道。
“陛下!”
王安石闻言说道:“任何政策都不可能完美无缺,这是陛下跟臣说的。陛下也该知道田亩曾经减少的问题很难解决,并不影响大局。而且陛下对官员考评改革,本身就加上了这一点,涉及官员升迁,本身就是很好的防范了,臣斗胆问陛下,是否已经丧失变法改革之心了?”
田亩数量增加减少的问题,根本没办法防范。
否则就不会出现隐田的情况了。
这种事说到底还是要看官员,若是官员和地方地主乡绅勾结,完全是无解的。
而之前赵兴对于官员考评的改革就加入了田地减少和增多的考核。
王安石觉得赵兴提出的问题,完全是在鸡蛋里挑骨头。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知否:我是皇太子,知否: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知否:我是皇太子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知否:我是皇太子,知否: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知否:我是皇太子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