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朝纲,需先重振人心,苏东现在要做的便是重振人心。
平叛陈叔陵,他并不用多少计谋,陈叔陵、陈伯固之乱必将平复,史书已载,苏东不过是延用而已。
命萧摩诃亲率步骑前往东府城平叛陈叔陵,本便是司马申之意,苏东只不过将司马申想奏表之事抢先说出来而已。
虽是同一番话,由谁说出之意义却大不同,苏东此举不仅使司马申觉得贤君明其心,更使萧摩诃知晓未来之君看重于他。
司马申与萧摩诃本便是好友,萧摩诃又是他日后所要重用的武将,今日他与司马申之对话,司马申必会与萧摩诃聊起,到那时,萧摩诃也便会明白他并非昏庸之辈。
如此多益处,只因一句话抢先说出,何乐而不为呢?
苏东刚回内殿,柳皇后便轻笑上前。
柳皇后虽未跟随苏东来至外殿,但一直都在屏风后关注着两人的对话。
如若苏东无法决断,柳皇后必然现身代为决断,但苏东之决断,实为妥当,同司马申一样,柳皇后也同样震惊不已,她也没有想到,之前她这贪于玩乐,完全视朝政于琐事的皇儿竟在突然间变的如此睿智多谋,雄决果断。这使她惊叹,不由另眼相看。
“母后。”眼看柳皇后眉开眼笑的迎上前来,苏东不由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当然知道柳皇后一直都在屏风后偷听,也知道她的担忧和用意。
柳皇后在史书上是贤后良母,身护陈叔宝并在陈叔宝负伤休养之时替为行使国政,并在陈叔宝痊愈后主动让权,但,历史所载只是一方面,后宫不干政乃古训,苏东既已决定面对现实,便会以自己的方式来行使政权,哪怕柳皇后并无任何僭越之心。
所谓皇权无二,天下大权,惟一人操之,不可旁落,在二十一世纪,苏东他便是这样,权同钱一样,只有抓在自己手中的那才是自己的,交于他人代为行使的那就是他人的!
“母后,您伤势尚未愈合,切勿太过操劳,日日挂念皇儿,挂念前朝政务,皇儿也并非昏晕无能之辈,想必不会让母后失望。”
苏东为柳皇后亲自斟茶。
柳皇后虽然面上无常,但心中却明了,知晓自己近日对于苏东的约束过于严格,让他已有所不适,但之前她也是担忧苏东是否有能力可政治权衡,现在经此一事,见苏东处理政事睿智有谋,张合有度,也是放下心来。
“皇儿,国不可一日无君,你父皇既已......皇儿也该承其大帜,早日承继大位。”
苏东伸手,打断柳皇后所言。“母后,登基之日,皇儿心中早有考量,五日间,叛贼陈叔陵必败,陈叔陵兵败之日即是皇儿登基之时,皇儿要在登基之日亲自判处叛贼陈叔陵,以正朝纲!”
柳皇后惊怔,不曾想苏东早已有所思量。
“五日间陈叔陵必败?”
柳皇后不可置信,陈叔陵拒东府城而守,东府城城高墙固,城内又有数千守兵,其侧还有陈伯固兵马为援,哪会那么容易兵败。
“皇儿为何如此自信?”
“母后,儿臣先行预测,母后几日后且看准与不准。”
苏东轻笑,目露高深。
“萧摩诃受命后,便会亲率步骑急行至东城府,屯兵于西城门,陈叔陵见萧摩诃率军亲至,便会主动笼络萧摩诃,但萧摩诃拒陈叔陵笼络,陈叔陵自知不敌萧摩诃,便会弃城从南城门出逃,东府城守军不战而降。”
“这...”柳皇后词穷,苏东这一番话说的神乎其神、玄而又玄,柳皇后心中的疑惑更加增重,也不知该如何答语,但迎着苏东胸有成竹,高深莫测的神态,柳皇后只好作罢,不再追问,简单叮嘱苏东几句之后便在侍女的搀扶下离去。
“终于能自由片刻了...”
目送柳皇后离去,苏东不由长舒一口气,仿佛出笼之鸟一般,终于可以进行大“业”。
苏东随遣走一众内殿侍从的太监、侍女,从外殿取来两张黄纸来,再次朝着“更衣室”走去。
......
右卫将军府
司马申之到来,让萧摩诃颇感意外,而当司马申将太子诏令颁给萧摩诃后,萧摩诃不仅有些愣怔。
司马申并未藏言,将今日早晨觐见苏东之时,与苏东之交谈及他的感受一并说给萧摩诃。
萧摩诃听完也是面露震惊,他同司马申一样,对皇太子的印象一直都是只知享乐的昏庸之人,而今皇太子不仅带伤理政,而且还这般睿智果断,让萧摩诃也很为吃惊。
“殿下视兄为朝廷之柱。”
司马申言道。
“危难之际,殿下不假思索便亲命兄征讨陈叔陵,足以看出殿下对兄的器重...”
......
在司马申与萧摩诃交谈之际,苏东也走出了承香殿。
回到南朝陈已有三日时间,但他却始终未走出过承香殿,而今柳皇后终于放松督管,苏东也可以自由一回。
旧时宫阙,美不胜收,碧瓦朱甍,层台累榭,雕梁绣柱,泛着灰红古朴的气息,却又十足金贵。苏东曾见过很多累在厚土之下的旧时楼宇,那是失了色的残垣断壁,怎能像眼前这般桂殿兰宫,般般入画?
苏东闲庭信步于宫宇之间,往来太监、侍女见之苏东到来皆是大惊,纷纷跪拜行大礼,苏东并不习惯这种大礼,又起礼不绝,便逐渐绕道拐入僻巷。
这里已是冷清,四周罕见内侍、侍女行走,苏东这才感觉安静下来,静享这一刻宁静。
忽一声琴声传来,惊破片刻宁静,琴声清澈悠扬,如山峦间嬉戏的流泉,清逸无拘;又如白桦树梢轻拂而过微风,轻柔悦耳。苏东不由停下脚步,仔细聆听。琴声时而动人肺腑;时而又婉转清寒。似有无尽的思念暗含其中,又有种了不尽思念唯有祝福的凄苦。
琴声至高点而落,逐渐音散无踪,苏东一惊,仿佛失去挚爱,连忙循着方才琴音传来的地方寻去。
......
平叛陈叔陵,他并不用多少计谋,陈叔陵、陈伯固之乱必将平复,史书已载,苏东不过是延用而已。
命萧摩诃亲率步骑前往东府城平叛陈叔陵,本便是司马申之意,苏东只不过将司马申想奏表之事抢先说出来而已。
虽是同一番话,由谁说出之意义却大不同,苏东此举不仅使司马申觉得贤君明其心,更使萧摩诃知晓未来之君看重于他。
司马申与萧摩诃本便是好友,萧摩诃又是他日后所要重用的武将,今日他与司马申之对话,司马申必会与萧摩诃聊起,到那时,萧摩诃也便会明白他并非昏庸之辈。
如此多益处,只因一句话抢先说出,何乐而不为呢?
苏东刚回内殿,柳皇后便轻笑上前。
柳皇后虽未跟随苏东来至外殿,但一直都在屏风后关注着两人的对话。
如若苏东无法决断,柳皇后必然现身代为决断,但苏东之决断,实为妥当,同司马申一样,柳皇后也同样震惊不已,她也没有想到,之前她这贪于玩乐,完全视朝政于琐事的皇儿竟在突然间变的如此睿智多谋,雄决果断。这使她惊叹,不由另眼相看。
“母后。”眼看柳皇后眉开眼笑的迎上前来,苏东不由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当然知道柳皇后一直都在屏风后偷听,也知道她的担忧和用意。
柳皇后在史书上是贤后良母,身护陈叔宝并在陈叔宝负伤休养之时替为行使国政,并在陈叔宝痊愈后主动让权,但,历史所载只是一方面,后宫不干政乃古训,苏东既已决定面对现实,便会以自己的方式来行使政权,哪怕柳皇后并无任何僭越之心。
所谓皇权无二,天下大权,惟一人操之,不可旁落,在二十一世纪,苏东他便是这样,权同钱一样,只有抓在自己手中的那才是自己的,交于他人代为行使的那就是他人的!
“母后,您伤势尚未愈合,切勿太过操劳,日日挂念皇儿,挂念前朝政务,皇儿也并非昏晕无能之辈,想必不会让母后失望。”
苏东为柳皇后亲自斟茶。
柳皇后虽然面上无常,但心中却明了,知晓自己近日对于苏东的约束过于严格,让他已有所不适,但之前她也是担忧苏东是否有能力可政治权衡,现在经此一事,见苏东处理政事睿智有谋,张合有度,也是放下心来。
“皇儿,国不可一日无君,你父皇既已......皇儿也该承其大帜,早日承继大位。”
苏东伸手,打断柳皇后所言。“母后,登基之日,皇儿心中早有考量,五日间,叛贼陈叔陵必败,陈叔陵兵败之日即是皇儿登基之时,皇儿要在登基之日亲自判处叛贼陈叔陵,以正朝纲!”
柳皇后惊怔,不曾想苏东早已有所思量。
“五日间陈叔陵必败?”
柳皇后不可置信,陈叔陵拒东府城而守,东府城城高墙固,城内又有数千守兵,其侧还有陈伯固兵马为援,哪会那么容易兵败。
“皇儿为何如此自信?”
“母后,儿臣先行预测,母后几日后且看准与不准。”
苏东轻笑,目露高深。
“萧摩诃受命后,便会亲率步骑急行至东城府,屯兵于西城门,陈叔陵见萧摩诃率军亲至,便会主动笼络萧摩诃,但萧摩诃拒陈叔陵笼络,陈叔陵自知不敌萧摩诃,便会弃城从南城门出逃,东府城守军不战而降。”
“这...”柳皇后词穷,苏东这一番话说的神乎其神、玄而又玄,柳皇后心中的疑惑更加增重,也不知该如何答语,但迎着苏东胸有成竹,高深莫测的神态,柳皇后只好作罢,不再追问,简单叮嘱苏东几句之后便在侍女的搀扶下离去。
“终于能自由片刻了...”
目送柳皇后离去,苏东不由长舒一口气,仿佛出笼之鸟一般,终于可以进行大“业”。
苏东随遣走一众内殿侍从的太监、侍女,从外殿取来两张黄纸来,再次朝着“更衣室”走去。
......
右卫将军府
司马申之到来,让萧摩诃颇感意外,而当司马申将太子诏令颁给萧摩诃后,萧摩诃不仅有些愣怔。
司马申并未藏言,将今日早晨觐见苏东之时,与苏东之交谈及他的感受一并说给萧摩诃。
萧摩诃听完也是面露震惊,他同司马申一样,对皇太子的印象一直都是只知享乐的昏庸之人,而今皇太子不仅带伤理政,而且还这般睿智果断,让萧摩诃也很为吃惊。
“殿下视兄为朝廷之柱。”
司马申言道。
“危难之际,殿下不假思索便亲命兄征讨陈叔陵,足以看出殿下对兄的器重...”
......
在司马申与萧摩诃交谈之际,苏东也走出了承香殿。
回到南朝陈已有三日时间,但他却始终未走出过承香殿,而今柳皇后终于放松督管,苏东也可以自由一回。
旧时宫阙,美不胜收,碧瓦朱甍,层台累榭,雕梁绣柱,泛着灰红古朴的气息,却又十足金贵。苏东曾见过很多累在厚土之下的旧时楼宇,那是失了色的残垣断壁,怎能像眼前这般桂殿兰宫,般般入画?
苏东闲庭信步于宫宇之间,往来太监、侍女见之苏东到来皆是大惊,纷纷跪拜行大礼,苏东并不习惯这种大礼,又起礼不绝,便逐渐绕道拐入僻巷。
这里已是冷清,四周罕见内侍、侍女行走,苏东这才感觉安静下来,静享这一刻宁静。
忽一声琴声传来,惊破片刻宁静,琴声清澈悠扬,如山峦间嬉戏的流泉,清逸无拘;又如白桦树梢轻拂而过微风,轻柔悦耳。苏东不由停下脚步,仔细聆听。琴声时而动人肺腑;时而又婉转清寒。似有无尽的思念暗含其中,又有种了不尽思念唯有祝福的凄苦。
琴声至高点而落,逐渐音散无踪,苏东一惊,仿佛失去挚爱,连忙循着方才琴音传来的地方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