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李晟的人生中,不可能只有如此功劳,他最大的功劳,其实是保护德宗,收复长安,平定叛乱,稳定国家。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意外发生,朱泚以此在长安称帝。唐德宗狼狈逃往奉天,令李晟勤王。李晟不顾张孝忠的劝阻,奔赴国难,率军经飞虎道(即灵丘道)至代州(今山西代县),被任命为神策行营节度使。后刘德信战败而回,与李晟同处一境。稍不同的是李晟在渭北,而刘德信在渭南。军人,就应该战死沙场,如果说有皇帝的命令撤军那倒是可以理解,但是皇帝处境危险,有人却当了逃将,那怎么行?李晟最终以此罪名将刘德信斩杀,并兼并了他的部队。
唐德宗逃跑到奉天后,当地最高领导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请求与李晟合兵一处。李怀光是一员将军,更有着政治小九九,开国时代,肯定是要杀敌立功。但是在德宗时代,那就是保护皇帝最为重要了。这会儿德宗不在京城,最大的功劳就一定是保护他。所以李怀光要求与李晟合兵。虽然合力,看起来功劳少了一分,但只要找机会挤了李晟不就好了?
但李晟是皇帝钦点的神策行营节度使,相较而言,他的职权还更大一些。但现官不如现管,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是当地最高军政长官,李晟还是得从李怀光手里讨要军粮等物资。
于是,在兵权分配、军粮供给,出兵时机等因素上,两位明争暗斗,李怀光怕被李晟吞并,而李晟也怕李怀光吞并他。双方小摩擦不断。对此,德宗皇帝也是看得真真的,自从逃难后,他就明白了,自己的小命随时捏在各位节度使手中,稍有不慎,自己就再也回不到长安了。为此,他派翰林学士陆贽去做李怀光与李晟的润滑油。
当然可以理解李怀光的心思,而李晟无疑考虑的更多。在见到李怀光迟迟不肯进兵时,他说叛军占领了京城,皇帝流亡在外,应该以皇上为先。目的是保护唐德宗。皇帝都没了,国家自然也就乱了,再奢谈争权夺利,那就都成一句空话了。两支部队合并,杀回京城,为让李怀光放心,李晟说要当李怀光的先锋,可见在国家利益面前,李晟还是退了一步,也更让人觉得他值得信任。
相较而言,李怀光的表现就有些令人不解。如果说他的兵马远道而来,要稍做休整才能战朱皇帝的话,那也说得过去。只是他驻军咸阳八十多天,一直在等待战机,始终不肯出兵。战机这东西,的确是需要耐心等待,但一等近三个月都没有一次合适的机会,那也说不过去,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和朱皇帝有勾结。无论事实真假,李怀光的目的,并不完全在于拯救,更多的恐怕还是有私心。在这样形势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李晟奏请皇帝采取应变措施,调三偏将成三州刺史,各自领兵守卫,万一形势不对,也可以真正自保。
此时,吐蕃也表示要帮忙灭朱皇帝,到底谁真谁假?但很可惜,唐德宗在无法判断的情况下,选择了既不完全相信李晟,也不完全相信李怀光等人。他的矛盾性格再一次展现无疑。其实早前,他离开京城时,准备逃往成都,李晟和严震等人坚决不同意。很明显,四川地理形势当然不错,易守难攻,但真的远逃四川,就让人看出了他对重回京师的无望,打一场皇帝都不认可的仗,会赢吗?神仙也难赢了。
在朱皇帝与李怀光之间,李晟率领孤军作战。名义上有李怀光相助,但事实上,李怀光的鬼胎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没有兵,李晟谦词厚币求李怀光,毕竟也没有闹翻脸。没有粮食,李晟请张彧征调京城赋税,而在军队里,他进行全军总动员:“国家多难,皇帝流亡,目睹危难,为节义而死,是我们份内的事。你们此时不杀匪首,立功博取富贵,就不是英雄豪杰!”
英雄总是热血,孤胆英雄更让人敬重。在众多节度使围观的过程中,李晟显示出了他超强的意志力,他的忠义正直,感染了三军将士,他所率领的军队成了收复长安的主力,在李晟的感召之下,华州军,神策军,奉天军,邠宁军,纷纷助阵,终于克复京师长安。
朱皇帝败逃,皇城收复。
在收复长安之战中,李晟率领的军队对长安居民“秋毫无所扰”。朝廷的大臣们上表为李晟请功,表中这样写道:“晟荡夷凶憝,而市不易廛,宗庙不震,长安之人不识旗鼓,虽三代用师,不能如之。”远在梁州的唐德宗得知消息不禁泪流满面,他这样批复:“上天降生李晟,是为了国家人民,而不只是为了我这个皇帝。”《新唐书》记载,德宗曰:“天生李晟,为社稷万人,不为朕也!”的确,克复长安,延续社稷,造福于大唐百姓,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
李晟出城迎接皇帝回归,并称自己没能及时消灭叛贼,致使皇帝陛下两度流亡,身为神策营的人,有死罪。德宗虽曾疑过,却也有他的大气之处,他封李晟为司徒,兼中书令,实封一千户。
收复神京,说来容易,其中艰难自不待言,当皇帝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弃,当朱皇帝把神策军将领包括李晟的家属都抓为人质的时候,李晟显示出了高贵的人格,不能因一家一姓而置天下于不顾!此时的李晟当之无愧大唐王朝最强最忠的中流砥柱。
江山终于重回德宗手里,祖宗泉下有知,也当庆幸。为此,李晟得到了一个臣子能得到的最高褒奖:田宅,排场,立纪功碑,德宗亲写碑文……能给的都给了。
不过,正如前文所言,唐德宗性格矛盾,尤其是他在经过包括泾原兵变等一系列事情后,变得极其敏感。
长安收复后,李晟又回到了前线,担任他的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行营副元帅,进驻泾州。李晟从少年时代起就一直与吐蕃人打交道。他明白这些人从来都是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话,没有信义可言。对吐蕃,必须严防死守。宰相韩滉支持李晟的意见,请求调发军粮供给李晟,让其攻击吐蕃。
只是德宗已经被战争吓破了胆,老是疑心将领为获军功,惹是生非。赶巧不巧的是,韩滉去世,后续执政者张延赏就多次诋毁李晟。德宗担心的事快要发生了,怎么可以让李晟久握兵权呢?任是他劳苦功高,任是他拯救了万民,但是不能一人独大,朝廷还得是朕说了算。于是,德宗采纳张延赏的意见,让刘玄佐、李抱真主持西北边事。
李晟再无兵权,虽然他象个妇人似的哭红了眼睛,把儿子送到长安当人质,甚至要削发为僧,只是德宗早不是那个东躲西藏的皇帝了,他的翅膀硬了,不需要李晟了。
真的不需要吗?其实不是的。只是无论名将还是政治家,大都冷血。可以远视,不可亲近。李晟在抑郁中走向了人生末路,唐德宗知道后泪流不止,追封他为太师,谥号忠武,并亲自送葬,下诏配享德宗庙廷,图形凌烟阁。也算是对他一片忠心的嘉奖吧。只是,这奖,对李晟而言,未免遗憾。
李晟的结局还是不能幸免于功高震主这样的惯性政治循环,当皇帝已经无功可赏,当李晟手握重兵威望极高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君臣关系的矛盾开始浮现,裂痕难以避免。一旦受到朝廷小人的诬陷,皇帝倒是不加害于他,只是把他的军权免了,让他当个闲差。自古“位高者难全”,便是这个道理。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意外发生,朱泚以此在长安称帝。唐德宗狼狈逃往奉天,令李晟勤王。李晟不顾张孝忠的劝阻,奔赴国难,率军经飞虎道(即灵丘道)至代州(今山西代县),被任命为神策行营节度使。后刘德信战败而回,与李晟同处一境。稍不同的是李晟在渭北,而刘德信在渭南。军人,就应该战死沙场,如果说有皇帝的命令撤军那倒是可以理解,但是皇帝处境危险,有人却当了逃将,那怎么行?李晟最终以此罪名将刘德信斩杀,并兼并了他的部队。
唐德宗逃跑到奉天后,当地最高领导朔方节度使李怀光请求与李晟合兵一处。李怀光是一员将军,更有着政治小九九,开国时代,肯定是要杀敌立功。但是在德宗时代,那就是保护皇帝最为重要了。这会儿德宗不在京城,最大的功劳就一定是保护他。所以李怀光要求与李晟合兵。虽然合力,看起来功劳少了一分,但只要找机会挤了李晟不就好了?
但李晟是皇帝钦点的神策行营节度使,相较而言,他的职权还更大一些。但现官不如现管,朔方节度使李怀光是当地最高军政长官,李晟还是得从李怀光手里讨要军粮等物资。
于是,在兵权分配、军粮供给,出兵时机等因素上,两位明争暗斗,李怀光怕被李晟吞并,而李晟也怕李怀光吞并他。双方小摩擦不断。对此,德宗皇帝也是看得真真的,自从逃难后,他就明白了,自己的小命随时捏在各位节度使手中,稍有不慎,自己就再也回不到长安了。为此,他派翰林学士陆贽去做李怀光与李晟的润滑油。
当然可以理解李怀光的心思,而李晟无疑考虑的更多。在见到李怀光迟迟不肯进兵时,他说叛军占领了京城,皇帝流亡在外,应该以皇上为先。目的是保护唐德宗。皇帝都没了,国家自然也就乱了,再奢谈争权夺利,那就都成一句空话了。两支部队合并,杀回京城,为让李怀光放心,李晟说要当李怀光的先锋,可见在国家利益面前,李晟还是退了一步,也更让人觉得他值得信任。
相较而言,李怀光的表现就有些令人不解。如果说他的兵马远道而来,要稍做休整才能战朱皇帝的话,那也说得过去。只是他驻军咸阳八十多天,一直在等待战机,始终不肯出兵。战机这东西,的确是需要耐心等待,但一等近三个月都没有一次合适的机会,那也说不过去,甚至有一种说法,认为他和朱皇帝有勾结。无论事实真假,李怀光的目的,并不完全在于拯救,更多的恐怕还是有私心。在这样形势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李晟奏请皇帝采取应变措施,调三偏将成三州刺史,各自领兵守卫,万一形势不对,也可以真正自保。
此时,吐蕃也表示要帮忙灭朱皇帝,到底谁真谁假?但很可惜,唐德宗在无法判断的情况下,选择了既不完全相信李晟,也不完全相信李怀光等人。他的矛盾性格再一次展现无疑。其实早前,他离开京城时,准备逃往成都,李晟和严震等人坚决不同意。很明显,四川地理形势当然不错,易守难攻,但真的远逃四川,就让人看出了他对重回京师的无望,打一场皇帝都不认可的仗,会赢吗?神仙也难赢了。
在朱皇帝与李怀光之间,李晟率领孤军作战。名义上有李怀光相助,但事实上,李怀光的鬼胎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没有兵,李晟谦词厚币求李怀光,毕竟也没有闹翻脸。没有粮食,李晟请张彧征调京城赋税,而在军队里,他进行全军总动员:“国家多难,皇帝流亡,目睹危难,为节义而死,是我们份内的事。你们此时不杀匪首,立功博取富贵,就不是英雄豪杰!”
英雄总是热血,孤胆英雄更让人敬重。在众多节度使围观的过程中,李晟显示出了他超强的意志力,他的忠义正直,感染了三军将士,他所率领的军队成了收复长安的主力,在李晟的感召之下,华州军,神策军,奉天军,邠宁军,纷纷助阵,终于克复京师长安。
朱皇帝败逃,皇城收复。
在收复长安之战中,李晟率领的军队对长安居民“秋毫无所扰”。朝廷的大臣们上表为李晟请功,表中这样写道:“晟荡夷凶憝,而市不易廛,宗庙不震,长安之人不识旗鼓,虽三代用师,不能如之。”远在梁州的唐德宗得知消息不禁泪流满面,他这样批复:“上天降生李晟,是为了国家人民,而不只是为了我这个皇帝。”《新唐书》记载,德宗曰:“天生李晟,为社稷万人,不为朕也!”的确,克复长安,延续社稷,造福于大唐百姓,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
李晟出城迎接皇帝回归,并称自己没能及时消灭叛贼,致使皇帝陛下两度流亡,身为神策营的人,有死罪。德宗虽曾疑过,却也有他的大气之处,他封李晟为司徒,兼中书令,实封一千户。
收复神京,说来容易,其中艰难自不待言,当皇帝都一而再,再而三的放弃,当朱皇帝把神策军将领包括李晟的家属都抓为人质的时候,李晟显示出了高贵的人格,不能因一家一姓而置天下于不顾!此时的李晟当之无愧大唐王朝最强最忠的中流砥柱。
江山终于重回德宗手里,祖宗泉下有知,也当庆幸。为此,李晟得到了一个臣子能得到的最高褒奖:田宅,排场,立纪功碑,德宗亲写碑文……能给的都给了。
不过,正如前文所言,唐德宗性格矛盾,尤其是他在经过包括泾原兵变等一系列事情后,变得极其敏感。
长安收复后,李晟又回到了前线,担任他的凤翔、陇右、泾原节度使、行营副元帅,进驻泾州。李晟从少年时代起就一直与吐蕃人打交道。他明白这些人从来都是谁的拳头大就听谁的话,没有信义可言。对吐蕃,必须严防死守。宰相韩滉支持李晟的意见,请求调发军粮供给李晟,让其攻击吐蕃。
只是德宗已经被战争吓破了胆,老是疑心将领为获军功,惹是生非。赶巧不巧的是,韩滉去世,后续执政者张延赏就多次诋毁李晟。德宗担心的事快要发生了,怎么可以让李晟久握兵权呢?任是他劳苦功高,任是他拯救了万民,但是不能一人独大,朝廷还得是朕说了算。于是,德宗采纳张延赏的意见,让刘玄佐、李抱真主持西北边事。
李晟再无兵权,虽然他象个妇人似的哭红了眼睛,把儿子送到长安当人质,甚至要削发为僧,只是德宗早不是那个东躲西藏的皇帝了,他的翅膀硬了,不需要李晟了。
真的不需要吗?其实不是的。只是无论名将还是政治家,大都冷血。可以远视,不可亲近。李晟在抑郁中走向了人生末路,唐德宗知道后泪流不止,追封他为太师,谥号忠武,并亲自送葬,下诏配享德宗庙廷,图形凌烟阁。也算是对他一片忠心的嘉奖吧。只是,这奖,对李晟而言,未免遗憾。
李晟的结局还是不能幸免于功高震主这样的惯性政治循环,当皇帝已经无功可赏,当李晟手握重兵威望极高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君臣关系的矛盾开始浮现,裂痕难以避免。一旦受到朝廷小人的诬陷,皇帝倒是不加害于他,只是把他的军权免了,让他当个闲差。自古“位高者难全”,便是这个道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英武豪侠,大唐英武豪侠最新章节,大唐英武豪侠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英武豪侠,大唐英武豪侠最新章节,大唐英武豪侠 平板电子书!