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张扬与孔三娘子一同西行前往汴京的同时,一封捷报也向汴京城去了,而捷报上的内容与茶馆中那人说的并无太多出入。
当然,这封捷报里,还是有不一样的内容,那就是用了寥寥数笔,说了一下贼寇袭击平民百姓与船队的事。
事情也仅此而已,贼寇似乎已经已经被消灭,没了踪迹,而谁又会在乎那些无辜死去的人呢!
……
时间匆匆,随着张扬与孔三娘子的缓慢西行,终于,在十月十五日这天下午,他们终于来到了汴京城外十里处。
“……这大宋皇家最大的两宗悬案,苏大哥可知晓?”孔三娘子朝张扬问道。
“不知。”
张扬只是摇了一下头,并没有回头,依然还是在驾着牛车。而此时的牛车也与最开始的时候不同了,它现在是有车厢的,不再是最开始的平板车了。
孔三娘子道:“那奴家便来告知苏大哥吧!其一,便是太祖陛下是如何死的,这可是大忌讳,苏大哥可别和别人提起;其二嘛!便是皇家那些极其优等的皇子、皇孙,无一人是活过四十岁的,全都不是病死,便是死于意外。当下,便是端王殿下甚优,也不知这端王殿下是否能逃过这宿命?”
听完,张扬转头看了一眼此时的孔三娘子,只见她与张扬说完后,便又将目光收回到了她手上的书本上。而孔三娘子将脸上的红点洗掉后,整个人的气质便与她的爱好一般,十分文气。
这是名,极其爱看书的女子。
不过,她却只是十分喜欢看杂书,对那些什么四书五经并不太感兴趣。当然了,孔三娘子对四书五经也看过,但并不喜欢,她与张扬说过,可以学上面的道理,但却莫要困在那些字里出不来了。
“苏大哥也该多读些书才是。”见张扬看来,孔三娘子又说起了她的口头禅。
张扬因为这一路听多了,也就只是点了一下头,很自然的又把头转到了前面。
“三娘觉得,书院可会收留像你这么一位女子嘛?”张扬没有去和孔三娘子接着说有关皇家的秘闻,而是问她其他的事。
通过这西行的一路,张扬知道了孔三娘子是离家出走,孤身一人准备来汴京,并去书院求学的。也不能说是求学,应该是对书院的藏书感兴趣才对。
听张扬这么问,孔三娘子放下了手中的书,说了句,“他们是否会收奴家,是他们的事,而奴家去不去,才是奴家的事。”
听了孔三娘子的话,张扬又点了一下头,这或许就是文化人和张扬这种学渣的差距了。
“那便是汴京城了吧!”张扬因为是修者,因此也能看的很远,这刚过了一道土丘后,就能见到一座雄伟的巨城,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苏大哥快看看,这城外的东南角,可有一座藏在云雾之中的山。”孔三娘子因为看远了很模糊,所以让张扬代她看向一个地方。
听了孔三娘子的话,张扬也转头朝汴京城的东南角看去。
张扬初看,除了云雾,似乎什么也没看见。可再一看,那云雾之中,一片与此时季节不符合的翠绿,便映入了张扬的眼帘。不过很快,这翠绿又被云雾给遮挡住了。
“看见了,确实有一座身在云雾之中的山。”张扬如实说道。
“海上取仙山,立于方寸地,汴河为玉带,云雾为羽衣。不见仙人入吾目,只闻书声入耳明。那处便是书院所在的方寸山了!”听的出,因为张扬说看到了一座山,这孔三娘子很高兴。
方寸山?张扬听了孔三娘子的话,又朝那云雾看去,“三娘是要苏某送你去那里嘛?”
孔三娘子连忙说道:“正是!还得劳烦苏大哥带奴家在走这一程。”
“无妨,汴京城就在眼前,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张扬说着,就驾着牛车换了条道路,朝南去了。接着,张扬又问道:
“刚才路过的土丘,依苏某看,像是人为所致,不知有何用途?”
孔三娘子答道:“刚才那土丘是为筑城之用,这汴京人口已有两百余万,原本的内外两城已是拥挤不堪。故此,自去年初起,朝廷便动用十万劳役准备筑城。不过,不知何故,今岁四月中旬,这筑城之事便停了下来。”
四月中旬?不正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嘛!张扬心里还是希望这事与他无关。
“苏某知晓,若是有机会,苏某会好好读书的。”张扬突然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苏大哥并未回头,怎会知晓奴家准备要说什么?”孔三娘子有些不解的问道。
张扬没有回答孔三娘子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
“苏某特别好奇,三娘是如何走到定陶县的?”
“不就是……那么一路坐马车到了……”孔三娘子被张扬这么一问,似乎又想起她因为一本书,被骗着卖入了青楼的事,因此,说话也没底气了许多。
见这孔三娘子说话支支吾吾的,张扬在心里轻笑了一声。接着便在这头黄牛的背上抽了一鞭子,牛车的速度也加快了几分。
……
就在太阳快要落下时,张扬赶着牛车,终于来到了汴京城外东南角的虹桥附近,而不远处,也正是迷雾中的方寸山所在。
张扬趁着天色还早,将陪了他十天的牛车给卖了,得了二十贯钱,加上换车厢的钱,张扬似乎还赚了一些。
当然,张扬之所以能赚到钱的原因,则是因为那位买张扬牛车的人,听说张扬是从江宁赶来汴京的,只是朝张扬拱手行了一礼,便干脆的给了张扬二十贯钱,让他也是一头雾水。
……
“三娘,今日是什么日子?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在这汴河两岸。”天色开始暗了下来,但张扬却看这汴河两岸,来人却越来越多。于是,张扬下意识的问了博学的孔三娘子一句。
张扬与孔三娘子一同将牛车卖了之后,便来到了这汴河旁。看着这汴河两岸,虽然还未入城,但这汴京的繁华,已映入了眼帘。
不过,也有很奇怪的事,那便是这汴河两岸,此时聚集了许多的学子、士人,以及身着素衣的女子们。他们手中拿着河灯,神情悲切,像是在等着什么悲痛的时刻来临一般。
“奴家也不知,书上并未记载,今日有何需集会与放河灯的事。”孔三娘子摇头,也是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但她还是猜测道:
“不过,他们倒是在像……”
“陛下有旨!送苏子!”孔三娘子还未说完,汴京城内,便传来了一声洪亮的声音。
就在一无所知的张扬与孔三娘子下意识的朝汴京城方向看去时,汴河两岸,那些学子与士人,以及身着素衣的女子们,都悲痛的向着方寸山的方向行礼道:
“送苏子!”
“铛!”方寸山上,一声钟声响起。这钟声划破了云雾,向着四面而去。
方寸山上,云雾散开了。
可能是因为季节的缘故,此时天黑的特别快,刚才还有丝丝的晚霞,此时却只剩微微的亮光了。但作为文宗养气境修者的张扬来说,借着这微微的亮光,他还是将这方寸山内云雾散开的地方,看了个大概。
方寸山内,除开依旧还是翠绿的树木外,那露出树林的瀑布,隐在林间若隐若现的楼阁,完全不似方寸山外的人间景色。这景,当真是宛若人间仙境了。
“起!魂归兮!”
随着这一声自方寸山上传来,汴河两岸的素衣女子们,开始哭了起来。同时伴随着哭声,她们将手中的河灯也放入了汴河内。
而方寸山上,随着这一声的响起,只见两路手执明灯之人,踏空而起。而在他们中间,则是漂浮着的一副棺椁。
此时这片天地间,这河里的明灯仿佛一条光路一般,为踏在空中的人与棺椁照亮着前行的路。
“呜呜!”
张扬正看着天上这一幕时,他的旁边突然传来了哭声。当然了,这哭的人,正是孔三娘子。也因此,张扬转头看了一眼孔三娘子。
呃!张扬看着此时的孔三娘子时,也是一愣,因此此时的她,哪里还是那个文气且倔强的女子,只见她正憋着嘴,眼泪像下雨一般掉个不停,同时,好像还有鼻涕流出来了。
“三娘,他们送的苏子是何人?”张扬朝孔三娘子问道。
“苏……大哥,嗯……还是得多读些书……他们在送的……呜呜……应是东坡先生,哇哇……”孔三娘子就这么泣不成声的回答了张扬的问题。
东坡先生!那不就是苏轼了!张扬听完孔三娘子的话,又连忙将目光看向了天上一步步朝西南方向而去的灵柩。
看着天上的灵柩,张扬想到了徐府小厨房内那名没问名字的女子,当时她好像说她是苏轼的师妹来着。
当然,张扬可不会对一名只见过一面的女子,就谈一见钟情什么的,他现在想起那名女子,也只是因为这苏轼的缘故罢了。
不久后,在张扬的视线里,天边的灵柩消失在了夜幕里,但汴河两岸的人们,却依然不见离去。
见此情景,张扬在心里感慨道:这便是能名留青史的人了!
当然,这封捷报里,还是有不一样的内容,那就是用了寥寥数笔,说了一下贼寇袭击平民百姓与船队的事。
事情也仅此而已,贼寇似乎已经已经被消灭,没了踪迹,而谁又会在乎那些无辜死去的人呢!
……
时间匆匆,随着张扬与孔三娘子的缓慢西行,终于,在十月十五日这天下午,他们终于来到了汴京城外十里处。
“……这大宋皇家最大的两宗悬案,苏大哥可知晓?”孔三娘子朝张扬问道。
“不知。”
张扬只是摇了一下头,并没有回头,依然还是在驾着牛车。而此时的牛车也与最开始的时候不同了,它现在是有车厢的,不再是最开始的平板车了。
孔三娘子道:“那奴家便来告知苏大哥吧!其一,便是太祖陛下是如何死的,这可是大忌讳,苏大哥可别和别人提起;其二嘛!便是皇家那些极其优等的皇子、皇孙,无一人是活过四十岁的,全都不是病死,便是死于意外。当下,便是端王殿下甚优,也不知这端王殿下是否能逃过这宿命?”
听完,张扬转头看了一眼此时的孔三娘子,只见她与张扬说完后,便又将目光收回到了她手上的书本上。而孔三娘子将脸上的红点洗掉后,整个人的气质便与她的爱好一般,十分文气。
这是名,极其爱看书的女子。
不过,她却只是十分喜欢看杂书,对那些什么四书五经并不太感兴趣。当然了,孔三娘子对四书五经也看过,但并不喜欢,她与张扬说过,可以学上面的道理,但却莫要困在那些字里出不来了。
“苏大哥也该多读些书才是。”见张扬看来,孔三娘子又说起了她的口头禅。
张扬因为这一路听多了,也就只是点了一下头,很自然的又把头转到了前面。
“三娘觉得,书院可会收留像你这么一位女子嘛?”张扬没有去和孔三娘子接着说有关皇家的秘闻,而是问她其他的事。
通过这西行的一路,张扬知道了孔三娘子是离家出走,孤身一人准备来汴京,并去书院求学的。也不能说是求学,应该是对书院的藏书感兴趣才对。
听张扬这么问,孔三娘子放下了手中的书,说了句,“他们是否会收奴家,是他们的事,而奴家去不去,才是奴家的事。”
听了孔三娘子的话,张扬又点了一下头,这或许就是文化人和张扬这种学渣的差距了。
“那便是汴京城了吧!”张扬因为是修者,因此也能看的很远,这刚过了一道土丘后,就能见到一座雄伟的巨城,出现在了他的眼前。
“苏大哥快看看,这城外的东南角,可有一座藏在云雾之中的山。”孔三娘子因为看远了很模糊,所以让张扬代她看向一个地方。
听了孔三娘子的话,张扬也转头朝汴京城的东南角看去。
张扬初看,除了云雾,似乎什么也没看见。可再一看,那云雾之中,一片与此时季节不符合的翠绿,便映入了张扬的眼帘。不过很快,这翠绿又被云雾给遮挡住了。
“看见了,确实有一座身在云雾之中的山。”张扬如实说道。
“海上取仙山,立于方寸地,汴河为玉带,云雾为羽衣。不见仙人入吾目,只闻书声入耳明。那处便是书院所在的方寸山了!”听的出,因为张扬说看到了一座山,这孔三娘子很高兴。
方寸山?张扬听了孔三娘子的话,又朝那云雾看去,“三娘是要苏某送你去那里嘛?”
孔三娘子连忙说道:“正是!还得劳烦苏大哥带奴家在走这一程。”
“无妨,汴京城就在眼前,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张扬说着,就驾着牛车换了条道路,朝南去了。接着,张扬又问道:
“刚才路过的土丘,依苏某看,像是人为所致,不知有何用途?”
孔三娘子答道:“刚才那土丘是为筑城之用,这汴京人口已有两百余万,原本的内外两城已是拥挤不堪。故此,自去年初起,朝廷便动用十万劳役准备筑城。不过,不知何故,今岁四月中旬,这筑城之事便停了下来。”
四月中旬?不正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嘛!张扬心里还是希望这事与他无关。
“苏某知晓,若是有机会,苏某会好好读书的。”张扬突然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苏大哥并未回头,怎会知晓奴家准备要说什么?”孔三娘子有些不解的问道。
张扬没有回答孔三娘子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
“苏某特别好奇,三娘是如何走到定陶县的?”
“不就是……那么一路坐马车到了……”孔三娘子被张扬这么一问,似乎又想起她因为一本书,被骗着卖入了青楼的事,因此,说话也没底气了许多。
见这孔三娘子说话支支吾吾的,张扬在心里轻笑了一声。接着便在这头黄牛的背上抽了一鞭子,牛车的速度也加快了几分。
……
就在太阳快要落下时,张扬赶着牛车,终于来到了汴京城外东南角的虹桥附近,而不远处,也正是迷雾中的方寸山所在。
张扬趁着天色还早,将陪了他十天的牛车给卖了,得了二十贯钱,加上换车厢的钱,张扬似乎还赚了一些。
当然,张扬之所以能赚到钱的原因,则是因为那位买张扬牛车的人,听说张扬是从江宁赶来汴京的,只是朝张扬拱手行了一礼,便干脆的给了张扬二十贯钱,让他也是一头雾水。
……
“三娘,今日是什么日子?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人,在这汴河两岸。”天色开始暗了下来,但张扬却看这汴河两岸,来人却越来越多。于是,张扬下意识的问了博学的孔三娘子一句。
张扬与孔三娘子一同将牛车卖了之后,便来到了这汴河旁。看着这汴河两岸,虽然还未入城,但这汴京的繁华,已映入了眼帘。
不过,也有很奇怪的事,那便是这汴河两岸,此时聚集了许多的学子、士人,以及身着素衣的女子们。他们手中拿着河灯,神情悲切,像是在等着什么悲痛的时刻来临一般。
“奴家也不知,书上并未记载,今日有何需集会与放河灯的事。”孔三娘子摇头,也是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但她还是猜测道:
“不过,他们倒是在像……”
“陛下有旨!送苏子!”孔三娘子还未说完,汴京城内,便传来了一声洪亮的声音。
就在一无所知的张扬与孔三娘子下意识的朝汴京城方向看去时,汴河两岸,那些学子与士人,以及身着素衣的女子们,都悲痛的向着方寸山的方向行礼道:
“送苏子!”
“铛!”方寸山上,一声钟声响起。这钟声划破了云雾,向着四面而去。
方寸山上,云雾散开了。
可能是因为季节的缘故,此时天黑的特别快,刚才还有丝丝的晚霞,此时却只剩微微的亮光了。但作为文宗养气境修者的张扬来说,借着这微微的亮光,他还是将这方寸山内云雾散开的地方,看了个大概。
方寸山内,除开依旧还是翠绿的树木外,那露出树林的瀑布,隐在林间若隐若现的楼阁,完全不似方寸山外的人间景色。这景,当真是宛若人间仙境了。
“起!魂归兮!”
随着这一声自方寸山上传来,汴河两岸的素衣女子们,开始哭了起来。同时伴随着哭声,她们将手中的河灯也放入了汴河内。
而方寸山上,随着这一声的响起,只见两路手执明灯之人,踏空而起。而在他们中间,则是漂浮着的一副棺椁。
此时这片天地间,这河里的明灯仿佛一条光路一般,为踏在空中的人与棺椁照亮着前行的路。
“呜呜!”
张扬正看着天上这一幕时,他的旁边突然传来了哭声。当然了,这哭的人,正是孔三娘子。也因此,张扬转头看了一眼孔三娘子。
呃!张扬看着此时的孔三娘子时,也是一愣,因此此时的她,哪里还是那个文气且倔强的女子,只见她正憋着嘴,眼泪像下雨一般掉个不停,同时,好像还有鼻涕流出来了。
“三娘,他们送的苏子是何人?”张扬朝孔三娘子问道。
“苏……大哥,嗯……还是得多读些书……他们在送的……呜呜……应是东坡先生,哇哇……”孔三娘子就这么泣不成声的回答了张扬的问题。
东坡先生!那不就是苏轼了!张扬听完孔三娘子的话,又连忙将目光看向了天上一步步朝西南方向而去的灵柩。
看着天上的灵柩,张扬想到了徐府小厨房内那名没问名字的女子,当时她好像说她是苏轼的师妹来着。
当然,张扬可不会对一名只见过一面的女子,就谈一见钟情什么的,他现在想起那名女子,也只是因为这苏轼的缘故罢了。
不久后,在张扬的视线里,天边的灵柩消失在了夜幕里,但汴河两岸的人们,却依然不见离去。
见此情景,张扬在心里感慨道:这便是能名留青史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