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在97金融危机中也遭遇了严重困境,但由于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反而获得长足发展,我觉得有些东西对爱达将来的发展很有借鉴意义。
三星危机生存宝典:保住现金流
“十年前的那段日子是我一直都想忘记的。199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是我在三星三十年中感受最难过的一件事。”11月3日,在北京招商大厦中国三星总部,55岁的大中华区三星集团总裁朴根熙回忆往事时显得略带伤感,“当时我们做出了非常强有力的结构调整,我参与了从之前的企划到最后度过危机的整个过程,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离开了公司,这是一段非常痛苦的记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韩国,众多财团艰难度日。当时的三星已处于生死边缘,长期负债最糟糕时达到180亿美元,几乎是公司净资产的3倍,这家韩国公司濒临倒闭。
关键时刻,三星开始了痛苦的自我救赎之旅。通过裁员、缩减费用、剥离不良债权及低利润的业务,获得了涅磐重生,并成长为全世界企业的学习榜样。
不过,历史总是周而复始,十年后,世界经济重新处于风雨飘摇的经济危机中。不同的是,此时的三星早已深谙危机中的生存法则。
10月24日,三星公布的第三季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下滑44%,为11.5亿美元。但三星高管表示,他们有理由对公司未来保持乐观。这首先源自于三星拥有巨额“战争基金”目前三星的现金储备高达76亿美元,使其有足够资金支持研发、营销和工厂。而这对于其囊中羞涩的竞争对手而言,这只能是个望尘莫及的奢望。
朴根熙告诉记者,从97年的金融危机中重新站起来的三星已习惯用危机意识武装公司的全体员工。“首先要保证现金流,同时要确保竞争力。一定要挑战极限式的降低成本。”
事实上,在最近的世界经济危机中,三星的让对手望尘莫及的业绩还很多。比如作为全球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制造商,三星是内存芯片制造商中唯一一家未亏损的企业。此外,作为全球仅此于诺基亚的第二大手机制造商,三星也是唯一一家在截至9月底的前三个季度内出货量增长的手机制造商,而在中国三星手机的市场份额也从11%增长到了19%。
危机中的加减法
让我们来重新温习一下三星是如何进行危机变革的。
1998年7月末,在新罗饭店,20多名三星电子最高层为最终的结构调整改革召开了影响深远的“生死对策大会”。10多小时的会议过程充满了紧张和悲壮的气氛。当场,大家决定,如果改革不成功,全体都将辞职。公司紧急组成了行动团队,要在两周内拿出一个结构调整的计划。会议作出了一个近乎残酷的决定,在5个月之内三星电子管理层裁员30%,非管理层裁员35%。
朴根熙告诉记者,当时,公司首先进行了人力的缩减方面的结构调整。在韩国国内员工,裁员2万5千人,即缩减了40%的人员。
同时,在经费开支方面,一年节省了10亿美元,库存压力减少了40亿美元。卖掉大概价值8亿美元,剥离了120个产品项目。“公司所有的运营都是以这种以现金流为基准来进行运作的。就这样,我们从1997年的3%的负债比到1998年的时候已经减少到了85%。这就是我们第一阶段结构调整的内容。”朴根熙说。
据其回忆,当时为了压缩开支,三星节约到每一个细节。比如减少公司司机数量,估计管理层自己开车;免掉大型会议的聚餐,专务人员搭飞机只做坐经济舱。“那时候三星的会议室里面都没有饮料,工厂里也不再发免费的制服,这些要自己掏钱来买。”
没错,所有这一切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保住现金流。与此同时,在这场现金保卫战中,三星开始恢复元气。
值得注意的在三星断臂自救的办法,并没有忽略“加法”。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很多芯片厂商都开始减少投资,缩短战线,当时三星副会长尹钟龙却作出了一个相反的决策。1997年秋天,在所有对手都在收缩战线的时候,三星加大了芯片厂的投资,理由很简单:在行业低潮时期的进入可以在将来行业回暖时获得更高回报。如今看来,这无疑是一个最正确的决定。
在经济危机中成功运用了加减法的三星终于获得了涅磐,而如今三星必须打响新的保卫战。
新保卫战
朴根熙坦承,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我们在公司里会不断的提醒我们曾经面对的危机,每个月都会有不同的危机发生,我们不断的以危机意识来武装公司的所有成员。”
2005年,朴根熙重返中国出任三星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在朴根熙以前的三星中国总裁中,没有一个任期超过3年。朴根熙在就任中国总裁的演讲中,首次公开提出“在中国打造第二个三星”。
在他的蓝图中“三星中国的定位不仅仅是单纯的工厂或市场,而是三星的业务基地”。这既包括把三星集团下的金融和服务业等业务引入中国,更要让三星所有在华生产的产品从企划、研发、生产到销售的整个链条,全部在中国完成
到2007年底,三星业绩提升的好消息频频传来:三星手机业务超过摩托罗拉,攀升至全球手机制造商亚军位置,同时,三星电视也已经连续9个季度在全球销售上位列榜首。数据表明,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销售额在全球电视市场所占比率首次突破20%。
不过,三星正面临着来自于多方面的挑战。
在数字产品兴起之初,三星得以超越对手的核心手段是,比对手更快地向市场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它推出了最早的mp3手机、全世界最薄的手机、最高像素的照相手机和第一台wimax手机。但随着数字产品的普及,这一优势已经并不明显。而在手机方面,一直以创新著称的三星设计必须要面对新的竞争对手,苹果公司推出iphone以及谷歌的g手机。更大的麻烦来自于三星的半导体部。这个三星的现金牛正处于整个行业不断下滑中,三星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价格战之中。
不过,所幸的是三星当然有足够现金抵御经济的寒冬,而且有能力在市场回升时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当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就把诸如技术的研发、营销活动、或者是产品外观设计这些部分完全打压掉,哪怕其他地方都缩小,这些部门也要加强投入。”朴根熙这样告诉记者。
三星电子蒸蒸日上成为索尼最大的竞争对手
1997年,当霍华德-斯特林格(即将出任索尼首席执行官)加盟索尼的时候,当时的韩国电视机制造商三星电子正处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生死存亡之际.
然而在接下来不到10年的时候,三星电子的市值几乎是索尼的两倍.毫无疑问,现在三星电子是索尼最大的竞争对手.然而不仅仅如此,苹果电脑公司凭借其ipod也垄断了整个便携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此外硅谷的公司在便携数字产品如pda与数字录像机方面也超越了索尼公司.甚至在数码相机领域,索尼也面临着来自柯达与佳能的有力挑战.
美国it分析家乔治-格里德认为,现在的三星与索尼截然不同.目前的索尼充满管理充满官僚作风,而三星依然保持简洁的作风,其8万8千名员工中,有四分之一为研发人员.
在过去三年间,索尼的电子业务部门几乎拖垮了整个公司.由于该部门的巨额亏损,截至于这个月的2004年度,索尼的赢利仅为10亿美元,在其690亿美元的收入中比例仅为1.5%.相比之下,三星电子的业绩相当耀眼.截至于去年12月份的2004年度,三星电子销售额为560亿美元,但是其赢利达到了100亿美元.高额的赢利使得三星可以在研发上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其在全球的高级实验室也达到了15格.
三星电子去年的投资达到了70亿美元,在全球it企业中排行首位.而今年三星电子的投资将达到100亿美元.
此外索尼还拥有庞大的容量来生产内存芯片与显示面板.三星的投资将进一步削减其产品如平板电视.dvd播放机与手机的成本.低成本.时尚的设计以及先进的技术对于消费电子制造商来说尤为重要.
亚洲金融危机后,存活下来的电视机制造商三星电子开始向索尼看齐,将其产品全线升级到高端产品.在一年内投入30亿美元美元的广告宣传费用后,三星的品牌获得了成功,其品牌价值高达126亿美元,足以与索尼品牌抗衡.不过索尼这一品牌在美国市场依然具有很大的号召力.
在平板显示器领域三星电子更是所向披靡,连高傲的索尼公司也不得不低头,去年加入了三星电子在韩国打造巨型工厂的项目.
去年12月份,索尼与三星电子达成了一项专利,在2008年之前,两家公司可以共享将近2万个专利.
在手机领域,三星的折叠设计.清晰的显示屏以及强大的功能使得公司对2005年的销售业绩充满信心.三星预计今年其全球手机销量将达到1亿部,比去年增长16%.这一业绩将使三星电子可以与第二大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公司抗衡,去年摩托罗拉手机销量为1.041亿部.
尽管手机是三星电子最大的业务,但是索尼并没有进入这一领域.随着更为强大的拍照手机上市,索尼的数码相机业务将因此而受到削弱.
上周三三星电子在韩国推出了全球第一款7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而目前数码相机大多数为300万到400万像素.
半导体收音机.a**man与彩色电视机让索尼成为了消费电子巨头,这些产品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现在的三星电子无疑是10年前的索尼公司,充满了进取与创新的意识.
发表人:神剑心用户类型:普通2008-12-1718:41:36回复
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发展
(林毅夫)
作为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北大人,我们都在思索着中国的命运,中国有着汉唐盛世,也有着近代衰弱落后,而这种转变尤其是明显在工业革命后,西方世界的崛起,东方世界的沉沦,中国近代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北大人作过许许多多的尝试,建国后,我们的经济渐渐发展,有了很好的发展。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很大进步,gdp增长9.6%,不过我们还有一个问题,1999年人均收入不到qiuyelou 平板电子书美元,不到日本的1/40,美国的1/34,作为北大人,我们要看到成绩,也不要忘记差距,这更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信息产业的重现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20世纪英、美经济各领风骚,80年代以后,这种经济优势为日本的发展而不得以消失,当时日本依靠的是传统产业,如电子、造船、钢铁等,当时很多人认为美国时代结束,日本时代来临,年到90年代后,尽管日本也采取了很多财政、货币和出口政策来改变经济衰退,但这种趋势却日益明显,相反,美国的经济再次显现强有力的劲头。比较这一衰一长,就会明白其中的根据就是信息产业的显现以及这产生的对经济的推动效应。并提出了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的概念,这种表现是全方位的,从股票价格翻番就可见,1993年的道琼斯指数为4000点左右,94年到今年由4000点上升到1万1千点,而且科技股纳斯达克1998年则突破2000点,今年年初就超出2000点,还有一支以销售计算机出名的股票由上市的一股1.5美元,发展为最高达73美元。亚洲的香港,日本也掀起了这样的浪潮,李泽楷的盈科数码击败新加坡电讯的竟争收购香港电讯,1999年5月,李泽楷买了一个不起眼的公司,正式出现盈科数码,原来一股二毛多钱,盈科数码上市当天就翻了20多倍,达5港币多,最多达25港币,总资产2500亿港币,只十个月时间,就成为香港第三大公司,李泽楷个人身价超过1500亿,而其父李嘉诚的第一个1000亿用了30年。信息产业的浪潮使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各国经济得以复苏,香港在金融危机时股票指数在一万一、二千徘徊,在科技股的带动下升到了1万8千点,超过了历史最高1万7千点,日本、韩国的经济也得以反弹。
工业革命前,中国在科技、文化上全面领先了一千多年,到信息产业时代,很多人看到中国比别人的差距不那么大,最多10年、20年,美国有的神话,香港、日本有,中国也会有,平均动员全国,超上信息产业,利用这样的潮流达到强大目的。
针对这样的乐观,我还是一贯坚持我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按照该国的比较优势,生产有三个要素,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在资本,而发展中国特别是东亚中国的比较优势在自然资源:在信息产业上,中国应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原则是否依然适用呢?我想是的。
传统观念认为一个公司的价值是通过赢利而获取的,在现在却出现了这样的公司,它一直在亏损,在公司价值却猛增,如dot.**公司其价值就为300多亿,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对信息产业的误解,这也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提出的。
其实只要稍加分析就可解决,信息产业的技术主要的是信息的处理、贮存、交换,传统产业完全以利用信息技术方便来获得巨大发展,江健中先生公司有2万多人,是一家女时装公司,应该可以算是劳动力密集型,其流程大致为:概念提出颜色形状设计,样衣,试穿,大批量生产。这一循环,约10个月,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后缩短到三个月,任何产业都可以这样,我们细察科技发展的历史就可知,每次科技的发展,都会随之带动新的行业,飞机的发明带动了航空运输业,火车的发明带动了铁路的运输业。同样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此,我们是应该积极地接纳的,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传统的轿子就排斥火车、飞机一样,我们也不应排斥信息产业,虽然轿子可能更适合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中我们就应考虑一个成本原则,在大范围内铁路运输的成本低,但在小范围就不是如此,所以适应有肩挑、人扛,电子商务提高了交易速度和交换面,增加了选择,降低了选择和交易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有是困难,首先是法律、金融环境、其次是风险投资,另外还有一点是,进入成本很低,而价值的产生却是规模经济,所以在进入时有很多竞争者到最后只剩极少数
信息技术的提供包含硬件科技和软件技术,硬件技术,主要指计算机、网络,有三个环节,开发和研究,核心芯片的生产,各部件组装,其中开发、研究集中在发达国家,芯片的生产相当部分在发达国家,也有在一些中上发达国家,如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而各部件组装集中在劳动力便宜的国家,从这种分布我们就可以看出比较优势来。发达国家拥有资金的比较优势,而开发的研究的资金要求特别大,以98年为例,ibm投资56亿美元,日元45.3亿美元,诺基亚45.2亿美元,nec34亿美元,摩托罗拉31亿美元,开发技术后,一条生产线大致需十几亿美元。
台湾和韩国都是产业转型比较成功的经济,通过对台基电和三星的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到比较优势的合理性,刚发展时,台基电的定位就是核心芯片生产,而三星是研究动态记忆芯片,其技术等级比台基电高,但比较其97年的一组统计数据就可知道更深的情况,97年台基电的营业额为15亿美元利润率45%,投资20亿美元,而三星97年营业额130亿美元利润率15%,投资50亿美元还有10几亿美元投资到开发和研究,比较起来,台基电资金积累比三星要多,这也体现了两种模式,前者利用劳动力资本的比较优势,渐渐积累资金,从而在国际竞争上有竞争力,所以在产业技术升级上有自己的资金,而且在金融危机中,台湾损害甚小,韩国的模式是一种大公司模式。技术升级高,规模大,资金需求多,资本负债高,所以在金融危机中受挫。
作为中国的发展应该是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这一定是无甚争议的,但在硬件产业中我们该怎么定位?有一种急躁看法,认为差距不大,可以动员国家力量发展高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但通过下面的比较就可知这是很不现实的,1998年全国用于开发和研究的投资中,大中型企业占478亿人民币,大学占52亿人民币,只相当于两家美国大公司,倾出中国政府的4qiuyelou 平板电子书亿人民币也顶多与美国20家大公司竞争,而成功概率却小得多,虽然差距只有一二十年,但按我们的比较优势是跨不过这一差距的,在硬件行业的选择上我们还是应选择劳动力密集的组装环节。只有赚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不是会导致我们的永远落后呢?这个问题应该动态地看,发达国家的产业选择是资金密集型,这是它们的比较优势,我们的选择应该是利用比较优势,利用生产要素中份额大的要素,来进行生产,从而获得利润积累资金,这样才能重新提高要素结构水平,才能有新的产业优势,发达国家进行开发研究,只有5%的技术是过关的可以申请专利,而有商业价值的只是其中的10是他们必须发展,因为他们已是最高技术,而要更新就必须开发研究,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只要优于国内现有技术新可提高生产率,而引进成本是低于开发成本的。中国的资本积累是30-40%。美国是20%,按人均收入来计算资本拥有量,中国是美国的1/35。在几十年内,中国的资本拥有量可以超过美国,日本的发展是按自己优势的,是通过引进技术来实现的。
软件技术的提供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主要是程序设计,新这一点而言只要有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就可设计出和他们一样好的软件,差距主要在于设计出的软件能否适应市场,这个差距的解决应该是由国外软件商提高产品概念,国内设计师可制作。印度、智利、爱尔兰、以色列基本发展都是好些。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寒心哪~
在微电子尤其是半导体芯片这种高新行业里,研发所需资金投入是惊人的!我们国家和国外大公司差距实在是希望张恪能借这个机会积累一笔资金,加大投入,率先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然后迅速占领市场,获取盈利,走继续投入研发盈利的良性循环。虽然实际操作远没说起来简单,但毕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或者说梦想,希望能在书里实现一下
除了mp3、mp4之外,不知道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视等这些产品具体的市场前景与进入难度怎么样。最关键就是核心芯片了,不过要想很快地独立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实在没那么容易啊!毕竟没有技术积累。也许只有靠收购了。
三星危机生存宝典:保住现金流
“十年前的那段日子是我一直都想忘记的。1997年开始的金融危机是我在三星三十年中感受最难过的一件事。”11月3日,在北京招商大厦中国三星总部,55岁的大中华区三星集团总裁朴根熙回忆往事时显得略带伤感,“当时我们做出了非常强有力的结构调整,我参与了从之前的企划到最后度过危机的整个过程,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离开了公司,这是一段非常痛苦的记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韩国,众多财团艰难度日。当时的三星已处于生死边缘,长期负债最糟糕时达到180亿美元,几乎是公司净资产的3倍,这家韩国公司濒临倒闭。
关键时刻,三星开始了痛苦的自我救赎之旅。通过裁员、缩减费用、剥离不良债权及低利润的业务,获得了涅磐重生,并成长为全世界企业的学习榜样。
不过,历史总是周而复始,十年后,世界经济重新处于风雨飘摇的经济危机中。不同的是,此时的三星早已深谙危机中的生存法则。
10月24日,三星公布的第三季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下滑44%,为11.5亿美元。但三星高管表示,他们有理由对公司未来保持乐观。这首先源自于三星拥有巨额“战争基金”目前三星的现金储备高达76亿美元,使其有足够资金支持研发、营销和工厂。而这对于其囊中羞涩的竞争对手而言,这只能是个望尘莫及的奢望。
朴根熙告诉记者,从97年的金融危机中重新站起来的三星已习惯用危机意识武装公司的全体员工。“首先要保证现金流,同时要确保竞争力。一定要挑战极限式的降低成本。”
事实上,在最近的世界经济危机中,三星的让对手望尘莫及的业绩还很多。比如作为全球全球第二大半导体制造商,三星是内存芯片制造商中唯一一家未亏损的企业。此外,作为全球仅此于诺基亚的第二大手机制造商,三星也是唯一一家在截至9月底的前三个季度内出货量增长的手机制造商,而在中国三星手机的市场份额也从11%增长到了19%。
危机中的加减法
让我们来重新温习一下三星是如何进行危机变革的。
1998年7月末,在新罗饭店,20多名三星电子最高层为最终的结构调整改革召开了影响深远的“生死对策大会”。10多小时的会议过程充满了紧张和悲壮的气氛。当场,大家决定,如果改革不成功,全体都将辞职。公司紧急组成了行动团队,要在两周内拿出一个结构调整的计划。会议作出了一个近乎残酷的决定,在5个月之内三星电子管理层裁员30%,非管理层裁员35%。
朴根熙告诉记者,当时,公司首先进行了人力的缩减方面的结构调整。在韩国国内员工,裁员2万5千人,即缩减了40%的人员。
同时,在经费开支方面,一年节省了10亿美元,库存压力减少了40亿美元。卖掉大概价值8亿美元,剥离了120个产品项目。“公司所有的运营都是以这种以现金流为基准来进行运作的。就这样,我们从1997年的3%的负债比到1998年的时候已经减少到了85%。这就是我们第一阶段结构调整的内容。”朴根熙说。
据其回忆,当时为了压缩开支,三星节约到每一个细节。比如减少公司司机数量,估计管理层自己开车;免掉大型会议的聚餐,专务人员搭飞机只做坐经济舱。“那时候三星的会议室里面都没有饮料,工厂里也不再发免费的制服,这些要自己掏钱来买。”
没错,所有这一切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保住现金流。与此同时,在这场现金保卫战中,三星开始恢复元气。
值得注意的在三星断臂自救的办法,并没有忽略“加法”。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很多芯片厂商都开始减少投资,缩短战线,当时三星副会长尹钟龙却作出了一个相反的决策。1997年秋天,在所有对手都在收缩战线的时候,三星加大了芯片厂的投资,理由很简单:在行业低潮时期的进入可以在将来行业回暖时获得更高回报。如今看来,这无疑是一个最正确的决定。
在经济危机中成功运用了加减法的三星终于获得了涅磐,而如今三星必须打响新的保卫战。
新保卫战
朴根熙坦承,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我们在公司里会不断的提醒我们曾经面对的危机,每个月都会有不同的危机发生,我们不断的以危机意识来武装公司的所有成员。”
2005年,朴根熙重返中国出任三星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在朴根熙以前的三星中国总裁中,没有一个任期超过3年。朴根熙在就任中国总裁的演讲中,首次公开提出“在中国打造第二个三星”。
在他的蓝图中“三星中国的定位不仅仅是单纯的工厂或市场,而是三星的业务基地”。这既包括把三星集团下的金融和服务业等业务引入中国,更要让三星所有在华生产的产品从企划、研发、生产到销售的整个链条,全部在中国完成
到2007年底,三星业绩提升的好消息频频传来:三星手机业务超过摩托罗拉,攀升至全球手机制造商亚军位置,同时,三星电视也已经连续9个季度在全球销售上位列榜首。数据表明,今年第一季度,三星电子销售额在全球电视市场所占比率首次突破20%。
不过,三星正面临着来自于多方面的挑战。
在数字产品兴起之初,三星得以超越对手的核心手段是,比对手更快地向市场推出新技术和新产品――它推出了最早的mp3手机、全世界最薄的手机、最高像素的照相手机和第一台wimax手机。但随着数字产品的普及,这一优势已经并不明显。而在手机方面,一直以创新著称的三星设计必须要面对新的竞争对手,苹果公司推出iphone以及谷歌的g手机。更大的麻烦来自于三星的半导体部。这个三星的现金牛正处于整个行业不断下滑中,三星并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价格战之中。
不过,所幸的是三星当然有足够现金抵御经济的寒冬,而且有能力在市场回升时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当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就把诸如技术的研发、营销活动、或者是产品外观设计这些部分完全打压掉,哪怕其他地方都缩小,这些部门也要加强投入。”朴根熙这样告诉记者。
三星电子蒸蒸日上成为索尼最大的竞争对手
1997年,当霍华德-斯特林格(即将出任索尼首席执行官)加盟索尼的时候,当时的韩国电视机制造商三星电子正处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生死存亡之际.
然而在接下来不到10年的时候,三星电子的市值几乎是索尼的两倍.毫无疑问,现在三星电子是索尼最大的竞争对手.然而不仅仅如此,苹果电脑公司凭借其ipod也垄断了整个便携数字音乐播放器市场.此外硅谷的公司在便携数字产品如pda与数字录像机方面也超越了索尼公司.甚至在数码相机领域,索尼也面临着来自柯达与佳能的有力挑战.
美国it分析家乔治-格里德认为,现在的三星与索尼截然不同.目前的索尼充满管理充满官僚作风,而三星依然保持简洁的作风,其8万8千名员工中,有四分之一为研发人员.
在过去三年间,索尼的电子业务部门几乎拖垮了整个公司.由于该部门的巨额亏损,截至于这个月的2004年度,索尼的赢利仅为10亿美元,在其690亿美元的收入中比例仅为1.5%.相比之下,三星电子的业绩相当耀眼.截至于去年12月份的2004年度,三星电子销售额为560亿美元,但是其赢利达到了100亿美元.高额的赢利使得三星可以在研发上投入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其在全球的高级实验室也达到了15格.
三星电子去年的投资达到了70亿美元,在全球it企业中排行首位.而今年三星电子的投资将达到100亿美元.
此外索尼还拥有庞大的容量来生产内存芯片与显示面板.三星的投资将进一步削减其产品如平板电视.dvd播放机与手机的成本.低成本.时尚的设计以及先进的技术对于消费电子制造商来说尤为重要.
亚洲金融危机后,存活下来的电视机制造商三星电子开始向索尼看齐,将其产品全线升级到高端产品.在一年内投入30亿美元美元的广告宣传费用后,三星的品牌获得了成功,其品牌价值高达126亿美元,足以与索尼品牌抗衡.不过索尼这一品牌在美国市场依然具有很大的号召力.
在平板显示器领域三星电子更是所向披靡,连高傲的索尼公司也不得不低头,去年加入了三星电子在韩国打造巨型工厂的项目.
去年12月份,索尼与三星电子达成了一项专利,在2008年之前,两家公司可以共享将近2万个专利.
在手机领域,三星的折叠设计.清晰的显示屏以及强大的功能使得公司对2005年的销售业绩充满信心.三星预计今年其全球手机销量将达到1亿部,比去年增长16%.这一业绩将使三星电子可以与第二大手机制造商摩托罗拉公司抗衡,去年摩托罗拉手机销量为1.041亿部.
尽管手机是三星电子最大的业务,但是索尼并没有进入这一领域.随着更为强大的拍照手机上市,索尼的数码相机业务将因此而受到削弱.
上周三三星电子在韩国推出了全球第一款700万像素的拍照手机.而目前数码相机大多数为300万到400万像素.
半导体收音机.a**man与彩色电视机让索尼成为了消费电子巨头,这些产品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现在的三星电子无疑是10年前的索尼公司,充满了进取与创新的意识.
发表人:神剑心用户类型:普通2008-12-1718:41:36回复
信息产业与中国经济发展
(林毅夫)
作为一个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北大人,我们都在思索着中国的命运,中国有着汉唐盛世,也有着近代衰弱落后,而这种转变尤其是明显在工业革命后,西方世界的崛起,东方世界的沉沦,中国近代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北大人作过许许多多的尝试,建国后,我们的经济渐渐发展,有了很好的发展。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很大进步,gdp增长9.6%,不过我们还有一个问题,1999年人均收入不到qiuyelou 平板电子书美元,不到日本的1/40,美国的1/34,作为北大人,我们要看到成绩,也不要忘记差距,这更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信息产业的重现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20世纪英、美经济各领风骚,80年代以后,这种经济优势为日本的发展而不得以消失,当时日本依靠的是传统产业,如电子、造船、钢铁等,当时很多人认为美国时代结束,日本时代来临,年到90年代后,尽管日本也采取了很多财政、货币和出口政策来改变经济衰退,但这种趋势却日益明显,相反,美国的经济再次显现强有力的劲头。比较这一衰一长,就会明白其中的根据就是信息产业的显现以及这产生的对经济的推动效应。并提出了信息革命、知识经济的概念,这种表现是全方位的,从股票价格翻番就可见,1993年的道琼斯指数为4000点左右,94年到今年由4000点上升到1万1千点,而且科技股纳斯达克1998年则突破2000点,今年年初就超出2000点,还有一支以销售计算机出名的股票由上市的一股1.5美元,发展为最高达73美元。亚洲的香港,日本也掀起了这样的浪潮,李泽楷的盈科数码击败新加坡电讯的竟争收购香港电讯,1999年5月,李泽楷买了一个不起眼的公司,正式出现盈科数码,原来一股二毛多钱,盈科数码上市当天就翻了20多倍,达5港币多,最多达25港币,总资产2500亿港币,只十个月时间,就成为香港第三大公司,李泽楷个人身价超过1500亿,而其父李嘉诚的第一个1000亿用了30年。信息产业的浪潮使金融危机后的东亚各国经济得以复苏,香港在金融危机时股票指数在一万一、二千徘徊,在科技股的带动下升到了1万8千点,超过了历史最高1万7千点,日本、韩国的经济也得以反弹。
工业革命前,中国在科技、文化上全面领先了一千多年,到信息产业时代,很多人看到中国比别人的差距不那么大,最多10年、20年,美国有的神话,香港、日本有,中国也会有,平均动员全国,超上信息产业,利用这样的潮流达到强大目的。
针对这样的乐观,我还是一贯坚持我的观点: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按照该国的比较优势,生产有三个要素,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在资本,而发展中国特别是东亚中国的比较优势在自然资源:在信息产业上,中国应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原则是否依然适用呢?我想是的。
传统观念认为一个公司的价值是通过赢利而获取的,在现在却出现了这样的公司,它一直在亏损,在公司价值却猛增,如dot.**公司其价值就为300多亿,这就容易形成一种对信息产业的误解,这也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提出的。
其实只要稍加分析就可解决,信息产业的技术主要的是信息的处理、贮存、交换,传统产业完全以利用信息技术方便来获得巨大发展,江健中先生公司有2万多人,是一家女时装公司,应该可以算是劳动力密集型,其流程大致为:概念提出颜色形状设计,样衣,试穿,大批量生产。这一循环,约10个月,在现在利用信息技术后缩短到三个月,任何产业都可以这样,我们细察科技发展的历史就可知,每次科技的发展,都会随之带动新的行业,飞机的发明带动了航空运输业,火车的发明带动了铁路的运输业。同样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此,我们是应该积极地接纳的,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传统的轿子就排斥火车、飞机一样,我们也不应排斥信息产业,虽然轿子可能更适合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中我们就应考虑一个成本原则,在大范围内铁路运输的成本低,但在小范围就不是如此,所以适应有肩挑、人扛,电子商务提高了交易速度和交换面,增加了选择,降低了选择和交易成本,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有是困难,首先是法律、金融环境、其次是风险投资,另外还有一点是,进入成本很低,而价值的产生却是规模经济,所以在进入时有很多竞争者到最后只剩极少数
信息技术的提供包含硬件科技和软件技术,硬件技术,主要指计算机、网络,有三个环节,开发和研究,核心芯片的生产,各部件组装,其中开发、研究集中在发达国家,芯片的生产相当部分在发达国家,也有在一些中上发达国家,如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而各部件组装集中在劳动力便宜的国家,从这种分布我们就可以看出比较优势来。发达国家拥有资金的比较优势,而开发的研究的资金要求特别大,以98年为例,ibm投资56亿美元,日元45.3亿美元,诺基亚45.2亿美元,nec34亿美元,摩托罗拉31亿美元,开发技术后,一条生产线大致需十几亿美元。
台湾和韩国都是产业转型比较成功的经济,通过对台基电和三星的比较,我们也可以看到比较优势的合理性,刚发展时,台基电的定位就是核心芯片生产,而三星是研究动态记忆芯片,其技术等级比台基电高,但比较其97年的一组统计数据就可知道更深的情况,97年台基电的营业额为15亿美元利润率45%,投资20亿美元,而三星97年营业额130亿美元利润率15%,投资50亿美元还有10几亿美元投资到开发和研究,比较起来,台基电资金积累比三星要多,这也体现了两种模式,前者利用劳动力资本的比较优势,渐渐积累资金,从而在国际竞争上有竞争力,所以在产业技术升级上有自己的资金,而且在金融危机中,台湾损害甚小,韩国的模式是一种大公司模式。技术升级高,规模大,资金需求多,资本负债高,所以在金融危机中受挫。
作为中国的发展应该是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竞争力,这一定是无甚争议的,但在硬件产业中我们该怎么定位?有一种急躁看法,认为差距不大,可以动员国家力量发展高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但通过下面的比较就可知这是很不现实的,1998年全国用于开发和研究的投资中,大中型企业占478亿人民币,大学占52亿人民币,只相当于两家美国大公司,倾出中国政府的4qiuyelou 平板电子书亿人民币也顶多与美国20家大公司竞争,而成功概率却小得多,虽然差距只有一二十年,但按我们的比较优势是跨不过这一差距的,在硬件行业的选择上我们还是应选择劳动力密集的组装环节。只有赚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不是会导致我们的永远落后呢?这个问题应该动态地看,发达国家的产业选择是资金密集型,这是它们的比较优势,我们的选择应该是利用比较优势,利用生产要素中份额大的要素,来进行生产,从而获得利润积累资金,这样才能重新提高要素结构水平,才能有新的产业优势,发达国家进行开发研究,只有5%的技术是过关的可以申请专利,而有商业价值的只是其中的10是他们必须发展,因为他们已是最高技术,而要更新就必须开发研究,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技术,只要优于国内现有技术新可提高生产率,而引进成本是低于开发成本的。中国的资本积累是30-40%。美国是20%,按人均收入来计算资本拥有量,中国是美国的1/35。在几十年内,中国的资本拥有量可以超过美国,日本的发展是按自己优势的,是通过引进技术来实现的。
软件技术的提供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主要是程序设计,新这一点而言只要有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就可设计出和他们一样好的软件,差距主要在于设计出的软件能否适应市场,这个差距的解决应该是由国外软件商提高产品概念,国内设计师可制作。印度、智利、爱尔兰、以色列基本发展都是好些。我们也可以这样做。
寒心哪~
在微电子尤其是半导体芯片这种高新行业里,研发所需资金投入是惊人的!我们国家和国外大公司差距实在是希望张恪能借这个机会积累一笔资金,加大投入,率先开发出一系列新产品,然后迅速占领市场,获取盈利,走继续投入研发盈利的良性循环。虽然实际操作远没说起来简单,但毕竟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或者说梦想,希望能在书里实现一下
除了mp3、mp4之外,不知道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视等这些产品具体的市场前景与进入难度怎么样。最关键就是核心芯片了,不过要想很快地独立开发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实在没那么容易啊!毕竟没有技术积累。也许只有靠收购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官路商途,重生之官路商途最新章节,重生之官路商途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重生之官路商途,重生之官路商途最新章节,重生之官路商途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