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了昨日的孝敬,在白苏燕被欺负得狠了,黄莺会出来稍稍维护,让其她人有些错愕,黄莺是有几分泼辣的加之资历长,大多宫女都会给面子。
偶尔有敢硬碰硬的,她看着情形如何,怕事情闹大引人注目,便笑着接下活。一开始还引来黄莺不快,白苏燕就暗示她去看一直盯着这边看的崔嬷嬷。
一天下来,较以往算轻松了,黄莺护着,画眉偶尔还会帮忙搭把手,至少没错过今天的饭点。
晚饭后,白苏燕和画眉两人在小院井边一面洗碗,一面闲聊,聊着聊着便聊到出宫以后的事上了,白苏燕豁达的一耸肩,混不在意的道,“我反正没有去处了,就在这宫里终老了,至少宫里不用愁衣食住行这些琐事。”
她的自嘲惹来画眉一声轻叹,“这样也好,尽管你是被君上罚到这的,但是怕就怕娘娘的娘家人拿你出气,在宫里小心谨慎些,至少无性命之忧,你若出宫,无父无母的,怕是死了都没人察觉。”
擦干手里的碗,看不过她的漫不经心,画眉四处瞟了瞟,见没人注意这边,就凑近她咬起了耳朵,“远的不说,就近的提一提,崔嬷嬷你可知道本是谁的宫女吗?”
白苏燕配合的摇了摇头,画眉再度打量了四周,压低声音,“崔嬷嬷本是先帝一位废妃身边的陪嫁大宫女,是那妃子娘家府上的家生子,然妃子不知何故惹恼当时正值盛宠的赭衣夫人,直接被先帝打入冷宫,不多久就郁郁而终。妃子娘家人不敢对先帝有所不满,只好拿崔嬷嬷一家出气,打死她父母还不解气,把崔嬷嬷当时才七岁的弟弟,扭送进宫做了太监,还托关系对他们姐弟百般为难,直至妃子娘家彻底失势。”
她配合的微张口做诧异表情,画眉又继续问,“你可知崔嬷嬷熬了多久才熬出头?”白苏燕再度摇头,画眉做了个口型,‘十三年’,她瞪大眼,难以置信,画眉拍了拍她的手,“还有你以后也少对崔嬷嬷说谢谢之类的客套话,她不爱听。”
“谢姐姐提点。”白苏燕手下伙计不停,心里却想着纸条上关于崔嬷嬷的内容,大致和画眉说的差不多,但更详细些。
崔嬷嬷本名崔意,进宫后更名心音,乃先帝废妃,从正二品茹妃,刘氏身边的大宫女。
茹妃父亲乃前正一品靖忠侯,入宫后一开始亦是受百般恩宠,一年内生下现在的雨安王和佑安王,先帝大喜直接封为从正一品淑妃,仅次当时的倩贵妃,吴氏。
一时之间也可以说是宠冠六宫,而起因却不过是年幼的佑安王打翻先帝御赐倩贵妃的汤羹,刘淑妃当即被先帝斥责,直接降为从正五品嫔,褫夺封号,打入冷宫,两个皇子被抱到无法生育的倩贵妃膝下。
刘嫔也不是病死,而是先帝口谕赐三尺白绫,除了崔嬷嬷,其他伺候的宫女太监一应全部处死。
唯一的独生女不明不白的死了,身边伺候的人也都死了,就你一个活着,那这个人自然成了靖忠侯一家泄愤的对象。
崔嬷嬷的父母遭到严刑拷打,活生生被折磨死,而她家里唯一的独苗,崔嬷嬷的弟弟——崔志,靖忠侯竟把他买进小倌楼,不顾稚子幼龄,强行接客。
这般折腾了孩子一年,靖忠侯仍不解气,把奄奄一息的崔志扔进宫里做太监,托关系送给宫里一喜欢折腾孩子的老太监那里。
崔嬷嬷为了唯一的弟弟,上门毛遂自荐成了老太监名义上的“干女儿”,在这宫里一直熬,熬到老太监死了,熬到靖忠侯一家获罪流放,她自己也熬成了姑姑。
之后崔志在他姐姐照应下,也熬成了带班太监,可因了早年的折腾,今年才三十四岁的崔志活像是个五六十的风烛老人。
而当初靖忠侯流放的理由更是好笑,养女不教,为父不贤;私设刑堂,打骂家生子,为主不仁;窥探宫闱,为臣不忠,故全家老小流放千里,至梅镇服苦役。
伴君如伴虎,最是无情帝王情,这其中牵涉多少无辜才让先帝扳倒了当时手握十万大军的靖忠侯。
往事暂且不提,不过崔嬷嬷的软肋很明显就是这个崔志了,作为太监他可没有到了二十五岁就放出宫的恩典。
而一个带班太监,不大不小,可要无缘无故的消失也不容易,故而崔嬷嬷费尽心思捧了一个窈室林出来,想借他的手将崔志“罚”出宫。
窈室林不负期望,短短两年,无子无嗣,从一个从六品苑人蹿到现在的从一品室林,只差一步便是北苑至尊,只要南苑不来找她的麻烦,她在这北苑就是隐形的“皇后”。
可窈室林转头就把对崔嬷嬷的承诺忘了,并没有任何的为难,相反她派人给崔志延医问药,还提拔他当了她绿意殿的总管太监,把崔嬷嬷牢牢攥在手里。
熄了灯,躺在冷硬的通铺上,侧过身面朝墙壁,在脑中分析着目前宫中的局势。
至少目前看来,当今并不是个贪慕女色的,后宫里的女人在他刻意引导下隐隐形成一种诡异的平衡。
南苑不必说,以王贤妃为尊,温玉夫人与她本就是表姐妹,是珝月太后太后和珍太妃娘家出色的晚辈,王温两家的姻亲已经保持了三代,不但在朝堂,连在后宫也一直是抱团在一起。
现在中宫之位空悬,珝月太后仍旧执掌凤印,王贤妃主事,后宫里又只有王贤妃生了个帝姬,南苑其她人更是连孕信都没有过。
温玉夫人和妍妃都有个协理的名头,其中温玉夫人惯看王贤妃脸色行事,妍妃体弱多病,是个药罐子,进宫以后,就只在婚后隔天拜见太后,之后就闭宫养病,除非太后君上召见,别人等闲见不上一面。
妍妃的娘家又已经倒台,唯一的哥哥虽有个将军的名头,手上却并没有多少实权。
青贵嫔是君上第一个女人不假,一开始就空有个通房的名头,王贤妃与温玉夫人相继进门后,更是被忘到脑后。若不是当今登基时,太后和大臣们逼得紧,他压根想不起还有这么一个女人。
君上以国丧为先帝守孝为由,不敢想自己快活,不然岂不是不孝,而大臣们再劝便是不忠,不忠不孝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谁敢在说什么?
倒有人想提,沧皇却说念着青贵嫔多年侍奉的情分,封她为正六品贵人,赐封号青。这便是青贵嫔的用处,正如夭华夫人所说,真念了她的好,怎会放任她无名无份的过了那么多年?
偶尔有敢硬碰硬的,她看着情形如何,怕事情闹大引人注目,便笑着接下活。一开始还引来黄莺不快,白苏燕就暗示她去看一直盯着这边看的崔嬷嬷。
一天下来,较以往算轻松了,黄莺护着,画眉偶尔还会帮忙搭把手,至少没错过今天的饭点。
晚饭后,白苏燕和画眉两人在小院井边一面洗碗,一面闲聊,聊着聊着便聊到出宫以后的事上了,白苏燕豁达的一耸肩,混不在意的道,“我反正没有去处了,就在这宫里终老了,至少宫里不用愁衣食住行这些琐事。”
她的自嘲惹来画眉一声轻叹,“这样也好,尽管你是被君上罚到这的,但是怕就怕娘娘的娘家人拿你出气,在宫里小心谨慎些,至少无性命之忧,你若出宫,无父无母的,怕是死了都没人察觉。”
擦干手里的碗,看不过她的漫不经心,画眉四处瞟了瞟,见没人注意这边,就凑近她咬起了耳朵,“远的不说,就近的提一提,崔嬷嬷你可知道本是谁的宫女吗?”
白苏燕配合的摇了摇头,画眉再度打量了四周,压低声音,“崔嬷嬷本是先帝一位废妃身边的陪嫁大宫女,是那妃子娘家府上的家生子,然妃子不知何故惹恼当时正值盛宠的赭衣夫人,直接被先帝打入冷宫,不多久就郁郁而终。妃子娘家人不敢对先帝有所不满,只好拿崔嬷嬷一家出气,打死她父母还不解气,把崔嬷嬷当时才七岁的弟弟,扭送进宫做了太监,还托关系对他们姐弟百般为难,直至妃子娘家彻底失势。”
她配合的微张口做诧异表情,画眉又继续问,“你可知崔嬷嬷熬了多久才熬出头?”白苏燕再度摇头,画眉做了个口型,‘十三年’,她瞪大眼,难以置信,画眉拍了拍她的手,“还有你以后也少对崔嬷嬷说谢谢之类的客套话,她不爱听。”
“谢姐姐提点。”白苏燕手下伙计不停,心里却想着纸条上关于崔嬷嬷的内容,大致和画眉说的差不多,但更详细些。
崔嬷嬷本名崔意,进宫后更名心音,乃先帝废妃,从正二品茹妃,刘氏身边的大宫女。
茹妃父亲乃前正一品靖忠侯,入宫后一开始亦是受百般恩宠,一年内生下现在的雨安王和佑安王,先帝大喜直接封为从正一品淑妃,仅次当时的倩贵妃,吴氏。
一时之间也可以说是宠冠六宫,而起因却不过是年幼的佑安王打翻先帝御赐倩贵妃的汤羹,刘淑妃当即被先帝斥责,直接降为从正五品嫔,褫夺封号,打入冷宫,两个皇子被抱到无法生育的倩贵妃膝下。
刘嫔也不是病死,而是先帝口谕赐三尺白绫,除了崔嬷嬷,其他伺候的宫女太监一应全部处死。
唯一的独生女不明不白的死了,身边伺候的人也都死了,就你一个活着,那这个人自然成了靖忠侯一家泄愤的对象。
崔嬷嬷的父母遭到严刑拷打,活生生被折磨死,而她家里唯一的独苗,崔嬷嬷的弟弟——崔志,靖忠侯竟把他买进小倌楼,不顾稚子幼龄,强行接客。
这般折腾了孩子一年,靖忠侯仍不解气,把奄奄一息的崔志扔进宫里做太监,托关系送给宫里一喜欢折腾孩子的老太监那里。
崔嬷嬷为了唯一的弟弟,上门毛遂自荐成了老太监名义上的“干女儿”,在这宫里一直熬,熬到老太监死了,熬到靖忠侯一家获罪流放,她自己也熬成了姑姑。
之后崔志在他姐姐照应下,也熬成了带班太监,可因了早年的折腾,今年才三十四岁的崔志活像是个五六十的风烛老人。
而当初靖忠侯流放的理由更是好笑,养女不教,为父不贤;私设刑堂,打骂家生子,为主不仁;窥探宫闱,为臣不忠,故全家老小流放千里,至梅镇服苦役。
伴君如伴虎,最是无情帝王情,这其中牵涉多少无辜才让先帝扳倒了当时手握十万大军的靖忠侯。
往事暂且不提,不过崔嬷嬷的软肋很明显就是这个崔志了,作为太监他可没有到了二十五岁就放出宫的恩典。
而一个带班太监,不大不小,可要无缘无故的消失也不容易,故而崔嬷嬷费尽心思捧了一个窈室林出来,想借他的手将崔志“罚”出宫。
窈室林不负期望,短短两年,无子无嗣,从一个从六品苑人蹿到现在的从一品室林,只差一步便是北苑至尊,只要南苑不来找她的麻烦,她在这北苑就是隐形的“皇后”。
可窈室林转头就把对崔嬷嬷的承诺忘了,并没有任何的为难,相反她派人给崔志延医问药,还提拔他当了她绿意殿的总管太监,把崔嬷嬷牢牢攥在手里。
熄了灯,躺在冷硬的通铺上,侧过身面朝墙壁,在脑中分析着目前宫中的局势。
至少目前看来,当今并不是个贪慕女色的,后宫里的女人在他刻意引导下隐隐形成一种诡异的平衡。
南苑不必说,以王贤妃为尊,温玉夫人与她本就是表姐妹,是珝月太后太后和珍太妃娘家出色的晚辈,王温两家的姻亲已经保持了三代,不但在朝堂,连在后宫也一直是抱团在一起。
现在中宫之位空悬,珝月太后仍旧执掌凤印,王贤妃主事,后宫里又只有王贤妃生了个帝姬,南苑其她人更是连孕信都没有过。
温玉夫人和妍妃都有个协理的名头,其中温玉夫人惯看王贤妃脸色行事,妍妃体弱多病,是个药罐子,进宫以后,就只在婚后隔天拜见太后,之后就闭宫养病,除非太后君上召见,别人等闲见不上一面。
妍妃的娘家又已经倒台,唯一的哥哥虽有个将军的名头,手上却并没有多少实权。
青贵嫔是君上第一个女人不假,一开始就空有个通房的名头,王贤妃与温玉夫人相继进门后,更是被忘到脑后。若不是当今登基时,太后和大臣们逼得紧,他压根想不起还有这么一个女人。
君上以国丧为先帝守孝为由,不敢想自己快活,不然岂不是不孝,而大臣们再劝便是不忠,不忠不孝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谁敢在说什么?
倒有人想提,沧皇却说念着青贵嫔多年侍奉的情分,封她为正六品贵人,赐封号青。这便是青贵嫔的用处,正如夭华夫人所说,真念了她的好,怎会放任她无名无份的过了那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