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隋室大地上有这么多幺麽小丑,东掠西劫,把百姓骚扰的没法活,哭天喊地,天地还不应答。

  在江都心安理得地花天酒地的杨广,全然不知自己陷入了凶险,杨氏基业,可能随时不保了。

  杨广不是傻子,要是知道真实情况,万万不会这么轻松整日玩耍,主要是谄媚的奴才们,不把各处警报上报给他,净说好话。说实话的人,要么被他干掉了;要么躲一边摇摇头叹气哀叹旁观,要么胆儿肥,起兵造反,欲要取代他的位置。

  胆子大的主儿,比如刘武周,起兵马邑。窦建德起兵河间,自号长乐王。李密起兵巩,自号魏公,徐圆朗起兵豫州,李轨起兵河西,自称凉王等数不胜数的人,像无数把力大无穷的勺子一样,把隋室江山搅拌像一锅浆糊了。

  杨广可能也看到了这危险性,想着弥补也无济于事,不如破罐子破摔,沉迷享乐,能混一天是一天。

  太原留守李渊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感叹在心里,尽管一副愁肠,一心还是衷心做一个隋朝臣子,一时没有那二心,要起兵反自家主子。

  到是他不安分的儿子李世民比李渊有雄心多了,结识英雄,欲找准时机大举。

  晋阳令刘文静和宫监裴寂跟李世民经常密切来往,一起吃喝是常事,晚上同室睡觉偶尔也会存在。见面时间多,自然会没事谈谈天下的局势,毕竟大家是在官场上混的,帮助隋室主子管理着天下,天下的动静,直接关系着他们的荣华富贵。

  刘文静额外欣赏李世民,认为他是个命世奇才,把他当作心腹好友。裴寂对李世民不像他对他有那样的好感,不认为他有着天纵之才,只是一个略有才识的少年,不足挂齿。

  李世民没有干出惊天动地之前,谁都可以对他的才能进行怀疑,这是人之常情。

  李渊听信旁人的话,认为刘文静与瓦岗的李密有姻亲关系,从而认为他也会参与叛乱,李渊不敢怠慢,从而把他丢进了监狱。以此看来,李渊此时对隋室还是忠心耿耿的,谁对隋室稍有不忠,他就会出面收拾人家。

  李渊没把刘文静放在眼里,但他儿子李世民却把刘文静当作宝贝,认为跟他一起,可以共谋大事,所谓大事,就是平定天下。

  李世民听说刘文静被他老爹丢进监狱里了,着急得不行,火速赶到监狱,先是询问他对时局的看法,再想办法救他出来。

  刘文静一阵深深的感叹后说:“现在天下大乱,只有商汤,周武,汉高,光武之才才能平定,让天下归心,不至于这样没有章法地乱。”

  李世民心脏紧缩道:“你言重了,难道这个世上没有这样异才?我来监狱看望你,可不是寻常见你,是希望与你共图事。”

  刘文静似乎很早就等着他说这句“与他共图大事”这句话了,激动的连说了三个“好”,并感叹:“我真是没看错公子,果然是造世之才,有远大抱负。”

  李世民不是想要他夸他,迫不及待地问:“你有什么良策?”

  刘文静毫不卖关子,掷地有声地说道:“如今李密围攻洛阳,皇帝隋炀帝远在江都,各地起义军数以万计,多如牛毛。若能顺天应人,高举义旗,平定天下指日可待。而今避难的的百姓都来到太原城中,一旦聚集起来,可得十万之多,令尊本身所领之兵也有数万,一声令下,谁敢不从。到时称许入关,号令天下,不到半年,帝业可成。”

  李世民听得热血沸腾,面露欣喜之色,恨不能马上,传檄四方,号令天下,实现自己的抱负,理智很快把他从冲动中拉回现实,面有难色道:“这确实是一个好主意,但我担心家父不愿意。”

  刘文静顿了顿,示意他把头伸过去。

  刘文静对他耳语几句,李世民脸上的难色立刻烟消云散,欢快地出了监狱,径自请裴寂吃饭去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长安回望绣成堆之人间万事,长安回望绣成堆之人间万事最新章节,长安回望绣成堆之人间万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