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邲虽是刑部尚书,性子却一向平和,但今天这个关口毕竟不同往日,对程宏图这个半道上杀出来的程咬金,好性儿的葛尚书也变了脸色,呵斥道:“程宏图、宋芑,老夫认得你们!你们也不看看今日是什么情形,陛下都亲自登上城头安抚百姓,你们身为太学生,受朝廷供养,读圣贤书,不思报效朝廷,反而来给君父添乱!”
“葛大人此言差矣!”年轻的宋芑扬着脸,抢着说道,“正因我等读圣贤书,明辨是非,方才不顾忠言逆耳,请陛下广开言路,以免闭目塞听,为奸人和小人所趁;我等衣食器具来自朝廷,更来自黎民百姓,是他们起早摸黑,一个大子儿一个大子儿地上缴税钱,才让我和太学同窗能衣食无忧,安心学业,如今他们性命不保,被恶吏欺压、凌虐,我等自然要挺身而出,为他们鼓与呼!”
“说的好!程太学和宋太学好样儿的!我等支持你!”
“程太学和宋太学为我等小民仗义执言,我等唯二位马首是瞻!”
“程太学和宋太学需要我等做什么,只管吩咐!今日势必要替王二苟一家讨个公道!”
眼看刚刚安静的百姓再次被程、宋二人带动起来,葛邲与几位大臣交换了一下眼色,扬声道:“依你二人今日之事该如何处置?”
程宏图扬声道:“不是我等信不过大人,只是今日之事绝不能敷衍。大人既说穆远和枭龙等人已经羁押,想必事情经过也经过了调查,何不将人带到此处公开审理?只要大人公正严明,我等绝无二话!”
底下百姓也跟着喊:“公开审理,我等绝无二话!”
上万百姓的声音汇成一股洪流,震得城楼上的皇帝和臣僚耳朵嗡嗡作响,心头狂震!
在百姓的强烈要求下,大宋朝开国以来第一次万人公审在临安的皇城前拉开了帷幕!
穆远和梁艺、苏青双手反绑着从皇城司押解到了皇城脚下,禁军在人群中开出一条通道,三人经过时道路两旁的百姓用唾沫和随手捡到的各种垃圾招呼了他们一路。
“挨千刀的杀人犯!连小孩子都不放过,会遭报应的!”
“没人性的刽子手,你家里没有小孩?你没儿子?你连小孩子都杀!大宋怎么会有你们这种狼心狗肺的东西!”
“杀!该杀!一个都不要留,全部给王二苟一家抵命!”
个子高高的梁艺还想分辨几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又脏又臭的烂草鞋,“啪”地打在他脸上,将梁艺彻底打得没了脾气。
反倒是枭龙一路过来的时候百姓没怎么理会,毕竟和王二苟一家的惨死比起来,殴打两名太学生就再正常不过了。
四名人犯到场后,向城楼上的皇帝“噗通”跪下就要磕头,赵构有些疲惫地说道:“不用跪朕,今日要审你们的是临安百姓,因你们而死的是王二苟,你还是跪他们去吧。”
负责押解的禁军立刻将四人转了个一百八十度,侧身对着皇帝和百姓,他们面前正对着的是从皇城司提出来的王二苟一家三口的尸身。
“好好看清楚,这就是被你们害死的王二苟一家三口,小孩子才七岁,犯了什么过错非要他死?你们也不用在那里假惺惺,到阴曹地府去给他们赔罪吧!”
穆远三人虽然是皇城司的长行,干的就是缉拿叛亡的事情,但是临安歌舞升平了二十多年,穆远等人其实并没有干过什么刀头舔血的勾当,如今面对着王二苟一家三口青灰色的死人脸,心头突突直跳,个子最小,年纪也最小的苏青忍不住颤抖起来,嘴里念念叨叨:“不是我,不是我杀的你们!别找我!”
跪在中间的穆远忍不住用肩膀撞了他一下:“跪好!陛下和提举在城楼上看着呢,别给皇城司丢人!”
苏青这才醒悟过来,低头老实地跪好,一眼也不敢去看王二苟一家的尸身。
首先审理的就是穆远三人涉嫌当街逼杀王二苟一家三口案,由刑部尚书葛邲亲自主审,皇帝和宰执重臣以及在场的上万临安百姓听审。
葛邲问道:“人犯穆远,既然是奉命捉拿王二苟一家回皇城司,如何会当街杀死王二苟,逼死他娘子和儿子?你从实招来!”
“卑职命人去拿王石头回皇城司问话,王二苟夫妇就公开拒捕,将我等撞开。……王石头拿刀要捅卑职,我念他是个孩子只将他甩开,卑职下手极有分寸,那孩子只是晕过去了,性命无碍。谁知王二苟不分皂白抽出杀鱼刀拒捕,我等无奈将他当场击杀……”
“你胡说!王二苟平日里多老实一个人,八棍子也打不出个闷屁来,要不是你们对他独生儿子下了黑手,他岂会拿刀跟你们对峙?再说,你们三个对付他一个绰绰有余,用得着将人杀死?半点活路也不给人留?分明是你们不把我们的命当命,想杀就杀罢了!”
“我亲眼瞧见,王二苟拿刀不过是吓唬你们不要过去伤害他的儿子,是你们冲上去将人杀了,这才引得他娘子撞你们刀口上身亡,而后又引得王石头那孩子自杀……才七岁的孩子,拿刀剖开了自己的肚子,那有多惨烈,你们怎么忍心?你们还是不是人?”
穆远记得他们三人围过去时是苏青喊了一声:“哎哟,你砍我!”加上王二苟状似疯癫,他这才下了重手,谁知王二苟是个纸糊的架子,没两下就被抹了脖子气绝身亡。
穆远转头看向苏青,后者依旧低着头,小声念叨着什么,穆远仔细听了听,依旧是求饶的话。
穆远眼里闪过疑惑,来的路上他原本已经认命,甚至交代梁艺和苏青将一切过错都推在他身上,“一人殒命总好过三人一起死!”
穆远心中有了疑虑自然不愿死得不明不白,他高声喊道:“卑职有下情禀告!”
得到允准后,穆远大声问苏青:“苏青,我们围住王二苟时你曾高声喊道王二苟砍了你一刀,我和梁艺怕你吃亏这才下了重手,可以王二苟的身手根本就不可能伤到你!还有,你说他砍了你,究竟砍了你何处?你把伤亮出来给陛下和大人们看看!”
葛邲大声道:“验伤!”
立刻有刑部跟来的仵作和老邢名上前将苏青全身上下仔细查验,“禀告大人,苏青身上并无刀伤,只有头面部和小腿处有瘀伤!”
葛邲立刻喝问:“苏青,你为何要诬陷王二苟,导致他一家三口惨死?究竟是受何人指使,快说!”
见苏青颤抖着不肯说话,葛邲立刻道:“让他看着王石头那孩子的脸,告诉本官,你究竟是受何人指使?”
负责看押的禁军立刻将苏青提到王石头的尸身面前,苏青拼命仰头,想避开王石头那张青灰色的稚嫩小脸,禁军哪里肯让他得逞,将他的头摁住,只差将苏青的脸贴到王石头的脸上,吓得苏青拼命挣扎。
“别怪我!不是我!我没想过会死人,真的!”
这戏剧性的一幕将皇城前的百姓都看傻了,他们实在想不到王二苟一家惨死的背后还有隐情,见苏青不肯招供,百姓愤怒起来,纷纷喊道:“人都死了,你还说这些有何用?是谁让你害了王二苟一家,快说!”
“快说!”“快说!”
千百个声音汇聚起来,如同一柄重锤,击破了苏青的心防,他哭泣道:“我说,我说,是——”
苏青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半大孩子,王石头的死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哭泣着抬起头,就要招认幕后的主使,明晃晃的火把将皇城照耀得如同白昼,苏青突然像见鬼一样尖叫起来:“无人主使,是我,是我看不惯那孩子,我想让他们死!”
苏青喊完头一歪,嘴中流出一缕黑血,当场气绝身亡。
苏青死了,百姓的怨气也消去大半,葛邲趁热打铁,对穆远和梁艺因用人不谨,做事不察,致百姓王二苟一家死亡案,依律判两人流放边州,远徙千里。
枭龙口出狂言藐视皇权和法度,犯大不敬之罪,依律捋去他皇城司勾当一职,并对他泄私愤殴伤太学生谢子安、刘明义一事罚俸半年,皇城司承担谢、刘二人的汤药费。
葛邲趁此机会又提醒道:“王石头之死是有人讥讽他贪图糖果害了父母性命,这分明就是有人不怀好意说的诛心之言,此人混在围观的百姓当中,以后恐怕还会兴风作浪,如今正是我大宋朝的多事之秋,大家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人言,更不要受人蛊惑,作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苏青的意外死亡让临安百姓意识到这件事情背后有阴谋,临安城最近的风波是有人在背后拨弄风云。没有人喜欢被人蒙在谷里当枪使,百姓心中对皇城司的恨意突然失去了支撑,变得有些可笑,不少人饥肠辘辘,想起自己大半日未曾进食,家中还有老母幼子在等待自己回家,许多百姓甚至没有听完葛邲的判决,纷纷往家走。
绍兴三十年春天这场叩阙,以声势浩大开头,却在最后关头潦草结尾,甚至没有在史书上留下痕迹。
“葛大人此言差矣!”年轻的宋芑扬着脸,抢着说道,“正因我等读圣贤书,明辨是非,方才不顾忠言逆耳,请陛下广开言路,以免闭目塞听,为奸人和小人所趁;我等衣食器具来自朝廷,更来自黎民百姓,是他们起早摸黑,一个大子儿一个大子儿地上缴税钱,才让我和太学同窗能衣食无忧,安心学业,如今他们性命不保,被恶吏欺压、凌虐,我等自然要挺身而出,为他们鼓与呼!”
“说的好!程太学和宋太学好样儿的!我等支持你!”
“程太学和宋太学为我等小民仗义执言,我等唯二位马首是瞻!”
“程太学和宋太学需要我等做什么,只管吩咐!今日势必要替王二苟一家讨个公道!”
眼看刚刚安静的百姓再次被程、宋二人带动起来,葛邲与几位大臣交换了一下眼色,扬声道:“依你二人今日之事该如何处置?”
程宏图扬声道:“不是我等信不过大人,只是今日之事绝不能敷衍。大人既说穆远和枭龙等人已经羁押,想必事情经过也经过了调查,何不将人带到此处公开审理?只要大人公正严明,我等绝无二话!”
底下百姓也跟着喊:“公开审理,我等绝无二话!”
上万百姓的声音汇成一股洪流,震得城楼上的皇帝和臣僚耳朵嗡嗡作响,心头狂震!
在百姓的强烈要求下,大宋朝开国以来第一次万人公审在临安的皇城前拉开了帷幕!
穆远和梁艺、苏青双手反绑着从皇城司押解到了皇城脚下,禁军在人群中开出一条通道,三人经过时道路两旁的百姓用唾沫和随手捡到的各种垃圾招呼了他们一路。
“挨千刀的杀人犯!连小孩子都不放过,会遭报应的!”
“没人性的刽子手,你家里没有小孩?你没儿子?你连小孩子都杀!大宋怎么会有你们这种狼心狗肺的东西!”
“杀!该杀!一个都不要留,全部给王二苟一家抵命!”
个子高高的梁艺还想分辨几句,不知道从哪里飞来一只又脏又臭的烂草鞋,“啪”地打在他脸上,将梁艺彻底打得没了脾气。
反倒是枭龙一路过来的时候百姓没怎么理会,毕竟和王二苟一家的惨死比起来,殴打两名太学生就再正常不过了。
四名人犯到场后,向城楼上的皇帝“噗通”跪下就要磕头,赵构有些疲惫地说道:“不用跪朕,今日要审你们的是临安百姓,因你们而死的是王二苟,你还是跪他们去吧。”
负责押解的禁军立刻将四人转了个一百八十度,侧身对着皇帝和百姓,他们面前正对着的是从皇城司提出来的王二苟一家三口的尸身。
“好好看清楚,这就是被你们害死的王二苟一家三口,小孩子才七岁,犯了什么过错非要他死?你们也不用在那里假惺惺,到阴曹地府去给他们赔罪吧!”
穆远三人虽然是皇城司的长行,干的就是缉拿叛亡的事情,但是临安歌舞升平了二十多年,穆远等人其实并没有干过什么刀头舔血的勾当,如今面对着王二苟一家三口青灰色的死人脸,心头突突直跳,个子最小,年纪也最小的苏青忍不住颤抖起来,嘴里念念叨叨:“不是我,不是我杀的你们!别找我!”
跪在中间的穆远忍不住用肩膀撞了他一下:“跪好!陛下和提举在城楼上看着呢,别给皇城司丢人!”
苏青这才醒悟过来,低头老实地跪好,一眼也不敢去看王二苟一家的尸身。
首先审理的就是穆远三人涉嫌当街逼杀王二苟一家三口案,由刑部尚书葛邲亲自主审,皇帝和宰执重臣以及在场的上万临安百姓听审。
葛邲问道:“人犯穆远,既然是奉命捉拿王二苟一家回皇城司,如何会当街杀死王二苟,逼死他娘子和儿子?你从实招来!”
“卑职命人去拿王石头回皇城司问话,王二苟夫妇就公开拒捕,将我等撞开。……王石头拿刀要捅卑职,我念他是个孩子只将他甩开,卑职下手极有分寸,那孩子只是晕过去了,性命无碍。谁知王二苟不分皂白抽出杀鱼刀拒捕,我等无奈将他当场击杀……”
“你胡说!王二苟平日里多老实一个人,八棍子也打不出个闷屁来,要不是你们对他独生儿子下了黑手,他岂会拿刀跟你们对峙?再说,你们三个对付他一个绰绰有余,用得着将人杀死?半点活路也不给人留?分明是你们不把我们的命当命,想杀就杀罢了!”
“我亲眼瞧见,王二苟拿刀不过是吓唬你们不要过去伤害他的儿子,是你们冲上去将人杀了,这才引得他娘子撞你们刀口上身亡,而后又引得王石头那孩子自杀……才七岁的孩子,拿刀剖开了自己的肚子,那有多惨烈,你们怎么忍心?你们还是不是人?”
穆远记得他们三人围过去时是苏青喊了一声:“哎哟,你砍我!”加上王二苟状似疯癫,他这才下了重手,谁知王二苟是个纸糊的架子,没两下就被抹了脖子气绝身亡。
穆远转头看向苏青,后者依旧低着头,小声念叨着什么,穆远仔细听了听,依旧是求饶的话。
穆远眼里闪过疑惑,来的路上他原本已经认命,甚至交代梁艺和苏青将一切过错都推在他身上,“一人殒命总好过三人一起死!”
穆远心中有了疑虑自然不愿死得不明不白,他高声喊道:“卑职有下情禀告!”
得到允准后,穆远大声问苏青:“苏青,我们围住王二苟时你曾高声喊道王二苟砍了你一刀,我和梁艺怕你吃亏这才下了重手,可以王二苟的身手根本就不可能伤到你!还有,你说他砍了你,究竟砍了你何处?你把伤亮出来给陛下和大人们看看!”
葛邲大声道:“验伤!”
立刻有刑部跟来的仵作和老邢名上前将苏青全身上下仔细查验,“禀告大人,苏青身上并无刀伤,只有头面部和小腿处有瘀伤!”
葛邲立刻喝问:“苏青,你为何要诬陷王二苟,导致他一家三口惨死?究竟是受何人指使,快说!”
见苏青颤抖着不肯说话,葛邲立刻道:“让他看着王石头那孩子的脸,告诉本官,你究竟是受何人指使?”
负责看押的禁军立刻将苏青提到王石头的尸身面前,苏青拼命仰头,想避开王石头那张青灰色的稚嫩小脸,禁军哪里肯让他得逞,将他的头摁住,只差将苏青的脸贴到王石头的脸上,吓得苏青拼命挣扎。
“别怪我!不是我!我没想过会死人,真的!”
这戏剧性的一幕将皇城前的百姓都看傻了,他们实在想不到王二苟一家惨死的背后还有隐情,见苏青不肯招供,百姓愤怒起来,纷纷喊道:“人都死了,你还说这些有何用?是谁让你害了王二苟一家,快说!”
“快说!”“快说!”
千百个声音汇聚起来,如同一柄重锤,击破了苏青的心防,他哭泣道:“我说,我说,是——”
苏青只是一个十八岁的半大孩子,王石头的死给他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哭泣着抬起头,就要招认幕后的主使,明晃晃的火把将皇城照耀得如同白昼,苏青突然像见鬼一样尖叫起来:“无人主使,是我,是我看不惯那孩子,我想让他们死!”
苏青喊完头一歪,嘴中流出一缕黑血,当场气绝身亡。
苏青死了,百姓的怨气也消去大半,葛邲趁热打铁,对穆远和梁艺因用人不谨,做事不察,致百姓王二苟一家死亡案,依律判两人流放边州,远徙千里。
枭龙口出狂言藐视皇权和法度,犯大不敬之罪,依律捋去他皇城司勾当一职,并对他泄私愤殴伤太学生谢子安、刘明义一事罚俸半年,皇城司承担谢、刘二人的汤药费。
葛邲趁此机会又提醒道:“王石头之死是有人讥讽他贪图糖果害了父母性命,这分明就是有人不怀好意说的诛心之言,此人混在围观的百姓当中,以后恐怕还会兴风作浪,如今正是我大宋朝的多事之秋,大家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人言,更不要受人蛊惑,作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来!”
苏青的意外死亡让临安百姓意识到这件事情背后有阴谋,临安城最近的风波是有人在背后拨弄风云。没有人喜欢被人蒙在谷里当枪使,百姓心中对皇城司的恨意突然失去了支撑,变得有些可笑,不少人饥肠辘辘,想起自己大半日未曾进食,家中还有老母幼子在等待自己回家,许多百姓甚至没有听完葛邲的判决,纷纷往家走。
绍兴三十年春天这场叩阙,以声势浩大开头,却在最后关头潦草结尾,甚至没有在史书上留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