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煜离京两日后,阿沅从曼泽手中拿到孝煜的信。
他道歉,说时间太过仓促,未来得及同她辞行。还在信中保证会回她信,希望阿沅能继续和他通信。还说了许多话,字里行间似在担忧些什么。另提醒她,永平府不同别处,易惹祸上身,叫她注意安全。阿沅一面烦他像父亲一样唠叨,一面又为他这样的唠叨心生欢喜。
自春夏更替后,祖母的咳疾一直未见好,前阵子改换了白云堂的药方,才渐渐有了好转。这日阿沅跟着阿贵去街上置办端午节制香包用的香料,顺便去了一趟白云堂,为祖母再抓一副药。在一旁等候之际,隐约听到帘子后面的谈话。
“整个永平府所有药堂的大夫基本都请遍了,还不算宫里的御医,就是查不出来到底是什么病?也是邪门了。”此人说完重重地叹了口气。
“不是身上的病,就是心上的病,无非这两种,能奇到哪去。”这声音云淡风轻,似不以为然。
“话是这样说,可查不出病因,终归显得我们这些大夫无能不是,传出去也不光彩呀。”
一声轻笑。“宫里的御医都束手无策,他们未担心脸面之事,你倒是担心起来了。”
“哪能跟御医比,御医靠的是俸禄,我们靠的可是布衣百姓,砸了招牌谁还来看病?”
“你这是心有不甘。好不容易逮到个给贵胄看病的机会,希望凭此行大运,结果却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舍进了名声。”
此时有清嗓的声音传出,“这机会摆在你面前,你能不要?”
帘子后静谧了会儿,又听到“安西王府的差,确实是好差,可惜这幸运锤没砸到我头上。”
“这位韩夫人定是很受安西王宠幸,要不然也不会劳师动众请这么多大夫前去诊治。”
……“或许吧。”
祖母的药备好了,阿贵接过掌柜手中的药包,转头对阿沅说了声“走吧”,阿沅便跟着出了白云堂,最后只听见身后飘来“咦,怎么没请你过去看看呢……”
自生日宴后,韩夫人就一直身体欠佳,近一月来更是水米难进,整日卧病在床,大夫来了一批又一批,皆束手无策,安西王愁闷不堪。
朱管家犹豫不决,思量着该不该开口,王爷瞧出端倪,道:“有事就说!”
朱管家抿了抿嘴角,沉声道:“要不……请白云堂的过来看看?”
沉寂。好一阵沉寂。
过了这么久,安西王也曾在心里起过请白云堂的来看看的念头,最后都被一丝侥幸牵住,希冀能有人看好韩夫人,结果还是失望。眼下已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再不让白云堂的来看看,后果要不堪设想了。
“请吧。”
朱管家抬眼看了王爷一眼。虽未看清神情,但瞧着王爷的身形,也知他隐忍,可惜韩夫人并不领情,兀自折磨自己,也折磨王爷。
白云堂是做药材生意的,医术亦闻名遐迩。白云堂的当家白译祺眼下正好在永平府分号办事。前两日刚与医道好友谈及这位韩夫人的病况,不料今日就有人上门催请他前去诊治。医者仁心,本不该推让。只是这位韩夫人与他们白家有段纠葛,这让他下决定存了犹疑。无论是出于医家救人的己任,还是忌于安西王府的权势,他似乎都没有回绝的余地,思来想去,还是跟着来人去了王府。
故人相见,分外伤情。韩夫人问起哥哥和家中可好,白译祺有礼应答,客气的很。大家皆心知当年事况如何,一时唯有感叹命运弄人。也不知是见到故人解了心中烦闷,还是白译祺的医术确实精湛,韩夫人的身体自那日后竟渐渐好了起来。
“你说,她这究竟是心病得了心药好的,还是这白译祺确乃神医圣手?”
安西王眯着眼思索。朱越垂眼温言道:“不管是哪个,夫人好了是真的。”
安西王左手搓着右手边的袖角,斜睨了他一眼,“就你会说话。我还不知道她好了!”
朱越淡笑道:“夫人好了,您也可以放心了。”
安西王闻言敛了敛神情,郑重道:“吴州那边现下什么情形?”
“这个月新送的信报显示,还在送。”
“他这是打算把整个吴州的赋税都填进东境那个大窟窿里去!”
安西王语带怒气,朱越谨慎回道:“眼下最担心的是越州那边,夷国公府那边同邢敏彦接触频繁。若越州也往东境那边填补,对其他三境尤其晋安王的西境尤为不利。”
安西王面色沉重,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短暂的沉默后,道:“叫顾铭屠来。”
朱越眼神闪了闪,道:“是。”
当年安西王被削军权,由当时还是昌王的晋安王接任。那时的晋安王年轻气盛,战事经验有限,加之晋安王性情粗疏,不善筹谋,渐渐地四境军权被分刮,最后只剩下老巢西境一隅留存。后来安西王逐渐列席参政后,北境和南境又渐次被拉回到安西王手中。唯独东境,失于他手,如今被夷国公当做了挑衅他与东凌国的襟带关系,削弱他对其他三境军事辖制的有力武器。
书房门甫一打开,东院那边传来哭喊声,安西王不禁蹙眉道:“怎么回事?”
朱越转身回道:“不清楚呢。许是哪个下人犯了事,王妃正在训诫呢。”
安西王冷哼道:“整日里乌七八糟!”
韩夫人近来身体不好,厨房和府苑皆得命令要格外照顾。王妃和侧王妃皆心中多有不满,明里暗里地发泄着。之所以夜深还吵闹不止,只源于一碗银耳羹。韩夫人胃口不佳,进食甚少,晚间时突然想吃碗银耳羹,兰姨高兴,便着樱子去厨房做。谁料侧王妃身边的丫鬟彦凤无故找茬,将快炖好的羹不小心给打翻了。两人遂争执起来。
王爷知道后对韩夫人道:“以后你这边开个小厨房吧。”“在一个锅里吃了二十年,不用麻烦了。开了小厨房传出去,有损王爷的贤名。”王爷听出韩夫人这是在讥讽自己。他也不介意,反正自她知道当年的事后一直这样,他早习惯了。再说了,韩夫人冷冷的样子别有一番风情,他心喜且享受着呢。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事后,王爷就此事质问王妃,也去敲打了侧王妃,知她不是个省油的灯,需特意叮嘱才行。侧王妃却委屈连连,嘴上是应了,待王爷一出府,却在自己的院门口对着韩夫人所在的南院说尽了难听话。全府的人都听见了,却没人敢吱声。兰姨忍无可忍想出去辩驳几句,被韩夫人制止。而王妃因刚被王爷质询过治家能力,听见侧王妃此番不合身份的撒泼,甚是愤怒,下了死令严防府内人嚼舌根,若有只言片语传到王爷耳中,乱棍打死。
但事情还是传到了王爷耳中。气归气,却也只能忍着。谁叫那袁氏有个在吏部当尚书的哥哥呢。
他道歉,说时间太过仓促,未来得及同她辞行。还在信中保证会回她信,希望阿沅能继续和他通信。还说了许多话,字里行间似在担忧些什么。另提醒她,永平府不同别处,易惹祸上身,叫她注意安全。阿沅一面烦他像父亲一样唠叨,一面又为他这样的唠叨心生欢喜。
自春夏更替后,祖母的咳疾一直未见好,前阵子改换了白云堂的药方,才渐渐有了好转。这日阿沅跟着阿贵去街上置办端午节制香包用的香料,顺便去了一趟白云堂,为祖母再抓一副药。在一旁等候之际,隐约听到帘子后面的谈话。
“整个永平府所有药堂的大夫基本都请遍了,还不算宫里的御医,就是查不出来到底是什么病?也是邪门了。”此人说完重重地叹了口气。
“不是身上的病,就是心上的病,无非这两种,能奇到哪去。”这声音云淡风轻,似不以为然。
“话是这样说,可查不出病因,终归显得我们这些大夫无能不是,传出去也不光彩呀。”
一声轻笑。“宫里的御医都束手无策,他们未担心脸面之事,你倒是担心起来了。”
“哪能跟御医比,御医靠的是俸禄,我们靠的可是布衣百姓,砸了招牌谁还来看病?”
“你这是心有不甘。好不容易逮到个给贵胄看病的机会,希望凭此行大运,结果却竹篮打水一场空,还舍进了名声。”
此时有清嗓的声音传出,“这机会摆在你面前,你能不要?”
帘子后静谧了会儿,又听到“安西王府的差,确实是好差,可惜这幸运锤没砸到我头上。”
“这位韩夫人定是很受安西王宠幸,要不然也不会劳师动众请这么多大夫前去诊治。”
……“或许吧。”
祖母的药备好了,阿贵接过掌柜手中的药包,转头对阿沅说了声“走吧”,阿沅便跟着出了白云堂,最后只听见身后飘来“咦,怎么没请你过去看看呢……”
自生日宴后,韩夫人就一直身体欠佳,近一月来更是水米难进,整日卧病在床,大夫来了一批又一批,皆束手无策,安西王愁闷不堪。
朱管家犹豫不决,思量着该不该开口,王爷瞧出端倪,道:“有事就说!”
朱管家抿了抿嘴角,沉声道:“要不……请白云堂的过来看看?”
沉寂。好一阵沉寂。
过了这么久,安西王也曾在心里起过请白云堂的来看看的念头,最后都被一丝侥幸牵住,希冀能有人看好韩夫人,结果还是失望。眼下已到了无计可施的地步,再不让白云堂的来看看,后果要不堪设想了。
“请吧。”
朱管家抬眼看了王爷一眼。虽未看清神情,但瞧着王爷的身形,也知他隐忍,可惜韩夫人并不领情,兀自折磨自己,也折磨王爷。
白云堂是做药材生意的,医术亦闻名遐迩。白云堂的当家白译祺眼下正好在永平府分号办事。前两日刚与医道好友谈及这位韩夫人的病况,不料今日就有人上门催请他前去诊治。医者仁心,本不该推让。只是这位韩夫人与他们白家有段纠葛,这让他下决定存了犹疑。无论是出于医家救人的己任,还是忌于安西王府的权势,他似乎都没有回绝的余地,思来想去,还是跟着来人去了王府。
故人相见,分外伤情。韩夫人问起哥哥和家中可好,白译祺有礼应答,客气的很。大家皆心知当年事况如何,一时唯有感叹命运弄人。也不知是见到故人解了心中烦闷,还是白译祺的医术确实精湛,韩夫人的身体自那日后竟渐渐好了起来。
“你说,她这究竟是心病得了心药好的,还是这白译祺确乃神医圣手?”
安西王眯着眼思索。朱越垂眼温言道:“不管是哪个,夫人好了是真的。”
安西王左手搓着右手边的袖角,斜睨了他一眼,“就你会说话。我还不知道她好了!”
朱越淡笑道:“夫人好了,您也可以放心了。”
安西王闻言敛了敛神情,郑重道:“吴州那边现下什么情形?”
“这个月新送的信报显示,还在送。”
“他这是打算把整个吴州的赋税都填进东境那个大窟窿里去!”
安西王语带怒气,朱越谨慎回道:“眼下最担心的是越州那边,夷国公府那边同邢敏彦接触频繁。若越州也往东境那边填补,对其他三境尤其晋安王的西境尤为不利。”
安西王面色沉重,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短暂的沉默后,道:“叫顾铭屠来。”
朱越眼神闪了闪,道:“是。”
当年安西王被削军权,由当时还是昌王的晋安王接任。那时的晋安王年轻气盛,战事经验有限,加之晋安王性情粗疏,不善筹谋,渐渐地四境军权被分刮,最后只剩下老巢西境一隅留存。后来安西王逐渐列席参政后,北境和南境又渐次被拉回到安西王手中。唯独东境,失于他手,如今被夷国公当做了挑衅他与东凌国的襟带关系,削弱他对其他三境军事辖制的有力武器。
书房门甫一打开,东院那边传来哭喊声,安西王不禁蹙眉道:“怎么回事?”
朱越转身回道:“不清楚呢。许是哪个下人犯了事,王妃正在训诫呢。”
安西王冷哼道:“整日里乌七八糟!”
韩夫人近来身体不好,厨房和府苑皆得命令要格外照顾。王妃和侧王妃皆心中多有不满,明里暗里地发泄着。之所以夜深还吵闹不止,只源于一碗银耳羹。韩夫人胃口不佳,进食甚少,晚间时突然想吃碗银耳羹,兰姨高兴,便着樱子去厨房做。谁料侧王妃身边的丫鬟彦凤无故找茬,将快炖好的羹不小心给打翻了。两人遂争执起来。
王爷知道后对韩夫人道:“以后你这边开个小厨房吧。”“在一个锅里吃了二十年,不用麻烦了。开了小厨房传出去,有损王爷的贤名。”王爷听出韩夫人这是在讥讽自己。他也不介意,反正自她知道当年的事后一直这样,他早习惯了。再说了,韩夫人冷冷的样子别有一番风情,他心喜且享受着呢。可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事后,王爷就此事质问王妃,也去敲打了侧王妃,知她不是个省油的灯,需特意叮嘱才行。侧王妃却委屈连连,嘴上是应了,待王爷一出府,却在自己的院门口对着韩夫人所在的南院说尽了难听话。全府的人都听见了,却没人敢吱声。兰姨忍无可忍想出去辩驳几句,被韩夫人制止。而王妃因刚被王爷质询过治家能力,听见侧王妃此番不合身份的撒泼,甚是愤怒,下了死令严防府内人嚼舌根,若有只言片语传到王爷耳中,乱棍打死。
但事情还是传到了王爷耳中。气归气,却也只能忍着。谁叫那袁氏有个在吏部当尚书的哥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