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隋朝之后,儒学从再次确定“性本善”为起点,依次推理出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讲,人的本性是全面的善德,要把善德的本性全部挖掘出来(穷理尽性)。明确这些善德(致良知),最终人的行为不能脱离人的善德(知行合一)。

  儒学从天命和道中脱离出来,主流研究‘人’,确切的说主要研究“德”,是具有划时代的进步。而这一改变是北朝儒学的功劳,南朝儒学只起到理论上的补充作用。没有南朝那两本书,隋唐两朝儒学就不能发展了吗。自欺欺人!

  这里首先要阐明,儒学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它的核心是什么。儒学的核心不是推行道德,而是‘学以致用’。

  在前期三圣孔子、孟子、荀子时代,儒学的核心功能是治国、行政,这一功能一直沿续到南北朝末年。因为,这一时期儒学的对象针对的先是世袭士族,后是不世袭士族。他们的目标就是做官,或管理“人”。魏晋南北朝不世袭士族,很多人在家中就要管理上万人,可以说他们一起步就比县令管的人多,所以他们学习儒学治理国家或家族。

  孔子《论语》有一则很出名的典故。孔子东游路过卫国一地,感叹:这里的人真多啊!弟子就问他该如何治理,孔子说:“使其变富(富之);弟子再问:富裕之后再如何治理?孔子说:教育他们(教之)。这则典故说明,儒学在孔子时代更多的是一种治国方法。

  儒学的核心是“经学致用”,孔子也教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的理论到了“仁”就到了尽头,不再讲更高深的东西。像什么天呀、命呀,孔子是不讲的。不是他认为这些东西不重要,也是孔子知道自己搞不懂。孔子精通周易,而从不卜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代表了孔子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即朴素的实事求是观点。不强行为儒学立根立命,只研究儒学的实用性。

  不要小看这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切唯心学说是不能提这个观点的。世界是上帝创造的,哪有上帝不知道的事。

  孟子虽然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虽然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提到“天”和“命”,但是他也没有研究天命,只是说认识心性则知天,修身则立命。他的理论核心还是指向人的自体。

  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表明孟子更看重的现实社会中的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的思想是以人在现实社会中安身立命为核心。人能安身立命,国家就会繁荣昌盛!所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注意最后一句‘天下可运于掌’。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的落脚点在这里,真是令人诧异。在那个‘王霸’时代,天下‘不’可运于掌!这句话也说明儒术开始更侧重治国方法。可是太理想化了。不可实现。

  孔子重点研究如何做事,孟子重点研究如何做人。所以到孟子时候儒学才完成了一个较完善的体系,形成了儒学。

  如果说孔孟还是回避天,那么荀子就是直接否定天。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如“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论语》)。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

  儒学是讲“经学致用”的,而且在两千年的儒学发展中,“经学致用”一直是儒学发展的一条暗线。

  可见,孔子、孟子、荀子都是不讲天的。

  =========

  笔者语:在北朝,士族失去直接做官的特权,以讲究“自身修为”为前提,使儒学进入研究“德”的时代,开启了儒学的新篇章。所以,那以后儒学的主流不再研究天道,而是研究“人”,更确切的就是研究“德”。才向‘处事能力’上发展。重要文献证明是《颜氏家训》。

  因为北朝儒学更加强调了“学以致用”之后,儒学加重了它“积极入世”的思潮。过犹不及,其缺点是过于“功利”,“德”的培养成为教育中的重中之重。

  从这一点上看,后来一千多年儒学的发展路线就非常清晰了。

  隋朝之后,儒学从再次确定“性本善”为起点,依次推理出格物致知,致良知,知行合一。讲,人的本性是全面的善德,要把善德的本性全部挖掘出来(穷理尽性)。明确这些善德(致良知),最终人的行为不能脱离人的善德(知行合一)。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最新章节,大晋孤烟之山河破碎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