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考科举 第 12 章

小说:穿越考科举 作者:桃花白茶 更新时间:2024-09-27 16:29:21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第12章

  一晃时间过去。

  二月底大考已经考完。

  如今的考试跟以往不同,每次考试排名,都意味着考县学的名额。

  赵夫子不是遮遮掩掩的性子,当天下午便说了考试结果。

  第一名,仍然是纪元。

  要知道大考不是以往的小考。

  不仅考默写背诵,甚至还从《大学》《论语》中截取一段,以经言命题,让学生分析其中意思。

  作为二月大考的大题,占了较高分数。

  这已经不单是蒙学的内容,更接近正统科举。

  大学,论语,都是俗称四书五经里,四书的两本“必考书”。

  这样的考题一般被称为四书义题,大约就是阅读理解加材料作文。

  显然,赵夫子也在为十月县学考试做准备。

  让学生们提前适应。

  让其他人意外的是,这次考试的第二名,竟然不是安小河,而是安大海。

  “解意虽有些欠缺,在同窗中为上。”赵夫子评价道。

  安大海都不敢置信,他竟然考得还行?

  虽然背默上有些缺漏,却在最后大题得了分?

  安大海震惊道:“我只是听了纪元的话,平时背书的时候理解其中的意思。考试的时候把自己想得写下来,也算对吗?”

  赵夫子答:“自是对的。百人读经,百人有其意,只要写出心中所感,便是对的。”

  除了他们二人之外,其他人答的都是一塌糊涂。

  安小河更是如此,他头一次碰到这样的题目,只写了四书里的一句话,让他们根据题目写出自己的理解,不少于三百字。

  这,这怎么写。

  比他小了两三岁的纪元,为何能写出?写的还让赵夫子满意。

  这次的题目是《大学》里的一句话。

  《大学》是以德治为思想的哲学书,既被称为圣王之学,也称“大人之学”。

  大学也被称为,为学纲木,是读书的根本。

  朱子认为不读大学,不算读书。

  而古代说的大学,是“太学”的意思,放在现代就是小学。

  纪元理解的,那就是这本书,就是小学生必读科目!

  所以在考试之前,他不仅背诵全文,还在喂牛的时候,跟安大海笼统讲了其中的意思。

  既是履行诺言,也是自己复习一遍。

  没想到还真的押对了。

  其实赵夫子出的题目,对小学生而言,着实有些难了。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端正自己的心思,就要让自己意念真诚。

  想要自己变得真诚,要有明确的认识,怎么获得认识事物的正确方法呢?

  要学习研究事情的道理。

  以此为内容,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三百字。

  而这句话还要联合上下文来写。

  当然,赵夫子并不会故意为难大家,只要写出其中的意思,再写出一定的含义,他就会给出不错的成绩。

  安大海知道其意,就写了自己养牲畜的心得。

  写他养小鹅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小鹅吃得少长得慢,就去研究了其中的缘由,又跟母亲讨论了食物的好坏,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这也算致知在格物吧?

  虽说用词不严谨,写得也没什么文采可言,但意思是对了的,还有自己的见解。

  故而赵夫子给了他第二的成绩。

  相比安小河只是重复了这个观点,并未太多佐证,更没自己的想法,也就落了下乘。

  不过到底第一次答“四书义题”,已经很不错了,安小河变得了第三。

  赵夫子点评完二第三的试卷之后,看向窗外的纪元。

  并非赵夫子不想多说,而是纪元的回答太过天才。

  学习不到一个月,第一次答四书义题,竟然能结合上下文,说出一番自己的道理,又结合平日学习的道理。

  说研读文章,要研读其中的含义,只有读对了,读准了,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圣贤书说修身,从书中修身,从书中格物,再结合平日的行为,最后才能真正地格物。

  虽说没有真正的行文,用词也太白了,字更是差到离谱。

  可其中的含义,却是许多读书人毕生也研究不透的。

  书在次,意思便远超他人。

  赵夫子简单说了,看向纪元的忍不住点头。

  这样的学生,若早些年上学,说不定安纪村也能出个八岁的秀才。

  他刚回安纪村的时候,那会纪元爹娘尚在,还跟他打听过上学的事,一晃三年过去,若不是那个变故,纪元绝对已经在县学,成为他那些老友们的“关门弟子”。

  学生们听着,虽然不解其意,可也能看出赵夫子对纪元的欣赏。

  安大海忍不住跟着吹捧,只有安小河低头,越来越不忿。

  纪元就算了,凭什么安大海都在他前头。

  一下学,许多同学都围着纪元,大家基本都是同龄人,叽叽喳喳道:“纪元,你到底怎么学的啊。”

  “你怎么教的安大海,能教教我吗。”

  “是啊,教教我吧。”

  “你一定能考上县学吧。”

  纪元一一回答。

  私塾另一群人却对他们这边愤愤不平。

  一个蹭读的放牛娃,凭什么这么神气。

  特别是以前最洋洋得意的安长孙跟纪利。

  纪利是私塾里年纪最长的,今年十三,大家都爱围着他转。

  安长孙不用说,他爷是村长,平日也是众星捧月。

  现在他们都去捧纪元了!

  几个人以前就有矛盾,现在裂缝更大。

  纪元照例先去安大户家还牛,再回自己家院子读书,读的差不多了,最后回三叔家做晚饭。

  但今日他没还踏进安大户家的门,就被安大娘子拉住。

  “元哥儿来了!”安大娘子连忙接过牛绳,激动道,“快来,婶子请你吃鸡腿。”

  说着,安大娘子把一个油纸包塞到纪元手中:“大海他爸去县城买的,说是最好吃的鸡腿。”

  安大海馋的口水都要留下了:“我呢我呢?!”

  “你吃什么吃,要不是元哥儿,你能考第二吗?比安小河还厉害!”

  这可是他们入学来头一次啊。

  安大娘子高兴的不行,上次小考,纪元就压过安小河。

  这次大考,连他家大海都比安小河厉害!

  公婆还夸她教导得好。

  所以她让大海他爸去买的鸡腿,就是为了给纪元。

  纪元也不客气。

  他确实需要补充营养,笑着牵了小黄回去读书。

  他吃了鸡腿,又把骨头磨粉给小黄吃,一点也不浪费。

  鸡腿可真好吃。

  纪元感觉自己好像几辈子没吃过鸡腿了。

  读书不仅有用,还能吃鸡腿,好事。

  二月大考一过,马上进入三月。

  三月天气越来越暖,纪元的日子也松快不少。

  只是纪三婶却愈发焦躁。

  纪元有时看她,就觉得她心情极差。

  事情还是跟二月大考成绩有关。

  那日纪利回去,满脸恼怒道:“赵夫子什么眼光,竟然夸了纪元半天。”

  “还说什么,纪元好好读书,迟早考上秀才,就连举人也未尝不可。”

  说着无意,听着有心,纪三婶把这话牢牢记在心底。

  这几日翻来覆去都是这句话。

  纪三叔忍不住道:“不过是小孩胡说,科举哪有那么简单?”

  “赵夫子年轻的时候,也有人说他能考上举人,现在呢?还不是在安纪村教书,平时穷得要命,还不如咱家。”

  “我们纪家就没有读书的命,放心吧。”

  “万一呢?”纪三婶道,“你忘了我们怎么对纪元的?”

  “他要是当了官,肯定会报复咱们。”

  纪三叔迟疑:“不会吧,我好歹是他三叔。”

  纪三婶瞪他一眼,让纪三叔也开始心里发毛。

  是啊,他们家怎么对纪元的,他们心知肚明,大家都是平台百姓就罢了,他要是真的当了官,那会不会报复?

  “你有空去找赵夫子跟安村长一趟,问问纪元的情况,看他是不是真的能考上秀才举人。”纪三婶之前就觉得不对劲。

  所以一直阻挠纪元读书,从拉着其他家长一起告发他偷听。

  再到断了纪元的伙食,逼着他低头。

  事情都没成。

  现在越来越觉得不行。

  不能让他再读下去。

  纪三叔不敢去找赵夫子,转头去了安村长家附近。

  等他打听回来,已经心底发凉。

  连安村长家里的人,都觉得纪元一定能考中。

  因为赵夫子跟安村长说过,整个安纪村,若纪元考不上秀才,那就没人能中了。

  不说举人,便是当了秀才,那也不行啊!

  想到他以前做的事,还有对纪元家里做的事,纪三叔忍不住道:“完了完了,竟然让他长成狼崽子了!”

  纪元看着这几日目光怪异,三叔三婶像是想讨好,又觉得别扭。

  安大海说什么他们肯定是看元哥儿学习好,所以才来巴结。

  纪元懒得理。

  三月初十的小考又要来了。

  赵夫子教学进度加快,考试难度也在逐步增加,连课后作业都多了。

  他实在没空理三叔三婶的想法。

  今日的课业题目依旧是《大学》的内容,“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以此为例,写出不出三百字的议论文。

  现在日头长了,纪元写一遍之后,还能再检查一下。

  “纪元!去捉鱼啊!”安大海拿着鱼叉喊道。

  别的事纪元不太参与,但捉鱼吃,他是去的。

  总要补充一点蛋白质,他可是长身体的时候。

  所以安大海喊他去捉鱼,他总是去的。

  捉完之后,拿到自己家厨房烤着吃,自己还有盐巴,味道不会太差。

  “好,我再检查一遍。”纪元答,最后把作业放到篮子里,想了想,还是没带。

  钱倒是随身带着。

  “走捉鱼去!”

  纪元拿起自制的鱼竿,今天怎么也要吃条鱼。

  纪元刚走,暗处里出来的安长孙跟纪利偷偷摸摸出来。

  “你确定?他能有钱?”安长孙道。

  “有啊,他给我家放牛,一天两文钱!早上还去挖草药,平时他又那么抠门,肯定有钱。”纪利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两人一通翻找,只找到作业的篮子。

  纪利更嫉妒的满眼通红。

  只要纪元的作业,赵夫子都夸了又夸。

  连他爹娘最近在家里,都在讨论纪元如何,还因为他成绩好吵架。

  竟然还说,他成绩好,不如找关系,让他去县城当个账房。

  他想去县城!他爹娘都不让!凭什么纪元可以。

  那账房的活计,原本是给他打听的。

  现在要给纪元!

  安长孙也差不多,他爷私底下说过,要是纪元是他孙子,那他们安家肯定光宗耀祖。

  “给他撕了!”安长孙咬牙。

  纪利年纪大些,眼睛一转:“别撕!给他添点东西!反正一会回来也晚上了,他根本看不清,明日交上去就有好戏!”

  对!

  赵夫子不是特别喜欢纪元吗!

  就让纪元的作业变得特别难看。

  “画个乌龟。”

  “上面写上赵夫子的名字!”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穿越考科举,穿越考科举最新章节,穿越考科举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