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希和子看到自己跟熏的照片成为了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时,希和子仿佛在冥冥中预感到自己跟熏在小豆岛平和幸福的时光即将结束她慌不择路地带着熏,在夜里再度踏上逃亡之路。路过一家照相馆时,希和子与熏拍下了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的母女合照。在最后一班渡船开班前,赶到了码头。
然后希和子敏感地注意到了停在马路对面的轿车。当她看到从车上下来的便装警察时,她知道,与熏的母女情缘到尽头了。
希和子强忍着悲伤,温柔地哄着熏到马路对面去等她。
到了这个时候,她心里只担心警察过来逮捕她会伤害到熏。
幼小的熏懵懂地仰头看她,不懂妈妈的笑容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悲伤。她开始不安,紧紧揪住妈妈的手,但是依然听话的跑过去,站在售票窗口前面等着妈妈。
警察们一拥而上,牢牢抓住希和子。熏瞪大眼睛哭着喊妈妈。希和子毫无反抗,柔顺地任由警察给她铐上手铐,眼睛却一刻不离熏,用笑容和温柔的眼神安抚住熏的惊惶。
警察们扭送着希和子上警车。有女性警察冲过去抱起熏。快到警车的时候,希和子突然挣扎起来,想要回头再看一眼熏。警察们察觉到她的心情,放松了压制希和子的力道。希和子转身看着熏,目光令人心碎。
就在观众都以为她要对熏说点什么告别的话时,希和子却只是向着抱着熏的女警察鞠了一躬,拜托道:“这孩子,还没有吃晚饭。”然后她被警察带走了。
长大后的熏、如今被人叫做惠理菜的女孩,因为从小在冷漠的环境下长大,缺爱的她仅仅因为有人说喜欢她,就在许多年后也走上了希和子的老路,与有妇之夫相恋,怀上了孩子。熏在童年伙伴的鼓励下重走幼年的逃亡路,追寻失去的记忆。她站在与希和子分别的码头,想起了这段过去,飞快地跑到当年跟希和子拍照的照相馆。当她在暗房中看着照片上渐渐浮现出来的母女合照,尘封的记忆开启:
希和子摸着熏的小脑袋,悲伤不舍:“谢谢你。妈妈和熏在一起,非常幸福。”她的手放在心口,像握住了什么东西,然后放到幼小的熏的手中。
熏疑惑地问:“这是什么?”
“妈妈已经不需要了,全部都给熏。”希和子泪中含笑地抱紧她。
“最喜欢你了。”
她终于对过去释怀,原来她也被深深的爱过。
熏站在小豆岛的海边哭着说:“我从来就没想恨过谁,谁都不想恨。妈妈也好,爸爸也好,你也好。我一直都想回这个岛。其实,是想回来的。可是一直想着不能这么想。”
她说,就像很多年前希和子对幼小的自己说过的:“我会好好工作,我要工作。然后带他去看很多美好的事情。给他穿可爱的衣服,带他吃好吃的东西。告诉他什么都不用担心哦。告诉他没事了。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你了,要说好多次。”
“我这是怎么了?已经喜欢上这个孩子了,明明还没有见过他呢~”
电影院里充斥着压抑的哭声。梁英姬也拿手帕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她是《家族的国度》的导演。《家族的国度》讲述的是在日朝鲜人被国家阻隔的悲伤亲情。是根据她和亲哥哥的经历改编的故事。所以她对整个影片倾注了非同一般的感情。最初她对邀请金恩和出演女主角是有些犹豫的。倒不是担心演技,而是担心金恩和的明星气质与电影近似纪录片的冷静自然风格不合。但是对日本和朝鲜的语言文化都很熟悉的年轻女演员可以说只有金恩和一个,制片人觉得金恩和是最合适的人选。梁英姬必须考虑制片人的意见,再加上她也没有特别中意的人选便同意了。
她怀着考察的心情去看了《和声》的dvd,并不是很满意。然后她才去影院观看《第八日的蝉》。看完后,她有点明白最近的影评人众口一词地夸赞金恩和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为什么要用“完全不符合年龄经历的精准诠释”来形容了。
从头到尾的恰如其分,没有过度煽情和感情爆发,流畅而自然地展现了母性的伟大。这与一年前她在《和声》中的表现比起来,简直是质的飞越。
如果金恩和在《家族的国度》中表现出来的是《第八日的蝉》中的水准,那她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梁英姬这样想着,去了《家族的国度》正在布置中的外景地、影片中女主角理绘的家。再过几天,她的电影就要正式开机了,她每天都会再去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遗漏。
梁英姬刚走进门,就听到厨房里有人在说话。她悄悄走到厨房门口,隔着珠帘朝里看去,就看到金恩和正帮着道具师把调料品放到厨房的架子上,一边放一边问:“这个韩式酱料真的是90年代的包装耶!像这样年代久远的东西很难买到吧~您是怎么弄到呢?”
道具师嘿嘿一笑:“看不出来吧?这其实是我做的。找到一些那个年代的旧照片,在电脑上复原出设计图,然后打印出来粘成盒子。”
“厉害啊!”金恩和惊叹一句,翻来覆去地看那些富有时代感的道具。然后继续向道具师请教上世纪90年代的生活细节。两人一边布置着厨房,一边有说有笑地聊着那个年代的事情。看起来已经相处得很熟稔了。
梁英姬想起前两天金恩和拜托自己带她去拜访了几家在日朝鲜人的事情,笑了笑:与其说金恩和有着超越年龄阅历的成熟,她倒觉得,不如说是有着超越常人的用心吧~
金恩和并不知道梁英姬导演因为看了《第八日的蝉》而对她改观的事情。实际上她在随便翻一下电影杂志上的影评发现都是对她的称赞后,就失去了再看影评的兴趣。毕竟她看影评的目的是寻找自己还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赞美虽然看了心里高兴,但是看多了难免会沉迷其中。她照例用性感小虎牙的账号发了一篇影评给自己的表演跳刺。又照例收到一堆“虎牙大大好腻害”和“去死又黑我女神”的评论。然后就全情投入到《家族的国度》的拍摄准备中。
《家族的国度》正如之前金恩和跟福山雅治提到过的,是涉及到政治的敏感题材。在上世纪70年代,从小出生在日本的朝鲜人松浩按照父亲的命令回到从未踏足的故乡朝鲜,以支持*事业的建设。从此再难和家人见面。二十五年后,松浩因为患上朝鲜无法治愈的病症,而被允许在政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日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治疗。松浩与父母和妹妹团聚。医生在给松浩做完检查后,告诉松浩和他的家人,他脑内的肿瘤必须留在东京长期接受治疗,否则轻则成为痴呆重则失去生命。可是仅仅数天之后,朝鲜方面突然来了一通电话,没有任何理由就要求所有赴日治病的人员马上回国。
分别二十五年的家人,重逢不过数天便再度分别。更令人痛心的是,松浩回国后,只能坐等自我意识的消失――或是精神上的灭亡或干脆就是*的灭亡。理绘痛苦绝望,却毫无办法。哥哥告诉她,想要在朝鲜生活下去,只能服从不能思考。但是她的人生会不一样,他希望妹妹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好好生活。
最后松浩带着与家人永别的心情,踏上了回平壤的路。
金恩和要饰演的就是妹妹理绘。这个角色对金恩和来说难度不大,而且发挥空间有限,没有哥哥松浩的人设出彩。不过金恩和还就是喜欢这种有挑战性的戏。在拍《第八日的蝉》时没能接下熏这个角色的遗憾,刚好可以在《家族的国度》里弥补。她事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查阅了很多在日朝鲜人的历史背景资料,拜访在日朝鲜人的家庭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
唯独就是没有跟梁英姬聊过。
金恩和只要一想到这个电影的原型就是梁英姬导演和她的哥哥,想到也许梁英姬导演的亲哥哥就是这样带着遗憾回到朝鲜,最终无声无息地去世。金恩和就不忍心跟她谈起这段往事。更何况金恩和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她要演绎的是理绘,是电影里的那个人物。她需要自己思考剧本揣摩角色,创造属于金恩和塑造的角色,而不是做梁英姬的复制品。
所以她在《仁医2》杀青之后,几乎每天都会在理绘的家里呆上一会儿。或跟道具师聊一会儿每个道具在电影中起到的作用,或是仔细观察理绘的卧室。她还特意去电影中设定的理绘工作的日语学校,了解这所学校的老师的工作环境和薪资水平。
渐渐的,理绘的一生开始在金恩和脑海里成形。
等到开机那天,松浩的扮演者井浦新见到金恩和时,他差点没在第一眼认出这个曾经的合作伙伴――他曾在《空气人偶》里饰演金恩和的恋人纯一。无他,实在是金恩和的造型看上去太土气了,而且还轻微驼背,妆容让肤色显得暗沉。整个人的气质与《空气人偶》时期相差十万八千里。
“恩和桑?好久不见。”井浦新吃惊地盯着金恩和,有点迟疑地开口问好。
金恩和知道他为什么惊讶,笑眯眯地再原地转了一圈:“井浦桑,我这样子像90年代的人吗?”
井浦新回想起拍摄《空气人偶》的时光,感慨地说:“恩和桑进入状态还是这么快啊~接下来的日子,请多指教了,理绘妹妹~”
然而金恩和很快就感受到了来自井浦新的威胁。他演的实在太好了,台词不多,但每个表现都很传神。即便是沉闷的部分,也用他富有张力的表现紧紧抓住旁观者的眼球。
这样下去,她这个主役的存在感会输给井浦新的。
金恩和的心里升起巨大的危机感。
---
电影是以理绘的视角讲述故事。正如金恩和在拍《南极日记》时提出过的一个拍摄难题:带着观众看故事的眼睛=故事是别人的=自己没故事。当时她的解决办法是,借着帮奉俊昊理顺剧本的机会,让自己饰演的金敏智单独成为一条故事线。
可《家族的国度》故事很完整,金恩和不可能对剧情做什么改动。那么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根据有限的情节,呈现理绘的故事线。
金恩和再度翻开剧本,重新解读理绘与松浩的关系。
二十五年以前,松浩离开日本的时候是十六岁,理绘的年龄虽然没有明确交代,但根据剧本可以推断那时候她应该还未记事。金恩和大胆猜测,理绘的哥哥应该是活在父母叔叔和哥哥的朋友们口中的,她本人对这个哥哥毫无记忆。那么对于理绘来说,哥哥对她来说是理智上知道应该爱他,感情却未必很深的一种存在吧~
所以,虽然电影里没有交代,但实际上理绘在这五天的相处中,对哥哥的感情是有明显的转变的。金恩和一旦想通了这一点就立刻兴奋起来。她拿出记号笔,在她认为可以体现理绘感情转折的地方做了简单标注。然后删删改改写到半夜,发了一封邮件到梁英姬的手机。
【梁导演:
您好!
今日阅读剧本,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念头想与您探讨一下。关于理绘对哥哥的感情转变,是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阶段一,从机场接人――第一次医院检查回家。这一阶段,理绘对松浩的态度上热情、感情上生疏。
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的转折点在松浩试探性向理绘提出为朝鲜做间谍的要求被激烈拒绝的时刻。这是理绘与松浩第一次产生观念上的冲突,但同时也是理绘打破对待松浩如客人般节制态度、开始正常兄妹相处模式的契机。
阶段二,父亲听到了兄妹对话,禁止松浩参与间谍活动――松浩极度压抑后爆发对父亲的不满――理绘冲出家门斥责朝鲜派出的监视人――兄妹逛街――松浩检查结果出来――理绘为松浩的治疗奔走。进入这一阶段,理绘逐渐理解松浩,并对松浩产生同情,是兄妹感情真正开始发展的阶段。
阶段三:松浩被通知立刻回国――临别前一晚兄妹唯一一次交心的谈话――松浩离开。前两个阶段中,理绘已经逐渐了解松浩在朝鲜的生活,电影在这里已经完成了对朝鲜人思想和人身上极度不自由的铺垫。假如说故事到这里为止,电影的立意就止步于对朝鲜政权的抨击,那么电影的主角也不应该是妹妹理绘,而是哥哥松浩。因为这完全是在讲述哥哥不幸的人生。但梁导演既然将理绘定为一番,一定也跟我一样认为电影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理绘明白了自由的可贵,决定连带上哥哥那份遗憾,去拥抱属于自己的人生。
可是我在仔细阅读过剧本之后,觉得电影的结尾,似乎处理得过于简陋。
松浩离开后,理绘去买下了松浩想送给她、却因为囊中羞涩没买成的旅行箱,是因为松浩希望理绘能“拖着它去各种各样的国家去看”。旅行箱代表着松浩毕生无法实现的自由的愿望,是松浩身为人的自由意志的象征。
理绘买下了旅行箱,很好的体现了电影的立意,也是电影主题的升华点。但剧本中,这一情节仅仅只有两个镜头,上一个镜头是理绘拿着钱包冲出家门,下一个镜头便是理绘拖着行李箱行走在街头,然后影片就戛然而止了。这本应成为电影的点睛之笔,却在观众的情绪还未达到最高点时就草草结束,让我觉得十分遗憾。所以梁导演可否适当拓展一下结尾这处情节,使得电影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祝您心情愉快!
2011年5月3日
金恩和】
将邮件发出之后,金恩和终于可以安心地去睡觉了。虽然现在梁英姬导演还没有回复她,但是金恩和知道,她会同意的。
一场戏接一场戏地跟合作的演员较量?为了凸显自己的演技破坏电影平衡?这样小家子气不顾大局的做法才不是她的风格呢~她能超越一般演员的地方,就在于她能站在导演和编剧的角度关注电影的全局立意。
主役的威严,可并不是体现在一两场的飙戏上的啊~
然后希和子敏感地注意到了停在马路对面的轿车。当她看到从车上下来的便装警察时,她知道,与熏的母女情缘到尽头了。
希和子强忍着悲伤,温柔地哄着熏到马路对面去等她。
到了这个时候,她心里只担心警察过来逮捕她会伤害到熏。
幼小的熏懵懂地仰头看她,不懂妈妈的笑容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悲伤。她开始不安,紧紧揪住妈妈的手,但是依然听话的跑过去,站在售票窗口前面等着妈妈。
警察们一拥而上,牢牢抓住希和子。熏瞪大眼睛哭着喊妈妈。希和子毫无反抗,柔顺地任由警察给她铐上手铐,眼睛却一刻不离熏,用笑容和温柔的眼神安抚住熏的惊惶。
警察们扭送着希和子上警车。有女性警察冲过去抱起熏。快到警车的时候,希和子突然挣扎起来,想要回头再看一眼熏。警察们察觉到她的心情,放松了压制希和子的力道。希和子转身看着熏,目光令人心碎。
就在观众都以为她要对熏说点什么告别的话时,希和子却只是向着抱着熏的女警察鞠了一躬,拜托道:“这孩子,还没有吃晚饭。”然后她被警察带走了。
长大后的熏、如今被人叫做惠理菜的女孩,因为从小在冷漠的环境下长大,缺爱的她仅仅因为有人说喜欢她,就在许多年后也走上了希和子的老路,与有妇之夫相恋,怀上了孩子。熏在童年伙伴的鼓励下重走幼年的逃亡路,追寻失去的记忆。她站在与希和子分别的码头,想起了这段过去,飞快地跑到当年跟希和子拍照的照相馆。当她在暗房中看着照片上渐渐浮现出来的母女合照,尘封的记忆开启:
希和子摸着熏的小脑袋,悲伤不舍:“谢谢你。妈妈和熏在一起,非常幸福。”她的手放在心口,像握住了什么东西,然后放到幼小的熏的手中。
熏疑惑地问:“这是什么?”
“妈妈已经不需要了,全部都给熏。”希和子泪中含笑地抱紧她。
“最喜欢你了。”
她终于对过去释怀,原来她也被深深的爱过。
熏站在小豆岛的海边哭着说:“我从来就没想恨过谁,谁都不想恨。妈妈也好,爸爸也好,你也好。我一直都想回这个岛。其实,是想回来的。可是一直想着不能这么想。”
她说,就像很多年前希和子对幼小的自己说过的:“我会好好工作,我要工作。然后带他去看很多美好的事情。给他穿可爱的衣服,带他吃好吃的东西。告诉他什么都不用担心哦。告诉他没事了。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我最喜欢你了,要说好多次。”
“我这是怎么了?已经喜欢上这个孩子了,明明还没有见过他呢~”
电影院里充斥着压抑的哭声。梁英姬也拿手帕擦拭着眼角的泪水。
她是《家族的国度》的导演。《家族的国度》讲述的是在日朝鲜人被国家阻隔的悲伤亲情。是根据她和亲哥哥的经历改编的故事。所以她对整个影片倾注了非同一般的感情。最初她对邀请金恩和出演女主角是有些犹豫的。倒不是担心演技,而是担心金恩和的明星气质与电影近似纪录片的冷静自然风格不合。但是对日本和朝鲜的语言文化都很熟悉的年轻女演员可以说只有金恩和一个,制片人觉得金恩和是最合适的人选。梁英姬必须考虑制片人的意见,再加上她也没有特别中意的人选便同意了。
她怀着考察的心情去看了《和声》的dvd,并不是很满意。然后她才去影院观看《第八日的蝉》。看完后,她有点明白最近的影评人众口一词地夸赞金恩和在这部电影中的表演,为什么要用“完全不符合年龄经历的精准诠释”来形容了。
从头到尾的恰如其分,没有过度煽情和感情爆发,流畅而自然地展现了母性的伟大。这与一年前她在《和声》中的表现比起来,简直是质的飞越。
如果金恩和在《家族的国度》中表现出来的是《第八日的蝉》中的水准,那她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梁英姬这样想着,去了《家族的国度》正在布置中的外景地、影片中女主角理绘的家。再过几天,她的电影就要正式开机了,她每天都会再去检查一遍看看有没有遗漏。
梁英姬刚走进门,就听到厨房里有人在说话。她悄悄走到厨房门口,隔着珠帘朝里看去,就看到金恩和正帮着道具师把调料品放到厨房的架子上,一边放一边问:“这个韩式酱料真的是90年代的包装耶!像这样年代久远的东西很难买到吧~您是怎么弄到呢?”
道具师嘿嘿一笑:“看不出来吧?这其实是我做的。找到一些那个年代的旧照片,在电脑上复原出设计图,然后打印出来粘成盒子。”
“厉害啊!”金恩和惊叹一句,翻来覆去地看那些富有时代感的道具。然后继续向道具师请教上世纪90年代的生活细节。两人一边布置着厨房,一边有说有笑地聊着那个年代的事情。看起来已经相处得很熟稔了。
梁英姬想起前两天金恩和拜托自己带她去拜访了几家在日朝鲜人的事情,笑了笑:与其说金恩和有着超越年龄阅历的成熟,她倒觉得,不如说是有着超越常人的用心吧~
金恩和并不知道梁英姬导演因为看了《第八日的蝉》而对她改观的事情。实际上她在随便翻一下电影杂志上的影评发现都是对她的称赞后,就失去了再看影评的兴趣。毕竟她看影评的目的是寻找自己还做的不够好的地方,赞美虽然看了心里高兴,但是看多了难免会沉迷其中。她照例用性感小虎牙的账号发了一篇影评给自己的表演跳刺。又照例收到一堆“虎牙大大好腻害”和“去死又黑我女神”的评论。然后就全情投入到《家族的国度》的拍摄准备中。
《家族的国度》正如之前金恩和跟福山雅治提到过的,是涉及到政治的敏感题材。在上世纪70年代,从小出生在日本的朝鲜人松浩按照父亲的命令回到从未踏足的故乡朝鲜,以支持*事业的建设。从此再难和家人见面。二十五年后,松浩因为患上朝鲜无法治愈的病症,而被允许在政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日本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治疗。松浩与父母和妹妹团聚。医生在给松浩做完检查后,告诉松浩和他的家人,他脑内的肿瘤必须留在东京长期接受治疗,否则轻则成为痴呆重则失去生命。可是仅仅数天之后,朝鲜方面突然来了一通电话,没有任何理由就要求所有赴日治病的人员马上回国。
分别二十五年的家人,重逢不过数天便再度分别。更令人痛心的是,松浩回国后,只能坐等自我意识的消失――或是精神上的灭亡或干脆就是*的灭亡。理绘痛苦绝望,却毫无办法。哥哥告诉她,想要在朝鲜生活下去,只能服从不能思考。但是她的人生会不一样,他希望妹妹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好好生活。
最后松浩带着与家人永别的心情,踏上了回平壤的路。
金恩和要饰演的就是妹妹理绘。这个角色对金恩和来说难度不大,而且发挥空间有限,没有哥哥松浩的人设出彩。不过金恩和还就是喜欢这种有挑战性的戏。在拍《第八日的蝉》时没能接下熏这个角色的遗憾,刚好可以在《家族的国度》里弥补。她事先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查阅了很多在日朝鲜人的历史背景资料,拜访在日朝鲜人的家庭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
唯独就是没有跟梁英姬聊过。
金恩和只要一想到这个电影的原型就是梁英姬导演和她的哥哥,想到也许梁英姬导演的亲哥哥就是这样带着遗憾回到朝鲜,最终无声无息地去世。金恩和就不忍心跟她谈起这段往事。更何况金恩和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想法:
她要演绎的是理绘,是电影里的那个人物。她需要自己思考剧本揣摩角色,创造属于金恩和塑造的角色,而不是做梁英姬的复制品。
所以她在《仁医2》杀青之后,几乎每天都会在理绘的家里呆上一会儿。或跟道具师聊一会儿每个道具在电影中起到的作用,或是仔细观察理绘的卧室。她还特意去电影中设定的理绘工作的日语学校,了解这所学校的老师的工作环境和薪资水平。
渐渐的,理绘的一生开始在金恩和脑海里成形。
等到开机那天,松浩的扮演者井浦新见到金恩和时,他差点没在第一眼认出这个曾经的合作伙伴――他曾在《空气人偶》里饰演金恩和的恋人纯一。无他,实在是金恩和的造型看上去太土气了,而且还轻微驼背,妆容让肤色显得暗沉。整个人的气质与《空气人偶》时期相差十万八千里。
“恩和桑?好久不见。”井浦新吃惊地盯着金恩和,有点迟疑地开口问好。
金恩和知道他为什么惊讶,笑眯眯地再原地转了一圈:“井浦桑,我这样子像90年代的人吗?”
井浦新回想起拍摄《空气人偶》的时光,感慨地说:“恩和桑进入状态还是这么快啊~接下来的日子,请多指教了,理绘妹妹~”
然而金恩和很快就感受到了来自井浦新的威胁。他演的实在太好了,台词不多,但每个表现都很传神。即便是沉闷的部分,也用他富有张力的表现紧紧抓住旁观者的眼球。
这样下去,她这个主役的存在感会输给井浦新的。
金恩和的心里升起巨大的危机感。
---
电影是以理绘的视角讲述故事。正如金恩和在拍《南极日记》时提出过的一个拍摄难题:带着观众看故事的眼睛=故事是别人的=自己没故事。当时她的解决办法是,借着帮奉俊昊理顺剧本的机会,让自己饰演的金敏智单独成为一条故事线。
可《家族的国度》故事很完整,金恩和不可能对剧情做什么改动。那么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根据有限的情节,呈现理绘的故事线。
金恩和再度翻开剧本,重新解读理绘与松浩的关系。
二十五年以前,松浩离开日本的时候是十六岁,理绘的年龄虽然没有明确交代,但根据剧本可以推断那时候她应该还未记事。金恩和大胆猜测,理绘的哥哥应该是活在父母叔叔和哥哥的朋友们口中的,她本人对这个哥哥毫无记忆。那么对于理绘来说,哥哥对她来说是理智上知道应该爱他,感情却未必很深的一种存在吧~
所以,虽然电影里没有交代,但实际上理绘在这五天的相处中,对哥哥的感情是有明显的转变的。金恩和一旦想通了这一点就立刻兴奋起来。她拿出记号笔,在她认为可以体现理绘感情转折的地方做了简单标注。然后删删改改写到半夜,发了一封邮件到梁英姬的手机。
【梁导演:
您好!
今日阅读剧本,产生了一些不成熟的念头想与您探讨一下。关于理绘对哥哥的感情转变,是否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阶段一,从机场接人――第一次医院检查回家。这一阶段,理绘对松浩的态度上热情、感情上生疏。
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变的转折点在松浩试探性向理绘提出为朝鲜做间谍的要求被激烈拒绝的时刻。这是理绘与松浩第一次产生观念上的冲突,但同时也是理绘打破对待松浩如客人般节制态度、开始正常兄妹相处模式的契机。
阶段二,父亲听到了兄妹对话,禁止松浩参与间谍活动――松浩极度压抑后爆发对父亲的不满――理绘冲出家门斥责朝鲜派出的监视人――兄妹逛街――松浩检查结果出来――理绘为松浩的治疗奔走。进入这一阶段,理绘逐渐理解松浩,并对松浩产生同情,是兄妹感情真正开始发展的阶段。
阶段三:松浩被通知立刻回国――临别前一晚兄妹唯一一次交心的谈话――松浩离开。前两个阶段中,理绘已经逐渐了解松浩在朝鲜的生活,电影在这里已经完成了对朝鲜人思想和人身上极度不自由的铺垫。假如说故事到这里为止,电影的立意就止步于对朝鲜政权的抨击,那么电影的主角也不应该是妹妹理绘,而是哥哥松浩。因为这完全是在讲述哥哥不幸的人生。但梁导演既然将理绘定为一番,一定也跟我一样认为电影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于理绘明白了自由的可贵,决定连带上哥哥那份遗憾,去拥抱属于自己的人生。
可是我在仔细阅读过剧本之后,觉得电影的结尾,似乎处理得过于简陋。
松浩离开后,理绘去买下了松浩想送给她、却因为囊中羞涩没买成的旅行箱,是因为松浩希望理绘能“拖着它去各种各样的国家去看”。旅行箱代表着松浩毕生无法实现的自由的愿望,是松浩身为人的自由意志的象征。
理绘买下了旅行箱,很好的体现了电影的立意,也是电影主题的升华点。但剧本中,这一情节仅仅只有两个镜头,上一个镜头是理绘拿着钱包冲出家门,下一个镜头便是理绘拖着行李箱行走在街头,然后影片就戛然而止了。这本应成为电影的点睛之笔,却在观众的情绪还未达到最高点时就草草结束,让我觉得十分遗憾。所以梁导演可否适当拓展一下结尾这处情节,使得电影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祝您心情愉快!
2011年5月3日
金恩和】
将邮件发出之后,金恩和终于可以安心地去睡觉了。虽然现在梁英姬导演还没有回复她,但是金恩和知道,她会同意的。
一场戏接一场戏地跟合作的演员较量?为了凸显自己的演技破坏电影平衡?这样小家子气不顾大局的做法才不是她的风格呢~她能超越一般演员的地方,就在于她能站在导演和编剧的角度关注电影的全局立意。
主役的威严,可并不是体现在一两场的飙戏上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