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
宋义很诧异,他打开门,却并没有让客人进屋,而是站在门口,有意无意地挡住了客人进屋的通路。
“怎么,不欢迎?”
来者是宋义的同学兼领导,班长张琦。
“哦,不,欢迎欢迎!”
宋义嘴里打着哈哈,身子却出了家门,顺手还关上了房门。
“我正好要出去,有什么事情,我们边走边聊。”
宋义很在意这个小家的秘密,知道的人除了兄长,再无第三人,他此时心中极为不快,对方明显是暗中跟踪而来。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
张琦自小生活优越,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也都是副处级干部,情商很高,瞬间就收到了对方的拒绝信号。
“我亲戚请我过来吃饭,正好看见了你。”她笑着解释了由来,随口又问道:“你怎么住这?”
“朋友出差,让我帮忙照看一下。”
宋义支吾着,其实他对张琦并不反感,小姑娘人还是很不错的,并没有任何能让人瞧不起的地方,恰恰相反,优点一大把。
“宋义,春天来了,班里准备春游,正寻找合适的地点。听说你经常出去勤工俭学,对北京比较了解,能否支持一下班里的工作。”
“春游?”
宋义突然有点恍惚,重生以来,他也是有过春游的。
刹那间,他眼前飘过一个胖乎乎的身影,以及那和煦的笑脸。
“宋义同学,春游就归你负责,安排不好就当文娱委员。”
林红的形象在宋义脑海里,变得清晰起来。
对于林红,宋义之所以印象深刻,不在于她给她写过信,而是一个隐秘。
这个隐秘,宋义一直埋藏在心里,从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是的,这真的是隐秘,而且非常玄妙,算得上不可告人。
宋义一直有个困惑,林红和李欣,也就是宋义前世的老婆李欣非常相像。
前世两人认识时,李欣27岁,他曾经看过李欣的影集,知道李欣小时并不算胖,甚至可以说瘦,直到高中才开始圆润。
是的,在老公面前,李欣一直不承认自己胖,宋义无奈之下,才采用“圆润”一词。
包括林红的父母,也和宋义前世的老丈人丈母娘非常像。
如果不是地位悬殊,而且接触只有几次,宋义都想打探打探。
但世界上没有如果,宋义学习之余,经常忍不住偷看林红,有几次由于发呆,被林红的厉眼怼了回去。
林红不讨厌他,甚至还给自己来了信,宋义却无法接招。
是的,少年除了爱情,还有诗和远方。
对宋义而言,则有李欣。
现在,又多了阿珍,还有一双儿女。
见宋义发呆,张琦心中暗喜,她能感觉出,宋义并不讨厌她。
此时对方并没有明确拒绝,她还有机会。
张琦是无意中发现宋义真实身份的,上学期期末,系里邓主任接待了要采访宋义的报社记者,她正好去找系主任汇报工作,无意中发现这个秘密。
她深深为之震惊。
第一次见宋义是在火车上,宋义一身臭汗地来到卧铺,坐在走廊的凳子上啃着兔子腿。阳春白雪的张琦有点瞧不起下里巴人。
直到报到后,发现居然和下里巴人成了同学。
再后来......
张琦是聪慧之人,她逐渐发现,宋义很有想法,有远超同龄人的冷静和成熟,很有趣,总是会在他身上发现很多新的东西,让人思考......
而且,长的很帅!
一般来说,女孩子比男孩子早熟。
在男孩子汗流浃背,沉醉于展现力量的各项运动中时,同龄的女生已成长为小母鸡,已经在家长的谆谆教导下,以审视的眼光看世界,包括男人。
几个月过后,张琦又发现宋义其实家境不错,虽然穿的一般,但她知道,宋义的衣服做工都很好,有两件甚至是名牌。
宋义虽然不张扬,但也不想装苦行僧。
如此,终究瞒不过有心人的利眼。
宋义居然是兄弟基金里的弟弟,比大款还款啊!
期末成绩早已揭晓,宋义总分第一。
学业优秀,身家丰厚,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毫无疑问,宋义是个不错的男人,女人理想的丈夫!
张琦整整思考了一个寒假,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必须抓住这条大鱼!
唯一的心病是,自己在火车上曾经说过粗俗一词,宋义英语很棒,她不确定宋义是否听清听懂了。
但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这是父亲说过的话。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
张琦有足够的自信,自己无论哪方面,都堪称优秀。
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
她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美貌。
张琦不但学业优秀,她还是班花,系花,院花。
但她深深知道,女人长的漂亮是你的优势,活的漂亮才是你的本事。
和还是生瓜蛋子的男生不同,女人深深懂得自己容貌的价值。
当然,智商太低的女孩除外。
很多失恋的男孩们,包括连失恋机会都没有的男孩,往往不明白此中的道理。
“你很好,只是我们不合适。”
这是拒绝时,女孩子发的好人卡和常用语。
其实,不是不合适,是你不够优秀,配不上女人的美貌。
坦白说,就是你价值太低,低于女孩容貌的价值,你的明白?
如此而已!
社会就是如此现实,如此残酷,如此冰冷。
主因是贫困!
其实这是社会问题,屌丝不能把追求物质的错误推到女人身上,如同古代把亡国的原因归于美女,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特么乍混的,穷的连老婆和娃娃都养不起,还结个屁婚,躲一边撸管去!”这是比较实在的女人。
“我很爱你,我愿意陪你吃苦,可是我们的孩子怎么办?”这是温婉又无奈的女人。
所以归根结底,这其实是男人的问题。
是的,因为贫困,所以为了养育后代,光有爱情远远不够,女人还需要面包,还需要......
张琦横下一条心,她知道宋义不住校,几次偷偷尾随。
苦心人天不负,她终于找到了宋义的老巢,通过打听,还知道宋义买下了此处。
“植物园不错,距离不远,可以踏青赏花爬山,而且相对也安全。”
宋义回过神,提出了建议。
“真巧,我也是这么想的。”张琦笑颜如花,“我们野餐吗?”
“最好野餐,这样有气氛,而且在外面吃饭太贵。建议用班费集中购买烧饼或面包,包括水果,这样能便宜点,另外自带水壶。”
出于礼貌,宋义还是和张琦一起坐车,返回了学校。
“耶!首战告捷。”
张琦同志欣喜万分,“相遇是很奇妙的事,请一定做好准备,人生旅途中你很可能会突然遇见这么一个人,他扰乱你心湖、打破你平淡的生活,让你的世界从此变得不同。”
但是她不知道,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缘分是相互的,幸福是自找的;尊重彼此的选择,享受寻找的快乐。
缘来时不狂喜,缘去时不悲泣;缘来时坦然接受,缘去时从不强留。
人生需要一种洒脱,缘份也需要一份淡定。
......
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刚成立不久,各方面条件都比较简陋,或者说欠缺,比如电脑的数量。
学校经费有限,不可能无限倾斜。
邓主任忧心忡忡,直到他遇到了报社记者黄明,才知道系里居然隐藏着一尊小佛。
“宋义同学,坐,坐下说。”邓主任笑的老脸皱成了菊花,他亲自倒水,嘿嘿。
“邓主任,我想安静的学习,和黄记者说好了保密,还请系里......”
“知道,保密,我懂的,嘿嘿。”
邓主任还是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寒假这些天一直都在欣喜之中。
穷庙来了个富和尚,简直是妙不可言!
作为方丈,邓主任要不是为人师表,简直要仰天长笑,如此才能表达他的欢喜。
宋义突然觉得有点不妙,他决定先发制人。
“邓主任,系里电脑不知道够不够,我有个朋友卖电脑,可以提供一些,系里计算机教学任务这么紧,不能误了教学。”
见宋义如此知情知趣,邓主任大慰老怀,他努力皱起眉头,摆出一副苦行僧的架势。
“电脑不是不够,是缺,相当的缺,学校不容易啊!”
“是的是的,学校不容易,计算机系的学生,总不能毕业了还没有摸过电脑吧。”宋义也颇为叹息,“二十台够不够?”
“自然是不够的,华清大学计算机系足足有120台。当然我们系小,学生只有他们三分之一......”
听话听音,宋义明白邓主任的期望值是40台,还是很合理的,邓主任人不错。
“40台啊......”
宋义摸着下巴,开始沉吟起来。
邓主任有点着急,他实际上的期望值是20台,提40台不过是给宋义留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他刚要开口,宋义却抛出了一个问题。
“邓主任,您知道,我事情有点多,考勤方面......”
40台电脑在望,邓主任闻言大喜,“系里会考虑的,考勤你不要担心,只要一句话。”他伸出一根手指,开始了比划。
“有的科目我不太擅长,考试方面......”
打蛇随棍上,趁热打铁,宋义起了贪心。
“这个嘛,”
邓主任也摸着下巴,开始沉吟起来。
平心而论,宋义这个要求有点过分。
“邓主任,听说我朋友那正好有45台电脑,有可能多出5台。科研任务这么重,老师也不容易啊。”
宋义见邓主任还在摸下巴,只能硬着头皮保证道:“重要的主课您放心,我还是没有问题的。”
邓主任没有再摸下巴,脸笑成了菊花。
宋义很诧异,他打开门,却并没有让客人进屋,而是站在门口,有意无意地挡住了客人进屋的通路。
“怎么,不欢迎?”
来者是宋义的同学兼领导,班长张琦。
“哦,不,欢迎欢迎!”
宋义嘴里打着哈哈,身子却出了家门,顺手还关上了房门。
“我正好要出去,有什么事情,我们边走边聊。”
宋义很在意这个小家的秘密,知道的人除了兄长,再无第三人,他此时心中极为不快,对方明显是暗中跟踪而来。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
张琦自小生活优越,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也都是副处级干部,情商很高,瞬间就收到了对方的拒绝信号。
“我亲戚请我过来吃饭,正好看见了你。”她笑着解释了由来,随口又问道:“你怎么住这?”
“朋友出差,让我帮忙照看一下。”
宋义支吾着,其实他对张琦并不反感,小姑娘人还是很不错的,并没有任何能让人瞧不起的地方,恰恰相反,优点一大把。
“宋义,春天来了,班里准备春游,正寻找合适的地点。听说你经常出去勤工俭学,对北京比较了解,能否支持一下班里的工作。”
“春游?”
宋义突然有点恍惚,重生以来,他也是有过春游的。
刹那间,他眼前飘过一个胖乎乎的身影,以及那和煦的笑脸。
“宋义同学,春游就归你负责,安排不好就当文娱委员。”
林红的形象在宋义脑海里,变得清晰起来。
对于林红,宋义之所以印象深刻,不在于她给她写过信,而是一个隐秘。
这个隐秘,宋义一直埋藏在心里,从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是的,这真的是隐秘,而且非常玄妙,算得上不可告人。
宋义一直有个困惑,林红和李欣,也就是宋义前世的老婆李欣非常相像。
前世两人认识时,李欣27岁,他曾经看过李欣的影集,知道李欣小时并不算胖,甚至可以说瘦,直到高中才开始圆润。
是的,在老公面前,李欣一直不承认自己胖,宋义无奈之下,才采用“圆润”一词。
包括林红的父母,也和宋义前世的老丈人丈母娘非常像。
如果不是地位悬殊,而且接触只有几次,宋义都想打探打探。
但世界上没有如果,宋义学习之余,经常忍不住偷看林红,有几次由于发呆,被林红的厉眼怼了回去。
林红不讨厌他,甚至还给自己来了信,宋义却无法接招。
是的,少年除了爱情,还有诗和远方。
对宋义而言,则有李欣。
现在,又多了阿珍,还有一双儿女。
见宋义发呆,张琦心中暗喜,她能感觉出,宋义并不讨厌她。
此时对方并没有明确拒绝,她还有机会。
张琦是无意中发现宋义真实身份的,上学期期末,系里邓主任接待了要采访宋义的报社记者,她正好去找系主任汇报工作,无意中发现这个秘密。
她深深为之震惊。
第一次见宋义是在火车上,宋义一身臭汗地来到卧铺,坐在走廊的凳子上啃着兔子腿。阳春白雪的张琦有点瞧不起下里巴人。
直到报到后,发现居然和下里巴人成了同学。
再后来......
张琦是聪慧之人,她逐渐发现,宋义很有想法,有远超同龄人的冷静和成熟,很有趣,总是会在他身上发现很多新的东西,让人思考......
而且,长的很帅!
一般来说,女孩子比男孩子早熟。
在男孩子汗流浃背,沉醉于展现力量的各项运动中时,同龄的女生已成长为小母鸡,已经在家长的谆谆教导下,以审视的眼光看世界,包括男人。
几个月过后,张琦又发现宋义其实家境不错,虽然穿的一般,但她知道,宋义的衣服做工都很好,有两件甚至是名牌。
宋义虽然不张扬,但也不想装苦行僧。
如此,终究瞒不过有心人的利眼。
宋义居然是兄弟基金里的弟弟,比大款还款啊!
期末成绩早已揭晓,宋义总分第一。
学业优秀,身家丰厚,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毫无疑问,宋义是个不错的男人,女人理想的丈夫!
张琦整整思考了一个寒假,她终于下定了决心。
必须抓住这条大鱼!
唯一的心病是,自己在火车上曾经说过粗俗一词,宋义英语很棒,她不确定宋义是否听清听懂了。
但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这是父亲说过的话。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
张琦有足够的自信,自己无论哪方面,都堪称优秀。
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
她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就是美貌。
张琦不但学业优秀,她还是班花,系花,院花。
但她深深知道,女人长的漂亮是你的优势,活的漂亮才是你的本事。
和还是生瓜蛋子的男生不同,女人深深懂得自己容貌的价值。
当然,智商太低的女孩除外。
很多失恋的男孩们,包括连失恋机会都没有的男孩,往往不明白此中的道理。
“你很好,只是我们不合适。”
这是拒绝时,女孩子发的好人卡和常用语。
其实,不是不合适,是你不够优秀,配不上女人的美貌。
坦白说,就是你价值太低,低于女孩容貌的价值,你的明白?
如此而已!
社会就是如此现实,如此残酷,如此冰冷。
主因是贫困!
其实这是社会问题,屌丝不能把追求物质的错误推到女人身上,如同古代把亡国的原因归于美女,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特么乍混的,穷的连老婆和娃娃都养不起,还结个屁婚,躲一边撸管去!”这是比较实在的女人。
“我很爱你,我愿意陪你吃苦,可是我们的孩子怎么办?”这是温婉又无奈的女人。
所以归根结底,这其实是男人的问题。
是的,因为贫困,所以为了养育后代,光有爱情远远不够,女人还需要面包,还需要......
张琦横下一条心,她知道宋义不住校,几次偷偷尾随。
苦心人天不负,她终于找到了宋义的老巢,通过打听,还知道宋义买下了此处。
“植物园不错,距离不远,可以踏青赏花爬山,而且相对也安全。”
宋义回过神,提出了建议。
“真巧,我也是这么想的。”张琦笑颜如花,“我们野餐吗?”
“最好野餐,这样有气氛,而且在外面吃饭太贵。建议用班费集中购买烧饼或面包,包括水果,这样能便宜点,另外自带水壶。”
出于礼貌,宋义还是和张琦一起坐车,返回了学校。
“耶!首战告捷。”
张琦同志欣喜万分,“相遇是很奇妙的事,请一定做好准备,人生旅途中你很可能会突然遇见这么一个人,他扰乱你心湖、打破你平淡的生活,让你的世界从此变得不同。”
但是她不知道,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在走是幸福。
缘分是相互的,幸福是自找的;尊重彼此的选择,享受寻找的快乐。
缘来时不狂喜,缘去时不悲泣;缘来时坦然接受,缘去时从不强留。
人生需要一种洒脱,缘份也需要一份淡定。
......
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系刚成立不久,各方面条件都比较简陋,或者说欠缺,比如电脑的数量。
学校经费有限,不可能无限倾斜。
邓主任忧心忡忡,直到他遇到了报社记者黄明,才知道系里居然隐藏着一尊小佛。
“宋义同学,坐,坐下说。”邓主任笑的老脸皱成了菊花,他亲自倒水,嘿嘿。
“邓主任,我想安静的学习,和黄记者说好了保密,还请系里......”
“知道,保密,我懂的,嘿嘿。”
邓主任还是克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寒假这些天一直都在欣喜之中。
穷庙来了个富和尚,简直是妙不可言!
作为方丈,邓主任要不是为人师表,简直要仰天长笑,如此才能表达他的欢喜。
宋义突然觉得有点不妙,他决定先发制人。
“邓主任,系里电脑不知道够不够,我有个朋友卖电脑,可以提供一些,系里计算机教学任务这么紧,不能误了教学。”
见宋义如此知情知趣,邓主任大慰老怀,他努力皱起眉头,摆出一副苦行僧的架势。
“电脑不是不够,是缺,相当的缺,学校不容易啊!”
“是的是的,学校不容易,计算机系的学生,总不能毕业了还没有摸过电脑吧。”宋义也颇为叹息,“二十台够不够?”
“自然是不够的,华清大学计算机系足足有120台。当然我们系小,学生只有他们三分之一......”
听话听音,宋义明白邓主任的期望值是40台,还是很合理的,邓主任人不错。
“40台啊......”
宋义摸着下巴,开始沉吟起来。
邓主任有点着急,他实际上的期望值是20台,提40台不过是给宋义留了讨价还价的余地。
他刚要开口,宋义却抛出了一个问题。
“邓主任,您知道,我事情有点多,考勤方面......”
40台电脑在望,邓主任闻言大喜,“系里会考虑的,考勤你不要担心,只要一句话。”他伸出一根手指,开始了比划。
“有的科目我不太擅长,考试方面......”
打蛇随棍上,趁热打铁,宋义起了贪心。
“这个嘛,”
邓主任也摸着下巴,开始沉吟起来。
平心而论,宋义这个要求有点过分。
“邓主任,听说我朋友那正好有45台电脑,有可能多出5台。科研任务这么重,老师也不容易啊。”
宋义见邓主任还在摸下巴,只能硬着头皮保证道:“重要的主课您放心,我还是没有问题的。”
邓主任没有再摸下巴,脸笑成了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