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还没亮,苟超就醒了过来。这一夜他始终没有睡好,迷迷糊糊做了好多梦可一个也没记住。
他四处望了望,火堆已经要灭了,守夜的人也都睡着了,轻轻地推推身旁的二蛋小声叫到
“醒醒,二蛋儿,快点醒醒。”
苟超推了半天,二蛋才迷茫的张开眼睛,说到
“哥,好困呐。”
苟超轻拍了下二蛋的脑袋,心里感叹着这孩子可真能睡,嘴上说道
“嘘,小点声!听哥话快点起来。”
拿出藏在身上的半截蛇肉,也不敢去火旁加热,和二蛋快速地偷偷吃了,才又哄着他睡下,自己呆呆地等着天亮。
天刚蒙蒙亮,睡在车上的吏员就开始组织人手叫起流民开始向着南面赶路。
二蛋因着年纪小和一些老弱病残坐上了之前拉货的骡车,苟超则跟着走在车边。
虽然还是在赶路,但经过一夜的休整流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转变,浑身散发着希望的光芒。
兵丁们一边维持着流民的秩序,一边喊着再过三四个时辰就能到城关外围,那里有热腾腾的稠粥喝。
苟超很是感慨,原来当初只要再走上半天就能找到人烟获救啊,自己愣是跑到荒院里折腾半天!
不过再联想到狗蛋,顿时默默为他祝福,愿他早登极乐……
队伍走了三个多时辰果然到了城郊,由于早已派兵丁骑马报信,此时到处弥漫着热粥的香气。
城郊有个绵延很长的流民营,流民营附近还有座兵营驻扎,看规模其内得有个两三千人。
不过流民营内却没有多少人了,苟超还看见一队上千人的难民跟着三五百名兵卒逐渐消失在西去的道路上。
东面不远就是城郭,可以看到矮矮的城墙,但看不到城门楼,不知道是个什么镇。
流民营搭在道路的两侧,紧挨着两边的柳树林。
说到柳树林,苟超感觉恍如隔世——那青翠的叶子,是那么的生机蓬勃。
苟超甚至隐约听到了流水声,这片柳林的南边肯定有河!
强按着激动的心情等在队伍里面,很快就排到了他和二蛋。
这次排队不像上次又拥又挤,有的难民排到了甚至还赖着不走。
此次流民营旁就驻扎着兵营,有官兵一直进进出出粥棚不远的草棚还有身着青色官袍的官员在办公,所以这回大家很是自觉。
随身带着餐具的难民会盛着粥到指定休息的草棚下坐着吃,像苟超二蛋啥这种也没有的,就就着施粥的碗在锅边直接喝完。
粥已经不是很热,两人几口就吞到了肚子里。等到他俩跟着队伍到棚子下面坐好,排在前头的难民已经被引着到那几个绿袍官员的面前登记了。
苟超看着登记的官员心里又是忐忑又是期待,琢磨着自己编的谎话有没有漏洞。又怕即使没有漏洞,那些官吏还是置之不理仍就把他迁回原处。
时间过得很快,在日头有些偏西的时候,苟超带着二蛋被引到从东向西第三个办公棚前。
接待他的是个穿浅绿袍服的年轻官员,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旁边还站个五十开外的黑袍吏员。
“小郎家住哪里,可还有亲人在世?”
那老吏员站在绿袍官员身后发问,绿袍官员正打量着苟超兄弟二人,毛笔悬在纸上,等着落笔。
苟超上前深施一礼,大声回道
“启禀大人————”
话音还没落下,就看绿袍官员手腕一抖赶紧打断
“快快住嘴,你这小郎怎能胡言,父母之称怎能随意出口!”
苟超一懵,半晌反应过来“大人”是对父母的称呼,不能乱叫,赶紧补救道
“啊,不对,小人一时情急,那个,回禀官人”,苟超急的搓搓手
“啊,不是不是,回禀贵人————”
“噗嗤”一声那年轻官员被逗得笑出声来,那老吏员也被苟超的滑稽像逗得忙抚肚子,忍不住出声道
“汝称郎君就行。”
苟超被弄的面红耳赤,心想谁知道“大人”是称呼爹娘,电视剧里不都这么叫吗。还“郎君”呢,我他奶奶的又不是“十娘”!
不过还是赶忙低头应道
“那,那回禀郎君,我本家住大枣庄,原与爷娘阿婆住一起,去岁适逢大旱又遭蝗灾,阿婆一病不起,家中典房卖地也没救回,年前便已仙逝。而后今岁仍是大旱,家中无米下锅不得已举家逃难,可阿爷患有腿疾,母亲生下二弟后又一直体弱,我们一路走走停停,十余天也没走出灾区,其间缺食少水又晒又冻爷娘二人就,就——”
苟超之前酝酿一夜,想着今天怎么声泪俱下的描述,可刚刚才闹完笑话,实在是哭不出。
没想到二蛋虽小却也多少开始明白事儿了,此时听到哥哥不停地讲爷娘,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苟超忙把二蛋搂在怀里温言哄着,倒不由得真悲伤起来,缓了一下又说到
“现在世上只余我兄弟二人,早年间听阿爷讲过他当年也是逃难,只身和阿婆逃到大枣庄,娶了村中遗孤的阿娘,也不知道世上还有没有亲人。”
那年轻官员本觉得苟超憨的可乐,遣词造句古怪得很,但看到兄弟二人真情流露也觉着这一家确实坎坷。虽是乡野小民没什么见识,但兄弟二人以此稚龄能活到今天也真真是不容易。
这青袍官问了问身边老吏大枣庄的位置,就想帮兄弟二人一把。遂开始和那胥吏讨论起来是把他二人送到本县普济寺收留,还是送到乡老大户家里照顾,甚至说到可以收他二人到府下行走。
苟超一看大事不好,本想着说惨点就算不能多获点救济,也给他多分点好田啊,根本没想到他外表顶多十三四岁还是未成年少年呢!
送他到寺庙难道做和尚;什么大户人家,什么府下行走,难道当奴才?
眼看这两人可好根本不问自己意见,赶紧打断道
“启禀郎君,小人虽然身形瘦小,但实已年满十六。家父腿脚不好,小人六岁便下田干活,至今已有十年,不说是行家里手,但养活我兄弟二人足以。况我父生前常念及家乡青山绿水,满目竹林;而此地极目之处尽皆平地,深恨不能回乡一探。我父死前双目生光,让小人快快把田里黑白花熊赶跑,莫要再伤庄稼,小人痛不自已,发誓要将我父残发带回祖籍,让我父得以安息,望郎君成全!”
说着苟超赶紧跪下磕头,二蛋不明就里,连忙也哭着跪下磕头。
“汝这痴儿快快起来!”
两位老少管事赶忙过来把他兄弟二人拖拉起来,温言安抚,还问到苟超祖籍何处。
苟超一听感觉有门,但他又不懂古代地名,只能往南方风貌上引,强调自己祖籍到处是竹林,还种桑养蚕,下河捕鱼,山上还有熊猫之类,还编了个村名叫河下村。
青袍官员一时犯了难,望向身旁老吏。这老吏早年也走南闯北有些见识,而且身旁这位郎君是大家子弟下来历练,想着可不能在此时露了怯,忙道
“听这小郎说话,隐约带点永宁口音,当年大乱,有不少百姓迁到洧州和我县地界,大枣庄就在洧川。”
这年轻郎君头次办差,虽是文官但平时好任侠,家住卢氏县刚好与永宁相邻,想到永宁确实多山多水多竹林,便认定苟超祖籍是在永宁县,决定帮苟超完成孝行。
不过除了给他开具通关文牒,再帮衬点盘缠,却是不知怎么处理好。
正犹豫间抬头看到不远处站着个朱色袍衫的老者,连忙上前见礼。
苟超隐约听见什么“蛇人”“蛇人”,不知道那老头是干什么的,看见周围的人都对他点头哈腰,感觉很牛x的样子。
看起来这老头应该与那绿袍小官关系不错,心想你们倒是赶紧把我的事办完再唠啊,可别横生枝节。
又想着刚才他们是要把他发往永宁县,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代的四川,自己又是竹林又是熊猫的瞎掰,可千万要把自己迁往四川盆地啊,那不是“天府之国”吗?
然后等着等着,竟站在那里幻想起自己在“天府之国”里怎么旱涝保收,怎么发家致富,怎么走向人生巅峰的幸福生活……
他四处望了望,火堆已经要灭了,守夜的人也都睡着了,轻轻地推推身旁的二蛋小声叫到
“醒醒,二蛋儿,快点醒醒。”
苟超推了半天,二蛋才迷茫的张开眼睛,说到
“哥,好困呐。”
苟超轻拍了下二蛋的脑袋,心里感叹着这孩子可真能睡,嘴上说道
“嘘,小点声!听哥话快点起来。”
拿出藏在身上的半截蛇肉,也不敢去火旁加热,和二蛋快速地偷偷吃了,才又哄着他睡下,自己呆呆地等着天亮。
天刚蒙蒙亮,睡在车上的吏员就开始组织人手叫起流民开始向着南面赶路。
二蛋因着年纪小和一些老弱病残坐上了之前拉货的骡车,苟超则跟着走在车边。
虽然还是在赶路,但经过一夜的休整流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转变,浑身散发着希望的光芒。
兵丁们一边维持着流民的秩序,一边喊着再过三四个时辰就能到城关外围,那里有热腾腾的稠粥喝。
苟超很是感慨,原来当初只要再走上半天就能找到人烟获救啊,自己愣是跑到荒院里折腾半天!
不过再联想到狗蛋,顿时默默为他祝福,愿他早登极乐……
队伍走了三个多时辰果然到了城郊,由于早已派兵丁骑马报信,此时到处弥漫着热粥的香气。
城郊有个绵延很长的流民营,流民营附近还有座兵营驻扎,看规模其内得有个两三千人。
不过流民营内却没有多少人了,苟超还看见一队上千人的难民跟着三五百名兵卒逐渐消失在西去的道路上。
东面不远就是城郭,可以看到矮矮的城墙,但看不到城门楼,不知道是个什么镇。
流民营搭在道路的两侧,紧挨着两边的柳树林。
说到柳树林,苟超感觉恍如隔世——那青翠的叶子,是那么的生机蓬勃。
苟超甚至隐约听到了流水声,这片柳林的南边肯定有河!
强按着激动的心情等在队伍里面,很快就排到了他和二蛋。
这次排队不像上次又拥又挤,有的难民排到了甚至还赖着不走。
此次流民营旁就驻扎着兵营,有官兵一直进进出出粥棚不远的草棚还有身着青色官袍的官员在办公,所以这回大家很是自觉。
随身带着餐具的难民会盛着粥到指定休息的草棚下坐着吃,像苟超二蛋啥这种也没有的,就就着施粥的碗在锅边直接喝完。
粥已经不是很热,两人几口就吞到了肚子里。等到他俩跟着队伍到棚子下面坐好,排在前头的难民已经被引着到那几个绿袍官员的面前登记了。
苟超看着登记的官员心里又是忐忑又是期待,琢磨着自己编的谎话有没有漏洞。又怕即使没有漏洞,那些官吏还是置之不理仍就把他迁回原处。
时间过得很快,在日头有些偏西的时候,苟超带着二蛋被引到从东向西第三个办公棚前。
接待他的是个穿浅绿袍服的年轻官员,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旁边还站个五十开外的黑袍吏员。
“小郎家住哪里,可还有亲人在世?”
那老吏员站在绿袍官员身后发问,绿袍官员正打量着苟超兄弟二人,毛笔悬在纸上,等着落笔。
苟超上前深施一礼,大声回道
“启禀大人————”
话音还没落下,就看绿袍官员手腕一抖赶紧打断
“快快住嘴,你这小郎怎能胡言,父母之称怎能随意出口!”
苟超一懵,半晌反应过来“大人”是对父母的称呼,不能乱叫,赶紧补救道
“啊,不对,小人一时情急,那个,回禀官人”,苟超急的搓搓手
“啊,不是不是,回禀贵人————”
“噗嗤”一声那年轻官员被逗得笑出声来,那老吏员也被苟超的滑稽像逗得忙抚肚子,忍不住出声道
“汝称郎君就行。”
苟超被弄的面红耳赤,心想谁知道“大人”是称呼爹娘,电视剧里不都这么叫吗。还“郎君”呢,我他奶奶的又不是“十娘”!
不过还是赶忙低头应道
“那,那回禀郎君,我本家住大枣庄,原与爷娘阿婆住一起,去岁适逢大旱又遭蝗灾,阿婆一病不起,家中典房卖地也没救回,年前便已仙逝。而后今岁仍是大旱,家中无米下锅不得已举家逃难,可阿爷患有腿疾,母亲生下二弟后又一直体弱,我们一路走走停停,十余天也没走出灾区,其间缺食少水又晒又冻爷娘二人就,就——”
苟超之前酝酿一夜,想着今天怎么声泪俱下的描述,可刚刚才闹完笑话,实在是哭不出。
没想到二蛋虽小却也多少开始明白事儿了,此时听到哥哥不停地讲爷娘,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苟超忙把二蛋搂在怀里温言哄着,倒不由得真悲伤起来,缓了一下又说到
“现在世上只余我兄弟二人,早年间听阿爷讲过他当年也是逃难,只身和阿婆逃到大枣庄,娶了村中遗孤的阿娘,也不知道世上还有没有亲人。”
那年轻官员本觉得苟超憨的可乐,遣词造句古怪得很,但看到兄弟二人真情流露也觉着这一家确实坎坷。虽是乡野小民没什么见识,但兄弟二人以此稚龄能活到今天也真真是不容易。
这青袍官问了问身边老吏大枣庄的位置,就想帮兄弟二人一把。遂开始和那胥吏讨论起来是把他二人送到本县普济寺收留,还是送到乡老大户家里照顾,甚至说到可以收他二人到府下行走。
苟超一看大事不好,本想着说惨点就算不能多获点救济,也给他多分点好田啊,根本没想到他外表顶多十三四岁还是未成年少年呢!
送他到寺庙难道做和尚;什么大户人家,什么府下行走,难道当奴才?
眼看这两人可好根本不问自己意见,赶紧打断道
“启禀郎君,小人虽然身形瘦小,但实已年满十六。家父腿脚不好,小人六岁便下田干活,至今已有十年,不说是行家里手,但养活我兄弟二人足以。况我父生前常念及家乡青山绿水,满目竹林;而此地极目之处尽皆平地,深恨不能回乡一探。我父死前双目生光,让小人快快把田里黑白花熊赶跑,莫要再伤庄稼,小人痛不自已,发誓要将我父残发带回祖籍,让我父得以安息,望郎君成全!”
说着苟超赶紧跪下磕头,二蛋不明就里,连忙也哭着跪下磕头。
“汝这痴儿快快起来!”
两位老少管事赶忙过来把他兄弟二人拖拉起来,温言安抚,还问到苟超祖籍何处。
苟超一听感觉有门,但他又不懂古代地名,只能往南方风貌上引,强调自己祖籍到处是竹林,还种桑养蚕,下河捕鱼,山上还有熊猫之类,还编了个村名叫河下村。
青袍官员一时犯了难,望向身旁老吏。这老吏早年也走南闯北有些见识,而且身旁这位郎君是大家子弟下来历练,想着可不能在此时露了怯,忙道
“听这小郎说话,隐约带点永宁口音,当年大乱,有不少百姓迁到洧州和我县地界,大枣庄就在洧川。”
这年轻郎君头次办差,虽是文官但平时好任侠,家住卢氏县刚好与永宁相邻,想到永宁确实多山多水多竹林,便认定苟超祖籍是在永宁县,决定帮苟超完成孝行。
不过除了给他开具通关文牒,再帮衬点盘缠,却是不知怎么处理好。
正犹豫间抬头看到不远处站着个朱色袍衫的老者,连忙上前见礼。
苟超隐约听见什么“蛇人”“蛇人”,不知道那老头是干什么的,看见周围的人都对他点头哈腰,感觉很牛x的样子。
看起来这老头应该与那绿袍小官关系不错,心想你们倒是赶紧把我的事办完再唠啊,可别横生枝节。
又想着刚才他们是要把他发往永宁县,也不知道是不是古代的四川,自己又是竹林又是熊猫的瞎掰,可千万要把自己迁往四川盆地啊,那不是“天府之国”吗?
然后等着等着,竟站在那里幻想起自己在“天府之国”里怎么旱涝保收,怎么发家致富,怎么走向人生巅峰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